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东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东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 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

《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这说明礼乐制度()
A.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B.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
C.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D.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
2. 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

”而《续汉书•百官志》也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

”据此可知司隶校尉()
A.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
B.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C.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
D.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3.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劳,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是“吾人禀赋之自然”。

这说明()
A.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B.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4.
如表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的逐渐割离
B.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C.南方经济发展重心南移完成
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5.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这一现象造成()
A.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
B.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
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6. 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
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

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
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
D.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
7. 如表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工业产量的统计表。

表中所述现象()
A.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为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C.反映了官僚资本对经济的控制
D.加剧了中国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8. “经毛泽东批准,在周恩来主持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从日本、西欧引进成套设备和技术,先后
引进了84个项目,使用外汇2.7亿美元,填补了一些行业技术设备方面的空白。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B.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
C.中西关系开始改善
D.打破了西方的孤立封锁
9. 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
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

这反映了()
A.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B.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C.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10. 托克维尔指出:“假如美国总统犯了叛国大罪。

这时,先由众议院弹劾总统,接着由参议院宣布罢免他的
职务。

然后他才到陪审团出庭受审,只有陪审团可以剥夺他的自由或生命。

”据此,托克维尔强调美国()
A.三权分立体制已发展完善
B.总统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制约
C.政治审判的程序较为严格
D.最高司法权集中于陪审团
11.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
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这主要说明()
A.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B.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C.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一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1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
责这是“多数暴政”,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A.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B.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
C.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环保思想。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略不掩群,不取麋夭;不竭泽而渣,不焚林而猎。

”《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并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汉代淮南王刘安指出:“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

”在环保的措施上,商鞅变法规定“弃灰于道者被刑”,甚至“断其手”。

秦汉以后,山林川泽归少府管理,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和畴官等。

宋太祖
下“禁捕诏”,宋真宗下“禁捕山鹧诏”。

明清时期,宗族制定族规,进一步强化了环境保护措施。

--摘編自张涛《中国古代的环境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煤得到广泛使用,煤燃烧时释放的滚滚浓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工生革命特色。

紡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人们不久就发明了将氯转化为漂白剂的技术。

钢铁
业的发展,导致英国砍伐大量的树木,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排水沟设施不全,各种疾病困
扰着人们。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调查委员会,倾听社会声音。

在各地设立卫生医官,负责治理地方环境。

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公共卫生法》,不久又颁布了《工人阶级住房法》,改造贫民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

--摘编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明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环保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环保思想实践的历史
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导致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并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环境
保护实践的异同。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是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5. 材料:明代早期已有对官吏政绩进行考核的制度。

但明代吏治腐败,法令不行,这些制度流于形式化。

……张居正于万历元年(1573)推行“考成法”,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订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作底册,另一本送六科,最后一本呈内阁。

二是六部和都察院按账簿登记,逐月进行检查,对所属官员承办的事情,每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反之必须
如实申报,否则处罚;六科亦可根据账簿登记,要求六部每半年上报一次执行情况,违者限事例进行议处;
最后内阁同样亦依账簿登记,对六科的稽查工作进行查实。

张居正立限考成的三本帐,严格控制着从中央到
地方的各级官吏。

每逢考核地方官的“大计”之年便强调要将秉公办事、实心为民的官员列为上考;专靠花言
巧语、牟取信行的官员列为下考,对于那些缺乏办事效率的冗官,尽行裁撤。

张居正当政期间,裁革的冗员
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

同时,张居正又广泛增添人才,提拔拥护改革、政绩卓越的官员,委以重任,因
为有考成法在,“立限考成,一目了然”。

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任用人才。

(1)根据材料,概括“考成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实施的历史作用。

16. 材料:章太炎是一位国学大师,最大建树是对中国古代整体历史、文化进行广大而深刻的诠释。

章太炎
也是一位革命家,而且是有学问的革命家,他用革命的观点去解释许多事物,如强烈的种族与反专制的观点
即是他思想中常见的两个主轴。

许多人因为章太炎是“国粹派”,又看到他文章中的古色古调,便误以为他反对西学,这是一个极大的误会。

章氏受西学的影响超过我们的想象,譬如斯宾塞学说对他的影响相当大。

……章太炎强调“国学”不等于“儒学”,他提倡的“国粹”或“国学”,是指在君权时代中不得志的经师之学、是与“湛心利禄”的官僚士大夫相敌对的抱
残守缺者之学、是与历史上当权派不合作之学、是批评历史上的专制政治及它的思想文化基础的学说……章
太炎非常强调所有个体之间的平等,以“齐民”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重整传统。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章太炎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章太炎思想产生的原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8年广东省东莞市东高考历史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礼乐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古代监表制磁的变化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明清之表的弹家思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4.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古代中于经济侧南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5.
【答案】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列因滤冲许中国经济影响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孙中山体民目思想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7.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南京国明政推统半前期沉价济政策与民族资本主义【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新中国因期的湾交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9.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古来腺城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0.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美国来统共循制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俄国因月革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不结盟因动的梯起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13.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中国古来小农慢济
重农抑商正策及其影向
儒家思根的发展废变
第一使方业革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4.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中西方明想息化比较【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5.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中国历史射的重面改革【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6.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近代中验流史人物【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