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大纲(报告)[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密封能力试验方法
1. 工地试验大纲(报告)
为了土谷塘坝顶大门机是否达到有关标准以及设计的要求,需进行载荷试验,其中包括空载试验、额定载荷试验、静载试验及动载试验。

根据GB5905《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及DL/T5019《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的规定,门机应作1.25 倍额定载荷的静载荷试验和 1.1 倍额定载荷的动载荷试验。

并仔细阅读试验方案(试验注意事项),根据试验方案对门机及试验环境进行检查。

试验前联检报告
序号检测项目质量标准检查情况
1 轨道清除轨道两侧杂物
2 机械
部分
机械连接部
件、保护装置
各部位安装正确无卡阻,保
护装置灵敏、可靠缓冲器、车档
锚定装置
安装正确
起升机构
钢丝绳缠绕方向正确,绳端
固定牢靠
小车电机转向正确运行机构电机转向正确,转速同步
润滑系统
各润滑点油路畅通且已按
规定注油或油脂
3 电气部

电气设备接线正确无松动,接地良好,
电气线路
接线正确,绝缘完好,线路绝
缘电阻大于0.5MΩ
各传感器及
电气保护
已按随机文件进行调整和整

夹轨器动作正确
接地装置轨道接地电阻小于4Ω
4.1、空载试验
⑴只有在试验前的准备和检查都满意时才能进行空载荷时试验。

⑵用手转动制动轮,当最后一根转动轴(如卷筒轴和车轮轴)旋转—周时,所有转动机构都应平稳转动,无卡滞现象。

⑶操作司机室联动台上的夹轨器“打开/夹紧”开关,使夹轨器动作松开夹紧动作三次。

⑷空载试验的试验项目:
①起升机构按总扬程内分别以各档速度升降三次,每次间隔20 分钟。

②大、小车行走机构沿轨道工作区域内往返三次。

③10t 电葫芦吊钩升降两次,电葫芦沿轨道全长往返两次
④对于5t机房检修吊,试验电葫芦吊钩升降两次,电葫芦沿轨道全长往返两次。

空载试验报告一
序号检测项目质量标准实际值结论
1 操作手柄的操作方向与门机各机构的运
转方向是否一致

2 所有机械部分有无不正常的振动和噪声无
3 大车运行电缆卷筒收放电缆的情况与大车运行同步
4 大车运行时有无啃轨现象无
5 大车运行时主动轮在轨道的全长与轨道
的接触情况
全程接触
6 大车运行机构与夹轨器的联锁联锁保护正常
7 大车移动时的报警声或警铃声工作可靠
8 大车供电集电器工作情况接触良好、无脱落或火花产生
9 门机大车间的防撞限位有效可靠
10 门机大车坝段限位准确可靠
11 主小车运行时有无啃轨现象无
12 主小车运行时主动轮在轨道的全长与轨
道的接触情况
全程接触
13 制动器动作是否灵活动作正确,灵活
14 制动器松闸间隙有间隙、无摩擦
15 各润滑油路是否畅通各润滑点均已加油,油路通畅
16 轴承温度≤80℃
17 钢丝绳缠绕是否正确,有无干涉现象缠绕正确,无干涉
18 起升机构运行性平稳、无异常
19 电动机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振动和
噪声
运转平稳,无异常
20 各机构限位开关的动作情况位置准确
21 检查夹轨器的动作情况,联动台上的指
示信号和夹轨器实际状况相符

22 高度指示器的指示与实际起升高度的误

±10mm
23 主起升极限位置(m)18(轨上高度)
24 超速开关的动作情况能实现超速保护
25 急停开关、零位保护动作情况能实现急停保护,零位保护
26 构件连接无松动
27 电气触头异常发热,无
控制触头烧损现象
空载试验报告二
工况频率

Hz
电流值(A)电压值(V) 转速
(r/min

速度
(m/min)
I A I B I C U AB U BC U CA
主起升
起升1档2档3档4档5档下降1档2档3档4档5档
大车行走
向左1档2档3档4档5档向右1档2档3档4档5档
警告:
当小车起升机构做荷载试验时,必须使起升操作手柄处于重载(低速)档,即最大起升速度不得超过 2.5 m/min。

严禁小车试验时使操作手柄处于高速档,此举将可能造成严重事故。

4.2、小车相关试验
⑴主小车额定载荷
先将空载副小车停在门架上游跨外悬臂端,然后将空载小车停放在门架跨度中间位置,定出基准点,主小车首先起吊合同规定额定行走载荷即3000KN,起升机构升降三次。

再起吊额定载荷即4000KN,起升机构升降三次。

如果各部件能完成其功能试验,并按下表检查(主小车额定载荷检查项
目表)未发现机构或构件有损坏,连接处也没有发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这项试验结果合格。

小车额定载荷试验报告一
荷载检测项目质量标准实际值结论
3000KN 电动机三相定子不平衡度≤10%
电气触头异常发热,
控制触头烧损现象

门机的噪声(司机室不开窗)85dB
限位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主起升和大车小车机构的连
锁情况
起升动作时其他机构不能运

轴承温度
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
最高温度不超过80℃
制动器松闸间隙有间隙、无摩擦
起升机构工作制动器和安全
制动器动作顺序
工作制动器先动作
起升机构运行性平稳、无异常
重量显示器显示重量和实际
重量差值
≤2%
起升高度显示器示值误差±10mm
构件连接无松动及焊缝裂纹
4000KN 电动机三相定子不平衡度≤10%
电气触头异常发热,
控制触头烧损现象

限位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连锁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荷载限制器有声光报警
轴承温度
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
最高温度不超过80℃
制动器松闸间隙有间隙、无摩擦
钢丝绳不允许与其他部件刮碰
起升机构运行性平稳、无异常
构件连接无松动
小车额定载荷试验报告二
工况频率值
Hz
电流值(A)电压值(V) 转速
(r/min)
速度
(m/min)
I A I B I C U AB U BC U CA
起升3000KN
起升1档2档3档4档
5档下降1档2档3档4档5档
起升4000KN
起升1档
2档
3档
4档
5档下降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⑵小车静载试验
小车起吊额定载荷,吊离地面100~200mm,再用其它起重设备增加吊重至额定载荷的 1.25 倍即5000kN,悬空时间不小于10min,然后卸去载荷,检查门架有无永久变形。

卸载后,将小车开至门机支腿处,检查主梁实有上拱度应不小于0.7L/1000(L 为跨度)。

最后使小车停在跨中基准点处起吊额定载荷,检查主梁的下挠值(由实际上拱值算起)不大于L/700。

试验后,如果未见到裂纹、永久变形、油漆剥落或对门机的性能与安全有影响的损坏,连接处没有出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这项试验结果合格。

小车静载荷试验报告
序号检测项目质量标准实测值结论
1 将小车开至下游极限位置,测量主梁中心处
的下挠度(上拱度)
(0.9~1.4)L/
1000
2 将小车开到桥架中间,起吊125%额定负荷,测量桥架的下挠度。

3 测量卸载后桥架的上拱度(下挠度)0.7L/1000
4 测量重物停留10分钟的下降距离0
5 将小车开到桥架中间,起吊100%额定负荷,
测架的下挠度。

L/700 L
由实际上拱度算起
6 载荷落地后,全面检查桥机金属结构的焊接
质量与机械连接质量;检查电动机、制动器、
减速器等的固定螺栓有无松动。

无异常
7 结论永久变形值
其 它
⑶ 小车动载试验
动载荷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门机各机构和制动器的功能。

起升机构起吊 1.1 倍的额定载荷(4400KN )作重复的起动、运转、停车、正转、反转动作,累计开动时间不少于1 小时。

试验中,注意悬挂着的试验载荷作空中起动时,试验载荷不应出现反向动作。

行走机构以 1.1 倍额定行走载荷(3300KN )作动载荷试验, 试验时门机各机构应分别动作,并按该电动机的接电持续率留有操作间隙时间,操作要按规程进行控制,且必须注意把加速度、减速度和速度限制在门机正常范围内。

小车动载荷试验报告一
1.1
倍的额定载荷 及额定 行走载荷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实际值
结论 电动机三相定子不平衡度 ≤10% 门机噪声(司机室不开窗) 85dB
限位装置 动作正确、可靠 连锁装置 动作正确、可靠
轴承温度 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 最高温度不超过80℃ 制动器松闸间隙 有间隙、无摩擦
起升机构 升、降机构制动器1.1倍额定载荷的升降动作平稳可靠 断电制动器上闸 实现超载保护
整体
各部件无裂纹和其他损坏现象,
各连接处无松动
小车动载荷试验报告二
工况
频率值 Hz 电流值(A ) 电压值(V) 转速 (r/min ) 速度 (m/min)
I A I B I C U AB U BC U CA 起
升4400KN 起升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下降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升330
起升 1档
2档
3档
4档
5档下降1档
2档
3档
4档
5档

升3300KN 时小
车行走向前1档2档3档4档5档向后1档2档3档4档5档
起升3300 KN 时大车行走向左1档2档3档4档5档向右1档2档3档4档5档
4.4、20t电动葫芦额相关实验
⑴20t电动葫芦额定载荷试验
额定载荷试验之前,应将空载电动葫芦停放在葫芦轨道梁的中部,定出基准点。

首先起吊定载荷的约70%即14t,再起吊额定载荷20t,葫芦在轨道梁上往返3次,如果各部件能完成其功能试验,并按下表检查(20t电动葫芦额定载荷检查项目表)未发现机构或构件有损坏,连接处也没有发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这项试验结果合格。

20t电动葫芦静载荷试验报告
荷载检测项目质量标准实际值结论
14t 电动机三相定子不平衡度≤10%
电气触头异常发热,
控制触头烧损现象

限位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保护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连锁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轴承温度
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
最高温度不超过80℃
制动器松闸间隙有间隙、无摩擦
起升机构运行性平稳、无异常
构件连接无松动
20t 电动机三相定子不平衡度≤10%
电气触头异常发热,
控制触头烧损现象

限位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保护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连锁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轴承温度
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
最高温度不超过80℃
制动器松闸间隙有间隙、无摩擦
起升机构运行性平稳、无异常
构件连接无松动
⑵20t电动葫芦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之前,将空载电动葫芦放在跨度中间位置,定出基准点。

首先起吊额定载荷即200kN,吊离地面100~200mm,再用其它起重设备增加吊重至额定载荷的1.25 倍即250 kN,悬空时间不小于10min,然后卸去载荷试验后,如果未见到裂纹、永久变形、油漆剥落或对检修起重机的性能与安全有影响的损坏,连接处没有出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这项试验结果合格。

20t电动葫芦静载荷试验报告
荷载检测项目质量标准实际值结论
250KN 连锁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制动器工作情况抱闸稳定、无滑动
构件连接无松动
整体
金属结构无裂纹,焊缝无开裂,
螺栓无松动,油漆五脱落
⑶20t电动葫芦动载试验
20t电动葫芦起吊1.1 倍的额定载荷(220KN)作重复的起升、停止、下降、电动葫芦行走,大车行走等,累计开动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20t电动葫芦动载荷试验报告
荷载检测项目质量标准实际值结论
22t 电动机三相定子不平衡度≤10%
电气触头异常发热,
控制触头烧损现象

轴承温度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超过80℃
制动器松闸间隙有间隙、无摩擦
起升机构运行性平稳、无异常
构件连接无松动
4.5、5t电动葫芦额相关实验
⑴5t电动葫芦额定载荷试验(主小车机房内)
额定载荷试验之前,应将空载电动葫芦停放在葫芦轨道梁的中间位置,定出基准点。

首先起吊定载荷的约70%即3.5t,再起吊额定载荷5t,葫芦在轨道梁上往返3次,然后电动葫芦位于跨中,检修吊大车全行程往返3次。

如果未发现机构或构件有损坏,连接处也没有发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这项试验结果合格。

5t电动葫芦额定载荷试验报告
荷载检测项目质量标准实际值结论
3.5t 电动机三相定子不平衡度≤10%
电气触头异常发热,
控制触头烧损现象

限位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保护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连锁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轴承温度
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
最高温度不超过80℃
制动器松闸间隙有间隙、无摩擦
钢丝绳不允许与其他部件刮碰
起升机构运行性平稳、无异常
构件连接无松动
5t 电动机三相定子不平衡度≤10%
电气触头异常发热,
控制触头烧损现象

限位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保护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连锁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轴承温度
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
最高温度不超过80℃
制动器松闸间隙有间隙、无摩擦
钢丝绳不允许与其他部件刮碰
起升机构运行性平稳、无异常
构件连接无松动
⑵主小车机房内5t 电动葫芦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之前,定出基准点。

首先起吊额定载荷即50kN,吊离地面100~200mm,再用其它起重设备增加吊重至额定载荷的1.25 倍即62.5kN,悬空时间不小于10min,试验后,如果未见到裂纹、永
久变形、油漆剥落或对检修起重机的性能与安全有影响的损坏,连接处没有出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这项试验结果合格。

5t电动葫芦额静载荷试验报告
荷载检测项目质量标准实际值结论
250KN 连锁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制动器工作情况抱闸稳定、无下滑
构件连接无松动
整体
金属结构无裂纹,焊缝无开裂,
螺栓无松动,油漆五脱落
4.6、3t电动葫芦额相关实验
⑴3t电动葫芦额定载荷试验(副小车机房内)
额定载荷试验之前,应将空载电动葫芦停放在葫芦轨道梁的中间位置,定出基准点。

首先起吊定载荷的约70%即2.1t,再起吊额定载荷3t,葫芦在轨道梁上往返3次,检修吊大车全行程往返3次。

如果未发现机构或构件有损坏,连接处也没有发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这项试验结果合格。

3t电动葫芦额定载荷试验报告
荷载检测项目质量标准实际值结论
2.1t 电动机三相定子不平衡度≤10%
电气触头异常发热,
控制触头烧损现象

限位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保护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连锁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轴承温度
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
最高温度不超过80℃
制动器松闸间隙有间隙、无摩擦
钢丝绳不允许与其他部件刮碰
起升机构运行性平稳、无异常
构件连接无松动
3t 电动机三相定子不平衡度≤10%
电气触头异常发热,
控制触头烧损现象

限位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保护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连锁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轴承温度
温升不超过环境温度40℃
最高温度不超过80℃
制动器松闸间隙有间隙、无摩擦
钢丝绳不允许与其他部件刮碰
起升机构运行性平稳、无异常
构件连接无松动
⑵副小车机房内3t 电动葫芦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之前,定出基准点。

首先起吊额定载荷即30kN,吊离地面100~200mm,再用其它起重设备增加吊重至额定载荷的1.25 倍即37.5kN,悬空时间不小于10min,然后卸去载荷,检查桥架有无永久变形。

如此重复三次,桥架不应再产生永久变形。

试验后,如果未见到裂纹、永久变形、油漆剥落或对检修起重机的性能与安全有影响的损坏,连接处没有出现松动或损坏,则认为这项试验结果合格。

3t电动葫芦静载荷试验报告
荷载检测项目质量标准实际值结论
250KN 连锁装置动作正确、可靠
制动器工作情况抱闸稳定、无下滑
构件连接无松动
整体
金属结构无裂纹,焊缝无开裂,
螺栓无松动,油漆五脱落
实验报告由试验领导小组指定专门试验负责人填写,并交送试验领导小组审查,审查通过经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安全鉴定,政府特种设备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门机才能投入正常运行。

二、不同温度下的密封试验方法
1、不同温度下主轴复合密封结构静动态数值模拟研究
航天器中密封结构形式多样,且多工作于苛刻环境、用于关键部位,其密封性能直接影响航天器的发射和运转。

本文对某型号航天器中两种运动形式的主轴(往复轴、旋转轴)橡塑复合密封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别研究其常温20℃、低温-40℃和高温120℃三种温度下,复合密封件安装、压力下轴静态、压力下轴动态时的密封性能。

两种复合密封件均由橡胶材料辅助密封件和填充聚四氟乙烯材料主密封件组成。

对不同温度下各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可以全面掌握两种结构的密封性能,预测易损部位,提高密封可靠性。

本文首先分析了流体静、动态密封原理,介绍了聚四氟乙烯和橡胶材料的性能特点。

由于橡胶材料的特殊性,其力学特性不能简单用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来表征,故本文对其本构模型及试验建立方法进行了讨论,同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获取材料应力应变数据,利用MARC软件拟合得到不同温度下橡胶材料的本构方程。

分别建立了往复轴和旋转轴复合密封结构静、动态下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该两种复合密封件在不同温度下的静、动态密封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获得各自的位移、变形、应力场分布的基础上,分别全面探究了温度变化和轴运动对两种结构静、动态工作性能的影响及规律,确定了系统薄弱环节。

并对往复轴复合密封件常温安装下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实验验证。

分别分析了两种复合密封结构决定动密封性能的关键因素;并通过逆解雷诺方程,获得了往复轴复合密封结构中动密封区上决定泄漏量的关键点上油膜厚度,从理论上计算了泄漏量。

最后,分别模拟研究了工况条件(如工作介质压力P和预压缩率W)和结构参数对两种复合密封结构密封性能的影响,找到了工况条件P、W,结构参数如L环唇口厚度、圆角半径等,方环总宽、环下部中间宽度等,对各自静、动态密封性能的主要影响及影响规律,并分别给出了适用于本文工况的综合密封性能较优的结构参数推荐参考值,为此类复合密封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和借鉴。

三、振动环境密封试验方法
2、弹簧比压可控振动可测型机械密封试验装置
研制的弹簧比压可控振动可测型机械密封试验装置包括机械系统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两大部分。

其中 ,机械系统由试验台架、液压加载泵站、试验介质增压保压装置和传感器等部件组成 ;数据采集系统由温度、电动机转速、振动幅度、介质压力、泄漏量、扭矩、弹簧力等数据采集电路 ,以及串行通信控制电路和组合电源等组成。

这种机械密封试验装置在理论研究方面实现了动态下机械密封弹簧比压的测量和探讨振动对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方面可为机械密封产品提供静压试验和运转试验。

四、绝缘性能的检测方法
参考标准为《Q/XJ20.50-2009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要求》及《GB/T14598.3-2006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1 绝缘电阻
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验证各独立回路之间的绝缘性能的试验,偏重于具体绝缘阻值的定量测试。

试验仪器:ZC25B-3型兆欧表或GPI-735A型耐压试验仪
试验方法:
a) 每个电路和可接近的导电部分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b) 独立电路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应在施加(500±10%)V的直流电压达到稳态值并至少5s之后再确定绝缘电阻。

验收准则:对于新的产品,施加直流500 V 时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0 MΩ。

(当装置有更高的要求时,以装置的要求为准。


2 介质强度
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验证各独立回路之间的绝缘性能的试验,各回路在承受对应的电压时,是否击穿的定性试验。

试验仪器: GPI-735A型耐压试验仪
试验方法:
a) 每个电路和可接近的导电部分(地或机壳)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b) 独立电路之间,每个独立电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

试验设备设定的开路电压初始值不应超过规定电压值的50%,然后施加于被试继电器。

在不引起
可见的瞬态影响的条件下,试验电压应从初始值均匀上升至规定电压并应保持1min 。

然后应尽快平滑降至零。

施加过程为:0->规定电压--(维持1min )->结束
对于多回路的装置或插件,试验顺序如下:
a) 所有回路互相连接后对地(机壳)试验;
b) 回路1对其他所有回路试验;
c) 回路2对除回路1后剩下的回路试验;
………
d) 回路N-1对回路N 试验。

如果有N 个回路的话,共需进行N 次试验,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回路对地(机壳),所有回路之间均进行覆盖测试。

为接线清晰和试验方便,建议在端子侧接线时,用3种颜色的短接线,交叉连接,用第4种颜色的导线把各个独立回路互连使用,试验时逐一拆去导线,完成一个回路和剩余回路的分离与区别。

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回路1回路2回路3回路9回路10回路11
独立回路短接线
各回路之间短接线
线1线2线3线4线5
图中黑色的导线为各回路之间短接线,黄、绿、红导线表示独立回路内部的短接线。

回路之间短接线,线1~线5均导通时,表示各回路均短接,可作各回路对地的绝缘或耐压试验;
拆除线1时,可做回路1对回路2~回路11之间的绝缘或耐压试验,依次类推。

被试电路各部位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 的工频耐压试验,历时1min ,满足如下表要求: 被试电路
额定绝缘电压 试验电压 整机引出端子和背板线-地(外壳)
63~250 2000 直流输入电路-地(外壳)
63~250 2000 交流输入电路-地(外壳)
63~250 2000 信号输出触点-地(外壳)
63~250 2000 无电气联系的各电路之间
63~250 2000 整机外引带电部分-地(外壳)
>63 2000 通信接口电路-地(外壳) ≤63 500
验收准则:各部位不应出现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

(漏电流小于10mA )
注意:独立回路间,额定绝缘电压不一样时,按高的额定绝缘电压选取试验电压进行试验。

例如,下面插件测试输入和输出之间独立回路时,试验电压应选取2kV。

NJL-803交流变换插件输出端子变比
序号图号测量电流路数及变比测量电压路数及变比
1 6XJ234883.1 6路5A/2.916V 6路100V/5V
2 6XJ234883.2 6路1A/2.916V 6路100V/5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