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设计方案(优选.)
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支模(高大模板)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日益普遍。
本文旨在探讨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通过对施工过程的优化和创新,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确保高支模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材料准备在进行高支模施工前,首要任务是进行充分的材料准备。
选用优质的建筑材料,确保其稳定性和耐用性,是高支模工程的基础。
同时,合理选择材料规格,以满足工程的具体需求,提高整体施工效益。
二、工程布局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科学合理的工程布局至关重要。
通过对工地的精确测量和合理规划,确保高支模板的准确安装和使用。
采用先进的工程布局技术,提高施工的精度和效率,减少误差,为后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三、施工流程高支模施工流程的优化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传统施工流程的基础上,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应对方案,确保高支模工程的整体质量。
四、安全管理高支模工程的施工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工地的安全环境。
采用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工程的安全进行。
五、环保措施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升,高支模工程中的环保措施也需要更加重视。
采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排放。
引入绿色施工理念,推动高支模工程向着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六、技术创新在高支模工程中,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引入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工程管理系统,提高工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积极研究新型高支模材料和施工工艺,不断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总体而言,高支模(高大模板)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全面考虑工程的各个方面,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创新,确保工程的高效、安全、环保进行。
只有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引入新技术,才能适应日益复杂和严苛的建筑需求,推动高支模工程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高支模版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住宅楼施工,建筑面积为XX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XX层,建筑高度为XX米。
高支模版主要用于主体结构施工,包括梁、板、墙等部位的模板支撑体系。
二、专项施工方案1. 模板支撑体系设计(1)架体平立面设计:梁板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搭设,立杆间距为900mm×900mm,步距为1200mm。
梁底位置增设扣件式钢管架与满堂架用扣件连接。
梁两侧立杆增设通长纵向水平找平杆;梁侧设置双钢管背楞,用M14对拉螺杆对拉加固,间距为500mm。
(2)架体构造措施:所有满堂支撑架体四周搭设连续竖向剪刀撑,支撑体系内部每隔4.5m搭设竖向和水平向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设置在架体底部扫地杆位置一道、梁底下第一步水平杆位置一道,层高较高的楼层中间设置一道,在架体中间水平杆位置满铺一道水平安全兜网。
(3)架体起步时立杆接头位置交错设置,用6m立杆和4m立杆、4m立杆和3m、2m 和3m的立杆交错布置作为高支模起步立杆。
1.2m步距范围内立杆接头无法错开时,在立杆接头处采用纵横向钢管加强处理。
(4)梁侧对拉螺杆设置:梁侧设置M14的对拉螺杆,对拉螺杆的道数根据梁的高度设置。
最下一道对拉螺杆到梁底距离不宜大于150mm。
梁最上部一道对拉螺杆到板底的距离不宜大于400mm。
梁中部对拉螺杆间距为400mm~500mm。
2. 施工流程(1)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按照设计要求,依次搭设立杆、横杆、剪刀撑等,确保支撑体系稳定。
(2)模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梁、板、墙等部位的模板,确保模板平整、牢固。
(3)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钢筋,确保钢筋位置准确、间距均匀。
(4)混凝土浇筑:在模板、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无蜂窝、麻面。
(5)模板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依次拆除模板、支撑体系。
三、质量控制措施1. 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模板、支撑体系、钢筋等原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方案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方案1、板支撑体系设计高支模部分板厚主要有100mm、120mm,支撑采用Φ48.3×3.0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支撑架纵横第一道横杆(扫地杆)距离地面0.2m,步距1.5m,次楞木枋50×100mm,主楞100×100mm木枋。
次楞离柱、墙、梁间距不小于次楞设计间距,主楞沿板跨通长布设至柱、墙、梁边。
竖向剪刀撑设置:每4跨纵横向从底到顶布置连续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水平剪刀撑设置:(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支撑体系,在顶端(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水平剪刀撑;(2)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支撑体系,顶端(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层)中部和底部(扫地杆层)设置水平剪刀撑。
2、梁支撑体系设计本工程梁的底模与侧模均采用18mm厚红模板,梁侧竖向次楞采用50×100mm木枋,横向主楞采用Ф48.3×3.0双钢管;梁底次楞采用50×100木枋,梁底主楞采用100×100mm木枋。
梁板模板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步距均为1500,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距离不得大于0.5m。
梁底梁侧立杆距离梁边间距不得大于100mm,具体参数见梁支撑体系参数表。
梁底支撑参数表项目梁截面积S(m2)代表计算书步距次楞木枋支撑立杆沿梁跨方向间距梁底立杆数剪刀撑梁底支撑S<0.6600×10001500间距≤@250@10002@4000 0.6≤S<1400×2500间距≤@250@5002@4000 1≤S<1.5600×2650间距≤@250@5003@4000 S≥1.5600×3750间距<@200@5004@4000注:当梁宽大于700时,梁底立杆数在上表基础上再增加1根。
建筑高支模方案
建筑高支模方案建筑高支模方案是指在建筑施工中使用支模系统进行施工的一种方法。
支模系统主要由高强度模板板材、支撑杆、悬臂梁、拉杆、水平托架等组成,可以支撑、固定混凝土结构的临时模板。
一、支模的优势1.提高施工效率:支模系统具有模板搭设简单、拆卸方便的特点,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2.减少人工数量:相比传统的木工模板,支模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数量,节省人力成本,降低劳动强度。
3.提高安全性:支模系统采用专业的支撑杆和悬臂梁进行支撑,可以有效防止模板变形和倒塌,提高施工安全性。
4.减少材料浪费:支模系统可以根据具体施工需要进行组装,可以精确控制模板的尺寸,避免材料浪费。
二、支模的使用范围支模系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施工,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
无论是楼层板,还是梁柱、墙体,都可以采用支模系统进行施工。
三、支模施工流程1.材料准备:支模施工需要准备高强度模板板材、支撑杆、悬臂梁、拉杆、水平托架等材料。
2.搭设基础:首先要确保施工地基的平整度和牢固性,然后在地基上搭设水平的支撑架。
3.安装模板:将模板板材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固定在支撑架上。
模板板材之间需要用扣板、螺栓等连接,确保整个模板结构的稳定性。
4.加固支撑:在模板上方安装支撑杆、悬臂梁和拉杆等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和支撑模板。
5.浇筑混凝土:模板搭设完成后,可以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混凝土浇筑的速度和厚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6.拆除模板:混凝土完全硬化后,可以拆除模板。
拆除模板时需要小心操作,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
四、支模的注意事项1.模板安装要牢固:在模板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模板的连接牢固,防止模板变形或倒塌。
2.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施工现场的整洁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支模施工需要按照建筑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4.注意施工工期:支模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期,避免施工周期过长。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通过)
高支模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高支模平板计算四、梁模板设计方案五、施工计划六、施工工艺七、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筑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八、支模监测九、质量保证措施十、安全技术措施十一、雨季施工措施十二、安全应急救援措施十三、劳动计划一、工程概况支模架形式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由于此处地基土质较好,在土体夯实的基础上,再浇捣100mm厚C20混凝土,作为支模架架体的基础。
楼板支模架设计:立杆间距为900×900mm,步距为1200mm;离地200mm高度设纵横向水平扫地杆,立杆顶部(顶撑下部)设一道水平拉杆,且每步设一道水平拉杆,由于高度在8~20米之间,所以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竖向剪刀撑,在架体外侧周边由下至上的设置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每隔10米左右由下至上设置连续式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宽度为4跨;水平剪刀撑,在扫地杆处设一道水平剪刀撑,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一道水平剪刀撑,由于高度在8~20米,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宽度为4跨,连墙件竖向2步(2400mm)与建筑物柱子设置一个固结点。
梁支模架设计:立杆横向间距为300mm,立杆纵向间距为600mm,梁底采用18mm厚胶合板,配60×80mm木枋作为次楞(间距150mm),48×3.0mm作为水平主楞(间距同纵向立杆600mm),再加48×3.0mm双钢管支撑(间距300mm)。
梁侧采用18mm厚胶合板,配横向60×80mm的木枋作为次楞(间距为200mm),再竖向加48×3.0mm双钢管主楞(间距1000mm),采用蝴蝶扣和M12对拉螺杆加固,螺杆竖向间距为200mm。
为了保证支撑模板系统的施工质量,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特编制高支撑模板系统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高支模专项方案
高支模专项方案近年来,在建筑工程领域,高支模技术被广泛应用。
高支模指的是使用具有高度可调节的支撑体系的模板,用于施工混凝土结构。
为了更好地推广高支模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制定高支模专项方案迫在眉睫。
一、背景介绍高支模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提供稳定、可调节的模板系统,使得施工过程更加安全、高效。
然而,由于各地建筑施工的差异和特殊要求,需要制定一套通用的、可操作性强的高支模专项方案。
二、方案目标高支模专项方案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在高支模施工中,模板必须能够承受所施加的荷载,并且能够灵活调整,适应土壤和结构的变化。
其次,方案的目标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浪费和重复工作。
三、方案内容1. 设计和制造标准高支模专项方案需要明确的设计和制造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可调节性等要求。
通过制定精确的标准,可以保证高支模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施工规范方案中应包括详细的施工规范,包括模板的安装和拆除过程、支撑体系的调整方法、荷载计算和监测等。
施工规范的制定可以确保施工人员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3. 培训和技术支持高支模技术需要专业的操作和管理。
方案应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施工人员如何安装、拆除和调整模板,以及如何做好质量和安全控制。
此外,方案还应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
四、方案实施高支模专项方案的实施需要各方的合作。
建筑施工企业、设计机构、监理单位和政府部门应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制定、推广和实施方案。
此外,需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方案得以落地。
五、方案效益实施高支模专项方案可以带来许多效益。
首先,高支模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时间和人力资源。
其次,高支模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建筑物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最重要的是,高支模技术也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可以应对特殊的建筑任务和复杂的地形条件。
六、未来展望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高支模支撑方案
高支模支撑方案1.1、模板及支撑架体的材料选取模板: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
木枋:梁下横纵楞木枋均采用60mm×80mm木枋,当梁高大于1200mm或截面积大于0.27m2,梁下纵楞采用φ48×3.5钢管;板下第一层龙骨木枋采用60mm×80mm、第二层龙骨木枋采用60mm×80mm木枋;梁高小于750mm侧模竖肋、水平肋及辅助斜撑均采用60mm×80mm木枋,梁高大于等于750mm侧模竖肋采用60mm×80mm木枋、水平肋采用2A48钢管、辅助斜撑均采用60mm×80mm木枋。
支撑系统:梁及板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及配件支撑系统;垫板底座:采用厚度不少于50mm的木枋或槽钢垫放。
1.2、支撑系统的构造设计本工程的高支模方案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梁板结构采用满堂式布置。
支模的纵横水平拉杆、剪刀撑、立杆均采用合格的φ48×3.5钢管。
根据使用功能不同,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顶撑采用U型可调节托座,调节范围为0~20cm。
(1)本工程高支模的梁底立杆的设置:沙盘示意厅支模高度为6.05m,板厚为120mm,梁大小为300×600、200×600、200×550、200×500,最大跨度8.00m,;梁下立杆布置情况为:梁截面方向选取两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100mm。
恒温泳池支模最大高度为6.60 m,板厚为160mm,梁大小分别为550×1200、500×1200、300×700、250×850,最大跨度为15.000m;梁下立杆布置情况为:梁截面方向选取两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000mm。
地下室顶板(主楼)支模高度为1.90m,板厚为120mm,梁大小分别为300×800、250×750、250×700、200×800、200×700、200×500;梁下立杆布置情况为:梁截面方向选取两根立杆支撑,立杆间距为800mm,梁跨度方向间距为1100mm。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第一小节高支模设计方案1、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择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2.8钢管及扣件、12厚胶合板、50×100支承木方、梁板竖向支撑顶部可调支托、立杆基础垫板等。
2、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方案(1)楼层施工时,高支模部位支撑体系同步一起搭设,但在具备拆除条件前不得随意拆除,并与已浇筑结构可靠连接顶紧。
(2)支撑立杆基础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
(3)梁、板支撑立杆布置基本方案:梁侧模板主楞采用直径48*2.8钢管,次楞采用50×80木方,面板采用12厚木胶合板;梁底纵向支撑采用50×100木方,小横杆采用48*2.8钢管;梁两侧立杆距梁侧面距离均250mm,梁下均增加一根立杆支撑,两侧立杆及梁下立杆纵向间距分别为400、800mm;现浇板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扣件支撑系统50×100木方支承12厚木胶合板,48*2.8钢管支承木方;板下支撑立杆纵横间距800mm。
梁、板竖向支撑顶部均采用可调支托。
详见附图与计算书。
(4)梁侧模板均设置对拉螺栓,做法详见设计图。
(5)水平拉杆布置钢管支撑架水平拉杆步距为不超过1.5m,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本工程局部层高在8~20m之间,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6)剪刀撑设置本工程高支模剪刀撑设置方案为:立杆支撑四周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部纵横每隔10m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顶部、底部各设一道水平剪刀撑;每梁下增加的立杆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7)坡屋面梁板模板支撑的要求设垂直于屋面的钢管斜支撑@800*1600,与每道水平杆扣件连接;水平杆与已浇混凝土柱牢固连接、顶紧;坡脊两侧各设一根立杆支撑。
详见附图。
(8)水平安全设施设置为保证施工安全,高支模部位按脚手架搭设要求每隔二步满铺竹笆,形成水平操作层,同时作防跌层。
高支模方案
高支模方案1. 引言高支模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支撑材料。
它具有结构合理、承载能力强、施工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工程的梁、板、柱等混凝土结构形成的模板支撑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高支模方案的设计要点、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
2. 高支模方案的设计要点2.1. 荷载计算在设计高支模方案时,首先需要进行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应考虑到建筑结构自重、混凝土浇筑的临时荷载、人员和设备的荷载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附加荷载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荷载计算,可以确定高支模的尺寸和承载能力,从而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
2.2. 支模材料选择高支模通常由钢板和钢支撑组成。
钢板应选用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的材料,以承受荷载和施工振动带来的影响。
钢支撑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H型钢、槽钢或圆钢等。
在选择支模材料时,还需考虑其重量、施工方便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2.3. 支模系统设计支模系统设计包括高支模的布置、连接和固定等方面。
布置应符合建筑结构的要求,保证支模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
连接和固定应采用合适的连接件,确保支模间的连接牢固可靠,不会出现位移或松动现象。
2.4. 安全措施在设计高支模方案时,必须考虑到施工期间的安全问题。
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安全网、悬挂警示牌等,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同时,在支模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3. 高支模方案的施工流程3.1. 准备工作施工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确定施工方案、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各项施工操作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3.2. 安装支模在施工现场进行标高测量后,可以根据支模方案进行支模的安装。
首先,按照设计要求,搭建起支模的框架结构。
然后,根据需要,调整支模的位置和高度,确保其与混凝土结构的配合。
最后,使用连接件将支模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高支模支撑方案
高支模支撑方案一、支撑系统的材料选择1、夹板:18 mm;2、方木:50 mm×100 mm;3、支撑系统:选用Φ48×3.0 mm 套扣式钢管及其配件;4、纵横水平拉杆、纵横向剪刀撑:Φ48×3.0 mm 钢管及其配件;5、立杆上端:采用可调节上托;6、垫板:采用脚手架配套 150×150×8 mm 钢板底托,垫板为木板或可调节托底放两条50×100 木枋并排垫放。
二、支撑系统搭设的要求1、模板支撑架应根据施工方案计算确定纵横向水平杆间距、步距,并根据支撑高度配备可调螺杆。
2、立杆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根立杆底部宜设置可调底座或垫板;立杆应采用连接套管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位置宜错开,错开高度不宜小于 600mm;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应综合考虑配架组合或采用扣件式钢管杆件连接搭设。
三、模板支撑架的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搭设高度大于 8m 的满堂模板支撑架;2、支撑架的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应与支撑架同步搭设,剪刀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且不应少于 2 个扣件连接,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不应小于 100mm,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 40N·m,且不应大于 65N ·m。
四、梁模板支撑架体与楼板模板支撑架体宜采用水平杆连接,当采用钢管连接时,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梁模板支撑架与楼板模板支撑架的水平杆上,且不应小于 2 跨。
五、模板支撑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 3,当高宽比大于 3 时,在架体的周边和内部以计算确定水平间隔及竖向间隔距离,且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
(图6.1.6)。
六、模板支撑架立杆顶层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的高度不应大于 650mm,丝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4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应小于 150mm(图6.1.6)。
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1-可调托座;2-螺杆;3-调位螺母;4-立杆;5-水平杆七、可调螺杆顶层水平杆至模板支撑点的高度不应大于 650mm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1-螺杆;2-调位螺母;3-立杆;4-水平杆 5-水平钢龙骨八、模板支撑架可调底座调节丝杆外露长度不宜大于 200mm,最底层水平杆离地高度不应大于500mm。
高支模工程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1. 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办质[2017]39号规定,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大于18m,均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属于高大支模体系。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3.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项目,建筑面积XX平方米,建筑高度XX米。
根据设计图纸,部分区域需采用高支模施工,具体如下:1. 高支模区域:楼层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2. 高支模范围:主要包括大截面梁、楼板、楼梯等部位。
三、高支模体系设计1. 材料选型(1)梁模板:采用16厚多层板,规格尺寸为1830x915x16;(2)次楞:采用木枋,规格为50x100;(3)主楞:采用双钢管,规格为48x3.5;(4)模板:选用16mm厚红色模板,弹性模量E=4200N/mm2,抗弯强度[f]=12N/mm2;(5)次龙骨:50x100x2000mm木枋,抗剪强度设计值1.3N/mm2,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弹性模量为8415N/mm2;(6)主龙骨:采用48x3.5普通钢管,抗弯强度205.0N/mm2。
2. 架体设计(1)梁下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梁底支撑采用顶托;(2)高支模区域楼板满堂支撑支撑体系:采用扣件式钢管架;(3)剪刀撑设置: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置;(4)立杆支撑设置: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置;(5)连墙件设置: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置;(6)立杆下基础处理: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置。
四、施工工艺技术1. 模板组拼精度要求: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模板组拼精度,满足施工要求;2. 模板定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模板定位准确;3. 模板的支设规范要求: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支设;4. 满堂架搭设: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满堂架搭设稳定、牢固;5. 剪刀撑的设置: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置;6. 核验标高: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核验标高准确;7. 柱模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柱模安装牢固;8. 梁模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梁模安装牢固;9. 板模安装: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板模安装牢固;10. 边梁模板加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边梁模板加固牢固;11. 高支模与非高支模部分整体性处理: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高支模与非高支模部分整体性处理到位;12. 高低强度砼交接处理: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高低强度砼交接处理到位;13. 穿梁、板孔、洞口模板: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确保穿梁、板孔、洞口模板处理到位;14. 高支模施工注意事项: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高支模专项方案
高支模专项方案一、方案背景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高支模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支模技术的发展,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制定一份全面有效的高支模专项方案势在必行。
二、方案目标1. 提高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规范,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 提高高支模施工的施工效率:优化施工工序,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减少人力资源浪费。
3. 提高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查标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符合相关要求,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4. 促进高支模技术的创新:通过引入新材料和新工艺,推动高支模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三、方案内容1. 安全标准(1) 制定高支模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流程、安全措施以及事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2) 对高支模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检查和维护高支模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2. 施工流程优化(1) 制定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最大限度地减少等待时间和资源浪费。
(2) 加强各个工程节点的协调配合,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3. 质量控制(1) 制定高支模作业的质量标准,规范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
(2) 完善施工记录和检查机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4. 技术创新(1) 引入新材料和新工艺,提升高支模技术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2) 积极推动高支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四、方案实施1. 成立专门的高支模专项方案工作组,负责制定和实施该方案。
2.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
3. 加强与相关单位和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高支模专项方案的实施。
4. 定期评估和总结工作成效,及时调整方案内容,保证其持续有效。
五、方案效益1. 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降低建设成本。
2. 提升施工质量,改善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
模板高支撑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37号)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规范》(GB50345-2010)4. 《建筑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框架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地上XX层,地下XX层。
建筑高度XX米。
本工程模板高支撑系统主要应用于框架梁、板等部位。
三、模板高支撑体系设计1. 支撑体系类型: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
2. 支撑体系构造:立杆:采用φ48mm×3.5mm钢管,间距不大于1200mm。
水平杆:采用φ48mm×3.5mm钢管,间距根据梁板尺寸确定。
横向支撑:采用φ48mm×3.5mm钢管,间距不大于600mm。
剪刀撑:在立杆、水平杆、横向支撑处设置剪刀撑,间距不大于600mm。
连接件:采用扣件式连接件,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四、施工准备1. 人员准备:组织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
2. 材料准备:准备足够的扣件式钢管、连接件、剪刀撑等材料。
3. 设备准备:准备施工电梯、吊车等机械设备。
五、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对支撑基础进行平整、夯实,确保基础承载力满足要求。
2. 立杆搭设:按照设计要求,从一端开始逐排搭设立杆,确保立杆垂直、稳定。
3. 水平杆搭设:在立杆上搭设水平杆,确保水平杆水平、间距均匀。
4. 剪刀撑搭设:在立杆、水平杆、横向支撑处设置剪刀撑,确保支撑体系稳定。
5. 连接件安装:将立杆、水平杆、剪刀撑等连接件连接牢固。
六、安全措施1. 人员安全: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 材料安全:材料堆放整齐,防止滑落伤人。
3. 机械设备安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
七、质量保证措施1. 材料质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2. 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超高模板支撑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规范》(GB50345-2010)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5.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质〔2016〕33号)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超高层建筑2. 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3. 地上层数:XX层4. 地下层数:XX层5. 层高:XX米6. 结构形式:框架-核心筒结构三、超高模板支撑体系设计1. 支撑体系类型: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结合满堂脚手架。
2. 支撑体系布置:(1)立杆:采用Φ48mm×3.5mm的钢管,间距为1.2m×1.2m。
(2)水平杆:采用Φ48mm×3.5mm的钢管,间距为1.5m。
(3)剪刀撑:采用Φ48mm×3.5mm的钢管,间距为4.5m×4.5m。
3. 支撑体系验算:(1)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计算模板支撑体系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自重、混凝土浇筑荷载、施工荷载等。
(2)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验算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
四、施工准备1. 施工队伍:成立专业施工队伍,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2. 施工材料:准备充足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板、剪刀撑等材料。
3. 施工设备:准备施工电梯、卷扬机、塔吊等施工设备。
五、超高模板支撑架搭设施工1. 施工流程:(1)基础处理: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夯实,确保基础坚实。
(2)搭设立杆:按照设计要求,搭设立杆,确保立杆垂直、稳定。
(3)搭设水平杆:在立杆上方搭设水平杆,确保水平杆水平、稳定。
(4)搭设剪刀撑:在立杆之间设置剪刀撑,确保支撑体系整体稳定。
(5)搭设模板:在支撑体系上方搭设模板,确保模板平整、牢固。
2. 施工要点:(1)严格控制立杆垂直度,确保支撑体系稳定性。
高支模方案
高支模方案1.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择(1).模板均采用915m m×1830mm×18mm(厚)胶合板;(2).木枋:统一采用80mm×80mm木枋;(3).支撑系统:选用 45×3.5mm钢管及其配件;(4).纵横水平拉杆、纵横向及水平剪刀撑;选用 48×3.5mm钢管及其配件;(5).垫板:立杆下采用可调底托并垫放80mm×80mm双木枋。
2.支撑系统的设计2.1本工程的高支模方案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
2.2梁、板结构:支撑搭设设置间距:2.2.1.900×1200mm框架梁,立杆间距450×600mm,梁底设3道立杆,步距1.5m;梁底次龙骨木枋@300,主龙骨采用双钢管;梁侧内龙骨采用木枋@225,外龙骨采用双钢管,设置三道 14对拉螺杆@450,竖向间距为250+500+500mm。
2.2.2.950×2080mm框架梁,立杆间距450×450mm,梁底设5道立杆,步距1.5m;梁底次龙骨木枋@300,主龙骨采用双钢管;梁侧内龙骨采用木枋@225,外龙骨采用双钢管,设置三道 14对拉螺杆@450,竖向间距为250+450+450mm。
2.2.3.楼板,立杆间距1200×1200mm,步距1.5m;次龙骨木枋@400,主龙骨采用80×80mm木枋。
2.3水平加固杆:纵横设置,步距为1.5m。
水平加固杆在局部无法拉通的位置可通过短钢管扣接进行水平加固杆之间的相互拉结。
水平加固杆应顶至已浇筑混凝土的墙、柱上,加强高支模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2.4剪刀撑:在支架四边、主梁底两侧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纵横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布置。
在支架两端及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所有钢管连接均采用配套扣件连接(其中立杆的连接必须采用对接,水平杆及剪刀撑得连接采用扣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word.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四、高支模设计方案
1、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择
1 / 5
本工程模板支撑系统采用48*2.8钢管及扣件、14厚胶合板、30*80支撑木梁板竖向支撑顶部可调支撑。
2、模板支撑系统的设计方案
(1)楼层施工时,高支模部位支撑体系同步一起搭设,但在具备拆除条件前不得随意拆除,并与已浇筑结构可靠连接。
(2)支撑立杆基础应因具有具够的承载力。
(3)梁、板支撑立杆布置基本方案:
梁侧模板主楞采用48*2.8钢管,次楞采用30*80木方,面板采用14厚木胶合板,梁底纵向支撑采用30*80木方,小横杆采用48*2.8钢管,梁两侧立杆距梁侧面距离均250㎜,梁下均增加一根立杆支撑,两侧立杆及梁下立杆纵向间距分别为800。
现浇板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扣件支撑系统30*80木方支撑14厚木胶合板,48*2.8钢管支撑木方,板下支撑立杆间距纵横间距800㎜。
梁下立杆设木垫板,梁板间距800*800,横杆布局1500,在架空层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先浇架空梁砼,后浇顶板砼。
详见附图与计算书。
(4)水平拉杆布置
钢管支撑架水平拉杆布距为不超过1.5m,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高处,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本工程局部层高在8~7.8之间,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5)剪刀撑设置
本工程高支模剪刀撑方案为:立杆支撑四周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部纵横每隔10m 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顶部、底部各设一道水平剪刀撑,每梁下增加的立杆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详见附图。
(6)水平安全设施设置
为保证施工安全,高支模部位按腳手架搭设要求每隔二部满铺大眼网,形成水平操作层,同时作防跌层。
五、施工部署
1、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及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这两项工作,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方规范案和施工规范等技术文件,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避免安全事故。
3、做好各种物资的准备工作
六、施工组织机构
用项目法组织施工,项目经理是施工第一负责人七、劳动力与施工机械需用量计划
八、高支模安装
1、施工顺序
楼模板采用14mm胶合板,30 X 80木方支撑胶合板,48*2.8钢管支撑木方。
(1)梁模板的安全
1)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扣件式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木方。
固定木方后在其上安装梁底龙骨。
龙骨安装完成后,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L/1000~3L/1000。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梁底摸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2)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爆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a、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略为缩短。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
c、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砼浇筑时,不得采用使支撑系统产生偏心荷载的砼浇筑顺序,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2)楼面模板的安装
首先通线,然后调整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到预定的高度,在可调顶托板上架设主龙骨,主龙骨固定后架设横楞,然后在横楞上安装胶合板模板。
铺胶合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4、满堂支撑架搭设及使用要求
因本人工程支撑架局部高度超过8m,属高大支撑,搭设及拆除过长必须管理人员全程监控,操作人员必须是熟练木工工种。
架子搭设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及方案进行。
支持体系搭设完毕必须经验收并确定搭设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搭设应严格按尺寸要求搭设,立杆和水平杆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斜杆、剪刀撑应尽量与立杆连接,节点构造合规范规定;确保每个扣件的拧紧扭力矩都控制在40~65.NM。
支撑架搭设完毕、遇有超过六级大风与大雨过后或停用超过一个月,必须组织检查及验收。
浇筑混凝土时从梁板中部向四周扩展的方式浇筑;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支顶模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对施工荷载进行监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浇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