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原创5篇)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原创5篇)你是不是也在找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的资料,那就对了,小编精心整理这篇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文章,应该可以解答你的疑惑,更多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相关的资料,可以右上角搜索。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1《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一、背景概述《曼昆经济学原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昆(N.GregoryMankiw)所著,该书被美国多所大学选用作为教材,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和爱好者的首选读物。
该书主要介绍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供需关系、价格理论、市场结构、消费者行为等主题。
二、深入分析1.微观经济学基础在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经济学原理强调了供需关系和市场价格理论的重要性。
他解释了消费者如何通过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来做出最优选择,以及生产者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来决定产量。
此外,他还讨论了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和竞争性垄断市场等不同类型。
2.宏观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部分主要介绍了国民收入和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强调了经济政策如何影响整体经济状况,以及政府如何通过税收和补贴等手段来影响市场运行。
三、个人观点个人认为,《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易于理解且实用的经济学入门书籍。
曼昆巧妙地将复杂的经济学原理与日常生活实例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此外,该书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图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原理的应用。
四、结论与评分总体而言,《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经济学书籍。
它不仅提供了深入浅出的经济学知识,还帮助读者理解经济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如果要给这本书打分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出满分五星。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篇2读书笔记:《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作者:曼昆《经济学原理》是一本由曼昆撰写的经济学入门书籍,旨在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
曼昆《经济学原理》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汇总第一章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博士,硕士呵呵)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经济相互交易的三个原理: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想想如果没有贸易,我们还处于自然经济的状况,那么我们需要做所有的事情,需要去做冰箱,彩电……不可能吧。
没有贸易就没有竞争了,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某一领域被人们垄断,想想封闭的中国,我们可能不能得到很多的先进的科技,但是我们现在和很多的国家贸易,这样我们可以享用更多的先进的技术)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个东西从我学过的邓小平理论当中可以反复地看到,无形的手,价格!)7) 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我们需要政府来维持这个社会的治安……,抄一句:促进效率和促进公平〈尽管很多的时候他们是一对矛盾,有的时候政府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点〉市场失灵)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的三个原理: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就是劳动生产率,你工作一个小时,那么你能够创造出多少的财富。
那么我们要提高生活水平,我们就需要去得到良好教育,现在我就在这么做,呵呵,拥有生产工具——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速度要快些,屏幕要液晶的更好,以及获取最好技术的机会——这我需要向导师和图书馆,师兄多多请教了,还要自己去争取机会!)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这个好理解,不就是通货膨胀么)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增加货币的供应量,可以至少短期的失业率〈其实我还是不懂为什么?〉,但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一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为什么我们会把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科学家来看待呢?经济学家同样的需要去观察世界,冷静地建立并且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笔记目录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1)二、循环流量图(资本循环、要素循环) (1)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四、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1)五、几种价格弹性与商品关系 (2)六、需求价格弹性 (2)七、政府限价对市场的影响 (3)八、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 (3)九、曼昆的市场有效(EFFICIENT) (3)十、税收的代价 (4)十一、国际贸易与关税 (4)十二、公共部门——外部性 (5)十三、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 (7)十四、市场结构 (7)十五、寡头与古诺模型 (8)十六、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 (8)十七、减少贫困的政策 (8)十八、无差异曲线与收入替代效应(斯勒茨基方程) (9)十九、博弈论 (10)二十、微观经济学前沿 (11)一、经济学的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权衡的取舍。
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取得它所放弃的东西。
(也就是机会成本)③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选择)④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⑤贸易能使每个人都获得好处。
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失灵时存在外部性或市场力量)⑧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⑨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二、循环流量图(资本循环、要素循环)实证分析是描述性的,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分析是命令性的,企业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
例子:(实证分析)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
(规范分析)政府应提高最低工资。
四、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案例:假设中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50个烧饼或4件毛衣;英国工人每小时能生产40个烧饼或2件毛衣。
烧饼毛衣名称产量机会成本产量机会成本中国50 0.08 4 12.5英国40 0.05 2 20数量价格 ●有弹性 无弹性单位弹性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在生产烧饼和毛衣上都有绝对优势。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3篇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3篇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1读完后的一些感触断断续续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吧,读完了,感触确实很深,明白了做一件事的机会成本就是你要放弃的那件事,知道了边际效用递减,知道了公平和效率是相对的,知道了工资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垄断竞争知道人都是经济人会更多的考虑自己的私利选择占优选项所以即使合作对自己有利也无法合作而这就是囚徒困境,知道如何对收入更公正的再分配而公正的分配必然会使蛋糕更小,个人更倾向于功利主义和自由至上主义,同意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加重要,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个理性人,感觉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而且除了理论外也有很多经典的案例看起来就像读小说,及时提问也更好的帮助你理解内容,因此从可读性还是专业性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2我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14年大二暑假,当时是从图书馆借的实体书,看两眼就没接着看。
第二次是17年夏天,打算开始看这本书,也没看下去。
这次断断续续两个多月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2023年第六版原版。
我觉得这回转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兴趣有了,二是关于读书的价值观念变了,变得真的喜欢读书了。
这本书内容本身非常深入浅出,是一本很好的入门级别教科书,但是我给自己设置的进度有点紧,还要求自己找重点做笔记,所以越到后来读的越不轻松。
越到后来我越会想象自己读完整本书后开始写读后感的这一刻,就像我每次跑步时跑一半就要幻想跑完休息的时候来激励自己。
好像我只要认真做点什么事,都会把自己搞得很累。
读这本书一方面纯粹是源于兴趣,由内心的原始好奇心国家如何强大,百姓如何富足开始读国富论,然后国富论激起我对整个经济学的兴趣,所以来读这本经济学的经典入门教科书。
另一方面是由于年初开始感到对内的自我探索阶段可以告一段落,开始对外部世界产生好奇,经济政治历史什么都想了解些,再加上又想到新闻中很多经济时事,例如经济危机,贸易战等问题我都不能了解其本质而深感自己没有发言的能力。
《经济学原理微观》曼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微观》曼昆读书笔记⼀导⾔1、机会成本: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放弃的东西。
2、边际思考:当边际收益⼤于边际成本时,有利可图,此时不要傻傻的考虑平均成本。
3、⽐较优势:⼀个⽣产者在⽣产x物品时放弃了较少的其他物品,即⽣产x物品的机会成本较⼩,那么他在⽣产该物品上具有⽐较优势。
因此,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获益,因为它使⼈们可以从事他们具有⽐较优势的活动。
所以,如果买⼀件东西付出的代价⽐在家⾥⽣产所付出的代价⼩,就永远不要在家⾥⽣产。
⼆市场如何运⾏1、需求定理:⼀种物品涨价,对该物品需求量减少,若降价,对其需求量增加。
供给定理:⼀种物品涨价,该物品供给量增加,反之减少。
供求定理:任何⼀种物品的价格都会⾃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因此,价格影响资源配置,它是看不见的⼿的指挥棒。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或者两者都移动)2、确定曲线移动的⽅向3、⽤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2、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了物品短缺,卖者可能将稀缺的物品卖给少部分关系户。
设置下限时,如果价格低于均衡价,没事,若⾼于,则引起物品过剩。
⽐如提⾼最低⼯资容易引起劳动过剩,导致失业率增加。
决策者认为市场不公平会进⾏价格控制,⽬标是帮助穷⼈,但穷⼈会因此更惨,⽐如富⼈可能因为穷⼈成本太⾼⽽不雇佣穷⼈,⽽政府出钱补贴,或减少税收,⽐提⽰最低⼯资更有效。
3、经济受两种规则体系⽀配,供求规律和政府制定的法规。
对买者征税,需求曲线下移,移动量为税收⼤⼩;对卖者征税,供给曲线上移,移动量也是税收⼤⼩;⽆论向谁征税,分配是相同的。
三市场和福利1、消费者剩余:是买者愿意为⼀种物品⽀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付的量。
⽣产者剩余:是卖者得到的量减去其⽣产成本。
市场看不见的⼿使消费者剩余和⽣产者剩余之和达到了最⼤化,不需要⼲涉就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

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篇1《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在探索经济学原理的世界中,我被曼昆的《经济学》打开了眼界。
这本书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每读一章,我都感觉对经济学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曼昆对经济学的独特见解所吸引。
他强调了经济学并非仅仅是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而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分配、生产和消费,以及人口、财富和分配等问题。
书中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领域。
微观经济学涉及个体决策和市场经济如何运作,包括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与价格、消费者行为、生产与分配等主题。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趋势和政策,如失业率、通货膨胀、汇率和财政政策等。
阅读《曼昆经济学》的过程就像是一次探险之旅。
书中介绍了众多有趣的经济学概念,如机会成本、边际效应和比较优势等。
这些概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如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购买昂贵的商品,或者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储蓄而不是消费。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许多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这些内容让我对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认识到,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来影响经济,如通过税收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价格水平。
总的来说,《曼昆经济学》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籍,它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世界,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我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这门有趣的学科。
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篇2读书笔记:《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读书笔记作者:曼昆摘要:《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曼昆教授的经典之作,旨在介绍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本书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经济周期、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同时也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等问题。
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

曼昆经济学读书笔记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1复习笔记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2、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许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2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稀缺性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2.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的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越高。
3.平等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4.机会成本5.边际变动指对行动计划的微笑增量调整。
6.市场经济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7.产权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8.市场失灵9.外部性10.市场势力11.生产率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量。
二、复习题1.列举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大权衡取舍的例子。
2.你会将哪些项目列为去迪斯尼乐园度假的机会成本?3.水是生活必需品。
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一场比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一个例子。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1 复习笔记1.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1)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2)假设的作用(3)经济模型(4)循环流量图(5)生产可能性边界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2.2 课后习题详解一、概念题1.循环流量图2.生产可能性边界3.实证表述二、复习题1.为什么说经济学是一门科学?2.为什么经济学家要做出假设3.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吗?(1)经济模型的含义(2)经济模型不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4.说出你的家庭参与要素市场的一种方式,以及参与产品市场的一种方式。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8)应用原理6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联系如何定义并衡量消费者剩余卖者生产一种物品的成本与供给曲线之间的联系如何定义并衡量生产者剩余供给与需求均衡可以使市场总剩余最大关键概念(Key Concepts):1.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the study of how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ffects economic well-being.2.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the maximum amount that a buyer will pay for a good.3.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a buyer’s willingness to pay minus the amount the buyer actually pays.4.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the amount a seller is paid for a good minus the seller’s cost.5.成本costthe value of everything a seller must give up to produce a good.6.效率efficiencythe property of a resource allocation of maximizing the total surplus received by all members of society.7.平等equitythe fairnes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well-being among the members of society.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CONSUMERS, PRODUCERS,AND THE EFFICIENCY OF MARKETS一、消费者剩余1、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3)
科学研究的方法:
1.提出理论
2.收集资料
3.分析
4.证实或证伪;
关键概念(Key Concepts):
1.循环流向图circular-flow diagram
a visual model of the economy that shows how dollars flow through markets among
households and firms.
2.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a graph that shows the combinations of output that the economy can possibly
produce given the available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the available production
technology.
3.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the study of economy-wide phenomena, including inflation,unemploy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4.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the study of how households and firms make decisions and how they interact in markets.
5.实证表述positive statements
claims that attempt to describe the world as it is
6.规范表述normative statements
claims that attempt to prescribe how the world should be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经济学家既可以作为科学家来观察世界,也可以作为决策者来观察世界。
解释世界时,是科学家;改善世界时,是决策者。
一、经济学家如何运用科学方法
经济学家努力以科学的态度来探讨他们的主题。
他们研究经济的方法与物理学家研究物质和生物学研究生命的方法一样:他们提出理论、收集资料,并分析这些资料以努力证明或否定他们的理论。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冷静地建立并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
二、考虑假设和模型如何阐明这个世界
1、假设的作用
使问题理想化和简单化,又对答案没有实质性影响;
2、经济模型
经济学家用模型来了解世界,通常包括了图形和方程式。
经济学家用假设撇开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的许多经济细节。
所有模型都是为了增进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
三、两个简单的模型——循环流向图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1、模型一:循环流向图
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和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2、模型二:生产可能性边界
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生产可能性边界简化了复杂的经济,以便强调并澄清一些基本思想。
我们已经用它来说
明第一章简单地提到的一些思想:效率、交替关系、机会成本和经济增长。
四、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他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五、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
实证表述是描述性的。
它们作出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表述。
规范表述是命令性的。
它们作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实证表述和规范表述之间的主要差别是我们如何判断它们的正确性。
从原则上说,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表述。
评价规范表述涉及到价值观和事实。
仅仅靠数据不能判断的规范表述。
确定什么是好政策或什么是坏政策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
它还涉及到我们对伦理、宗教和政治哲学的看法。
许多经济学仅仅是努力解释世界的运行;但经济学的目标往往是改善世界的运行。
六、经济学家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
经济学家认识到在大多数政策决策中都涉及到交替关系。
一项能提高效率的政
策以损害平等为代价。
一项政策会有助于子孙后代,但伤害了现在的一代人。
经济学家对政策的影响超出了他们作为顾问和决策者的作用:他们的研究和著作间接地影响政策。
七、为什么经济学家意见分歧
有三个基本原因:
◎经济学家可能对世界如何运行的不同实证理论的正确性看法不一致。
◎经济学家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对政策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有不同的规范观点。
◎经济学家可能实际上是一致的,但一些不懂装懂的人或古怪的人的建议混淆了这种共识。
八、凯恩斯的忠告
伟大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一些忠告:
经济学研究似乎并下需要任何极高的特殊天赋。
与更高深的哲学或纯科学相比,经济学不是……一门极其容易的学科吗?一门容易的学科,但这个学科中很少有人能出类拔萃!
这个悖论的解释也许在于杰出的经济学家应该具有各种天赋的罕见的结合。
在某种程度上他应该是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
他必须了解符号并用文字表达出来。
他必须根据一般性来深入思考特殊性,并在思绪奔放的同时触及抽象与具体。
他必须根据过去、为着未来而研究现在。
他必须考虑到人性或人的制度的每一部分。
他必须同时保持果断而客观的情绪;像艺术家一样冷漠而不流俗,但有时又要像政治家一样脚踏实地。
这是一个高标准。
但通过实践,你将会越来越习惯于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