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绅研究之创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士绅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5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科研热词 虚而满 薛焕 荒政 自然灾害 湖南 普鲁士 晚清 张謇 对外交涉 亨利克·特来克 中德关系 《通海新报》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1 1 1 1 1 1
2014年 科研热词 革命党 袁世凯 社区联结 王锡彤 村户制 旌德 宾兴 家户经济 官绅互动 同治年间 乡村治理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科研热词 晚清 重要作用 酉阳 道德楷模 评析 西北干旱内陆河区 科举 社会秩序 社会反应 现代性 灌溉水管理制度 清末 法律权威 水规 民国 民主政治 村落社区建设 权力关系 晋冀鲁豫边区 明清时代 明代士绅 明代前期 新文化地理学 徽州文化 徽学 开明士绅 基层社会 基层共同体 地方政治 地域社会 国家政治权威 团练制度 四十年代 吉安 卫生检疫 南昌地区 农民 农村 伦理道德权威 乡绅 乡村联盟 乡村社会 个体品质
关于私塾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私塾教育的几点思考李鹏读经教育推广二十年,于教育体系和教学法探索之功,可谓大矣!而今实践已久,先行者总结经验,反思得失,又推动了回归私塾、传承古法之风潮,或以为将一改平地拔起,自创新法之局面,使读经运动再上台阶。
予以为读经之前景固然越发乐观,然现状依然堪忧,笔者不揣浅陋,将近日思考所得,草成此稿,愿就教于读经圈诸同仁,尚祈不吝赐教为是。
第一、传承与创新之辩今之时风,以创新为上,此风源自西方工业文明之兴,而科技与理性精神之胜也。
然历史之发展,乃周期性变化之动态平衡,数千年不变不可,时时言变亦不可,国人受亡国之辱,乃念念不忘新文化运动对传统之抨击,痛学西方,于是人无分老幼,事无分其理,壹是皆以创新为荣,传承为耻,深陷历史虚无主义之黑洞。
而人云亦云、不知而作之风盛行百年,斯入下愚之境矣。
有伪创新乃有不继承,今之时髦,不翻书而言批判继承,不研究而言去粗取精,于国学西学皆然,自以为古今中外皆在其掌中,而愚者好自用、贱者好自专,道听途说之言,因循陈旧之语,如“封建残余、愚昧落后、礼教杀人、迂腐顽固、脱离现实、愚弱民众、为虎作伥”等皆可引证为大骂传统文化之根据,如此代代相循,丧失反思与判断之能力,我华夏民族危矣!予非否定创新者,但欲依道而行也。
该创新则创新,该沿袭则沿袭,不可作非此即彼之对立观。
予之抨击创新者,何也?过犹不及也。
科技类以创新为主,然无传承与人文基础之创新,亦为无根之谈,故国人谈创新者多,真有创新者几稀。
人文类、教育类应以传承为主,奢言创新乃人文与教育之大忌,无根之创新,愈为人文与教育之贼矣,其于创新实为伪创新也。
故依道而行,创新无过,而何需强调?背道而行,创新无功,徒惹人笑耳!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斯之谓矣!国人之功利、浮躁,无他,背道而行也,故奢言创新之风可以休矣!吾人之欲回归私塾,传承旧学,亦非仅止于此而已,未真正传承而言批判继承,我无是也;未悟道而言创新,我无是也。
多思无益,不如勤学,何况既不学亦不思而空言创新者乎?第二、教育之道教育之道无他,人性也。
士绅与商人对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研究
士绅与商人对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研究近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士绅与商人的贡献。
士绅与商人在不同领域以及各自的责任范围内,为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依次从士绅与商人的教育、农业、工业和慈善事业几个方面探讨他们在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
首先,士绅与商人在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士绅作为当时的学者和知识分子,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推广。
他们通过自身的学问和经验,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学生,推动了新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同时,商人作为社会中的实践者和创业者,也对教育事业有所贡献。
他们捐资办学、设立奖学金,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其次,在农业方面,士绅与商人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士绅作为地方的知名人物和乡村的精英,具备较高的知识和社会地位。
他们在农业生产中,推行先进的耕作方式和技术,引导农民创新思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商人方面,他们通过种植业和农业生产的投资,改善了农村经济,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士绅与商人的共同努力,使得中国农业得以传统方式的基础上,朝着一种更加先进和高效的发展方向。
第三,在工业领域,士绅与商人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
士绅是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阶层,他们在工业发展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他们积极向西方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将其引入中国,并传播给其他人。
商人们则在工业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他们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力,并在制造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士绅与商人的携手合作使得中国的工业逐渐崛起,为中国的经济发展铺平了道路。
最后,士绅与商人在慈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士绅和商人作为社会的精英,具备较高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他们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建设学校和医院,改善了社会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同时,他们也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资助、捐赠、赞助等形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士绅与商人在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译文
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译文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译文内容如下:一、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否主权国家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将近150年了。
就学术问题生命周期而言,这是一个“经典”问题;但对其考究,却不单纯为得到肯定或否定。
围绕它的争论横跨历史、政治等数个学科,在研究方法的创新及政治概念的界定上,都帮助人们完善了对中国古代政治的认识。
其中,关于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性质界定,尤其是对其“主权”属性的探讨,是特别值得深究的。
二、从历史上看,这一问题肇始早于中国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
晚清的知识阶层士大夫从一般的政论角度,提出救国之方,其主要集中于历史学领域。
民国时期国际关系学开始成型,大批法官与职业外交官进行了严谨的学理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30年,由于国家研究大多集中于阶级分析,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独立主权讨论就停滞了下来。
新一轮热烈讨论接续于改革开放,由于研究范式的创新与研究对象的深入,学界围绕着春秋诸侯国的主权属性,展开了全面的争论。
三、从时间上看,将春秋诸侯国同现在民族国家等量齐观的风潮,自晚清才得以发端。
1842年以前,清王朝的对外关系主要由礼部和理藩院共同管理,其重心在西北、北部具有传统威胁的少数民族治理;对南部地区,包括自东南沿海登陆的葡萄牙人,是比较懈怠的;同时,对国际政治局势几无认识,美国人高理文在《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批评:“华人不好远游,致我西国之光彩规模,渺无所见,更不知海外更有九州。
”①汉学家理雅各在《左传》英译本的序言中,也严肃批评中国人不知中国之外,还有多国。
②但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南京条约》、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辛丑条约》均强迫清王朝废除传统的朝贡模式,而以平等的外交礼仪同列强相处。
不仅如此,士大夫的外交官化,直接将世界政治局势与国际格局知识带回母邦。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明士绅以春秋列国和欧洲列强的共同性为基础,议论国际政治形势——继严复将春秋列国与近代国际政治加以比较之后,19世纪60年代,冯桂芬所著《校邠庐抗议·重专对议》又将海外诸夷同春秋各国做比较,其依据有二:一是当时世界诸强林立,彼此角逐;二是诸国之上有国际法,诉诸战争之前,两国必有出使和辩论。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新与创新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新与创新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革新与创新方法对于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理论的突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些常用的革新和创新方法,并分析其对研究成果的影响。
一、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广泛运用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不同社会现象之间的异同和演变趋势。
该方法通过将多个案例进行比较,从而揭示各个案例的特征和规律。
比较分析法可以用于研究各种社会问题,如教育、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社会现象的原因和影响,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深入的视角。
二、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和访谈,研究者可以直接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获取第一手的信息和数据。
相较于通过次生资料进行研究,实地调研法可以提供更加真实和全面的研究结果。
实地调研法广泛应用于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为研究者提供了与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机会,使得研究结果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
三、模型构建法模型构建法是一种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来解释社会现象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梳理和整理相关研究,提出一种理论模型,进而对现实进行解释和预测。
模型构建法主要运用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领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思考方式和分析框架。
模型构建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思考社会现象的内在机制,发现规律和潜在关联。
四、大数据分析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分析法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方法。
通过利用庞大的数据集和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研究者可以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大数据分析法广泛应用于社会舆论、市场研究和公共政策等领域,为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来源和研究思路。
借助大数据分析法,研究者可以更加全面和准确地了解社会现象,从而做出更加科学的研究结论。
总结起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新与创新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模型构建法和大数据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在各自的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分析工具。
晚清辽阳士绅研究述评
晚清辽阳士绅研究述评作者:于道文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7期摘要:晚清辽阳士绅群体的发展、崛起过程,正是奉天地区在晚清变局中发生激烈社会变革的过程,也是内外危机压力下,东北边疆社会由传统固有的状态向近代状态阔步前进的过程。
在日本、俄国等列强在东北的势力扩张过程中,成长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到了辛亥革命之时,士绅群体甚至已经成为决定奉天政局走向的重要力量之一。
绅士阶层的研究,对于研究社会史,尤其是基层社会史非常有意义,时至今日,绅士研究的成果已经臻于成熟完备,在区域史、地方史研究方兴未艾的新时代,更多的历史学家选择将个案研究与宏观理论相结合印证的方式开展工作。
正如周锡瑞所言:“中国社会的宽泛的一般性描述不如细致的地方化研究。
中国的地理、经济、社会结构、地方文化是如此多元,不可能概括在一个简单陈述里。
”[1]就目前而论,在地方化的绅士研究方面,国内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如两湖地区、江浙地区,这些省份的士绅以保守派、立宪派、革命派等各种姿态参与地方政治,更进一步影响整个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
近些年来,之前未被重视的北方省份的绅士研究渐入佳境,与辽阳绅士研究有关联的其他边疆地区的绅士研究成果较多,如西北的甘肃,同为边疆地区,其绅士研究已经步上正轨,取得成效,也为我们开展边疆地区的绅士群体研究提供了借鉴。
国内有关辽阳士绅的研究,以袁金铠、于冲汉、徐珍的研究文章与著作为重,金毓黻曾为袁金铠作“别传”,评述其一生事迹与功过,资料完整系统,可供参考。
除此之外,东三省后世的地方文史学者也多有著作,载于各地文史资料中,到今天已有至少八种,较为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对于袁金铠从政晋升的过程叙述都颇为简略。
笔者认为,如果能够结合袁金铠早年的日记,文集等各种资料,以此为线索考察袁金铠仕途崛起对东三省政治的影响,将会有效地分析出各个历史事件中袁金铠所持立场的思想缘由,有助于我们厘清这段历史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研究空间与价值。
中国古代士绅阶层的死亡研究
士绅阶层的死亡随着乡村复兴战略的提出,近年来,振兴乡土、重建士绅的论调流行起来。
例如:作家阿来在吕梁文学季的演讲中提到:乡村重建与士绅传统。
他追溯了中国古代“士”与“绅”在乡土建设中的作用,感慨士绅在历史大潮的冲刷下渐渐没落。
无独有偶,学者杨念群在《读书》2014年四期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宗族’、‘士绅’在和平与动乱年代会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他可能是个单纯的读书人,也可能是个宗族族长或团练领袖,或许还是书院山长和私塾教师,如逢乱世,士绅中也不乏摇身一变,拉起一路杆子造反的草莽英雄。
但从长远观察,他对暴力的减震效果当然要大于催生的效果。
”围绕士绅的讨论,过去往往局限在价值层面,有人激赏士绅的道统作用与德行,有人批判士绅容易演变为地方土豪劣绅的幌子,但如果暂时放下价值观的成见,仅从历史和实践角度来讲,重建士绅阶层也是不可能或者说徒有其表的。
因为中国的士绅阶层首先依附于科举制度,其次享有大量文化、政治、经济乃至土地上的特权,士绅阶层的没落,是和中央政权对其特权的免除相伴相随的,科举制的废除,以及近代以来土地流转和阶层的大洗牌,彻底宣告了士绅作为一个阶层的死亡。
我们现在也许还能看到士人的遗风留存在某个人身上,但要说重建士绅传统,恐怕只是一场虚妄。
1士绅崛起于贵族消亡之际所谓士绅,往往泛指地方士人、居乡官宦及其亲谊,需要澄清的是:士与绅是两个有重叠但不同的群体。
绅在明清时期又叫“缙绅”、“衿绅”,徐茂明在《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中指出:“清代缙绅(或称乡绅)不仅专指退居乡里的官员,而且还包括本籍的现任官员……甚且,清代文献中的乡绅范围还扩大到尚未出仕而家居候选者。
”“作为居乡官宦的特指,缙绅与普通士子(包括获得最低功名如生员者,古人称作“衿”)分属两个不同群体,其特权、地位、声望、影响等均有较大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士绅与贵族也是要区分的概念。
孙立平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一文中指出:士绅与贵族的区别突出表现在他们与国家机构的关系上。
文化权力与士绅研究:评《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
关键词 : 士绅 ; 文化权 力 ; 《 江南士绅 与江南社会》
中图分类号 : C1 2 2 . 4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8 4 5 8 ( 2 0 1 4 ) 0 1 — 0 0 2 5 — 0 3
国家政权与地域社会的桥梁的作用 ,是 国家与地方社会的缓 徐茂 明所 著《 江南士绅 与江 南社 会》 一 书是 中国近代社会 史研 究的力作 之一 , 作 者现 为苏 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 本 书是 由其博士学 位论文修 改而成 , 史料 丰富详实 、 见解 独到 、 观点 新颖 , 是士绅研究的佳作 。 作为 一名受过 专业学术训练的年轻学 者 ,作者运用政治
层 ,士绅阶层在隐性 的层面 上扮 演了国家在地方社会 的代理 人的 角色 , 是国家权力渗入地方社会 的一个触 角 , 起 到了维护
①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一 l l 一 2 6 作者简介 : 陈海斌 ( 1 9 8 6 一) , 男, 江西抚 州人 , 在校研 究生, 主要从事客 家与 中国文化方向研 究。
陈海 斌①
( 赣 南师 范学院客 家研 究 中心 , 江西赣 州 3 4 1 0 0 0 )
摘 要: 士绅作 为一个地 方精英阶层 , 长期 以来一 直受到 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士绅研 究也相对 比较成熟。 《 江南士绅与江南
社会》 是 士绅研 究的佳作 , 文章以文化权力为核心概念和 主线 , 围绕 着士绅文化权 力的兴衰来探 讨士绅与 江南社会 变迁
江南社会的变迁。
“ 文 化权力” , 在本书包括两层含 义 : 一是文化本 身具有的
地方精英与农村社会重建_定县实验中的士绅与平教会冲突
地方精英与农村社会重建*———定县实验中的士绅与平教会冲突宣朝庆提要:民国时期地方社会精英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士绅和专业知识分子是两个重要群体。
1933年河北定县成为县政建设实验县,当地士绅与主持实验县工作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之间的激烈冲突随之爆发。
该类型社会冲突以士绅阶层的抱怨、污蔑、制造负面社会舆论为重要特征,反映了士绅阶层在农村社会和乡村建设中权力地位的边缘化。
士绅阶层地位的没落,表面看来是平教会在乡村建设中刻意通过组织创新扶植农村青年参与乡村建设,致使士绅在农村社会权力结构中大权旁落,其结构性原因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士绅阶层在农村经济破产的情况下,经营高利贷活动,大量占有农村土地,与农民发生严重的经济利益冲突,致使社会负面评价增加;二是国家在县域单位推进现代化的意志受到士绅阶层的阻碍,平教会冷落士绅实际上代表了国家与地方社会在现代化问题上的角力。
关键词:定县实验乡村建设现代化平教会士绅1920-1930年代,晏阳初领导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下简称“平教会”)在河北定县发起了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实验。
以往研究多从实验者、实验内容等角度关注定县实验,对于乡村建设中的组织重构及其社会影响缺少关注和分析。
这种情况可能与以往学术界把乡村建设定义为改良运动有关。
一般认为,改良运动总是试图与各种势力妥协,以期达成某种目的。
定县实验中出现的社会冲突可能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被学术界轻忽或漠视了。
作为一场现代化性质的社会建设运动,平教会以“除文盲,作新民”为指针,进行了系列农村组织创新,有效推动了乡村改进目标的实现,但是组织创新也改变了定县社会固有的权力—文化结构,激化了士绅与平教会之间的矛盾,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给定县实验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一场本为阻遏农村*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思想研究”(批准号08BSH004)和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史”(批准号10&zd076)的阶段性成果。
以慈善事业为视角看士绅精神的现代价值
以慈善事业为视角看士绅精神的现代价值摘要:我国儒家文化一直将慈善内化为一种道德要求,把个人慈善行为视为较高的精神价值追求。
民间慈善基本为士绅这个阶层所垄断,虽然这种精神文化与现代慈善精神差距较大,但在一个阶段内特别是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阶段,传统士绅文化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继续会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继承,在某一时期对我国的慈善事业仍然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明确和针对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士绅精神的价值转换,从制定法律规范,重塑慈善文化等方面全面促进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慈善;士绅;民间中图分类号:d9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233-02一、我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一直以来,我国民间慈善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早期的个人赈济行为一般属于临时的救助行为,不成规模,未能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春秋末期,越国大臣范蠡弃官从商,十九年间“三掷千金”用以资助穷人,在富甲一方时,能广施财富,史家称其为“富好行其德者”,这大概是有记载最早可称为慈善家的人了。
北宋时期,名臣范仲淹于宋仁宗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以家财在其家乡苏州的吴、长二县购置”义田”,创立“义庄”,用以救助族中穷苦之人,为本族贫困子弟设立“义学”,南宋的刘宰,创办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粥局,在家乡设置“义仓”,创立“义役”,用以照顾没有耕地,没有住处的乡人,这里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宗族观念,而且也彰显了传统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
明清以前,规模化、系统化的慈善事业主要体现在宋代的官办慈善,宋代设有专门的慈善机构及一整套的慈善事业体系,宋代的“居养院”、“慈幼局”可以视为现代养老、育孤事业机构的雏形,另外,宋代设“惠民药局”为生活困难者无偿提供义诊和处方,设有”漏泽园”,以埋葬贫病无依者,官办慈善事业在宋代就已基本完备。
相对而言,我国民间慈善事业发展缓慢,大多由官府倡导、寺院和佛教信徒从事。
关于民间慈善事业,需要一提的是佛教的传入和兴起,佛教的发展为慈善事业提供了清晰的系统性理念,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成为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中山先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精神
孙中山先生的科学研究与创新精神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领袖,他不仅是革命家和政治家,还是一位具有卓越科学研究和创新精神的人物。
本文将重点探讨孙中山先生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方面的贡献,揭示他对于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科学研究的兴趣与追求孙中山先生在早期的求学生涯中就表现出了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与追求。
他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对医学、农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他眼中,科学研究是一种开拓未知领域,改善人类生活的途径。
这种追求推动了他在后来的岁月中不断深入研究自然科学的决心与毅力。
二、科学研究的实践与实证孙中山先生并非只停留在纸上谈兵,他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证来验证科学理论。
他积极参与医学实验,亲自开展癌症治疗等研究工作,为推动医学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实践精神体现了科学精神,即以实证为基础,以实践为目标。
三、科学研究的创新与思辨孙中山先生的科学探索逐渐展现了他的创新精神与思辨能力。
他勇于提出新的观点与理论,并通过实践来验证与完善。
他关注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发现了若干与现有学说不符合的现象,并通过坚持独立思考,提出新的解释与理论,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展。
四、科学研究的传承与影响孙中山先生通过自己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投入和贡献,为中国科学研究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号召国人重视科学的学习与研究,提倡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科学精神对现代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科学研究与创新精神是他广泛学识、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结合体。
他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使他在科学研究领域展现出卓越的能力与影响力。
他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思想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研究与创新的楷模。
我们应当更加珍视这一精神遗产,继续推动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发展,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士绅与商人对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研究
士绅与商人对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是一个巨变的时期,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和社会动荡。
然而,在这个动荡的背后,士绅和商人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们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推动了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首先,士绅在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士绅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崇高,他们通常是当地的太守、知府或者地方官员。
他们是地方社会的精英,掌握着相当的权力和资源。
士绅们利用他们的权力和资源,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他们投资兴办学校、医院和公共设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浙江的徐宝善、郑观应等士绅利用他们的财力开办了很多学校,提供了教育的机会,推动了人们的普及教育。
其次,商人是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商人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很多变革和转型,但他们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们不仅仅是商品的买卖者,更是商业交往的主导者。
商人们利用他们的商业技巧和商业网络,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国内贸易的发展。
他们在金融领域的活动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例如,香港的李鸿章经商资本积累丰厚,曾帮助清政府缓解财政危机,成为当时中国政府和商界的重要人士。
此外,士绅和商人还积极参与了救亡图存运动,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他们捐款赈灾、捐资助军、组织义勇军,积极参与到国家的抵抗和振兴运动中。
他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即使士绅和商人在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一方面,士绅和商人的利益和地位常常受到政治动荡的影响,他们不得不与权力斗争和面对政治压力。
另一方面,士绅和商人传统观念的束缚也限制了他们对现代经济的积极参与。
他们往往重视世袭门第和家族观念,对于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不太适应。
因此,士绅和商人的贡献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和不足。
总的来说,士绅和商人在中国近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中山先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孙中山先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和倡导者。
然而,除了他在政治上的贡献,孙中山先生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从孙中山先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思想、行动以及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学研究思想与理念孙中山先生相信科学的力量,深信科学是中国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
他认为,只有借助科学研究和创新,中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身为医学博士的孙中山先生,对医学领域有着较深的研究。
他主张结合中西医学,以中医为基础,吸收西方先进的医学技术与理论,促进中医的发展与创新。
孙中山先生对科技与工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
他认为,科技与工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他提出了“救国必先救经济,而救经济必先救工业”的口号,呼吁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和发展。
二、技术创新的推动孙中山先生通过倡导和支持技术创新,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他致力于改革中国旧有的科技教育体制,提倡以实用为导向的技术教育,推动培养技术人才。
他还创建了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为科学家提供研究条件和资源,推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孙中山先生重视世界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学习。
他鼓励中国学子出国留学,吸收国外先进科技知识,并通过与国外科学家的合作交流,促进了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
他还亲自与一些国际知名科学家交流,了解最新科技进展,并应用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孙中山先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思想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中医与西医的融合与创新。
他的科技创新理念促进了中国工业与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现代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孙中山先生对技术教育的重视,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科技素养的人才,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培养了骨干力量。
这对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结孙中山先生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他的科学研究思想以及对技术创新的推动都离不开他对科学的信仰和对中国发展的热情。
乡贤精神文化特质及其传承与创新
乡贤精神文化特质及其传承与创新作者:孟召宜渠爱雪白现军姬嫚来源:《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01期摘要:以江苏省徐州市为案例,阐述徐州乡贤文化发展阶段与内涵变迁,徐州乡贤精神文化的主要特质,即休声美誉、明理诚信、抗争进取、乐观豁达;新时期,应传承抗争进取、休声美誉、重礼尚义之俗,强化争先领先、诚实诚信、有情有义之风。
探索乡贤精神文化传承创新的逻辑与路径,传承抗争进取之俗,强化争先领先之风;传承休声美誉之俗,强化诚实诚信之风;传承重礼尚义之俗,强化有情有义之风。
关键词:乡贤文化精神;传承创新;徐州乡贤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22)01-065-05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江苏文化产业创新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融合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19GLD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电视动画中的地理元素挖掘及其地方特色形成机制研究”(21YJAZH 061)。
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其后,2016—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强调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积极引导和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
在此背景下,始于20世纪末的乡贤文化研究,在近年形成以乡贤为中心,以乡贤的思想、著述、事迹等为抓手,以乡贤祭祀、乡贤文化、乡贤叙事、新乡贤实践等为内容的研究高潮[1]。
既有研究基本从政策、组织、保障三个层面阐述乡贤文化培育的路径,多关注制度、行为层面以及以乡贤物态文化为主的乡贤文化建设,缺乏乡贤精神培育[2]。
同时,乡贤文化建设多为叙述乡贤故事、制定乡规民约、评选道德模范等,乡贤文化尚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乡贤文化乃至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出现危机[3-4]。
学术研究新潮流运用创新技巧打造独特研究成果
学术研究新潮流运用创新技巧打造独特研究成果学术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不断追求新潮流和创新技巧已成为学者们争相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学术研究中的新潮流,以及如何运用创新技巧打造独特的研究成果。
一、学术研究新潮流的涌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学术研究也呈现出新的潮流和趋势。
其中之一就是跨学科研究的兴起。
传统的学术研究往往将研究领域局限在特定的学科范围内,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跨学科进行研究。
跨学科研究能够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从而产生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成果。
另一个新潮流是数字化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者们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进行研究,从而获取更多的数据和信息。
数字化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研究效率,还能够挖掘出更多的研究方向和问题,为学术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
此外,在学术研究中逐渐兴起的还有国际合作与交流。
传统的学术研究往往以单打独斗为主,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通过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可以分享资源和经验,提高研究水平,产生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运用创新技巧打造独特的研究成果在追求学术研究新潮流的同时,学者们还需要运用创新技巧来打造独特的研究成果。
创新技巧是指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通过独特的观点和研究途径来进行研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创新技巧:1. 质疑传统观点:在研究中,我们应该勇于质疑传统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通过对传统观点的分析和批判,可以开辟出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2. 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各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跨学科的研究往往能够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从而开创新的研究领域。
3. 运用新技术和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和工具的涌现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新技术和工具来收集数据、分析问题,并得出独特的研究成果。
4. 多角度思考:在进行研究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学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激发创造力的方法与实践
学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激发创造力的方法与实践在学术研究中,创新思维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方法与实践。
创新思维能够帮助研究者在思考问题、设计实验和提出新理论时寻找前所未有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学术界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激发创造力的方法与实践,并探讨它们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一、跨学科思维跨学科思维是一种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观念进行组合和整合的思维方式。
通过跨学科思维,研究者可以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出发来探究一个问题,从而获得更全面和创新的认识。
例如,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中,通过结合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研究者可以提出新的细胞活动机制。
因此,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该鼓励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合作,共同开展跨学科的研究,从而激发创造力。
二、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已有的理论和观点进行质疑和分析的思考方式。
通过批判性思维,研究者可以发现已有理论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
例如,在社会学研究中,通过批判性思维,研究者可以对现有的社会结构理论进行反思,从而提出适用于当代社会的新理论。
因此,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该鼓励研究者对已有理论持有怀疑和挑战的态度,以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激发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象力可以帮助研究者超越已有的框架和思维定势,从而提出别具一格的研究观点和方法。
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想象力。
例如,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观看艺术表演和旅行等方式,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从而激发创造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头脑风暴和角色扮演等方法来培养和应用想象力。
四、开放性讨论与合作开放性讨论与合作是激发创造力的重要方法与实践。
通过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我们可以获得来自不同视角的反馈和启发,从而提升研究的质量和创造力。
在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讨论小组等场合,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进行深入交流和合作。
通过开放性讨论与合作,我们可以获得宝贵的反馈意见,改进研究方法和理论,实现创新思维的激发。
学术研究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与实践
学术研究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与实践学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是指在学术领域中,通过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来推动研究的创新和进步。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观点的能力。
学术研究的创新思维培养涉及到培养学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式以及创新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培养学术研究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与实践。
一、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创新意识能够使学者对问题和现象保持敏感,并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见解。
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有:1. 多元化的知识储备:学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不仅要深入研究自己的专业领域,还要关注其他学科的最新进展,从不同学科中获取灵感。
2. 多角度思考问题:学者需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触发潜在的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与其他学者、同行的交流合作,借鉴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3. 激发对未知问题的好奇心:学者需要保持对未知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面对挑战并尝试解决新问题。
二、创新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方式是指学者在进行研究时运用的思维方式,包括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合成思维等。
培养创新思维方式需要学者具备一定的思维技巧和方法,如下所示:1. 批判性思维:通过批判性思维,学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分析其优缺点,并对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批判性评估,从而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2. 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一种从整体上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学者需要将问题置于特定环境和背景中,考虑问题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获取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3. 合成思维:合成思维是将不同的观点、思路和方法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综合观点和方法。
学者需要跨越学科界限,从不同领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用合成思维构建全新的研究框架。
三、创新方法的实践除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学者还需要通过实践创新方法,实现学术研究的创新。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创新方法:1. 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现象、行为和情境,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从而提出新的研究假设和观点。
宋杨万里《杨万里集笺校》卷《止酒...
’:...摘要致仕即官吏退休之制。
宋代官员致仕后的生活十分丰富多彩。
在着装方面,北宋京洛地区的致仕官穿野服与人交往。
南宋中期,部分致仕官也穿起了野服。
在饮食方面,多数致仕官由于身体机能的衰弱常把饮食与养生相结合。
在居住方面,不少致仕官会重新选择居住地,但择居并非随心所欲。
在出行方面,游山玩水是多数致仕官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远离了政治生涯的勾心斗角,许多致仕官选择休闲宁静的生活方式。
他们或回归自然、或畅游林泉、或读书赋诗、或著书立言、或浸淫琴棋书画、或以宗教修身养性、或教书育人。
他们的活动不仅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还给后人留下了非常可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有的致仕官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为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宋代统治者为了鼓励官员致仕,解决冗官、冗费,提高行政效率,十分礼遇致仕官。
不少致仕官即使退居政治舞台的幕后还依然心萦朝政,时刻关注政治局势。
由于致仕官从政经验丰富且闻见广达,朝廷经常征询致仕官的意见,致仕官也会积极的献言献策。
朝廷为了借助致仕官的影响也会使他们再度起复。
致仕官的政治活动有时会对朝廷局势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宋代,致仕官,衣食住行,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活动’. ,.. ? .,, ,, ,,, ,,,. . .. ,, ..,, .. ..:, ,,,,;,,一目录摘要.绪论?..一、选题意义?二、研究现状和分析??.一相关论文??..二相关著作??..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二研究方法??..三创新之处??..第一章宋代致仕官的衣食住行..一、致仕官的穿着二、致仕官的饮食三、致仕官的居住四、致仕官与游玩??..第二章宋代致仕官的政治生活.一、礼遇致仕官.~召对..二赐宴饯行??.三定期慰问??.四侍养制度??.五参与重大活动?六叙封、回授、封赠亲属?.二、关心朝政?三、复出任职?一复出任职及原因.两次起复的蔡京..??..违法获罪?宋代致仕官的文化生活一、著书立言? 一、者币业舌?二、宗教活动?三、艺术活动?四、乡饮酒礼?五、教书育人?第四章宋代致仕官的社会活动.一、慈善救济?二、宴饮聚会?结语..,..参考文献..一、古籍文献?二、今人论著?一著作..二论文..图、表目录绪论绪论一、选题意义官吏退休之制,称“致仕”。
士绅阶层的转变和士绅文化的延续
士绅阶层的转变和士绅文化的延续
汤震
【期刊名称】《知识经济》
【年(卷),期】2008(000)003
【摘要】士绅阶层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作用。
然而到了清末,由于科举制的废除和西方近代思想的冲击。
士绅阶层逐渐走向没落。
但士绅阶层中一部分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转型为新社会环境下的新的社会中坚力量。
这使士绅文化得以继续延续下去。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论述士绅阶层的传统作用和其成功蜕变的过程。
【总页数】2页(P159-160)
【作者】汤震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
【相关文献】
1.士绅阶层文化渗透力的一个缩影——仅以19世纪中后期士绅在江南地区义庄建立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J], 罗燕
2.末代士绅阶层的式微与儒教文化之危机——兼论《白鹿原》的当代文化意义 [J], 刘宁
3."粗茶淡饭":北宋士绅阶层的新型饮食文化 [J], 刘俞廷
4.官僚士绅阶层下的广州湾时期建筑以静园为例 [J], 谢东;黄海燕;黎小菲;刘汉芸
5.官僚士绅阶层下的广州湾时期建筑以静园为例 [J], 谢东;黄海燕;黎小菲;刘汉芸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绅研究之创新
[摘要]就历史研究而言,区域史是国际史学研究的一种主导性趋势。
苏州大学徐茂明博士撰著的《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一书对江南地区的深入研究,无疑成为我们关注的一大热点。
作者在广泛涉猎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抓取其中的不足之处,在史学理论、写作方法和论点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区域史江南地区士绅研究述评
苏州大学徐茂明博士撰著的《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一书,已由商务印书馆于2004年12月出版发行。
该书本是作者的一篇博士论文,后来经过两年的修改,最终成书。
该书的出版对于丰富和深化社会史,尤其是对士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就历史研究而言,区域史是国际史学研究的一种主导性趋势。
而其中,就区域地方史而言,江南、华北、华南、东北地区等又是研究的重点,本书的作者徐茂明同志所选的江南地区无疑是一大热点。
作者从热点中选题有其有利的条件但是也面临创新的难点,对于明清时期江南经济或是政治制度,还是宗族等的研究都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与研究思路。
但作者在广泛涉猎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抓取其中的不足之处,在史学理论、写作方法和论点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一书除绪论外共有五章。
首先,作者对与论题相关的学术进行回顾,涵盖了日韩、美、加和中国(含香
港和台湾地区)的研究成果,并对此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他认为这些已有成果“偏重于中短时段的研究,轻忽于长时段的整体考察”,大多“集中于明代中后期和晚清时期”。
他还指出这些研究成果“偏重于士绅的政治角色,轻忽于士绅的文化功能”。
以往的许多学者曾长期使用阶级分析的理论来看待中国的士绅阶层及其职能。
而中国的传统社会实际上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集中,以家族伦理性的“礼教”文化为精神的社会,文化在维护统治和保持社会秩序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者在绪论中就提出了贯穿全文的线索“文化权力”,一是文化本身的规范性,是组成一套行为的准则;二是士绅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垄断获得对社会事务的解释支配权。
在以下章节中从各个角度诠释和深化了这一创新性概念。
第一章论述了江南士绅与明清专制皇权的关系,从纵向阐明了士绅与国家的关系。
通过明初、明中后期、清初和太平天国时期士绅力量的变化,阐明了士绅作为科举制度的产物,与皇权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矛盾。
第二章是写江南士绅与社会基层组织之间的关系,就对明清时期三大基层组织系统官方基层组织、半官方基层组织和民间基层组织的论述,给士绅划定了一个较准确的定位,他们“不仅直接推动了民间基层组织的形成,承担了官民共建组织的基本职能,而且逐步渗透到官方基层组织,从而真正成为基层社会的控制主体”。
第三章论述了江南士绅的文化权利与社会保障职能,这也
是本文的核心部分。
一方面,士绅阶层通过内省、自律和诗文结社等强化阶层的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对非本阶层的农、工、商则通过乡约、办社学以礼化俗,维护社会的伦理文化秩序。
另一方面,在以血缘关系为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举办义庄、捐赠义田保障自己的宗族地位和利益。
第四章以清代苏州大阜潘氏为例剖析了江南士绅家族迁徙与区域文化互动的关系,论证了士绅在互动中起的作用,他们使得作为移民社区的江南的文化具有了多元色彩,并且江南士绅阶层的观念意识对其他区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是对士绅文化权力的横向论述。
第五章主要论述了近代社会的江南士绅,从纵向论证了士绅文化权力的丧失,点明了他们在近代江南社会秩序重建,也就是江南近代化中的作用,充当了西学传播的角色。
作者纵、横向相结合,使文章论证既全面又深入。
徐茂明同志鉴于以往学术多偏重于中短时段的研究的不足之处,在该书的写作上采用了中、短、长三时段相结合的方法。
既有清中后期急剧变化时期的论述,也有具体事件的论述,同时也有从明到清500多年来的阐述。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被传承下来的文化,没有十分分明的界限,中国的传统和近现代是相互融会贯通的。
作者将中、长、短三时段结合起来,使我们对江南士绅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更能认识到他们在文化互动和传承中所起的作用。
作为本书的闪光点和核心的“文化权力”的提出,是作者在理
论上的创新。
“文化权力”最早提出的并不是徐茂明同志,如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就提出过,是从“道统”与“政统”来论证的。
但是作者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说明,立足于社会传统文化与江南地区文化之间,从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了士绅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
所谓士绅的文化权力正是体现在他们对基层社会生活的参与和控制上。
该书的论述是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之上,参考的各类论著有几百之多,并且加以比较(如对江南关于剪辫等谣言的使用),态度严明。
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分析充分得当,在理论等的使用上有独到见解,从“文化权力”的角度深化了对士绅的了解,从江南的地域范围出发则避免了以偏概全。
然而,我认为该文章还有不足之处,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忽视了江南士绅的经济地位,只是从“士商相混”来论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没有过硬的经济实力是不会有如此之大的文化解释权的。
[参考文献]
[1]《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徐茂明,商务印书馆《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丛书》,2004年;
[2]《中国思想史》,葛兆光,商务印书馆,2007年;
[3]《文化与权力》,【美】戴维?斯沃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湖北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