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题型总结及解题方法
单选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滑片向右移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不变,A1表变小,A2表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大,A1表变大,A2表不变
C.电压表示数变小,A1表变小,A2表不变D.电压表示数不变,A1表变小,A2表不变
答案:D
解析:
如图所示,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R1与R2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电流表A2测R1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R2的电阻变大,定值电阻R1的
可知,通过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2读数不变,通过滑动变阻器R2电阻不变,则根据欧姆定律I=U
R
的电流变小,而电流表A1测总电流,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电流表A1的读数会变小。
故选D。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 l示数的差变大
B.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
C.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和不变
D.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不变
答案:B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R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I=U
R
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即电流
表A2的示数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A.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 l示数的差等于电流表A2示数,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所以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 l示数的差变小,故A错误;
B.由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可知,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故B正确;C.由电流表A1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可知,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和变小,故C错误;D.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
I I2=
I1+I2
I2
=
I1
I2
+1=
U
R1
U
R2
+1=
R2
R1
+1
R1的阻值不变,R2的阻值变大,所以
R2
+1
R1
变大,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是电学中常见的电路图,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元件并进行对应实验,对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改变定值电阻
..两端电压,多次测量减少误差
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必须调节电阻
..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C.测量定值电阻
..的阻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D.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改变小灯泡
...两端电压,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
答案:C
解析: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和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找出普遍规律,故A错误;
B.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般有保护电路和改变电路电流或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电压,故B错误;
C.测量导体的电阻时,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从而改变了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可以多测几组数据,通过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通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可比较灯
泡的不同电压下电阻的大小,不需要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0Ω,R2=20Ω,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为30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闭合开关S1、S2、S3,电流表的示数为0.9A;②闭合开关S1、S2、S3,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1∶2;③只闭合开关S1,R3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④只闭合开关S1,R3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6V~1.5V
A.①②③正确B.①③④正确
C.②③④正确D.①②④正确
答案:B
解析:
闭合开关S1、S2、S3,电路为R1、R2的并联电路,电压表测量支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通过R1的电流为
I1=U
R1
=
6V
10Ω
=0.6A
通过R2的电流为
I2=U
R2
=
6V
20Ω
=0.3A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I=I1+I2=0.6A+0.3A=0.9A
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
I1 I2=
0.6A 0.3A
=
2
1
故①正确,②错误;
只闭合开关S1,此时电路为R1、R3的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该电路的电流。
R3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阻阻值逐渐增大,由串联电阻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该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流减小,故电流表示数变小。
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故③正确;
当R3的滑片位于a端时,电阻阻值为0,此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
此时R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源,即电压表示数为6V。
当R3的滑片位于b端时,电阻阻值为30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I′=
U
R1+R
3大
=
6V
10Ω+30Ω
=0.15A
此时R1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示数为
U′=I′R1=0.15A×10Ω=1.5V
故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为6V~1.5V。
故④正确;
综上可知,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如图所示的钨丝是将一个白炽灯去除玻璃罩制成的,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线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A.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向钨丝吹气时,钨丝电阻变小
C.给钨丝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D.小灯泡L发光而钨丝不发光是因为通过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
答案:B
解析:
AC.用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钨丝的温度升高,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说明通过小灯泡L的
电流变小,钨丝的电阻增大,故AC不符合题意;
B.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向钨丝吹气时,小灯泡L变亮,说明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变大,则
钨丝的电阻减小,故B符合题意;
D.由于钨丝和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超载是道路交通中的重要危害之一,高速公路入口都有测量超载的装置:地磅。
地磅工作时,重物越重,
电表的示数就越大。
下列的四幅电路图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其中符合地磅工作原理的是
()
A.B.C.D.
答案:B
解析:
A.由图知,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重物越重时,滑片向下滑动,变阻器R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I=U
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则电流表读数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R
B.由图知,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重物越重时,滑片向下滑动,
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则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B符合
题意;
C.由图知,电流表把滑动变阻器R′短路,电流不经过R′,所以无论重物怎么变化,电流表的读数都不变,故C 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相当于测电源电压,所以无论重物怎么变化,电压表的读数都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四张I−U关系图线。
其中作图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
A.“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即控制电阻不变,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所以I−U关系图线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故A正确;
BC.选项中关系图线没有过原点,且C选项为曲线,故BC错误;
D.关系图线画成了曲线,故D错误。
故选A。
多选题
8、如图电路图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已知,在不改变电路的情况下,不能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的电路图是()
A.B.C.D.
答案:BCD
解析:
A.定值电阻R与未知电阻Rx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当单刀双掷开关打到1时,电压表测量R与Rx 两端电压,即示数为U1,开关打到2时测电阻Rx两端压,即示数为Ux,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由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x的电流,因此该电路能测出电阻Rx的阻值,故A不符合题意;
B.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为0时,让电路分别为R或Rx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据此可求出Rx的阻值,但根据电路图可知,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将接反,因此该电路不能电路测出电阻Rx的阻值,故B 符合题意;
C.闭合开关S2,电压表上端为正接线柱,下端为负接线柱;只闭合开关S3,电压表上端为负接线柱,下端为正接线柱,又不能更改电路,所以其中有一次电压表接线柱一定接反,不能读出电压表示数,不能测出待测电阻阻值,故C符合题意;
D.开关S拨到位置1时,电流表把两电阻短路,电流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开关S拨到位置2时,电流表把Rx短路,测量的是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测不出通过Rx的电流,因此该电路不能测出Rx的阻值,故D 符合题意。
故选BCD。
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10Ω,R2=20Ω,滑动变阻器R3的最大阻值为30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1、S2、S3,电流表的示数为0.9A
B.闭合开关S1、S2、S3,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1∶2
C.只闭合开关S1,R3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
D.只闭合开关S1,R3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6V~1.5V
答案:ACD
解析:
AB.闭合开关S1、S2、S3,R3被短路,R1和R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压相等,电流表的示数为
I=U
R1+U
R2
=6V
10Ω
+6V
20Ω
=0.9A
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
I1 I2=
U
R1
U
R2
=R2
R1
=20Ω
10Ω
=2
1
故A正确,B错误;
C.只闭合开关S1,R1和R3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R3的滑片由a端移动
到b端的过程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I=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U1=IR1
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故C正确;
D.只闭合开关S1,R3的滑片由a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只有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的示数是6V,R3的滑片由b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为
I′=U
R1+R3=6V
10Ω+30Ω
=0.15A
电压表的示数
U′1=I′R1=0.15A×10Ω=1.5V
只闭合开关S1,R3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6V~1.5V,故D正确。
故选ACD。
10、如图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为定值电阻,乙的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
B.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R乙=10Ω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电源电压为3V
D.甲、乙并联在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的总电流为0.6A
答案:BCD
解析:
A.由图像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而乙的电流变化大于电
压的变化,根据R=U
I
可知,乙的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当乙两端电压为2V时,通过乙的电流为0.2A,则
R 乙=
U
乙
I
乙
=
2V
0.2A
=10Ω
故B正确;
C.甲、乙串联在电路中,当电路电流为0.2A时,通过甲、乙的电流均为0.2A,由图像可知
U甲=1V,U乙=2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电源的电压
U=U甲+U乙=1V+2V=3V
故C正确;
D.甲、乙并联在2V电源时,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由图像可知
I甲=0.4A,I乙=0.2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
I=I甲+I乙=0.4A+0.2A=0.6A
故D正确。
故选BCD。
综合题
1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热敏电阻温度计
热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甲所示为某型号热敏电阻的实物图,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的,称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称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利用热敏电阻的特性做成的温度计,叫做热敏电阻温度计。
图乙所示为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为方便计算,已将图线作了近似处理)。
图丙是用R1做测
温探头的某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可在0.60~1.20V之间调节,R2为定值电阻,阻值为100Ω。
该电路工作原理是:当保持通过R1的电流不变时,R1两端的电压随电阻均匀变化(即随温度均匀变化),故只需将电压表V1表盘的刻度改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可以直接从V1表盘上读出温度值。
测量时,将R1放入待测
温度处,闭合开关,调节电源电压,使V2表的示数保持0.20V不变(即电路中的电流保持2mA不变),再从
V1表盘上读出待测温度t。
(1)热敏电阻R1是______ (选填“正”或“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R1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R1的阻值是______ Ω;
(2)测温时,保持R2两端电压为0.20V,R1两端的电压随温度升高而 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次测温时,V1表盘上显示的温度是20℃,此时电源电压为 ______ V;
(4)该热敏电阻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范围为 ______ ℃。
答案:负 520 变小 0.92 2.5~40
解析:
(1)[1]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R1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即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R1在0℃时的电阻值为520Ω。
(2)[3]测温时,保持R2两端电压为0.20V,即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而R1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由欧姆定
律可知,R1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小
(3)[4]由图乙可知,当温度是20℃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为
520Ω−520Ω−280Ω
30℃
×20℃=360Ω
此时电源电压
U=I(R1+R2)=2×10−3A×(360Ω+100Ω)=0.92V (4)[5]当电源电压为0.6V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min=U min
I
=
0.6V
2×10−3A
=300Ω
此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
R′1=R min−R2=300Ω−100Ω=200Ω由图乙可知,此时的温度
520Ω−200Ω
520Ω−280Ω
×30℃=40℃
当电源电压为1.2V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max=U max
I
=
1.2V
2×10−3A
=600Ω
此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
R1′′=R max−R2=600Ω−100Ω=500Ω
由图乙可知,此时的温度
520Ω−500Ω
520Ω−280Ω
×30℃=2.5℃
故该热敏电阻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范围为2.5~40℃。
12、在刚刚结束的中考体测中,小宗同学的中考体测项目之一的坐位体前屈获得满分。
在测试中,测试者向前推动的测试仪的滑块实际上是滑动变阻器,滑块推动的距离越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
如图乙是其简化原理图。
(1)______表反映了被测者的成绩;
(2)若该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块能被推的最大距
离30cm,滑动变阻器铭牌标有“15Ω1A”字样,定值电阻标有“10Ω0.6A”字样,滑片每移动1cm,R1的电阻变
化0.5Ω。
则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测试中推动滑块时最大距离是______cm;
(3)以(1)中数据作参考,成都中考评分标准中,坐位体前屈满分为15分,其中男生满分成绩为16.1cm以上,女生满分成绩为17.4cm以上。
此外男生推14.0~16.0cm得13分,推10.1~13.9cm得12分,6.5~10.0cm得11……在某次练习中,身为男生的小周完成测试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则小周的坐位体前屈得分为______;(4)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实验室器材对该仪器进行改进,改进后可以直接从电表的表盘上
读出对应的长度值。
下列四种方案中,表盘上的长度刻度值均匀的是______。
A.B.
C.D.
答案:电压表 20 11分 A
解析:
(1)[1]由电路图乙知,变阻器R1与定值电阻R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
的电流。
由题意知,测试者推动滑块的距离越大,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就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而在
这个过程中,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大,则分去的电压也变大,所以通过电压表可反
映被测者的成绩。
(2)[2]要保证各元件安全,则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3V,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U2=U-U1=6V-3V=3V
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有R1:R2=U1:U2
即
R1:10Ω=3V:3V
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1=10Ω<15Ω
电路中的电流
I=U2
R2
=
3V
10Ω
=0.3A
那么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为10Ω时,各元件都安全。
此时滑块被推动的距离最大,据题意有
L 1cm =
10Ω0.5Ω
解得,滑块的最大距离
L=20cm
(3)[3]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总=
U
I1
=
6V
0.4A
=15Ω
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1′=R总-R2=15Ω-10Ω=5Ω
那么
L1 1cm =
5Ω0.5Ω
所以滑块的距离
L1=10cm
所以小周的得分为11分。
(4)[4]设电阻丝的总长度为l,电阻丝总电阻为R,挡板向左移动的距离为x。
A.电压表没挡板右边电阻丝的电压,那么此段电阻丝的阻值
R x=x l R
则电压表示数
U′=I′R x=
U
R
滑
+R
×
x
l
R=
UR
(R
滑
+R)l
x
由此可见,U′与x成正比,表盘上的长度刻度值是均匀的。
故A符合题意;
B.图示电压表测挡板右边的电阻丝的电压,即挡板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阻值
R x=x l R
电压表示数
U′′=I′′R x=U−
U
R
滑
+
x
l R
×R
由此可见,U′′与x不成正比,表盘上的长度刻度值不均匀,故B不符合题意;C.图示挡板左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即
R x′=R−x l R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则电流表示数
I′′′=
U
R
滑
+R−
x
l R
由此可见,I与x不成正比,表盘上的长度刻度值不均匀,故C不符合题意;D.图示中挡板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即
R x=x l R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图示电流表示数
I′′′′=
U
R
滑
+
x
l R
由此可见,I与x不成正比,表盘上的长度刻度值不均匀,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