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现代美术馆:建构新时代文化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生现代美术馆:建构新时代文化价值观
作者:暂无
来源:《文苑·艺术汇》 2012年第3期
文_ 杨韵
从最常规的赞助展览,到捐助举步维艰的炎黄艺术馆这家民营美术馆的老字号,到发起成立民生现代美术上海馆,再到如今10倍体量的北京馆开始启航,整个过程民生用了五年。
这五年,民生美术馆从无到有,实现了从一家金融机构的公益品牌项目到产生重要国际影响力、成为国际当代艺
术界眼中“最专业的中国当代艺术馆”的飞跃。
今天的民生美术馆,民生艺术机构体系已经远远走出一家民营银行为背景
的角色,成为文化力量在民间活跃的代表之一,成为今天国际上最受赞赏的中国活力艺术的代表。
五年来,民生艺术机构系统的负责人何炬星馆长一直在思考民生该往哪里走?一个以银行为发端的艺术机构,能
给社会带来什么?除捐赠运营基金、作为其社会责任表达之外,民生银行对民生艺术机构系统并没有什么要求?这在
保障了这家机构的独立性之外,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民生艺术机构必须自我明确,提出主张,并身体力行地实践它。
2010年,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馆用“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拉开了开张的大幕;2011年“中国影像
艺术二十年大展”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扬;之后,民生还将掀起三十年装置雕塑的梳理与讨论:民生3年用3个
大展来完成开幕。
在艺术圈内外,刚刚脚步踏地的民生美术馆已经开辟出一条独立的探索之路,民生主张和民生风格
正在形成和深化中。
今天,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以金融机构为背景的公益性艺术机构,民生美术馆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民间美术馆中的
典范。
2013年,民生美术馆北京馆将落地798,我们相信,民生带来的不仅是空间和体量上的巨变,不仅是文化艺术
存在方式、探讨内容的选择,更有对国际文化战略的探索和新实践。
聚焦于1970年代末以来的当代艺术,立足于民间,面向个体与未来,民生正在编著属于中国版本的国际艺术观。
同时,它也是面对国际化的汹涌浪潮和知识迅速更新升
级境况,中国大陆新的价值观和文化观生成的生动案例和先行者。
2012
开放的肖像
进入收藏的路径—卡蒂斯特基金会藏品展
2011
旅行·相遇—罗伯特·凯恩作品展
概括的·抽象的—丁乙个展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
确切的快感—张培力回顾展
时空之间—艺术家作为叙事者
自然恐惧实体—伊夫·内茨哈默的现场
三部曲—刘韡个展
2010
张恩利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