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宇宙生命之谜 同步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宇宙生命之谜
基础巩固
情境一:学习完《11 宇宙生命之谜》后,娇娇邀请你一起完成课后测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蟠.桃(fān)猜测起原揭开
B.辐.射(fú)拍摄能源昼夜
C.陨.石(sǔn)枯萎因素里论
D.着.陆(zháo)培养观测尚未
2.下面有关课文内容与作者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

B.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C.“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这句话将同学们比作了鸟兽,从而使句子更加生动有趣,孩子们活泼好动又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D.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30~180℃之间
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是哪一项?()
A.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

(列数字)B.火星的大气中水汽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

(作比较、列数字)
C.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

(作比较、列数字)
D.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57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

(打比方)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是哪一项?()A.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
..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

B.现在我们的经济条件比原来
..好多了。

C.我一直以为只有春天的植物园是美丽的,原来
..冬天的植物园也不差。

D.闭上双眼,用心感受,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猜测
..(推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B.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
人们猜测
..(凭想象估计)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C.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
....(比喻非常渺小)。

D.人们至今尚未
..(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

6.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猜测拍摄神秘B.班点枯萎抵御
C.考察能原磁场D.倾斜荒莫因素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水星、金星、木星、土星上存在生命。

B.为了了解生命存在的条件,应重点阅读第3自然段。

C.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但是像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只有一个。

D.人们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科学家通过近距离观测证实,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8.《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中,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多选)A.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

B.必要的水分。

C.适当成分的大气。

D.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9.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土壤.(lǎng)轨.道(guǐ)B.昼.夜(zòu)枯.萎(kū)
C.蟠.桃(pán)猜测.(cè)D.海盗.(dào)提供.(gòng)10.“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
分子,说明太空可能
.....的一项是()
..存在生命。

”下列对加点词理解最准确
A.“可能”一词说明了科学家目前研究的最大范围,进而推论确实有其他生命的存在。

B.“可能”一词说明科学家研究的范围很小,不能轻易下结论。

C.“可能”一词强调了目前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只在这个范围内,不能有明确的答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D.“可能”一词可以去掉,没有什么作用。

二、填空题
11.请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1)这一路上,他们弹啊唱啊,阳光洒在脸上,烦恼早就没了踪.( )影。

(2)这场姗.( )姗来迟的雨,浇灭了三伏天下盘踞的高温“火力”。

(3)每一次跋.( )山涉水,都会有新的风景;沾满泥巴的脚步,才会留下深刻的足迹。

12.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波光( )( )
②( )( )乐道
③( )( )画栋
④( )( )人口
⑤( )( )而渔
⑥余音( )( )
⑦张( )李( )
⑧曲高( )( )
(1)仿照②的格式再写两个:、
(2)⑥一般形容的是( )艺术,类似的词语还有、
(3)“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指的是( )(填序号)
13.正确填写下面的字词。

火星与地球的qīng jiǎo( )差不多,所以昼夜长短相近,也有四季更替。

为了jiě kāi( )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发现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yǎng qì( )含量极少;火星上没有cí chǎng( ),
大气层中没有chòu yǎng( )层,因而不能dǐ yù( )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辐射。

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关于“理想住宅”的三个关键词语。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

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的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优良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辐射系统调节室内温度,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方式。

①;②;③。

15.根据意思从课文《宇宙生命之谜》找出相应的词语。

(1)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 )
(2)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 )
(3)抵挡;抵抗。

( )
(4)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 )
我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句子:
阅读提升
情境二:为了提高同学们对课内阅读理解的能力,请完成下面阅读习题吧!三、课内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文章框架)
①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②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存在的温度,二是必要的水分,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③科学家首先分析了水星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④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1971年“水手9号”环绕火星飞行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

⑤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非常干燥氧气含量极少,表面温度很低,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⑥1975年“海盗号”的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

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生命物质是否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
⑦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⑧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16.这是《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的内容框架。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的“至少”二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17.“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的“难以”可以换成“不可能”吗?为什么?
18.“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和“表面”这些词语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19.“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的“可能”二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20.本文作者通过严谨细致的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拓展延伸
情境三:加强课外阅读,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提升语文素养。

四、课外阅读
为什么没有“南极熊”
乔安娜·温德尔
①提到最“蠢萌”的大型肉食猛兽,相信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大笨熊”。

②熊类几乎遍布全球,从寒冷的阿拉斯加、格陵兰岛、加拿大、西伯利亚,到炎热的东南亚,都能发现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熊。

哪怕在冰天雪地的北极,也活跃着世界上最大的熊——北极熊。

③北极熊厚厚的皮毛和脂肪,以及通体雪白的毛发,让它们得以在北极零下30℃的低温环境中生存。

它们几乎一生都生活在冰面上,靠捕食富含脂肪的海豹为生。

但不知为何,另一个冰雪王国南极,虽然也生活着北极熊最爱吃的海豹,却不见熊的踪.影。

为什么没有“南极熊”呢?
④事实上,熊类几乎只出现在北半球,只有眼镜熊这种小个子熊生活在南半球的拉丁美洲,其他无一例外都只在北半球出没。

这是因为熊类的祖先最早就只出现在北半球,所以进化出的后代自然也无法漂洋过海到南半球定居。

⑤比如,北极熊与棕熊的共同祖先生活在500万至50万年前。

虽然500万年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巨大的时间尺度,但将其放在整个地球的历史长河中,却不值一提。

在那个时候,地球上各大陆板块的位置已经与今天差不多,所以姗.姗来迟的北极熊,自然不再有机会从北极“移民”到南极。

要知道,距离南极最近的大陆是南美洲的南端,包括智利和阿根廷。

哪怕一头执着的北极熊跋.山涉水想方设法来到智利,要到达南极,它也必须穿越危险的德雷克海峡,而该地区以狂风巨浪著称。

⑥排除地理因素,假如我们把北极熊空运到南极,它们能在这里生活下去吗?
⑦别说,还真没什么问题,甚至这些白净的大家伙可能会比在北方老家过得更安逸!北极熊主要以海豹为食,偶尔也以鸟或蛋为食,而这三种食物在南极都非常丰富,更别说南极还遍布着各种又肥又不会飞的企鹅。

此外,由于缺乏天敌,南极的动物还没有进化出对大型陆地捕食者的警惕性。

因而对北极熊来说,南极简直是一个可以放纵享用美食的“豪华自助餐厅”!
⑧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不会把北极熊放到南极的原因——这样很可能会导致
南极生态系统崩溃!
(选文有删改)21.选文采用的说明结构是。

22.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3.阅读选文,下列没有“南极熊”的原因中不正确
...的一项是()A.受大陆板块的影响熊类无法到达南半球B.南迁过程中危险重重
C.南极的环境不适合北极熊生存D.北极熊去了会导致南极生态系统崩溃24.选文以“为什么没有‘南极熊’”为题有什么好处?
四、句子训练
2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看到这些,我不禁又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修改病句)
(2)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缩句)
(3)太阳系中唯一
..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用加点词语造句)
(4)火星的大气层中没有臭氧层。

火星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用关联词语将下面句子连成一句话)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和字形的掌握情况。

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读音不同的一项即可。

A项中,蟠桃(fān)应为[pán táo],起原应为起源。

C项中,陨石(sǔn)应为[yǔn shí],里论应为理论。

D项中,着陆(zháo)应为[zhuólù] 。

2.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选自课文《宇宙生命之迷》,从文中“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 ~ 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

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可知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 ~ 150℃之间。

故错误。

故选D。

3.D
【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A.列数字,句中“96%”是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火星大气层十分稀薄的特点。

B.作比较、列数字,句中将“火星”和“地球上沙漠地区”进行比较,“1%”是数据,突出了火星中水汽含量极少的特点。

C.作比较、列数字,句中将“火星”与“地球”进行比较,“23小时56分4秒”“24小时37分”,准确地说明了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

D.这里的“海盗号”并不是打比方,而是人们为两个探测器起的名字。

故该项说法错误。

故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本题考查多义词。

“多义词”就是一个词语在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

结合词义或者语境判断多义词的具体意思。

原来:①(形)起初;没有改变的:她家~在东北。

②(副)表示发现了以前不知道的情况:~如此;~是你。

A.“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是发现了以前不知道的问题,原来是这样。

B.“比原来好多了”是指比之前的条件好了。

C.“原来冬天的植物园也不差”是指发现了以前不知道的,冬天的植物也很多。

D.“原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是指发现了以前不知道的,原来幸福就在身边。

故选B。

5.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

结合语境的含义进行分析,本题中字词解释有误的是A项,猜测就是没有根据的,凭空想象的。

只是凭自己的想法和见到的东西,在没有任何证据下,就去判断一件事情。

推测是根据某种试验或有力的证据去推断一件事情的发生。

全句来看,并没有证据证明除了地球外还有天体存在生命,所以这里的猜测不是推测的意思。

B、C、D正确。

故选A。

6.A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书写的辨析。

A.正确。

B.有误,班点——斑点,物体表面显露出来的别的颜色的点子。

C.有误,能原——能源,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

D.有误,荒莫——荒漠,荒凉而无边无际。

7.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表达
了作者对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的敬佩,同时激发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A.根据文中句子“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可知本句叙述错误。

B.本文第三段主要写生命必须具备的条件,本句叙述正确。

C.根据课文句子“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可知本句叙述错误。

D.根据课文句子“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可知本句叙述错误。

8.ABC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求我们掌握所学课文。

根据《宇宙生命之谜》一文中“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由此可知,ABCD四项中的内容均是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

9.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析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供”是多音字,同学们做题时要结合词语意思确定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供[gòng]1.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

2.旧时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

3.受审者口述案情。

也指叙述案情的话或文字。

[gōng]供给(jǐ);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

A.土壤(lǎng)——(rǎng):(名)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B.昼夜(zòu)——(zhòu):意思是白昼与夜晚。

D.提供(gòng)——(gōng):意思是供给。

故选C。

10.C
【详解】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词语的准确性的掌握情况。

“可能”的意思是也许、大概,强调目前的研究范围,C选项理解最准确。

11.zōng shān bá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1)踪.影——zōng;踪迹和身影,指寻找的对象。

(2)姗.姗来迟——shān;姗姗:行走缓慢从容的样子。

形容不慌不忙,来得很晚。

(3)跋.山涉水——bá;跋山:翻山越岭。

涉水:蹚水过河。

形容长途奔波的艰辛劳苦。

12.粼粼津津雕梁脍炙竭
泽绕梁冠戴和寡洋洋得意沾沾自喜音乐娓娓动听燕语莺声⑦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词语仿写。

波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津津乐道:指很有兴趣地谈论。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脍炙人口:比喻人人都赞美和传诵好的诗文或事物。

竭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余音绕梁: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屋梁上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曲高和寡:原比喻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接受的人很少。

(1)“津津乐道”是AABC式词语,AABC类成语,就是指前两个字相同,后面是两个不同的字。

这种结构组成的词语或成语。

如:息息相关、欣欣向荣、惺惺相惜、心心相印、蒸蒸日上。

(2)“余音绕梁”一般形容的是音乐艺术,类似的词语还有:声动梁尘、游鱼出听、绕梁之音、绕梁三日。

(3)“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指的是张冠李戴。

13.倾角解开氧气磁场臭氧抵御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作答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

注意“解”“磁”“御”这些字的笔画、结构,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14.优良环境舒适空间节能方式
【详解】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优良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辐射系统调节室内温度,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方式”可知,“理想住宅”的特点是:优良环境、舒适空间、节能方式。

15.沧海一粟神秘抵御探索今天,我家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神秘: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3)抵御:抵挡;抵抗。

(4)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

造句:沧海一粟: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像沧海一粟一般是非常小的。

16.“至少”二字不能去掉,因为如果去掉了,句子的意思就成了“有下面四个条件就足够生命存在”,但实际上有了这四个条件可能还不够,可能还需要别的条件。

17.“难以”不能换成“不可能”。

“难以”表示生命要想在火星上生存“很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而“不可能”表示火星上绝对没有生命。

但事实上,
科学家目前仍然无法确定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18.“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和“表面”这些词语不能去掉。

因为如果去掉了,句子的意思就成了“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实际情况是:只能确定在“海盗号”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的表面没有生命,探测器没到的区域和火星地表以下有没有生命,还不能确定。

19.“可能”二字不能去掉,因为如果去掉了,句子的意思就成了“太空存在生命”,而实际情况是:科学家并不能确定此事。

20.作者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解析】16.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至少”二字不可以去掉。

“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

把“至少”去掉了,那意思就变成了“有这样几个条件就足够生命存在”,但实际上有了这几个条件可能也不会有生命存在,可能还需要其他的条件。

17.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难以”是指根据场合或情况很难作为自然的结果或后果;“不可能”是指不会有可能。

即“难以”表示生命可能在火星上生存比较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而“不可能”表示火星上绝对没有生命存在。

但事实上,科学家目前也无法确定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存在。

所以“难以”不能换成“不可能”。

18.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和“表面”这些词语不能去掉。

因为如果去掉了“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和“表面”,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火星上没有生命”。

从第⑥段的“‘海盗号’的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分析和测试”“生命物质是否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可知,探测器仅在火星的表面探测,探测的范围有限,还不能确定火星的岩层之中是否存在生命物质。

19.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句的含义与作用。

“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可能”二字不能去掉。

“可能”是“也许”的意思。

因为如果去掉了,句子的意思就成了“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太空存在生命”,而实际情况是:科学家并不能确定这件事。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

从第①段的“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第⑦段的“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和第⑧段的“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可知,科学家们一直努力探索着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

由此可知,作者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21.总——分22.采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作用:举出北极熊与棕熊的例子,使“熊类无法漂洋过海到南半球定居”的说明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能准确具体地说明北极熊与棕熊的共同祖先的生活时间,让说明更具可信度。

23.C 24.选文以“为什么没有‘南极熊’”为题,引出了说明对象:以疑问的方式命题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21.本题考查文章结构分析。

文章第①自然段总写:“大笨熊”是最“蠢萌”的大型肉食猛兽。

第②至⑧自然段分写:为什么没有“南极熊”的原因。

故说明结构是总——分。

2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辨析。

第⑤段画线句子“比如,北极熊与棕熊的共同祖先生活在500万至50万年前。

”中“北极熊与棕熊”是举例子说明;“500万至50万年前”是列数字说明。

举例子的作用是: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联系上下文,根据第④自然段“这是因为熊类的祖先最早就只出现在北半球,所以进化出的后代自然也无法漂洋过海到南半球定居。

”,再举出北极熊与棕熊的例子,使“熊类无法漂洋过海到南半球定居”的说明更有说服力。

列数字: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北极熊与棕熊的共同祖先生活在500万至50万年前。

”中“500万至50万年前。

”使说明更具可信度。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

A.结合第⑤自然段“在那个时候,地球上各大陆板块的位置已经与今天差不多,所以姗姗来迟的北极熊,自然不再有机会从北极“移民”到南极。

”可知,受大陆板块的影响熊类无法到达南半球;
B.结合第⑤自然段“要到达南极,它也必须穿越危险的德雷克海峡,而该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