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徐淑英 等)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cfccd9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b.png)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组织与管理研究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它关注的是组织内部的运作机制、管理决策的有效性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组织与管理研究时,研究者通常会采用实证方法来获取和分析数据,以便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
本文将介绍组织与管理研究中常用的实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和实验研究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问卷调查是组织与管理研究中最常见的实证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问卷并向受访者发放,研究者可以收集大量的定量数据,了解受访者的态度、看法和行为。
问卷调查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广泛地获取数据,而且数据处理和分析相对简便。
然而,问卷调查也存在着样本选择偏差、回收率低和受访者回答不真实等问题,因此在设计问卷和解释结果时需要慎重。
实地观察是另一种常用的实证方法,它通过观察组织内部的实际运作情况来获取数据。
实地观察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观察到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组织内部的运作机制,获取的数据相对客观。
然而,实地观察也存在着观察者主观偏差、观察对象的行为受到观察影响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实地观察过程中注意保持客观性。
访谈是一种深度了解受访者看法和态度的方法,研究者可以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等方式与受访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对于组织与管理问题的看法。
访谈的优点在于可以深入了解受访者的观点和态度,获取的数据相对丰富。
然而,访谈也存在着受访者回答不真实、访谈者主观偏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在访谈过程中保持中立和客观。
实验研究是一种通过控制变量来验证假设的方法,研究者可以设计实验条件并观察实验结果,以验证组织与管理理论。
实验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够控制外部变量,验证因果关系,获取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然而,实验研究也存在着实验条件的控制不足、实验结果的外部适用性等问题,因此需要在设计实验和解释结果时慎重对待。
综上所述,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访谈和实验研究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在进行组织与管理研究时,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证方法,并在数据收集、分析和解释过程中注意保持客观性和科学性,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徐淑英--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
![徐淑英--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06aa8cecb8f67c1cfad6b843.png)
Why the Attention on Context? 为什么关注情境?
Context provides the questions we study 情境提供了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Context is the source of theory 情境是理论的来源 Context influences our choices 情境影响我们的选择与行动
为使普通人的生活更加美好是科学的主要目的。当你 在思考图表和方程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2009/11/20 4
Look Outward: CONTEXT
向外看:情境
Career 职业
University 大学
Journals 期刊 Reviewers 评审
Society 社会
Companies 企业
Universal versus Local (Context-specific) Theories
通用理论与本土(特定情境下的)理论
(Universal) Theory of Chinese Management (Local) Chinese Theory of Management
中国管理的(通用)理论 管理的中国(本土)理论
Managers 管理者 Employees 员工
Four Roles of CONTEXT 情境的四个作用
Context as a source of research topics and questions 情境是研究问题的来源 Context as a theoretical construct in our study 情境是研究中的一个理论构念 The role of context within the case research method 情境在案例研究中的作用 The role of context as an institutional condition for our research 情境是影响研究的一个制度环境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读书笔记模板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读书笔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e89d2c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e.png)
读书笔记
作为实证研究的入门参考书来看的,事实上远超期待,严谨详实,横向纵向展开都很充分。
精彩摘录
你问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为什么值得关心?过去的文献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有哪些?为什么 这些答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不够好、不够深?你现在做这个研究想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不同的看法、新的 想法?新的想法是由什么理论衍生出来的,这个理论又是如何解释的。
附录1 IACMR追求卓越宣言(伦理准则) 附录2术语英汉词汇对照 附录3经典方法论文献
作者介绍
这是《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理论
理论
实证Hale Waihona Puke 组织模型实证
附录
方法
管理
研究 研究
管理学
管理
第章
过程
方法
论文
管理
测量
内容摘要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严谨、规范、高质量的研究方法指南——《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 方法(第2版)》立足于思维方式、理论构建以及管理研究的全过程,介绍了组织与管理研究中的各种实证方法, 并在附录中给出了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论的经典文献。《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上一版被当当评 为终身五星级图书,本版新增了“质化研究及其数据分析”、“管理与组织的情境化研究”以及“理论构建与模 型检验”等章节,对研究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总之,看待现实的前现代观点仅仅接受一个现实:个人的经验无关紧要,也不能改变现实;现代观点认为, 有一个客观的现实,但是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经验,因此客观现实和主观经验能够并存;而后现代观点则认为没有 客观事实,只有对现实的印象或主观经验,这些现象和经验都被认为是现实或者真理。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总参考书目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总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65cc465908a1284ac85043bc.png)
《社会研究方法》主要书目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上海)。
2、[美]齐斯克著,沈明明译:《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美]贝利:《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袁亚愚,、徐晓禾编译:《当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6、吴玉编著:《管理行为的调查与量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7、[美]艾尔·巴比,李银河编译:《社会研究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孙孔文:《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美]N﹒R﹒汉森:《发现的模式——对科学的概念基础的探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版。
10、郭志刚、郝虹生、杜亚军、曲海波:《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戴建中:《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沈关宝、仇立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3、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4、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朱智贤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美]尼尔·丁·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7、孙廷华、王小真编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8、许远贤编著:《社会经济调查研究方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李华君、王郁基主编:《政务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版。
20、仇雨临、何凡兴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
21、晁秀棠:《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管理学研究方法经典书目
![管理学研究方法经典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8a787477ddccda38376baf76.png)
《社会网络分析讲义(第二版)》罗家德著
《整体网分析讲义》刘军著
《心理学研究方法》舒华、张亚旭著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陈晓萍、徐淑英、樊景之著
《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约翰·W·克雷斯威尔著,崔延强译
《研究设计与方法(第6版)》肯尼斯·S·博登斯等著,袁军等译
《心理学研究要义》詹妮费·埃文斯著,苏彦捷译
《如何做心理学实验》大卫·W·马丁著,丁锦红译
《社会调查设计与数据分析——从立题到发表》徐云杰著
《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变量类型、方法选择及范例解析》蓝石著
《抽样技术及其应用》杜子芳著
《问卷设计手册——市场研究、民意调查、社会调查、健康调查指南》赵锋译
川大牛永革《地理品牌研究》。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96464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8.png)
Suitable for teaching courseware and reports
LOGO
徐淑英 陈晓萍 樊景立 主编
第一部分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科学过程与研究设计 研究问题的起点:提问 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 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
Page 3
1 2 3 4
Page 16
LOGO
运用效度指标评价研究结论的质量
构念效度:指测量的准确性 从分析抽象构念的角度研究者需要精确定义构念的含义并明确它的理论结构 从变量测量的角度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控制测量误差
统计结论效度:指以统计检验对假设的关系进行解释的可信度 增大样本量 减少因变量与自变量无关的总体变异 根据理论检测方向性的研究假设
实证研究中的理论描述
1 2 3 4 5 6
Page 14
讲述一个故事 列出参考文献和引用他人成果
引用实证研究发现 在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讲述为研究假设进行的推理 运用框图说明理论
LOGO
第四章: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
Page 15
LOGO
第五章 实证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实证研究的一般过程
线a代表两个抽象狗年X’和Y’之间的理论关系我 们需要检验的研究假设是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但由于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直接观察所以需要将 他们操作化为可以测量的变量X和Y然后搜集资料 验证XY之间是否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
Page 23
LOGO
行分析并且将其转换成实证概括 最后实证概括通过形成概念形成命题和命
题排列转换成理论
LOGO
理论或模型中的变量类型
Page 5
LOGO
科学过程的实践指南
.3《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
![.3《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c42194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3.png)
《管理学》课程考核方式及标准一、期末(50分)期末考试占50分,期末大考由教务处或学院统一安排时间。
二、过程考核1、期中(10分)其中考试一般在第9周,设计四个开放式问题,请同学回答。
评分标准:形式(50%)、内容(50%,考核学生的观点及其逻辑性)2、读书笔记或感悟(10分)开学布置应读书目,期末第15周提交读书笔记。
至少选读其中二本以上。
管理辅助读物目录一、专业类1、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机械工业出版社3、彼得・德鲁克.公司的概念.机械工业出版社4、彼得•德鲁克.管理的使命、责任、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5、十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山西教育出版社,互联网时代6、彭志强.商业模式的力量.机械工业出版社7、姜岚昕.领导无形,管理有道.机械工业出版社8、彼得•杜拉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三联书店。
9、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美)伊德•鲁杰罗著,责任第一-在美国西典军样脱胎换骨,机械工业出版社。
11、姜汝祥,差距,机械工业出版社。
12、姜汝祥,榜样,机械工业出版社。
13、世界级——本地化企业如何逐鹿全球,罗沙贝丝•坎特,上海人民出版社。
14、李宝元,追求永远一中国企业家谋求长程发展行为案例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15、(美)柯林斯,基业长青,中信出版社。
16、(美)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
17、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18、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机械工业出版社。
19、韦恩•贝克,社会资本制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陈威如等.平台战略.中信出版社21、罗伯特•西奥迪尼.影响力.北方联合出版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2、(美)麦克斯韦尔著,路卫军等译.领导力21法则中国青年出版社23、南怀瑾讲述.南怀瑾谈领导的艺术与说话的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4、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盛杨燕等译,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5、[英]斯图尔特•克雷纳著邱琼,钟秀斌,等译,管理百年,海南出版社26、曾仕强,刘君政,管理思维,东方出版社200527、【英】乔纳森•伯龙,思维与决策,可下载PDF版。
《组织行为学》配套参考文献示例
![《组织行为学》配套参考文献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30597d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4a.png)
参考文献第一章1.张德:《组织行为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2.斯蒂芬· P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十版), Prentice Hall 1997, 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曾国藩《冰鉴》(上、中、下),吉林文史出版社4.美]迈克儿.L.瓦休等著:《组织行为与公共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5.[美]凯瑟琳.米勒著:《组织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6.[美]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7.潘天群著:《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8.俞文钊著:《管理心理学》(上、下册),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版9.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0.(美)奥特,(美)帕克斯,(美)辛普森编,王蔷,朱为群,孔晏等译,组织行为学经典文献(经典著作选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8第二章1.韦克难:《组织行为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2.(美)索尔索(Solso,R.L.)等著,张奇等译,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第七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3.郭毅等:《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2002年4.徐淑英,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5.李新春,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与成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6.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7.郑伯埙等,组织行为研究在台湾:回顾与展望[M],台湾华泰出版,2007.88.邓桂枝,组织公平性、组织公民行为与服务公平性的关系[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69.赵红梅,组织公民行为与员工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个人特质与个人-组织契合度的调节作用[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110.储小平、王宣喻,职业经理的成长与民营企业的发展[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1第三章1.于斌:《组织行为学》,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2.D.赫尔雷格尔、I.W斯洛克姆等著:《组织行为学》(第九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胡佩诚等译《心理学与个人成长》,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5.(美)坎特威茨等著,杨治良等译,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6.郁建兴、江华、周俊著,在参与中成长的中国公民社会:基于浙江温州商会的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27.邓桂枝,组织公平性、组织公民行为与服务公平性的关系[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68.郑伯埙等,華人組織行為:議題、作法及出版[M],台湾华泰出版,2006.109.吴比著,奔腾入海——30年民企人物风云史[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10.上海文广,百年商海(纪录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四章1.柏生、顾丽梅主编:《组织行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合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4.韦恩·卡西欧赫尔曼·阿吉尼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5.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6.牧之、张震《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新世界出版社7.圣吉,《第五项修炼: 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第五项修炼续集》8.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主编,管理和组织研究的实证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9.(美)斯莱特著,郑雅方译,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10.郑伯埙等,组织行为研究在台湾:回顾与展望[M],台湾华泰出版,2007.8第五章1.《组织行为学》,理查德 L.达夫特(美)、雷蒙德 A.诺伊(美)著,2004年1月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澳]欧文· E · 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3.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钱德勒,《看的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5.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马斯洛,《激励与个人》6.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7.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麦格雷戈,《企业的人事方面》8.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9.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梅奥,《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10.徐淑英,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第六章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原书第7版)--MBA教材精品译丛》,机械工业出版社2.第七章1.Steven L.McShane;Mary Ann Von Glinow,《组织行为学(英文版)--21世纪经典原版经济管理教材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2.张功,赵泽编著,世界上最大的管理心理学实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3.杨中芳(台湾大学),如何研究中国人(心理学研究本土化论文集)[C],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14.郑伯埙等,组织行为研究在台湾:回顾与展望[M],台湾华泰出版,2007.85.(瑞典)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著,周长城等译,经济社会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6.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组织行为学基础、现实与挑战》(第3版),2004年4月第4版,黛布拉• L•纳尔逊(Debra L.Nelson)、詹姆斯•坎贝尔•奎克(James Campbell Quick)著,中信出版社8.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华人本土心理学(上、下) [M] (博雅华人本土心理学丛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9.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10.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南出版社,2001第八章1.卢盛忠等,《组织行为学: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翟学伟著:《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社会学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9fdc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9.png)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指的是基于实证主义哲学观点,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来评估或验证与组织与管理相关的假设、理论或模型的方法。
实证方法在组织与管理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有助于了解组织与管理现象的本质、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
实证方法在组织与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证研究的设计实证研究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例如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和实验研究等。
横断面研究采集数据的时点是一次的,对不同的组织或个体进行观察和描述;纵向研究则关注同一组织或个体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研究其中一因变量受自变量干预的效果。
二、实证研究的数据收集实证研究可以采用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
定量数据通过问卷调查、实证观察等方式收集,可以量化地描述组织与管理现象;定性数据则通过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方式收集,可以描述和理解背后的意义和过程。
三、实证研究的数据分析实证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整合、验证假设、解释关系等。
四、实证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实证研究在保证可信度和有效性方面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采用适当的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法,以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其次,使用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测量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为了增加研究的有效性,可以采用多重方法的组合,使用不同的数据源和研究方法进行互相验证。
实证方法对于组织与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帮助研究者更加客观地观察和解释组织与管理现象,从而提高对组织与管理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实证方法还能够为组织与管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管理决策和实际操作。
然而,实证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实证方法强调定量数据和数值化研究,对于一些难以量化的主观因素和非线性关系的研究有一定限制。
其次,实证方法的研究结果只是对特定情境下的观察和描述,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情境的真实情况。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a6a3d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3.png)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1. 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组织与管理研究的有效实证方法,尤其能够
更好地揭示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境,因此被称为“最深入、最具有说服
力的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不仅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可供分析的痕迹,而
且能够确定特定事件下具体的原因和现象,从而对特定的变量进行深
入的研究。
2. 定量技术:定量技术一般包括定量调查和数据分析两类技术方法,
它能够以自然科学的实践方式加以衡量,以便更准确地找出不同的变
量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关系能够使分析者更好地把握有关组
织及管理行为,以及影响它们的关键因素。
3. 计算机模拟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实际上通过使用计算机设置技术
模拟实际情况,来模拟组织与管理的运行、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可
以模仿和模拟复杂的组织管理活动,以便进行系统的可视化分析和结
论分析。
4. 基于文献的研究:基于文献的研究是一种广泛接受的实证研究方法,它针对特定组织与管理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进行描述,旨在深入了解
特定领域的所有相关文献,包括学术论文、新闻、报道、杂志、书籍和社会媒体,以及其他各类文本,确定和评估有价值的发现。
实证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证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b266a4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9.png)
实证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实证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管理学是一门旨在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的学问,许多学者致力于将各种实证方法应用于管理学研究中,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管理活动和组织行为的本质。
实证方法是一种基于事实和证据进行推理和研究的方法,其目的是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实证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实证方法的概念和意义实证方法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证实或反驳一个假设的科学方法。
它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获得数据,然后使用统计学和其他分析技术来研究这些数据。
实证方法的目的是在现实世界中获取证据和数据,以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预测现象,并在决策和行动中得到指导。
在研究管理学时,实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员工行为、组织文化和领导者的特质。
二、实证方法在管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一) 员工行为研究员工的行为对于组织的运营和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员工行为,这对于理解组织行为、领导行为及其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研究员工行为中的实证方法有如下几种:1. 调查研究法:调查是指收集大量信息并分析其特征和变化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问卷调查或面谈等方式来了解员工的行为。
2. 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是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在工作场景中的行为而非依靠员工提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通过实地观察,研究人员可以对员工的行为、沟通方式以及与领导者的互动进行详细的了解。
3. 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方法来测试不同理论、策略和方法。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研究员工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不同的决策,以及员工对组织变化的反应。
(二) 组织文化研究组织文化是组织的核心,在组织成功和失败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组织文化的实证方法有如下几种:1. 组织文化评估:评估组织文化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可以了解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并洞察其对组织绩效和员工行为的影响。
2. 研究案例:研究案例是一种质性的研究方法,旨在了解组织文化,了解其领导方式和员工的反应。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d7ca64be23482fb4da4c48.png)
LOGO
第六章 实验室研究
能证 伪的
理论 上的 重要
性
实践
有趣 的
好的假设
上的 重要
性
繁衍 性
简洁
Page 18
LOGO
实验设计
如果你的假设只有一个自变量,那你的实验就是最简单的 组间设计 或者是组内设计
如果你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变量,那么你的设计应该 是因子设计。
当然,一个因子设计组间设计,也可以是组内设计,还可 以是组间组内混合的设计
化问题为研究变量和假设
确定问题中涉及的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中可能存在的 联系。具体用假设的形式来表达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检验这些假设是否成立。
化问题为研究设计
原则一:用定性的方法 原则二:用实验法 原则三:用问卷研究的方法
LOGO
三 论文开题报告的形成
Page 10
LOGO
第三章: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
接下来,假设将指导研究设计,转化成观察。 然后通过测量,样本归纳,参数估计,观察
被转换成实证概括。 最后检验假设的一致性。
归纳的建立理论的研究
建立理论的研究从观察开始 接下来就是通过测量等来收集观察资料进
行分析,并且将其转换成实证概括。 最后实证概括通过形成概念,形成命题和
命题排列转换成理论。
线a代表两个抽象狗年X’和Y’之间的理论关系,我 们需要检验的研究假设是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但由于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直接观察所以需要将 他们操作化为可以测量的变量X和Y。然后搜集资料 验证XY之间是否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
Page 15
LOGO
运用效度指标评价研究结论的质量
构念效度:指测量的准确性 从分析抽象构念的角度,研究者需要精确定义构念的含义并明确它的理论结 构。 从变量测量的角度,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控制测量误差。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联合重组与公司治理——基于中国建材集团的案例分析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联合重组与公司治理——基于中国建材集团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87766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3.png)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联合重组与公司治理——基于中国建材集团的案例分析童露;杨红英【摘要】After years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till exist low returns, inefficient and irregulariti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 points that develop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this will be contribute to achieving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in different ownership economy. This paper analyzed ownership structur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in the merger integration of China National Building Materials Group Corporation(CNBM), and put forward a"merger integration, a diversified ownership structure, standardized corporate governance"analytical framework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path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rger integr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of mixed ownership reform and helpful to improv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ompany.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mixed ownership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helpful to achieve win-win between state-owned capital and private capital.%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国有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仍然存在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不规范、运营效率和投资回报率低下等问题.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将有利于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取长补短. 文章对中国建材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联合重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做了深层次分析与探讨, 提出了"联合重组—股权结构多元化—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 的分析框架. 研究结论表明, 联合重组是国有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并提高企业绩效. 研究结论和建议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有利于实现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互利共赢.【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6页(P39-44)【关键词】企业绩效;联合重组;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作者】童露;杨红英【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云南昆明 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6.1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读后感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f6923c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2.png)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读后感《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是一本介绍组织与管理领域研究方法的重要著作。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受益匪浅。
本书首先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在组织与管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实证研究方法强调从真实的数据中得出客观、可靠的结论,这使得研究者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我们可以深入探究组织与管理领域中的各种现象,并为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其次,本书详细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从问题的提出到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每个步骤都得到了详细的解说和指导。
作者以简洁清晰的语言,将繁杂的研究方法理论化繁为简,让读者易于理解和运用。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各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并提供了实际案例进行演示,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这些方法。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对实证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实证研究方法的优势,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我的组织与管理研究领域中。
通过学习实证研究方法,我意识到了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数据来支持我的研究观点。
我相信,这将使我的研究更加科学、准确,也更有说服力。
此外,本书对于研究方法的伦理问题也有所涉及。
在组织与管理研究中,保护被研究者的权益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强调了研究者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这为我在进行组织与管理研究时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指导。
综上所述,《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是一本对于组织与管理研究者来说不可或缺的重要读物。
通过学习实证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做出更科学、准确的研究,并为组织与管理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我相信,这本书将成为我进行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宝贵参考资料。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回复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6458f6e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e.png)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回复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设计、操作和控制等手段,对组织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验证。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控制研究变量,从而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组织与管理问题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对组织与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3. 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具体组织与管理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探讨组织与管理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方法可以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对组织与管理问题进行启示和借鉴。
4. 实地观察法:通过实地观察组织与管理问题的现场情况,对组织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直观的数据和信息,对组织与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实证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组织与管理问题和研究目的。
在选择实证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https://img.taocdn.com/s3/m/ae51497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8.png)
版的图书
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内容简介
03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图书目录 04 推荐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是2008年6月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晓萍、徐淑英、樊景 立。
内容简介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分五个部分:“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过程”、“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 学研究中的测量统计方法”、“研究发表的旅程”以及附录。全书立足于思维方式、理论构建以及管理研究的全 过程,介绍了组织与管理研究中的各种实证方法,并在附录中给出了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论的经典文献,对研究 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图书目录
引言如何在一流期刊上发表管理学研究论文? 一流管理学期刊 为什么要发表? 发表论文的策略 投稿常犯的错误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第一章科学过程与研究设计 本章大纲 一、导言与基本概念 二、科学研究过程
作者简介
陈晓萍,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Michael G.FosterSchool ofBusiness)组织管理学系教授,中国管 理研究国际学会现任主席。研究领域包括合作与竞争、跨文化管理、回报行为以及中国人的关系等。
徐淑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里商学院(CarevSchool of Business)摩托罗拉国际管理讲座教授,中国管 理研究国际学会首任主席。曾任《美国管理学会学报》(Academy of ManagementJournal)的主编,也是《组 织管理研究》(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Review)的创刊主编。研究领域包括组织人口学、雇佣关系和 组织文化,尤其是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研究。
感谢观看
多层次线性模型理论综述
![多层次线性模型理论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4e31e13a76e58fafab0032d.png)
多层次线性理论模型综述摘要:组织的多层次系统结构逐渐显露出传统组织偏宏观或偏微观观点的局限性。
嵌套性质数据的处理方法,可以采用多层次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简称HLM )加以分析和处理。
本文旨在对HLM 理论分析的方法、模型、原理、优点以及局限性展开综述,以期获得更好的理解。
关键字:多层次线性模型 个人层次 群体层次 聚合一、引言在社会科学中,很多研究问题收集来的数据都体现出多水平,多层次的嵌套结构。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教育研究中,学生嵌套于班级中,而班级嵌套于学校中。
传统的回归模型或从宏观的团体层次加以分析,或从微观层次加以分析,都对数据的的嵌套性视而不见,这大大降低了研究结果的现实意义。
在过去十年的组织研究中,多层次的观点逐渐发展成熟,确认了组织既是宏观亦是为官的观点而且在综合方法上应该考虑两种情形:意识群体、组织及其他情境因素如何由上而下影响个人层次的结果变量;二是个人知觉、态度及行为由下而上以形成群体、次单位与组织的现象。
针对跨层次的数据结构,利用多层次理论模型,可以较好的加以处理,其中以多层线性模型(HLM )最为常用。
这一方法的开创及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是英国伦敦大学的Harvey Goldstein 教授及研究者把这种方法称作“多层分析”。
另一主要开拓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的StephenW.Raudenbush 教授和同行把它称为“分层线性模型结构”。
按照张雷等人的叫法称其为“多层线性模型”或“多层模型”。
二、多层次线性理论模型在多层次线性模型中,自变量可能来自于较低层次的构念,或是较高层次的构念。
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由下面的模型描述:Level-1 Model :01ij j j ij ij Y X r =β+β+Level-2 Model :000010 j j j G U β=γ+γ+110111j j j G U β=γ+γ+ij Y 是指个人i 在j 群体中的结果变量,ij X 是个人i 在j 群体中的预测因子值,0j β与1j β是每个j 群体分别被估计出的截距项与斜率,ij r 为残差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然,一个因子设计组间设计,也可以是组内设计,还可 以是组间组内混合的设计
实验设计
组间设计
组间设计指讲不同的人分配到不同的实 验组。
例如:正面的反馈比负面的反馈更能提高员工 的工作绩效。随机分配一组人,给正反馈, 给另外一组人负反馈。然后看两组工作绩效 哪个高
竞
整
争
合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经 建立起来的理论基础上 创造一个新的理论模型。
实证研究中的理论描述
1
讲述一个故事
2
列出参考文献和引用他人成果
3
引用实证研究发现
4
在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5
讲述为研究假设进行的推理
6
运用框图说明理论
第四章: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 与挑战
本章大纲
第五章 实证研究的设计与评价
实现科学过程四 步骤
进行文献回顾
找到理论,提出假设
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指南
第二章 研究问题的起点:提问
一
问题的来源
二
问题的转化:如何将一般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
三
论文开题包括的形成
第二章:研究的起点:提问
一 问题的来源
个人的观察和深度的思考 个人对研究的专注热情 阅读文献 与他人交流
问题的转化:如何将一般问题转化为研 究课题
外部效度:研究结果推广到其他群体,时间和情景时的可信程度 进行多项研究 综合考虑,通过研究设计,合理控制研究方法中的各种变异量。
实证研究中的变异量控制
最大化系 系统变异是指因变量的变异统中变收到异自变量影响的部分
可以通过样本选择或者对自变量的精准测量来实现
控制外生 通过抽样的方式如随机化,变匹配异参与者等或者统计控制的方
第一部分 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科学过程与研究设计
1
研究问题的起点:提问
2
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构中国管理学理论的机会与挑战
4
科学过程是包括两类研究的重复活 动循环
演绎的检验假设的研究
首先,通过逻辑演绎的方法理论被转变成假 设。
接下来,假设将指导研究设计,转化成观察。 然后通过测量,样本归纳,参数估计,观察
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
将大问题转化成真正可以操作可以研究的问题,将大问题分解 再分解,直到对问题中设计的概念能够准确掌握定义,操作, 测量,并且能够把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数据加以检 验为止。
化问题为研究变量和假设
确定问题中涉及的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中可能存在的 联系。具体用假设的形式来表达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检验这些假设是否成立。
构念效度:指测量的准确性 从分析抽象构念的角度,研究者需要精确定义构念的含义并明确它的理论结 构。 从变量测量的角度,研究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式,控制测量误差。
统计结论效度:指以统计检验对假设的关系进行解释的可信度。 增大样本量 减少因变量与自变量无关的总体变异 根据理论检测方向性的研究假设
内部效度:指变量因果关系推论的可信度 搜寻可能的混淆变量,在统计时进行控制 选取合适的研究类型
实验设计
组内设计
组内设计就是被试要参与某个自变量 的所有的可能情况。
例如:显示器与积极性
实验设计
因子设计
因子设计指在同一个实验中同时操作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例如:拥有相似背景如何影响人们对他人 行为的理解。 两个自变量:拥有相似的背景与否, 被评价的行为的好坏
被转换成实证概括。 最后检验假设的一致性。
归纳的建立理论的研究
建立理论的研究从观察开始 接下来就是通过测量等来收集观察资料进
行分析,并且将其转换成实证概括。 最后实证概括通过形成概念,形成命题和
命题排列转换成理论。
理论或模型中的变量类型
科学过程的实践指南
提出一个研究问题
设计并执行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一般过程
实证研究的一 般过程
线a代表两个抽象狗年X’和Y’之间的理论关系,我 们需要检验的研究假设是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但由于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无法直接观察所以需要将 他们操作化为可以测量的变量X和Y。然后搜集资料 验证XY之间是否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关系。
运用效度指标评价研究结论的质量
式,实现对外生变量的控制
最小化误 误差变异是由于随机因素而差导变致的异因变量变异,处理方法表
现为减少个体差异和测量误差两方面。
第六章 实验室研究
能证 伪的
理论 上的 重要
性
实践
有趣 的
好的假设
上的 重要
性
繁衍 性
简洁
实验设计
如果你的假设只有一个自变量,那你的实验就是最简单的 组间设计 或者是组内设计
化问题为研究设计
原则一:用定性的方法 原则二:用实验法 原则三:用问卷研究的方法
三 论文开题报告的形成
四 研究方 法
第三章: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
本章大纲
作出理论贡献的途径
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增 加一些新的成分
针对某个完全建立起来 的理论提出新的理论, 与原来的理论作出针锋 相对的解释。
深
繁
化
衍
从其他领域的理论中借 鉴某个或某些思想,将 其应用到新领域中的现 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