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第一篇: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批评史名词解释1.《论语》的“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提出了“兴、观、群、怨”说。

用现代的话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一种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

它揭示出,最完美的文艺作品都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而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

“象”的本原意义是什么?是“道”或“道理”。

当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也大致可以说“大音希声,大道无形”,相当于老子所谓“道隐无名”。

应解释为“最大的乐声反而听起来无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行迹”3.《论语》的“尽善尽美”说:孔子论雅乐与正声时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其主要观点即是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要求文学作品“尽善尽美”、雅正中和,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思无邪,语出《论语•为政第二》,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评价诗歌总集《诗经》的著名观点。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名词解释1、“诗言志”《尚书&S226;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指诗乃是人的思想、意愿、情感的表现,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先秦时期所谓“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诗言志”虽最早见于《尚书&S226;尧典》,但最早提出“诗言志”理论的当为《左传》所记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赋诗言志”。

“诗言志”说最早源于歌舞乐一体的文艺形态,因此,“诗言志”最早只是一种文艺观而非文学观。

2、“思无邪”。

原出《诗经&S226;鲁颂&S226;駉》,指牧马人放牧时专心致志的神态。

孔子借它来概括全部《诗经》的特征。

“思”是句首语气词,无实意。

“无邪”就是“雅正”。

“思无邪”意在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3、“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S226;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4、“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做的评价。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原因是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5、知言养气“知言养气”说,出自《孟子&S226;公孙丑上》。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

“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7、“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说:庄子的“言不尽意”说,意即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的复杂思维内容充分体现出来;这对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尤其是诗歌创作,往往是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则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在魏晋南北朝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8、“虚静”和“物化”说:“虚静”是庄子提出的艺术创作论;他认为,要在艺术创造上达到理想境地,创作主体必须进入“虚静”的精神状态,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这样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也最为旺盛;而“物化”说则要求主体的“自然”与客体的“自然”合而为一,这样的创作自然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了;第二章:两汉1、“发愤着书”说:“发愤着书”说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根据历史伟大的事迹而概括出来的;他自受宫刑摧残后,因受刺激而更加坚定了其抱负信仰,并由此联想到多少先贤因遭困厄而发愤着书;其“发愤着书”说中的“愤”固然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更主要的,乃是“发愤忘食”,为珍惜光阴孜孜不倦之谓矣;2、“讽谏”说:毛诗大序提出讽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充分肯定了文艺批评现实的意义与作用,为后来进步的文学家运用文艺来揭露、批判现实的黑暗,提供了理论依据;3、“诗六义”说: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它在解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的概括性和典型性的特征;4、“情志统一”说: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在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强调诗歌是“吟咏情性”的;“情志”说正确地阐明了抒情言志的特点,说明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了;情志说的提出对后来文学批评的发展影响很大;5、“疾虚妄”说:“疾虚妄”是王充作论衡的主旨,王充认为,一切文章和着作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坚决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作;这其实也是王充在文学理论批评方面的主要贡献;第三章:魏晋南北朝1、文章“不朽”说:这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有关文章价值观的论述;在这里,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从未有过的崇高评价,把文章提到了立德、立功更重要的地位;这种文章价值观是对传统思想的突破,它对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2、文体说四科八种说:曹丕的典论·论文分文章为四科八种;这是一种风格上的不同;而决定这种风格差异的,有的是从内容上说的,有的则是从形式上说的,并不是从一个标准出发来分的;这标志着文体分类及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3、“文气”说:曹丕的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章创作意义的重要性,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着名论断;文章中的“气”是由作家不同的个性特征形成的;它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4、“诗缘情而绮靡”说:这是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陆机对诗歌创作的要求是:只讲缘情而不讲言志,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这结后来刘勰“率志委和”说颇有影响;5、“体性”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体性”概念,他认为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关联;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所说的“体”,一般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文学作品不同的体裁形式,二是指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而所谓“性”,则是指作家才能和个性;文心雕龙·体性篇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风格能直接体现作家的才性;6、“风骨”说:风骨,是刘勰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一般以为,风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骨则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言语表达;可以认为,风骨这个概念体现了刘勰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本性的认识,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自然英旨”说直寻说:钟嵘的根本主张是提倡自然英旨强调感情真挚,强调诗歌应以抒情为主,对一切妨碍抒情的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他都表示反对;8、“滋味”论:是钟嵘用来作为衡量诗歌作品的重要尺度;钟嵘认为诗歌必须有使人产生美感的滋味;他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明确提出以“滋味”论诗的诗歌评论家;他认为只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作品,才是“诗之至也”;钟嵘的“滋味”说是古代文论中的基本审美范畴;9、“风骨”风力论:这是钟嵘提出的以怨愤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批评理论;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风力”为主干,同时“润之以丹彩”,只有“风力”与“丹彩”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钟嵘所推崇的“风力”,实际上就是钟嵘所憧憬的“建安风力”;10、“诗有三义”说: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他将“兴”放在第一位,正是突出了诗歌的艺术思想特征;钟嵘认为,如何运用兴、比、赋的方法来写作,正是创造作品中“深厚滋味”的关键所在;第四章:隋唐五代1、“兴寄”和“风骨”说:这是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要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兴寄”和“风骨”,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2、“意境”说:意境,是皎然关于诗歌内在规律的探讨中较为集中研究的问题;他认为,诗歌创作,都是诗人的主体情意遭受外境的触发而开始,同时这种情意又要依赖、凭藉境象的描绘来抒发;在他看来,“取境”的问题,实际上是区分诗歌创作的品格高下、风格类别的关键;如此重视“意境”的诗论,在以往还不曾有过;3、“取境”说:这是皎然关于诗歌创作问题的论述;他关注到了诗歌的“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而后一种则是前代诗论家很少触及的,然这又是创作的实情;即有时要在有些创作灵感的基础上,继之以艰苦的构思,根据诗情、诗意的需要,深入采掘;皎然诗论正视这种情况,这是难能可贵的;4、“气盛言宜”说:这是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孟子“养气”说而提出的诗论;这里所谓的“气盛”,是指作家的仁义道德修养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人格境界;先道德而后文章,人品与文品的统一,这本是传统儒家的重要文学思想,而韩愈则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阐发,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传统文学理论;5、“不平则鸣”说: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理论;他的“不平则鸣”,包括抒发各种类型的情志;因此,从本质上看,“不平则鸣”应是和司马迁提出的“发愤着书”说一脉相承,进而更进一步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着书”理论;6、“为时”、“为事”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提出的诗歌创作理论;他所谓的“为时”、“为事”,具体地说就是“救济人病,裨补时缺”;所谓“救济人病”,就是主张用同情、怜悯的笔墨,来抒写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裨补时缺”,就是要用诗歌来暴露“时缺”,提示时政的弊端;白居易的诗论虽然总的来说应该列入儒家文艺思想的大范围中,但又有很大的发展、突破,他扬弃了儒家文论中保守、消极的内容,而将其积极、进步的内容发展到了最高程度;7、“韵味”说:司空图提出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钟嵘诗品的“滋味”说;他自觉强调意境的特殊内涵,即丰富的审美韵味,而且,他比钟嵘更自觉地把“味”作为论诗的原则和衡诗的标准;这些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深入而精辟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8、“四外”说:司空图所说的“四外”,指“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谓“韵外之致”,应该是指意境作品表层文字、声韵覆盖下的无尽情致;“味外之旨”则应是侧重指意境作品所具有的启人深思的理趣;而“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则是指意境作品在表层描绘的形象之外,还能让鉴赏者联想到、但又朦胧模糊的多重境象;这些对诗歌意境理论的深入而精辟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第五章:宋金元1、“诗穷而后工”说:“诗穷而后工”是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一文中表露的比较重要的思想,涉及到文学创作的两个问题:一是诗人穷而“自放”,能与外界事物建立起比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更为曲折入微却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2、“随物赋形”说:注重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是苏轼文艺思想十分突出的方面,反映在具体的形象描写上就是“随物赋形”,强调主体在创作时与对象的一种顺应而自然的关系;这在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史上,是很有价值的;3、“枯淡”说:在诗歌的创作风格上,苏轼推崇“枯淡”说;他所谓的“枯淡”,并非指某些宋诗淡乎寡味的伧父面孔,而是指在平淡之中包含有丰富的意味和理趣;苏轼对于诗歌风格的这样一种审美观念,是欧阳修评梅尧臣诗时所说的“古淡有真味”思想的继续发展;4、“传神”论:苏轼发展、丰富了前人“传神”的美学思想,从诗与画共通规律入手,探讨形似与神似的关系,强调艺术地表现客观事物时,要以典型化的“形”来集中传达出客体之物的生命内涵“神”;通过对特殊的“形”的描写表现出其内在的“理”,从而达到传神的目的;5、词“别是一家”说:这是李清照在论词一篇中提出的着名观点,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反对以诗的粗疏的格律来破坏词的音乐美;6、“妙悟”说:妙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内容;在佛教禅宗里,妙悟本指主体对世界本体“空”的一种把握;就诗而论,妙悟即真当是指诗人对于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的一种直觉;而“悟有浅深”,每位诗人并不是都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完美地遵循这种艺术规律,因而造成了各人各派诗歌的审美价值的不同,亦即形成了诸家体制的高下之分;7、“兴趣”说: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提到的“兴趣”,实是“妙悟”的对象和结果,即指诗人直觉到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兴趣”的“兴”在古典诗论里的一种发展,与钟嵘所说的“滋味”、司空图的“韵味”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都概括出诗歌艺术的感性直观的特点及其所引起的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8、诗有“别材”“别趣”说:严羽以“别趣”、“别材”之说反对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所谓“别材”,是从创作主体上讲的,而这种诗人的特别才能主要地便体现在“妙悟”上;所谓“别趣”,是就诗歌的审美特征而讲的,这种特别的“趣”便是“兴趣”,而不是有些宋诗里充斥着的道理、性理;9、“雅正”说:张炎的词源是李清照后最为重要的一家词论专着;“雅正”是其主要理论观点之一;张炎所说的“雅正”,指典雅和醇正,其中有传统儒家诗教的道德伦理规范,也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要求;10、“清空”说:“清空”的审美要求,是词源的主要理论观点之一;“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张炎所说的“清空”,主要是指意境作品的特殊的风格;这种理论在词论史上是颇为新鲜的,也是他着力进行阐发的思想;11、“意趣”说:张炎认为,所谓“意趣”,是和“清空”关系很密切的,指上乘词作中所蕴涵着的丰富的审美情趣,它是词作者所赋予作品的,同时也是鉴赏者参与之下才能实现的;实际上,他所说的“意趣”,就是指词中的意境美;张炎继承并发展了诗学领域中率先提出的意境理论,这也是张炎在词学领域中的主要理论贡献;第六章:明代1、“情景”说:情景是谢榛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诗乃模写情景之具”;同样的景物,主体不同,后有不同的观感;诗歌内在的情感要深长,外在的景物要远大,情和景应该互相融合,而二者的融合取决于“情景适合”;2、“四格”说:谢榛认为诗歌应有“兴、趣、意、理”四格;兴,是就诗歌的审美表现方式而言,指借他物以兴起主体的情感;趣,是就审美效果而言,指诗歌有生趣;意和理,则是就诗歌所表现的主体的意绪、道理而言,二者相较,理属理性,是议论,是道理;意则既有感性色彩,又有理性成分,介于情理之间;这四格其实就是诗歌的四种审美类型;3、“童心”说:明后期重要的思想家李贽,他的思想对文学批评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童心,他所谓的童心就是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即儒家正统教条熏染之心;童心不仅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作品的首要的价值标准;这种观点与七子派强调复古摹拟是对方的,成为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理论源头;4、“性灵”说:公安“三袁”提出“性灵”说,其中三袁中的袁宏道更是“独抒性灵”;其所谓性灵与李贽所说的童心是一致的;性灵的唯一规定就是“真”,真是最高的价值标准;物真则贵,文亦如此;第七章:清代1、“立主脑”说:李渔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所谓主脑,是指一部戏的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其所谓“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而作,为何事而作;2、“剪碎凑成”说:3、“以文运事”“因文生事”说:这是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史记所处理的是现成的历史事实,这对作者就构成了限制,作者的艺术才能就体现在对现成史实的组织和处理上;而水浒传则不然,作者可以根据艺术的需要进行自由的虚构,而这种虚构性更可以发挥作者的艺术创造才能;从纯艺术的角度可以看出,金圣叹更推崇这种虚构文学;4、“情景”说:王夫之特别注重诗歌的意境的创造;他认为情、景之间必然有感应关系,情与景二者的结合是必然的;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中情景的方式有三种:其一是“妙合无垠”,结合得天衣无缝,无法分别,这是最高境界;其二是“景中情”,在写景当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情景的结合构成诗歌的境界美;5、“现量”说:在诗歌创作上,王夫之借用佛学范畴提出了理量说;现量说的“现在义”所指的景即是眼前的当下的景,情是当下之景触发的情;这也是传统诗论所说的“即兴”;现量说的“现成义”,指的是创作过程的自发性,创作者不应该人为地从外在强制这一自发过程;现量说的显现真实义乃是上述两方面的必然结果;现量说强调情景的当下独特性,强调创作过程的自发性,这就从审美对象的审美表现过程两方面保证了诗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6、“读者自得”说:这是王夫之所强调的接受者在欣赏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的理论;他认为,在欣赏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而且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去体验和理解文艺作品的意境和内涵;这种“读者自得”说,实际上是对孟子“以意逆志”说的一个重大发展;7、“理事情”说:叶燮把创作分成“在物者”即创作客体和“在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又把创作客体分为理、事、情三个方面;在他看来,对于自然之物,理是物的本质,事是物的存在,情是物的情态;而对于社会之物来说,理是指道理,事是指所发生的事情,情是指人的感情;虽然叶燮对两者没有作出分别,但实际上其论理、事、情是兼有以上两方面含义的;8、“才胆识力”说:叶燮把创作分成“在物者”即创作客体和“在我者”即创作主体两个方面;又把创作主体分为才、胆、识、力四个方面;在他看来,才是审美表现力,识与才是体用关系,胆是主体的自信力,而力则是才所依赖的生理心理能量;四者之间,“识”是核心;而正是这种以“识”为核心的具有独创性的主体才构成了诗歌艺术独创性的主体基础;9、“神韵”说:是清初王士禛诗歌理论的核心内容;其神韵说的中心就是诗歌的审美表现方式问题,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诗人对主体的情感不能直接全面地陈述出来,对景物也不能作全面精细的刻画;然,整体的世界尽管没有被直接描摹出来,但应该是具体可感的,如镜中花、水中月一样;10、“格调”说:沈德潜所说的“格调”,实际上包括体裁和音节二方面,这是他选诗的首要标准;他主张诗歌所表现的性情应该有益于教化,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格调”说所指的体裁指的是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及技巧系统,体现为一套具体的法则;而音节是字音经过选择和有规则的组合构成的语音模式,形成诗歌的音乐美;11、“性灵”说:袁枚的“性灵”说,是袁枚诗学的最高价值标准;性灵说主张诗歌所表现的内容可以是和道德、政治无关的性情,只要是真性情,就是有价值的;性灵说的另一方面内容,是主张诗歌在艺术创作上要“变”,要有创造性,要在学古中求变;在审美方面,性灵说主张风趣,摆脱庄严的道德政治面孔,凸现轻松活泼的个性表现;第八章:近代1、“熏浸刺提”说:这是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主要理论精髓;在中国小说理论发展史上,梁启超发前人所未发,结合小说读者的阅读心理,深入分析了小说特有的移人性情、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熏、浸、刺、提;他对四者的论述与传统小说理论中认为小说“说孝可孝,说忠可忠”、“触性性通,导情情出”等论述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显然更为系统和深入;他对文学表情作用的充分认识尤其是对叙事文学理论作出了必要的补充;2、“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王国维认为,文学是超越功利的纯粹艺术,文学的审美功能是其价值的根本体现,而“境界”正是从审美层面对诗词艺术提出的理想标准;唐代以来有关意境的理论至此才达到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3、“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对于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实之美的作品之境界,王国维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概括出这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点:“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做主,一宏壮也;”4、“不隔”说:王国维所指的“不隔”,要求作品内容“情景真切”,艺术表现方法“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不隔”的思想吸纳了西方重视艺术直觉作用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同时更是与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如钟嵘的“直寻”、司空图的“直致”,严羽的“妙悟”、王夫之的“现量”、王士禛的“神韵”等理论一脉相承;。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瞧,此批评标准就就是提倡一种“中与”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就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她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就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瞧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就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说:这就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就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就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就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第一章文学观念: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

文艺观念: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

第二章“兴、观、群、怨”:“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

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

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

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

“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

“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雕签之文,徒费日也。雕文刻镂,伤农事也。(扬雄《太玄经》) 大文弥朴,质有余也;鸿文无范,恣意往也。 (扬雄《太玄经》) 扬雄之论,以《六经》为本。《法言》云:“书不经,非书也; 言不经,非言也;言书不经,多多赘矣。”《吾子》篇亦云:“好书 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又曰:“不 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观书者譬诸观山及水,升东岳而知众 山之峛崺(lǐ yǐ )也,况介丘乎;浮沧海而知江河之恶沱也,况枯泽 乎。”
第一讲 道家的文艺思想
庄子还提出“言不尽意”的思想。他说:“世之所 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 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又借轮扁 的口气说:“(斲轮)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 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 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
孔子许多话,其实不在论文学,然后人引申而用之于论文学。如: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 也》) 棘子城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 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kuò)犹犬 羊之鞟。” (《论语·颜渊》)
第一讲 儒家的文学观:孔子的文艺观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诸论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 史的内容? 简而言之,就是 研究和探讨中国的 古代文学理论与中 国古代文学理论的 对应关系。
诸论
文学批评之形式,皆有六端。自成一书,条理必具, 如刘勰、钟嵘之书,一也;发为篇章,散见其集,如韩愈 论文论诗诸篇,二也;甄采诸家,定为选本,从此去取, 窥其意旨,如殷璠之《河岳英灵集》,三也。亦有选家, 间附评注,虽繁简异趣,语或不一,而望表知里,情态毕 具,四也;宗旨具在,而见于他人之书,如山谷之说,五 也;见于他人诗文,如四灵之论,见于《水心集》者,六 也。 (朱东润)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2、背境知识的掌握 批评的对象是文学,文学理论讨 论的对象亦是文学,文学是根本,没 有对古代文学史的清楚知解与掌握, 要学好这门课是困难的。要求学习者 在学习中温故而知新,从文学现象到 文学理论都有清楚的了解与准确的认 知,做到既有感性的文学感受,又有 理性的归纳分析。

其二,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了解古代文论, 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与认 识,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对中国的哲学、 宗教、经济、历史等有一定的了解与认 识,从而加深对古代文论的深切理解与 把握。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 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论语· 八佾》) 李泽厚:‚《诗经》在古代不只是抒 情的诗篇,而且更是类比的推理、联 想的思维,用在公(如外交辞令)私 (如上述对话)生活中。‛ (《论 语今读》)
:献诗讽谏说 《国语· 周语》:‚故天子听政,使 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 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 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 而不悖。‛
一、‚诗言志‛说 此说出于《尚书· 尧典》: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 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 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 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 石,百兽率舞。‛
3、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思辨能力。 4、必须对本课程具有一定的喜爱之情。 唯其如此,方能将本课程学好。
文学的产生
所说文学的“审美”或者“美感”,并非 纯粹的感觉经验。我们知道猫爱吃鱼老鼠 爱大米,但那绝不是审美经验。无论是有 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如果没有心理的中 介,它在美学上就没有意义。身体感觉的 心理构成才是有趣的和实质性的。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一,名词解释1,四声八病:诗歌声律术语。

四声,汉语字音的四种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由南朝沈约、周顒提出。

周撰《四声切韵》,沈撰《四声谱》,为专门阐述汉语四声的早期论著(今均佚)。

八病,律诗中运用四声不当而出现的八种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据传由沈约、王融、谢脁创议提出。

四声八病说的提出,引起时人和后人对诗歌声律长久而广泛的讨论,促使作家更加自觉地注意诗歌声律,为五言诗向格律严整的律诗过渡奠定了基础,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四声八病亦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在当时即受到钟嵘等人的批评:“文多拘忌,伤其真美”(钟嵘《诗品》)、“作诗不必拘此,弊法不足据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均是对此一学说的批评。

2,“风骨”说:南朝梁刘勰有关艺术感染力的理论。

语见《文心雕龙·风骨》: “《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原,志气之符契也。

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

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倩之含风,犹形之包气。

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风”、“骨”或“风骨”,原均系品评人物之词,多指人的精神气度,即基于仪表而又超乎形迹的一种风度、神采。

用之论文,则众释纷纭。

稍后于《文心雕龙》的《魏书·祖莹传》视风骨为风格,有“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之说。

近人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则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范文澜在为“风骨”作注时进一步指出: “辞之端直者谓之辞,而肥辞繁杂亦谓辞。

惟前者始得风骨之称,肥辞不与焉。

”今人多认为, “风”应指作品思想内容给予读者的教育作用, “骨”则指完善的文句在读者身上所唤起的力量。

“风骨”合称,即指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风骨说”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新发展。

刘勰之后,受这一理论指导,总结魏晋文学而提出的“建安风骨”、“汉魏风骨”等,不仅成为促进诗歌健康发展的有力口号,而且成为历代作家反对轻艳绮靡文风的战斗旗帜。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责备史》名词解说《中国文学责备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 说:孔子提出的对于文学责备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责备标准就是倡导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可以过于强烈,应尽量做到委宛波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说为:兴,指诗歌生动详细的艺术形象能够激发人精神之喜悦,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取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重视诗歌所反应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俗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偏向与感情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涉现实、责备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如人意”说:这是孔子在评论“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 ,原由是由于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能够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责备的要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论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彬彬有礼,而后君子。

”其对于文质的论述,以后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满一致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责备史的发展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责备方法论,是孟子对遍体鳞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认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类文学责备方法论,为中国文学供给了较客观实在的责备原则,后代大批的诗话、词话,大略是在此原则下睁开文学谈论的。

6、“知言养气” 说:这是孟子对于文学责备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一定第一使作者拥有内在精神品行之美,养成浩然之气,而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这类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重申一个作家第一要从人品涵养下手,拥有崇高的道德质量,而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1、“温柔敦厚”:中国古代儒家的传统诗教。

它的提出最早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这是汉代儒家对孔子文艺思想的一种概括。

温柔敦厚作为儒家的传统诗教,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运用这一诗教来调整本阶级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合理的。

但另一方面,由于它规定怨刺必须“温柔敦厚”强调“止乎礼义”和“主文而谲谏”只允许“怨而不怒”地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地揭露批判因而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又常常起着消极的作用。

2、“诗无达诂”: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三《精华》。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诗无达诂”即是说“《诗》无定形,读《诗》者亦无定解”,这原是针对春秋战国策士谋臣在政治外交场合往往断章取义,截《诗》以托己意的现象而发的,但又因鉴赏主体的不同,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审美理解,因而逐渐成为中国审美鉴赏中的理论术语之一,这与西方接受美学中伊塞尔所谓作品“空白点”,“召唤结构”有相似之处。

3、刘勰——风骨说:语出刘勰《文心雕龙》。

风即情志,骨则是指事义充实、条理连贯、文辞精炼三者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有力的气势和逻辑力量。

刘勰风骨说的实质是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倡“文明以健”、“风清骨峻”即刚健有力的文风。

其目的是反对齐梁的浮靡文风。

风骨说既是对建安文学特点的理论概括和总结,也对后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陈子昂的“风骨”论:是吸收了六朝在诗歌格律上的成就的,因而也就体现了唐代“风骨”论的特点,它直接启发了殷璠关于盛唐诗“声律风骨均备”说的提出。

陈子昂的风骨说,继承了前人的风骨论。

他的风骨内涵,根据他在《修竹篇序》对齐梁诗歌“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批评,应该就是指建安风力。

即是指具有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和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的艺术风格,具有风清骨峻的特点。

亦即是“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章:先秦1、“思无邪”说:孔子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从艺术方面看,此批评标准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出。

朱熹解释为:兴,指诗歌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精神之兴奋,从吟诵、鉴赏诗歌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比较侧重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情感心态。

群,指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

怨,就是文学作品(诗歌)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讽谏作用。

3、“尽善尽美”说:这是孔子在评述“韶乐”与“武乐”时对韶乐所下的定义。

他认为舜时的韶乐,“既尽善又尽美”,原因是因为舜具备了圣德而受禅让,故尽善。

由此也可以看到孔子在审美判断中融入道德批判的因素。

4、“辞达”、“文质”说:这是孔子在对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所作的阐述。

《论语·卫灵公》曰:“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雍也》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其关于文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基础,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5、“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这是孟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方法论,是孟子对体无完肤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

一般以为,“以意逆志”的“意”乃指读者之意。

孟子的这种文学批评方法论,为中国文学提供了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评论的。

6、“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关于文学批评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整理--名词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整理--名词资料

美刺说:①出自《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

②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③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①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原文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④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赋诗言志时,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观志观风说:出自《左传》、《国语》。

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实际是与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三不朽:出自《左传》。

原文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

”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即立边功和武功;立言之“言”指有关政教的言辞,后世泛指文化学术类。

④其中“立言”又在“立德”、“立功”之下。

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诗教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诗教”是古代文学理论术语。

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温和委婉,即所谓的“温柔敦厚”。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其实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诗歌宣达心志;其二是诗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

原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是: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④引申到文学作品,要求内容与形式兼备。

公开课笔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

公开课笔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

公开课笔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概说郑州大学·徐正英一、名称:中国文学批评史(文批史)---古人对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的评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古代文论)---文学的理论原则;科学叫法: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内容:1.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的评价;2.对古代重要文学理论学说的讲解和阐释;3.对重要文学观念演进轨迹的勾勒;如文学观念的演变:孔子--兴观群怨说,屈原--诗可以怨(离,别也,骚,愁也);荀子--天下不治,请陈佹诗;杜甫--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韩愈--不平则鸣4.对古代重要文学理论批评篇章和专著的导读;5.介绍古人对古代重要作家作品及文体的评介情况。

三、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作用:1.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能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提供借鉴。

(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及理论从来不讲形象,中国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散文,讲究的是声色之美,抒情写景)2.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文学史(如《文心雕龙》)·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家兼理论家·宋代是产生文化巨人的时代: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奖、散文家、词人、诗人、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湖州竹派的创立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们的文学创作往往是在理论指导之下完成的,搞清了他的理论有利于我们理解他的文学创作。

如韩愈的文学理论:文从从字顺各识职;唯陈言之勿去,导致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3.有助于我们阅读鉴赏古代文学的作品(古代的作家往往都有自己的文学理论)·如钟嵘《诗品》对曹植作品的评价: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

·苏轼的文学理论: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绪论文学批评理论是人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与评论,它后于文学创作,但又对文学创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它是在文学的基础上,提升为一种理论形态,它蕴含了理论批评家对文学的认识,对文学的体会,对文学的审美评价、价值评价等等主观情识,因而它也必然与一定的历史文化、政治、思想、宗教、哲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文学批评”一词,源于英文“Literary Criticism”,Criticism的原意乃指裁判,冠上“Literary”,意为“文学的裁判”,因其为“裁判”,便扩充到文学裁判的理论以及文学本身的理论。

“文学裁判的理论”,即裁判者所依凭的理论依据,即批评原理,批评理论;另一方面,对文学作批评,必然要涉及文学理论,所以,罗根泽先生以为:“广义的文学批评,则文学裁判之外,还有批评理论及文学理论。

”▪陈钟凡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辨析西方“批评”一词的涵义,以为有五,即:“指正,一也;赞美,二也;判断,三也;比较分类,四也;鉴赏,五也。

”而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与西方的“文学批评”相比,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中西方文学批评的不同之处:—就批评的性质而言,中国的文学批评,侧重于文学理论的阐发,不侧重于文学的裁判。

即通过某一理论的阐发,对某一文学现象、作家创作情况的诠释,来表达自己对文学诸问题的看法,从而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此来指导未来文学。

其目的,主要不在于裁判他人的作品。

—就批评的内容而言,中国的文学批评,主要集中在文学问题上,诸如文学观、创作论、言志论、载道论、缘情论、音符论、对偶论、神韵论、性灵论等等;而对于批评理论的建设,与西方相比,则暗淡得多。

西方批判理论极为丰富,所谓“主观批评,客观批评、鉴赏批评、科学批评、演绎批评、归纳批评、性格批评、形式批评、心理批评、原型批评”等等。

—就批评形式而言,西方多是理论形态的东西,而中国则多是感悟似的东西,理论思辩形式不很突出。

眉批、旁批,点评等等,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主要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温柔敦厚: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颖达解释为“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与柔。

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

" 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与”得要求. 2“兴观群怨”:孔子得“兴观群怨”说对后来得诗学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得影响.①兴(文学作品得审美作用)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指诗歌得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得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得享受。

②观(文学作品得认识作用)侧重诗歌所反映得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得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

观世与观志就是读诗得两个重要方面。

③群(文学作品得团结作用)“群”,就就是“群居相切磋”.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④怨(文学作品干预现实、批评社会得作用)”怨"得主体就是对现实不良政治得批判。

但怨得对象不一定都就是“上政",可以对社会不合理现象得牢骚与感情上得不如意。

3、以意逆志:孟子《万章》上篇,针对《诗·小雅·北山》: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就是为得之。

读诗不能以“以文害辞,以辞害志",亦即不能以个别文字影响对词句得了解,也不能以个别词句影响对原诗本意得认识,应当“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得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得本意。

对“以意逆志”得理解,历来有两种不同得意见:一就是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二就是以诗人之意,逆诗人之志.4、知人论世:孟子批评与欣赏文学作品得重要原则与方法。

要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须要能“知人论世”,深入地了解诗人得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得时代状况。

5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得命题,意思就是说真正美妙得声音就是听不见得,真正美妙得形象就是瞧不见得。

老子认为具体得声音只就是声音美得一部分,不就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您去想象全部最美得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得局限,故而就是“大音”。

“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得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得“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得影响.为中国古代艺术境界理论得产生奠定了哲学与美学基础。

6“坐忘”“心斋”:庄子提出得命题,就是对老子“涤除玄览"思想得继承与发展。

虚静得方法就是心斋与坐忘。

心斋就就是空虚得心境,即超越功利得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坐忘指端坐而全忘一切物我得出世思想与精神状态。

原意就是讲对“道"得体认,须有空明虚静得心理状态。

这一理论与审美心理、艺术心理就是相通得.在艺术创造或艺术欣赏时,也须空明虚静得心理状态。

所以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就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7得意忘言:出自庄子《外物》篇,她认为“言”得目得在“得意”,但“言”本身并非“意”,它就是不尽意得,“忘言”,并不就是排斥或抛弃言辞,而就是在理解“意”得时候,不拘泥于言辞所已表达得范围,而应由此去领会与把握“言外”得部分,获得更为丰富与完整得“意"。

故必须“忘言"而后方能“得意”。

“言”只能起一种暗示,象征作用.“得意忘言”这就是庄子解决言不尽意然而有要运用语言文字得矛盾之基本方法。

认为语言可作为“得意”得工具,利用各种不同得语言,如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去获得“言外之意”。

8永明声律论:南齐永明时,由沈约、谢眺等人提出得关于诗歌语言得声音、韵律得理论。

周顒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八病”,“平仄相间”等。

沈约等将四声得区辨同传统得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形成永明体(新体诗)。

永明体得出现,标志着古体诗已暂告一段落,预示着近体诗得即将出现。

但在当时,就是有不同瞧法得,如钟嵘就认为过份讲究声律,文学创作就会受到束缚。

9发愤著书:就是司马迁在评论屈原及其作品基础上得拓展。

她认为许多著作家都就是由于遭遇不幸,受到社会得迫害或压制,有“道”难通,有志难申,为了表达自己得意见,抒发心中怨愤,以流传后世,才著书立说得。

“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深刻揭示了文艺创作得动因问题,司马迁得“发愤著书”说,上承先秦“诗可以怨"得传统,对后来韩愈得“不平则鸣"产生重要影响。

表现了极大得批判精神与战斗精神,强调作家在逆境中也应当奋起,而不应消沉,就是中国古代具有民主精神得进步文学传统得突出表现。

10“不平则鸣”:韩愈提出得关于文学创作动因得理论.不平则鸣继承了孔子“诗可以怨”、司马迁“发愤著书”钟嵘、刘勰“吟咏情性"得文学观念,突破了道统之说,所谓古文,不仅就是传道得工具,也就是鸣不平、写现实得工具。

文学创作得发生,就是因为作家心中郁结着不平,心中不平则来自现实生活得不公正,因此“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鸣”,不就是一种消极得遇到不平后得自然反应,而就是一种积极得对现实得干预,对不合理现象得愤怒抗争,就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富有民主精神与反抗精神得主题.11风骨:刘勰关于文学风格得理论。

“风骨"就是爽朗刚健得风貌,指作家得高尚人格与精神风貌在作品中得体现。

具体地说,风就是指作家得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特征。

骨就是指作品中客观内容所表现得一种思想力量,就是语言文辞所依附得枝干。

理想得文学风格就是“风清骨峻”。

源于魏晋时代得人物品评。

刘勰大力提倡风骨,具有针砭时弊得深刻意义。

针对南朝华丽辞藻,风格柔弱得骈体文学。

12隐秀:刘勰关于文学形象得艺术特征得理论。

隐,就是指意象得意而言得,它就是内在得、隐蔽得,就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得作家得心意情志,故要“以复义为工”.秀,就是指意象得象而言得,它就是具体得、鲜明得、突出得,就是针对客观物象得描绘而言得,故要“以卓绝为巧”。

隐秀也就是刘勰文学创作得一种美学要求,以自然为美,又不废弃人为加工得基本美学思想. 13盛唐气象: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就是一个文学批评得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得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得《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得特征就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吴景仙书》),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得总体印象,诗歌得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得活力、创造得愉悦、崭新得体验;以及通过意象得运用、意境得呈现,性情与声色得结合,而形成得新得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得诗歌相区别得特色。

具体地说,有浑然一体得整体意象美;有韵味深长得朦胧含蓄美;有不落痕迹得自然化工美;有抑扬顿挫得诗歌格律美.14“夺胎换骨”:黄庭坚文学具体创作方法。

未见于山谷文集,最早见于惠洪《冷斋夜话》。

要求学习古人作品,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然后从中得到启发,以构成自己作品得诗意与境界。

换骨法就是指吸取古人精彩得诗意境界而不袭辞,别创新语来表现.夺胎法则就是参考古人诗意而重新加以形容,以创造新得诗意境界。

这一理论从积极意义上来说,学习古人作品,吸收有益得成分,努力做到以故为新等等。

从消极意义上来说,这一理论有剽窃之嫌。

15“点铁成金":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提出,劝诫外甥多读古人得书与文章。

建议她“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更须治经,深其渊源”,然后“可到古人耳”.(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16“味外之旨”: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在钟蝾得论就是个滋味得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诗歌得“味外论".文学作品得醇美之处不在于具体景象上,而在于由具体景象构成,存在于景象之外得艺术境界上,可以让读者用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

味外之旨,韵外之致,正就是指艺术境界所具有得含蓄不尽,意在言外得特点。

这与她得“象外之象”得理论就是相辅相成得,“象外之象"就客体形象而言,“味外之旨”就主体审美而言。

“象外之象"必有“味外之旨”;要获得“味外之旨”就必须使艺术形象具有“象外之象”得特征。

同时也可以瞧出,司空图所欣赏得就是以这种艺术境界来表现山水田园诗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思想精神情操得诗歌.17“诗穷而后工”:欧阳修提出得诗学见解。

认为有理想抱负得文人政治上不得志,受排挤遭迫害,往往能写出好诗。

发展了韩愈“不平则鸣"得思想。

“穷”就是文以明道,“工"就是艺术上精益求精,对隐秀,刘禹锡“境生于象外"得发展.认为一就是政治上处于逆境得诗人往往更能对现实有清醒得认识,从而创作出有充实内容、有深刻思想得作品;二就是处于逆境得诗人有充裕得时间去潜心艺术,去创造独特得艺术风格与形式。

她举例刘禹锡、柳宗元都就是失志之人,反而成就了她们得文学。

18“性灵"说:袁枚得诗学理论。

这一理论具有反道学,主张个性解放得特征。

“性灵"说首先要求抒写真实得性情,这就是对李贽得“童心"说得继承与发展。

其次,强调诗歌要有自己得个性,说“作诗,不可无我”“有人无我,就是傀儡也”.再次,强调诗歌得独创性,反对雷同因袭。

最后,在艺术境界上要求有自然化工之美,反对有任何得人工痕迹。

【性灵】公安“三袁”提出得诗文主张。

袁宏道贡献最大。

“性灵”说得含义一就是“真”,提倡诗文创作必须抒写作家得性灵,表现内心得真实感情,应该就是自然天性得流露,反对任何得因袭模拟,剽窃仿作。

二就是“变”,变就是批评复古模拟文学思潮得理论基础.认为真正得继承,不就是模仿,而应当就是新得创造与发展。

三就是“趣”,即作品要有趣味,她们所提倡得趣味就是童趣,与李贽一样,具有反理学,反传统得鲜明得时代精神,就是思想解放、个性自由得审美趣味.四就是“奇”,袁宏道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字法句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这种新奇,就在于它不师法前人,而师法自然,凭心而出。

19童心说:李贽提出得著名学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童心,就是指人得绝假纯真得自然本性。

以“童心”为“天下之至文”之源,强调作家必须写出摆脱理学桎梏得人性之美。

童心说就是针对道学家所崇奉得封建伦理道德以及与此相关得传统观念,提倡真情反对假理,肯定人欲反对“天理”,要求恢复被封建礼教扭曲了得人得自然本性.毫无疑问,这就是一种对封建礼教具有叛逆性得、有启蒙思想色彩得文艺主张,它反映了由政治思想上得解放而导致文艺思想上得解放。

20“义理、辞章、考据”说:姚鼐在方苞“义法"说得基础上提出得桐城派古文论得纲领。

她要求这三者统一才就是写文章得最高最美得境界,即既有精深而不芜杂得义理,又有翔实而不琐碎得考证,并能用鲜明、生动、准确得语言来表达,这才就是最理想得完美得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