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作业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内容属于元末农民起义原因的是()
①对外战争②灾害频繁③政治腐败④外族入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关于明朝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参加考试的学生们不能发挥个人的见解
B.考试主要考查应试者对现实社会的看法与个人的独特见解
C.考试只准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
D.试卷的文章体裁主要分成八个部分
3.假如你是明朝时期的一名锦衣卫,必须()
A.是锦衣卫学校毕业的 B.由东厂直接指挥
C.受到法律的约束 D.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
4.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
A.寻找建文帝 B.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C.喜欢北京城 D.摆脱对南方的依赖
5.下列各项内容,哪些属于明朝的特务机构()
①东厂②议政王大臣会议③禁军④锦衣卫⑤内阁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6.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包括()
①三通②五经③四书④四史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C.②③
7.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特点的是()
A.设殿阁大学士 B.设厂卫特务机构
C.废行省,设三司 D.废丞相,分相权于六部
8.明太祖称帝后,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采取的措施是()
A.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B.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
C.设立锦衣卫 D.八股取士
二、识图题
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的人物是谁?
(2)该人物建国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治的措施?
(3)该人物的这些措施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焚书”和“咸阳之郊”指的是秦朝的哪一事件?此事件是哪一位皇帝所为?
(2)“八股之害”指的是明朝的哪一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秦朝和明朝在文化上的措施有何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
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请回答:
(1)这是哪一朝代官僚机构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直接对谁负责?
(3)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反映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5)材料中的皇帝还设置了哪些机构?
四、问答题
明朝前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1.B 2.B 3.D 4.B 5.D 6.D 7.D 8.B
二、(1)朱元璋(明太祖)。
(2)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设锦衣卫;实行八股取士。
(3)加强了君权。
三、1.(1)焚书坑儒。
秦始皇。
(2)八股取士。
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3)加强了思想控制,摧残了文化,使许多读书人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
2.(1)明朝。
朱元璋。
(2)吏、户、礼、兵、刑、工。
直接对皇帝负责。
(3)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里。
(4)明朝的君权得到加强。
(5)三司、锦衣卫。
四、(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都直属中央。
(2)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3)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和控制的厂卫特务机构。
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人们思想。
(4)实行削藩政策,以加强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