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控制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控制探讨
一、控制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
计价模式是指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计价模式是在工程造价的基础上将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的一种手段。
建筑工程中离不开工程造价,其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资本投入、资产评估等重要部分。
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主要是通过列出清单将工程中的各项资金进行分析、管理。
原有的定额计价在建筑模式中将工程中各项费用的计算进行归纳。
但是其不仅不能高效的进行计算而且使费用计算变得复杂化。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应用能够取代原有定额,将工程中各项所需的费用运用清单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进行合理的管理。
这个计价清单是通过工程建筑的工程建设单位进行计算评估,运用国家的统一的格式进行计算;在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按照清单将所有的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报价。
清晰、高效、便捷、安全。
取代了以前的计价模式,成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
2、定额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定额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一种工程计价模式,它与计划经济相适应。
国家有关行政部门统一颁发工程量的计算方法,而企业则直接依照这一计算方法和施工图纸计算出本工程的工程量,套用定额和单价,计算出本工程的直接费用;接着再按照规定计算出其他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等,汇总形成工程预算造价。
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再依据规定的固定计算规则计算出材料差价等,编制出竣工结算和决算,经过仔细审核后确定本工作的造价。
这种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与我国工程行业的发展存在许多矛盾之处,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造价控制效果的提高。
第一,定额计价模式采用量价合一的方式,将工程建设中固定的人机料等的消耗量与时刻变化的市场价格有效结合起来,这样难以反映出人力、材料、机械等资源的价格变化动态,就算有地方政府发布价格指数、价差系数等,试图调整计划与现实的差距但由于发布周期较长,在工程结算时,市场价格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造成了价格与价值相背离。
第二,工程设计方案决定了工程的总消耗量,由于施工中的施工工艺、方法多,大部分是由施工单位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施工方法,定额计价模式却没有区分出实体消耗量与施工方法消耗,这样就造成了施工方法、管理手段、机械设备等的固定化,没有凸显出其竞争效能,不利于发挥企业的优势,不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
3.1投资决策阶段
在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投资决策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工程造价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做好项目前期决策。
前期项目投资决策的失误,会直接影响投资效益,甚至带来巨大损失。
如果投资决策不重视可行性研究、经济、技术等指标地论证,等到了项目施工阶段再进行重新修改、重新施工,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并且也延误了工期。
因此,工程项目要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在满足经济性的前提下,充分论证方案技术性和可行性,要加大对投资决策的管理,前期决策必须委托专业咨询机构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评估,通过估算的工程量清单,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工程投资估算,以保证项目投资决策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注重工程项目投入运营后的实际经济效益。
3.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之一,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管理的效果。
在设计阶段,得出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表达出本工程建设的意图,其费用大约占工程总造价的1%,但设计方案对工程总造价的影响却高达50%~70%,这足以表明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目前,设计单位普遍存在重设计、轻经济问题,设计人员往往从其设计理念等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到施工单位的施工便利性,甚至有时会给施工单位提出某些难题。
设计概预算人员单纯依据设计图纸编制概预算,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没有用经济方法优化设计方案。
因此,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要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学会运用价值工程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运用技术、经济方法类客观评价设计方案,从中选择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满足用户功能需求,且能有效降低工程造价的设计方案。
在这里,工程造价控制不是单纯降低工程造价,而是要从工程的功能和造价两个方面综合进行造价控制,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3.3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主要是以控制施工图预算为目标,应着重做好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虽然在这一阶段工程费用节约的空间有限,但浪费的可能性却很大。
(1)施工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也能体现
出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
在施工过程中合同价的调整,措施性费用较难确定,弹性空间较大,如果不加以明确,就会造成工程造价难以控制。
另外,建设单位要加大管理力度,在选择好的施工队伍外,还要选择合适的监理队伍,认真审定监理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完善监理工作标准,施工过程中要求监理严格做好计量、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等工作流程,并应注意每次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变更和工程索赔的管理对业主来说是一个相当薄的环节,缺乏这方面的管理观念和必要的应对能力。
为了防此工程索赔事件的发生和做好工程反索赔工作,业主必须加强合同和现场管理,选择能力强、技术过硬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仔细研究投标单位的清单报价,对清单中有不平衡报价的子目及可能发生的工程变更和索赔项目的内容做到全面了解,增强索赔和反索赔的能力。
3.4竣工结算阶段
工程量完工后,进入竣工结算阶段,这一环节是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若把握不好,会使前面的努力前功尽弃。
此时需要编制竣工结算并进行细致的审核,应建立完善的工程量清单台账记录。
因为工程量、材料用量计算对工程造价具有持续不断的影响,这要求台账的记录力求完整、准确,充分发挥出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优势,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一种新型、科学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它的出现对建设工程行业的影响深远。
对各参建单位来说,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当前建设工程计价的主要模式,它充分运用了工程计量的手段,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解决了过去定额计价模式下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应加大其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少华. 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及造价控制策略探讨[J]. 山西建筑,2013,32.
[2]蔡泽森.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研究[J]. 科技风,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