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专题复习篇 专题1 第2讲 力与直线运动—2021届高三物理二轮新高考复习讲义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1力与直线运动第2讲力与物体的直线运动课件
加速阶段:v0′=v=6 m/s,v′=v0=30 m/s 则:v0=v+a2t2,t2=v0a-2 v=4 s 则汽车运动的时间至少为 t=t1+t2=10 s。 (3)在加速阶段:v20-v2=2a2x2,解得 x2=72 m 则总位移 x=x1+x2=180 m 若不减速通过所需时间 t′=vx0=6 s 车因减速和加速过站而耽误的时间至少为 Δt=t-t′=4 s。 [答案] (1)108 m (2)10 s (3)4 s
所示,两质点在 t2 时刻相遇,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2-6
A.t1 时刻两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反 B.相遇前两质点一定在 t1 时刻相距最远 C.t1~t2 时间内,一定有某一时刻两质点的加速 度相同
D.t2 时刻,甲刚好从后面追上乙
[解析] 本题根据两物体的 v-t 图象考查位置关 系。由题图可知,在 t1 时刻,两质点的速度方向均为 正方向,即两质点均沿正方向运动,故 A 错误;由图 象可知,两质点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在 0~t1 时间内, 甲质点的速度始终大于乙质点的速度,故甲在前乙在 后,在这段时间内,两质点的距离越来越远,在 t1 时 刻速度达到相同,距离最远,B 正确;若 v-t 图象是 曲线,则曲线在某一时刻的切线斜率代表该时刻的瞬
答案 B
3.(2019·浙江卷)如图 1-2-3 所示,A、B、C 为 三个实心小球,A 为铁球,B、C 为木球。A、B 两球 分别连接在两根弹簧上,C 球连接在细线一端,弹簧 和细线的下端固定在装水的杯子底部,该水杯置于用 绳子悬挂的静止吊篮内。若将挂吊篮的绳子剪断,则 剪断的瞬间相对于杯底(不计空气阻力,ρ 木<ρ 水<ρ 铁)
A.两车在 t1 时刻也并排行驶 B.在 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 第二讲 力与直线运动
第2轮 物理 (新高考)
返回导航
专题一 力与运动
解析: 将连接地面的细绳剪断瞬间,细绳弹力瞬间消失,对整体有 2mg-mg =3ma,解得 a=g3,A、D 错误;甲球向下加速,处于失重状态,B 正确; 乙球向上加速,处于超重状态,C 正确。
第2轮 物理 (新高考)
返回导航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热点命题突破
第2轮 物理 (新高考)
返回导航
专题一 力与运动
解析: 速度—时间图像的交点表示两车速度相同,A正确;t1~t2时间内,v甲 >v乙,则甲车运动的位移大于乙车运动的位移,两车在t1时刻相遇,则在t2 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面,B错误;在t2时刻两车速度相同,此时两车相距最 远,C正确;由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两车的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 大,D错误。
2.社会责任:以中华 全国甲卷(2023),湖北卷(2023),河北卷
命题主 优秀文化、我国重大科 (2022),全国乙卷(2021),山东卷(2020),
线之 研成果为素材,培养民 浙江卷(2020)
价值引 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 5.动力学综合问题:
领 发进取意识、振兴中华 全国甲卷(2022、2021),山东卷(2022),湖
总的节省时间,相邻两站间的距离
x=1
080×103 5
m=2.16×105
m;由于
v1
=108 km/h=30 m/s,v1′=324 km/h=90 m/s,普通列车加速时间 t1=va1=03.05
s=60 s,加速过程的位移 x1=21at21=12×0.5×602 m=900 m,根据对称性可知
第2轮 物理 (新高考)
返回导航
专题一 力与运动
(江苏专用)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一 力与运动 第二讲 力与直线运动课件
考点三 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图像的综合应用 本考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之所以是重点,因其与现 实生活结合紧密,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称其 是难点,因为借助图像来考查,信息抽象隐蔽,考生不能准 确获取信息而导致思维受阻。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从已知图 像中得出有用信息,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结果。因此需 要考生对这两部分知识学会互联互通。
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物块b可能受3个力
B.细线的拉力小于2mg
C.剪断细线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g
D.剪断细线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2g
解析:对a、b整体分析可知,整体受重力和细线向上的拉 力,水平方向如果受墙的弹力,则整体不可能竖直静止,故 不会受到水平方向上的弹力,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细线向上 的拉力F=2mg,再对b分析可知,b只受重力和弹簧拉力而保 持静止,故A、B错误;由于b处于平衡,故弹簧的拉力F= mg,剪断细线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则对b分析可知,b受力 不变,合力为零,故加速度为零,故C错误;对a分析可知, 剪断细线瞬间a受重力和弹簧向下的拉力,合力Fa=2mg,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大小为2g,故D正确。 答案:D
解析:由于AB段光滑,物块在AB段受重力和斜面支持力做加
速运动,物块加速度为a1=mgsmin α=gsin α,BC段粗糙,故物
块比在AB段多一个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由于一小物块由A
点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可知物块先
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可知BC段加速度向上,其大小
为:a2=f-mmgsin α=mf -gsin α,故A、B正确;物块在AB段
(一)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用原则 1.当连接体中各物体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时,一般采用整 体法;当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同时,一般采用隔离法。 2.求连接体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必须用隔离法。
2021届高三二轮物理复习讲义:第2讲 力和直线运动
第2讲 力和直线运动【核心要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为恒力,且与速度方向共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速度公式:v =v 0+at 。
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速度和位移公式:v 2-v 20=2ax 。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 t 2=x t =v 0+v 2。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Δx =x n +1-x n =aT 2。
3.图象问题(1)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或切线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
(2)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或切线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4.超重和失重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
物体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只取决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
当a 的方向竖直向上或有竖直向上的分量时,超重;当a 的方向竖直向下或有竖直向下的分量时,失重;当a =g 且竖直向下时,完全失重。
5.瞬时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问题时,应注意物体与物体间的弹力、绳的弹力和杆的弹力可以突变,而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
【备考策略】1.用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关键流程2.解题关键抓住两个分析,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必要时要画运动情景示意图。
对于多运动过程问题,还要找准转折点,特别是转折点的速度。
3.常用方法(1)整体法与隔离法:单个物体的问题通常采用隔离法分析,对于连接体问题,通常需要交替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2)正交分解法:一般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进行分解,有时根据情况也可以把加速度进行正交分解。
(3)逆向思维法:把运动过程的末状态作为初状态,反向研究问题,一般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比如刹车问题、竖直上抛运动问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1.必须领会的两种物理思想:逆向思维、极限思想。
最新2021年高考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直线运动
专题一直线运动(一)要点分析:命题趋势:运动学是动力学的基础,在每年的高考中或者单独命题或者渗透在动力学问题中,都要对运动学的概念和规律进行考查。
追及和相遇问题又是运动学中的一类典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通过这类问题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考察最频繁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新课标能力立意的原则下,与实际生活和生产密切结合的问题,新高考考查的几率将大大提高,应多注意对有关交通运输、现代科技、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和物体之间距离等体型的归纳和总结。
在复习过程中,熟练的掌握匀变速运动的公式、规律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的运用和变通,是解决该部分问题的关键。
题型归纳:选择、填空、计算方法总结:在复习过程中,熟练的掌握匀变速运动的公式、规律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的运用和变通,是解决该部分问题的关键。
易错点分析:速度与加速度关系混乱忽视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对情景复杂的匀速直线运动分析不正确汽车刹车类问题参考系选择不统一图象与运动轨迹混淆典型例题:例1.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在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运动到乙地,经过乙地速度为60 km/h;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为120 km/h,求汽车从甲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例2.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哪种说法是不可能的(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加B.加速度方向始终变而速度不变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D.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例3.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
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 d =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1km/s。
t=6.0s。
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3例4.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2021届高考物理(75分钟版)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第2讲力与直线运动
解析 v-t 图象中图象与 t 轴所包围的面积代表运动的位移,两车在 t2 时刻并排行驶,利用逆向思维并借助于面积可知在 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 在前,故 A 错误,B 正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甲的加速度先减 小后增大,乙的加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B、D。
答案
解析 根据位移图象的物理意义可知,在 t1 时刻两车的位置相同,速 度不相等,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A 错误;从 0 到 t1 时间内,乙车 走过的路程大于甲车,B 错误;从 t1 到 t2 时间内,两车都是从 x1 位置走到 x2 位置,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 正确;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 知,从 t1 到 t2 时间内的某时刻,有甲图线的切线与乙图线平行、斜率相同, 两车速度相等,D 正确。
A.木板的质量为 1 kg
B.2~4 s 内,力 F 的大小为 0.4 N
C.0~2 s 内,力 F 的大小保持不变
D.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解析 木板和实验台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由题图 b 知,2 s 后物块和木
板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F 摩=0.2 N。由题图 c 知,2~4 s 内,木板的加速度
解析
5. (2018·全国卷Ⅱ)(多选)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 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 t2 时刻并 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在 t1 时刻也并排行驶 B.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6. (2018·全国卷Ⅲ)(多选)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 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 动。甲、乙两车的位置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第2讲力和直线运动
要点提炼
高 专考 题考 作向 业
(3)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物体 B 追赶物体 A(匀速追匀加速、匀减速追 匀速或匀减速追匀加速),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 x0。①当 vA=vB 时,xA+ x0<xB,则能追上;②当 vA=vB 时,xA+x0=xB,则恰好追上;③当 vA=vB 时,xA+x0>xB,则不能追上。
用的时间为 t2。不计空气阻力,则tt21满足(
)
要点提炼
高 专考 题考 作向 业
A.1<tt21<2 C.3<tt21<4
B.2<tt21<3 D.4<tt21<5
答案 C
要点提炼
高 专考 题考 作向 业
解析 空气阻力不计,运动员竖直上升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H 时的速度为 0。逆向观察,运动员做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连 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 2-1)∶( 3- 2)∶…∶( n- n-1)。由 题意知,tt21=2-1 3=2+ 3,故 3<tt21<4,C 正确。
第2讲 力和直线运动
要点提炼
1.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方法技巧 (1)常用方法 ①基本公式法,包括 v2t=xt =v0+2 v,Δx=aT2。 ②vt 图象法。 ③比例法:适用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 直线运动。
要点提炼
高 专考 题考 作向 业
④逆向思维法: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做反向初速度为零的 匀加速直线运动。
要点提炼
高 专考 题考 作向 业
5.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问题 分析两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关注:两个接触面(滑块与滑板之间、滑板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关系,外力作用在哪个物体上。若外力作 用在下面物体上,随着力的增大,两物体先共同加速,后发生相对滑动,发 生相对滑动的条件是下面物体的加速度较大。若外力作用在上面物体上,力 增大过程中,两物体可能共同加速,也可能发生相对滑动,相对滑动时,上 面物体的加速度较大。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义全程跟踪 专题一 第二讲 力与直线运动
第二讲力与直线运动一、核心思路二、重点知识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1at t v x +=速度和位移公式的推论:ax v v 222=-. 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202vv v t +=已知间隔相同时间段的位移差:2aT x =∆. 2.读取图像需注意:(1)无论x-t 图像还是v-t 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2)x-t 图像和v-t 图像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3.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 ,加速度方向与合理方向一致。
4.超重和失重:物体加速度方向向上或有向上分量为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或有向下分量为失重。
三、典型例题考点1图像问题【例1】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
已知0t 时刻质点的速度为0v ,02t 时刻质点的速度为02v 。
图中OA 与AB 是关于 A 点中心对称的曲线,由此可求出的物理量有()A.02t 时刻的加速度B.00t ~时间内的位移C.002t ~时间内的位移D.002t 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例2】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如图所示是动力车在刹车过程中位移和时间的比值xt与t 之间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力车的初速度为10m/sB.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8sD.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8s ,动力车的位移为40m归纳总结:1.分析运动图像的方法(1)观察图像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
(2)将纵坐标与横坐标分别进行比值和乘积运算,并求出相应所代表的物理量。
即横坐标纵坐标斜率意义=,横坐标纵坐标面积意义⨯=。
若所得结果无意义,则无需考虑该量。
如v-t 图像中:a tv===横坐标纵坐标斜率意义代表加速度,x t v =⋅=⨯=横坐标纵坐标面积意义代表位移。
(3)根据斜率与面积的意义求出题干所需物理量2.当遇到不了解的运动图像时,直接根据横纵坐标计算斜率与面积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干所问进行分析。
2021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学案:专题复习篇 专题1 第2讲力与直线运动
力与直线运动[建体系·知关联][析考情·明策略]考情分析纵览2020年山东、海南、北京、天津各省市等级考物理试题,该部分多与交通、体育运动等真实情境结合,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概念、规律及公式的应用,增强考生从运动图象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题型以选择题、较为综合的计算题为主。
素养呈现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推论2.图象问题3。
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问题4。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素养落实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推论的灵活应用2.掌握瞬时性问题的两类模型3.熟悉图象类型及图象信息应用考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新储备·等级考提能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关系:v=v0+at.(2)位移关系:x=v0t+错误!at2。
(3)速度位移关系:v2-v错误!=2ax。
(4)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错误!=v错误!。
(5)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相邻的两段位移之差为常数,即Δx=aT2.2.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1)解题思路(2)解题技巧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③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最后还要注意对解的讨论分析。
新案例·等级考评价[案例1] 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大街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0 m/s.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t0=0。
5 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4倍,乙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
6倍,g=10 m/s2,假设汽车可看作质点。
2021年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讲力与直线运动
第2讲力与直线运动“物理观念”构建、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规律11. 常用公式:v = v o + at , x = v o t + qat 2, v 2 — v 0= 2ax 。
2. 重要推论 (1)相同时间内的位移差:A x = aT 2, x m — x n = (m — n)aT 2、 t v o + v —⑵中间时刻速度:V2=—厂=v3. 运动图象:利用v —t 图象或x — t 图象求解 匕X n7 料利二卩 面枳兄总乂 和职・A r、解决动力学问题要抓好关键词语1•看到“刚好”“恰好”“正好”等字眼,想到“题述的过程存在临界点”。
2.看到“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想到“题述的过程存在极值点” “科学思维”展示一、追及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1•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2•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 “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另 外最后还要注意对解的讨论分析。
二、连接体问题的分析 x(3)位移中点速度V2=1.整体法: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且连接体的各部分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一般采用整体法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2•隔离法:如果需要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或对于加速度不同的连接体,一般采用隔离法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厳題腴虑突礦丨「宀必〔突破n运动学及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考向一x—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典例1】(2019 4月浙江选考,9)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 i时间内()A. 甲的速度总比乙大B.甲、乙位移相同C.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D.甲、乙均做加速运动解析位移一时间图象中,图线斜率大小等于物体速度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与直线运动[建体系·知关联][析考情·明策略]考情分析纵览2020年山东、海南、北京、天津各省市等级考物理试题,该部分多与交通、体育运动等真实情境结合,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概念、规律及公式的应用,增强考生从运动图象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题型以选择题、较为综合的计算题为主。
素养呈现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推论2.图象问题3.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问题4.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素养落实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推论的灵活应用2.掌握瞬时性问题的两类模型3.熟悉图象类型及图象信息应用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新储备·等级考提能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关系:v=v0+at。
(2)位移关系:x=v0t+12at2。
(3)速度位移关系:v2-v20=2ax。
(4)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xt=v t2。
(5)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相邻的两段位移之差为常数,即Δx=aT2。
2.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1)解题思路(2)解题技巧①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②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③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最后还要注意对解的讨论分析。
新案例·等级考评价[案例1]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大街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0 m/s。
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t0=0.5 s)。
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4倍,乙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0.6倍,g=10 m/s2,假设汽车可看作质点。
(1)若甲车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15 m,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免闯红灯?(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应至少保持多大距离?[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甲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1=f1m1=0.4m1gm1=4m/s2。
甲车停下来所需时间为t1=v0a1=104s=2.5 s,滑行距离x=v202a1=1022×4m=12.5 m,由于x=12.5 m<15 m,可见甲车司机刹车后能避免闯红灯。
(2)乙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f2m2=0.6m2gm2=6 m/s2,两车速度相等时处于同一位置,即为恰好不相撞的条件。
设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距离x0,在乙车刹车t2时间后两车的速度相等,其运动关系如图所示,则有速度关系v0-a1(t2+t0)=v0-a2t2,v=v0-a2t2位移关系v0t0+v20-v22a2=x0+v20-v22a1解得t2=1.0 s,x0=1.5 m。
[答案](1)能(2)1.5 m反思感悟:判断能否追上的常用方法情境: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
(1)若v A=v B时,x A+x0<x B,则能追上。
(2)若v A=v B时,x A+x0=x B,则恰好追上。
(3)若v A=v B时,x A+x0>x B,则不能追上。
[跟进训练]1.(2020·济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短跑运动员在训练中从起跑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可看成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总位移大小为s,匀速阶段的速度大小为v、时间为t,则匀加速阶段的时间为()A.sv B.2sv C.2sv-t D.2sv-2tD[根据题意可知,运动员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的位移大小为v t,在匀加速直线运动阶段的位移大小为s-v t,在匀加速直线运动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2,所以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所用的时间为t x=s-v tv2=2sv-2t,D正确。
]2.(多选)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和河北张家口联合举行。
俯式冰橇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某次比赛的赛道可简化为起点和终点高度差为120 m、长度为1 200 m的直斜坡。
假设某运动员从起点开始,以平行赛道的恒力F=40 N推动质量m=40 kg的冰橇开始沿斜坡向下运动,出发4 s内冰橇的位移为12 m,8 s末运动员迅速登上冰橇与冰橇一起沿直线运动直到终点。
假定运动员登上冰橇前后冰橇速度不变,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赛道倾角的余弦值取为1,正弦值按照题目要求计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发4 s内冰橇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s2B.冰橇与赛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6C.出发10 s内冰橇的位移为75 mD.比赛中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的速度大小为36 m/sAD[由出发4 s内冰橇的位移为x1=12a1t21,解得出发4 s内冰橇的加速度大小为a1=1.5 m/s2,选项A正确;对冰橇,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 sin θ-μmg cos θ=ma1,解得μ=0.05,选项B错误;出发8 s内冰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2=12a1t22=48 m,8s后对冰橇和运动员,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M)g sin θ-μ(m+M)g cos θ=(m+M)a2,解得a2=0.5 m/s2,8 s末冰橇的速度为v1=a1t2=12 m/s,再运动2 s后位移为x3=v1t3+12a2t23=25 m,出发10 s内冰橇的位移为x2+x3=73 m,选项C错误;运动员登上冰橇后一直做加速运动,由v22-v21=2a2(x-x2),解得运动员到达终点时速度v2=36 m/s,选项D 正确。
]3.(2020·湖南怀化期末)道路交通法规规定:黄灯亮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行驶,车头未越过停车线的车辆若继续行驶,则视为闯黄灯。
我国一般城市路口红灯变亮之前,绿灯和黄灯各有3 s的闪烁时间。
某小客车在制动初速度为v=14 m/s的情况下,制动距离最小为s=20 m。
(1)若要确保小客车在t=3 s内停下来,小客车刹车前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2)某小客车正以v0=8 m/s速度驶向路口,绿灯开始闪时车头距离停车线s0=28 m,则小客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才能在黄灯亮起前正常通过路口?(已知驾驶员从眼睛看到绿灯闪到脚下采取动作再到小客车有速度变化经过的总时间是1.0 s)[解析](1)根据v2=2as可得小客车刹车时的最大加速度a=v22s=1422×20m/s2=4.9m/s2要确保小客车在3 s内停下来,小客车刹车前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 m=at=4.9 m/s2×3 s=14.7 m/s。
(2)在Δt=1.0 s内小客车匀速运动的距离为s1=v0Δt=8 m小客车匀加速运动的距离为s′=s0-s1=20 m从绿灯闪到黄灯亮起这3 s内小客车加速运动的最大时间t′=t-Δt=2 s由s′=v0t′+12a′t′2解得最小加速度a′=2 m/s2。
[答案](1)14.7 m/s(2)2 m/s2考点2| 运动图象问题新储备·等级考提能1.解决图象类问题“四个注意”(1)速度图线只有通过时间轴时速度方向才改变。
(2)利用v-t图象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时,要注意两个物体的出发点是否相同。
(3)物体的运动图象与运动过程的转化。
(4)x-t图象、v-t图象、a-t图象的应用。
2.应用图象时的“两个误区”(1)误认为v-t图象、x-t图象是物体运动轨迹。
(2)在v-t图象中误将交点认为此时相遇。
新案例·等级考评价[案例2](2020·山东省等级考5月模拟)甲、乙两车沿着一条平直公路同向同速行驶,相距121 m。
t=0时刻,前面的甲车开始减速,经过一段时间,后面的乙车也开始减速,两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
如果乙车停止时与前方甲车相距1 m,则甲车在减速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A.120 m B.160 m C.200 m D.240 mB[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根据甲、乙位移间的关系列方程得,121 m+12v0·4t0=v0·2t0+12v0·3t0+1 m,解得v0t0=80 m,故甲的位移为12v0·4t0=160 m,B正确。
]反思感悟:运动图象问题的“三点提醒”(1)对于x-t图象,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t=0时物体的位置;对于v-t和a-t图象,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并不表示t=0时物体的位置。
(2)在v-t图象中,两条图线的交点不表示两物体相遇,而是表示两者速度相同。
(3)v-t图象中两条图线在轴上的截距不同,不少同学误认为两物体的初始位置不同,位置是否相同应根据题中条件确定。
[跟进训练]1.(2020·四川成都七中一诊)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A.在t=4 s时,甲球的加速度小于乙球的加速度B.在t=4.5 s时,两球相距最远C.在t=6 s时,甲球的速率小于乙球的速率D.在t=8 s时,两球相遇D[根据图象可知,甲球的加速度a1=Δv1Δt1=-10 m/s2,故甲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乙球的加速度a2=Δv2Δt2=203m/s2,故甲球的加速度大于乙球的加速度,选项A错误;当两球速度相同时,两球相距最远,根据图象有40 m/s+a1t=-20 m/s+a2(t-2 s),解得t=4.4 s,即4.4 s时两球相距最远,选项B错误;t=6 s时甲球的速度v1=-20 m/s,乙球的速度v2=203m/s,故t=6 s时甲球的速率大于乙球的速率,选项C错误;结合图象可知t=8 s时,甲、乙两小球又同时回到原出发点,选项D正确。
]2.(多选)(2020·广东深圳实验学校期中)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初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且速度减至零后保持静止。
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x-v(位置—速度)图象如图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则()A.质点甲的加速度大小a1=1 m/s2B.质点乙的初速度为v0=6 m/s,加速度大小a2=1 m/s2C.图线中a=26,b=16D.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质点同时到达同一位置BC[速度随位移的增大而增大的图线对应质点甲,速度随位移的增大而减小的图线对应质点乙,当x=0时,乙的速度为6 m/s,即质点乙的初速度v0=6 m/s,设质点乙、甲先后通过x=6 m处时的速度均为v,对质点甲有v2=2a1x①,对质点乙有v2-v20=-2a2x②,联立①②解得a1+a2=3 m/s2③,当质点甲的速度v1=8 m/s、质点乙的速度v2=2 m/s时,两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设为x′,对质点甲有v21=2a1x′④,对质点乙v22-v20=-2a2x′⑤,联立④⑤解得a1=2a2⑥,联立③⑥解得a1=2 m/s2,a2=1 m/s2,选项A错误,B正确;根据质点甲的运动知v2甲=2a1x,当x=6 m时,有v甲=2 6 m/s,即a=26;当v甲=8 m/s时,有x=16 m,即b=16,选项C正确;两图线的交点表示甲、乙两质点以相同的速度经过该位置,但不是同时,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