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传续写林震1~4 林震轶事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蓉传续写林震1~4 林震轶事1 状元林震轶事
历史人物
林震是漳州府历史上唯一的文状元,也是长泰一位历史名人。

林震祖家
林震祖父林汝祥,父亲林希大。

祖籍善化里产坑社(今科山村),又名畚箕湖。

久居山区,觉得这里地瘠民贫,开门见山,日夜忧虑,若长此以往,不但难以寸进,而且下一代的前途更成问题。

希大与父亲(汝祥)商量此事,应换个有利环境。

二人意见相同,决定效孟母选居,遂搬迁长泰县城南门居住。

林希大娶溪园社张氏秀女为妻。

家史
明洪武年间,林希大与发妻张秀女,在家勤耕为食,纺织
1
为衣。

张秀女身怀六甲,一个夜间梦见观音佛祖,降临床前,左手拿一支含苞待放的莲花,右手举起送子白玉香钟,扬手指示说:“庶子张氏秀女听着,你家祖辈行善积德,为人忠诚,克己待人,扶贫济困,今可得贵子,但须记住,麟儿临水降生,日后必有大贵,好自为之。

”言罢隐去。

读前世书
武安南坂社人,名寿山往南洋做生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回家途中,船到大海中,突然台风大作,船沉大海之中,寿山浮出海面,抱着一枝杉木,被风飘到一个岛屿,喜的眼泪双流,今获得天公保佑得救,已有再生之福。

靠了岸,便拖着僵硬身体用力爬上岸,呼人
求救,好心人闻声聚覩,便为寿山更衣,付热汤。

后来,由人介绍,当地藏王的挑水伕。

寿山空闲时,到处游玩。

听着楼上有读书声,便问是何人在此读书。

有人
说:“是林震在此读前世书。


林震带寿山回乡
寿山妻见夫郎出外已久无回家,打听信息。

才知途中船翻人沉。

细想人死海中,是个枉死鬼,日夜沉浸水中,凄惨极了。

必须请道士为他超度,脱离苦海,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那天道场赦马递书,送到地藏府,地藏王拆开一观,寿王没有死,他还有阳寿,即令人叫来寿山。

王见了说:“你命不该终,我要你回家团圆。

今晚林状元震欲往武安投胎,你可
2
一同前去。

”这时震也来到,王就将此事向震说清楚。

并嘱寿山:你紧抱震衣袖,若风声大作,眼睛不能睁开,风息方能睁眼。

震带寿山来到南坂,将寿山放下。

看做道场的人,大惊失色,寿山阴魂不散,现身在此,众人溜之大吉。

寿山妻受惊跑入厝内,紧闭门户,不敢声张。

寿山睁开双眼一看,我到家乡,就对妻叫门。

寿山妻闻声更怕,你莫来吓死我,已为你作佛事,你该往西方极乐世界去。

寿山说:“贤妻你恩情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是人,不要误会,我有肌肉、有热气。

我将手伸入窗内,给您辨别。

”寿山妻半惊半喜,到窗前握着寿山手,喜极生悲,眼泪双流,即刻开门相认。

寿山便讲缘由,说到今晚同林震……就变成哑巴,不能说话。

直到林震中状元后,寿山又会说话。

鮕鮘转世
林震将寿山放在南坂,就到武安投胎转世。

林希大(又名芳),家住长泰县城,地名叫巷头。

巷中一口水井,井中有千年修行的鮕鮘精。

张秀女身怀六甲。

分娩期已到。

林震就降生在县城巷头林家。

林震乳名敦声,号起龙。

生于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1388)七月初一日戌时。

童年不幸,生母早丧。

父亲做生意,经常外出。

继母肖氏。

肖氏生三子。

林震为长曰敦声,次曰敦仁,三曰敦济,四曰敦德。

林震对继母则很孝顺,友爱其弟。

虽其饮食之不如其弟,林震还
3
是不介其意。

塘边林长通资助
林震年少时,家庭贫穷,得益贵人相助。

从长泰县城东门到塘边林长通住的地方,约五里多,晚上在屋里读书,白天则在山上砍柴。

累了,就在树下休息,从腰里拿出书来读,读书声朗朗,传出树林。

长通公看了,感到很奇怪,很有兴趣地期望林震是块好料子。

午饭几乎都是长通公供给的,逢年过节还送给林震各种食物,还经常向人夸耀,希望林震能成为天下第一人。

后来,果然实现长通公的愿望。

长通公真像古代测日影的仪器,测得真准。

童年勤学
林震天资聪敏,德性纯厚,潜心力学,习通壁经,虽家业温饶,足以饱暖。

性本勤俭,樵采于山时,疲倦坐憩树下,亦必观阅书籍,屋后基地高阜旁,有舂碓,夜静月朗之时,则端坐碓上,执书对月诵读,好学手不释卷。

文具店还谑老大
林震上街买文具。

店主杨老大,见林震娇捷伶俐,稚气逗人,知是
应试童生。

杨老大有意调笑,说:“一品狼豪价钱昂贵,只卖给登榜的童生。

”林震说:”犹未进场,岂能辨出榜前榜后。

”老大说:“我出上联,你能续出,赠此管狼豪。

”林震说:“好。

”老大把笔放在震脚下,随口说:“童生,童生,缺此一笔不
4
是生。

”此意调笑震是牛犊。

震生气,把笔蘸墨汁,朝老大肩上缀一点,
说:“老大,老大,多这丁点难为大。

”(大加点为犬)。

引起市人哗然大笑。

店主老大啼笑皆非,只得按诺言把“一品狼豪”笔赠与林震。

前妻来历
县城后庵一家富户,姓薛名嘉诚,夫妻俩,生下一女,出生后就不能说话,夫妻时刻忧虑在心。

有一天,一位相命先生,路过门前,看着这妇郎,相貌非凡,自言自语道:“命贵夫人。

”嘉诚听着,跑出来说:“先生过奖了,她是个哑巴,岂有高贵,不敢妄想。

”先生说:“不管哑巴不哑巴,您记着‘头戴斗,脚踏狗,见了夫郎便开口。

’那里双喜临门,乐洋洋。

“嘉诚不以为然。

有一天,林震父亲欲往后庵籴谷,林震要求同行。

天气突然变,天下大雨,林震将斗盖在头上,走到一座大厝门口避雨,狗伏地而睡。

林震脚踏着狗尾,狗突然叫了一声。

这个哑巴女喊道:“爸爸,客人来了。

”她父亲欣喜若狂,出来一看,原来是林芳父子,厚礼请入内,盛情款待。

嘉诚问明,林震外祖父是溪园社三房角家长。

就请来,摆开宴席。

在酒宴席上,双方订定婚事。

嘉诚满怀豪情,说着相命先生预言,今天实现。

林震发妻薛氏生二子,曰弼,曰幹,早夭。

公孙对话
5
在一年农历四月初四日,长泰县南门,圣侯公寿诞,盛况空前,南门值年头家,请客会友,忙碌异常。

林震祖父(汝祥)感慨万千对林震说:“你来对联,‘南门请客公无份’。

”“北京榜上孙有名。

”林震随口对答。

祖父听了,心中大喜,年轻志大。

往郊揽景
南津社位处县城边,这里耕地很少,多数种菜为生。

有一位菜农廖兴,他在菜园搭寮管菜园。

夜间,听见有人喊道:“明天大人出游,要来保护他。

”廖兴醒时,思想波动,盼望大人来临,擦目而视,自早等至午后,不见蛛丝马迹,狐疑不安。

秋高气爽,气候宜人。

林震放学回家,觉得时间尚早,兴趣甚浓,往城外游玩,路过菜园,一位菜农,年纪有四十出头,笑容满面,问:“先生来此何为,”震曰:“很想饱览绿野风光,亦能吐故纳新。

”廖兴心想,莫非是大人来,我要和他结朋友。

随手拔了二株芥菜,“先生这是粗浅的东西,带回佐餐。

”林震再三辞谢。

而廖兴心意坚决。

林震为了过却不恭,只得收下。

说:“您种的南津芥菜驰名,无丝又幼,味道可口。

”廖兴
问:“您姓甚名谁,家住何处,”对曰:“我姓林名震,家在县城南门。

”廖兴不敢怠慢,说:“今日与您相见,前生有缘,
6
日后望经常来往,不要嫌我农夫俗子。


廖兴结识林震后,他的蔬菜很丰收,销路舒畅,家庭富裕起来。

每日都给林震送菜。

有一天忙于上市,忘记送菜。

在市场上看着人家畅销,自己的菜无人过问,深思细想,嘿~我今天忘记送菜,随即拿了几株菜上林家。

回到市场,买菜的人围得水泄不通,不多时两筐菜一刻就卖完。

一榜七举人
林震考中秀才后,转眼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

有八名生员赴省考试,辛勤学子尊师守训,按年岁论,年幼序列出门。

霞坂林皞年长,尊为学兄,下推是陈信宗、吴成、王麟、许显、陈光暨、林震、年纪最小姚瑟才十八岁。

三更过后取道钦化里朝天岭出行,一路有说有笑。

东方发白时,将要登上岭巅,忽闻一阵腥风,行在前面的林皞惊叫:“老虎挡路~”众人举目一观,一只老虎坐在路边,耽
视路口。

不由骨络都酥软。

林震说:“我们满腹经纶,浩然正气,可以飞跑闯过。

”林皞也大胆起来,抡步登上岭巅,放开大步就跑,众人穿梭般地跟上。

这一来,激怒了老虎,前身一扑,从崖上跳下,按倒姚瑟叨起就跑。

七个人一口气跑到天亮,已进入龙溪县界,才发现少了姚瑟,不由得放声大哭。

古人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七人到省城福州参加乡试。

发榜后,第一名(解元)是莆田人吴观,所以这一榜称为庚子吴观榜。

长泰参试的七人全部中举人。

林震还名列第六。


7
一年是长泰县历史上中举最多的一年。

一个人口只有三千多户的小县,一次能中七个举人,是很少有的。

七人中举回来,知县陈愚早就接到漳州府驰文旌表。

特意在县邑明伦堂设宴,连东里先生也一起为七个举人接风洗尘。

宴罢之后,陈知县命摆仪仗出门,前头仪牌“肃静”、“回避”,鸣锣开道,带引新科举人,到邑西紫极宫朝拜太祖神位谢恩。

祭拜完毕。

因林震名列举人第六名,乃七人之首,被推举吟诗答谢,亦是理所当然。

林震尝读紫极宫黄文史公紫极诗:
紫极巍然拱太清,清风明月照蓬瀛。

天香每袭琼琚佩,仙洞频闻丝竹声。

百里春风花满县,九霄云驭鹤还庭。

我来轩下看周易,得睹晨光日月明。

林震则和之云:
仙子乘鸾谒太清,空山孤鹤唳蓬瀛。

玄都观里琴三弄,南岳楼前笛一声。

钟动客窓惊晓梦,月移花架过西庭。

心香每祝华封寿,万载乾坤属大明。

得遇名师
唐泰,长泰彰信里唐山社人,字师廓,号东里。

人称东里先生。

明永乐十二年(1414)乡试中举,永乐十三年(1415)登进士,当上祁州知州。

任职后经考评,政绩大好,学识渊
8
博,上司纷纷向上级举荐。

明太宗在永乐二十年(1422)初召见唐泰,并当面测试唐泰文才,太宗非常满意,准备破格重用,让唐泰留京候旨。

不料,这时北方发生战事,太宗决定亲征。

重用唐泰的事被搁置。

唐泰家中父母年老缺人奉养,不能再等,就请求回乡。

唐泰在明永乐二十年(1422)回长泰,致力教育事业。

在今陈巷盖了一百多间草房当教室。

林震已三十五岁,接受唐泰指导,学业大为长进。

林震圆梦
早前,长泰人,有难事都要到吴田山,奉祀仙公,圆仙梦。

林震不畏山高路险,行走艰辛,奋勇攀登,终于到庵中,为求仙公指点,讵料住了九昼夜,没有梦见什么~垂头丧气,心生不满。

决然回
家。

林震在壁上留诗:
诚心虔意到曷山,九宵无梦亦无眠。

神仙不识人间事,归到武安中状元。

林震出了庵外,忽然想起一件物品忘记带,返回庵时,发现诗中已被改二字。

诚心虔意到曷山,九宵无梦岂无眠。

神仙不泄人间事,归到武安中状元。

林震看毕,恍然大悟,凡事要求神仙指点或帮助,是渺茫的。

要靠自己努力,才有光明磊落的前景。

夺魁
9
林震,字敦声,号起龙。

是松庵之曾孙,汝祥之孙,希大之长子。

明永乐二十年(1422)受唐泰指教,十年寒窗,努力攻读。

明宣德五年庚戌(1430)二月在京参加春闱会试。

主考官是翰林院侍讲学士王英和翰林院侍读学士钱习礼,两人都是江西人。

发榜后,一百人中式成为贡士。

林震名列第十五,取得参加殿试的资格,林震已经四十三岁。

林震于宣德五年庚戌科(1430)三月十五日参加殿试,宣宗皇帝亲自出题:要作一首七言绝诗,题目“月中桂”。

林震的诗:
骑鲸直上九天台,亲见嫦娥将桂栽。

幸遇广寒宫未闲,待臣连月抱归来。

宣宗皇帝又传口旨:“什么最重”、“什么最轻”。

林震说“万岁爷口最重,蜘蛛丝最轻”。

宣宗帝听后,再传口旨:这场廷试结束,林震年轻伴驾长,这科状
元是林震中的。

林震跪下“谢圣恩”。

林震是明宣德五年(1430)庚戌科,殿试中第一甲第一名状元。

当年43岁。

致仕正统四年己未(1439)。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10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