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 )
A.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B. 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
C. 近代中国人何时“站”起来的
D. 昔日的海洋如今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 2. 读某学习平面图,完成2-3题
该平面图的比例尺最可能的是( )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B.
C.
D. 1:1000000
3. 读某学习平面图,完成2-3题
如大门朝向正东方,则校门位于食堂的( ) A. 东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4. 青岛至济南实地距离是36
5.4千米,在比例尺1:1000000的地图上,一只蚂蚁从青
岛以每分钟9厘米的速度向济南匀速爬行,这只蚂蚁到达济南大约用了( ) A. 2分钟 B. 3分钟 C. 4分钟 D. 8分钟 5. 有同学暑假去青岛啤酒城,不知道该如何乘车,应查看( )
A. 中国政区图
B. 青岛城市交通图
C. 山东省政区图
D. 青岛地形图
6. 下列图例中,该同学在青岛城市交通图上,看不到的是( )
A.
B. C.
D.
7.读图,回答7-9
图示箭头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a
B. b
C. c
D. d
8.读图,回答7-9
读图可知,纬线的特点是()
A. 形状为圆形
B. 形状为直线
C. 各条纬线长度均相等
D. 指示南北方向
9.读图,回答7-9
M点的经纬度是()
A. 45°W,30°N
B. 30°E,40°N
C. 60°E,23.5°N
D. 60°W,23.5°N
关于美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B. 离南极大陆较近
C. 美国位于高纬度
D.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11.读图,完成10-12题
下列关于三个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哥伦比亚位于墨西哥的东南方向
B. 美国位于墨西哥的北方向
C. 哥伦比亚位于中纬度
D. 美国居民大部分信基督教
12.读图,完成10-12题
当位于青岛的丁丁在吃午饭的时候,而家住美国的Mike却在深夜的睡梦中,请问这主要是由于下列哪种地理现象导致的()
A. 气候的变化
B. 纬度的差异
C. 地球的自转
D. 地球的公转
图中⑤所位于的大洋是()
A. 北冰洋
B. 印度洋
C. 太平洋
D. 大西洋
14.读图,完成13-15题
②大洲主要的人种有()
A. 白色、黄色人种
B. 黄色、黑色人种
C. 黑色、白色人种
D. 黄白混血人种
15.读图,完成13-15题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青岛崂山以我国本土宗教而著名,该宗教是()
A. 基督教
B. 道教
C. 伊斯兰教
D. 佛教
17.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17-18题
如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海洋主要位于南半球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①③
18.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17-18题
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洋①是S形
B. 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C. 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西半球
D.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19.世界最高山脉所在的大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大洋洲
20.读图“某大洲不同海拔地区所占比例图”,回答20-21题
读图可知,该大洲的地形以()为主.
A. 高原
B. 平原
C. 山地
D. 丘陵
21.读图“某大洲不同海拔地区所占比例图”,回答20-21题
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该大洲一半左右的地区应涂()
A. 黄色
B. 绿色
C. 蓝色
D. 褐色
22.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约415米,读死海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2-23题
甲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A. 山谷
B. 鞍部
C. 山峰
D. 山脊
23.死海湖面低于海平面约415米,读死海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完成22-23题
①点与死海湖面的相对高度约是()
A. 15米
B. 115米
C. 300米
D. 715米
24.
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A. 1.3%
B. 0.1%
C. 1.3%
D. -0.1%
25.
甲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
A. 人口稀少
B. 国防兵源不足
C. 劳动力素质低
D. 城乡分布不均
26.
具有乙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可能分布于()
A. 欧洲
B. 非洲
C. 亚洲
D. 北美洲
27.读“纠结的母亲”漫画,让“母亲”纠结的根本原因是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
A. 环境问题
B. 人口问题
C. 资源问题
D. 水污染问题
28.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完成28-29题
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资源
B. 人口
C. 气候
D. 河流
29.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完成28-29题
有关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B. 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 聚落仅沿河流扩展
D. 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30.如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
落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31.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______ .
(2)若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当太阳从海平面升起
时,甲乙丙丁四地中冬季不能看到日出的是
______ .
(3)甲村和乙村地势更为平坦的是______ ,判断
理由是______ .
(4)图中河流的落差最大不超过______ 米.
(5)图中所示C点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 ,此处是否能有瀑布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6)D处表示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 ,图示区域主要的地形为______ .32.2012年4月11日,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发生了两次地震,8.5级地震:震中(2.3°N,
93.1°E);8.2级地震:震中:(0.8°N,92.4°E),看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问
题.
(1)图中甲乙两地中,表示8.5级地震发生地的是______ 地,甲位于乙地______ 方向,此次强震发生地所在的大洋是______ .
(2)印度尼西亚是地震多发国的原因是______ .
(3)M处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______ ,此山脉形成的原因______ .
(4)从板块分布示意图上可以看出,地中海的面积将会变______ ,而大西洋的面积将会越来越______ ,______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33.读西半球回答问题.
(1)图中从A到C,运动方向是______ .
(2)图中经过D点的经线度数______ :写出C点的经度______ 和纬度______ .(3)①②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 ;B点所在的大洋是______ ;③所在的大洲是______ .
(4)亚马孙平原位于图中的______ (填序号)大洲.①②大洲的西侧分布着世界最长的山系______ .
3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亚洲、欧洲、非洲人口资料表格
()读材料一可知、、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B.人口C.气候D.河流
(2)B地是三大宗教中______ 教的发源地,C地主要人种是______ .
(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4)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______ 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5)亚洲的南部和东部人口稠密,而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
(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的______ (增多、减少)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哪些问题?
(7)“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预计未来40年,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增长将约占全球人口增长的97%.”由此看来,这些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也就是说______ 较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分析可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昔日的海洋如今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属于地理问题;近代中国人何
时“站”起来的属于历史学问题,不属于地理问题.依据题意.
故选:C.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题考查考查对地理问题的认识,理解解答即可.
2.【答案】B
【解析】
解: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学校范围较小,应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把选项中
的比例尺都改写为数字式比例尺:A、1:1000000,C、1:100000,比较选项中
的四个比例尺可得,B比例尺最大.
故选:B.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该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应用.
3.【答案】C
【解析】
解:如大门朝向正东方,其相反的方向是西方,宿舍、食堂等建筑物位于学校
的南侧,运动场、篮球场位于学校的北侧,以此来判读方向,校门位于食堂的东北方向.
故选:C.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
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属基础题.
4.【答案】C
【解析】
解:365.4千米=36540000厘米.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得: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36540000厘米=36.54厘米.36.54÷9≈4分钟.
故选:C.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5.【答案】B
【解析】
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
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有同学暑假去青岛啤酒城,不知道该如何乘车,应查看青岛城市交通图.
故选:B.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
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6.【答案】B
【解析】
解:题干中的图例表示的意义:A是公路线,B是国界线,C是铁路线,D是水库;在青岛城市交通图上,看不到的是国界线.
故选:B.
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中是用哪些符号表
示的.图例一般附在地图上.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如山脉、河流、国家、城市
等的名称,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数字等,叫做注记.
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图例,属于基础题.
7.【答案】A
【解析】
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根据在
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图中箭头表示自西向东的是a.
故选:A.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
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属基础题.
8.【答案】A
【解析】
解: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故A正确、B 错误.
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
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故C错误.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D错误.
故选:A.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都
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
本题考查纬线的特点,牢记即可.
9.【答案】C
【解析】
解: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
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M点的经纬度是60°E,23.5°N.
故选:C.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0.【答案】D
【解析】
解:美国的领土由本土和两个海外州组成,本土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被北极圈穿过,跨北寒带和北温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海洋之中,大部分位于中
纬度;美国大部分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离南极大陆较远;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习惯上人们将北美洲中部的美国国土主体部分称为美国本土,其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另外还有两个海外州:北美洲西北部隔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
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北部的夏威夷州.
本题考查美国的位置,结合地图理解答题即可.
11.【答案】C
【解析】
解:哥伦比亚的经纬度范围:西经70°--西经79°,南纬2°--北纬8°;故哥伦比亚位于低纬度.C表述错误,ABD都是正确的表述.
故选:C.
美国位于北美洲南部,全国划分为50个州和1个区.本土是主体部分,有48个州,另外还有两个“海外州”:一是北美大陆西北端的阿拉斯加州;一是太平
洋中的夏威夷州.
该题考查哥伦比亚的纬度范围,牢记即可.
12.【答案】C
【解析】
解: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因此当位于青岛的丁
丁在吃午饭的时候,而家住美国的Mike却在深夜的睡梦中.
故选:C.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
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D
【解析】
解:依据位置及轮廓,图中①为南极洲,②为非洲,③为大洋洲,④为亚洲,⑤位于大西洋.依据题意.
故选:D.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
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C
【解析】
解:读图可知,②大洲是非洲,非洲主要是黑色人种,但非洲的北部主要是白色人种.
故选:C.
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
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白
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以
黑色人种为主.
本题考查世界人种和大洲的分布,结合地图记忆简单.
15.【答案】A
【解析】
解:读图可得,①是南极洲,②是非洲,③是大洋洲,④是亚洲,⑤是大西洋,其中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故选:A,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16.【答案】B
【解析】
解:发源于我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我国居民主要信仰佛教.
故选:B.
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
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
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
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本题考查我国本土的宗教,牢记即可.
17.【答案】C
【解析】
解:读图可知,图中③是印度洋,该大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地球上,广阔的海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被世界上的大洲分割成四个大洋,分别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本题考查了世界上大洋的分布,读图记忆解答.
18.【答案】B
【解析】
解:读图分析可知:
大洋①是太平洋,大西洋是S形,故A错误.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B正确.
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北半球;故C错误.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故D错误.
故选:B.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本题考查大洲大洋的分布及概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A
【解析】
解:世界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
故选:A.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本题考查世界山脉的分布,牢记即可.
20.【答案】B
【解析】
解: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大洲海拔大部分在200米以下,该大洲是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依据题意.
故选:B.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本题考查欧洲的地形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1.【答案】B
【解析】
解:从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看出,该大洲的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平原面积广大,因此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大部分是绿色.故选:B.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本题主要考查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22.【答案】D
【解析】
解: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甲虚线所在地形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为山脊.
故选:D.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答案】D
【解析】
解:读图可知,①点的海拔高度是300米,死海湖面的海拔高度为-415米,①点与死海湖面的相对高度是300米-(-415米)=715米.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等高线地形图中每条等高线上的数据为海拔高度.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计算,读图计算解答即可.
24.【答案】D
【解析】
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6‰-7‰=-1‰=-0.1%.
故选:D.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25.【答案】B
【解析】
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甲国的人口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说明人口出现负增长.比如欧洲的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而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故选:B.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较高,导致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26.【答案】B
【解析】
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乙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由此可判定,乙国最可能分布于非洲;依据题意.
故选:B.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本题考查大洲的人口状况,理解解答即可.
27.【答案】B
【解析】
解: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

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

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故选:B。

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
28.【答案】D
【解析】
解: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据题干可得,该聚落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故选:D.
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29.【答案】C
【解析】
解: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源缺乏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聚落
仅沿河流扩展,说法太绝对.
故选:C.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30.【答案】A
【解析】
解: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

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

地形崎岖的山地,交通不便、气候干燥等的地区都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①处是山地,不易形成城市和聚落。

故选:A。

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气候干燥等都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
本题考查聚落形成的条件,理解解答即可.
31.【答案】自西南向东北;乙;甲;甲地等高线更稀疏,地形更平坦;500;陡崖;否;该处陡崖是在山脊处,山脊是分水岭,不会有瀑布;山谷;山地
【解析】
解:读图分析可知:
(1)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图中河流AB段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流.
(2)夏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冬季从东南方升起,且太阳高度较小.甲丙丁三地,都位于山的东侧,东部没有山地阻挡视线,乙村东部有山地阻挡视线,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