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教案5篇人教版八年级上生物教案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课主要包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及研究意义四部分内容,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首先由能量流动的概念引入分析能量流动的方法:由个体→群体→系统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科学规律的能力。

在学生揭示能量流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桑基鱼塘、草原放牧两个实例分析,使学生切身体验生态学规律与现实生活及生产实践的密切联系,自觉树立生态学观点,遵循生态学规律,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努力。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生物的新陈代谢、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等知识为基础,同时又是学生巩固生态系统结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它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是重点和难点。

(二)课程标准内容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三)考纲要求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Ⅱ)(四)教学目标为落实课程标准内容,结合本节教材内容设计及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2.在利用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并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能力目标:1.能从整体水平对生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

2.应用能量流动的规律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并能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重视生态学观点的培养。

2.认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观点,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重难点及其突破1.重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1)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细胞课时一:细胞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重点-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准备- 课本- 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我们的身体是由什么构成的?”2. 展示细胞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类型的细胞。

3. 向学生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4. 解释细胞的功能,例如细胞膜的作用是包裹和保护细胞。

5.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差异。

6.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教学延伸- 请学生自行查找并报告一种特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完成课后题第1、2、3题。

课时二:细胞的各种结构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的各种结构和功能- 掌握细胞器的名称和作用教学重点- 掌握细胞器的名称和作用教学准备- 课本- 图片或模型展示细胞器教学过程1. 导入:复上节课所学的细胞基本结构。

2. 向学生展示细胞器的图片或模型,并介绍各种细胞器的名称和作用,如细胞质、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3. 解释细胞器的功能,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

4.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位置和形态。

5.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

6.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与学生分享关于细胞器的有趣事实。

教学延伸- 请学生自行查找并报告一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完成课后题第4、5、6题。

第二单元:遗传与进化(继续编写其他课时的教案)...(继续完善其他单元和课时的教案)总结本教案包含了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的全部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有效教授该课程,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覆盖细胞、遗传与进化等重要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3篇)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3篇)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3篇)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一、说教材㈠.教材分析“水中生活的动物”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的第一节内容。

教材主要关注鱼的形态、运动、呼吸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安排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探究活动,以达到重点认识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这一目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是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通过两个"观察与思考"、一个"探究"实验、一个课外实践,让学生认识鱼类在水中是如何运动和呼吸的,进一步总结出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

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举例说出几种水中动物的名称。

⑴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2、能力目标尝试完成“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学习活动,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探究活动中体会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㈢.教学重点1.以鱼为例,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生生活的特点。

2.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以及鱼的呼吸器官。

3.总结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㈣.教学难点1.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及该实验的组织教学。

2.运用以学知识,通过对“鱼类呼吸器官及其作用”的观察与探究,阐明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二、说教法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应侧重于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动脑、动手,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本节的教法我选用了创设情境法,活动探究法,问题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法,对比法。

三、说学法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

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

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基因多样性。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

2.学生准备:(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

(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

(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个字?学生:“多”字。

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

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投放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如下: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

”画面中出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

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学生:近十种。

(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到底有多少,请同学们看书P90页图表。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比较法
数学模型法
通过对不同物种或不同环境下的动物行为 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行为适应性和进化 意义。
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动物行为 模型,模拟其行为过程并预测其行为结果 。
2024/3/26
14
04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024/3/26
15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藻类植物
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 ,无根、茎、叶的分化
推广生态教育
通过生态教育,提高公众对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 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事 业的发展。
2024/3/26
21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2024/3/26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等 自然资源,满足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伦理问题
涉及生命尊严、人类生殖、基因 歧视等方面的伦理问题,如克隆
人、设计婴儿等。
2024/3/26
法律问题
涉及专利保护、生物安全、消费者 权益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如基因专 利、转基因食品标识等。
社会问题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 社会公正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如转 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 技术的利益分配等。
2024/3/26
营养生长
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 和发育,为植物开花结果奠定 基础。
生殖生长
花芽分化、开花、传粉、受精 、结果等生殖过程,实现植物 的繁殖。
植物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生 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9
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2024/3/26
相互依赖
土壤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3篇)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3篇)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3篇)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篇1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重点难点:(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3.教具准备: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教学目标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课的重点是“观察蚯蚓”的实验,并通过实验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三、方法的训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见解(假说)→实验验证(反复多次)→得出结论四、过程与方法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5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5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5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3、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观察能力。

4、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

2、观察能力的训练。

难点: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教师:用橘皮、馒头、面包片来培养青霉和曲霉,为每个小组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的CAI课件。

指导学生制作孢子印、制作模型模拟孢子的传播。

学生:复习七年级上册有关单细胞生物的内容中酵母菌的结构;查阅有关真菌的知识;制作孢子印。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教学设计第三节真菌观看课件,生机盎然的自然界,感受大自然的美,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认识真菌作用。

播放CAI课件,关重展现各种各样的真菌,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导入本节课的地内容。

各种各样的真菌学生根据观看的课件内容,并观察实物标本,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见识以及自大搜集的资料,相互交流自己对真菌的了解。

提供实物标本及自己搜集的资料,参与学生讨论,及时评价和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课本外获取信息的能力。

观察与思考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注意看它们的形态和颜色。

观察新鲜蘑菇的形态。

讨论:1、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2、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提供长有长霉的面包和长有长霉的水果。

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同时让学生观察青霉和曲霉以及蘑菇的结构图,了解分们的形态结构。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升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3.通过分析资料等活动,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由于学生未学到物理课中的扩散作用,且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比较抽象)教学重点1.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2.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导人新课方案一: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看能维持多久,体验气体交换的意义。

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交换的重要性。

方案二:联系自身的身体结构,对照模型或挂图,观察肺在人体中的位置,描述肺的功能。

出示模型或挂图,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方案三:观看录像,小组交流讨论。

播放录像,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肺的功能。

方案四: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明确提出的问题。

复习旧知识,明确提出问题: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肺有什么功能?2.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2.1测量胸围差方案一:阅读关于的课文后,一组同学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进行科学的操作,其他同学观察操作过程。

课后每位同学测量自身的胸围差。

提供软尺,引导学生阅读和观察组织交流,并做出评价。

方案二:上讲台演示的同学故意进行错误的操作,让其他同学找出错误并纠正。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强调要仔细观察,引导学生纠错。

方案三:学生课前测量自身的胸围差,上课时小组成员将测量结果展示出来,并果进行交流讨论。

(课前布置,上课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分组讨论分析提纲中的问题,得出正确结论。

2.2在测量结束后,尝试明确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讨论。

测重出示讨论提纲,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讨论提纲如下:你和其他同学的胸围差有区别吗?你认为你们的胸围差的差别和什么关于?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廓容积的转变吗? 胸围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呼吸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的转变活动:将手置于肋骨处,感受呼吸时胸廓的转变,交流讨论,归纳出由于肋间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的增大和缩小的结沦。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总第1课时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 (一)腔肠动物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

学生讨论并熟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 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

(二)扁形动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 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 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计划及教案全学期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

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对比,又要注意结构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通过运动来完成。

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及意义。

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发展。

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

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课程引入:我们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星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这个星球上,许许多多的生物生活在海洋、河流和湖泊中。

这些生物形态各异,特点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本节课程我们将探讨水中生活的动物。

课程讲解:1、鱼类(1)鱼类是水中最常见的动物之一。

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呢?呼吸系统、体表覆盖、终身生活在水中,这些都是鱼类的共同特点。

(2)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鱼类的呼吸系统。

鱼类用鳃呼吸,鳃片上布满了血管,能够高效地从水中获取氧气。

(3)鱼类的体表覆盖着鳞片和黏液,这既可以保护身体免受伤害,也可以减少水的阻力,让鱼类游动更加轻松。

(4)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因为它们已经适应了水中的生活环境。

它们的皮肤能够感知水中的压力和振动,帮助它们找到食物和避开危险。

2、海洋无脊椎动物(1)除了鱼类,海洋中还生活着许多无脊椎动物,比如珊瑚、海葵、海蜇等。

这些动物各有特点,我们将逐一进行探讨。

(2)珊瑚是一种色彩斑斓的生物,它是由一种叫做珊瑚虫的微小生物组成的。

珊瑚虫通过分泌钙质外壳,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珊瑚。

(3)海葵是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它的触手上有许多刺细胞,能够分泌出毒液来防御敌人。

海葵的颜色非常美丽,有红色、黄色、绿色等多种颜色。

(4)海蜇是一种大型的海绵动物,它的身体柔软而且透明,外形类似于雨伞。

海蜇能够通过改变身体的形状来移动和捕食食物。

3、两栖动物(1)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中,还有一些是两栖动物。

它们既能够在水中生活,也能够到陆地上活动。

青蛙就是一种典型的两栖动物。

(2)青蛙的呼吸器官非常特殊,它们可以用皮肤呼吸,也可以用肺呼吸。

当青蛙在水中时,它们用皮肤呼吸;当它们离开水时,则用肺呼吸。

(3)青蛙的骨骼结构比较特殊,它们的脊椎骨是没有愈合的,因此可以灵活地转动。

青蛙的后肢特别发达,适合跳跃和游泳。

八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教案上册人教版(优秀6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教案上册人教版(优秀6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案上册人教版(优秀6篇)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一、说教材分析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安排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

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希望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这一精神。

本节教学内容并不难,时间也较充裕,应该适当安排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

关于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教材编入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后安排学生仔细观察,找出男女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能力目标: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教学难点: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用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即培养普通公民必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而不是培养生物科学家的素养,以此来指导教学行为。

《性别和性别决定》属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范畴,本节课的重点是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和生男生女的原理。

我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知道了遗传的物质基础,本节课重在从人类性染色体的水平分析人类性别遗传的规律,另外基于社会上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把生男生女的责任推于女性,导致了许多悲剧的产生。

这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必要通过教学了解科学真相,这是我确立重点的依据。

生男生女的原理,在知识联系上属于断层,突如其来,而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确立为难点,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来突破这个难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本期仍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将竭尽所能开设实验课开展调查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过程与方法:1期初“三个一”:订一个奋斗目标找一个互助伙伴提一条教学建议。

采取“目标激励同伴互助师生共勉”的教学策略,增强主动性,密切合作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2每堂“三个一”:提一个学科问题记一个知识结构出一份测试试题。

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归纳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让渡给学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第一节初识生物
教学目标
- 了解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 掌握生物属于自然界的物质基础的概念
- 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
1. 生物的定义和特点
- 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物质
- 生物具有生长、繁殖、代谢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 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
2. 生物属于自然界的物质基础
- 生物是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命形式
- 生物对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3.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 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竞争、合作等方式相互作用
- 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适应、调节等方式相互作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2. 介绍生物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以及生物有哪些特点
3. 讲解生物属于自然界的物质基础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在自然界的重要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总结各组的观点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写一篇关于生物的作文
教学资源
- 生物图片
- PPT课件
- 板书工具
教学评估
- 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 学生对生物定义和特点的准确理解
- 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解情况
参考资料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材。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科学探究1.1 观察与实验学习观察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验,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1.2 收集和分析信息学习如何收集生物相关信息。

学会分析生物信息的方法。

1.3 生物的分类学习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了解生物的分类系统。

第二章:生物和环境2.1 生物的生活环境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学习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2.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3 生物圈了解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学习生物圈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细胞和生物组织3.1 细胞的概念和结构学习细胞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了解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3.2 生物组织学习生物组织的概念和分类。

了解生物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3.3 细胞分裂和生长学习细胞分裂和生长的过程。

了解细胞分裂和生长对生物体的影响。

第四章: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4.1 植物的生长发育学习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2 动物的生长发育学习动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了解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3 生殖和发育学习生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了解生物生殖和发育的意义。

第五章:遗传与变异5.1 遗传的基本概念学习遗传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了解遗传的方式和机制。

5.2 遗传规律学习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

了解遗传规律的应用。

5.3 生物的变异学习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分类。

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和意义。

第六章:生物的适应与进化6.1 生物的适应性学习生物适应性的概念和原理。

了解生物适应性的实例和意义。

6.2 生物的进化学习生物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和机制。

6.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学习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和意义。

第七章:生物的分类与命名7.1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学习生物分类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了解生物分类的等级和系统。

7.2 生物的命名学习生物命名的国际法规和原则。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10篇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10篇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10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1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一节水中生活的动物【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的生活环境的种类和特点。

2.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和主要结构特点。

3.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4.归纳出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共同特点。

5.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变化情况。

【重点和难点】: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CAI课件(展示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类群、水中自由生活的鱼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水域污染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增强直观性);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查找出水体环境的恶化情况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师:录像展示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带领学生进入那绚丽多彩的动物王国,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然后,组织学生填表总结。

生:填表总结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总结。

师:请根据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找个家,然后相互交流。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

师:通过交流,我们不难发现动物种类繁多,而且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也各不同。

质疑:这些动物都是怎样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的?生: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师:播放录像,水中自由生活的鱼。

质疑: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生活呢?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中呢?生:开动脑筋,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互补充、完善)师:大家的观点正确吗?就让我们先看一看鱼是怎样生活的。

组织学生观察鱼缸里的活鱼,然后提出观察问题。

(CAI展示)问题l: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问题2:鱼的运动器官是什么?胸鳍、腹鳍、尾鳍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生: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根据提示问题积极动脑思考。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5篇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5篇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1消化和吸收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利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转变,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5.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挂图。

2.相关的实验准备。

3.制作小肠壁结构折叠模型。

4.课时分配 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明确提出的问题。

设问引起学生疑惑,激发学习欲望。

(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转变1.消化系统的组成1.1观看画面、回答问题。

通过思考并结合自身的体验,回答口腔内与消化关于的结构及其主要作用。

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提问让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的作用。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转变2.1细嚼馒头,说说自身尝出了什么味道?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让学生咀嚼馒头,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2.2明确提出问题根据提示,制定自身的探究计划。

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媒体演示课本P30"探究”的提示及参考方案。

2.3制定并实施计划2.4小组交流探究过程、结果和结论并进行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明确提出改善意见。

2.5表达交流、2.6得出结论全班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和得出的结论。

鼓励、肯定学生的回答并作补充。

概括出消化的概念。

(四.消化的全过程3.1仔细观看,为完成“西瓜子历险记”做准备。

思考、回答问题。

3.2设问:胃病和肝炎对消化的影响及其防治。

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通过思考和回答,加深理解小肠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

3.3演示课本P33的“演示实验”,提问: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作用?设计表格,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生物上册目录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4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5、6、7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7、8、9第四节鱼…………………………9、10、11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1、12第六节鸟…………………………13、14第七节哺乳动物…………………………15、16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17、18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8、19第三节社会行为…………………………19、20、21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22、23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3、24第二节细菌…………………………24、25第三节真菌…………………………25、26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6、27、28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8、29、30第五章病毒…………………………30、31、32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33、34第二节从种到界…………………………34、35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35、36、37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37、38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板书设计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水螅1.生活环境:淡水中2.形态体色:乳黄色或浅褐色3.结构:4.生殖:出芽生殖或产生生殖细胞二、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1.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石油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三、扁形动物(一)涡虫1、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3、生活方式(二)猪带绦虫(三)华枝睾吸虫(四)日本血吸虫四、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1、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范文6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范文6篇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范文6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范文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2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阐明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分析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指导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好腐烂的梨、菜叶,地衣。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拿出准备好的腐烂的梨、菜叶问道: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让我手上的梨和菜叶坏掉的吗?学生猜测:是细菌和真菌。

引出新课:《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二、出示学习目标目标1、理解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2、理解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3、理解与动植物共生三、自学指导用约5分钟时间,阅读教材79—82页,并思考以下问题: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四、讨论交流1.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2.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经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1.杆菌以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的腐烂。

2.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进行腐生生活的.。

五、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很大作用,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得利的一面,它们在自然界中都有哪些作用?学生巩固回答:作为生产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提出思考题:每年的秋天,一部分植物会落叶,对落叶的处理方式有三种:焚烧、填湖、掩埋。

请分析,你会选择哪种处理方式,简要说明理由。

六、课堂练习课后练习七、布置作业本课时练习册202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篇2)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2.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1.尝试利用观察的方法研究动物。

2.运用生物学知识描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情感目标】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根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水螅、滴管、清水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想不想长生不老?世界上哪里有长生不老的生物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出示关于“灯塔水母〞的资料。

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一)腔肠动物1.出示多种腔肠动物的图片,了解腔肠动物的生活环境。

2.指导学生观察水螅的体形、触手、捕食活动等。

完成填空。

3.出示腔肠动物的纵切面图,观察水螅的消化腔、体壁构成等。

4.归纳总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5.阅读教材有关容,说出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扁形动物1.出示涡虫的生活图片,使学生了解涡虫的生活习性。

2.出示涡虫的形态构造示意图,指导学生观察涡虫的体形、体色、消化器官、区分其前后端和背腹面。

3.指导学生将涡虫与水螅的消化器官、体形等进展比照,说明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

4.出示其他扁形动物图片等资料,使学生了解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

5.出示华枝睾吸虫的构造图,帮助学生建立“生物体的构造与其功能相适应〞、“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6.出示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示意图,使学生了解预防血吸虫的方法。

7.归纳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课堂小结学生小组交流,然后进展小结。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构造和生理特点;2.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蛔虫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4.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构造、生理等方面的特征;5.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教学流程一、 导入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腔肠动物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

学生讨论并熟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

(二)扁形动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四)练习巩固(五)课堂小结,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蚯蚓的观察实验教学流程 一、 导入通过讲解和图片了解蛔虫病发病时的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睡觉时磨牙等。

蛔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器官内?为什么儿童容易得蛔虫病?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简要作答并板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蛔虫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2、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3、学会做蚯蚓的观察实验,能说出蚯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线形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蛔虫病的症状,引起学生的关注激起好奇心,顺利引入新课。

二、互动授课(一)线形动物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8-9页,完成以下问题。

1.蛔虫有什么特点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人类是怎样感染蛔虫病的?3.怎样预防蛔虫病?小组讨论并派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学生回答过程中,引导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找出并背诵出线形动物主要特征。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环节动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10页观察实验,回答下列问题:4、蚯蚓的身体是由什么构成的?有何意义?5、如何区分蚯蚓身体的前后端,背面和腹面,摸腹面有什么感觉?6、蚯蚓在玻璃板和纸板上运动,那个快?7、蚯蚓体表粘液有何作用,实验中为何要保持蚯蚓体表湿润?8、试验后怎样处理蚯蚓?学生做实验,观察、抚摸蚯蚓并总结作答,教师点评并板书。

讨论蚯蚓在自然界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鼓励性评价。

(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处理生活垃圾;优质鱼饵,饲料。

)(五)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沙蚕、水蛭内容,找出并背诵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通过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注意能力、分析总结以及准确表达的能力。

三、练习巩固四、课堂小结,总结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方面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重点难点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

2.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

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

教具准备河蚌的外形和结构挂图,蜗牛和乌贼的挂图;河蚌的浸制标本,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河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观察实物,识别某种软体动物的结构→讨论,归纳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几种软体动物,分析。

归纳共同特征2.教学过程说明:板书设计第二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常见的软体动物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两片贝壳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外壳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内壳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三、与人类的关系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第四节鱼一、教学目标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生存环境。

二、重点和难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课前准备教师:制作CAI课件;鱼缸、金鱼、气球、吸管、塑料板、剪刀、橡皮筋、针线、钢尺等、鱼鳃结构挂图。

学生:搜集有关水生动物的生活资料;预习探究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模拟实验。

四、课时分配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2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掌握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2.能力方面通过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1)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教学难点1.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2.蝗虫的发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3.昆虫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

4.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教具准备活蝗虫、雌雄蝗虫标本、蝗虫模型、活蚂蚁(或蟑螂)数只、白糖5g和沙粒(或木屑)5g、解剖盘、镊子、解剖针、放大镜、胶水、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或挂图和投影片)、蝗虫发育过程标本。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实物导人→设疑启动→引出课题→观察蝗虫标本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通过生理实验和观察实验理解其主要器官的功能→观察并记录,归纳昆虫纲的主要特征2.教学过程的说明:板书设计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2课时) 一、昆虫------蝗虫头部: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一对复眼,口器1、形态结构胸部:一对前足、一对中足和一对后足、两对翅膀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听觉器官,生殖器官2、体表:外骨骼:包裹在体表外,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具有蜕皮现象3、呼吸过程: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二、其他节肢动物:蜘蛛、蜈蚣、虾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四、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2、理解蜥蜴与陆上生活相适应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殖发育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教学难点:两栖动物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爬行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时间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关于青蛙、蛇、蜥蜴的图片和资料,了解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人类对这两类动物的保护情况。

导入:视频导入(小蝌蚪找妈妈)问:你们谁见过蝌蚪,在什么环境下看见的?蝌蚪最终变成了什么?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一:两栖动物1、什么是两栖动物由导入中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思考:(1)蝌蚪和青蛙有什么区别?(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

青蛙无尾,具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2)这一类生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一类生物称为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了,主要用肺呼吸。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多媒体提供青蛙生活的视频,学生观察,观察时思考以下问题:(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有绿色条纹,腹面白色,与水边的环境颜色接近,可以躲避敌害,并有利于捕食。

)(2)青蛙的皮肤有什么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

)(3)它的前肢和后肢各有什么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青蛙的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

)提醒学生观察:眼睛后面的鼓膜和鼻孔。

眼睛对运动的物质特别敏感,有利于捕食昆虫。

鼓膜可感知声波,鼻孔是气体进出通道。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提问:除了青蛙外,还有哪些两栖动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展示蟾蜍、大鲵和蝾螈三种动物的图片,并分别介绍它们的特点:俗称癞蛤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