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器人手可灵活“弹奏”钢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3发明与创新乌贼蛋白质可制造自修复衣服乌贼依靠触须末端一组结实的锯齿状吸盘抓住猎物,它们被称为“乌贼环齿”(SRT)。

如今,研究人员发现,SRT 中的一种蛋白质可被转化成纤维和薄膜,用于制造结实、灵活、可生物降解的塑料。

普通乌贼只含有约100毫克SRT 蛋白质,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梅利克·德米利尔和他的团队通过基因改造,使大肠杆菌生长出SRT 蛋白质。

这意味着更多蛋白质可被生产出来。

普通的衣服纤维可被SRT 蛋白质包裹,以制造非常耐穿的织物。

同时,如果受到损伤,仅靠一点点热量和压力,它们便可自我修复。

这种蛋白质有着紧紧缠在一起的螺旋线、扁平的片材和无序的缠结,这种结构赋予了该材料特殊的属性。

Faming Yu Chuangxin 科技短波最袖珍恐龙足迹化石被发现
古生物学家在韩国发现一件极为罕见的恐龙足迹化石,其细节
对于理解极小型兽脚类恐龙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几年里,古生物学家一直在积极寻找一种特殊的足
迹———小龙足迹,这是世界上最袖珍的恐龙足迹。

常见的恐龙足迹
长度约20到30厘米,但小龙足迹却只有2厘米左右,在野外不仔
细辨认就很可能就会错过。

此次发现的小龙足迹一共有4个,组成了一道行迹,仿佛跨越
了1亿年的时空遇到人类。

小龙足迹仅在韩国和中国发现,是东亚
白垩纪的特有足迹。

此次是首次发现这种足迹的皮肤印痕。

此前,古
生物学家从未发现过有如此完美的皮肤印痕,足迹上的鳞片痕迹平
均直径还不到0.4毫米,而且不同于此前的鳞片印痕仅出现在足迹
的部分区域,小龙足迹保存了整个脚底的皮肤。

古生物学家还发现,小龙足迹的鳞片模式与其他肉食性兽脚类
恐龙的足迹相似,而明显区别于古鸟类的脚底鳞片模式。

此前发现
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足迹的鳞片要大得多,直径可达2厘米左右,
大约一枚硬币那么大。

3D 打印机器人手可灵活“弹奏”钢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用3D 打印技术制造出一种机器人手,只需移动手腕,就能在钢琴上“弹”出简单的音乐片段。

人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想要在机器人身上重现人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前大多数先进的机器人还不能完成人类儿童时期就能轻易完成的手部操作。

近年来,得益于3D 打印技术的进步,很多柔性材料也开始应用于机器人设计。

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利用刚性和柔性材料,以3D 打印技术复制了人手的骨头和韧带,但不包括肌肉和肌腱。

尽管这种机器人手的活动范围与人手相比还有限,不过依靠其机械设计,仍然能较大幅度地活动。

研究人员利用编程方法,让机器人通过移动手腕就能“弹”出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但其手指仍不能自由活动,因此这叫“被动”运动。

人们可以利用这种“被动”运动让机器人完成很多动作,如散步、游泳或飞行。

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大师级的机器人,但研究团队表示,它展示了复制全部人手能力的挑战性,以及通过设计仍能实现些许复杂的运动。

生命“字母表”迎来4名新成员
地球生命的DNA 包含4个碱基,现在,美国科学家将生命“字
母表”的数量增加了一倍,首次合成出包含8个碱基的DNA。

实验
表明,合成DNA 似乎能像天然DNA 一样存储和转录信息。

应用分子进化基金会创始人史蒂文·本纳领导的团队,通过调
整普通碱基———鸟嘌呤、胞嘧啶、腺嘌呤和胸腺嘧啶(G、C、A、T,其
中A 与T 配对、C 与G 配对)的分子结构,创建出两对新碱基:S 和
B、P 和Z。

新碱基的形状与天然碱基类似,但结合方式不同。

随后,
他们将合成碱基与天然碱基结合,得到了由8个碱基组成的DNA。

实验表明,合成序列与天然DNA 拥有相同属性:它们采用相同
的方式可靠地配对;无论合成碱基的顺序如何,双螺旋结构都保持稳
定;DNA 可忠实地转录成RNA。

这一成果首次系统性地证明了合成
碱基与天然碱基可彼此识别并结合,
且形成的双螺旋能保持稳定。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