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花境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花境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花境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配置形式,近年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在XX园林景观公司进行了花境植物配置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花境植物配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花境植物的选择、搭配和栽植技术。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花境植物配置基本原理实习期间,我学习了花境植物配置的基本原理,包括:(1)植物种类选择:根据花境的位置、环境特点和设计风格,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2)植物搭配:合理搭配植物的颜色、形状、高度和花期,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3)空间布局:根据花境的形状、大小和周围环境,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2. 花境植物选择与搭配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花境植物的选材和搭配工作。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1)XX公园花境植物配置该花境位于公园入口处,面积约100平方米。

根据设计要求,我选择了以下植物进行配置:- 乔木:银杏、广玉兰- 灌木:紫叶矮樱、金森女贞、紫薇- 地被植物:麦冬、吉祥草- 草花:金盏菊、石竹、矮牵牛通过合理搭配,该花境呈现出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

(2)XX小区庭院花境植物配置该庭院面积约80平方米,环境较为封闭。

我选择了以下植物进行配置:- 乔木:白玉兰、红枫- 灌木:紫叶李、红瑞木、红梅- 地被植物:麦冬、吉祥草- 草花:矮牵牛、金盏菊、石竹通过巧妙搭配,该庭院花境营造出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3. 花境植物栽植技术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花境植物的栽植技术,包括:(1)挖穴:根据植物根系大小,挖适宜的栽植穴。

(2)施肥:施足底肥,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3)栽植:按照设计要求,将植物栽植于花境中。

(4)浇水:栽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花境植物配置实习,我深刻认识到花境植物配置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习的总结:1. 花境植物配置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需要掌握植物学、园艺学、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观赏植物实习报告及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观赏植物实习报告及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观赏植物实习报告及体会[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观赏植物实习报告及体会观赏植物实习报告及体会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4.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5.了解并识别常见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初步认识不同观赏植物卉的栽培方法和管理要点实习内容实践课程时间很短,但在老师言简意赅的讲解下,我们也进一步的认识并了解大自然的千千万万植物。

在教室的课程使我们大家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草木花卉类、常绿类、落叶类、藤木类、竹类、棕榈类等等,从而大大的我们的眼界。

后面的实践课程,老师带着我们在校园里面观察植物形态,我认识了好多原来不知道的物种,大家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通过个人的实地观察进一步了解植物,了解大自然,课下同学们通过QQ等聊天工具交流体会彼此的心得及经验。

个人觉得大家在一起不仅增强了交流,也学会了很多知识。

心得体会周围的环境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心情。

处在一个杂乱不堪的环境中,人的心情就会很糟糕,做工作就容易出错,而且效率低下;而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人就会心情舒畅,做工作也就很投入。

改变我们居住的环境除了房屋的设计以外,在房间摆放一两棵植物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学习观赏植物之后虽然我们懂得不多,但至少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植物搭配、植物栽培,从而营造一个更好的居家住室或者工作环境。

植物观赏课程虽然很短,但我们从中却受益良多。

旅游时,看着这样那样的植物,或许大多数我们都叫不出它的名字,但我却知道它属于哪一类,明白如何去更好的观察、欣赏它们,从而得到更好精神享受。

植物观赏实训报告

植物观赏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对自然美的追求,植物观赏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休闲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及其观赏价值,提高自身的植物学素养,我们于2023年5月20日至22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植物观赏实训。

二、实习目的1. 增强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观赏价值。

2. 学会运用植物学知识进行植物分类和鉴定。

3.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植物观赏技能。

4. 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三、实习内容1. 植物种类识别: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先后参观了公园、植物园、郊外等不同环境,对各种植物进行了观察和识别。

通过查阅资料和向专业人员请教,掌握了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观赏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2. 植物生态摄影:利用相机记录下各种植物的美丽瞬间,学会从不同角度捕捉植物的独特之美。

3. 植物标本制作: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采集、压制、干燥等步骤,亲手制作了植物标本。

4. 植物景观设计: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分析了不同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了解了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

四、实习过程1. 第一天:我们首先来到了市内的一座大型公园,对公园内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识别。

随后,我们参观了公园内的温室,了解了各种热带植物的特性和观赏价值。

2.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市郊的一座植物园,对园内的植物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和识别。

在专业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并亲手制作了植物标本。

3.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郊外的一片森林,对森林中的植物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学会了运用植物学知识进行植物分类和鉴定,并拍摄了大量植物生态照片。

五、实习收获1. 知识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植物种类识别、标本制作、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植物学素养。

2. 技能收获:我们学会了运用相机拍摄植物生态照片,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观赏植物实习报告

观赏植物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观赏植物实习总结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和观赏植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观赏植物在室内外装饰、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绿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观赏植物的种类、习性、栽培技术及应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观赏植物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操作和理论学习,掌握观赏植物的基本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及观赏植物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实习内容包括观赏植物的识别、栽培、修剪、病虫害防治、园林工程等。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观赏植物识别在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参观了植物园和苗圃,对常见的观赏植物进行了识别。

通过实习导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这些植物的名称、科属、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检索表和相关书籍进行植物鉴定。

2. 观赏植物栽培在实习的第二周,我们学习了观赏植物的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土壤准备、种子处理、播种、移栽、浇水、施肥等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观赏植物栽培的基本要领,并学会了如何根据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整。

3. 观赏植物修剪实习的第三周,我们学习了观赏植物的修剪技术。

主要包括修剪工具的使用、修剪方法、修剪时期等。

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观赏植物修剪的目的,学会了如何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需求进行修剪。

4. 观赏植物病虫害防治在实习的第四周,我们学习了观赏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主要包括病虫害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等。

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观赏植物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学会了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5. 观赏植物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实习的最后一周,我们学习了观赏植物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植物配置、景观设计、园林施工等。

通过实习,我们了解了观赏植物在园林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了如何根据场地特点和景观需求进行植物配置。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观赏植物的种类、习性、栽培技术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植物景观配置实训报告总结

植物景观配置实训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园林专业人才,我们开展了植物景观配置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理念;2. 掌握植物景观配置的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1)生态原则: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位和相互关系,确保植物景观的生态平衡;(2)观赏原则:注重植物形态、色彩、季相等美学特征的搭配,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3)实用性原则: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配置植物,满足功能需求;(4)地域性原则:考虑地域特色,体现地域文化,展现地域风貌;(5)可持续性原则:注重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 植物景观配置的方法和技巧(1)植物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场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2)植物配置:合理配置植物,形成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景观;(3)色彩搭配:运用植物色彩,创造丰富的视觉效果;(4)季相变化:选择具有不同季相特征的植物,展现四季景观;(5)植物组合:结合植物形态、色彩、季相等特征,形成具有特色的植物组合。

3. 实训项目本次实训以校园绿地设计为主题,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植物景观配置方案。

具体内容包括:(1)场地分析:分析场地现状,了解场地条件;(2)设计构思:结合场地特点和设计要求,提出设计构思;(3)植物配置:根据设计构思,进行植物配置;(4)效果展示:运用绘图软件,展示设计效果。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植物景观配置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2. 实训中期:学生分组进行设计,互相交流、讨论,教师给予指导;3. 实训后期:学生完成设计方案,进行成果展示和评审。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共3篇)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共3篇)

园林植物实习报告(共3篇)园林植物实习报告(共3篇)第1篇:园林植物实_报告园林植物调研报告这学期,我选修了园林植物这门课,通过这几周的课程,我了解到了许多植物,关于它们的生长环境,_性等。

老师也带我们到户外参观了植物,使我受益匪浅。

调研地点:天津城建大学,长虹公园调研内容:对本次所认知的植物进行罗列学_各种植物的辨认基本特征及生活环境。

根据在课本里所学的知识,掌握了各科各种的基本特征后,把不同的植物鉴定开来,并系统地归纳比较,达到辨认,和熟练使用的目的。

常绿乔木1.黑松形态特征:2针一束,刚强而粗,新芽白色,冬芽各针叶长约615公分,断面半圆形,叶肉中有3个树脂管,树脂道中生。

叶鞘由20多个鳞片形成,长约1.2公分。

四月开花,花单,雌花生于新芽的顶端,呈紫色,多数种鳞(心皮)相重而排成球形。

_性:阳性树种,喜光,耐寒冷,不耐水涝,耐干旱、瘠薄及盐碱土。

适生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区域,喜微酸性砂质壤土,最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含有腐殖质的砂质土壤处生长。

因其耐海雾,抗海风,也可在海滩盐土地方生长。

抗病虫能力强,生长慢,寿命长。

应用:黑松不仅是盆栽的优秀植物,在园林绿化中也是使用较多的优秀苗木。

黑松可以用于道路绿化,小区绿化,工厂绿化,广场绿化等等,绿化效果好,恢复速度快,而且价格低廉。

2.桧柏形态特征:树冠尖塔形或圆锥形,老树广卵形。

叶2型,幼树或基部徒长的萌糵枝上多为三角状钻形,3叶轮生,基部有关节并向下延生;老树多为鳞形叶,对生,紧密贴于小枝上;亦有从小一直全为钻形叶的植株。

_性:喜光、幼树耐庇荫,喜温凉气候,较耐寒,适肥厚湿润沙质壤土,能生于酸性、中性及石灰质土壤上,对土壤的干旱及潮湿均有一定的抗性。

但以在中性、深厚而排水良好处生长最佳。

忌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深根性,侧根也很发达。

对多种有害气体有一定抗性,是针叶树中对氯气和氟化氢抗性较强的树种。

对二氧化硫的抗性显著胜过油松。

园林植物配置实习报告总结

园林植物配置实习报告总结

园林植物配置实习报告总结本次实习让我对园林植物配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全方位地体验了园林植物配置的全过程。

以下是我在实习中的收获和总结。

一、理论知识的运用在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的园林植物配置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我了解到,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美观,还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习性以及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配置植物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使植物能够和谐共生,形成优美的景观效果。

二、设计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个园林植物配置设计项目。

通过与导师和同事的讨论和交流,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场地特点、功能需求和审美要求进行植物配置设计。

我了解到,一个优秀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还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态平衡。

在设计过程中,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三、施工技能的掌握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园林植物配置的施工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如何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植物种植,如何处理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了解到,园林植物配置施工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施工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能,提高了自己的施工能力。

四、审美观念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参观了多个园林景点,了解了不同风格的园林植物配置。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学会了如何欣赏园林景观,如何评价园林植物配置的优劣。

我认识到,园林植物配置的美不仅仅是植物本身的美,还包括植物与环境的协调、植物与人的互动等多方面的因素。

在实习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观念,提高了自己对园林植物配置的鉴赏能力。

五、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园林植物配置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可以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要时刻关注环保问题,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园林植物配置中。

植物园花境实习报告

植物园花境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绿化的需求日益增加。

植物园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展示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和优美的景观。

为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6月在XX植物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花境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植物园花境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

2. 掌握植物配置技巧,提高植物景观设计能力。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4. 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护管理方法。

三、实习内容1. 规划设计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植物园花境的规划设计原则。

通过参观不同类型的花境,我们了解到花境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根据植物园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2)景观层次:合理配置植物,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

(3)色彩搭配:根据季节变化,运用色彩对比、互补等手法,营造丰富的视觉效果。

(4)生态效益: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较少的植物,提高植物园的生态效益。

(5)文化内涵:结合植物园的文化特色,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提升花境的文化内涵。

2. 植物配置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植物配置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植物配置方法:(1)单一植物配置:以单一植物为主体,通过植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形态、色彩等特征,展示植物的美感。

(2)组合植物配置:将不同种类、不同生长习性的植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

(3)自然式配置:模仿自然景观,运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打造自然、和谐的花境。

3. 生长习性和养护管理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养护管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养护措施:(1)浇水: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季节变化,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施肥:根据植物的需求,适时施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3)修剪:适时修剪植物,保持植物形态美观,促进植物生长。

(4)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物,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蔓延。

2023年关于植物实习报告3篇

2023年关于植物实习报告3篇

2023年关于植物实习报告3篇植物实习报告篇1实习目的:了解自然界植物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认识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会识别植物的途径。

实习时间:9月13日至9月25日实习地点: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高桥红树林、石城谢鞋山原始野生荔枝林实习内容:进行植物样方调查、植物物种调查、植被类型调查,编写寸金公园、湖光岩风景区的植物名录;搞清亚热带气候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完成每人15份的植物标本制作。

实习生:__x[一]概况:湛江地处北回归线的南侧,为南亚热带和北热带的交界地区,是三面临海的半岛,气候资源优越,年平均温度21℃以上,全年无霜,雨量充沛。

9月13日至9月25日,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植物实习,对湛江的植物的分布、植物种类、植被类型等进行了考察,选择了寸金公园、森林公园、南亚植物园、湖光岩风景区、高桥红树林、石城谢鞋山等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考察。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论在知识面,还是在野外的生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对亚热带的湛江植物、植被的分布类型和特点有了较系统的了解。

[二]分述:一、寸金公园:寸金公园是湛江的八景之一,其以抗法时寸土寸金的寸金浩气而命名,处于湛江市区内,是市区内保存得较有价值的“植物王国”。

9月14日至9月15日两天,我们分组对寸金公园的植物、植被进行了地毡式考察。

在寸金公园的两天考察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植被资源调查,为了较准确掌握寸金公园的植物资源状况,我们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制定了详尽的计划,将我们人员进行了分组,各小组在自己区内分别进行乔木样方、灌木样方、草本样方的调查,样方标准分别为15__15、5__5、1__1,并进行植物的种类、数量、多度、郁闭度等作了详细调查,在完成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出寸金公园的植物名录。

寸金公园,因是市内公园,人为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真正的植物、植被分布,但还有很多是人为干扰较少的半原始地带,我们对这些地方进行了重点考察。

观赏植物学实习报告

观赏植物学实习报告

(实习一)树种识别实习报告一、实习地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校园二、实习内容:了解校园内的树种及其观赏应用特点(实习二)群落配置上图拍摄于杨凌政务大厦北侧一小区的外围绿植带,因为时节已经是晚秋,图片效果不是太好,但是总体感觉还是很有层次感和色彩感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处群落分为8个层次,首先位于图片最前方的植物是地被植物绿色的草坪草,紧接着是有等间距的绿色的小灌木石楠球横向排列成一分界线,在石楠带后的地面是有低矮的紫叶小檗形成的地被,可以看见范围比较宽广,作为铺垫;在铺垫上种植的是火棘,3-5株从植,与石楠带是一样的分布方向。

当然在小檗垫上也种植了一些小乔木或是大灌木,不过因为季节的原因已经无法看出是什么植物和观赏效果了。

第五层则是有低矮的乔木枇杷带植构成,形成绿色的带,在小檗带的外缘也是有石楠和火棘构成的界限,同时还间种着栾树作为高层植物。

在上部空间的倒数第二层是女贞群,在女贞群后可以遥见垂柳的纤细枝叶。

从色彩感觉上来看,首先是前方的淡绿带,再是后方绿球,红球的点缀,然后是紫红色的条带,接着是上部空间深绿色的带,最后方是一层淡黄绿色的带,当然在图面最上部还有栾树的鹅黄色装饰,可以说色彩非常丰富。

从总体上来看这一处的群落,用两句话可以形容的非常到位:层次分明,色彩丰富!而且纵观效果,让人感觉非常和谐,生动有活力,在整体融合的恰到好处之中又不乏各具风致,灌木的球形惹人喜爱,小乔木的宽阔给人朴实感,高大乔木的张扬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感染力,还有红绿的地毯,使人踏实不虚浮。

整体上密下疏,虚实相生,与天地相融合,如自然而生,十分和谐!(实验三)校园植物观赏性总结一、行道树银杏,鹅掌楸,悬铃木(小门),白玉兰,水杉(一号楼东),青桐,黄山栾,苦楝,七叶树,女贞(宿舍区),紫叶李,海棠(一号楼前)、紫薇、合欢(一号楼东),木瓜(北校图书馆),三角枫(北校图书馆)、侧柏(北校三号楼前)。

二、孤植树校园中孤植树多为松柏类的植物如雪松,青扦,云杉等,另外还有臭椿、香椿、杜仲、椴树、卫矛、龙爪槐、紫薇(宿舍区)、石楠、海桐、桂花、七叶树、蚊母树广玉兰、白皮松、油松、樱花等,有些也是2-3棵丛植达到孤植效果。

植物观赏实习报告

植物观赏实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植物观赏实习报告篇一:观赏植物学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XX年5月5日-5月7日实习地点:新乡辉县太行山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5.认识植物并对植物和其生活习性和所属科目有一定的了解实习内容: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里采集植物并拍摄照片,回来后向老师询问植物种类,认识植物名字,并制作成植物标本。

然后查阅书籍对植物进行深一步的认识,了解其生活习性和所属科所属属。

实习总结:上周六孟老师带我们去了辉县太行山,主要目的是让我们认识植物。

当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很高兴,每次实习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因为我感觉实习是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一个验证。

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了解未知的事物。

所以这次实习大家都准备了很久,周六大家带着欣喜的心情去了太行山。

5月5日上午十点多我们一行人就到了辉县太行山里,天气有些干燥,印象中以前去的山里面水都比较多,这里水分不是很充足,下车后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安排的住所,经过安排大家都安顿了下来,这时已经到了中午。

我们是分组进行实习的,每组七八个人,每组发的有塑料袋,剪子铲子等采集工具。

中午吃过饭后大家都休息了一下,准备下午采集植物。

三点多孟老师和王老师带领我们下山采集植物,一路上孟老师和陈老师不断给我们指导,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的周围有这么多植物,以前从来没有在意过,原来自然界还有这么多植物我们不认识也没有见过,我在惊叹原来孟老师懂这么多,我在想象哪一天我才能达到这水平,也许我永远不会有这么专业了,但我还是希望我能认识更多的植物。

蝴蝶兰无菌组培实习报告

蝴蝶兰无菌组培实习报告

蝴蝶兰无菌组培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花卉市场的不断发展,蝴蝶兰作为一种高雅、珍贵的观赏植物,需求量逐年上升。

然而,蝴蝶兰的自然繁殖率较低,传统的繁殖方法无法满足市场供应。

因此,本次实习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蝴蝶兰的无菌组培技术,提高其繁殖效率,以满足市场需求。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理论知识学习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先进行了蝴蝶兰生物学特性、组织培养基的配制、无菌操作技术等理论知识的学习。

通过学习,我们对蝴蝶兰的生长习性、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无菌操作的注意事项有了深入了解。

2. 实验材料准备实习过程中,我们准备了蝴蝶兰的种子、花梗、叶片等实验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清洗、消毒等处理,以保证实验的无菌条件。

3. 实验操作在无菌操作台上,我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蝴蝶兰的无菌组培。

首先,将处理好的实验材料接种到含有适宜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然后将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调节温度、湿度等条件,以促进蝴蝶兰的生长。

4. 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在组培过程中,我们定期观察蝴蝶兰的生长状况,记录其发芽、生根、开花等指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找出最佳的组培条件。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蝴蝶兰无菌组培的基本技术,了解了蝴蝶兰的生长习性和组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一旦操作不慎,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组培过程中,培养基的配制和环境条件的调控对蝴蝶兰的生长至关重要。

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更加注重细节,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以提高蝴蝶兰的组培成功率。

四、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蝴蝶兰无菌组培技术有了深入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组培技术在花卉繁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实践,为蝴蝶兰的繁殖和花卉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植物实习报告合集(3篇)

植物实习报告合集(3篇)

植物实习报告合集(3篇)植物实习报告合集(精选3篇)植物实习报告合集篇1一、实习目的:通过对植物换盆,公园中大树移植栽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学习,联系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把树木栽培知识更好的学习与应用。

二、实习路线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南京宝穿船厂遗址公园——树种调查——南京滨河——南京石头城——南京国防园三、实习过程为期五天的实地实习,我们学习了蒲葵植物的换盆技术,亲手进行了换盆,到公园里观看树木的栽植养护管理是实习的重要部分,下面将会重点报告,最后还附录一张树木调查表,这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着重介绍树木的栽植与养护。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

所以园林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绿化树种栽植及其养护管理的工作。

1、绿化苗木的载植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

春栽宜早不宜迟;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

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

移植树木除应注重季节外,在栽植中应该注意的个问题有:(一)、精耕细作对土壤要求精耕细作,植树造林用的土地往往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进行深翻,深度在40厘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

整地要细致,采用沟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沟,以利灌溉,也比较美观。

(二)、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到树木植株枝叶的色彩、形态、风韵,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到树木的抗污、抗毒、净化空气的特殊功能,又要考虑到树种是否适应土壤性质,如柳树耐湿性强,栽培分布广。

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松、柏、杜鹃类等;土层较肥厚的可栽植杨树、核桃楸等;盐碱地可进行改良换土,栽种耐盐碱树种,如柽柳、沙棘、沙枣、榆树、小叶杨、紫穗槐等,苗木必须健壮,无病虫害。

(三)、起苗方法免费1.裸根起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阔叶树在休眠期的移植,其优点是保存根系比较完整,便于操作,节省人力和物力,运输方便。

园林观赏植物实习报告

园林观赏植物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园林观赏植物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操作,加深对园林观赏植物的认识,提高对植物形态、习性、应用等方面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习,我希望能掌握以下目标:1. 了解我国园林观赏植物的种类、分布及生态环境;2. 掌握园林观赏植物的栽培、繁殖、养护等技术;3. 学习园林观赏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3年4月15日至4月20日,实习地点为XX市园林植物园、XX市公园、XX市花卉市场。

三、实习内容1. 园林植物园参观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参观了XX市园林植物园。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植物园的布局、植物种类及生态环境。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植物的生长习性、观赏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2. 观赏植物识别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园林观赏植物。

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叶、花、果实等特征,我们掌握了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利用植物检索表进行植物检索。

3. 观赏植物栽培与繁殖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观赏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选择、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观赏植物的繁殖方法,如播种、扦插、嫁接等。

4. 观赏植物养护与管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观赏植物的养护与管理方法。

包括修剪、疏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观赏植物的养护技巧。

5.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观赏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参观公园、花卉市场等地,我们了解了植物配置、色彩搭配、空间布局等设计技巧。

四、实习心得1. 提高了对园林观赏植物的认识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园林观赏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了植物的基本特征、生长习性、观赏价值等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亲自动手进行栽培、繁殖、养护等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学会了如何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景观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景观植物配置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和效果,掌握景观植物配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习旨在通过对实际景观植物配置的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学生对景观植物配置的认识和技能。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景观植物配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不同植物种类的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和应用范围;3. 学会运用植物配置技巧,提高景观设计水平;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实地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项目,包括公园、广场、居住区等。

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景观植物配置的实际情况,学习了不同植物种类的应用。

2. 植物种类识别实习过程中,我们对各种植物进行了识别,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通过识别植物,我们了解了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

3. 植物配置设计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景观植物配置设计。

设计内容包括:(1)确定景观主题和风格;(2)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3)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色彩、形态等因素;(4)设计植物配置方案,包括植物种类、数量、布局等。

4. 施工与养护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参与了植物配置的施工和养护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了解了植物配置施工的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植物养护的基本知识。

四、实习总结1. 植物配置原则在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原则:植物配置应适应环境,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习性,实现生态平衡;(2)美学原则:植物配置应注重色彩、形态、季相变化等方面的美学效果;(3)实用性原则:植物配置应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如遮阴、美化、净化空气等;(4)可持续性原则:植物配置应考虑植物的长期生长和养护,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 植物配置技巧在植物配置过程中,我们运用以下技巧:(1)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植物,营造视觉焦点;(2)层次丰富:合理搭配不同高度、不同形态的植物,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3)色彩搭配:运用不同色彩的植物,营造丰富的色彩效果;(4)季相变化:选择具有不同季相特征的植物,体现四季变化的美感。

观赏植物辨识实习报告

观赏植物辨识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快速发展,观赏植物在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我们对观赏植物的认识和辨识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观赏植物辨识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活动,使我们掌握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生态功能,提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地点与时间本次实习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在我国某著名植物园进行,为期三天。

2. 实习内容(1)参观植物园,了解园内植物种类、分布及生态功能;(2)学习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生态习性;(3)进行实地观察,辨识园内主要观赏植物;(4)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

3. 实习过程(1)第一天:上午,参观植物园,了解园内植物种类及分布;下午,学习观赏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生态习性。

(2)第二天:上午,进行实地观察,辨识园内主要观赏植物;下午,学习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

(3)第三天:上午,整理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下午,总结实习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三、实习成果与体会1. 实习成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以下成果:(1)熟悉了园内主要观赏植物的种类、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2)学会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3)提高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对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能力。

2. 实习体会(1)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植物在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2)在辨识观赏植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才能准确判断植物的种类。

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注重观察、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对于植物学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们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4)本次实习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赏植物实习报告模板

观赏植物实习报告模板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X观赏植物种植基地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生:XXX学院:XXX学院专业:园林景观设计导师:XXX一、实习目的和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美化需求也越来越高。

观赏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了解观赏植物的种植技术、生长习性以及养护管理方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今后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观赏植物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前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了解了观赏植物的分类、习性、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等基本知识。

同时,学习了观赏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如色彩搭配、空间布局、季节变化等。

2. 观赏植物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实习期间,参观了XXX观赏植物种植基地,现场学习了各种观赏植物的种植技术、生长状况和养护管理方法。

通过实地观察,掌握了观赏植物的生长习性、适应环境、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3. 参与观赏植物栽培与管理实践在实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了观赏植物的栽培、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实践活动。

学习了观赏植物的种植密度、株距、行距等参数的确定方法,掌握了观赏植物的浇水、施肥、修剪等养护管理技巧。

4. 观赏植物种植设计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参与了一次观赏植物种植设计实践。

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场地特点和景观需求,进行了植物种类的选择、色彩搭配、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设计。

通过实践,提高了自身观赏植物种植设计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1)掌握了观赏植物的基本知识和种植技术;(2)学会了观赏植物的养护管理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3)了解了观赏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4)参加了观赏植物种植设计实践,积累了宝贵的设计经验。

2. 实习反思(1)本次实习使我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今后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2)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植物识别、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3)实习使我深刻理解到观赏植物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美化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花卉实习报告六篇

花卉实习报告六篇

花卉实习报告六篇花卉实习报告篇1主要内容:一杭州地被植物和水生花卉的种类及其在杭州园林中的应用情况(一)杭州地被植物杭州园林的绿地植物配置极具代表性,在已有的乔木林带基础上大量应用地被植物,充分体现了杭州园林独特的植物配置特色。

此次实习我们在杭州各景区的空旷地、山坡、林下、岸边和路旁,都看到了种类各异的地被植物,这些地被植物不仅丰富了现有绿地的色彩,还给这些传统绿地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兼收绿化和美化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景观的品味。

杭州应用广泛的地被植物主要有:吉祥草、麦冬、沿阶草、佛甲草、八宝景天、矮紫薇、紫金牛、花叶锦带花、金边麦冬、花叶蔓长春、银边六月雪、过路黄、太阳花、孔雀草、金盏菊、一串红、矮石竹、羽衣甘蓝、香雪草、百花三叶草、红花三叶草、银叶菊、铺地柏、爬山虎、长春花、彩叶草、蝴蝶花、活血丹、玉簪、垂盆草、鹅毛竹、菲白竹、红花酢浆草、雀舌栀子、扶芳藤、金银花等。

地被植物在杭州园林中的运用此次在杭州所实习的地点所见的地被植物配置都是比较经典的,尤其是花港观鱼、曲院风荷、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等地,更是富有特色。

1林下地被植物配置林下是运用地被植物比较多的区域,有时候甚至直接省略小乔木或灌木的过渡配置,直接采用地被植物以加强林内的景深感。

在林下主要是应用一些耐阴和耐贫瘠性的地被植物如常春藤和沿阶草等常用种类;而在林缘一般应用一些花色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如二月兰、红花酢浆草等弥补色彩上的不足;而在一些孤植或群植的乔木下面,则采用混植的方式,常混合运用大吴风草、麦冬、花叶蔓长春等地被植物营造出自然风貌。

应用实例:曲院风荷里便是在大片的水杉林下种植了大量种类丰富的地被植物,如大面积的配置沿阶草﹑麦冬、霹雳、常春藤等,以形成林带景观,颇具野趣,给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太子湾公园入口处则采用了水杉林与二月兰的配置,通过高差,色彩等强烈的对比以吸引游人的眼光。

2园路边的地被植物配置为了防止游客产生视觉疲劳,设计者往往在园路边缘,结合园路的宽窄与周围环境的变化,选用一些花色鲜艳的地被植物,如矮牵牛、一串红、红花酢浆草等或者常绿的地被植物如沿阶草等沿着园路的曲折走向布置成片植物,丰富绿地景观;或者用不同花色不同叶形的宿根类花卉地被植物进行高低错落的构成设计,形成花境种植在路缘,以达到移步异景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林业大学观赏植物配置实习报告题目:观赏植物实习报告——世纪龙苑、西南林业大学生活区学院系:艺术学院专业: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学生姓名:张旭(20090551044)指导教师:黄美娟老师评阅人:黄美娟老师2011年10月27日观赏植物实习报告——世纪龙苑、西南林业大学生活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逐步迈向小康生活阶段的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已越来越高,能生活在一种至美的环境中成为人们生活的理想追求。

随着人们购房心态的理智和成熟,居民对住宅需求已逐渐从“居者有其屋”的普通住宅转向了“居者优其屋”的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住宅。

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住宅小区最基本的要素。

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内容只能在一个有事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创造各式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景观营建的主旋律。

不同居住区在植物配置上体现独特的风格,体现自然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树种力求丰富,又不要杂乱无章,好的种植设计可以成为居住区的明显地物标。

生活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现状发现目前西南林业大学生活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诸多问题,现总结为以下几点:1、植物配置所用植物种类单一,居住小区的绿化覆盖率普遍不高。

2、植物栽植过于杂乱,养护工作做得不够好。

3、植物配置平面化,植物景观在立面上动态透视效果不佳。

4、在景观的文化功能上考虑不够。

生活区绿地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1、坚持以植物为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乔、灌、花、草、藤结合,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提高居住区绿化的生态含量。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首先应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生长正常,通常的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其次应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种植密度,在竖向设计上也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注意喜光与耐荫,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等不同类型的植物的合理搭配。

2、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地被植物、竹类、水生植物、色叶植物、花灌木、芳香植物。

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

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3、适当配置鸟嗜植物和蜜源植物,吸引鸟类和昆虫,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尊重自然,同时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自身能融于其中的小环境,为居民的休闲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4、植物配置应考虑居住小区绿地的功能。

居住区绿化分几种类型:绿篱设置、宅旁绿化、隔离绿化、架空空间绿化、平台绿化、屋顶绿化、停车场绿化、道路景观绿化。

(1)绿篱以行列式密植植物为主,分为整形绿篱和自然绿篱。

整形绿篱常用生长缓慢、分枝点低、枝叶结构紧密的低矮类灌乔木,适合人工修剪整形。

自然绿篱选用植物体量要求相对较高大。

(2)宅旁绿地贴近居民,特别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

宅旁绿地的种植应考虑建筑物的朝向。

在近窗不宜种高大灌木,以免影响采光;而在建筑物的西面,需要种高大阔叶乔木,对夏季降温有明显的效果,在冬季则可以享受温暖的阳光。

宅旁绿地也应设计方便居民行走及滞留的适量硬质铺地,并配植耐践踏的草坪,而且在荫影区宜种植耐荫植物。

(3)居住区道路两侧应栽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减少交通造成的尘土、噪音及有害气体,有利于沿街住宅室内保持安静和卫生。

行道树应尽量选择枝冠水平伸展的乔木,起到遮阳降温作用。

公共建筑与住宅之间应设置隔离绿地,多用乔木和灌木构成浓密的绿色屏障,以保持居住区的安静,居住区内的垃圾站、锅炉房、变电站、变电箱等欠美观地区可用灌木或乔木加以隐蔽。

(4)住宅底层架空广泛适用于南方亚热带气候区的住宅,利于居住院落的通风和小气候的调节,方便居住者遮阳避雨,并起到绿化景观的相互渗透作用。

架空层内宜种植耐荫性的花草灌木,局部不通风的地段可布置山水景观。

架空层作为居住者在户外活动的半公共空间,可配置适量的活动和休闲设施。

(5)平台绿化一般要结合地形特点及使用要求设计,平台下部分空间可作为停车库,辅助设备用房、商场或活动健身场地等;平台上部空间作为安全美观的行人活动场所。

要把握“人流居中、绿地靠窗”的原则,即将人流限制在平台中部,以防止对平台首层居民的干扰;绿地靠窗设置,并种植一定数量的灌木和乔木,减少户外人员对室内居民的视线干扰。

(6)屋顶绿地分为坡屋面绿化和平屋面绿化两种,应根据上述生态条件种植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强、抗风力强、外形较低矮的植物。

坡屋面多选择贴伏状藤木或攀缘植物。

平屋顶以种植观赏性较强的花木为主,并适当配置水池、花架等小品,形成周边式和庭园式绿化。

总的来说,居住区美化选用树木花草的品种,宜求精而忌繁杂。

在树种的配植上,应根据栽培的目的和生长习性,尽量做到乔、灌、地被相结合,要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

通过各种手法营造特色居住区居住区绿化时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1)注重树种的搭配方式。

乔木、灌木与藤蔓植物结合,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相结合,适当地配植和点缀时令开花花卉草坪。

在树种的搭配上,既要满足生物学特性,又要考虑绿化景观效果,要绿化与美化相结合,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创造出安静和优美的人居环境。

(2)在统一基调上树种力求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

注重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如、水杉、龙柏、侧柏、香樟、银杏等,构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构成变化适中的林冠线;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

(3)植物配置要层次分明、背景突出、注重色块和季相变化。

居住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时,也应该注重其层次的搭配和背景。

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進行多层次的配置。

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这样再进行空间的分割及联系,通过各个层次,使空间更具自然的节奏。

色块设计的手法是通过利用大量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体现出一种群体的美,使之成为视线的焦点。

合理地运用色块,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也是现代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表现形式。

另外,居住区是居民一年四季生活、憩息的环境,植物配置应该有四季的季相变化,使之同居民春夏秋冬的生活规律同步。

(4)采取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手法。

植物配置方式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等几种。

其中孤植主要展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对植是对称地种植大致相等数量的树木,多应用于园门,建筑物入口,广场或桥头的两旁;列植是成行成带栽植树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丛植是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組合,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群植是相同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美为主,具有“成林”之趣。

我认为小区植物配置应该注意以下这些各个居住小区要加强配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行跟踪反馈制度。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同维护小区的完美。

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使用功能。

除普通草本植物外,还要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搭配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起到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满足人们生活、休息的需要。

二是应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做到适地适树。

根据居住小区的各种环境,如:阴面、阳面、山墙、屋顶、阳台等,选择植物应注意:1.无污染,无伤害性。

居住区所选植物本身不能产生污染,忌用有毒、有刺尖、有异昧、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应选无飞毛、少花粉、落叶整齐的植物。

2.抗污染。

生活区的污染主要来自锅炉煤烟、生活污水、污物、污气以及四周街道上扬起的灰尘。

所选树种(植物)应有较强的抗污染特性,如:女贞、广玉兰、栾树、苏铁、龙柏、黄杨、法青、木槿等。

3.少常绿,多落叶。

居住区由于楼房的相互遮挡,采光往往不足,特别是冬季,光强减弱,光照时间短,采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要多选落叶树,少选常绿树。

4.以阔叶树木为主。

居住小区是人们生活、休息和游憩的场所,应该给人一种舒适、愉快的感觉。

但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针叶树的松柏给人的是庄严、肃穆感与这种环境不相宜,所以小区内应以种植阔叶树为主,在道路和宅旁更为重要。

5.乔、灌、藤、草、花有机搭配,丰富植物种类,创造四季景观。

夏阴(五角枫、广玉兰等),秋实或彩叶(金李类、乌桕、栾树等),冬青(法青、石楠、海桐、黄杨等)。

6.选择有小果、小种子的植物,招引鸟类。

栽植一定数量的结果实和种子的植物,能模拟出自然景观,引来鸟类,形成“鸟语花香”的环境,如:李类、金银木、苹果类、菊类、向日葵、柳树、串红类等。

在植物配置方面由于居住区的绿地结构比较复杂,在植物配置上也应灵活多变,不可单调、呆板。

可以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多种方式。

这里的点是指居住小区的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是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利用率高,要求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前往,在一个小区一般有2至3个。

平面布置形式以规则为主的混合式为好。

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阴、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选用垂柳、玉兰、海棠、樱花、碧桃、百日红、蜡梅、桂花、牡丹、月季、美人蕉、小菊、马尼拉草等,植物多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等。

线是指居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阴效果好的小乔木、开花灌木或藤本,如香椿、樱花、石楠、爬墙虎等。

面是指宅旁绿化,包括住宅前后及两栋住宅之间的用地,约占小区绿地的50%以上,是住宅区绿化的最基本单元。

特别要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

居住区由于建筑密度大,一方面地面绿地相对少,限制了绿量的扩大。

但另一方面,多建筑又创造了更多的再生空间(建筑表面积),为主体绿化开辟了广阔前景。

利用居住区外高中低的结构特点,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放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