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材必背篇原文及理解性默写之陋室铭

合集下载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上学期间,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才是名山。

水不在于有多么的深,有了龙才会有灵气。

这个屋子虽然很简陋,但是因为住在这里的人,我的品德好所以就不会感觉到简陋。

碧绿的苔痕已经长到了台上,看着青色匆匆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在这里与人谈笑的多事博学的人,交往的人也没有知识浅薄的。

可以去弹不加任何装饰的素琴,也可以阅读经文。

没有什么奏乐杂乱的声音来搅乱我的耳朵,也没有什么官府的公文让我感觉到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的呢?赏析:这首<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可以说运用了多种技巧,像是对比、白描、用典、借代等等,之通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感是非常强的。

而既然为<陋室铭>,其中的铭是指刻在金石上的一种文体,一般是用来歌颂自己活着是警戒自己的。

因此,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看出作者虽然是对自己居住的简陋所描写,但其实是对于自己的品质所赞誉,更多的是表现出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一种情趣。

文中上半段其实也是为下半段的歌颂所进行铺垫,一方面是对于势利小人的鞭挞,一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气节。

因此,这一篇更像是对于现实不屈的一种宣言。

海棠苏轼〔宋代〕原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袅袅的东风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浓。

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

爱莲说陋室铭三峡理解性默写

爱莲说陋室铭三峡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斯是陋室,惟吾xx。

《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谈笑有xx,往来无xx。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xxxxxx,xxxx。

《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何陋之有?”。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斯是陋室,惟吾xx
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xx。

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xx,往来无xx。

用比喻xx“陋室”的句子是:
xxxxxx,xxxx。

《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xxxx:
何陋之有?
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xxxxxx,xxxx。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水不在xx,有xx。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理解背诵[1]

陋室铭理解背诵[1]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1.点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体现陋室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情状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体现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体现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的诗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5.体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以景色之雅来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以交往之雅来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以情趣之雅来表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9.运用类比,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0.点睛之笔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11.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意思相近的诗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爱莲说》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带答案

《陋室铭爱莲说》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带答案

《陋室铭》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阅读训练】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2、【名】出名,有名。

3、【灵】灵验。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斯,这。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6、【鸿儒】博学的人。

鸿,大。

7、【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8、【调素琴】弹琴。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9、【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10、【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

丝,指弦乐器。

竹,指管乐器。

11、【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案牍,指官府文书。

形,形体、躯体。

12、【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13、【西蜀子云亭】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14、【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6、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理解性默写:①、《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④、《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知识清单:15、陋室铭

2023年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知识清单:15、陋室铭

陋室铭【原文呈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变得神异了。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蔓延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无功名的人。

(在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文学常识】1.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用韵。

【词汇积累】1.字音字形馨(xīn)调(tiáo)素琴案牍(dú)2.古今异义无案牍之劳形:古义:形体,躯体。

今义:样子,形状。

3.一词多义①之:无丝竹之乱耳(用在主谓之间,不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②是:斯是陋室(是)当是时(这)4.词类活用①有仙则名。

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

②苔痕上阶绿。

上:名词作动词,蔓延到,长到。

③无案牍之劳形。

动词的使动用法,劳:使……劳累。

④无丝竹之乱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乱:使……受到扰乱。

【内容理解】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类比的写作手法。

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文章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景色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原文及其翻译赏析通用一篇

陋室铭原文及其翻译赏析通用一篇

陋室铭原文及其翻译赏析通用一篇陋室铭原文及其翻译赏析 1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注释山不在(1)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

斯(4)是陋室,惟(5)吾德馨(6)。

苔痕上(7)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8),往来无白丁(9)。

可以调素琴(10),阅金经(11)。

无丝竹(12)之(19)乱耳(13),无案牍(14)之劳形(15)。

南阳(16)诸葛庐(17),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8)?”注解(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著名。

(3)灵:名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

(5)惟:只有,只要,唯独。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

德馨:品德高尚。

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

(8)鸿儒:即大儒,学识渊博的人,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鸿:同“洪”大。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浅薄无知的人。

(10)调(tiáo)素琴:调,弹奏;素琴,没有任何装饰的琴。

(11)金经:泛指佛经。

(12)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这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乱耳:扰乱耳朵。

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劳,使动用法,使。

劳累。

(16)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陋室铭原文及详细翻译解读

陋室铭原文及详细翻译解读

陋室铭原文及详细翻译解读陋室铭原文及详细翻译解读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其中令小编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陋室铭》一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陋室铭》原文及详细翻译解读,供大家了解这篇古文。

《陋室铭》原文:作者: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原文及详细翻译: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注释⑴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ài):在于,动词。

⑶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í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陋室铭》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

《陋室铭》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

《陋室铭》注释、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陋室铭》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6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

铭,。

2、【名】。

3、【灵】。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

馨,。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鸿儒】。

鸿,。

7、【白丁】。

8、【调素琴】。

调,。

素琴,。

9、【金经】。

10、【无丝竹之乱耳】。

丝,。

竹,。

11、【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形,。

12、【南阳诸葛庐】。

13、【西蜀子云亭】。

14、【何陋之有】?二、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翻译: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翻译: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翻译:翻译: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6、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三、理解性默写:①、《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③、《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④、《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⑤、《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⑥、《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四、课内简答题: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仙”和“龙”比喻什么?本文主旨句是什么?该句在全文中起何作用?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突出陋室怎样的特点?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之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致和情怀?写作角度有何不同?5、作者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7、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9、文中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意思,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陋室铭】陋室,简陋的屋子。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3.陋室上阶有苔痕,帘子上草色入青。

4.陋室中有鸿儒相聚,没有庸俗之人。

5.可以弹奏素琴,阅读金经,没有杂乱的琴弦和繁琐的文书。

6.引用南阳诸葛庐和XXX作为比喻,表达陋室的高雅。

7.作者鄙视世俗生活,认为陋室中的高雅生活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8.“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与“浅水莫与涟漪争,小山何必买却楼”意思相近。

9.交往之雅表明陋室虽小但不陋。

10.比兴的句子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12.虽陋室而不陋,是文章的主旨。

13.表现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语句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有鸿儒相聚”、“往来无白丁”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4.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白丁”。

15.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16.引用XXX的话“何陋之有?”,点明文章主旨。

3.门前的苔痕上长满了绿色的植物,草色渐渐地渗入了窗
帘的颜色。

4.他们谈笑自如,都是些才学出众的人,没有一个庸俗之辈。

5.他们可以调弄素琴,阅读金经,没有嘈杂的丝竹声,也
没有繁琐的文案劳累身体。

6.他们谈笑自如,都是些才学出众的人,没有一个庸俗之辈。

7.没有嘈杂的丝竹声,也没有繁琐的文案劳累身体。

8.水的深浅并不是关键,只要有一条龙存在,就会有灵气。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赏析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赏析

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赏析《陋室铭》是我们高中必学的一篇文言文,它讲述了居出的高贵不应该只看外表,而是来自于主人的“德”与“馨”,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陋室铭原文及翻译注释和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陋室铭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陋室铭注释(1)陋室: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2)在(zài):在于,动词。

(3)名(mí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4)灵(líng):神奇;灵异。

(5)斯是陋室(lòu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

斯:指示代词,此,这。

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6)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

惟:只。

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

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上:长到;入:映入。

(8)鸿儒(hóng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禹锡文言文_古诗文网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禹锡文言文_古诗文网

陋室铭原文、翻译及赏析_刘禹锡文言文_古诗文网陋室铭(17278人评分) 8.3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写翻译写赏析收藏 app下载参考翻译译文及注释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文言知识一词多义⒈之:①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案牍之劳形②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近塞上之人,死▼参考赏析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经典诗句本文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体现作▼分层评析文章内容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至“惟吾德馨”)以类比的方式引出文章主旨。

文章开篇即以“山不在高▼鉴赏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

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写作技法《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类比等手法,而且押韵▼简介《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

一说为刘禹锡所著,另一说则为早于刘禹锡所著。

“铭”本是古代刻于▼赏析二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

它向人▼写作手法整体评析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

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作者介绍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1.刘禹锡的《陋室铭》,开篇以山水起兴,说陋室因有品德高尚的人在而声名远播,其中有关“水”的句子是:,。

2.刘禹锡的《陋室铭》,用比喻赞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3.刘禹锡的《陋室铭》,由山水仙龙入题,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

4.刘禹锡的《陋室铭》,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5.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作者交往之雅,从日常交往写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6.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景色之雅,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7.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自己的活动情趣,从反面写自己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8.刘禹锡的《陋室铭》,以正反结合,虚实相生手法,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9.刘禹锡的《陋室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10.刘禹锡的《陋室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11.刘禹锡的《陋室铭》,用草庐和玄亭作类比,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的句子是:,。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答案1.刘禹锡的《陋室铭》,开篇以山水起兴,说陋室因有品德高尚的人在而声名远播,其中有关“水”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刘禹锡的《陋室铭》,用比喻赞美陋室不陋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刘禹锡的《陋室铭》,由山水仙龙入题,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刘禹锡的《陋室铭》,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作者交往之雅,从日常交往写陋室不陋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景色之雅,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刘禹锡的《陋室铭》,体现自己的活动情趣,从反面写自己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刘禹锡的《陋室铭》,以正反结合,虚实相生手法,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1.写室中生活的句子:,;,。

2.写居室环境的句子:,。

3.互文见义的句子:,。

4.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

5.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

6.文中的名句是:,;,。

7.《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8.写作者交往对象的句子:,。

默写答案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2.《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
是:,。

3.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6.《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
,。

7.《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8.《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默写答案
1.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何陋之有?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 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 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陋室铭是东晋文学家刘义庆所写的一篇散文,正式名称为《陋室铭》。

“铭”一词表示铭刻,是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纪念方法,用来表达对某些人或事件的敬意。

这篇文章是一篇记载自己生活环境的文章,同时也表达着作者对于一些社会制度的不满。

文章写出了作者的生活环境——他居住在一间陋室之中。

但是尽管居住环境不佳,作者仍不灰心丧气。

他写道:“何必论高下之臣乎!贵贱之客,亦可使为东南之虎。

”这句话表达出了作者对于人的价值观念:人的价值并不只是来自于自己的地位和名声,而且也与自己的人格、品德等个人素质有关。

作者接着写出了他自己的心境——一颗宁静自若的心。

他说:“白发垂顿,形容枯槁,陋室寒犬,小房弥缝,昼眠夜兴,此事一然。

”这句话表达出了作者的豁达坦然之心,他不为物质所困扰,只顾自己的蒲扇和书札,给自己带来一份宁静,即使生活再贫穷也不为所动,这样的品行,很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从自己的陋室说起,引申到了时代和政治乱象,抨击封建主义制度的黑暗。

他写道:“汲井漱之,乾涸竭之;蹈厉制之,宽则生悖;矫刻势之,因数阻之;固穷于陋而蔽于泥,何获于致哉!”这句话中的“汲井漱之”“蹈厉制之”“矫刻势之”,是对于当时的奢侈浪费现象、专制政治、丧失人性等的揭示。

作者认为那些不合理的制度、陋习和糟糕的社会风气都是阻碍社会改良的主要因素。

最后,作者提出了改良的方案。

他写道:“过则勿惮改,改即大机宜。

”这句话意味着改良社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不同的人齐心协力,通过改良来发展社会,为人民谋福利。

综上所述,经过对《陋室铭》的理解和默写,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地方文学,同时也是一篇政治文学。

在表述自己生活状况的同时,刘义庆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的不满,并提出了改良的方案,这样的写作手法,彰显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学造诣。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
心灵的宁静。

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十则》中谆谆告诫我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因此,我们只有虚心广泛地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5、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6、《岳阳楼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
了“古仁人”在不同处境中都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优质解答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1。

“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

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

4。

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

5。

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6。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6。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7。

《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

8。

陋室不陋,因为作者有高尚品德散发芬芳,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

9。

文中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的核心句是:(),()。

10。

文中( )一句提挈了全篇大意。

11。

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12。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13。

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1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1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1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17。

《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18.形容交往的朋友不俗时,可以引用《陋室铭》中的两句:(),().19.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

20。

文中从正面写室中之事的句子是:( ),( )。

21。

文中表现主人高雅脱俗情致的句子是:( ),()。

22。

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23.《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24。

文中展示陋室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1.“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

(),()。

4.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

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6.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7.《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8.陋室不陋,因为作者有高尚品德散发芬芳,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

9.文中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的核心句是:(),()。

10.文中()一句提挈了全篇大意。

1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1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1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1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1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17.《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18.形容交往的朋友不俗时,可以引用《陋室铭》中的两句:(),()。

19.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20.文中从正面写室中之事的句子是:(),()。

21.文中表现主人高雅脱俗情致的句子是:(),()。

22.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23.《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24.文中展示陋室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的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

425.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陋室铭》理解性默写1.“时人XXX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陋室铭》中与“时人XXX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4.文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

5.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6.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6.《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7.《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8.陋室不陋,因为作者有高尚品德散发芬芳,XXX 在《陋室铭》中写道:“(),()”。

9.文中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的核心句是:10.文中()一句提挈了全篇大意。

1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环境优美)的句子是:1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13.描写陋室情况的句子是:(),()。

14.文中描写“陋室”情况恬静、雅致,使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15.XXX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情况幽静、雅致的句子是“(),()”。

16.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人物不俗)的句子是:17.《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18.形容交往的朋友不俗时,可以引用《陋室铭》中的两句:(),()。

19.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糊口的句子是:()。

20.文中从正面写室中之事的句子是:()。

21.文中表现主人高雅脱俗情致的句子是:22.表明陋室主人品行崇高(乐趣高雅)的句子是:23.《陋室铭》中表现正不和虚实联合写主人糊口乐趣的高雅,陪衬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24.文中展示陋室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XXX 贵。

”的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25.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26.XXX《陋室铭》中的句子“()。

表现了他超然物外、心静体闲的生活。

27.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28.《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主人因闲逸、清净而得意其乐的满意心态的句子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教材必背篇原文及理解性默写之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

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模拟实战练习
1.(2017·全国卷Ⅱ)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2.《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3.《陋室铭》中,“ 谈笑有鸿儒”一句表明与之交往的是知识渊博的学者。

4.《陋室铭》中,点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