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精品)

合集下载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大自然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进行写作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使用多媒体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提供适当的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2.2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大自然景物的描写。

3.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观察的自然景物,进行写作练习,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3.2 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2. 提供具体的写作建议和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3.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1. 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文本。

2. 与自然景物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用品。

4.2 教学材料1. 课文文本复印,供学生阅读和笔记。

2. 自然景物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引导观察。

3. 写作练习纸张和评分标准。

第五章:教学时间与安排5.1 教学时间1. 每章教学时间为45分钟。

2. 总共180分钟的教学时间。

5.2 教学安排1. 第一章:介绍课文和教学目标。

五年级上册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案(通用10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案(通用10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上册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情感目标: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力目标:能掌握诗歌反复的意义,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表达自身的理解。

进一步巩固使用工具。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

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一、课前的领悟感受。

开学伊始,即带领学生走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身的眼耳口鼻去体会自然的神奇,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去呼吸自然的芬芳。

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说说自身的感受,谈谈自身假期去贴近自然的感受。

三、揭题,感受题意与文题之美。

1、对于“课本”,你有何理解?他有什么用处?2、大自然又怎会成为绿色的课本呢?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学生闭目想象感受诗的意境美。

2、学生自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4、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五、再读课文,掌握整体。

1、细读文章,2、说说这绿色的课本中有些什么?用笔在文中划出来。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词,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自身的感受。

4、再读课文,找找文章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这课本呢?六、作业安排:熟读课文并试背。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一、复习导入:1、说说学了课文,你知道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黩读课文,找找诗中希望我们如何去打开大自然的课本。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2)学会从大自然中观察和发现,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学会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欲望。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和运用。

(2)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含义。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4. 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小结与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对下一步的教学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四、实践活动
1.观察大自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2.学生创作以“大自然”为主题的作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五、总结与拓展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并将所思所想写下来。
3.拓展阅读:推荐与大自然相关的书籍、文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他们对大自然有一定的认知,但往往缺乏深入的感受和思考。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提升阅读理解、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此时,他们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年龄段,对于大自然这一主题,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课文内涵,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同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需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主题,感悟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中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新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3.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doc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为主题,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2)增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3)培养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的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解析本章将针对选定的课文进行深入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者观点以及课文所传达的思想。

2.2 自然知识介绍本章将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自然知识,如动植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

2.3 课文实践活动本章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如观察植物、动物,进行自然写作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自然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

3.2 实践法学生通过观察、写作等实践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彼此的交流和学习。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和自然知识的理解程度。

4.3 实践活动表现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课文解析和自然知识介绍5.2 第二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5.3 第三周:作业布置和辅导5.4 第四周:课堂讨论和总结评估第六章:课文解析与自然知识介绍(续)6.1 课文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的中心思想,即大自然的美与价值,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6.2 自然知识扩展扩展学生对自然界的了解,包括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等。

第七章:课文实践活动设计7.1 观察与记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记录他们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特征。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教案精选6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教案精选6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教案精选6篇①第2节:可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想象“果园”的丰收景象和“沃野”的耕耘场面。

②第3、4节:抓住“联欢”、“相聚”体会孩子和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快乐;抓住“青山”、“绿水”的话语体会“自然”对孩子的启迪,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并通过朗读展示出来。

③第5节:引导学生想象“片片云锦”、“阵阵微风”的意境之美,感受“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生活之乐,并通过朗读加深体验。

四、朗读全诗,总结回顾。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完了全诗,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回味课文,了解、学习作者表达自我感受的方法。

2、拓展学习,并能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学写诗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领悟诗歌表达特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回味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领略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味这首诗歌,请同学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诵读这首诗歌。

二、学习表达。

1、学了这首诗,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老师也很喜欢这首诗,在我们眼中平平常常的大自然,在作者的笔下却像一位魔术师,神奇而充满魅力,作者是如何体味到这一切的呢?(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作者在细细地看,静静地听,尽情地想中全身心感受到的。

)2、有时候,我们心中有了感受,可是,把它写下来以后,我们就觉得没有表达出来,你们有这种感觉吗?作者怎么就能把自己的感受写得这样清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也需要我们好好地读,细细地看,静静地想。

(生自读诗歌,探究发现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各种表达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尾反复,前后呼应。

②有些诗句对仗、结构相似。

③二、四句押韵。

④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9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9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9篇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篇一第一课时1、玩个文字游戏,老师出上联,同学们对下联。

上联是:课堂小天地。

(下联:天地大课堂)2、是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也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书。

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诗人孙友田先生去读一读大自然这本书。

板书课题。

3、读一读课题,能读懂课题吗?读懂了什么?(在泛泛交流中抓住这几个要点:a、绿色的课本指的是大自然,是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b、对“课本”的已有认识。

c、题目是一种呼唤。

)通过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发学生猜想,让生泛泛而谈,唤起阅读期待。

师适时总结引导: a、大自然会是一本怎样的绿色课本,从中能收获到什么。

b、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c、如何去打开这绿色的课本。

)4、从题目中,大家就想到了这么多,这真是个精彩的题目!那诗一定是更加精彩!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检查初读情况:(1)词与词组:敞开、芬芳、无限、云锦、黄昏、描绘、微风、相聚、苍劲、饱览、温馨、豪情、攀登、洋溢、胸襟、浩瀚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清凉的绿阴、绚丽的色彩、无限的风光、明媚的早晨。

(2)指名分节朗读。

6、自由朗读课文。

想一想,打开了这绿色的课本,你收获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本,从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等方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7、这真是一本五彩缤纷的课本,一起来读读课文,再次感受感受。

8、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1、上节课,我们一起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表达你对这课本的感受,你会用哪个字呢?(美)2、哦,美,美在哪里?让你感受到怎样的美?读读诗句,体会体会。

3、指名交流,扣词句谈体会,并相机指导朗读。

4、总结:同学们打开了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还用自己的语言创造了美。

真是美不可言啊!下面就请大家美美地读一读,再次感受这其中的美。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doc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打开大自然的绿色课本,去探索、发现和体验自然的魅力。

1.2 适用年级本课程适用于小学三年级学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2 自然知识普及介绍大自然的各种生物、景观和现象,让学生增长见识,激发对自然的兴趣。

2.3 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感悟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语感。

3.2 图片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促进交流与合作。

3.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实践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4.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自然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4.3 实践活动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安排5.1 课时本课程共10课时,每周1课时。

5.2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课程简介、课文朗读与感悟第二课时:自然知识普及第三课时:环保教育第四课时:小组讨论与分享第五课时:实践活动安排及要求后续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6.2 相关自然知识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6.3 户外实践活动所需道具和器材6.4 课后作业模板6.5 实践活动报告模板第七章:教学步骤与课堂活动7.1 课文朗读与感悟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识字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环保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感受课题的美。

(二)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纠正发音,指导朗读。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互相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四)分析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讲述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

2.学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学生复述课文,巩固记忆。

(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喜欢大自然的原因。

2.学生分享保护环境的做法,提出建议。

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观察大自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

3.搜集环保相关资料,了解环保知识。

七、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文中找出一些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吗?生1:我找到了,“大自然是一本绿色的课本”,这就是一个比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相关推荐《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世界的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分步揭题。

1、先板书“课本”两个字,再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逐节指名读课文。

纠正读音。

洋溢沃野胸襟芬芳苍劲耕耘浩瀚绚丽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部分。

①指名读课文。

②理解诗句意思。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明什么意思?“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两个“去吧”是谁发出的召唤?“芬芳”什么意思?“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什么意思?③指导朗读。

用向往、赞美的语气来读。

2、细读第二部分。

(2-5)谈话: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是“绿色的课本”?这“绿色的课本”里究竟隐藏着多少神奇的秘密?细读第2节。

①指名读第2节。

②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布。

③指导朗读。

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悦之情。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等方式,用心感受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谁能来背几首诗歌,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歌。

指名学生背诵。

2、相对于古诗来说,你们觉得现代诗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指名交流。

交流内容可能会说到: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明了,形式短小活泼,富有生活情趣,易于接受。

学生可能还会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若说得有理,教师都应肯定。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现代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们想读一读吗?二、营造氛围,反复诵读。

1、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能读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2、采用多种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营造一种乐读的氛围。

①个人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来读。

②小组展示:小组合作朗读,读的形式由小组自己决定,展示小组实力。

③男女生赛读:在比赛中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促进读的水平提高。

三、品味诗歌,领会感受。

1、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已经感受到大家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在读了,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尽情地再读一读,用心体会,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究竟有着多少神奇的景象和奥秘,又带给我们多大的收获和欢乐?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和欢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4.(生机蓬勃、充满活力、象征生命,象征着亲身参与活力,象征着和谐、美好)
第四板块:学习第六小节(2分钟)
1.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是一样的。
2.第一节似乎是在召唤我们。第一节似乎在欢迎我们。最后一节让我感受到的是鼓励,是期盼。
3.学生齐读第六小节。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现代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板书课题)
2.(在课本下加点)说说你所理解的课本。
3.大家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4.有一位同学的提问中告诉了我们大自然就是(生:绿色的课本),绿色的课本就是(生:大自然)。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
5.心中有这么多的疑问需要解决。我们先别急!先让我们打开课本,去读一读课文。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1.出示词语:
敞开芬芳描绘云锦微风相聚
饱览黄昏鸣禽攀登浩瀚洋溢
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果园的丰收
沃野的耕耘清凉的绿阴绚丽的色彩
无限的风光明媚的早晨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绚丽沃野浩瀚
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一课一练》第一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教学
重难点
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气息与美丽。初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之美。
品味赏析,感悟诗情。
教学
资源
1.美好的大自然是农村孩子生活的摇篮,孩子们对大自然充满着热情。
2.课文中的插图也给孩子们提供了想象和表达的情境。
预习
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发现美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发现美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3.学生分组讨论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课文,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大自然有哪些美好之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2.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

(三)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大自然的活动,记录所见所感。

(四)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我眼中的大自然”。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些修辞手法?(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三)优秀作品展示2.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2.课堂表现: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2.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作者是怎样把大自然描述得如此生动吗?比如,‘小溪唱着歌儿向前奔跑’,这里的‘唱歌’和‘奔跑’就是拟人化的写法,让小溪仿佛有了生命和情感。

我们来试试,有没有同学可以把我们教室里的物品用拟人化的方式描述一下?”2.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主要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通过描绘四季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学生品味和欣赏。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诗意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答教学法和欣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步骤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步骤三: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让学生感受课文中诗意的语言。

步骤四:讨论交流,深入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章:课堂巩固与拓展4.1 课堂巩固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4.2 课堂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进行课后阅读,加强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感知和理解。

5.2 评价方式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审美情趣以及语文素养。

6.2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和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教师在课后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2)教师解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主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体验(1)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7.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生字词。

(2)学生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小作文。

六、教学拓展1. 课内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如何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创造出美丽的艺术作品。

2. 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自然观察,记录下他们最喜欢的自然景物。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

2.对大自然美的感悟与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绿植,提问:你们知道大自然的绿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吗?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节奏。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语气、情感的表达。

3.全班齐读,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三、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课文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象?3.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四、生字词学习1.教师逐个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组词。

2.学生举例运用生字词,教师点评、指导。

3.学生进行生字词的默写练习。

五、环保意识培养1.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自然?3.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教师点评、鼓励。

六、课堂小结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

七、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练习册:完成练习题。

3.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习。

但课堂上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同时,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分层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分角色朗读环节,让学生在朗读中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如“小河”、“大山”、“风儿”等,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对话示例: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河在课文里是怎样说话的?生1:我觉得小河会轻声细语,因为它很温柔。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保知识,了解珍视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通过阅读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掌握“环保”主题词,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写好“环境日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珍视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难点:掌握“环保”主题词和写作“环境日记”。

三、教学内容及学法1.教学内容(1)环境保护知识授课(2)朗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3)理解、归纳和总结课文中的“环保”主题词(4)书写“环境日记”2.学法(1)导入法: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环境的思考和认识(2)朗读和赏析法:读课文,品味韵律美,领悟诗意(3)学以致用法:学以致用,书写出好的“环境日记”四、教学过程1. 环境保护知识授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讲解环保知识,为学生理解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作铺垫。

2. 朗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师请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凝聚的力量,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

3. 理解、归纳和总结课文中的“环保”主题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课文中出现的环保主题词,并请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为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实践中的环保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4. 书写“环境日记”教师讲解“环境日记”的写作要求,包括写作主题和要素、叙述顺序、语言表达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实践,展开自己的环保主题阐述,尝试将环保主题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

五、教学评价1.自我评价:自行检查自己的环保意识、文学素养、语言表达等方面的提升情况,并对自己进行评价。

2.教师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听取课后反馈等方式,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文学素养、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心得体会教育是全社会发展的基石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文学素养和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

小学语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会欣赏和描绘大自然的美景,培养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推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大自然图片或视频。

4. 小组讨论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大自然。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老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模仿。

(3)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讨论课文的细节和意义。

3.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他们最喜欢的自然景观,并分享原因。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描述他们所喜欢的自然景观。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拍摄一张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照片,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六、教学过程(续)4. 课堂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大自然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2)学生展示他们的写作练习,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启示和感悟。

(2)学生分享他们的照片和文字描述,大家一起讨论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续)3. 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了解家庭成员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实际行动,并在课堂上分享。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语文教案前言《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旨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本教案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2.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提高文言文解读能力。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过程与方法1.围绕课文展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2.通过分组讨论、精读课文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1.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2.通过学习文言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系统学习文言文,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文言文解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教师复习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技巧。

2.教师熟悉课文内容和教学要点。

3.教师准备课堂讲义、课件、黑板笔等教学工具。

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前预热。

2.展示一幅大自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课文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精读课文,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2.教师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见用法。

3.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课文解读1.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发现一段课文表现的大自然的现象。

2.每组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该段课文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课堂展示每组的分析内容,进一步引导全班共同探讨整个课文的表现手法。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电子教案

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电子教案

五年级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2.2通过仿写,提高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仿写练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在大自然中的美好经历。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语气等问题。

(三)讲解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

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

(四)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二)分析课文修辞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仿写练习1.教师出示题目:请同学们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大自然中的一处景物。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第三课时(一)展示仿写作品1.学生展示自己的仿写作品。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1.教师提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三)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家长签字确认。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仿写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同时,加强对生字词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分析课文修辞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诵读,想象,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读中感悟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诵读、想象等方式,用心感受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谁能来背几首诗歌,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歌。

指名学生背诵。

2.相对于古诗来说,你们觉得现代诗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指名交流。

交流内容可能会说到:现代诗歌语言浅显明了,形式短小活泼,富有生活情趣,易于接受。

学生可能还会有其他方面的一些经验,若说得有理,教师都应肯定。

3、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现代诗《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你们想读一读吗?
二、营造氛围,反复诵读。

1.打开课本,好好读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尽量能读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倾听学生个别朗读,并及时作出鼓励和指点。

)
2.采用多种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朗读水平,营造一种乐读的氛围。

①个人展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来读。

②小组展示:小组合作朗读,读的形式由小组自己决定,展示小组实力。

③男女生赛读:在比赛中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促进读的水平提高。

三、品味诗歌,领会“感受”。

1.从同学们的读中,我已经感受到大家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在读了,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尽情地再读一读,用心体会,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自己的感受。

)
2、大自然这本“绿色的课本”,究竟有着多少神奇的景象和奥秘,又带给我们多大的收获和欢乐?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和欢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时可引导学生围绕“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展开交流,把自己独特的体验与大家分享。

①第2节:可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感受“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想象“果园”的丰收景象和“沃野”的耕耘场面。

②第3、4节:抓住“联欢”、“相聚”体会孩子和自然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的快乐;抓住“青山”、“绿水”的话语体会“自然”对孩子的启迪,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情趣,并通过朗读展示出来。

③第5节:引导学生想象“片片云锦”、“阵阵微风”的意境之美,感受“明媚的早晨”、“愉快的黄昏”生活之乐,并通过朗读加深体验。

四、朗读全诗,总结回顾。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学完了全诗,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回味课文,了解、学习作者表达自我感受的方法。

2、拓展学习,并能运用学习到的方法学写诗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领悟诗歌表达特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味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领略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味这首诗歌,请同学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诵读这首诗歌。

二、学习表达。

1、学了这首诗,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老师也很喜欢这首诗,在我们眼中平平常常的大自然,在作者的笔下却像一位魔术师,神奇而充满魅力,作者是如何体味到这一切的呢?
(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作者在细细地看,静静地听,尽情地想中全身心感受到的。

)
2、有时候,我们心中有了感受,可是,把它写下来以后,我们就觉得没有表达出来,你们有这种感觉吗?作者怎么就能把自己的感受写得这样清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也需要我们好好地读,细细地看,静静地想。

(生自读诗歌,探究发现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
课堂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各种表达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首尾反复,前后呼应。

②有些诗句对仗、结构相似。

③二、四句押韵。

④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⑤丰富的想象。

⑥有些字词用得特别妙。

⑦借物抒情。

学生的发现只要说得有道理,教师都应及时鼓励,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三、品读选文。

1、选读:很多作家、诗人都很善于感受,也很善于用贴切、自然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请同学们看老师补充的两首诗歌《庭院里的“舞会”》和《海》,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内容一起读,讨论:庭院里的“舞会”和海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作者是怎样描述自己的感受的?
庭院里的“舞会”
树叶喜欢跳舞树叶乐了,挤在庭院角落
一到秋天就穿上彩服羞羞答答对风儿说
从树上飘下来吹吧吹吧,就请您
寻找舞蹈的场所当本次舞会的伴奏
庭院说:快来吧于是风吹:呼噜噜,呼噜噜
看我是个多好的舞厅树叶轻快地跳起了快三步
环境优雅而舒适风儿又吹:呼,呼,呼呼
舞池平坦又宽阔树叶又接着跳慢四步
风儿说:快来吧哎呀,风怎么不守纪律啦
看我是个多好的乐师一吹起迪斯科
会吹奏多种美妙舞曲就像浑身着了魔
能创造最佳音响效果自说自话地跑进舞池
和树叶一同跳起了舞

从碧澄澄的天空,摸到潮湿的衣角,
看到了你的颜色; 触到了你的体温;
从一阵阵的清风,深夜醒来,
嗅到了你的气息;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2、交流:
①庭院里的“舞会”给诗人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作者是怎样描述这种感受的?读一读这首诗。

②海给诗人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他又是怎样描述自己的感受的?读一读这首诗。

交流时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独特的感受以及表达方式。

3、小结: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了,就能有独特的体验,并且能产生许多联想。

四、表达感受。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诗的作者对青山、绿水产生了联想,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借青山、绿水来启迪少年儿童要不怕艰险,勇于攀登,要有广阔的胸怀,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景物,你看了会产生哪些联想呢?仿照诗歌的第四节,请你们也来写一写好吗?
学生仿写。

指名交流。

2、自然界中一草一木,一物一景,如果你能静静去感受,你一定会有许多独特的体验,本周我们就来写一首现代诗,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下周我们就举行一次诗歌赏评会,好吗?
细细地看
板书:感受静静地听
尽情地想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以生动的笔触次第、有序地展示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姿,而“去打开”的渴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诗歌
语言流畅而又饱含情趣,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在描绘大自然绚丽多姿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从全诗看,作者神思飞扬,但又似散实聚,关键是作者写作中处处彰显、开拓“去”这个动作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意义内涵。

在学生深入理解、朗读、体悟了诗歌意象后,我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进行了诗歌意境的探究——“面对如此美妙的大自然,你想说什么?”并以“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这一句作为情感突破口,逐层解构诗歌意境。

就这样,学生的审美从“体验”层次顺势上升到“鉴赏”层次。

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

“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

学生在这里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

正因为跟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相关,就避免了被动的强加,从而形成对话和个体感悟,实现了内在主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活动。

这种不设“围场”的课堂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让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大自然是本无字书,课堂又何尝不是呢?虽然身在小小的教室,孩子们却从生动的诗句中不经意间体察到了“宽广的胸怀”“辽远的视野”“生命的价值”,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也就在这种和谐的课堂里,学生轻松打开了“语文教学的课本”,打开了大自然的课本,也打开了人生的课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