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一易错题型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常考易错题集必修一

高中物理 常考易错题集必修一

高中物理常考易错题集(必修一)1.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1)前几秒内的位移最大A.1sB.2sC.3sD.4sE.5s(2)第几秒内的位移最大A.第lsB.第2sC.第3sD.第4sE.第5s(3)前几秒内的路程最大A.1sB.2sC.3sD.4sE.5s(多选)2.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B.平常我们谈论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物体在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度?C.由平均速率的公式?(l表示路程,t表示发生该路程所用的时间)知,平均速率与运动的路程成正比?D.平均速度的方向沿物体的运动方向(多选)3.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4.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逐渐减小,经时间t 物体的速度变为v,则物体在t时间内的位移()?????A.s<vt/2?B.s=vt/2??C.?s>vt/2D.无法判断.5.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则该质点(????)?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多选)6.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等.?B.位移总是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D.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位移内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7.一同学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点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的原因是()A.接在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不稳C.电源频率不稳?????????????D.打点针压得过紧.8.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段纸带,如图所示,O为起点,取A点为第一个计数点,以后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则(1)计数的时间间隔为_?s;(2)若测得OA=5.90cm,OB=6.4cm,OC=8.04cm,则V B=__?m/s,V C=_?m/s,a=_m/s2.(多选)9.A、B两个物体由同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t=ls时,B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t=2s时,A、B两个物体的间距为2m.?C.开始时A、B同时由静止出发作反向的直线运动.?????D.t=4s时,A、B两个物体相遇.10、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a、b两个质点,在0~t0时间内的v -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a做周期性往返运动?B、t′时刻,a、b的位移相同?C、在0~t′时间内,a、b的位移相同?D、在0~t0时间内,a通过的路程是b通过路程的3倍,但位移相同(多选)1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4m/s,l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B.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l0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多选)1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13、一物体以5m/s的初速度,-2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4s 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为()A.4mB.36mC.6.25mD.以上答案都不对14、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从224m的高空离开飞机开始下落,最初未打开降落伞,自由下落一段距离打开降落伞,运动员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的速度不得超过5m/s(g=10m/s2).求: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15、S1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两根轻质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小物块,ma>mb,将弹簧与物体按如图所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A.S1在上,a在上B.S1在上,b在上C.S2在上,a在上D.S2在上,b在上16、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 f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17、如图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基本错题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基本错题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基本错题整理第三章错题整理第一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P4 1.一条放在地面上的长为L的柔软匀质粗绳,向上提起一端,另一端刚好离地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长为L的匀质直钢管放在水平地面上,现抬起一端与水平面成30°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

基本概念:1.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力。

2.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独立存在。

只要有力必会同时存在施力物受力物。

3.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力的三要素:大小(线段长短)、方向(箭头指向)、作用点(线段端点)。

6.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为重力。

7.g随地球上的纬度的改变而改变:纬度越高,g越大,两极最大,赤道最小。

8.g随海拔高度而改变:同一纬度处,高度越大,g越小,使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9.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不倒翁的质量分布不均匀、起重机重心的位置随货物的多少而改变)第二节弹力P6 在弹性限度内某弹簧下端悬挂500N重物时,总长为22cm;悬挂750N重物时,总长为23cm。

那么,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B. C. D.P7 一个球形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并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A、B两点是球跟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A点的弹力作用B.物体受重力、A点的弹力作用C.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地面的弹力作用D.物体受重力、B点的支持力、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作用P8 小球A系在竖直拉紧的细绳下端,球恰又与斜面接触并处于净静止状态,则小球所受的力为()A.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B.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D.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P9 一弹簧收到80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长度为15cm,弹簧受到40N的压力作用时,弹簧长度为10cm,试求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原长。

高中物理经典题必修一(易错例题详解)

高中物理经典题必修一(易错例题详解)

易错例题详解例1甲、乙两人手拉手玩拔河游戏,结果甲胜乙败,那么甲乙两人谁受拉力大?【错解】因为甲胜乙,所以甲对乙的拉力比乙对甲的拉力大。

就像拔河一样,甲方胜一定是甲方对乙方的拉力大。

【错解原因】产生上述错解原因是学生凭主观想像,而不是按物理规律分析问题。

按照物理规律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由哪一个力决定的而是由合外力决定的。

甲胜乙是因为甲受合外力对甲作用的结果。

甲、乙两人之间的拉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是相互作用力,甲、乙二人拉力一样大。

【分析解答】甲、乙两人相互之间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甲、乙两人身上。

【评析】生活中有一些感觉不总是正确的,不能把生活中的经验,感觉当成规律来用,要运用物理规律来解决问题。

例2如图2-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F1=10N,F2=2N。

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免费来自A.10N向左B.6N向右C.2N向左D.0【错解】木块在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当撤去F1后,另外两个力的合力与撤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故A正确。

【错解原因】造成上述错解的原因是不加分析生搬硬套运用“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果某时刻去掉一个力,则其他几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去掉这个力的大小,方向与这个力的方向相反”的结论的结果。

实际上这个规律成立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去掉其中一个力,而其他力不变。

本题中去掉F1后,由于摩擦力发生变化,所以结论不成立。

【分析解答】由于木块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依据牛二定律有F1-F2-f=0此时静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

撤去F1后,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向左2N的力,有向左的运动趋势,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所受摩擦力仍为静摩擦力。

此时—F2+f′=0即合力为零。

故D选项正确。

【评析】摩擦力问题主要应用在分析物体运动趋势和相对运动的情况,所谓运动趋势,一般被解释为物体要动还未动这样的状态。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考试有哪些易错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考试有哪些易错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中物理考试有哪些易错点】在物理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做大量的试题、模拟题。

然而对不少同学来说,即便题做得再多,也总是出这样那样的错。

那么,有没有好的办法可以避免物理题出错呢?高中物理考试有哪些易错点呢?请看以下的高中物理考试易错点总结及解析。

易错点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易错分析:要准确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是学好运动学乃至整个动力学的基础.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易错点2:不能把图像的物理意义与实际情况对应易错分析:理解运动图像首先要认清v-t和x-t图像的意义,其次要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①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②斜率的意义;③截距的意义;④“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易错点3:分不清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现错误易错分析: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③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

易错点4: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错误易错分析: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mu;=&mu;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易错点5:对杆的弹力方向认识错误易错分析:要搞清楚杆的弹力和绳的弹力方向特点不同,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分析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般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易错点6:不善于利用矢量三角形分析问题易错分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是力的运算的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分析受力情况、力的可能方向、力的最小值等,都可以通过画受力分析图或者力的矢量三角形.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图示找到突破口,变得简明直观.易错点7: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错误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决定加速度而不是速度,力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随合外力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力和速度只有通过加速度这个桥梁才能实现“对话”,如果让力和速度直接对话,就是死抱亚里干多德的观点永不悔改的“顽固派”。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知识点总结(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知识点总结(带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的记录纸带如右图所示,图中A、B、C点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s。

每两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几个点未画出( )A.3B.4C.5D.6答案:B中学实验所用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f=50Hz周期为T=1f=0.02s则n=tT=0.10.02=5则每两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

故选B。

2、在实验条件下,复兴号从静止开始加速到350 km/h,用时65 s;在实际情况下,复兴号从静止开始加速到350 km/h,需用时8 min。

关于复兴号的两次加速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在实验条件下更大B.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在实验条件下更小C.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加速度约为1.5 m/s2D.实际情况下的加速度大小恒为0.2 m/s2答案:CAB.复兴号两次加速过程的速度变化量相同,实验条件下用时更短,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更大,AB错误;CD.已知复兴号的末速度为v=350 km/h=97.2 m/s,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a1=ΔvΔt1=97.265m/s2=1.5 m/s2实际情况下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a2=ΔvΔt2=97.28×60m/s2=0.2 m/s2但并不一定是恒定的,D错误,C正确。

故选C。

3、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m/s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km/hC.汽车通过一站牌时的速度是72km/hD.子弹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答案:BA.枪口是一个位置,所以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A错误;B.汽车从甲站沿直线行驶到乙站是一个过程,所以40km/h速度是平均速度,故B正确;C.站牌是一个位置,所以汽车通过一站牌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C错误;D.击中目标是一瞬时,所以击中目标的速度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

高一物理错题笔记

高一物理错题笔记

高一物理错题笔记易错题型一:质点的运动【典型例题】1.汽车以10 m/s 的速度行驶5分钟后突然刹车。

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 2,则刹车后3秒钟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 【错解】因为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v 0=10 m/s 加速度a=5m/s 2据S=v 0t +12at 2,则有位移S=10×3-12x5×9=7.5 (m)【易错分析】出现以上错误有两个原因。

一是对刹车的物理过程不清楚。

当速度减为零时,车与地面无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变为零。

二是对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不深刻。

位移S 对应时间t ,这段时间内a 必须存在,而当a 不存在时,求出的位移则无意义。

由于第一点的不理解以致认为a 永远地存在;由于第二点的不理解以致有思考a 什么时候不存在。

【正确答案】依题意画出运动草图1-1。

设经时间t 1速度减为零。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1=v 0+at则有0=10-5t 解得t=2S 由于汽车在2S 时【解析】物理问题不是简单的计算问题,当得出结果后,应思考是否与S=-30m的结果,这个结结果是与实际不相符的。

应思考在运用规律中是否出现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2. 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s停下来。

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错解】设汽车A制动后40s的位移为s1,货车B在这段时S2= v2t = 6×40=240(m)两车位移差为400-240=160(m)因为两车刚开始相距180m>160m所以两车不相撞。

【易错分析】直接将P,Q看作曲线上的点用导数求解。

这是典型的追击问题。

关键是要弄清不相撞的条件。

汽车A与货车B同速时,两车位移差和初始时刻两车距离关系是判断两车能否相撞的依据。

高一物理(1-3章)知识点总结以及易错题总结

高一物理(1-3章)知识点总结以及易错题总结

高一物理(1-3章)复习一、 力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脱离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对应一个力,有受力物体同时有施力物体。

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无中生有。

(例如:脱离枪筒的子弹所谓向前的冲力,沿光滑平面匀速向前运动的小球受到的向前运动的力等都是不存在的)(2)力作用的相互性决定了力总是成对出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甲乙两物体相互作用,甲受到乙施予的作用力的同时,甲给乙一个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例如:图中N 与N '均属弹力,f f 00与'均属静摩擦力)(3)力的作用效果: a. 使物体发生形变,b.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或速度方向改变)使物体获得加速度。

※这里的力指的是合外力。

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也能运动)。

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

大小和方向有一个不确定作用效果就无法确定,这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含意。

(4)力是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标量只有大小。

(5)常见的力:根据性质命名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有拉力、下滑力、支持力、阻力、动力等。

1. 重力(A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施力物体是地球,同时地球也是受力物体)大小: G=mg 方向: 竖直向下实质:重力由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产生,由于地球自转需要向心力的缘故,重力只是外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除南北两极外,重力大小不等于引力大小除南北两极和赤道一周外,重力的方向也不指向地心。

(B)同一物体质量一定,随着所处地理位置的变化,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略有变化。

从赤道到两极G →大(变化千分之一),在极地G 最大,等于地球与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随着高度的变化G →小(变化万分之一)。

物理必修一易错题分析合辑

物理必修一易错题分析合辑

第一单元:质点的运动例1、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5分钟后突然刹车。

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3秒钟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例2、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在到达地面前最后一秒内通过的位移为整个位移的9/25,求塔高(g=10m/s2)。

例3、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

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g=10m/s2)例4有一个物体在h高处,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落地时的速度为v1,竖直分速度为vy,下列公式能用来计算该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是[ ]例5、正在高空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s释放一个重球,先后共释放5个,不计空气阻力,则 [ ]A.这5个小球在空中排成一条直线B.这5个小球在空中处在同一抛物线上C.在空中,第1,2两个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相邻两球的落地间距相等例6、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1-16所示,再把物块放到P点自由滑下则 [ ]A.物块将仍落在Q点B.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左边C.物块将会落在Q点的右边D.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上例7、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制动后40s停下来。

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司机立即制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第二单元:牛顿定律例1、如图2-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 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F1=10N,F2=2N。

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外力为()A.10N向左B.6N向右C.2N向左D.0例2、如图2-2所示水平放置的粗糙的长木板上放置一个物体m,当用力缓慢抬起一端时,木板受到物体的压力和摩擦力将怎样变化?例3、 如图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

高一物理易错题(整理)

高一物理易错题(整理)

高一物理易错题(整理)【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 9 0 o ,两底角为 9 0 o 和 9 0 o . 9 0 o 、 9 0 o 为两个位于斜面上的质量均为 9 0 o 的小ab木块,已知所有的接触面都是光滑的,现发现 9 0 o 、 9 0 o 沿斜面下 滑,而楔形木块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 9 0 oB. 9 0 oC. 9 0 oD. 9 0 o例题 1:【答案】A【解析】本体最好以整体的方法受力分析,直接就可以得到 9 0 o下面我们用隔离的方法来解决一下:取 9 0 o 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则加速度沿斜面向下,设大小为 9 0 o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9 0 o 9 0 o 9 0 o同理, 9 0 o 的加速度也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9 0 o .将 9 0 o 和 9 0 o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 9 0 o 、 9 0 o 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分别为90o再取 9 0 o 、 9 0 o 和楔形木块的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仅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桌面支持力9 0 o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9 0 o又 9 0 o ,所以 9 0 o则90 o 90 o 90 o【例2】 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均为 9 0 o 的 9 0 o 、 9 0 o 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 9 0 o 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 9 0 o 作用于 9 0 o 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 9 0 o 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为 9 0 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 0 o 绳中的拉力小于 9 0 oB. 9 0 o 绳中的拉力大小为 9 0 oC.拉力 9 0 o 大小为 9 0 oD.拉力 9 0 o 大小为 9 0 o例题 2: 【答案】BD 易错:先分析 B 球,根据平衡应该知道 AB 绳子是不受力的,而不是受到三个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 知识脉络、重点难点及易错易混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一 知识脉络、重点难点及易错易混点总结

高一物理 必修一【知识脉络、重点难点及易错易混点总结】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关系式:(1)t 0v v t a =+ (2)201v t 2x at =+(3)22t 0v =2ax v - (4)()0t v v v 2x t +==平均 外加一个常用推论公式: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0t2v v v 2t +=易错现象:1、在这些基本公式中,不注意速度和加速度正、负;2、滥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一些特殊公式。

二、【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公式: ①t v gt = ②21h 2gt = ③2t v 2gh = 竖直上抛运动: (1)时间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从A →C 所用时间t 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t CA 相等,同理t AB =t BA .(2)速度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中经过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与下降过程中经过A 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关键点】:在竖直上抛运动过程中,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

易错现象 :1、忽略自由落体运动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仅受重力和初速度为零;2、忽略竖直上抛运动中的多解情况。

三、【运动的图象 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1、图象:(1) x —t 图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正负则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2)v —t 图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正负则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A 、图象与两个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B 、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则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则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2、相遇和追及问题:(1)物体A 追上物体B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 0,则A 追上B 时一定有A B 0x x x -=,且A B V V ≥ (2)物体A 追赶物体B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 0,要使A 与B 不相撞,则有A B 0A B x V V x x -=≤,且 易错现象:1、混淆x —t 图象和v-t 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等;3、在计算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能后退。

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必修部分)

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必修部分)

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必修部分)高中物理的学习涉及到许多概念和公式,其中有一些知识点容易让学生们感到困惑。

下面是高中物理必修部分的一些易错知识点的总结。

一、牛顿定律和受力分析1. 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力作用下,如果静止则会保持静止,如果运动则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常见的错误是将物体的自由下落误认为是没有受力的状态。

2.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 = ma。

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们容易混淆物体的质量和重量,并忘记用力的单位是牛顿。

3.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经常出现的错误是没有考虑到相互作用力的存在,而只单独分析一方的受力情况。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1. 力的合成:对于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合力等于力的矢量和。

经常出现的错误是在求合力时,只考虑了力的大小,而忽略了力的方向。

2.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分力,沿着给定方向的分力之和等于原力。

常见的错误是在进行力的分解时,忽略了分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1. 机械能:机械能指的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动能指的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指的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力,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有关。

易错点是容易忽略物体的势能,只考虑动能。

2.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和没有能量损耗的条件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常见的错误是在问题中没有注意到外力做功和能量损耗的情况。

四、电学1. 电流和电流强度:电流指的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流强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量。

常见的错误是将电流和电流强度混淆,或者没有正确计算电流强度。

2.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指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电阻率指的是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的导体的电阻。

易错点是没有正确计算电阻值和电阻率,或者将电阻和电阻率概念混淆。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易错点归纳(三)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易错点归纳(三)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易错点归纳(三)八、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有两种情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此时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①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②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a、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b、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c、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F合x= F1x+ F2x + ………+ Fnx =0F合y= F1y+ F2y + ………+ Fny =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③平衡条件的推论: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当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质点)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

3、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时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

可理解成“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

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左”、“极右”)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各种可能性”)暴露出来,便于解答。

易错现象:(1)不能灵活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2)不注意动态平衡中边界条件的约束;(3)不能正确制定临界条件。

九、牛顿运动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2、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理解: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理解: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

必修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

必修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

必修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来说经常是一个让人头疼的科目。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易错题,这些题目看似简单却常常让同学们措手不及。

为此,本文将对必修物理中的易错题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质点运动学1. 问题描述: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一致,但速度与加速度大小相等,则质点的轨迹是什么?解析:速度与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方向一致时,质点的轨迹为直线运动。

2. 问题描述:飞机起飞时为什么需要加大油门?解析:飞机起飞时需要加大油门,是为了使飞机获得足够的推力,克服重力,以实现上升运动。

二、牛顿第一定律1. 问题描述:质点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他的状态是什么?解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质点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没有受到外力,处于惯性运动状态。

2. 问题描述: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哪些参考系?解析: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惯性系,即那些相对于外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三、牛顿第二定律1. 问题描述:两辆汽车以不同的速度相撞,哪辆汽车对撞的力更大?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两辆汽车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的汽车对撞的力更大。

2. 问题描述: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质量为2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质量为2m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2G。

四、功和能量1. 问题描述:一物体由A点运动到B点,重力做功为正,摩擦力做功为负,那么物体动能的变化是什么?解析:根据功的定义,重力做正功,摩擦力做负功,所以物体动能的变化为负,即减小。

2. 问题描述:将物体从A点抬升到B点,重力做负功,那么物体势能的变化是什么?解析:根据功的定义,重力做负功,所以物体势能的变化为正,即增加。

五、电路基础1. 问题描述:电流大小与导线截面积和电压的关系是什么?解析:根据欧姆定律I=U/R,电流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导线截面积无关。

2. 问题描述:电压大小与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是什么?解析:根据欧姆定律U=IR,电压与电流成正比,与电阻有直接关系。

高一物理知识点的错题与易错点整理与解析

高一物理知识点的错题与易错点整理与解析

高一物理知识点的错题与易错点整理与解析第一章:力与运动1. 结论: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速度方向相同。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大小一直保持不变B. 物体的速度方向一直保持不变C.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直保持不变D.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直保持不变解析:根据结论可知,物体的位移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并没有说明速度大小一直保持不变,所以 A 错误;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方向并没有在结论中提到,所以 C 和 D 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 B。

2. 结论:一个物体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速度方向改变,那么物体就具有加速度。

根据该结论可知:A. 一个物体速度变化时,加速度方向也一定变化B. 一个物体加速度变化时,速度方向也一定变化C. 一个物体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D. 一个物体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方向不一定变化解析:根据结论,一个物体在速度方向改变时具有加速度,但并没有说明加速度方向变化时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所以 A 和 B 错误;因为一个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是两个独立的量,所以 C 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 D。

3. 结论:只有物体受到外力时才会发生加速度。

那么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时候物体都不会有加速度B. 物体受到外力时一定会有加速度C. 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没有加速度D. 物体受到外力时才可能有加速度解析:根据结论可知,只有物体受到外力时才会发生加速度,所以正确答案是 D。

其他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4. 分析题: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恒力作用,速度改变的最可能原因是:A. 物体所受的恒力变化了B. 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 物体所受的阻力发生了变化D. 物体所受的重力发生了变化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力成正比,并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在此情况下,物体的质量未发生变化,所以B 错误;阻力与速度无关,所以C 错误;重力是一个固定的力,未发生变化,所以D 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 A。

高一必修一物理易错题回顾

高一必修一物理易错题回顾

精品文档A B F高一二部物理期末错题回顾1.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5m/s,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7m/s,在这1s 内该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该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该物体的速度可能先减小后增加C.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2m/s 2D.该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为6m 2.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5mB 、若物体在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则物体在其中1s 内的位移一定是5mC 、若物体在第1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则物体在0.5s 时的瞬时速度一定是5m/sD 、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 ,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其速度分别为v 和7v ,经历时间为t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经过A 、B 中点时速度为5v B .经过A 、B 中点时速度为4vC .从A 到B 所需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4vD .在后一半时间所通过的距离比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距离多1.5vt 4.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B 、静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

C 、静摩擦力可以是使物体运动的动力。

D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受到弹力作用。

5.人用手竖直地握着玻璃瓶,始终保持静止,则 A .手握瓶子的力越大,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B .往瓶子里加水后,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将增大 C .手握瓶子的力大小等于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D .若手握瓶子的力大小为F N ,手与瓶子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则手与瓶子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F N6.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1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大小为2F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2121F F l l -- B 、2121F F l l ++ C 、2121F F l l +- D 、2121F F l l -+7.木块A 、B 分别重50 N 和60 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 ;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 。

高考物理必修一易错点大全

高考物理必修一易错点大全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归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 末、4s 时、第5s 初……均为时刻;4s 内、第4s、第2s 至第4s 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速度物理意义分类决定因素方向联系速率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量标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由位移和时间决定速率、平均速率(=路程/时间)由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无方向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它们的单位相同(m/s),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速度意义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小程度的物理量,是一过程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的物理量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定义式单位决定因素vm/sxtam/s2vtv v v0m/sv 的大小由v0、a、t决定a 不是由v、△v、△t v 由v 与v0 决定,决定的,而是由 F 和而且 v a t ,也m 决定。

由a 与△t 决定由 v v v0 或方向与位移x 或△x 同向,与△v 方向一致即物体运动的方向①位移与时间的比值②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③x-t 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②速度改变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③v—t 图象中图线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v a t 决定方向大小v v v01/6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高一物理必修一精题、易错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精题、易错题

1.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1> m2),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B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2.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的三脚架上固定着一质量为m的照相机,三脚架的三根轻质支架等长,与竖直方向均成30°角,则每根支架中承受的压力大小为()A.mg B.C.D.【解析】要使相机受力平衡,则三根支架竖直向上的力的合力应等于重力,即3Fcosθ=mg;解得F=mg;3.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对这个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为F.下面哪个图中表示的F是正确的( D )4.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现在人用水平拉力拉绳,使他与木板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BC )A.人拉绳的力是200NB.人拉绳的力是100NC.人的脚给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人的脚给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5.如图1-4所示,物体M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m相连,斜面的倾角θ可以改变,讨论物块M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一定有( D )A.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大B.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C.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大D.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θ角越大,摩擦力越小6.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s=20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B做竖直上抛,初速度v0=40m/s,求:(1)A、B两棒何时相遇;(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1)0.5 (2)0.057.光滑半球固定在水平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有一定滑轮,一根轻绳跨过滑轮将一小球从图13所示的A 位置开始缓慢拉至B位置。

试判断:在此过程中,绳子的拉力T和球面支持力N怎样变化?T减小, F N不变。

物理高一必修一易错知识点

物理高一必修一易错知识点

物理高一必修一易错知识点物理非常重要,它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

而在高一的物理必修一课程中,有一些易错的知识点。

今天就让我们来逐一解析这些易错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物理。

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知识点,但很多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忽略外力的作用。

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例如让静止的物体开始运动,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因此,不要忽视外力的作用。

2. 动力的合成与分解:动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起来,通过矢量法则来求出合力。

而动力的分解则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合力。

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矢量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将问题简化,从而找到更容易解决的路径。

3. 重力与斜面:当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重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

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决定了物体与斜面的压强,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决定了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加速度。

在计算问题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分力来计算。

4. 牛顿定律和平衡: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而当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些力必须满足平衡条件,即合力为零。

在解决平衡问题时,要利用合力为零的条件来推导出各个力的关系式。

5.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力,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而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力,与物体的位置和周围环境有关。

在转换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或者反之。

在计算问题时,要注意正确地选择动能和势能的表达式,并且不要忽略能量转换的关系。

6. 空气阻力:当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空气对物体的运动产生阻力。

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物体形状有关,当速度较小时,空气阻力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但当速度较大时,空气阻力对物体的运动产生显著影响。

因此,在解决与空气阻力相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易错知识点总结

(每日一练)高中物理必修一运动的描述易错知识点总结单选题1、从高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与地面相碰后竖直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一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m,路程为7mB.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m,路程为7mC.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m,路程为3mD.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m,路程为3m答案:B解析:位移是由初、末位置决定的,与路径无关,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位移为2m-5m=-3m,负号表示方向向下,大小为3m;路程是实际轨迹长度,小球先向下运动5m,后上升2m,路程为5m+2m=7m,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时间(x--t)图象。

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时刻t1,b车追上a车B.在时刻t2,a车的加速度小于b车的加速度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和b两车的路程相等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解析:A.由图知,在时刻t1,a、b两车的位置坐标相同,到达同一位置相遇,且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所以在时刻t1,b车追上a车,A正确;B.a做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b做变速运动,加速度不为零,所以在时刻t2,a车的加速度小于b车的加速度,B正确;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和b两车初、末位置相同,通过的位移相同,a一直沿负方向运动,而b先沿负方向运动后沿正方向运动,所以两者通过的路程不等,C错误;D.根据速度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知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图线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则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加,D正确。

故选C。

3、关于公式a=ΔvΔt及v=v0+a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a与Δv成正比,与Δt成反比B.加速度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C.该公式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不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D.末速度v一定比初速度v0大答案:B解析:A.公式a=Δv 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Δv、Δt无关,A错误;B.加速度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即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无关,B正确;C.加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C错误;D.物体做加速运动,末速度大于初速度,物体做减速运动,末速度小于初速度,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必修1题型总结知识点1:质点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形状大小或质量轻重,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

练习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知识点2: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练习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考系C .一个运动只能选择一个参考系来描述D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 知识点3:时间与时刻在时间轴上时刻表示为一个点,时间表示为一段。

时刻对应瞬时速度,时间对应平均速度。

时间在数值上等于某两个时刻之差。

练习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 时指的是物体在第5 s 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s 末这1 s 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 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 s 末到第5 s 末这1 s 的时间D.第4 s 末就是第5 s 初,指的是时刻知识点4:位移与路程(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路程一定大于等于位移大小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不能说位移就是(或者等于)路程。

练习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分队行军路程s 甲>s 乙B .小分队平均速度 V 甲>V 乙C .y-x 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 图象D .y-x 图象表示的是位移x-t 图象知识点5: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产生这段位移的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简称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也是矢量。

方向与此时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练习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 m/s 和v 2=15 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12.5 m/sB .12 m/sC .12.75 m/sD .11.75 m/s知识点6:加速度0t v v v a t t-∆==∆ (1)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称为速度的变化率)。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练习6-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练习6-2:对以a=2 m/s 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任意1 s 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sB .第n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末的速度大2(n-1) m/sC .2 s 末速度是1 s 末速度的2倍D .2 s 末的速度是1 s 末速度的的4倍练习6-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当t=t 0时,位移x>0,速度v<0,加速度a>0,此后a 逐渐减小,则它的( )A .速度变化越来越慢B .速度逐渐减小C .位移继续增大D .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知识点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 图象和v-t 图象练习7-1: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B .t =5 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5 m/s 2C .第3 s 内物体的位移为1.5 mD .物体在加速过程的位移比减速过程的位移大练习7-2: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v 、位移为x.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 =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BD知识点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括号中为初速度00v =的演变)(1)速度公式:0t v v at =+(t v at =) (2)位移公式:2012s v t at =+ (212s at =) (3)课本推论:222v v as -=(22v as =) (4)平均速度:02t v v v +=(这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才可以用)(5)中间时刻的速度:0/22t t v v ==。

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型)。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6)21n s s s s s s s aT -∆=-=-==-=……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基本原理。

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定值2aT 。

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在刹车后第2 s 内的位移是6 m ,则刹车后5 s 内的位移是多少? 答案:18.75 m练习8-2:甲车以10 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 m/s 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 m/s 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36 m(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25 s知识点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实验步骤: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先接通电源,再放小车。

常见计算:一般就是求加速度a ,及某点的速度v 。

T 为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间隔,一般是0.1s 。

(1)逐差法求加速度 如果有6组数据,则4561232()()(3)s s s s s s a T ++-++=如果有4组数据,则34122()()(2)s s s s a T +-+= 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或最后一组就可以。

(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12n n n S S v T ++=比如求A 点的速度,则2OA AB A S S v T+= 知识点9: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同。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 t =gt .H=gt 2/2,v t 2=2gh练习9:雨天后一房檐滴水,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一滴水下落到地面时,第五滴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四、五滴水之间的距离恰好为1 m ,则此房子的高度是( )A .2 mB .4 mC .8 mD .16 m知识点1:力练习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手压弹簧,手先给弹簧一个作用力,弹簧受力之后再反过来对手有一个作用力B .运动员将篮球投出后,篮球的运动状态仍在变化,篮球仍为受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不是运动员C .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本身可能不受力的作用D .某物体作为一个施力物体,也一定是受力物体知识点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G=mg 。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练习2:关于重力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不能用天平测量B.物体放在支撑面上,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撑面C.如果物体有对称中心,则该对称中心就是重心D.物体形状固定不变,物体运动时,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不变知识点3:弹力(1)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弹簧弹力: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5)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假设法图2-5θ O O ’练习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重合B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 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 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性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知识点4: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N F f μ=说明 : 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

(2)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f 静≤f max (f max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注意: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b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练习4-1:关于摩擦力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C .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正压力的方向垂直练习4-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正压力增大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B .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它一定受到弹力作用C .由N F f /=μ可知,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正压力成反比D .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知识点5: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 F 1 +F 2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练习5-1:一物体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B 使物体沿斜面的力实际是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成C 物体所受重力在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D 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实际上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练习5-2:放在水光滑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 1=8 N ,方向水平向左,F 2=16 N ,方向水平向右,当F 2从16 N 减少至0时,二力的合力大小变化是( )A .逐渐变大B .逐渐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 练习5-3: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力F 作用于物体O 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 ’方向,那么,必须同时加一个力F ’,这个力最小值是( ) A .F tan θ B .F sin θC .F cos θD .F/sin θ知识点6:共点力平衡 (1).平衡状态a .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b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加速度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