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医学高级职称四真题_真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医学技术医学高级职称四真题
(总分51.52,考试时间120分钟)
多项选择题
1. 患者,男,49岁,食欲不振、乏力、腹胀3个月,右季肋部疼痛1个月。
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300μg/L。
还应该做哪些检查
A. MRI
B. CT
C. DSA
D. US
E. ECT
F. 上消化道造影
2. 男,26岁,乏力,上腹痛3个月,近来加剧。
疼痛以夜间为重,坐起可缓解,向背部放射,胃纳差,近期体重下降。
实验室检查正常。
诊断依据是哪些
A. 胆管细胞癌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
B. 多发生于青壮年,可出现上腹不适、疼痛、上腹包块之表现
C. 病变呈低密度实性病灶,形态不规则,部分病灶内见钙化影
D.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有不均质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肝实质,静脉期病灶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
E. 病灶周围见小的卫星灶,病变远侧有局部肝内胆管扩张
F. 附件肝叶萎缩和门静脉分支闭塞
3. 韦格肉芽肿的胸部影像包括
A. 可有小叶型或节段型的浸润
B. 单发或多发的球形病灶,直径多在2~4cm
C. 少量胸腔积液
D. 有厚壁或薄壁空洞,空洞内壁不规则
E. 肺门淋巴结对称性明显增大
4. 关于小肾细胞癌的CT表现特点,正确的是
A. 通常肿瘤直径<3cm
B. 多数肿瘤边缘模糊不清
C. 多数肿瘤密度均匀
D. 癌灶可隆起于肾轮廓外
E. 癌灶于增强早期可出现明显强化
5. 男,26岁,乏力,上腹痛3个月,近来加剧。
疼痛以夜间为重,坐起可缓解,向背部放射,胃纳差,近期体重下降。
实验室检查正常。
病变来源于下列哪些组织或细胞
A. 肝细胞
B. 肝内胆管上皮细胞
C. 肝间叶细胞
D. 肝纤维组织
E. 胆管
F. 肝外组织
6. 脑颅面血管瘤病,主要的临床及CT特点是
A. 癫痫,智力低下
B. 面部血管痣,癫痫,基底节钙化
C. 面部血管痣,癫痫
D. 大脑表浅部曲线样钙化,脑皮质萎缩
E. 面部血管痣,智力低下
7. 哪些部位在CT扫描时需口服对比剂
A. 胸部
B. 四肢关节
C. 腹部
D. 颅脑
E. 盆腔
8. 患者,男,49岁,食欲不振、乏力、腹胀3个月,右季肋部疼痛1个月。
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300μg/L。
诊断依据是哪些
A. 动态增强CT动脉期,病灶明显增强,呈小结节状
B. 动态增强CT门脉期,病灶呈等密度
C. 动态增强CT平衡期,病灶呈相对低密度
D. 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强化程度呈速升速降型,峰值较肝实质高,而持续时间短
E. 病灶强化由周边开始,并向中心扩展,延迟后,病灶呈等密度
F. 病灶强化特点为"快进快出"
9. 男,26岁,乏力,上腹痛3个月,近来加剧。
疼痛以夜间为重,坐起可缓解,向背部放射,胃纳差,近期体重下降。
实验室检查正常。
本病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A. 原发性肝细胞癌
B. 肝转移瘤
C. 肝脓肿
D. 肝硬化
E. 肝血管瘤
F. 肝脏淋巴瘤
10. 正常成人脑部MRI扫描,铁质沉积较多的核团包括
A. 苍白球
B. 红核
C. 黑质
D. 内囊后肢后端及视放射
E. 齿状核
11. CT机设备本身产生的伪影包括
A. 条状伪影
B. 指纹状伪影
C. 环状伪影
D. 点条状伪影
E. 血管流空伪影
12. 患者,男,49岁,食欲不振、乏力、腹胀3个月,右季肋部疼痛1个月。
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300μg/L。
为进一步确诊还应做哪些检查
A. 行AFP与CEA检查
B. 血清脂肪酶生化检查
C. 酶学检查
D. DSA
E. 腹腔镜
F. 细针肝穿刺活检
13. 关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描述错误的是
A. 提高了空间分辨率
B. 消除了肌肉骨骼等造成的重叠伪影
C. 可进行多种后处理,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D. 图像数字化便于储存和传输
E. 难以达到实时显影
14. 患者,男,49岁,食欲不振、乏力、腹胀3个月,右季肋部疼痛1个月。
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300μg/L。
该病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A. 肝硬化再生结节
B. 肝腺瘤
C. 肝转移瘤
D. 肝脏血管瘤
E. 胃癌
F.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15. 关于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表述正确的是
A. 为无包膜的血管性肿瘤
B. 多起源于枕骨斜坡、蝶骨体及后鼻孔的骨膜
C. 增强CT扫描病变显著强化
D. 好发于60岁以上男性
E. 相邻骨结构异常
16. 男,26岁,乏力,上腹痛3个月,近来加剧。
疼痛以夜间为重,坐起可缓解,向背部放射,胃纳差,近期体重下降。
实验室检查正常。
从题干所给的表现最可能的病变为
A. 胰腺炎
B. 胆囊炎
C. 心肌炎
D. 肝占位性病变
E. 肾占位性病变
F. 肺炎
17. 男,26岁,乏力,上腹痛3个月,近来加剧。
疼痛以夜间为重,坐起可缓解,向背部放射,胃纳差,近期体重下降。
实验室检查正常。
应做哪些检查
A. CT
B. MRI
C. MRCP
D. US
E. DSA
F. X线透视
18. 为显示支气管通畅情况,CT成像最佳重组方式为
A. MPR
B. MIP
C. MinIP
D. VR
E. 仿真内镜
19. 患者,男,49岁,食欲不振、乏力、腹胀3个月,右季肋部疼痛1个月。
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300μg/L。
依据上述临床表现,患者可能患哪些疾病
A. 慢性胰腺炎
B. 胆囊炎
C. 肝脏恶性肿瘤
D. 胰腺肿瘤
E. 慢性胃炎
F. 肝脏良性肿瘤
A1/A2题型
1. 由X线管焦点辐射出的X线穿过被检体时,受到被检体各组织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使透过的X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到达屏-片系统,转换成可见光强度的分布差异,并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空间分布,再经显影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分布,形成X线照片影像。
被检体各组织对X线的吸收和散射是由于
A. X线对比度
B. 物体对比度
C. 人工对比度
D. 胶片对比度
E. 光学对比度
2. X线摄影用胶片可分为:①感蓝胶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在420nm。
主要为标准感度的通用型胶片,适用于一般摄影中的大部分,性能适中,低灰雾高对比,可使骨骼、空气和造影剂之间对比增强。
②感绿胶片(扁平颗粒胶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在550nm。
它是将三维卤化银颗粒切割成扁平状,以预期的方式排列,并在乳剂中加入了一层防荧光交叠效应的染料。
③乳腺摄影用胶片: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对绿色光敏感的乳腺专用胶片。
④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度胶片。
特别适用于要求提供高清晰的图像、显示组织微细结构信息的四肢摄影。
关于感蓝胶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医用胶片不属于银盐感光材料
B. 感蓝胶片也称色盲片
C. 可与任何增感屏配合使用
D. 可用于乳腺摄影
E. 灰雾度高
3. 男,51岁,发现鼻塞、耳鸣、听力减退及右侧颈部包块一个月余。
查体示右颈部多发质硬包块。
根据题干临床表现,可考虑哪种疾病
A. 腺样体肥大
B. 鼻息肉
C. 鼻咽癌
D.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
F. 鼻腔癌
4. 男,64岁,前胸部肿胀疼痛3月余,质硬,局部压痛,无发热。
血常规检查示贫血。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应选择或提供下列何种检查
A. 尿检Bence-Jones蛋白
B. 骨髓涂片检查
C. 胸部平片观察肺内有无占位性病变
D. 胸部CT肺窗观察肺内有无占位性病变
E. 胸壁超声检查
F. 血冷凝集试验
5. 患者男,25岁,咳嗽,咯血近1周,午后低热1个月余,CT检查如图。
根据患者病史及CT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畸胎瘤
B. 双上肺结核
C. 液气胸
D. 肺大疱
E. 肺炎
6. 由X线管焦点辐射出的X线穿过被检体时,受到被检体各组织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使透过的X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到达屏-片系统,转换成可见光强度的分布差异,并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空间分布,再经显影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分布,形成X线照片影像。
透过的X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称之为
A. X线对比度
B. 物体对比度
C. 人工对比度
D. 胶片对比度
E. 光学对比度
7. X线摄影用胶片可分为:①感蓝胶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在420nm。
主要为标准感度的通用型胶片,适用于一般摄影中的大部分,性能适中,低灰雾高对比,可使骨骼、空气和造影剂之间对比增强。
②感绿胶片(扁平颗粒胶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在550nm。
它是将三维卤化银颗粒切割成扁平状,以预期的方式排列,并在乳剂中加入了一层防荧光交叠效应的染料。
③乳腺摄影用胶片: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对绿色光敏感的乳腺专用胶片。
④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度胶片。
特别适用于要求提供高清晰的图像、显示组织微细结构信息的四肢摄影。
关于感绿胶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感绿胶片也称全色片
B. 使用混合乳剂
C. 荧光交叠效应显著
D. 降低影像清晰度
E. 银盐颗粒呈扁平状
8. 患者男,25岁,咳嗽,咯血近1周,午后低热1个月余,CT检查如图。
根据影像学表现,该病最应该与下面哪种疾病鉴别
A. 畸胎瘤
B. 肺结核
C. 肺脓肿
D. 支气管扩张
9. 男性,45岁。
突然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天,伴恶心、呕吐,无发热。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脑膜脑炎
B. 烟雾病
C. 急性脑梗死
D.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E. 上矢状窦栓塞
10. 由X线管焦点辐射出的X线穿过被检体时,受到被检体各组织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使透过的X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到达屏-片系统,转换成可见光强度的分布差异,并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空间分布,再经显影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分布,形成X线照片影像。
胶片上形成的银颗粒的空间分布称为
A. 光学密度
B. 潜影
C. X线影像
D. 肉眼可见
E. 可在明室操作
11. X线摄影用胶片可分为:①感蓝胶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在420nm。
主要为标准感度的通用型胶片,适用于一般摄影中的大部分,性能适中,低灰雾高对比,可使骨骼、空气和造影剂之间对比增强。
②感绿胶片(扁平颗粒胶片):其吸收光谱的峰值在550nm。
它是将三维卤化银颗粒切割成扁平状,以预期的方式排列,并在乳剂中加入了一层防荧光交叠效应的染料。
③乳腺摄影用胶片: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对绿色光敏感的乳腺专用胶片。
④高清晰度摄影用胶片: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度胶片。
特别适用于要求提供高清晰的图像、显示组织微细结构信息的四肢摄影。
关于乳腺摄影用胶片叙述错误的是
A. 也称正色片
B. 为单面乳剂结构
C. 采用扁平颗粒技术
D. 不利于放大摄影
E. 荧光交叠效应低
12. 男,51岁,发现鼻塞、耳鸣、听力减退及右侧颈部包块一个月余。
查体示右颈部多发质硬包块。
上题诊断依据是哪些
A. 中年男性
B. 鼻塞、耳鸣、听力减退
C. 鼻咽右侧壁软组织肿块
D. 咽隐窝消失
E. 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F. 右侧上颌窦受侵
13. 患者男,25岁,咳嗽,咯血近1周,午后低热1个月余,CT检查如图。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需行下面哪种检查
A. 痰找结核杆菌
B. 痰找癌细胞
C. 超声
D. 磁共振
E. ECT
14. CR系统用成像板(IP)来接收X线的模拟信息,然后经过模/数转换来实现影像的数字化。
存储在IP上的模拟信息经读取装置转化为数字信息。
读取装置主要由激光阅读仪、光电倍增管和模/数转换器组成。
IP在X线下受到第一次激发时储存连续的模拟信息,在激光阅读仪中进行激光扫描时受到第二次激发,而产生荧光(荧光的强弱与第一次激发时的能量精确地成比例,成线性正相关),该荧光经高效光导器采集和导向,进入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相应强弱的电信号,然后进行增幅放大、模数转换成为数字信号。
IP的作用是
A. 记录数字信息
B. 记录灰阶信息
C. 记录模拟信息
D. 模数转换
E. 产生可见光
15. 男,51岁,发现鼻塞、耳鸣、听力减退及右侧颈部包块一个月余。
查体示右颈部多发质硬包块。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包括以下哪种
A. 种族因素
B. 家族因素
C. EB病毒感染
D. 饮食
E. 环境
F. 细菌感染
16. 男,64岁,前胸部肿胀疼痛3月余,质硬,局部压痛,无发热。
血常规检查示贫血。
从题干临床表现,应首先考虑哪种疾病
A. 化脓性骨髓炎
B. 骨肿瘤
C. 类风湿性关节炎
D. 软组织肿瘤
E. 骨关节结核
F. 骨缺血坏死
17. 女,1岁,头大,智力障碍,CT示四脑室与枕大池扩大,小脑蚓部和半球发育不良,幕上脑室扩大。
根据描述,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A. 先天性枕大池扩大
B. 颅后窝蛛网膜囊肿
C. Dandy-Walker综合征
D. Chiari畸形
E. 脑萎缩
18. CR系统用成像板(IP)来接收X线的模拟信息,然后经过模/数转换来实现影像的数字化。
存储在IP上的模拟信息经读取装置转化为数字信息。
读取装置主要由激光阅读仪、光电倍增管和模/数转换器组成。
IP在X线下受到第一次激发时储存连续的模拟信息,在激光阅读仪中进行激光扫描时受到第二次激发,而产生荧光(荧光的强弱与第一次激发时的能量精确地成比例,成线性正相关),该荧光经高效光导器采集和导向,进入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相应强弱的电信号,然后进行增幅放大、模数转换成为数字信号。
读取装置使用的能源是
A. X线
B. 可见光
C. 荧光
D. 电子
19. 女性,15岁,经常头痛,加重1周,无任何阳性体征。
诊断依据是哪些
A. 与脑脊液信号类似
B. 囊性占位性病变
C. 周围有明显水肿
D. MR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
E. 病灶可以强化
F. 边界清楚
20. 男,51岁,发现鼻塞、耳鸣、听力减退及右侧颈部包块一个月余。
查体示右颈部多发质硬包块。
鉴别鼻咽癌复发,应行以下哪种检查
A. X线平片
B. CT
C. MRI
D. US
E. ECT
F. DSA
21. 男,64岁,前胸部肿胀疼痛3月余,质硬,局部压痛,无发热。
血常规检查示贫血。
影像学宜首选何种检查
A. X线平片
B. CT
C. MRI
D. 超声成像
E. ECT
F. DSA
22. 女,1岁,头大,智力障碍,CT示四脑室与枕大池扩大,小脑蚓部和半球发育不良,幕上脑室扩大。
根据诊断,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
A. 小脑蚓部不发育或发育不全
B. 脑萎缩
C. 脑积水
D. 脑裂畸形
E. 胼胝体发育不全
23. CR系统用成像板(IP)来接收X线的模拟信息,然后经过模/数转换来实现影像的数字化。
存储在IP上的模拟信息经读取装置转化为数字信息。
读取装置主要由激光阅读仪、光电倍增管和模/数转换器组成。
IP在X线下受到第一次激发时储存连续的模拟信息,在激光阅读仪中进行激光扫描时受到第二次激发,而产生荧光(荧光的强弱与第一次激发时的能量精确地成比例,成线性正相关),该荧光经高效光导器采集和导向,进入光电倍增管转换为相应强弱的电信号,然后进行增幅放大、模数转换成为数字信号。
读取装置输出的信号是
A. 可见光
B. 数字信号
C. 激光
D. 模拟信号
E. 荧光
24. 女性,15岁,经常头痛,加重1周,无任何阳性体征。
蛛网膜囊肿最常见好发于下面哪个部位
B. 小脑旁间隙
C. 环池或鞍上池
D. 四叠体池
E. 桥小脑角
F. 大脑纵裂处
25. 女,1岁,头大,智力障碍,CT示四脑室与枕大池扩大,小脑蚓部和半球发育不良,幕上脑室扩大。
在影像学表现上,本病主要与下面哪种疾病鉴别
A. 先天性脑积水
B. 脑裂畸形
C. 脑灰质异位
D. 颅后窝巨大蛛网膜囊肿
E. 胼胝体发育不全
26. 由X线管焦点辐射出的X线穿过被检体时,受到被检体各组织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使透过的X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到达屏-片系统,转换成可见光强度的分布差异,并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空间分布,再经显影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分布,形成X线照片影像。
决定X线"质"的因素主要是
A. kV
B. mAs
C. 焦点大小
D. X线管方向
E. 被检体部位
27. 透过被照体的X线照射到平板探测器的非晶硒层时,由于非晶硒的导电特性被激发出电子-空穴对,即一对正负电子。
该电子-空穴对在外加偏置电压形成的电场作用下被分离并反向运动,负电子跑向偏压的正极,正电子跑向偏压的负极,于是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与入射X线光子的数量成正比,这些电流信号被存储在TFT的极间电容上。
每个TFT形成一个采集图像的最小单元,即像素。
每个像素区内有一个场效应管,在读出该像素单元电信号时起开关作用。
在读出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开关导通,把存储于电容内的像素信号逐一按顺序读出、放大,送到A/D转换器,从而将对应的像素电荷转化为数字化图像信号。
关于该平板探测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属于直接转换
B. 属于间接转换
C. 成像效果好于IP
D. 数据转换不经过可见光
E. 需要高压电场
28. 女性,15岁,经常头痛,加重1周,无任何阳性体征。
应该与哪些疾病鉴别
A. 表皮样囊肿
B. 颅颊裂囊肿
C.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D. 皮样囊肿
E. 肠源性囊肿
F. 脑梗死
29. 男,64岁,前胸部肿胀疼痛3月余,质硬,局部压痛,无发热。
血常规检查示贫血。
上题诊断依据是哪些
A. 老年男性,64岁,前胸部肿胀疼痛3月余,质硬
B. 病变发生于中轴骨、胸骨柄和右侧锁骨胸骨端
C. 病变呈多发性溶骨性破坏,右侧锁骨胸骨端见多发穿凿样破坏,边缘清楚,无硬化
D. 胸骨柄骨破坏周围形成明显软组织肿块
E. 右侧第1、2肋软骨局限性破坏
F. 临床出现贫血
30. 由X线管焦点辐射出的X线穿过被检体时,受到被检体各组织的吸收和散射而衰减,使透过的X线强度的分布呈现差异,到达屏-片系统,转换成可见光强度的分布差异,并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空间分布,再经显影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分布,形成X线照片影像。
人体对X线的吸收最多的是
A. 肌肉
B. 脂肪
C. 骨骼
D. 肺组织
E. 皮肤
31. 透过被照体的X线照射到平板探测器的非晶硒层时,由于非晶硒的导电特性被激发出电子-空穴对,即一对正负电子。
该电子-空穴对在外加偏置电压形成的电场作用下被分离并反向运动,负电子跑向偏压的正极,正电子跑向偏压的负极,于是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与入射X线光子的数量成正比,这些电流信号被存储在TFT的极间电容上。
每个TFT形成一个采集图像的最小单元,即像素。
每个像素区内有一个场效应管,在读出该像素单元电信号时起开关作用。
在读出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开关导通,把存储于电容内的像素信号逐一按顺序读出、放大,送到A/D转换器,从而将对应的像素电荷转化为数字化图像信号。
场效应管的作用是
A. 产生电荷
B. 存储电荷
C. 开关
D. A/D转换
E. 放大
32. 男,64岁,前胸部肿胀疼痛3月余,质硬,局部压痛,无发热。
血常规检查示贫血。
主要还应与哪种病变鉴别
A. 骨嗜酸性肉芽肿
B. 动脉瘤样骨囊肿
C. 骨转移瘤
D.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E. 内生软骨瘤病
F. 畸形性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