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质学_喀斯特地质景观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喀斯特地质景观概述

一、概述

1、定义

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发生的以地下水为主(兼有部分地表水的作用)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崩塌作用等一系列过程称为岩溶作

用或喀斯特作用(karstfication)。由此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称为岩溶地貌或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源于该地而得。)

2、成因

喀斯特地貌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3、形成条件

(1)可溶性岩石岩石的可溶性是发生岩溶作用的必要条件。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化学成分,像由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岩石很难溶于水,如岩浆岩、大多数变质岩,所以岩溶作用在这些地区难以进行。而碳酸盐岩较易溶于水,所以岩溶作用主要发生在灰岩、白云岩发育的地区。

(2)岩石的透水性与流动性透水性强的岩石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在这些岩石中的地下水运动速度相对较快,新鲜的地下水不断补充,使它处于不饱和状态,具有较大溶蚀能力。岩石的透水性最主要取决于岩石的结构,构造,破碎程度和空隙的连通性。由粗颗粒或大小不均匀的碎屑组成岩石的透水性能强,利于地下水流动。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时其透水性好,反之则差。所以在石灰岩的破碎部位,地下水易于流动,岩溶作用也最为发育。

(3)地下水的溶蚀能力地下水的溶蚀能力取决于二氧化碳的含量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其溶蚀能力越强。在地下较深处,渗流于岩石裂隙中的地下水,由于围压较大,可溶解较多的二氧化碳;而在地表,因压力较小,二氧化碳含量较低。另外,二氧化碳的含量海域温度有关,温度高溶解就少。气候条件对地下水的溶蚀能力影响很大,在降雨量大的地区,地表水充沛,下渗的水量也大,地下水具有丰富的补给水源,使地下水的成分长处于不饱和状态,大大的增加其溶蚀能力,所以潮湿气候区比干旱气候区岩溶作用更发育。温度除影响二氧化碳的含外,更重要的是加速了化学反应的进行,所以气温高的地区溶解过程要更快一些。此外,潮湿,炎热的地区,植物繁茂,生物作用也可以使水中的有机酸含量增加,因而加强地下水的溶蚀能力。所以在潮湿,炎热地区岩溶作用最为发育。

4、发展阶段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 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 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5、分类

(1)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这三种。

a、裸露型喀斯特

b、覆盖型喀斯特

(2)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五种。

(3)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4)按地质构造:水平层岩溶、褶皱区岩溶。

(5)按地下水运动特征和岩溶地形的延伸方向可分为:

a、地下水的垂直运动与岩溶地形主要有溶沟、石芽、落水洞、溶斗等

b、地下水的水平运动与岩溶地形常形成水平运动的溶洞。

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

二、分布及特征

1、喀斯特类型及形态

地表喀斯特地貌

(1)溶沟和石芽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过程中不断对岩石溶蚀和侵蚀,从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指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其实它是溶沟形成过程中的残余物。

(2)天坑和竖井主要是由于岩溶地面不断凹陷,形成漏斗状的圆形洼地或竖井状的洞。

(3)溶蚀洼地和溶蚀谷地溶蚀洼地是一种范围广,近似圆形的封闭性岩溶洼地,四周多低山和峰林,底部平坦,雨季易涝,旱季易干。溶蚀谷地是溶蚀洼地进一步扩大或融合而形成的,它受构造影响比较大,面积更为广,一般数十平方千米至数百平方千米,平面条状分布,长达数十公里,底部平坦,常有地表径流。

(4)干谷干谷是地表径流消失后岩溶区遗留下来的谷地,它的形成原因是河流的某一段河道水流沿着谷底的竖井或水洞流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

这种地表径流转为地下径流的现象叫做伏流。还有一种形成原因即类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的结果。这样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比较常见。

(5)峰丛、峰林、孤峰、天生桥

a 峰丛是可溶性岩受到强烈溶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

b 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形成的。当然,在新构造作用下,峰林会随

着地壳的上升转化为峰丛。山峰表现为锥状、塔状、圆柱状等尖锐峰体,表面

发育石芽、溶沟,山峰之间又常常有溶洞、竖井。峰丛地貌可以说是喀斯特地貌的博物馆。

c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它需要地壳长期稳定而无太大的地质运动。

d天生桥是可溶性岩下部受流水溶蚀而形成的拱桥状地貌。

(6)地表钙华堆积这是一类典型的地表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瀑布华,钙华堤坝和岩溶泉华。

a 瀑布华指地表瀑布水流速度陡然增大,内力作用减小,水中的二氧化

碳外逸,形成瀑布华。

b钙华堤坝形成是溶解大量碳酸钙的高山冰雪溶水和含大量碳酸钙地下

渗透的岩溶水在地下径流一段距离后,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随着水温增

高和水流速度增大以及大量藻类植物的作用,形成了大量钙华沉积。钙华

中含许多杂质和多种不同元素,并且有水生植物的影响,使得钙华呈现出

多种色彩。

c 岩溶泉华是溶有大量碳酸钙的泉水涌出地表,由于温度升高和压力减

小,使得碳酸钙在泉口形成钙华沉积,长时间的积累使泉华形成不同的形

状,这也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幅美景。

地下喀斯特地貌

(1)溶洞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穴,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许多奇特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侵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

(2)溶蚀地貌——石锅和边槽溶洞顶部的某一局部地点受到较为强烈的紊流作用,随着水压增大,溶蚀能力增强,这些地方的溶蚀量比周围大,从而形成向顶侧凹入的弧形面,这样的地貌称为石锅。边槽是指溶洞的边壁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向洞测凹陷的槽状地貌。这两种溶蚀地貌在溶洞中很常见。

(3)堆积地貌堆积地貌是溶洞景观中的精华部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溶洞中你尽可以欣赏那神奇的洞天世界。重力水的堆积是溶洞堆积地貌的主要形成方式,溶解了大量可溶性岩的水滴断续的从溶洞顶部落下并不断积累,从而形成绚丽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堤等。

2、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分布情况

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

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其中

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

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1)华南地区包括广西、广东和台湾地区,

均有我国典型的岩溶分布。

(2)西南地区主要包括贵州的中部、南部以

及云南东部。有比较典型的峰林、石林等热带岩溶地

貌。

a、云南

云南东部碳酸盐岩石面积约占总面积的50%,其

厚度占地层总厚度的63%,以中上石炭系,下二叠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