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东境内几种方言的词汇比较

合集下载

江苏如皋方言词缀简析

江苏如皋方言词缀简析

江苏如皋方言词缀简析作者:张艺凡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第04期摘要:词缀是如皋方言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如皋方言个性的重要体现。

本文首先介绍了如皋方言的概况,然后分类简析了如皋方言常用词缀,最后总结归纳出如皋方言词缀的特点。

关键词:如皋;方言;词缀;特点一、如皋方言概况如皋市地处江苏省南通市西北部,在江淮官话区南部边沿,隔江与吴方言紧邻。

据海安青墩出土文物考证:新石器时期如皋处于青莲岗文化和良渚文化的交会地带。

这两个地区居民不断移入,加上黄河流域华夏人的流入,经长期融合,形成如皋方言。

现今多将如皋方言归属为江淮官话泰如片,如皋方言小片涵盖今如皋县、如东县、海安县、泰兴县和东台市东南部、张家港市段山地区,以如城话为代表。

如皋方言较为古老,内部差异较小,受吴语影响较大,与赣方言与客家方言亦有渊源关系。

二、如皋方言词缀分类例释在现代汉语中,词缀一般是指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定位语素。

按照该定位语素在词中的位置来划分,词缀可以分为前缀、中缀与后缀。

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将根据此划分标准,对如皋方言中常见词缀进行归纳分析。

(一)前缀1.老“老”作为前缀,多用于少数名词性语素之前,构成表动物或表人的名词。

(1)附加于少数名词之前,表示动物或人,如:老虎、老鼠、老师。

(2)用于构成亲属称谓,如:老大、老二、老公、老婆。

(3)附加于姓氏之前,表示亲昵,如:老王、老张、老李。

2.第与普通话相同,“第”可以附加于系数词之前,构成序数词,如:第一、第十、第一百。

3.阿在如皋方言中,前缀“阿”只存在于“阿姨”一词中。

(二)中缀1.的(里)在如皋方言中,中缀“的”的用法类似于普通话中的中缀“里”,在有些词中,可以和“里”互换,如:媚的(里)媚巴、邋的(里)邋遢、松的落壳、摇的豁落。

2.巴在如皋方言中,中缀“巴”一般与形容词结合,用来加深程度,如:呆巴入猴(十分呆)、紫巴伦登(十分紫)、脏巴邋遢(十分脏)。

江苏方言分布情况

江苏方言分布情况

江苏方言分布情况数据内容仅供参考学习,遗漏的请留言区补充江苏地跨长江、淮河,地域文化和方言文化有明显差别。

江苏省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中原官话方言区。

江淮官话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通泰片。

吴语区同属太湖片,细分苏州小片、毗陵小片。

中原官话区又分徐州片、赣榆片。

江淮官话的历史江淮官话,又称下江官话、南方官话,以前把南京话作为江淮官话代表音,现在一般把扬州话作为江淮官话的代表音。

通行于江苏省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徐州、宿迁部分地区、连云港北部地区除外),长江南岸镇江以上、南京以下地区;安徽省淮河南部、长江两岸地区,以及江西省沿江地带。

包括江苏省南京(除溧水南部、高淳)、扬州(高邮)、淮安、盐城、泰州(除靖江)、镇江(除丹阳和丹徒区的一小部分)、南通(除海门、启东、通州部分)以及连云港和宿迁两市部分地区;安徽省合肥、安庆(小部分)、芜湖(除繁昌和芜湖县全部、南陵部分地区)、六安、滁州、马鞍山(除博望区)、池州(除部分地区)、淮南(东部上窑、洛河地区)、蚌埠怀远县(县城周边)、五河县(浍河以南地区);江西省九江市区、九江县、瑞昌市;湖北省东部的孝感市和黄冈市等地,使用总人口7000多万。

江淮官话可分为洪巢片、通泰片和黄孝片,洪巢片的分布范围广,涵盖大半江苏省和安徽省。

江淮官话洪巢片,在语言学上是指淮语以中国五大淡水湖(五湖)之洪泽湖和巢湖为两端的大片区域,包括今江苏江淮之间地区:扬州、淮安、盐城等;江苏沿江西部地区:南京(溧水南及高淳除外)、镇江(丹阳除外)、常州市金坛西部;安徽省中部地区:合肥、滁州、六安南部等;安徽南部沿江诸市:马鞍山、芜湖的部分城镇地区等。

洪巢片四面分别与中原官话(北)、淮语通泰片(东)、吴语太湖片(东南)、吴语宣州片(南)、赣语怀岳片(西南)、淮语黄孝片(西)等方言接壤,在方言交接地区与各方言互相影响,呈现出丰富的过渡特征。

以江淮官话的代表扬州话为例,以扬州市区(老城区)方言为标准。

南通方言——精选推荐

南通方言——精选推荐

南通方言我講的是南通話,但多些捲舌音。

南通地区方言极其复杂,这和南通地区逐渐由水成陆,各时期接受了各地移民的历史有关。

西部、北部的海安、如皋以及如东的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属于江淮官话泰如片,其中可以分如东东部地区和其他地区的两种,可以分别称为如东话和如海话。

南通市区(及南通市的部分市郊)的方言南通话,也常被归入江淮官话泰如片,但和前者根本无法交流(故也有人认为应该单独成片)。

通州主要说另外两种吴语,通东话(亦可叫古常州语,启海人称江北话)和金沙话,其中金沙话是通东话和江淮官话南通话的过渡方言,和其他二种吴语也很难交流。

东部启东海门的南部以及如东的部分东部沿海地区、通州部分地区主要说属于吴语苏沪嘉小片的启海话(本地称沙地话)。

启东海门的北部和通州一部分地区说通东话。

通东话被归入吴语毗陵小片,是南通东部最初的方言的继承者。

南通话的形成和发展目前还没有权威论述,通东话和启海话被认为是由不同时期的江南拓荒移民带来的。

在上述各种方言交汇的地区,一个人会多种方言,交流中使用对方方言母语的情形并不罕见。

流传于今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及通州区中西部地区的南通话的形成要追溯到隋唐之际。

那时候,南通的主要人口构成是来自江南吴语区的移民,可以看成是南通话的雏形。

随着古通州所在沙洲与长江北岸的涨接,逐渐和泰如话融合形成了南通话的雏形,现代南通话被归属于江淮官话\通泰片\南通片颇有争议,曾被建议单独划出吴方言区成为一个“方言岛”。

可能具有较浓厚的吴语色彩。

南通话可以和属于吴语的金沙话无障碍交流,但在江淮官话区内无法于的其它方言交流。

南通话语音上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有七个音调且古全浊声母不分平仄一律读成送气清音,根据这一点把它排除在全浊声母保存完好的吴语之外。

这一特点和附近的泰州、如东、如皋、兴化、东台等地方言类似,所以把这一带方言划为江淮方言(江淮官话)的通泰片。

但实际上南通话与通泰片的其他方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论南通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

论南通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

论文题目:论南通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指导老师:学生姓名:学号:院系:文学院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写作批次:原创承诺书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若本论文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日期:2016年4月1日目录目录 (II)摘要 (III)Abstract (IV)一、言的概念 (1)二、普通话概念 (1)三、南通方言特点(以如东县为例) (2)(一)南通如东县方言语音上的特点1 生母方面 (2)2 韵母方面 (2)3 声调方面 (3)(二)南通如东县方言词汇上的特点1 从词性分化方面 (3)2从词项标注方向 (4)(三)南通如东县方言语法上的特点1从人称代词方面 (4)2从语气词方向 (5)四、普通话的特点 (5)(一)普通话语音上的特点 (6)1声母方面 (6)2韵母方面 (6)3声调方面 (6)(二)普通话词汇上的特点 (6)1从词性分化方面 (6)2从词项标注方向 (6)(三)普通话语法上的特点 (6)1从人称代词方面 (6)2从语气词方向 (6)五、南通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7)(一)与普通话的相同之处 (7)(二)与普通话的不同之处 (7)六、结语 (8)参考文献 (10)摘要普通话是我国的官方语言,我们每个人都被要求学习普通话。

而方言,则是家乡的象征,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的方言,56个民族的方言各不相同,各个地区的方言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有些方言你发现与普通话没有什么区别,而有些则差别很大。

本文主要研究南通方言与普通话方言的比较。

文章以南通市如东县为例,主要从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面来对南通如东县方言与的普通话进行比较。

由此来分析出南通方言与普通话的相同处和不同处。

让大家更了解南通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关键字:南通方言;普通话;如东县;区别;相同之处IAbstractMandarin is the official language of China, each of us are required to learn Mandarin and dialect. It is the hometown of the symbol, and every area of each dialect area, 56 ethnic dialects vary i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dialect there a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ome dialects have you noticed what difference with Mandarin, while others are quite differen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Nantong dialect and Mandarin dialect. Taking Rudong County of Nantong city as an example, mainly from the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of this three years of Nantong County of Rudong dialect and Mandarin were compared. The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dialect and Mandarin. Let them know more abou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Nantong dialect and Mandarin.Key words:Nantong dialectRudong CountymandarindifferenceSame place一、方言的概念方言,是语言的变体。

江苏东海方言的词汇差异

江苏东海方言的词汇差异

作者: 苏晓青
出版物刊名: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9-61页
主题词: 东海;词汇;差异
摘要: 东海县是江苏最北部的县份之一,地处江淮次方言和北方次方言的交界地区。

具有较突出的方言特点。

东海方言内部可分为东南与西北两片,东南片保留入声,具有江淮话特征,西北片没有入声,县北方话的特征。

本文选取日常生活中的20条常用词语,通过全县25个乡(镇、场)的对比,反映两片之间的重大词汇差异,同时反映该地方言同中有异的南北渐变的特点。

标准南通话发音大全

标准南通话发音大全

标准南通话发音大全跌挂子--没面子纳坎子--骂小孩洋箱子--同上猫儿精--办法人儿灯--牛人节棍--厉害,来势嚼蛐子--唠叨X虾儿头--同上咳堆--瞎说扎登--长得壮来头丑--没有礼貌硬吧了翘--固执己见刺吧拉哈、拉吧熟翘、刺乎嗦得--痴的傻的神吧嗦翘--机灵么混、么根--非常咯有、咯好、咯行--有没有、好不好、行不行猫虚--眼泪怎啊弄向--怎么办怎啊喇嚯--怎么样沟滩里--河边标标--看一看草鞋底(一种酥饼)啦馋(流口水)小褂子(衣服)格架子(这样子)老攒的(很好的)猫儿龙(丑,不漂亮)朝饭子(很早以前)米西米西的(很小很小的)节棍(厉害)嘻嘻网儿(蜘蛛网)棱方(干净)叶草(热闹)过过儿(晒衣服的架子)围腰儿(围裙)细纳勘子(骂小孩)细洋箱子(骂小孩)细背锹儿(骂小孩)代嘎好(大家好)槽贩子(从前)瓦丝(全是)朝翻子(过去)无粒(聪明)烂无三仙(脏,不修边幅)神之武之(坐不住,油嘴滑舌)死下活冒(胡说八道)黑人 (吓人)胡头大乱(胡说八道)靠龙绳、堆骇、恰驱(脑子碰线)尼个瓜啦?(你回家来吗?)死错卡(暗地里陷害别人)豁子(音近似“华子”第四声,意为祸事,出乱子)嚼蛆(乱说话)窝把(大便)凳摸子(蝗虫)恰虚(小便)羔卖个钱一块(没记心)棉凳子(棉衣)池缸(厕所)呐呐(老婆)老好戏子里~~带和多广广啊(很好玩的,和大家讲讲啊!)老灵泛的(干净)作四腊窝(撒泼)苦四(浪费)忒放德亚(偷板得野)-差得太多败要嘘(不要虚)-不着急瞧子(前天)簪簪儿(轻松的)忒放德亚(差远了)作四腊窝(诈死赖活)苦四(瞎弄)瞧子(前天)海(螃蟹)推饭地儿(差一点)上火(点灯)猪惨头(猪舌头)仙方(比较讨厌的东西)斜(凶)上拉里替(到哪儿去)促掐(使坏)弄头人(捉弄人)卷泥(干吗)劳拨性(老百姓)个伢儿老很尼!(这孩子老好的!)组神尼(做什么)作默(着急)表贼儿(骂人的)堆心(包饺子的馅儿)狂人(喊人)打不日子(指做无聊的事)摸欠嘁(摸曲)指做无聊的事而浪费时间乖乖龙地东(太了不起了)妈儿藤(小洞)爬儿得(小凳子)锅子我儿(胳肢窝)炫巴拉哈(很丑的样子)痴里哈动(很傻)冻怂(笨蛋)次8黑(傻瓜)粘点儿(差一点)糟饭子(从前)摸耳(痰盂)草鞋底(一种酥饼)烘缸(一种取暖的火炉)娘奶(奶娘)啦馋(流口水)呆逼日嘿的(傻瓜)狗逼劳糟的(骂人的话)小褂子(衣服)格架子(这样子)过架子(那样子)老攒的(很好的)猫儿龙(丑,不漂亮)朝饭子(很早以前)午槛(门坎)米西米西的(很小很小的)节棍(厉害)嘻嘻沽儿(蜘蛛)嘻嘻网儿(蜘蛛网)棱方(干净)得(dei)据哦(juo)(物体所占体积。

从北部吴语和如东方言词的比较看方言特征词

从北部吴语和如东方言词的比较看方言特征词
— 126 —
说文解字 季小秋 / 从北部吴语和如东方言词的比较看方言特征词
表 1 吴语与如东话一级词比较
— 127 —
语文学刊 2007年第 11期
表 2 吴语与如东话二级词比较
特征词的研究是将某一方言区内方言的词汇与其他方言区内方言 符。
二、方言词的比较分析
《北部吴语的特征词 》(2003)按重要程度将特征词分为三部 分 :一级 ,区内普遍通行 ,区外较少见 ,具有识别意义的特征词 ;二 级 ,通行于多数地区 ,也较多通行于南部吴语地区 ,其他方言地区 较少见的方言词 ;三级 ,区内通行于中心地带 ,或使用不够普遍 ,或 与其他方言地区交叉互见的方言词 [2]。
— 128 —
三、结 语
可见 ,这些北部吴语的一级、二级特征词在如东话中也经常使 用 ,意义和用法上相似或一致 ,语音上符合演变规律 ,因此 ,对比特 征词分类层级的特征程度 ,这些特征词并未能排除其在区外出现 的可能性 ,其特征度有所降低 ,同时也反映方言间的关系。一方面 由于如东位于吴语和江淮官话的交界地带 ,词汇之间的相互影响 必不可免 ,另一方面由于吴语和江淮官话历史层次上的复杂关系 , 这些特征词在如东话中的出现也不足为怪。
如东方言暂不考虑沿海地区 (如兵房镇等 ) ,因其实属吴语 , 而以掘港话为代表 ,以掘港话音注音 ,声调阴平为 21,阳平为 24,上 声为 32,阴去为 55,阳去为 33,阴入为 5,阳入为 3。
本文只比较一级、二级特征词 ,分析其在如东话中的表现。 为标记明显简便 ,例句中的词只用“~”代替。 (图表见后 )
4. 方言特征词中 ,内部覆盖面越宽、外部与别区方言交叉越少 就越重要 ;基本词汇比一般词汇重要 ;单音词比多音词重要 ;词根 特殊的比词根相同词缀不同的重要。

南通话

南通话

标准南通话发音大全跌挂子--没面子纳坎子--骂小孩洋箱子--同上猫儿精--办法人儿灯--牛人节棍--厉害,来势嚼蛐子--唠叨X虾儿头--同上咳堆--瞎说扎登--长得壮来头丑--没有礼貌硬吧了翘--固执己见刺吧拉哈、拉吧熟翘、刺乎嗦得--痴的傻的神吧嗦翘--机灵么混、么根--非常咯有、咯好、咯行--有没有、好不好、行不行猫虚--眼泪怎啊弄向--怎么办怎啊喇嚯--怎么样沟滩里--河边标标--看一看草鞋底(一种酥饼)啦馋(流口水)小褂子(衣服)格架子(这样子)老攒的(很好的)猫儿龙(丑,不漂亮)朝饭子(很早以前)米西米西的(很小很小的)节棍(厉害)嘻嘻网儿(蜘蛛网)棱方(干净)叶草(热闹)过过儿(晒衣服的架子)围腰儿(围裙)细纳勘子(骂小孩)细洋箱子(骂小孩)细背锹儿(骂小孩)代嘎好(大家好)槽贩子(从前)瓦丝(全是)朝翻子(过去)无粒(聪明)烂无三仙(脏,不修边幅)神之武之(坐不住,油嘴滑舌)死下活冒(胡说八道)黑人 (吓人)胡头大乱(胡说八道)靠龙绳、堆骇、恰驱(脑子碰线)尼个瓜啦?(你回家来吗?)死错卡(暗地里陷害别人)豁子(音近似“华子”第四声,意为祸事,出乱子)嚼蛆(乱说话)窝把(大便)凳摸子(蝗虫)恰虚(小便)羔卖个钱一块(没记心)棉凳子(棉衣)池缸(厕所)呐呐(老婆)老好戏子里~~带和多广广啊(很好玩的,和大家讲讲啊!)老灵泛的(干净)作四腊窝(撒泼)苦四(浪费)忒放德亚(偷板得野)-差得太多败要嘘(不要虚)-不着急瞧子(前天)簪簪儿(轻松的)忒放德亚(差远了)作四腊窝(诈死赖活)苦四(瞎弄)瞧子(前天)海(螃蟹)推饭地儿(差一点)上火(点灯)猪惨头(猪舌头)仙方(比较讨厌的东西)斜(凶)上拉里替(到哪儿去)促掐(使坏)弄头人(捉弄人)卷泥(干吗)劳拨性(老百姓)个伢儿老很尼!(这孩子老好的!)组神尼(做什么)作默(着急)表贼儿(骂人的)堆心(包饺子的馅儿)狂人(喊人)打不日子(指做无聊的事)摸欠嘁(摸曲)指做无聊的事而浪费时间乖乖龙地东(太了不起了)妈儿藤(小洞)爬儿得(小凳子)锅子我儿(胳肢窝)炫巴拉哈(很丑的样子)痴里哈动(很傻)冻怂(笨蛋)次8黑(傻瓜)粘点儿(差一点)糟饭子(从前)摸耳(痰盂)草鞋底(一种酥饼)烘缸(一种取暖的火炉)娘奶(奶娘)啦馋(流口水)呆逼日嘿的(傻瓜)狗逼劳糟的(骂人的话)小褂子(衣服)格架子(这样子)过架子(那样子)老攒的(很好的)猫儿龙(丑,不漂亮)朝饭子(很早以前)午槛(门坎)米西米西的(很小很小的)节棍(厉害)嘻嘻沽儿(蜘蛛)嘻嘻网儿(蜘蛛网)棱方(干净)得(dei)据哦(juo)(物体所占体积。

江苏方言常用的词语汇总

江苏方言常用的词语汇总

江苏方言常用的词语汇总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江苏方言常用的词语汇总,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通用型晚森死不挺,早森死不醒0-10零叶儿三丝雾绕切Bia(8)救涉个是家?=是不是?挺丝=睡觉(语气不好的话)叔叔:哑哑,爷爷:家家;爸爸:拜拜。

姑姑:布布;舅舅:秋秋。

常州话谢谢=霞霞夫妻两个=薄劳两个谁呀=嗲-柠?二流子=了色金坛话:什么=diaguo嗲国江阴话:没关系=勿碍各谁呀=啥宁=啦各不知道=不晓得=不清爽我们=gnouli≈偶里你们=nende≈嫩的(或:nde)他们=gkeide≈给的洗澡=luoyue≈落越(在大铁锅里,下面烧火!你们不敢吧?)走=pao≈跑回家=jueankei≈卷剋说话=gangzhang≈纲章丈夫=guennin≈官人妻子=ngiangzi≈娘子上午=czangzhei≈??(上昼)下午=hwuzhei≈武?(下昼)妈妈=恩妈外婆=舅婆舅妈=阿梦吃饭=且饭脚=夹手=sei回家--走家东海石头=石溜子地面:就(第一声)地回家:去家早晨:一早清(轰)子明天:门天泰兴话谢谢=恰恰南通话:家里没有人=锅哩没德盐如皋话吃过饭没有=够曾妾饭嘎老人家,年纪大了=老人嘎,年纪大阿泰州方言你男朋友=你小妈妈徐州方言里里有好多的:剋(kei)吃饭叫做剋饭打架叫做剋架打死叫做剋死太仓话狗熊帮兔子刚,嫩啊哈活绳个?兔子刚:法哈!==狗熊和兔子在森林里面玩,遇见了一只猴子。

狗熊问兔子:你害怕猴子吗?兔子说,不怕。

盐城回家=====嘎去干什么=======做泥哦答应时候就说:恩呢做事认真就说:你做的敏功嗯杂个上该害逛,色到个钱包,还把头肉那个妇女,她说:“难为你哦!”翻译:我昨天上街瞎逛,拾到一个钱包,还给前面那个妇女,她说:“谢谢啦!”扬州仪征多玩子大家聚聚?(什么时候大家聚聚?)下面的人,你们拜革我贺说!(下面的人,你们不要瞎扯!)小姐!现在多转子拉!==小姐!现在什么时间了!我要挺了(我要睡觉了)是带(是的,表示同意的)啊是滴?个是滴?(对不对,同意不同意的意思)明篙(明天)[原文]你各被炮冲的,太硬到落山了,字8洗饭8总,囚头难弄呢,就界杠子还想找马马俩,快丁个来盖口,该聊了快到锅山洗洗烧廉挺丝![译文]你,太阳都下山了,你字不写饭不吃,弄头发呀,就这样子还想找老婆,快来吃饭,吃完了到厨房去洗脚、睡觉海门我四海门咛,自了长刚玻边,念一叟唐司吧:锄户捏当午,汗滴湖下土,谁字别中餐,列列家辛苦鞋子---蛤子宜兴话:谢谢=西西风筝=鹞子南通方言:家里没有人=锅里没有盐哈子哇勒哈滴嘻哇——“鞋子坏了鞋底先坏”苏州话说数字:1一2倪3山4似5恩6陆7切8不9酒淮安话:外婆=婆奶外公=婆爹1-10叶、鸥、衫、撕、捂、捞喔、妾、拨唉、九、撕唉!江苏方言常用的词语汇总。

十个如皋话常用字,看看你认识几个

十个如皋话常用字,看看你认识几个

十个如皋话常用字,看看你认识几个如皋话属于江淮官话的的泰如片,也有的叫通泰片,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族官话,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在我们的方言中,有很多词汇,我们用得比较频繁,也知道它的含义,但却不知道怎么写,这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这些词汇是正宗的“古代汉语”,老一辈用的比较“得心应手”。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变迁,年轻一代逐渐被“普通话”洗脑,相关词汇也被“普通话”中更简单易懂的“白话”所代替,所以这些字反而变成了“生僻字”。

本文就列举如皋话中常用的十个“方言”字,看看你能认识几个:举例:看你王脓鼻涕流的,拖哈来尺把长,快点用抽纸去擤哈子!举例:你用点力扽哉,怕绳儿扽啊断啊咋,不要舍不得力气。

举例:咋个死人的冬天冷嘎没得命,我的皮都冻嘎皴啊!举例:甲:“跟到饭店的菜吃噶之后怎啊说向?”已:“一盘吧,有点齁,不如在噶的喝点糁粥。

”举例:落雨天地哈滑得没得命,不曾噶擦就跐啊个大老吧。

举例:对面来啊个野狗子像要咬人,小明绰起个砖头就啬嘎过去。

举例:高你不要到草地哈瞎溜,这哈子好了,挨洋辣子剌嘎吧。

举例:甲:“他昨到茅台喝噶多啊,湫了好几瓶,之后怎嘎说向的?”已:“辣个让他瞎喝的,哕嘎一夜。

”举例:户主:“你量量看,这个要买多太的瓷砖。

”瓦工:“跟到忘啊带尺,量啊哈子,估作如三拃的样子。

”举例:肉包店老板:“要肉包还是菜包?”顾客:“总不要,我要溏心豆沙的。

”另外,再举点如皋话热潮的例子:东西(物品)——杲昃受苦,遭罪——挨搞,操区人来疯——翻嫌歪歪斜斜——乔咬撇撒,时要撒拐晚上——夜里(yalei)橡皮——擦皮揩揩(kai)看什么东西呀——瞟(biao)甚呢杲昃(gaozi)啊很早——老里八早、捞枣儿很大——无太(tai3)不太的摇摇晃晃——摇的豁落的嚣张——非样浮躁的坏蛋——大枪mei 、打枪被厕所——茅港小板凳——矮凳儿、爬爬凳吃饭了吗——果曾吃嘎难看——难向、丑相大便——欧屎、乌死小便——猜需、掐嘘、欧虚三轮摩托——三卡儿(三轮摩托的士)、兔儿头自行车——脚踏车说谎——信啊嘴的瞎说、天花如胡话刚才——才儿、才珈儿拖鞋——嗒板儿、嗒三儿脖子——颈康(jin-gang)丈夫——男匠老婆——女匠、马妈儿、新娘子(西乡话)没有——么(me)得吹牛——日怕、漂薄汤(pio-pa-tang)螺蛳——窝螺儿回家——家(ga)去异想天开——拿心明天——门挠晚饭——夜饭吵架——淘气,刚丧难看——死形架子到你家玩——上nia耍子温开水——va烫儿小男孩——细男伢(nger)、细拿宝儿小女孩——细丫(nga)头费话多——穷嘴吃东西——床倒头(一般用作戏谑)睡觉——挺告、困告、猴告摩托车——谋贴卡儿故弄玄虚——拿乔、现人眼蛤蟆——癞宝青蛙——田鸡蚯蚓——河仙、何养蜈蚣——百脚姐姐——假假妹妹——眯子哥哥——哥(go第二声)儿弟弟——妻子爸爸——父、鸦爷爷——嗲嗲外公——外外、外公、公公外婆——婆婆伯父——大大叔叔——姨(如城周边及北部) 、堐堐(读音相似西部及西南部) 、别别(读音相似西南部石庄、张黄、葛市小部)婶婶——娘娘姑姑——嬢嬢 (部分地区称呼比爸爸大的叫姑妈,比爸爸小的叫嬢嬢)、呗呗(靠近泰兴一带)姨——姨娘姨妈(部分地区称呼比妈妈大的叫姨妈,比妈妈小的叫姨娘或姨)、如城周边称叔叔为姨做事不靠谱——撒(第2声)的不搭的说话不靠谱——没向管,无头霞儿傻乎乎——呆不如猴的磨蹭——摸区子乱讲话——嚼区子、搞血沫不听劝阻的人——捏鼻呛做梦——发演(发魇) 、发影(西南部读音)、做下老儿跑步——溜、候。

如东话的由来

如东话的由来

如东话的由来
如东话的由来主要受到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根据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历史上地理文化对方言区域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沿线的经济繁荣促进了各地方言的融合,形成了江淮官话,也就是北方官话。

在大唐盛世,盐漕业的发展使得如东地区吸引了大量商人,他们的语言逐渐接近江淮话,从而形成了如东的主要方言——下江官话,也被称为“苏北话”或“江北话”。

如东境内的人口迁徙历史也影响了方言的多样性。

民国初年,沿海地区废灶兴垦,导致大量垦民从崇明、启东、海门等地搬迁至如东,使得如东县的汉语方言变得复杂。

大豫、兵房等地的人们操吴语,俗称“沙里话”。

而如东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属于江淮方言的通泰片,俗称“本场话”。

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地带,具有两种方言的特点,如原来的掘港、童店、饮泉乡的南部,俗称“南场话”。

如东话被认为是如皋话向通东话的过渡方言,这可能与古海门地区坍塌后的移民影响有关。

总的来说,如东方言东西悬殊,两大“语言岛”在语音上的共同特点是两个去声、两个入声,加上阴平、阳平、上声,共七个声调,语音中含有全浊辅音。

如东话——精选推荐

如东话——精选推荐

如东话(1)意泛,——恶⼼(2)假么⼉---假的(3)啦嗨--哪⾥(4)来丝--很好(5)果对---对不对阿(6)嚼蛆---闲聊(7)牵思--⽜头不对马嘴(8)森不锵---倔,不听劝(9)哼苹果--削苹果(10)泻肚⼦--拉肚⼦(11)哈须---⼆百五(12)耍⼦---玩⼉(13)深来是的---本来就这样(14)呆不⼊猴---傻⼦(15)⿇甲、虐侃⼦--⼩孩(16)果成好--有没有好你吃饭了吗?——---你个曾吃噶啊?嚣张---⽼毕⼊象的东西——杲昃(稿⼦)晚饭----呀饭 晚上——呀的睡觉——猴皋 困皋逃跑----累着啊受苦——挨稿 罗嗦----叽咕⾁姑碗类——⼤碗、⼆碗、三嚎⼉碗、他⼉碗⼉⼀下⼦——⼀蛤头 拖鞋---地卑⼩板凳——爬趴⼉凳刚才——先⾖⼉、才⼉青蛙-------⽔鸡⼉、⽥鸡明天---门道今天——更道昨天——册(2声)道蛤蟆——癞宝 脖⼦---颈刚 蚯蚓 ----河⾹蜈蚣---百脚螺蛳----螺⼉ 螃蟹-----爬海 斧头——胎五厕所==--⽑港鲫鱼——救鱼黄鳝——长鱼鲤鱼——花鱼河蚌——抛外⽉亮 --- 腊⽉勺⼦==沙⼉调羹母鸡----⽼卯鸡⽔开了——⽔透啊粥溢出来——粥噗出来啊睡觉----挺告\睡告\困告\猴告\两告没办法——么得⼋发瞎说----淡话⼊糊话 嚼曲⼦猪要⽣了——猪⼦要哈疯狗-------哈狗回家------嘎去你这个家伙----- 你个死形好像——好枪吃晚饭---种呀饭 摩托车——魔塌叉、魔塌卡⼉费话多-----繁的没得命胡说⼋道------天花⼊胡话的淘⽶的器具 -----淘裸⼉拖鞋---- 拖孩瞎说——掐区⼦调⽪——报怨媚⽪短裤——裤头烧⽔的罐⼦——汤罐我跑啊跑啊跑还是没有追到她——偶累啊累啊累杀噶雅不曾拴到她!天蒙蒙亮——天⿇⿇亮玩硬币——涩钱墩绷绳——绷⼤河玩台球——倒卡拉球抓知了——抓假累撒枪----(脚踏车链条做的,可以打⽕柴头的枪,很响)涩炮⼉——(扔在地上,或墙上,可以响,不⽤点⽕)哗炮——(纸折的,⼀甩可以响)。

如皋话(精华版)Microsoft Word 文档

如皋话(精华版)Microsoft Word 文档

如皋话(精华版)2009-12-15 11:00:01| 分类:东来东往|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首先声明生为一个如皋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能说一口流利的如皋话也是我这一生最荣幸的事在我有生之年我会努力也将继续发扬博大的如皋精神接着声明感谢CCTV以及各大****能给我这样一个展示华丽如皋话的机会下面我将为大家随意展示一些常用或不常用的如皋话以供全球人类共同学习探讨明天--门闹谢谢--恰恰喜欢--或系干吗啊--做内啊?小伙--小化枪毙--恰妹睡觉--岁高日--宽然后--或的发痴--发次.为什么--暂啊的.好不好--果好嗲硬币--(可烟)子儿可烟要连读玩--垒疯玩--垒事鞋子--孩子可爱--同老婆,女人--马马儿街--该你--内那个--落果什么--神内敲--靠农村--下哈们--赖像--枪爷爷-----嗲嗲外公----工工伯父---大大姐姐---假假哥哥---锅锅妹妹------眯子我跑啊跑啊跑还是没有追到她──恩溜啊溜啊溜蛤四不曾拴到她!不得了,水泼出来了──没得命,水铺出来溜!这件衣服是我自己缝的──咋千衣上四哦自子饺的你吃饭了吗?──内果曾七帆啊?睡觉──猴皋受苦──挨稿晚上─雅上看什么东西呀──望什内稿子很早──老早八早很大──无大不大嚣张---老象小板凳──爬爬凳儿什么东西----什内搞子吃饭了吗----果成吃嘎一下子──一哈头大便--乌死小便--尿需刚才──先豆儿脖子---井康丈夫---男的老婆----女的螺蛳----落螃蟹-----旁海回家------嘎嘎儿聊天──哒寡难看---丧行吃晚饭---床饭(啊哈哈哈)吵架---淘气死相---缺形样仔到你家玩---到嘎里耍子温开水----叶水小男孩---细小伙小女孩----细啊头费话多----恰区子摩托车──魔答差蜈蚣---百脚厕所---毛港瞎说--嚼大头打闪——哇显担心,操心——跷嘘拖鞋——搭跚儿藏——闶水坑——汪塘儿月亮——腊月子沙包——(把)袋(tar)呕吐,吐——(哇,估计就是呕的变音)圆形竹编器具,直径1米左右——盘篮淘米篓——淘篓蒸——who~~(气息下压)风箱——风桨电能表——火表堂屋里面与墙同宽的台子,两边有橱——条台被子——(披懒)上衣,外套——褂儿衣服——衣裳展示就到此为止,这只是如皋话海洋中的一叶扁舟 , 要想更多的了解的博大精深的如皋文化敬请参加5天后在法国巴黎卢浮宫举行的世界杯如皋话顶级展示届时会邀请到100名精通如皋的世界级专家为您讲解您如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直接咨询我或在空间留言任何发音困难的问题我都将为您解决再次谢谢CCTV..............。

南通地区各区域方言人口数量分布大致如下

南通地区各区域方言人口数量分布大致如下

南通地区各区域方言人口数量分布大致如下:备注:1、上表中为大约数量;2、方言内部差异:启海话、南通话、金沙话各自内部差异不大,如海话、通东话内部差异较大;3、各方言间的沟通情况:南通话与金沙话可完整沟通,金沙话与通东话接近区域可部分沟通,如海话内部东部(例如如东东部掘港一带)与西部核心区域(如皋、海安)沟通不是十分顺畅;4、过渡情况:启海话与其他各方言间无渐变过渡带,通东话与金沙话、金沙话与南通话、南通话与如海话之间均有方言过渡区域;5、崇川区为南通市区核心区域,市民中有大量县区来的新市民,方言人口无法界定,所以统一标注为南通话;因此表中南通话人口是被高估的,其他各方言相应被低估,非南通话人口新市民中启海话人口最多;6、由表可得:南通地区方言最复杂的地区为通州,方言最单纯的地区为港闸区、海安;7、各方言中,分布区县最多的为启海话,除港闸、如皋、海安外,其他各区县均有分布;分布区域最少的为金沙话,除通州外,其他各区县均无分布。

崇启海方言俚语趣谈沙地方言都说土,外地人碰到沙地人总要用“哈(蟹)勒蟛蜞”来开一个玩笑。

其实,细心琢磨一下沙地方言,也不尽是土得掉渣的话,好多词语还是蛮有点普通话的韵味,有的词语涵义还是比较深刻的。

我们不妨以恋爱、结婚生子为线索,找几个沙地方言俚语咂咂滋味,看看是不是也够有味的喔。

黄豆星,滚滚动:是恋爱用语,说的是姑娘谈恋爱心神不定,有“朝三暮四”之嫌。

与此相反的就是“除非东海起蓬尘,石桥氽来木桥沉”这句话了。

常规情况下,“东海起蓬尘”、“石桥氽”和“木桥沉”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它用的是夸张手法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与“山盟海誓”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有阶沿草,我有麦门冬:什么是“麦门冬”?“麦门冬”是中药名,原草就是“阶沿草”。

儿女恋爱谈成了,两亲家呢,还都瞧不起对方的家产。

于是放话“你有阶沿草,我有麦门冬”,表达的意思是说,你有的,我也有,有什么稀奇的?表示对人家所拥用的我不服气。

如东方言中的歇后语

如东方言中的歇后语

如东方言中的歇后语如东方言中有异彩纷呈的方言歇后语。

这些歇后语多数是人们在劳动中约定俗成的产物,如东方言中的歇后语十分丰富,或寓意深刻,或幽默诙谐,生活情绪浓烈,艺术感染力极强。

与人物有关的:如:老奶奶吃海蜇——不响(想)。

海蜇为本县特产,嚼之有声,因老人齿落,故嚼之不响。

取其谐音为“不想”。

再如:张二呆子认不得汗衫——网围人(枉为人)。

汗衫初出现,掘港有个张二呆子不认得,反而笑话穿汗衫的人是用网围在人身上。

人们以“网围人”的谐音“枉为人”,讽刺不懂事的人。

又如:孙四麻子打的喷嚏——翻枉的(含不谐调之意)。

潮桥有一个孙四麻子,打喷嚏与众不同,别人打喷嚏一般是“啊——切”,而孙四麻子是“切啊切啊切啊”,因此人们流传孙四麻子打的喷嚏时翻枉的。

还有:郭呆子帮忙----越帮越忙。

据说如东有一铁匠打得一手好刀,且性情耿直,乐于助人,故声名远播。

一次,他主动帮一位买了新刀的老太太出口(磨刀),谁知她打刀是内行,出口却是外行,一连磨坏了好几把刀都没好出口,有道是“三分帮人真帮人,七分帮忙帮倒忙”,结果反而使生意没做成,发而落得“郭呆子帮忙,越帮越忙”的笑话,也为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故如东亦有“郭刀儿”一说。

这个“郭刀儿”在如东方言中除常作名词外,还用作副词,作为缀语,只表示程度加深,无实际意义,如“搞鬼郭刀儿”等。

与动物有关:这类歇后语带有戏成分。

如:“老鼠拖的摊耙柄——大头在后头”。

“摊耙”是本地农家用来摊晒翻动粮食的一种“T”字形农具。

老鼠个头小,拖这样的“庞然大物”,自然是丑态百出,令人发嘑,直类于卡通片的镜头。

借以指因措施不力,使工作任务只完成了一小部分,多寓贬义。

与物体相关:多以物喻人。

如“吃了秤砣——铁了心”,秤砣是铁铸的,在秤上起定斤分两的作用。

故此条歇后语用来形容某人主意已定,决不更改。

但用法不定,或褒或贬,当视语境而定。

又如:康二家的执照——假的。

据说掘港东街有个康二负责发售烧盐执照,盐民凭执照烧盐、售盐。

南通话

南通话

跌挂子--没面子纳坎子--骂小孩洋箱子--同上猫儿精--办法人儿灯--牛人节棍--厉害,来势嚼蛐子--唠叨X虾儿头--同上咳堆--瞎说扎登--长得壮来头丑--没有礼貌硬吧了翘--固执己见刺吧拉哈、拉吧熟翘、刺乎嗦得--痴的傻的神吧嗦翘--机灵么混、么根--非常咯有、咯好、咯行--有没有、好不好、行不行猫虚--眼泪怎啊弄向--怎么办怎啊喇嚯--怎么样沟滩里--河边标标--看一看草鞋底(一种酥饼)啦馋(流口水)小褂子(衣服)格架子(这样子)老攒的(很好的)猫儿龙(丑,不漂亮)朝饭子(很早以前)米西米西的(很小很小的)节棍(厉害)嘻嘻网儿(蜘蛛网)棱方(干净)叶草(热闹)过过儿(晒衣服的架子)围腰儿(围裙)细纳勘子(骂小孩)细洋箱子(骂小孩)细背锹儿(骂小孩)代嘎好(大家好)槽贩子(从前)瓦丝(全是)朝翻子(过去)无粒(聪明)烂无三仙(脏,不修边幅)神之武之(坐不住,油嘴滑舌)死下活冒(胡说八道)黑人 (吓人)胡头大乱(胡说八道)靠龙绳、堆骇、恰驱(脑子碰线)尼个瓜啦?(你回家来吗?)死错卡(暗地里陷害别人)豁子(音近似“华子”第四声,意为祸事,出乱子)嚼蛆(乱说话)窝把(大便)凳摸子(蝗虫)恰虚(小便)羔卖个钱一块(没记心)棉凳子(棉衣)池缸(厕所)呐呐(老婆)老好戏子里~~带和多广广啊(很好玩的,和大家讲讲啊!)老灵泛的(干净)作四腊窝(撒泼)苦四(浪费)忒放德亚(偷板得野)-差得太多败要嘘(不要虚)-不着急瞧子(前天)簪簪儿(轻松的)忒放德亚(差远了)作四腊窝(诈死赖活)苦四(瞎弄)瞧子(前天)海(螃蟹)推饭地儿(差一点)上火(点灯)猪惨头(猪舌头)仙方(比较讨厌的东西)斜(凶)上拉里替(到哪儿去)促掐(使坏)弄头人(捉弄人)卷泥(干吗)劳拨性(老百姓)个伢儿老很尼!(这孩子老好的!)组神尼(做什么)作默(着急)表贼儿(骂人的)堆心(包饺子的馅儿)狂人(喊人)打不日子(指做无聊的事)摸欠嘁(摸曲)指做无聊的事而浪费时间乖乖龙地东(太了不起了)妈儿藤(小洞)爬儿得(小凳子)锅子我儿(胳肢窝)炫巴拉哈(很丑的样子)痴里哈动(很傻)冻怂(笨蛋)次8黑(傻瓜)粘点儿(差一点)糟饭子(从前)摸耳(痰盂)草鞋底(一种酥饼)烘缸(一种取暖的火炉)娘奶(奶娘)啦馋(流口水)呆逼日嘿的(傻瓜)狗逼劳糟的(骂人的话)小褂子(衣服)格架子(这样子)过架子(那样子)老攒的(很好的)猫儿龙(丑,不漂亮)朝饭子(很早以前)午槛(门坎)米西米西的(很小很小的)节棍(厉害)嘻嘻沽儿(蜘蛛)嘻嘻网儿(蜘蛛网)棱方(干净)得(dei)据哦(juo)(物体所占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如东境内几种方言的词汇比较
作者:顾黔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
1.何自胜六安方言字词考辨[期刊论文]-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0)
2.贡贵训.GONG Gui-xun安徽怀远方言"分音词"举例[期刊论文]-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
3.卢今元.陶国良通东、金沙、南通三种方言古知系声母演变的比较[会议论文]-2003
4.苏寅芜湖易太话的音韵特点[期刊论文]-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10)
5.黄宾主.HUANG Bin-zhu黄梅方言"入派"调查[期刊论文]-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2)
6.王曦.WANG Xi明代南京作家南曲用韵研究[期刊论文]-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25(5)
7.张生汉.刘永华《红楼梦》《歧路灯》《儒林外史》方言词语比较--以予词前的动词为例[期刊论文]-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2)
8.王海燕.WANG Hai-yan方言分区语言外部标准应用的个案考察——以泗洪方言为例[期刊论文]-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9)
9.平田直子北部吴语遇摄的语音演变[会议论文]-2006
10.冯青青.FENG Qing-qing论马公话的归属[期刊论文]-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3)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881948.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