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期末选择题模拟复习知识点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在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后,小聪和小明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地方是()A.产生现象B.运动方向C.运动周期D.绕转中心2.图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寒B.冷湿C.干旱D.湿热
3.我们生活在图中哪一个大洲()
A.B.C.D.
4.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解释全球海陆分布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各自独立成为十一大板块
B.板块形成以后是固定不变的
C.亚洲和欧洲属于不同的两个板块
D.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和地震
5.苏伊士运河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
A.亚洲和欧洲B.亚洲和非洲C.亚洲和大洋洲D.非洲和欧洲6.在地球仪上,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正确的是( )
①南北回归线②赤道③20°W和160°E ④180度经线圈
A.② ③B.① ③C.① ④D.② ④7.读图,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排序正确的是()
A.北美洲、太平洋、非洲
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C.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D.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8.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欧洲、大洋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C.亚洲、欧洲、拉丁美洲D.亚洲、欧洲、非洲
9.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治理酸雨,韩国国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部植树,说明了()A.中国没有能力自己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
B.发达国家注重环境保护,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C.我国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道路
D.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10.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图的上方总是表示北方B.等高线闭合的地区都是山地
C.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平原D.等高线图上的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11.下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2.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①便利的交通②平坦的地形③高山、荒漠④气候湿热⑤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13.如图中,若A为海洋,B为陆地,则图示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B.北半球7月等温线的分布
C.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D.南半球1月等温线的分布
14.小李被选拔为孔子学院的老师,她发现她的学生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在( )
A.非洲南部B.亚洲西部C.亚洲东部D.欧洲西部
15.“肤色较白,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他是:
A.黑种人B.白种人C.黄种人D.混血种人
16.下列四幅图片选项,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B.
C.D.
17.湘潭市某居民欲购买一套商品房,他相中了城郊一处依山傍水、远离闹市的花园式小区,他主要考虑的是该小区( )
A.靠近工厂,便于上下班B.物产富饶
C.环境优美,空气清新D.交通便利
18.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块的内部B.大河的沿岸地带
C.大陆的边缘D.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19.下列关于世界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乡村、城市聚落的差异,与劳动生产方式关系不大
B.中东地区居民属于白种人,使用阿拉伯语
C.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欧洲
D.凡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便为发达国家
20.“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交通B.人们生活C.农业生产D.旅游
21.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东南亚的房屋多平顶,墙壁厚,窗子小B.长春冬天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
C.雨衣在新教吐鲁番盆地销售量很好D.印度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看球赛
22.
下图示意某国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0”的年份是
A.1985年B.1995年
C.2005年D.2015年
2、据图推测该国将面临的社会问题是
A.就业困难B.交通拥堵
C.住房紧张D.劳动力不足
23.
读下图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主要因为其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①非洲板块
②亚欧板块
③印度洋板块
④太平洋板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日本东部海域(38.1°N,124.6°E)曾发生大地震,致使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污染物泄
漏,根据该日风旗风向判断,该日受污染严重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4.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该区域的地势是
A.东北高,西南低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南高,东北低D.中部高,四周低
2、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②、③线段的最高点图上相距3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1500米B.3000米C.4500米D.6000米
25.
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
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2、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是
A.冬冷夏热B.冬雨夏干
C.终年高温多雨D.终年温和湿润
26.
下图是微信启动画面,图中的地球照片是宇航员1972年12月7日在太空中拍摄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拍摄时该大洲南部处于()季。
A.亚洲,冬B.北美洲,夏
C.非洲,夏D.亚洲,秋
2、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①云层越薄
②云层越厚
③可能是晴朗天气
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27.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上图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B.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
C.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D.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
2、该图可能反映了下列哪个区域的气候特点()
A.我国东部季风区B.英国某区域C.法国南部某区域D.美国东部某区域
28.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小巷长约100米、宽2米,大约是东西走向.“六尺巷”是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六尺巷的长度大约是
A.1厘米B.2厘米C.10厘米D.20厘米
2、晴天的时候,巷子南面的围墙会在巷子北面的围墙上留下影子,正午时分,图中北面围墙上的影子最高的时候应当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29.“三月的横断山区,山顶白雪皑皑,山脚百花争艳”,说明气温分布受()影响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30.下列哪些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不利影响()
①大量燃烧煤、石油作为能源②大力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③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④实施人工降雨.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31.
读世界两区域轮廓图及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地气温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四季如春B.气温最低月为12月C.终年严寒
D.夏季高温,冬季低温
2、乙地降水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全年降水均匀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在夏季D.年降水量稀少
32.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新疆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繁星,主要是因为地球()
A.自东向西的自转B.自西向东的自转
C.自西向东的公转D.自东向西的公转
33.当海拔为50米的山脚气温为18.6°C时,1500米的山顶处气温为___°C()A.18.6B.18C.12.6D.9.9
34.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B.聚落既是人类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C.平原地区聚落比较集中,高山、荒漠地区聚落比较稀少
D.传统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
35.下列四幅图表示不同的地形部位,地形部位的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36.下列说法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B.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人们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37.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中午12时左右
B.测量气温时温度计应直接放在太阳光下
C.南半球陆地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出现在1月
D.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
38.地图三要素是指:()
A.图名、比例尺、注记B.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C.地图名称、比例尺、方向D.地图名称、方向、注记
39.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B.北美洲C.南极洲D.大洋洲
40.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化②人类活动③地壳的变动④海平面的升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断地绕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自转的绕转中心是地轴,公转的绕转中心是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也不相同,故选B.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中东南亚的高脚屋可以看出,该民居底层架空,水域面积广,说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湿热,故选D。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们生活的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以上四个大洲轮廓图中,A是亚洲,B是非洲,C是北美洲,D是南美洲,故选A。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
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A错;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B错;亚洲和欧洲同属于亚欧板块,C错;板块交界处一般多火山地震,D对。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学说,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的运输距离,故选B。
【点睛】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地球仪上,南北半球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东西半球是以20°W和160°E两条经线为界,南北回归线是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180度经线圈是日期分界线,故选A。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以及大洲的轮廓可以判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
所以选B
【点睛】
该题考查大洲和大洋。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发达国家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发达国家数量最多.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环境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两个国家所能解决的,需要多国
协作才能完成,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治理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部植树就说明了这点D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等。
在地图上,有指向标的按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定方向,没有指向标的,一般为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
【详解】
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方不一定表示北方,需按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定方向。
故A错误;
等高线闭合的地区可能是山地,也可能是盆地。
故B错误;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
故C错误;
等高线图上的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
故D正确;故选D。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世界上的四大洋可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太平洋、②是大西洋、③是印度洋。
根据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四大洋的分布。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以上五个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包括便利的交通,平坦的地形和充足的水源,高山、荒漠和气候湿热都不利于聚落的形成,故选C。
1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中等温线可知,等温线是从北向南递减,说明该区域是南半球,而此时A是海洋、B 是陆地,海洋的气温高于陆地,说明这是南半球冬季时的等温线图,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等温线图的判断,要知道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目可知,小李工作的地方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平时喜欢唱歌跳舞,说明当地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所以小李工作的地方最有可能是非洲南部,故选A。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白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
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体毛和胡须稀疏。
黑种人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人种。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位于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桂林山水是著名的自然风光,不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单之列,故选C。
【点睛】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湘潭市某居民欲购买一套商品房,他相中了城郊一处依山傍水、远离闹市的花园式小区,他主要考虑的是该小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远离闹市,位于郊区交通较落后,故选C。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上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而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故选D。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乡村、城市聚落的差异,与劳动生产方式关系很大;中东地区居民属于白种人,使用阿拉伯语;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故选B。
2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天气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由题目可知,未来两天有寒潮影响本市,要注意添衣,说明了天气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天气与人们生产的关系。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东南亚地区全年降水多,房屋多斜顶;长春冬天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新疆吐鲁番盆地全年降水稀少,雨衣没什么销量;印度大部分属于全年高温的热带,人们不需要穿羽绒服,故选B。
22.C
解析:1、C
2、D
【解析】
【分析】
根据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也就是: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进行分析解答。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当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0”说明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同,其年份是2005年。
故选:C。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图示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目前为负值,也就是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因此其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不足等。
依据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及人口问题,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D
解析:1、D
2、C
【解析】
【分析】
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由于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答案选D。
2、日本东部海域(38.1°N,124.6°E)曾发生大地震,致使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污染物泄漏,根据该日风旗风向判断,该日是北风为六级,受污染严重的的地点是③地,故答案选C。
24.C
解析:1、C
2、B
3、C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该区域西南部的等高线海拔在700米以上,东北部的海拔在350米以下,因此该区域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故选A.
2、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因此①②③④四地中,坡度最缓的是②地,故选B.
3、读图可知,图上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500米,②③线段的高点图上相距3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为4500米.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5.A
解析:1、A
2、D
【解析】
【分析】
1、读图分析可知,世界上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故本题选A。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图中甲地为欧洲西部地区,根据气候图分析可知,该地区气候终年温和湿润,故本题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
26.C
解析:1、C
2、D
【解析】
【分析】
根据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
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进行分析解答。
1、依据大洲轮廓及位置,读图分析可知,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非洲。
拍摄时(12月7日)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因此,拍摄时非洲洲南部处于夏季。
依据题意。
故选C。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可能是阴雨天气。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大洲的概况及学生看卫星云图的能力。
27.B
解析:1、B
2、C
【解析】
【分析】
1、图中可知,A. 该气候雨热不同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A错;
B. 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B正确;
C. 该气候是地中海气候,亚洲有此气候类型,C错;
D. 该气候不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D错;
故B符合题意,选B。
2、A. 我国东部季风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C. 法国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
D. 美国东部某区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图中的气候是地中海气候,故C符合题意,选C。
28.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六尺巷的长度约100米,也就是等于10000厘米,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所以六尺巷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约为2厘米。
故选B。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刻,正午物体的影子最长。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六尺巷的有关知识。
2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目可知,“三月的横断山区,山顶白雪皑皑,山脚百花争艳”说明了同一座山由于海拔不同,导致气候的不同,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选C。
【点睛】
30.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主要有: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近年来,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另一面,砍伐森林、耕地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间接改变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可使气候变暖.故选A。
【点睛】
31.D
解析:1、D
2、B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知,图中甲地的最低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高气温超过30℃,说明该地冬温夏热,而不是四季如春;气温的最低月份是在12月份;更不是终年严寒;而是夏季高温、冬季低温,故选D.
2、由图可知,乙地降水全年分布不均匀,降水是集中在气温最低时的冬季,属于冬雨型的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较丰富,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气候的有关知识.
32.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
当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却繁星点点,这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现象.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故当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随着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故选B.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3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所以山顶的气温=18.6℃-(1500-50)÷100×0.6=12.6℃。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计算解答即可。
3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A正确。
聚落既是人类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场所,B正确。
平原地区聚落比较集中,高山、荒漠地区聚落比较稀少,C正确。
传统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都密切相关,D错误。
故选D。
3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①中虚线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②中虚线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③中字母所在的位置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
④中字母所在的位置位于几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卫星照片,人们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都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ABD对;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C错。
故选C。
【点睛】
3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关于气温的说法,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中午14时左右,测量气温时温度计应放在避太阳光、通风的地方,南半球陆地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出现在1月,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随纬度的增大而降低,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气温的有关知识.
3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地图三要素是指: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B符合题意。
【点睛】
识记地图三要素。
3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其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也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依据题意,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七大洲的分布状况,分析解答即可。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D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