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民版历史高考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0年高考】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

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

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

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人民版)2020高考总复习 历史:第31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人民版)2020高考总复习 历史:第31讲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第31讲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名师导语』本考点在近几年全国卷中命题较少,但是地方卷则考查较多,如江苏卷对李贽思想的考查,海南卷对清代女性地位变化的考查,都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特点。

这种考查主要体现了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

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所体现的时代特色是今后高考重点关注的内容。

知识点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1.思想(1)提出“穿衣吃饭,即是____________”。

(2)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儒家经典不是“万世之至论”。

(3)提出“________”,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4)写作风格上,主张“真心”,反对摹古文风。

2.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3.影响: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对社会现实大胆批评。

李贽思想的特点他(李贽)反对的是假道学不是真道学,对于真道学他是极力赞扬的,所以他反对道学不等于反封建。

——束景南《道学文化心态论纲》知识点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1.黄宗羲(1)思想⎩⎨⎧①批判 ,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②限制君权: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学校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③反对重农抑商,认为。

(2)著作:《明夷待访录》。

(3)影响: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顾炎武 (1)思想⎩⎨⎧①提倡 。

②批判君主专制,提出“ ”。

③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2)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3)地位: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3.王夫之(1)思想⎩⎨⎧①政治观:主张“ ”,抨击“孤秦”“陋宋”。

②哲学观:在“气一元论”基础上,提出尊重 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2)地位:其哲学思辨代表着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4.唐甄(1)思想: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认为大多数官吏是“盗贼”为“民贼”,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____________身上。

2020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0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0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座窄窄的桥,千军万马将要从这里挤过,要发挥的优势和能力,来保证自己不被淘汰。

历史高考知识点有哪些?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1一、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1. 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 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 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 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 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 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4. 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 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 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 ③ 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 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1.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2. 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

3. 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中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4. 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耧锄;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5. 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一全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一全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一全册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精华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2020年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0年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消极方面: 通过分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用宗法血缘关系维系的政治军事 同盟,各诸侯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王室 实力一旦削弱,就必然形成诸侯割据局面,危及统一和安定。
返回
2.分封制对后世社会的影响 (1)分封制影响着后世皇权专制和皇权至尊的皇族分封体制。 (2)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的政治控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纽 带,加强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人们的心理认同,从而进 一步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3)分封制使中华文化在整体传统文化格局下形成了各具 特色的区域文化。如我国各省份的简称有些就来源于分封制下 的封国名称: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等。 (4)分封制对中国的风俗文化影响深远。如中国的很多姓氏 来源于古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如姓氏中的齐、鲁、赵等;战 国时秦国与晋国曾联姻,后世就以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
(5)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 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 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6)宋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 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 相的军权。
(7)唐朝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地
分封制 具有重
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②……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 治秩序 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③,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 的稳定
要 的 历 决策下④,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 分封制
史意义 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⑤,进而演变成一 在民族
“宏观政 治决策” 说明分封
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⑥。……总 融合方 体来看,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 面起了 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⑦。 一定作

2020年人民版高考历史知识点汇编

2020年人民版高考历史知识点汇编

2020人民版历史高考知识点集合手册目录必修一 (1)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专题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9)专题三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13)专题四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19)专题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2)专题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40)专题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45)专题八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50)必修二 (57)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57)专题二工业文明的崛起与对中国的冲击 (65)专题三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 (78)专题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85)专题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93)必修三 (102)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02)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08)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114)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19)专题五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24)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29)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139)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 (143)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⑴、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⑵、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⑶、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⑷、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但后来出现了诸侯争霸战争,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2、宗法制:⑴、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森严的“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制度。

历史2020高考的知识点

历史2020高考的知识点

历史2020高考的知识点历史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考生必须要掌握的科目之一。

2020年历史高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古代史知识点1. 三皇五帝时期:包括炎帝、黄帝、尧、舜等古代帝王的治理事迹;2.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了解每个朝代的兴衰及重要历史事件,如夏朝的禹治水、商朝的商汤、西周的周公旦等;3. 春秋战国时期: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立、诸侯争霸等重要历史事件,如孔子、墨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的思想。

二、近代史知识点1. 1840年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2. 辛亥革命:认识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以及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3. 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凡尔赛条约》割让德国在华权益给日本;4. 五四运动: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影响及其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以及新中国建设的初期。

三、现代史知识点1. 认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背景和意义;2. 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和事件,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及其核心思想。

四、世界史知识点1. 古代世界史:了解古代世界各个文明古国的兴衰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2. 近代世界史:了解近代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如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等;3. 当代世界史:了解冷战时期、全球化、国际组织等现代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以上是2020年历史高考的主要知识点概述,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根据历史教材的指导,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历史学科注重考核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历史阅读、历史案例的分析和历史文献的研究,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合理规划复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升历史学科的应试能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0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0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0⾼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对于历史的学习,背诵重要的知识点是⾮常重要的。

下⾯就让⾼三⽹给⼤家分享⼀些2020⾼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1⾼考必背⼗⼤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1)分封制⼜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诸侯⼀卿⼤夫⼀⼠”。

(3)宗法制的特点有嫡长⼦继承制、⼤宗与⼩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缘关系⽅⾯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1)孟⼦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2)⽼⼦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切要顺应⾃然,提倡清静⽆为、知⾜寡欲;提出“⽆为⽽治”的政治主张。

⽼⼦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韩⾮⼦主张改⾰和实⾏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4)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动荡⼤变⾰的环境下形成的儒家思想由于不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所以⼀直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5)西汉时期:两汉董仲舒糅合百家思想,对儒学进⾏了改造,适应了中央集权制的需要,从⽽确⽴了儒学在传统⽂化中的正统地位。

中国古代科技和⽂学艺术(1)科技:以四⼤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和发现,对周边国家乃⾄世界⽂明的发展进程.都产⽣过巨⼤影响。

(2)古代书画:古代中国书画⼀体,其艺术独具东⽅神韵,在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席.并对周边国家产⽣重⼤影响。

(3)古代⽂学:中国古代的⽂学也辉煌灿烂。

从春秋的《诗经》、战国的楚辞,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说,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平民化的趋势。

2020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建议收藏)

2020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建议收藏)

2020年⾼考历史知识点汇总(建议收藏)历史对于很多⽂科⽣来说是⼀个难点,历史的复习贵在记忆和理解,只有把知识点记牢,才可能拿到⾼分。

下⾯⼩编为⼤家整理了⼀些⾼考常考的历史知识点,供⼤家参考。

2020⾼考历史知识梳理2020年⾼考历史知识点整理第⼀部分中国史(12个⼀级考点)⼀、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1:商时期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2)宗法制考点2:秦中央集权制度德形成(1)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制。

(3)郡县制。

考点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代:内外朝制度;推恩令、刺史制度;察举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节度使制度;科举制。

(3)宋代:⼆府三司制;转运使、通判。

(4)元朝:中书省制;⾏省制度,宣政院,⼟司制度。

考点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2)清朝设⽴军机处。

(⼆)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式和⼟地制度(1)商周:集体耕作(⼑耕⽕种;千耦其耘)。

(2)春秋战国以来:个体农耕(⼩农经济;铁器⽜耕;直辕犁到曲辕犁;翻车和筒车)。

(3)⼟地制度:⼟地国有制(井⽥制;均⽥制);⼟地私有制(君主、地主和⾃耕农⼟地私有制)。

考点2:⼿⼯业的发展(1)西周:⼯商⾷官制度(2)春秋战国以来:官营、私营和家庭⼿⼯业;冶铁,制瓷,纺织。

考点3:商业的发展(1)春秋战国:出现⼤商⼈;私商成为主体;形成商业都会。

(2)秦汉汉朝:重农抑商;统⼀货币;盐铁官营制度,统⼀铸币。

(3)隋唐:坊市制;官商分利政策。

(4)宋元:交⼦;商业税收成为重要税源。

(5)明清:商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

考点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资本主义萌芽(2)重农抑商政策(3)海禁政策(三)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1: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1)儒家:孔⼦;孟⼦;荀⼦。

(2)道家:⽼⼦;庄⼦。

(3)墨家:墨⼦(4)法家:韩⾮⼦考点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新儒学(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点3: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2)陆王⼼学考点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2)明末清初三⼤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020高考历史必背考点

2020高考历史必背考点

2020高考历史必背考点一、知识点关注度和熟练度(一)中国古代史——国家统一的潮流(政治制度的改革、主流思想的统一及文明的传承、经济制度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力与生产技术的进步、中外交流及民族关系疆域政策的发展、重大人物及措施)1、制度的改革:(1)明清的制度改革:税制改革、外贸政策的调整、外交政策的特点、台湾的管理和对台政策的变化(已考:荷兰占台背景及台湾的收复、八旗制度、乡规制度、矿禁制度、海洋、养廉银制、警察制度、移民制度、闭关锁国)。

周年:《尼布楚条约》——奠定中国版图的基础。

(2)民族政策——加强边疆管理的制度:唐太宗开明“爱之如一”的政策、张居正“羁縻”政策、明清“改土归流”及清初统治者的宗教政策。

(已考:八旗制度,蒙古“三娘子”)特点:和平、交流合作、融合、教化引导(归化)、移民开发、制度管理、中央集权与尊重相结合、政治管理与经济文化发展(增加道德教化)相结合(3)行政、监察及法律制度和选官制度及经济社会管理制度:刺史制度、地方巡视制度、清朝的总督制度、明的三司制度。

—— (已考:基层管理“乡规民约”制度;汉唐行政区划、魏晋周隋法律、宋监察弹劾、唐谱牒及藩镇、汉纪年、清八旗及城市管理制度改革、唐两税法及前期赋税制度、南朝山泽管理制度)制度改革的目的及作用: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经济的发展、边疆安定与开发、民族融合、制度加强(包括对其他制度产生的延伸性的影响)、生产\生活的进步、区域开发效率提高、中外交流、文化繁荣\抵抗外来的经济侵略、维护主权和领土。

——常用的答案(目的只要在作用前面加个“为了”或“为”)局限:没有真正和彻底实现、作用有限(阶级、个人、时代与历史的局限性),或存在一定的问题。

2、文明的传承和中外文化交流——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观念(1)中华文明圈:汉——唐时期(形成) (已考:鉴真东渡与玄藏西游)。

2020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0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0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座窄窄的桥,千军万马将要从这里挤过,要发挥的优势和能力,来保证自己不被淘汰。

历史高考知识点有哪些?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1一、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4.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2.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

3.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中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4.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耧锄;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2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020年高考历史知识点

2020年高考历史知识点

2020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在2020年的高考备考过程中,需要掌握好历史的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2020年高考历史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2020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文艺复兴一、概念: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

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14——17世纪)1、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首先,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前提条件);其次,意大利较多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重要条件)2、实质: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展的一场反对封建的一场思想文化的运动。

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社会思潮的核心及评价——(1)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

它的核心是肯定人,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2)影响:①对当时的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②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③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晚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4、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成就——①、最早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诗人但丁及作品《神曲》,画家乔托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

②、诗人、学者彼特拉克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著有《十日谈》。

③15世纪后半期至16世纪,出现“美术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和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军事著作家、诗人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三、西欧诸国的文艺复兴:①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是戏剧家莎士比亚。

②法国作家拉伯雷著有《巨人传》。

③德意志人文主义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著有《愚人颂》。

④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著有《堂吉诃德》。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1)近代自然科学蓬勃兴起的条件:①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使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②生产经验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2020年部编版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必背重点知识汇编

2020年部编版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必背重点知识汇编

2020年部编版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及必背重点知识汇编2020部编版历史高考高频考点及高考必背重点知识汇总目录高中历史重要知识点有哪些 (6)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6)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6)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7)秦始皇的功与过: (9)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0)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10)评价康熙 (11)评价唐太宗 (11)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2)影响科举制的“利” (13)科举制度的“弊” (13)“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14)古代中国科技发达的原因和明清落后的原因? (15)东西方科技发展比较: (16)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16)☆中国近现代史 (17)五次侵华战争中的三次战争及影响 (18)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方案和斗争 (18)中国向西方学习实现近代化的进程 (19)孙中山为维护民主与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 (20)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段 (20)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期? (21)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汇总 (21)【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22) 【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22)【高频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22)【高频考点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23)【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23)【高频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24)【高频考点7】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24)【高频考点8】抗日战争 (25)【高频考点9】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25)【高频考点1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26)【高频考点1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与成就 . 26 【高频考点12】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影响 (27)二、中国的经济文明 (27)【高频考点13】古代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27)【高频考点14】唐宋元明清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28)【高频考点15】列强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9)【高频考点1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点、原因 (29) 【高频考点17】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30)【高频考点18】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成就与失误 . 30 【高频考点19】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1)三、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32)【高频考点20】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32)【高频考点21】宋明理学的主张及影响 (33)【高频考点22】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33)【高频考点23】维新思想与三民主义 (34)【高频考点24】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传播 (35)【高频考点25】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35)四、世界的政治文明 (36)【高频考点26】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实质 (36)【高频考点27】罗马法的演变、内容及特点 (36)【高频考点28】英国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8)【高频考点29】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作用 (38)【高频考点30】法、德代议制的确立过程、特点 (39)【高频考点31】巴黎公社的特点及经验教训 (39)【高频考点32】“冷战”局面下两极格局的对峙 (40)【高频考点3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发展 (41)五、世界的经济文明 (41)【高频考点34】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的影响 (41)【高频考点35】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43) 【高频考点36】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43)【高频考点37】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特点及影响 (44)【高频考点38】罗斯福新政与福利国家 (45)【高频考点39】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背景、特征 (46)六、世界的思想科技文化 (47)【高频考点41】人文精神的起源、兴起、发展历程及特点(48)【高频考点42】牛顿力学体系、相对论、量子论和达尔文进化论 (48)高中历史高频考点汇总 (49)先秦 (49)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50)隋唐——封建社会的盛和衰 (51)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总结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总结学好高中的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历史是我们文科生高考必考的科目,影响着我们高考的总成绩。

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中历史知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一、国共的十年对峙: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陈毅等2、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3、“八七会议”(1927.8.7汉口)——(1)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2)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3)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4、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5、“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6、导致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博古、李德)7、遵义会议(1935.1)——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纠正“左”倾军事路线错误,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8、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二、抗日战争:1、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人民战争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3、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4、淞沪会战:宝山县城五百官兵(营长:姚子青)、八百官兵守四行仓库(副团长:谢晋元)5、百团大战(八路军:彭德怀)——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在华北)6、国外战场:确保滇缅公路,中国远征军到缅甸,并救出英军七千多人7、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2020最新精选【5篇】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2020最新精选【5篇】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2020 最新优选【 5 篇】高考,意味着什么 ?那是一座窄窄的桥,千军万马将要从这里挤过,要发挥的优势和能力,来保证自己不被裁减。

历史高考知识点有哪些?下边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代的一致:BC230-221韩赵魏楚燕齐(1)皇帝制度君权的至高无上(2)秦代的中央机构三公的职权范围要注意差别,也是选择题中常常命题的要点。

三公的职责:①丞相:帮助皇帝办理全国政事 ; 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 ③御史医生: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督查百官。

(3)郡县制郡县的设置的影响。

郡县制的成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用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行到全国。

郡县制的特色在于郡县的长官都有皇帝任免。

郡县制成立的影响:郡县制的成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保护了国家的一致,有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封国制的存在是对中央集权的威胁(2)唐代三省六部制掌握好三省六部的职权范围、工作流程中书省 ( 负责决议、起草诏令)-- 门下省 ( 负责审批诏令 )-- 尚书省 ( 负责执行 ) ,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益一分为三。

(3)元朝的行省制度认识到行省制的实行有益于增强中央集权,是我们此刻省制的初步(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色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停增强,中央不停增强对对方的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权益不停集中在君主手中。

明清君主专制的增强(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至其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被取销了,君主专制发展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清代军机处的设置雍正时建立,标记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到巅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增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君主专制的增强必定程度上有益于增强国家的一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从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人民版历史高考知识点汇总目录2020高考历史必背重要知识点 (1)一、古代中国政治 (1)二、古代中国农业 (4)三、古代中国的文化 (8)四、世界古代政治与思想 (14)五、世界近代政治 (15)六、马克思主义和巴黎公社革命 (18)七、世界近代经济 (20)八、世界近代文化 (27)2020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备考知识点 (32)2020高考历史必背重要知识点一、古代中国政治1.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政治制度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6.“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

7.以“皇帝”之称代替“王”之号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

8.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9.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也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

10.在秦代,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

11.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显著不同点,是最高统治者直接委派官吏统治地方,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可以通过各级官吏直达百姓。

12.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13.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

14.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15.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

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

16.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作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

17.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

18.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19.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20.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接目的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1.宋初收精兵:设“三衙”统领禁军,发兵权归枢密院。

作用: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22.宋初削实权:削弱或剥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通判监督地方官。

23.宋初制钱谷:地方财赋运往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统一与安定。

2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基本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同时,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25.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六部。

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

26.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是相权逐渐被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27.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变化:三公九卿制(秦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

28.清朝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西北军务,后职权扩大,可参与处理机要事务。

但只能跪奏笔录,上传下达。

29.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古代中国农业30.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31.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32.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3.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34.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35.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6.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元代:进入彩瓷,青花瓷。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37.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38.民间手工业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曾遭受摧残,到隋唐才得以恢复和发展。

39.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40.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41.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

42.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43.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

44.代表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45.国家的政局。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这以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和元明清时期最为典型;反之,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这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最为典型。

46.农业发展带来农产品的增加和农民的富裕,手工业的发展带来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品需要交换,这个过程就是由商人通过商业活动完成的。

所以说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47.封建统治者长期以来采取的重农抑商政策以及清朝统治者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南宋统治者则鼓励海外贸易,促进了南宋时海外贸易的兴盛。

48.在封建社会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基础,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

49.古代城镇的发展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50.两宋时期商业的繁荣,就是建立在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被打破,以及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基础上的。

51.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52.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53.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

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54.在春秋时期土地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

55.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56.土地兼并的实质是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

其影响有: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57.“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58.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59.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

60.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61.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

这种消极防御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62.明清时期的闭关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63.“重农抑商”政策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破坏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造成中国的落后。

三、古代中国的文化64.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65.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针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希望恢复社会秩序,于是他提出“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服自己的私利和欲望,恢复社会秩序。

66.在教育上,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

67.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68.孟子主张“性善”,主张通过修养和扩充,达到尧舜的境界;荀子主张“性恶”,但又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改造后,人仍然可以成为尧舜。

二者在最终目标上殊途同归。

69.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老子哲学思想的精华是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70.韩非子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71.“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7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