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模板-产教融合创客空间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创客空间”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分层次开发一系列创客教育引导课程,并注重与专业课程体系(尤其是课改、教改项目课程)的有机融合。学生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培养创新精神,训练创新能力,使创新实践得到专业化发展。
项目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
“创客空间”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旨在依托XXXX公司的优质资源为学校师生提供创新实战条件,协同育人,增强创客教育水平,提高机器人工程实践能力。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设创客空间
基于开放的理念建设创客空间,以机械专业的实验实践资源为支撑,以机械类专业课程群为载体,根据创客教育和工程实践需求重新配置、拓展实验实训空间,并借助企业资源和学校条件,建设项目库、设计创新工具及软硬件等支持平台,广泛开展自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在空间上,依托现有实验、实训条件,依托激光加工设备、数控加工设备、3D打印设备、3D扫描设备、机器人套件等建立创客空间,并划分为4个功能分区:创新团队区、创客设计区、创客制造区、创客展示区。
项目建设目标
“创客空间”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为教师、学生创客提供必要的场地及设备,构建技能锻炼、动手实践、多学科融合的环境,构建合作、交流、分享、实践、开发的平台,不断激发师生创新、创造能力。
1.创新实践平台搭建
“创客空间”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以此为平台,探索建立跨校企、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为创新工作室、学生社团、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等校园创客创意实践提供条件。
3.服务产品开发,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创客空间”作为本专业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重要载体,将进一步促进机械专业与XXXX公司的深度融合,以项目联合工作组为运行机制,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模式,以“创客空间”为核心,借助于企业合作及资源共享的优势,将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实践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实现“教-学-研”协同发展。
机械专业发展迅速,专业建设成果显著,XXXX年获批为XXXX特色专业,XXXX年成为XXXX一流专业,XXXX年获批一流学科,XXXX年获批成为XXXX先进集体,XXXX年获批XXXX创新工作室。
机械专业现有专职教师XX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XX人,博士XX人,双师型教师XX人。专业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近三年,共发表论文XX篇,出版教材XX本,申报专利XX项,获教学改革项目XX项、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科研项目XX项,建设精品课程XX项。
4.培育教学团队
整合现有师资力量建立创客指导教师团队,通过传帮带、专业培训等方面切实提高指导教师专业素养。定期派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职业体验、顶岗实践等形式,了解企业实际,为核心职业素养对应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寻找第一手素材,加快实践基地建设。
项目预期成果
1.建成“创客空间”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完善四大空间,并开展教学实践,一年内利用该实践平台训练学生600人次。
协同育人项目
产教融合创客空间建设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
产教融合创客空间
项目类型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创新创业教育改X年1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职务
教研室主任
最终学位
硕士
所在学校及院系
邮政编码
电话
教学研究工作情况
2.构建基于创新教育的实践课程体系,培育省级精品课程1门。
3.提升学科竞赛水平,每年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3项以上。
4.专业形成一支优秀创客实践教学团队,发展1-2名创客双师型教师,专任教师80%以上参与技能培训。
5.引进公司兼职专业技术人才20人次以上,开展专业实战指导。
6.发表论文1篇。
项目实施计划
机械专业重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目前建设有机器人实验室、机械电子创新设计及特种加工实验室、XXXX实验室、XXXX实验室、XXXX实验室和金工中心等XX个专业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总面积XXXX多平方米,仪器设备金额XXXX多万元。实验室在保证日常实验教学的同时,面向师生实行全面开放。与此同时,机械专业积极联系优秀制造类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目前建有校外实习基地XX个。
2XXX.4-2XXX.6规划场地、采购设备,建设实践基地;
2XXX.7-2XXX.8组织师资培训;
2XXX.9-2XXX.11组织学生开展创客学习,参加XXXX大赛;
2XXX.12-2XXX.1组织学生参加创客大赛,总结、推广实践基地。
经费使用规划
师资培训项目由公司负责师资培训的组织费用、教学平台设备费用、师资教学费用,学校配套师资培训差旅费。
项目负责人:
申请日期:
申请人所在单位意见:
(盖公章)
单位领导签字:
时 间:
专任教师大力扶持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科研与各类专业竞赛。专业学生获全国XXXX大赛等奖XX项,省级奖XX项,指导学生获得科研项目XX项,申报专利XX项。
目前,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省、市制造类企业就业,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达到XX%以上。
项目的特色和亮点
本项目以XXXX特色专业、XXXX专业建设平台以及XXXX创客基地联盟为依托,通过现有XXXX工作室、XXXX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基础和管理体制,从课改教改培育、学科竞赛支持、创新产品开发三个维度与XXXX公司共同开展“创客空间”建设,探索基于“创客空间”的协同育人新体系。
(限3项)
起止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项目主要成员
姓名
职称
主要任务
签名
参与大赛指导
参与教学资源开发
参与实践条件建设
指导实践课程开发
项目相关背景和基础介绍
【学校简介】
本项目依托学院机械专业开展。机械专业紧紧跟踪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省市的产业布局,确定了“机器人工程”、“新兴智造”和“数字化设计”三大专业方向。专业坚持“厚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夯实机械工程基础,加强创新设计、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设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机电控制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实践精神、创新意识的,能从事高端装备设计开发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
(4)开源硬件课:了解单片机、PLC、嵌入式开发、电子电路等知识。
(5)创客沙龙:组织学生交流,创意分享。
(6)创新大赛:举办XXXX大赛、XXXX大赛、XXXX大赛、XXXX大赛、XXXX大赛等赛事,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
3.制订学生管理办法
为提升学校创新创业工作成效,确保创客空间在创客创新工作方面的服务满意度,按照学校实际情况制订一系列管理措施,保证创客创新工作的开展,确保创客空间高效合理的使用。依托XXXX社团,成立创客中心,以XXXX社团管理办法为依据,组织开展各种创客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2.构建实践教学计划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丰富的内容:
(1)跨学科引导课:不同学科、不同团队交叉学习。
(2)学科基础课:工程材料、工程图学等课改项目课程、课程群。
(3)科技制作课:3D打印、三维建模、机器人等专业课程。
2.创客教育硬件支撑
创客空间拟配备3D打印机、3D扫描仪、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积木式机器人等创新条件,配备高性能的电脑,并安装正版的UG、Solidworks等三维造型软件,以及STM32等开源硬件平台。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立创客空间管理运行机制。
3.创客教育培训
表1.经费预算表
序号
科目名称
计算依据及利用
金额(元)
1
设备费
完善实践条件
5000
2
耗材费
购买实验耗材
2000
3
课程建设费
论文版面、图书资料
2000
4
劳务费
专家讲座、辅助人员
1000
合计
10000
知识产权申明
若立项审批通过,本人郑重承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形式的抄袭行为,凡涉及到他人观点和材料,均依据著作规范作了注解或已获得著作人认可。
1.创新课程改革,开展实践条件建设
本项目旨在构建基于创客教育的机械类专业课程创新改革的实践平台,建设准企业化的工作环境,带动教学实践资源的优化整合与转型升级,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围绕XXXX年机械专业立项的XX项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和XX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构建主动服务课改、教改的创新创意实践台,融合知识共享、动手实践、协同探究、项目合作等多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为一体,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开展学习和创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项目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组长,公司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创客空间”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小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共同规划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内容,以企业需求、学科竞赛、创客培养为核心,制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管理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
根据建设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
2XXX.1-2XXX.3制订实践课程体系,完善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2.依托学科竞赛,提升创客空间内涵
机械专业有丰富的学科竞赛组织、参与经验,在历届XXXX大赛、XXXX大赛、创客大赛中获奖XX余项。专业学生、专任教师参与学科竞赛热情很高。本项目拟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围绕学科竞赛选题、内容,建设自由开放的实训平台,引入XXXX社团共同建设、维护“创客空间”,使专业学生能充分利用实践条件,使创新创意落地,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学科竞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