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yī ɡè)海 港…假如有一只船驶入西方的大海港亚历山大港 的话,就会有100只船进入泉州……
第二十页,共30页。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 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 室(fánɡ shì)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 窗桅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 无人能信。” 日本“亦饶有宝石珍珠, 珠色如蔷薇,甚美而价甚巨,珠大而圆, 与白珠之价等重。”
马可·波罗(bō
luó)东游700周
年纪念活动代
表团时如是说
第二十三页,随之风靡了整个欧洲, 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 种译本.
受马可波罗及其《行记》的影响,许多探险者为了寻 求东方的财富开始了远航,哥伦布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在 西班牙基维利亚市的哥伦布图书馆还藏有一本拉丁文本的 《马可波罗行记》,上面写满了哥伦布的注释与批语,这 本书伴随哥伦布走完了地理大发现的全过程。
第十六页,共30页。
使者二:一位定居(dìng jū)元朝的意大 利人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意大利人。17岁时跟随(ɡēn suí)父亲和叔叔到 达中国。《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他在东方中国的见闻,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
第十七页,共30页。
阅读材料(cáiliào)提炼马可.波罗来华的原 因?
第十八页,共30页。
马可·波罗(bō luó)东来与西 回路线
泉州
第十九页,共30页。
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 (wěidà)的都城” ……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 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 的壮丽美观,简直是“举世无匹” ……
杭州:实在是世界(shìjiè)上最繁华、最有 钱的城市……
姓名 马可·波罗 国别
意大利
外语
汉语
蒙语
涉外工 作年限 17年
主要 事迹
1271年从威尼斯出发,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 在中国工作生活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xǔduō)古城。 1295年回到威尼斯,参加对热那亚人作战; 口述《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在东方的见闻。
主要 贡献
传播了中国和东方的文化, 促进了东西(dōngxī)文化的交流。
今天,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最伟大的使者, 《马可波罗行记》也被誉为意大利13世纪最宏伟的作品。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 客观上刺激了新航路(hánglù)的开辟.
第二十四页,共30页。
《马可·波罗行纪》产生(chǎnshēng)了哪些 历史影响? a.向西方介绍了东方各国的情况,尤其 是“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 b.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客观 (kèguān)上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c.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
第二十五页,共30页。
纪念马可波罗邮票 西湖(xī hú):马可波罗雕像
• 2004年10月 马可波罗34 代孙帕多莱 基亚先生
(xiān sheng)来西
第二十六页,共30页。
(jiāoliú)
扬
州 : 马 可 波 罗 纪 念 馆
源东 远西 流方 长交
流
“东西方文明交流最伟大(wěidà)使者” 名片
伊斯兰教
第十一页,共30页。
阿拉伯人对世界(shìjiè)文明的贡 献
⑴保存(bǎocún)。。。 ⑵传播。。。 ⑶创造。。。
第十二页,共30页。
第十三页,共30页。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古代 印度人
发明
中古 阿拉伯人
改进
第十四页,共30页。
世界各地
传播
刻木记事(jì shì)法
结绳记事法
第十五页,共30页。
13008034
中 文:一(壹)、二(贰)、三(叁)、四
(肆)、五(伍)、六(陆)、七(柒)、八 (捌)、九(玖)、十(拾)
罗马数字(Luómǎ shùzì):I、II、III、 IV、V、VI、VII 、VIII、IX、X
英文:One、Two、Three、Four、Five、Six、 Seven、Eight、Nine、Ten
第二十一页,共30页。
印度一个(yī ɡè)国王“项上带环,全饰宝石,如红 宝石、蓝宝石之类的……胸前项下,悬一丝线,串大珠 104颗与红宝石粒 ……臂上……腿上,甚至脚趾亦然。
第二十二页,共30页。
• 它“向西方世界 展现了迷人的 中国文明”
• ———1971年
意大利驻联合
国代表芬奇在
欢迎我国参加
陆 上
(lù shànɡ)
丝
绸
之
海
路
上
(hǎi shànɡ)
第一页,共30页。
第七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shǐzhě)
第二页,共30页。
第一篇章:回望(huí wànɡ)文化 交流的历程
暴力(bàolì)冲撞
第三页,共30页。
和平(hépíng)交融
第四页,共30页。
第一篇章
1 • 回望(huí wànɡ)文化交 流的历程
第二十七页,共30页。
第三篇章
1
•
回望(huí wànɡ)文化交流的 历程
2
•
寻觅(xúnmì)文化交流的使 者
3• 感悟(gǎnwù)文化交
流的成果
第二十八页,共30页。
感悟(gǎnwù)文化交流的启迪
• 文明(wénmíng)的创新 • 文明(wénmíng)的包容 • 文明(wénmíng)的多元 • 和平地交往 • ……
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忽必烈重视社会生 产的恢复和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 产的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空 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gāodù)发展,使西方人 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元朝时期,中 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 利的条件;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 中外交往的发展。
第二十九页,共30页。
中国梦
外交
体育
经济
第三十页,共30页。
文化
(游牧文明(wénmíng))
东方(Dōngfāng)的胡 椒、肉桂等调味品和 珠宝、丝绸等奢侈品
陆上(lù shànɡ) 丝绸之路
1
中国的罗盘针、 造纸术、火药、 火器
2
印度的糖、 稻米海、上(棉hǎ花i shànɡ) 等作丝物绸之路
第七页,共30页。
第二篇章
1 • 回望文明交流(jiāoliú)的历程
2 • 寻觅(xúnmì)文明交
流的使者
3 • 感悟文明(wénmíng)交
流的成果
第八页,共30页。
使者一:一群辗转(zhǎnzhuǎn)欧亚非 的阿拉伯人
阿拉伯帝国
第九页,共30页。
使者一:一群辗转(zhǎnzhuǎn)欧亚非 的阿拉伯人
保存希腊 著作
医学著作
传播四大发明
代数学
第十页,共30页。
2 • 寻觅(xúnmì)文化交流的使者
3 • 感悟(gǎnwù)文化交流
的成果
第五页,共30页。
第一篇章(piānzhāng):回望文化 交流的历程
第六页,共30页。
不同文明(wénmíng)类型 大河文明(wénmíng)
(农耕文明(wénmíng)) 海洋文明(wénmíng)
(商业文明(wénmíng)) 草原文明(wénmíng)
第二十页,共30页。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 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 室(fánɡ shì)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 窗桅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 无人能信。” 日本“亦饶有宝石珍珠, 珠色如蔷薇,甚美而价甚巨,珠大而圆, 与白珠之价等重。”
马可·波罗(bō
luó)东游700周
年纪念活动代
表团时如是说
第二十三页,随之风靡了整个欧洲, 自从1477年,第一个印刷本问世后,至今全世界已有130多 种译本.
受马可波罗及其《行记》的影响,许多探险者为了寻 求东方的财富开始了远航,哥伦布就是其中之一。至今在 西班牙基维利亚市的哥伦布图书馆还藏有一本拉丁文本的 《马可波罗行记》,上面写满了哥伦布的注释与批语,这 本书伴随哥伦布走完了地理大发现的全过程。
第十六页,共30页。
使者二:一位定居(dìng jū)元朝的意大 利人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意大利人。17岁时跟随(ɡēn suí)父亲和叔叔到 达中国。《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他在东方中国的见闻,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
第十七页,共30页。
阅读材料(cáiliào)提炼马可.波罗来华的原 因?
第十八页,共30页。
马可·波罗(bō luó)东来与西 回路线
泉州
第十九页,共30页。
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 (wěidà)的都城” ……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 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 的壮丽美观,简直是“举世无匹” ……
杭州:实在是世界(shìjiè)上最繁华、最有 钱的城市……
姓名 马可·波罗 国别
意大利
外语
汉语
蒙语
涉外工 作年限 17年
主要 事迹
1271年从威尼斯出发,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 在中国工作生活了17年,曾访问当时中国的许多(xǔduō)古城。 1295年回到威尼斯,参加对热那亚人作战; 口述《马可·波罗行纪》记述了在东方的见闻。
主要 贡献
传播了中国和东方的文化, 促进了东西(dōngxī)文化的交流。
今天,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最伟大的使者, 《马可波罗行记》也被誉为意大利13世纪最宏伟的作品。
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 客观上刺激了新航路(hánglù)的开辟.
第二十四页,共30页。
《马可·波罗行纪》产生(chǎnshēng)了哪些 历史影响? a.向西方介绍了东方各国的情况,尤其 是“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 b.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客观 (kèguān)上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c.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
第二十五页,共30页。
纪念马可波罗邮票 西湖(xī hú):马可波罗雕像
• 2004年10月 马可波罗34 代孙帕多莱 基亚先生
(xiān sheng)来西
第二十六页,共30页。
(jiāoliú)
扬
州 : 马 可 波 罗 纪 念 馆
源东 远西 流方 长交
流
“东西方文明交流最伟大(wěidà)使者” 名片
伊斯兰教
第十一页,共30页。
阿拉伯人对世界(shìjiè)文明的贡 献
⑴保存(bǎocún)。。。 ⑵传播。。。 ⑶创造。。。
第十二页,共30页。
第十三页,共30页。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古代 印度人
发明
中古 阿拉伯人
改进
第十四页,共30页。
世界各地
传播
刻木记事(jì shì)法
结绳记事法
第十五页,共30页。
13008034
中 文:一(壹)、二(贰)、三(叁)、四
(肆)、五(伍)、六(陆)、七(柒)、八 (捌)、九(玖)、十(拾)
罗马数字(Luómǎ shùzì):I、II、III、 IV、V、VI、VII 、VIII、IX、X
英文:One、Two、Three、Four、Five、Six、 Seven、Eight、Nine、Ten
第二十一页,共30页。
印度一个(yī ɡè)国王“项上带环,全饰宝石,如红 宝石、蓝宝石之类的……胸前项下,悬一丝线,串大珠 104颗与红宝石粒 ……臂上……腿上,甚至脚趾亦然。
第二十二页,共30页。
• 它“向西方世界 展现了迷人的 中国文明”
• ———1971年
意大利驻联合
国代表芬奇在
欢迎我国参加
陆 上
(lù shànɡ)
丝
绸
之
海
路
上
(hǎi shànɡ)
第一页,共30页。
第七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shǐzhě)
第二页,共30页。
第一篇章:回望(huí wànɡ)文化 交流的历程
暴力(bàolì)冲撞
第三页,共30页。
和平(hépíng)交融
第四页,共30页。
第一篇章
1 • 回望(huí wànɡ)文化交 流的历程
第二十七页,共30页。
第三篇章
1
•
回望(huí wànɡ)文化交流的 历程
2
•
寻觅(xúnmì)文化交流的使 者
3• 感悟(gǎnwù)文化交
流的成果
第二十八页,共30页。
感悟(gǎnwù)文化交流的启迪
• 文明(wénmíng)的创新 • 文明(wénmíng)的包容 • 文明(wénmíng)的多元 • 和平地交往 • ……
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忽必烈重视社会生 产的恢复和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业和手工业生 产的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空 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gāodù)发展,使西方人 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元朝时期,中 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 利的条件;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 中外交往的发展。
第二十九页,共30页。
中国梦
外交
体育
经济
第三十页,共30页。
文化
(游牧文明(wénmíng))
东方(Dōngfāng)的胡 椒、肉桂等调味品和 珠宝、丝绸等奢侈品
陆上(lù shànɡ) 丝绸之路
1
中国的罗盘针、 造纸术、火药、 火器
2
印度的糖、 稻米海、上(棉hǎ花i shànɡ) 等作丝物绸之路
第七页,共30页。
第二篇章
1 • 回望文明交流(jiāoliú)的历程
2 • 寻觅(xúnmì)文明交
流的使者
3 • 感悟文明(wénmíng)交
流的成果
第八页,共30页。
使者一:一群辗转(zhǎnzhuǎn)欧亚非 的阿拉伯人
阿拉伯帝国
第九页,共30页。
使者一:一群辗转(zhǎnzhuǎn)欧亚非 的阿拉伯人
保存希腊 著作
医学著作
传播四大发明
代数学
第十页,共30页。
2 • 寻觅(xúnmì)文化交流的使者
3 • 感悟(gǎnwù)文化交流
的成果
第五页,共30页。
第一篇章(piānzhāng):回望文化 交流的历程
第六页,共30页。
不同文明(wénmíng)类型 大河文明(wénmíng)
(农耕文明(wénmíng)) 海洋文明(wénmíng)
(商业文明(wénmíng)) 草原文明(wénm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