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模块综合试卷(一)(含解析)湘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模块综合试卷(一)(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模块综合试卷(一)(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Eric在离开夏威夷的飞机上看到下图中所示的中文信息。
据此回答1~2题。
1.由此判断此航班飞行的主要方向为( )A.朝东B.朝西C.朝南D.朝北2.若出发地为西十区,则到达地是( )A.西九区B.西五区C.东八区D.东十一区答案 1.B 2.C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出发地时间为15:44,目的地时间为9:44,经过1小时38分钟,到达目的地时间是11:22,此时出发地时间是17:22。
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所以是向西飞行。
第2题,目的地时间比出发地时间晚了6个小时,说明目的地与出发地相差6个时区,且目的地位于出发地以西,以西十区向西,相差6个时区的是东八区。
(2018·福建厦门期末)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越来越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
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
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
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A.云贵高原B.东北平原C.东南丘陵D.塔里木盆地4.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A.凹岸侵蚀B.凹岸堆积C.凸岸侵蚀D.凸岸堆积5.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答案 3.B 4.A 5.D解析第3题,地势平坦的地区河流较为弯曲,容易形成牛轭湖,选B。
第4题,河流形成的早期,河岸比较平直,此时期的河流侧蚀比较明显。
河流水在侧蚀过程中可能遇到河流两岸软硬不同的岩石,较软的一岸侵蚀严重,逐渐形成凹岸,另一岸形成凸岸。
此后河流凹岸不断遭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河道向凹岸一侧不断弯曲),所以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凹岸侵蚀,选A。
湘教版 高中地理 2019-2020年 高一 上 必修一 地理期末综合测试练习包含答案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A. 光照太强B. 热量不足C. 日温差较小D. 年温差较小 2.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A. 增强地面辐射B. 增强地面保温C.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
完成3-4题。
3.此时风力最大的是A. 郑州B. 上海C. 石家庄D. 西安4.图中锋面系统在石家庄过境时,当地 A. 太阳辐射增强 B. 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C. 大气逆辐射减弱 D.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9月18日至21日,强台风自南向北掠过我国某市。
22日,台风刚过,又受到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局地降温超过15 ℃。
结合图1,回答5-6题。
5.图1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从18日到24日该市气压变化特点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18日至21日该市的风向 A .东北风转西北风 B .东南风转西南风C .东北风转西南风D .西北风转偏南风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a 、b 、c 、d 、e 分别表示A .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 .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 .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 .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8.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读“世界部分地区的洋流模式图”,回答9-11题。
9.图示中四洋流主要由盛行风作为形成动力的是郑州石家庄上海1020 103010101010 1020西安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0.图示大洋环流位于A .大西洋中低纬海区B .太平洋中高纬海区C .南半球中低纬海区D .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11.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顺洋流④航行,可以从东亚到北美 B .a 处有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C .洋流①对沿岸温带荒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D .洋流③对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下左图和右图分别为我国甲地(37.8°N,112.6°E)和乙地(39.8°N,116.5°E)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湘教版 高中地理 2019-2020年 高一 上 必修一 地理期末综合测试练习包含答案
高一地理综合练习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A. 光照太强B. 热量不足C. 日温差较小D. 年温差较小 2.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A. 增强地面辐射B. 增强地面保温C.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下图为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
完成3-4题。
3.此时风力最大的是A. 郑州B. 上海C. 石家庄D. 西安4.图中锋面系统在石家庄过境时,当地 A. 太阳辐射增强 B. 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 C. 大气逆辐射减弱 D.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9月18日至21日,强台风自南向北掠过我国某市。
22日,台风刚过,又受到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局地降温超过15 ℃。
结合图1,回答5-6题。
5.图1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从18日到24日该市气压变化特点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18日至21日该市的风向 A .东北风转西北风 B .东南风转西南风C .东北风转西南风D .西北风转偏南风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a 、b 、c 、d 、e 分别表示A .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 .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 .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 .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8.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读“世界部分地区的洋流模式图”,回答9-11题。
9.图示中四洋流主要由盛行风作为形成动力的是郑州石家庄上海1020 103010101010 1020西安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0.图示大洋环流位于A .大西洋中低纬海区B .太平洋中高纬海区C .南半球中低纬海区D .北半球中低纬海区 11.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顺洋流④航行,可以从东亚到北美 B .a 处有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C .洋流①对沿岸温带荒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D .洋流③对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下左图和右图分别为我国甲地(37.8°N,112.6°E)和乙地(39.8°N,116.5°E)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综合测试卷和答案
A.A B.B C.C D.D
14.本地区能容纳这种类型的百货公
司合理数量是
A.4间B.3间
C.2间D.1间
某企业打算在广东省开办一间生产工厂,他们在不同地区进行了选址考察,制作了一张各地区生产成本比较表(表2)。分析并完成15-16题。
15.该企业厂址应选择
A.① B.②C.③D.④
A.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
C.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26.该岛屿拥有丰富的
A.地热资源 B.右油资源
C.淡水资源、 D.人力资源
图10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27-28题。
27.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A、大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再城市化
28.阶段II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1.这一天是
A.春分日前后B.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C.夏至日前后D.冬至日前后
2.M地这天没有出现黑夜现象,最主要是因为
A.太阳不落现象B.大气反射现象C.大气散射现象D.出现极光现象
3.M地位于
A.赤道地区B.回归线地区C.中纬地区D.极地地区
读图1,完成4-5题。
4.全球雪线高度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
16.该企业属于
A.市场指向型 B.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劳力指向型
图6是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1965~1995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航程1距离比航程2短,但时间却多了16天,请解释地理原因。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小题,每题3分,共计36分)1.(1)该小组重点考察的地貌类型是()1.(2)关于考察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冲积扇B. 冲积平原C. 河流阶地D. 河漫滩【答案】C【解析】(1)由材料可知,该小组重点考察的地貌类型发育在渭河两岸,呈阶梯状,应为河流阶地。
故选C。
【答案】D【解析】(2)黄土为风力沉积的结果,冲积物、砾石等是流水沉积的结果。
图中地层有黄土和冲积物,应是在风力、流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D正确。
故选D。
2.(1)图示建设聚落地区形成的河流地貌是()2.(2)图示居住区所在的河流沿岸是()A. “U”型谷B. 冲积扇C. 河漫滩D. 三角洲【答案】C【解析】(1)由图中信息判断,居住区分布区域有大片的滩地,因此应该是河漫滩地貌。
故选C。
【答案】B【解析】(2)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而在凸岸堆积,当堆积体逐步扩大并露出水面时,形成滩地,适宜建设聚落。
故选B。
3.(1)图示地貌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有()3.(2)图示四地地貌()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①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②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③为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④为海水侵蚀形成的海岸地貌。
四种地貌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为①④。
故选D。
【答案】C【解析】(2)由分析可知,①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故A错误;②为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上游河谷剖面多呈“V”形,故B错误;③为风力沉积形成的沙丘,多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故C正确;④为海水侵蚀形成的海岸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故D错误。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及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正常情况下,河流一般会在河口地区形成三角洲地貌,长江三角洲就是典型,但距长三角不远的钱塘江入海处却没有形成典型三角洲地貌,原因可能是() A.流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极低B.地形崎岖起伏大,江水流速快C.海区轮廓呈喇叭形,海水侵蚀强D.人类活动强度大,挖沙现象普遍解析:选C钱塘江入海口属于典型的喇叭形海区,越接近河口,海区越狭窄,海浪侵蚀冲击力越强,造成河口始终无法沉积稳定的泥沙;该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但亦有足够泥沙量;河口地区属于平原地形,流速变缓。
故选C。
2.跑步已成为当下人们强身健体的时尚选择,冬季,浙江丽水市的小明同学利用学校所学知识劝爷爷不要出去晨跑,下列支持小明观点的是()解析:选B冬季早晨近地面大气极易形成逆温现象,造成冷空气在地面堆积,空气对流弱,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较差。
A并没有逆温现象,C冬季早晨气温没有那么高,D逆温现象出现在高空,故选B。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题。
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解析:选C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
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5.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B.含沙量C.汛期D.流量解析:4.B 5.A第4题,据图示等高线在甲乙直接向北弯曲信息可知,当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河流总体向南流。
湘教版 高中地理 2019-2020年 高一 上 必修一 地理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年级必修一地理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近日科学家拍摄到一个位于太阳系周围、距离地球大约25光年的“北落师门”的恒星系统,关于该系统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河外星系 B.属于银河系C.比太阳系高一级别 D.系统中核心是行星2.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最容易被彗星撞击,主要原因是木星()A.离彗星带近 B.质量、体积最大C.卫星数量多 D.距太阳远近适中“火星冲日”是难得一见的自然现象:火星、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火星与太阳形成“此升彼落”(相对于地球)奇观。
回答3-4题。
3.下列能反映“火星冲日”现象中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A)4.火星是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首选行星。
据下表,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有(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与日距离57.9 108.2 149.6 227.9 778.0 1492.0 (百万千米)表面平-170~350 465~485 -80~60 -140~20 - 150 -180 均温度自转周期58.6 d 243.d 23 h56′24 h37′9 h50′10 h14′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所包围②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下图为我国东、西部地区与全球总辐射量的对比图。
读图完成5-6题。
5.影响全球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分布 B.纬度位置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6.影响我国东、西部地区与全球总辐射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陆域面积 B.距海远近C.天气状况 D.海拔高低2015年3月20日在冰岛、欧洲、非洲北部、亚洲北部出现日全食,出现如下图的景观。
据此回答7-9题。
7.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A.都是光球层B.都是色球层C.都是日冕层D.光球层与色球层8.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有()A.黑子B.耀斑C.太阳风D.黑子、耀斑9.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B. 风调雨顺,农业增产C. 流星现象多发D. 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7年7月4日12时25分在吉尔吉斯斯坦(39.45°N,73.25°E)发生3.9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2019年高考(湘教)地理整合练习题(一)及答案
2019年高考(湘教)地理整合练习题(一)及答案一、地球运动你观察过太阳的运动吗?注意到一年中太阳的轨迹变化了吗?在太阳轨迹图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的相关信息。
读“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其中O点为观测者位置,平面ABCD为地平面,回答下列问题。
(1)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代表南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夏至日日出方向为__________,O点的纬度是________,F时刻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
(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在某日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66.5°,日出时手表显示为6:20,据此推算观察者所在的经度为________,当地日落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画出二分日的太阳轨迹,并用箭头标出15:00时O点观测者影子的大致朝向。
答案(1)A东北23.5°N43°(2)115°E18:20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3)画图略。
(注意日出日落方位为正东正西,正午位于EF中间;日影位于∠BOC的平分线上。
)解析(1)图示为我国某地,则观测者所在位置O点在北半球,且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中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故E点所在太阳视运动轨迹为北半球夏至日,反之F点所在运动轨迹为冬至日的轨迹,夏至日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至日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可推断观测者所在地平面四个基本方位C为正北,A为正南。
(2)已知O点纬度为23.5°N,测得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5°N,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我国各地地方时6时日出,O点处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20,所以O 点位于120°E西边,根据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知O点经度为115°E,当地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8:20,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1)乌兹别克斯坦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属于()1.(2)推进沙漠地区可持续发展,最为合理的措施是()A. 土地沙漠化B. 石质荒漠化C. 次生盐渍化D. 红色荒漠化【答案】A【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过度发展农业生产和植被的破坏导致土地沙漠化问题。
故选A。
【答案】D【解析】(2)沙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加以保护生态环境,可利用独特的沙漠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D正确;在干旱地区树木难以成活,因此不宜大力发展植树造林,A错误;不宜过度放牧和大力修建水利工程,BC错误。
故选D。
2.(1)近年来,青藏高原热融湖塘的面积趋于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2.(2)随着青藏高原热融湖塘面积扩大,湖塘周边的高寒草甸()2.(3)随着热融湖塘影响程度的加剧,周边土壤剖面中颗粒的变化规律是()A. 冰川融化B. 退耕还牧C. 地面沉降D. 冻土消融【答案】D【解析】(1)由热融湖定义可知,气温升高导致冻土融化地表土层沉陷形成洼地,融水在低洼处汇集导致地表积水增多,形成湖塘。
D项正确。
故选D。
【答案】A【解析】(2)随着全球变暖的发展,冻土融化水分下渗流失,蒸发加剧,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壤干燥化,导致草甸草原向冻融荒漠化、土地退化方向转化。
A项正确。
故选A。
【答案】B【解析】(3)土壤失去了植被的保温作用而使冻融循环过程增强,使土壤结构变得疏松,增强了土壤水分入渗,导致细颗粒物质由浅层向深层运移,而粗颗粒物质在浅层富集,地表风蚀的加剧也降低了地表细颗粒物质的含量。
浙江专用新教材高中地理模块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模块评价(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Ⅰ(每小题2分,共40分)(2020·杭州高一检测)2019年6月5日,我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上发射平台,将“捕风一号”等7颗卫星成功送入离地600千米的预定轨道。
据此完成1、2题。
1。
与陆地比,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优势有 ()①发射点选择更灵活②发射平台更稳固③火箭航落区更安全④物资补给更充分⑤设备运输条件更优A。
①②④ B.①③④C。
①③⑤D。
②④⑤2。
“捕风一号”运行轨道位于 ()A。
对流层B。
平流层C.高层大气D。
臭氧层【解析】1选B,2选C。
第1题,与陆地相比,海上发射运载火箭的发射点选择更加灵活;但发射平台受海洋潮汐的影响没有陆地稳固;在海上发射火箭,火箭的航落区更加安全;海上发射可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民用船舶资源、港口资源、测控资源,社会资源深度参与,物资补给更充分;海上发射火箭只能整体组装后运输到平台,设备运输条件差。
第2题,根据材料,“捕风一号”的预定轨道离地600千米。
据此推断:对流层范围由地面至离地12千米处,不满足条件;平流层大约在离地12~50千米处,不满足条件;高层大气在离地50千米以上,满足题干要求;臭氧层在平流层中。
下图是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
据此完成3、4题.3.约特干古城遗址的文化层被埋藏在地下的原因有()①海浪带来的泥沙沉积②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③周围风沙的沉积④冰川带来的冰碛物堆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 D.③④4。
根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A。
距今6 000 年以前气候稳定不变B.距今2 000 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C.距今8 000 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D。
距今约4 000 年开始出现绿洲【解析】3选C,4选B。
第3题,该地位于欧亚板块内部,没有海洋,可知①错误;图中土层层次明显,说明是沉积作用形成,可知②正确;图中文化层上的岩层是很厚的沙层,可能是周围风沙沉积的结果,可知③正确;冰碛物堆积没有明显分层,④错误.第4题,读图可知距今 6 000 年以前土层较为稳定,说明其气候是比较稳定的;读图可知沙层主要形成在距今2 000年前,黏土层形成在距今2 000年后.根据沉积时间与岩层厚度判断,距今2 000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距今6 000年以来,约4 000年是沙层沉积,说明湿润期小于干旱期;距今8 000年,地层有文化层,但不能判断绿洲距今约4 000年开始出现。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1)堆积物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最好的位置在()1.(2)图示范围内,河流上游与下游河段等高线弯曲方向不同,主要原因是()A. MB. NC. PD. Q【答案】A【解析】(1)读图可知,Q—P—N—M表示由冲积扇的扇顶到冲积扇的扇缘地带,随着地势不断变平缓,水流速度变缓慢,流水的搬运能力减弱,沉积物颗粒由粗到细,具有分选性。
在扇顶地带,搬运能力相对强,颗粒物分选性较差,可能细颗粒物夹杂着粗颗粒物一起沉积,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较差;在冲积扇的扇缘地带流水的搬运能力最弱,粗颗粒物早已经沉积,只有细颗粒物能够到达该地,堆积物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最好,M位于冲积扇的扇缘地带,堆积物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最好。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答案】C【解析】(2)读图可知,图示范围内,在河流的上游河段,落差大,水流速度快,主要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地势比两侧低,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凸出;图示范围内,在河流的下游河段,为山谷口的冲积扇,地形平坦,水流速度缓慢,主要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扇堆积体,其地势比两侧高,所以,等高线向低处弯曲,C正确。
坡度大小影响等高线的疏密程度,但对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影响小,A错误。
等高线弯曲方向与风化作用和河道宽窄关系不大,BD错误。
故选C。
2.(1)该沙丘位于()2.(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 冲积扇B. 洪积平原C. 三角洲D. 河漫滩【答案】D【解析】(1)图中是河流的中游地区,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故A不符合题意;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期终综合练习试卷1湘教版 必修2.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期终综合练习试卷1湘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原始社会人口增长A、较快B、较慢C、负增长D、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强2、首先提出中心地理论的是A、伯吉斯B、霍伊特C、哈里斯D、克里斯泰勒3、我国古代城市规划集中体现了A、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B、人地协调的指导思想C、以皇权为中心的指导思想D、以自然为核心的指导思想4、关于中心地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门槛人口大的中心地,其服务范围也大,数目也多B、每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都成一个圆形C、每一个中心地消费者不会来自于该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之外D、相同级别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5.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清洁生产是指对污染物的及时处理B.清洁生产是指使用清洁能源C.清洁生产是指生产过程保持清洁D.清洁生产是指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都是清洁的6、有关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农业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B、生态农业就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而进行的无污染生产C、生态农业主要是各地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植业,并开展综合利用D、生态农业生产中的能源主要是电能,以利净化环境7、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①若干年后人类将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③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④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以下的一些观点和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退耕还牧B、竭泽而渔C、砍伐森林D、杀鸡取卵9、下列人类活动使人地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是①黄土高原植树种草②长江上中游伐林造田③我国沿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度④弃田造林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①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②大规模改良现有草原发展林木生产③在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大面积植树造林④把用材林的采伐量控制在生长量之下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11、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A.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新的耕地B.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C.积极围湖造田种粮,增产粮食D.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状况12、促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A 、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B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C 、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D 、人口基数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某市对居民购物提出倡议,要求居民盛放物品时使用自备篮子或布袋,其目的是A.节省包装费开支B.避免交叉传染疾病C.减轻白色污染D.避免因包装袋破损而损坏食品14、下图为“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示意图, 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合自然规律发然资源②A. B.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15、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③控制鱼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16.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①增加木材产量②调整农业结构③提高生态质量④提高农民收入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图,回答17~19题。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全册综合验收(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最新整理)
全册综合验收A卷—学考标准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展开月球背面的探测,开启中国探月工程新旅程。
据此完成1~2题。
1.月球所在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可能对“嫦娥四号”向地球表面传送的信息产生干扰的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月球引力D.地球运动解析:1。
D 2。
B 第1题,月球绕地球公转,组成地月系。
地球与其他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共同组成了太阳系.太阳又和其他恒星,以及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简称星系。
银河系和数以亿计的星系合起来叫作总星系,它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最高级级别的天体系统,也是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
故D正确,A、B、C错误.第2题,太阳活动的类型包括黑子、耀斑和太阳风。
当耀斑爆发时,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故太阳活动可能对“嫦娥四号"向地球表面传送的信息产生干扰.故B正确,A、C、D错误.打超深钻井,钻穿地壳,直接“触摸”到地壳与地幔的边界,这是全世界地球科学家的理想。
美国、英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30名科学家已登上美国“决心”号钻探船,准备在西南印度洋开展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一次大洋钻探.据此回答3~4题。
3.若地球科学家们能够一直掘进到地心,则依次钻探的是( )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B.地壳—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核C.地幔—莫霍面—地核-古登堡面—地壳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4.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C.横波可以通过地核D.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解析:3。
D 4.D 第3题,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莫霍面,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
2019_2020版高中地理模块综合试卷(一)(含解析)
模块综合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18·青岛期中)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C.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D.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2.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间发生的明显变化的是(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C.旅游业的兴起D.再城市化明显答案 1.A 2.D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年间该区域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旅游业兴起;没有体现出再城市化现象。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分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读图完成3~4题。
3.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GPS技术B.GIS技术C.RS技术D.数字地球4.GIS处理的对象是( )A.硬件B.软件C.数据D.人员答案 3.B 4.C解析第3题,把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等信息输入电脑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把宁夏划分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这种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GIS技术。
B正确。
第4题,GIS就是对输入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所以GIS处理的对象是数据。
C正确。
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被之一,属优等牧草。
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逐步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
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
结合下图完成5~7题。
5.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A.内蒙古东部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C.柴达木盆地D.新疆6.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 )A.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C.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7.图中显示导致我国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B.过度开垦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答案 5.A 6.C 7.D解析第5题,我国内蒙古东部水分条件较好,为温带草原景观,故本题选A。
综合测试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
高一地理综合测试1.2023年10月8日20时前后,天龙座流星雨进入鼎盛期,流星雨每小时划破夜空的数量估计超过100颗。
绝大部分流星体在到达地面以前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了地球上的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2.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是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④是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下图中甲乙两地岩层含有化石且有对应关系,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属于中生代地层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下列关于生物演化过程,正确的是()A.海洋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B.海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C.脊椎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D.脊椎动物-哺乳动物-海洋无脊椎动物2022年,打赢蓝天保卫战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燃煤污染对雾霾天气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各省继续实施“煤改电”专项行动。
下图为“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甲—乙—丁B.丙—丁—乙C.甲—乙—丙D.乙—丁—丙6.我省煤改电后,将导致( )A.甲减弱 B.乙增强C.丙无变化 D.丁减弱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内空气流动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如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
7.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A.加快城郊热力环流B.降低城市热岛效应C.减少风沙天气频率 D.减少汽车尾气排放8.城市通风廊道应( )A.远离主要道路 B.靠近下风地带C.限制汽车通行 D.降低建筑密度2017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综合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Eric在离开夏威夷的飞机上看到下图中所示的中文信息。
据此回答1~2题。
1.由此判断此航班飞行的主要方向为( )A.朝东B.朝西C.朝南D.朝北2.若出发地为西十区,则到达地是( )A.西九区B.西五区C.东八区D.东十一区答案 1.B 2.C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出发地时间为15:44,目的地时间为9:44,经过1小时38分钟,到达目的地时间是11:22,此时出发地时间是17:22。
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所以是向西飞行。
第2题,目的地时间比出发地时间晚了6个小时,说明目的地与出发地相差6个时区,且目的地位于出发地以西,以西十区向西,相差6个时区的是东八区。
(2018·福建厦门期末)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越来越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
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
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
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A.云贵高原B.东北平原C.东南丘陵D.塔里木盆地4.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A.凹岸侵蚀B.凹岸堆积C.凸岸侵蚀D.凸岸堆积5.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答案 3.B 4.A 5.D解析第3题,地势平坦的地区河流较为弯曲,容易形成牛轭湖,选B。
第4题,河流形成的早期,河岸比较平直,此时期的河流侧蚀比较明显。
河流水在侧蚀过程中可能遇到河流两岸软硬不同的岩石,较软的一岸侵蚀严重,逐渐形成凹岸,另一岸形成凸岸。
此后河流凹岸不断遭侵蚀,河流越来越弯曲(河道向凹岸一侧不断弯曲),所以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凹岸侵蚀,选A。
第5题,自然状态下,河水不可能大量流出,A错。
人类过量用水不是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B错。
牛轭湖形成后与原河道脱离,不受上游河道影响,C错。
牛轭湖形成后,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以及植被发育覆盖使得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选D。
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6~8题。
6.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7.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将出现(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台风D.寒冷天气8.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上时,上海吹( )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答案 6.A 7.D 8.C解析第6题,气流由中心向四周流,为高压。
水平气流顺时针辐散,可判断为北半球。
第7题,亚洲高压冬季时会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产生寒冷天气。
第8题,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海面上,说明上海位于其西部,盛行东南风。
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9~10题。
9.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台风预警B.森林火灾预警C.寒潮预警D.滑坡、泥石流预警10.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答案9.D 10.C解析第9题,根据等压线图可知,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地政府可能发布滑坡、泥石流预警,故D项正确。
第10题,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冷锋会形成降水,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沉降到地面,降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会减少,故C项正确。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若AB线是30°纬线,则( )A.该海域位于北半球B.甲洋流为寒流C.乙为西风漂流D.丙不可能为秘鲁寒流12.若AB线是60°纬线,则( )A.甲处等温线向北弯曲B.乙洋流的性质为寒流C.丙可能是阿拉斯加暖流D.丁处盛行东南风答案11.C 12.C解析第11题,若AB线是30°纬线,因图中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判断该大洋环流应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甲洋流为暖流,乙为西风漂流,丙有可能为秘鲁寒流。
第12题,若AB线是60°纬线,则该大洋环流应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甲为寒流,等温线向南弯曲;乙洋流的性质为暖流;丙可能是阿拉斯加暖流;丁处盛行极地东风,应为东北风。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13~14题。
13.导致该地区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14.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使该海域形成世界著名渔场B.使沿岸港口冬季封冻期延长C.使沿岸气温低于同纬度海区D.使沿岸地区森林带向北延伸答案13.C 14.D解析第13题,根据经纬度,图示地区位于加拿大以西海岸,有许多幽深的峡湾,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C对。
第14题,图示洋流位于中高纬度大陆西岸,是暖流,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森林带向北延伸,D对。
单一暖流不能形成世界著名渔场,A 错。
使沿岸增温,气温高于同纬度海区,港口冬季封冻期缩短,B、C错。
(2018·广东省中山市期末)2016年4月,我国江西九江市某街道非机动车道两侧行道树景观迥异,一侧树木枝繁叶茂,另一侧则枯枝败叶,毫无生机。
两侧的行道树皆为数年前同时种植,但树种不同。
(注:2016年2月该市月均温最高值低于多年平均值3℃,月均温最低值低于多年平均值1℃)。
据此完成15~16题。
15.从自然条件来看,当地地带性植被应该是(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常绿、落叶混交林16.造成非机动车道两侧树木景观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 )A.用地类型不同B.行政管辖不同C.树种耐寒程度不同D.交通污染程度不同答案15.A 16.C解析第15题,根据材料,4月道路一侧树木枝繁叶茂,同时结合九江市的地理位置,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地带性植被应该是常绿阔叶林,选择A。
第16题,同一街道两侧都为绿化用地,用地类型相同,A错;景观规划相同,同一城市行政管辖相同,B错;由材料可知,2016年2月该市月均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均低于多年平均值,可见该市2月份温度较往年低。
在相同的低温影响下一侧树木到4月份枝繁叶茂,而另一侧则枯枝败叶,说明两树种的耐寒程度不同,C对。
道路两侧交通污染程度相同,D错。
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18.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答案17.A 18.B解析第17题,从图中信息可知:沿X方向,自然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符合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是由于水分逐渐减少而导致的;沿Y方向,自然景观由针叶林过渡到温带森林再过渡到热带雨林,符合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由热量逐渐增加而形成的。
第18题,由图可知,M沿X轴方向比较接近原点,由上题可知,此地降水较多,应为森林植被景观;沿Y轴方向,M位于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之间,其热量低于热带而高于温带,可确定为亚热带的自然景观。
而山东丘陵为温带景观,刚果盆地为热带景观,西欧平原也为温带景观,只有江南丘陵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景观。
下图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某座山峰的“阴阳脸”景观,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坡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
完成19~20题。
19.关于“阴阳脸”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阳脸”降水多,热量条件差B.“阴脸”光照少,水分条件好C.“阳脸”坡度陡,土层薄宜长草D.“阴脸”气温低,适宜树木生长20.“阴阳脸”景观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答案19.B 20.B解析第19题,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西北地区,受西风带和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影响,西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阴阳脸”景观中,“阳脸”位于南坡,降水少,热量条件好,A 错。
“阴脸”光照少,水分条件好,B对。
“阳脸”蒸发量大,水分条件差,宜长草,C错。
“阴脸”水分条件好,适宜树木生长,D错。
第20题,“阴阳脸”景观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B对。
二、综合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21.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
读图回答问题。
(12分)(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则此时为________前后。
(2)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A.甲地最大B.乙地最大C.丙地最大D.三地相同(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日________时。
答案(1)(180°,23.5°S)12月22日(2)乙(3)D(4)16 23 4解析第(1)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可判断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12月22日前后)。
甲所在经线为白昼的中央经线,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80°,23.5°S)。
第(2)题,赤道上昼夜等长,即昼夜长短变化为0,极圈及其以北(南)地区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最大。
由极圈到赤道昼夜长短变化幅度逐渐变小。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最靠近赤道,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
第(3)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即一年中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一致,都为47°。
第(4)题,甲、乙、丙三地相比,丙时间最晚,为12月22日8时,要想进入新的一天应再过16小时,即12月23日0时,此时甲地时间为12月23日4时。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科学家惊奇地发现青藏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移动。
如图示意青藏高原移动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1)材料一图中板块a是________板块,和材料二图中________(填“A”或“B”)处的板块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