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完整word)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答案

(完整word)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答案

(完整word)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答案网络教育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某公路施工图设计学习中心: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整word)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答案学 生: 指导教师: 乔 娜1 设计交通量的计算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交通量如下: 桑塔纳2000:2300辆; 江淮a16600:200辆; 黄海dd680:420辆; 北京bj30:200辆; Ep140:580辆;东风sp9250:310辆。

设计交通量:d N =0N ×()11n r -+式中:d N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0N -起始年平均交通量(辆/日);r —年平均增长率;n -远景设计年限。

代入数字计算:解: 0N =2300+200+420+200+580+310=4010(辆/日)假设远景设计年限为20年,则将上述的种种数字带入公式后计算: 设计交通量:d N =0N ×()11n r -+=4010×(1+0。

07)19=14502(辆/日)2 平面设计路线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三大部分。

道路是一个三维空间体系,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

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

沿着中线竖直的剖切,再展开就成为纵断面.中线各点的法向切面是横断面。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是道路的几何组成。

道路的平面线形,受当地地形、地物等障碍的影响而发生转折时,在转折处需要设置曲线,为保证行车的舒顺与安全,在直线、圆曲线间或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要插入缓和曲线。

因此,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因素。

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

在设计中过长和过短都不好,因此要加以限制。

直线使用与地形平坦、视线目标无障碍处。

直线有测设简单、前进方向明确、路线短截等特点,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但长直线容易使司机由于缺乏警觉产生疲劳而发生事故.圆曲线也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性。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参考答案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 设计车速(P12)2. 交通量、设计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P13)3. 道路红线(P19)4. 通行能力(P15)5. 平均纵坡、合成坡度(P73)6. 平原地形、微丘地形、山岭地形、重丘地形(P146)7. 工程可行性研究(P8)8. 行车视距、停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会车视距(P122)9. 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P97)10. 纸上定线(P182)11. 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岛(P216)二. 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道路勘测设计中的三阶段设计包括有以下三个阶段,分别是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P9)2.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包括 横向倾覆 和 横向滑移。

(P39)3. 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性包括 纵向倾覆 和 纵向滑移。

(P38)4. 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 制动效能 、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三个方面。

(P42)5. 在公式T aG G ξλ=中,ξ称为 海拔系数,λ称 动力因素D 的海拔荷载修正系数。

(P34) 6. 弯道行驶时的横向力的存在,对行车产生以下几种不利影响: 危机行车安全、 增加驾驶操纵的困难、 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旅行不舒适。

(P50)7. 按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快速路 、 主干路 、 次干路 、 支路 。

(P7)8. 就公路设计年限而言,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年,二级公路年,三、四级公路 年,四级公路可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

(P7)9.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上的路缘石的作用主要有 导向 、 连接 和 便于排水。

(P107)10.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有以下六种主要类型: 基本型 、 S 型、 卵型、 凸型、 C 型、 复合型 。

(P61)11. 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对于有中央分隔带的公路是指 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是指 路基边缘标高 ;在设有超高加宽路段为 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标高 。

大学考试试卷《道路勘测设计》及参考答案

大学考试试卷《道路勘测设计》及参考答案

大学考试试卷《道路勘测设计》及参考答案2012年9月份考试道路勘测设计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理想速度取值,对低速路为设计速度,高速路为载重汽车的( )。

A. 最低速度 B. 安全车速C. 设计速度 D. 最高速度2. 汽车行驶条件是( )。

A. B. C.D. 33. 我国一般高速公路离心加速度变化率α采用( )值。

A. 0.3m/s B.s330.6m/s C. 0.5,0.6m/s D. 随意设定4. 关于用航测方法绘制地形图,正确的是( )。

A. 只能测绘小比例尺地形图B. 只能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C. 只能测绘比例尺小于1?5000的地形图D. 可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5. 应用计算机计算土石方量时,选用( )精度较高。

A. 积距法 B. 坐标法 C. 数方格法 D. 几何图形法6. 位于海拔2000m以上或严寒冰冻地区,四级公路山岭、重丘区的最大纵坡不应( )。

A. 大于3, B. 大于4, C. 大于8, D. 一般不大于4,,5, 7. 在动力特性图上,与任意的相应等速行驶的速度称为平衡速度,用( )表示。

A. B. C. D.8.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其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其作用为( )。

A. 用于临时停车 B. 用于超车 C. 保障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D. 提供人行通道 9. 对合成坡度的最大值应加以限制,有利于( )。

A. 行车的稳定性 B. 控制投资、降低成本C. 提高行车速度 D. 路线美观、节约用地 10. 人行道横坡宜采用单面坡,坡度为( )。

A. 0.5%,1% B. 1%,2% C. 3%,3.5% D. 5%11.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当纵坡度小于( )时,路段必须设置锯齿形街沟。

A. 0.3% B. 0.4% C. 0.5% D. 0.55% 12. 当行驶速度在( )以上,有时一半的功率用来克服空气阻力。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作业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铁路:运距长,远程客货运量大、连续性较强、成本较低、速度较高,是运输的骨干,一般用于大宗长距离及人流的运输,但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定点运行,中转多;水运:利用天然水资源,水运通过能力高、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投资省、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大、连续性较差、速度慢;航空:运输速度快、两点间运距短,但运量小、成本高,用于长途旅行、国际往来及鲜活、高档货物的运输;管道:连续性强、成本低、安全性好、损耗少的优点,但其仅适用于油、气、水等货物运输。

道路运输的特点:1.机动灵活:汽车车辆可以随时调动,能迅速集散货物,并可随时发运,节省时间。

2.迅速直达:是“门到门”的运输方式。

可将货物直接送到用户手中而不需中间转运,也不受运输路线等限制和影响。

3.适应性强:既可用于小批量运输,也可大量运输。

4.服务面广: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小,可伸展到山区、农村、矿企业、机关、学校直到家庭用户。

5 .汽车的燃料较贵,单位运量小、污染大。

2.公路、城市道路如何分级其依据是什么公路的设计年限是如何选用的我国的公路则按使用任务、功能和所适应的交通量水平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城市道路按照城市的规模、交通量和地形等因素分为Ⅰ,Ⅱ和Ⅲ三级,大城市采用Ⅰ级、中城市采用Ⅱ级和小城市采用Ⅲ级设计标准。

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为20年;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为15年:四级公路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确定。

3.城市道路如何分类的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我国的城市道路相应地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快速路为仅供汽车行驶的道路。

对于主干路,采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隔行驶的形式。

4.什么是设计车辆、设计速度、交通量、通行能力路上行驶着不同类型的车辆,各具不同的尺寸,对道路的几何尺寸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

大学考试试卷《道路勘测设计》及参考答案3套

大学考试试卷《道路勘测设计》及参考答案3套

大学考试试卷《道路勘测设计》及参考答案3套2011年12月考试道路勘测设计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1. 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竖曲线最小长度为( )m。

A. 40B. 50C. 60D. 702. 在公路的设计车型中车体总长最长的车型是( ) A. 小客车B. 载重汽车C. 载重汽车鞍式列车D. 铰接车3. 汽车的“输出功率/汽车重量”的比值最大的车型是( )A. 小客车载重汽车 B.C. 鞍式列车D. 铰接车4. 设凸形竖曲线范围内中桩的设计高程Z、切线高程T和纵距y的单位均为m,则下列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 Z=T+yB. Z=T-yC. Z=T+2yD. Z=T-2y5. 关于平纵组合,不正确的是( )。

A. 平曲线和竖曲线的大小不必保持均衡B. 避免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C. 避免在凹形竖曲线的底部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D. 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面线形的反复凸凹 6. 在确定公路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时,一般控制横向力系数μ最大不超过( )。

A. 0.035,0.05B. 0.05,0.10C. 0.10,0.16D. 0.16,0.207. 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当纵坡度小于( )时,路段必须设置锯齿形街沟。

A. A 0.3,B. B 0.4,C. C 0.5,D. D 0.55,8. 一般情况下,不属于山脊线优点的是( )。

A. 筑路材料充足B. 土石方工程小C. 桥涵构造物少D. 水文、地质条件好9. 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 A. 0.3%B. 0.5%C. 0.7%D. 0.9%10. 关于竖曲线半径,正确的是( )A. 规范中只规定一般最小半径,没有规定极限最小半径B. 规范中只规定极限最小半径,没有规定一般最小半径C. 规范中没有最小半径限制D. 规范中规定一般最小半径和极限最小半径 11. 不是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计算依据的是( )。

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2满分答案

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2满分答案

大工19秋《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2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一般认为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应有()。

A. 2sB. 3sC. 4sD. 5s正确答案:B2. 路线带状地形图的测绘宽度,一般为中线两侧各宽()。

A. 50~100mB. 100~200mC. 200~250mD. 250~300m正确答案:B3. 不是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计算依据的是()。

A. 夜间行车前灯光束照射的要求B. 跨越桥下视距的保证C. 离心力D. 离心加速度变化率正确答案:D4. 当道路通行能力到三级服务水平下限时,超车需求( )超车能力。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A5. 在超高过渡段上,路面外侧逐渐抬高,从而形成一个附加坡度,称为()。

A. 超高渐变率B. 加宽渐变率C. 抬高D. 横破正确答案:A6. 当道路通行能力到二级服务水平下限时,超车需求( )超车能力。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B7. 为了说明公路交通负荷状况,以交通流状态为划分条件,定性地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到稳定流再到饱和流和强制流的变化阶段。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般以( )为主要指标。

A. 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B. 加速C. 车流密度D. 车辆延误正确答案:C8. 到二级服务水平下限时,超车需求()超车能力。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B9. 公路通行能力一般是指在正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人为度量标准下,在一定的时段(通常取1h)可能通过公路设施的( )。

A. 最小车辆数B. 最大车辆数C. 中等车辆数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正确答案:B10. 复合型的两个回旋线参数之比宜为()。

A. 1:1B. 1:1.5C. 1:2D. 1:2.5正确答案:B11. 为了说明公路交通负荷状况,以交通流状态为划分条件,定性地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到稳定流再到饱和流和强制流的变化阶段。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答案3-9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

(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i1-i2,5,,0.8,,4.2, 凹曲线,解:,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L,R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3-10某城市I级干道,其纵坡分别为i1,-2.5,、i2,+1.5,,变坡点桩号为K1+520.00,标高为429.00m,由于受地下管线和地形限制,曲线中点处的标高要求不低于429.30m,且不高于429.40m,试确定竖曲线的半径,并计算K1+500.00、K1+520.00、K1+515.00点的设计标高。

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1

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1
正确答案:B
20:现代汽车的行驶速度很高,空气阻力对汽车行驶的动力性和燃料消耗的经济性影响较大,当行驶速度在100km/h以上,有时()的功率用来克服空气阻力。
A:1/3
B:1/2
C:1/5
D:1/4
正确答案:B
21:汽车代表车型()。
A:大型车
B:小客车
C:中型车
D:拖挂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A:10
B:15
C:20
D:25
正确答案:C
12:汽车车轮上的最大制动力,取决于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在道路设计中,确定附着系数时,一般采用路面状况为( )时的值。
A:干燥
B:潮湿
C:泥泞
D:冰滑
正确答案:B
13:当发生交通堵塞、交通流受阻时,车速为( ),交通密度最大。
C:7°
D:3°
正确答案:C
18:设汽车重力为G,道路纵坡为i,则汽车所受的坡度阻力P为()。
A:P=G+i
B:P=G-i
C:P=Gi
D:P=G/i
正确答案:C
19:汽车的牵引力必须大于等于汽车的行驶阻力,这是汽车行驶的( )条件。
A:充分
B:必要
C:充要
D:不确定
正确答案:B
7:计算交通量时,应将行驶中的各种车辆,折算为某种标准车辆。我国公路及城市道路以()为准。
A:大型车
B:小客车
C:中型车
D:拖挂
正确答案:B
8:随着交通密度的逐渐增大,平均车速( )。
A:逐渐增加
B:逐渐减小

公路勘测设计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各章节习题及答案

一、填 空 题1 .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 __________ ;另一条是 _____ 。

2 .纵断面设计就是根据汽车的 _______ 、 _____ 、 _____ 和 _____ ,以及当地气候、地 形、地物、地质、水文、土质条件、排水要求、工程量等来研究这条空间线形的纵坡布置。

3 .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 _______ 和 _____ 组成的。

4 .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 它是以路线 ________ 和 _____ 之比的百分数来量度 的,即 i= 和 h/l (%)。

5 .理想的纵坡应当 ______ 平缓,各种车辆都能最大限度地以接近 _________ 速度行驶。

6 .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根据汽车的 _______ 、 ______ 、 _____ ,并要保证 _______ 。

7 .最小坡长通常以计算行车速度行驶 _________ 的行程来作规定。

8 .设置爬坡车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 ___________ ,以免影响 ______ 的车辆行驶。

9 .纵断面线型的布置包括 _______ 的控制, ______ 和 _____ 的决定。

10 .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指的是 ________ 的设计标高。

11 .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 ________ ,两转坡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 _________ 。

12 .调整纵坡线的方法有抬高、降低、 ________ 、 _____ 纵坡线和 ______ 、 _____ 纵坡 度等。

设竖曲线的标高 ______13 .凸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主要根据 14 .凹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主要根据 15 .纵断面设计图反映路线所经中心 __ 16 .竖曲线范围内的设计标高必须改正,按公式 距离,竖曲线上任一点 l 值在转坡点前从竖曲 标起。

____ 和 _____ 来选取其中较大者。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题答案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题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题(部分)第一章1.我国公路如何分级的?答: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2.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1.地形决定了选线条件,并直接影响道路的技术标准和指标2.气候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路基水温情况等,影响路线平面位置和竖向高度的确定3.水温情况决定了地基和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决定路线方案和布设,同时也决定了土石方施工的难易程度和筑路材料的质量4.土是路基和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尺寸,也影响路面类型和结构的确定5.地面植物影响路线的布设3.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和适用性有哪些?答:四种基本形式: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特点:p194.道路设计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一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或三阶段设计内容:p24第二章计算题:p48第三章1.道路最大纵坡是如何确定的?答:大纵坡是指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

考虑因素:汽车的动力性能、道路等级、自然条件以及工程及运营的经济等。

城市道路最大纵坡:公路最大纵坡-1% ;高速公路:最大纵坡可上调1%(特殊情况);海拔2000m以上,四级公路最大纵坡8% ;大中桥上最大纵坡4% ;桥头引道最大纵坡5% ;隧道内最大纵坡3% ;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时:平原微丘2~3%;山岭重丘4~5%2.为何要限制平均纵坡及合成坡度?答:限制平均纵坡是为合理运用最大纵坡、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的规定,保证车辆安全顺适行驶。

限制合成坡度可以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该方向滑移,保证行车安全3.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如何设置?答:在公路纵坡段较大的路段,大型车与小型车的速差变大,超车频率增加,对行车安全不利。

速差较大的车辆混合行驶,必然减小小快车行驶自由度,导致通行能力降低。

为消除不利影响,在陡坡路段增设爬坡车道。

爬坡车道设置包括:横断面组成、横坡度、平面布置与长度4.避险车道的作用及其组成是什么?答:作用:一是使失控车辆从主线中分流,避免对主线车辆造成干扰;二是使失控车辆平稳停车,不应出现人员伤亡、车辆严重损坏和装载货物严重散落的现象。

大工16秋道路工程在线测试1

大工16秋道路工程在线测试1

奥鹏大工16秋《道路工程》在线测试1一、单选(共10 道,共40 分。

)1. 下列路段中,不宜雨季进行路基施工的是( )。

A. 碎砾石路段B. 路堑弃方路段C. 膨胀土路段D. 丘陵区砂类土路段标准解:2. 交通流随着时间的分布,通常认为符合概率论中的( )。

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反符号分布标准解:3. 下列粒料类基层中,属于嵌锁型的为( )。

A. 泥结碎石B. 级配碎石C. 级配砾石D. 天然砂砾标准解:4. ( )的好坏,影响到行车的安全,直接关系到行车速度和运输生产率的发挥。

A. 起动性C. 制动性能D. 运行车速标准解:5. 计算行车速度较高时,其平均车速约为计算行车速度的( )。

A. 60%B. 40%C. 80%D. 100%标准解:6. 发生交通堵塞、交通流受阻时,车速为( ),交通密度最大。

A. 500B. 400C. 0D. 1500标准解:7. 在计算行车速度较低时,平均车速大约为计算行车速度的( )。

A. 70%~85%B. 90%~95%C. 60%~80%D. 60%~95%标准解:8. 某段坚硬石质路堑紧邻一座高压线铁塔,最佳的开挖方法是( )。

A. 薄层钻爆开挖B. 带松土器的重型推土机破碎开挖C. 分层钻爆开挖D. 静态破碎开挖9. 某路基换填施工,换填深度为2m,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8~2.0m,含水层以下为非透水层。

为降低和拦截地下水,在换填边界处宜设置( )。

A. 渗井B. 急流槽C. 蒸发池D. 填石渗沟标准解:10. 二级公路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

A. 大于25000辆B. 10000~25000辆C. 3000~7500辆D. 2000~5000辆标准解:大工16秋《道路工程》在线测试1二、多选(共10 道,共60 分。

)1. 路面结构层由于抗剪强度不足而产生严重破坏情况中,有下列哪些情况?( )A. 路面整体结构发生剪切破坏B. 部分结构层发生剪切破坏C. 面层材料产生纵向推移D. 面层材料产生横向推移标准解:BCD2. 路基干湿类型划分为( )四类。

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答案-9页精选文档

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答案-9页精选文档

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大作业答案网络教育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某公路施工图设计学习中心: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学号学生1 设计交通量的计算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交通量如下:桑塔纳2000:2300辆;江淮a16600:200辆;黄海dd680:420辆;北京bj30:200辆;Ep140:580辆;东风sp9250:310辆。

设计交通量:Nd=N0×?1?r?n?1式中:Nd—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N0—起始年平均交通量(辆/日);r—年平均增长率;n—远景设计年限。

代入数字计算:解:N0=2300+200+420+200+580+310=4010(辆/日)假设远景设计年限为20年,则将上述的种种数字带入公式后计算:设计交通量:Nd=N0×?1?r?n?119 =4010×(1+0.07)=14502(辆/日)12 平面设计路线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三大部分。

道路是一个三维空间体系,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

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

沿着中线竖直的剖切,再展开就成为纵断面。

中线各点的法向切面是横断面。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是道路的几何组成。

道路的平面线形,受当地地形、地物等障碍的影响而发生转折时,在转折处需要设置曲线,为保证行车的舒顺与安全,在直线、圆曲线间或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要插入缓和曲线。

因此,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因素。

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

在设计中过长和过短都不好,因此要加以限制。

直线使用与地形平坦、视线目标无障碍处。

直线有测设简单、前进方向明确、路线短截等特点,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但长直线容易使司机由于缺乏警觉产生疲劳而发生事故。

圆曲线也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性。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各级公路不论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

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2满分答案

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2满分答案

大工16秋《道路勘测设计》在线测试2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一般认为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应有()。

A. 2s
B. 3s
C. 4s
D. 5s
正确答案:B
2. 路线带状地形图的测绘宽度,一般为中线两侧各宽()。

A. 50~100m
B. 100~200m
C. 200~250m
D. 250~300m
正确答案:B
3. 不是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计算依据的是()。

A. 夜间行车前灯光束照射的要求
B. 跨越桥下视距的保证
C. 离心力
D. 离心加速度变化率
正确答案:D
4. 当道路通行能力到三级服务水平下限时,超车需求( )超车能力。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A
5. 在超高过渡段上,路面外侧逐渐抬高,从而形成一个附加坡度,称为()。

A. 超高渐变率
B. 加宽渐变率
C. 抬高
D. 横破
正确答案:A
6. 当道路通行能力到二级服务水平下限时,超车需求( )超车能力。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B
7. 为了说明公路交通负荷状况,以交通流状态为划分条件,定性地描述交通流从自由流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育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某公路施工图设计学习中心: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学 号学 生: 指导教师: 乔 娜1 设计交通量的计算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交通量如下: 桑塔纳2000:2300辆; 江淮a16600:200辆; 黄海dd680:420辆; 北京bj30:200辆; Ep140:580辆; 东风sp9250:310辆。

设计交通量:d N =0N ×()11n r -+式中:d N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0N —起始年平均交通量(辆/日);r —年平均增长率;n —远景设计年限。

代入数字计算:解: 0N =2300+200+420+200+580+310=4010(辆/日)假设远景设计年限为20年,则将上述的种种数字带入公式后计算: 设计交通量:d N =0N ×()11n r -+=4010×(1+0.07)19=14502(辆/日)2 平面设计路线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三大部分。

道路是一个三维空间体系,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

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

沿着中线竖直的剖切,再展开就成为纵断面。

中线各点的法向切面是横断面。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是道路的几何组成。

道路的平面线形,受当地地形、地物等障碍的影响而发生转折时,在转折处需要设置曲线,为保证行车的舒顺与安全,在直线、圆曲线间或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要插入缓和曲线。

因此,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因素。

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

在设计中过长和过短都不好,因此要加以限制。

直线使用与地形平坦、视线目标无障碍处。

直线有测设简单、前进方向明确、路线短截等特点,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但长直线容易使司机由于缺乏警觉产生疲劳而发生事故。

圆曲线也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性。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各级公路不论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

平曲线的技术标准主要有:圆曲线半径,平曲线最小长度以及回头曲线技术指标等。

平曲线的半径确定是根据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而定:)(1272i V R +=μ式中:V-行车速度km/h ; μ-横向力系数;i -横向超高,我国公路对超高的规定。

缓和曲线通过曲率的逐渐变化,适应汽车转向操作的行驶轨迹及路线的顺畅,以构成美观及视觉协调的最佳线形;离心加速度的逐渐变化,不致产生侧向冲击;缓和超高最为超高变化的过渡段,以减小行车震荡。

平曲线要素:切线增长值:q=2s L-23240R L s内移值: p=R L s 242-342384R L s缓和曲线角:0β=28.6479RL s切线长:()2T R p tg q α=++曲线长:0(2)2180s L R L παβ=-+ 外距:()sec2E R p R α=+-切曲差:2J T L =-桩号的确定:ZH 点里程:T JD -01 HY 点里程:s L ZH + QZ 点里程:2L ZH +YH 点里程:s L L ZH 2-+ HZ 点里程:s L YH +道路交点桩号为K45+654.32,转角0326'= α,圆曲线半径设计为600m ,缓和曲线设计为80m ,试计算:(1)计算几何要素:β、ΔR 、q ;(2)计算平曲线要素:T h 、L h 、E h 、D h ;(3)计算五个基本桩号(ZH 、HY 、QZ 、YH 、HZ )。

解:(1)计算几何要素p=R L s 242-342384RL s = 2438080-=0.4443246002384600⨯⨯m(2)计算平曲线要素:T h 、L h 、E h 、D h.'0(2)2=26302 3.8197)600280357.41180180s L R L ππαβ=-+-⨯⨯+⨯=(m()=600+0.44430.2355+36.4444=177.832T R p tgq α=++⨯()m()sec=600+0.4443 4.36-600=2017.9372E R p R α=+-⨯()m2=2177.83-357.41=-1.75J T L =-⨯(3)计算五个基本桩号(ZH 、HY 、QZ 、YH 、HZ ) 直缓点:ZH=T JD -01= K45+654.32177.83=K45+476.49 缓圆点:HY=s L ZH += K45+476.49+80= K45+556.49 曲中点:QZ=2LZH += K45+476.49+178.705= K45+655.195 圆缓点:YH=s L L ZH 2-+= K45+556.49+(357.412×80)= K45+753.9缓直点:HZ=s L YH += K45+753.9+80=K45+833.9道路纵断面主要反映路线起伏、纵坡与原地面的切割等情况。

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的,直线有上坡和下坡,是用高程差和水平长度表示的。

直线的长度和坡度影响着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运输的经济及行车安全。

在直线的坡度转折处为平顺过渡设置竖曲线。

按坡度转折形式的不同,竖曲线有凹有凸,其大小用半径和水平长度表示。

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桩号为K10+450,高程为66.770m ,其相邻坡段纵坡分别为i 1=-3.68%和i 2=+2.06%,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68.560m 。

试进行:(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m (取百米的整数倍数)?(2)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的起止点桩号。

解:(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外距E=68.560-66.770=1.79m 根据ω=2.06%-(-3.68%)=0.0574通过22T E R =,1w 2T R =可以得出28E R w =代入数据得R=4346.3(m )通过题意(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可得R=4400(m ) (2)计算该竖曲线起止点桩号L=Rω=4400×0.0574=252.56(m ) ,T=L/2=126.28(m ) 竖曲线起点桩号=(K10+450)-T=(K10+450)-126.28=K10+323.72竖曲线止点桩号=(K10+450)+T=(K10+450)+126.28=K10+576.28道路横断面,是指中线上各点的法向切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地面线所组成的。

其中横断面设计线包括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等设施。

某公路,路面宽7.0m ,土路肩宽0.75m ,路拱坡度i G =2%,路肩坡度i j =3%,一弯道平曲线长L =151m 缓和曲线长l s =50m ,需设置超高,超高横坡度为4%,平曲线起点(ZH )桩号为K4+800。

试计算K4+810、K4+840和K4+860点处的路基边缘高程与设计高之差。

(注:绕行车道中线旋转时最大超高渐变率为1/150,本题按绕行车道中线旋转计算)。

解:(1)超高渐变率检验根据规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本例中绕行车道中线旋转时最大超高渐变率为1/330<1/150<1/75,满足要求。

(2)确定加宽值根据规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假设设计速度为30km/h 的三级公路,可以使用第一类加宽,圆曲线上的全加宽值为b=0.6m ,加宽采用线性过度。

(3)横断面上路基边缘高程与设计高之差 K4+810处:距过渡段起点:x (4810)(4799.243)10.766K K =+-+= 内侧行车道横坡:=i =2%G i 内;加宽值:0.16x cxb b L ==,外侧行车道横坡:=0.1532%2G C hx i i L i -=⨯外B 内=3.66 B 外=3.50 b j =0.75 B 内’=4.41 B 外’=4.25 中心线:△h 中=b j ⋅i j +B/2⋅i 内=0.75×3%+7.0/2×2%=0.093外侧路基边缘:△h 外=b j ⋅i j +B/2(i 内+i 外)=0.75×3%+3.5×(2%+0.1532%)=0.098内侧路基边缘:△h 内=b j ⋅i j -(b j +b x )i 内=0.75×3%-(0.75+0.16)×2%=0.004 内侧行车道边缘:△h 内’=b j ⋅i j -b j ⋅i 内=0.75×3%-0.16×2%=0.019 外侧行车道边缘:△h外’=b j ⋅i j +B/2⋅i内+(B/2+b j )⋅i外=0.75×3%+3.5×2%+(3.5+0.75)×0.1532%=0.099K4+840处:(圆曲线上)位置由于内外在同一直线段上,所以内侧行车道横坡等于外侧行车道横坡: i 内=i 外=4%B 内=4.10 B 外=3.50 B 内′=4.85 B 外′=4.25 内侧路基边缘:△h 内=b j ⋅i j -(b j +b x )i 内=0.75×3%-(0.75+0.16)×4%=-0.032 内侧行车道边缘:△h 内′=b j ⋅i j -b j ⋅i 内=0.75×3%-0. 6×4%=0.002 中心线:△h 中=b j ⋅i j +B/2⋅i 内=0.75×3%+7.0/2×4%=0.163 外侧路基边缘:△h 外=b j ⋅i j +B/2⋅(i 内+i 外)=0.75×3%+3.5×(4%+4%)=0.303 外侧行车道边缘:△h 外′=b j ⋅i j +B/2⋅i 内+(B/2 + b j )⋅i 外=0.75×3%+3.5×4%+(3.5+0.75)×4%=0.333K4+860处:外侧行车道横坡:=0.0866%2G C hxi i L i -=⨯外,同理可得:内侧行车道横坡:=i =2%G i 内;内侧行车道边缘:△h 内′=b j ⋅i j -b j ⋅i 内=0.75×3%-0. 6×2%=0.019 外侧路基边缘:△h 外=b j ⋅i j +B/2⋅(i 内+i 外)=0.75×3%+3.5×(2%+0.0866%)=0.096 外侧行车道边缘:△h 外′=b j ⋅i j +B/2⋅i 内+(B/2 + b j )⋅i 外=0.75×3%+3.5×2%+(3.5+0.75)×0.0866%=0.096内侧路基边缘:△h 内=b j ⋅i j -(b j +b x )i 内=0.75×3%-(0.75+0.16)×2%=0.004 中心线:△h 中=b j ⋅i j +B/2⋅i 内=0.75×3%+7.0/2×2%=0.0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