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勘察野外记录表(A4)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及规定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及规定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等有关规定目录附录: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B 工程地质剖面图C钻孔柱状图D探井展示图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1、总则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地质年代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J2s1(侏罗系中统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3n(侏罗系下统南园组组)沙溪庙组第一段)2.1.2 地质年代符号表土的图例岩石的图例及符号2.3.1 岩石图例岩、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2.4.1第四系成因符号地层代号2.5.1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需要注写地层代号,岩石的地层代号由地质时代、岩石符号组成,两者用“-”相连,地质年代应符合图例。
j3-Ls(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如:J2s-Ms(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T1第三段灰岩)。
土层的地层代号由地质时代、第四系成因组成,当第四el+dl(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系成因有多种时可用“+”相连表示,如Q4al+pl(第四系更新统冲洪积)如Q3勘察工作图例地质图例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一般规定3.1.1 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3.1.1.1图纸幅面图纸幅面及图框尺寸应符合表3.1.1.1的规定,图纸的装订边宜留25mm,图框外白边10mm。
(完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DB21/T1214-2005要求报告书正文应包括内容: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勘察依据;2、拟建工程概况;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工作量;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承载力特征值。
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报告中应附的图件:1、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3、钻孔柱状图4、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5、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6、水质分析报告7、原位测试成果表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活动断裂。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4)地形地貌复杂;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1)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陡坡、陡坎、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含古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高含水量的可塑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等。
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一般破坏;4)地形地貌较简单;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1)抗震设防烈度小于或等于6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2)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3)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4)地形地貌简单;5)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及有关规定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等有关规定目录1、总则 (1)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1)2.1地质年代 (1)2.2土的图例 (2)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 (3)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 (6)2.5 地层代号 (6)2.6 勘察工作图例 (7)2.7 地质图例 (9)2.8 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 (11)2.9 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 (13)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 (14)3.1 一般规定 (14)3.2 图例图示 (16)3.3 平面图图示 (16)3.4工程地质剖面图图示 (19)3.5、柱状图图示 (22)3.6动力触探成果图表图示 (24)3.7 钻孔抽、提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5) 3.8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6)3.9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26)3.10 线路工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 (26) 附录: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B 工程地质剖面图C钻孔柱状图D探井展示图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1、总则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2.1地质年代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3n(侏罗系下统南园组组)、J2s1(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一段)2.2土的图例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温馨推荐您可前往百度文库小程序享受更优阅读体验不去了立即体验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2.4.12.5 地层代号2.5.1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需要注写地层代号,岩石的地层代号由地质时代、岩石符号组成,两者用“-”相连,地质年代应符合图例2.1.2。
地勘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 概述我院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拟建的**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该项目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路与宏兴路交汇处东北角,由上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
1.1 工程概况本工程由8幢33层高层公寓(编号16~23#)、15幢6+1层多层洋房(编号1~15#)、5幢2~3层商业(编号S-2~S-6)、1幢2层公建配套(编号S-1)及2处无上部结构地下室(1处位于高层公寓之间(S-4~S-6商业位于其上)、1处位于多层洋房之间)组成。
详见建筑物概况一览表1.1。
建筑物概况一览表表1.1设防烈度6度,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三级。
1.2 勘察目的和任务本次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在通过与业主、设计院沟通的前提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确定建筑物和深基坑基础类型、基础形式和施工方法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具体勘察的主要内容如下:1、查明建筑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各岩土层的类型、性质、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可液化土层和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桩基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2、查明地层结构和岩土埋藏条件、物理力学性质,持力层及下卧软弱层的埋藏深度、厚度、性状及其变化,对岩土的均匀性、强度和变形性状做出的评价,提供地基变形的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3、划分场地类别及抗震地段;4、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和规律,评价其对地基基础、地下室和施工边坡稳定性的影响;5、判定环境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提供基础开挖稳定计算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6、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建议,提供天然地基承载力;采用桩基础,对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端土承载力、桩周土摩擦力和变形计算的有关参数;评价沉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对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
岩土勘察野外编录1
野外编录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编录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编录摘要:野外编录是地质勘察的重要部分,包括土体和岩体的野外分类和描述。
野外地质编录也是取得第一手地质信息资料的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方法,直接关系到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质量,因此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本文首先对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编录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野外编录的主要内容,重点从钻探方法、各类岩土体的描述与鉴别等方面探讨了野外编录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对野外编录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编录;钻探;岩土;描述abstract: the field logg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il and rock mass, includin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field geological record is also obtain first-han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of the most basic, the most basic work method,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results, so should cause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at first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ield logging are reviewed, and then analys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field logging, focus from drilling method, all kinds of rock body descri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field logging method and the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to, the field logging personnel’s quality put forward requirements.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ield logging; drilling; geotechnical; description中图分类号:tu992.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01-0000-00一、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编录概述岩土工程勘察野外编录就是记录钻探、井探所揭露的地层信息。
岩土工程勘察土层岩层描述
1、填土(Q4del):黄褐色,松散,山体表层残坡积物,主要由碎石和粉土组成,碎石含量不均,一般40%左右,棱角状,石英质,粒径一般2-8cm,混有植被根系2、含碎石粉质粘土(Q3al+pl):红褐色,可塑,韧性干强度中等,其中混有石英岩碎石,含量20%~30%,粒径20~140mm,呈次棱角状,局部含量较高2、粉砂(Q4al):黄褐色,主要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粒度均等,粘粒含量较高,饱和,松散,局部夹有粉土透镜体。
3、淤泥(Q4m):灰黑色,流塑状,局部软塑,干强度低,摇震反应迅速,微有腥臭味,砂含量较高,混有少量贝壳碎屑,钻进时有掉钻现象。
4、碎石(Q4al+pl):灰黑色,饱和,稍密,碎石含量50%左右,次棱角状,主要成份为石英质,粒径一般2~10cm,空隙由中粗砂及砾石充填5、粉质粘土(Q3al+pl):褐红色,可塑,局部硬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混有20%左右的圆砾,亚圆状,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粒径一般2-10mm。
6、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m):灰黑色~黄褐色,软塑~可塑,稍具腥臭味,湿~饱和,砂砾含量30%左右,亚圆状为主,粒径0.5~2mm,个别达到碎石级别,母岩成份主要为强风化石英岩,混有贝壳碎片,局部可见黄褐色砂砾透镜体。
7、强风化石英岩夹板岩(Q nq):灰白-黄褐色,变晶结构,层状构造,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节理裂隙发育强烈,结构面普遍染红,板岩夹层厚度0.5-2cm,岩芯呈碎块状,锤击声哑,无回弹,较易击碎,为软岩,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8、中风化石英岩夹板岩(Q nq):灰白色,变晶结构,层状构造,结构部分破坏,板岩夹层厚度0.5-2cm,岩芯呈短柱状,锤击较清脆,不易击碎,属于较硬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9、强风化板岩夹石英岩(Q bq):黄褐色、灰褐色,岩体呈散体~碎裂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碎片状,给水钻进较快,为软岩,岩体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20040912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的规定2004年9月20日稿目录1、总则 (1)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1)2.1地质年代 (1)2.2土的图例 (5)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 (6)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 (9)2.5 地层代号 (9)2.6 勘察工作图例 (10)2.7 地质图例 (12)2.8 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 (15)2.9 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 (16)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 (18)3.1 一般规定 (18)3.2 图例图示 (20)3.3 平面图图示 (20)3.4工程地质剖面图图示 (23)3.5、柱状图图示 (26)3.6动力触探成果图表图示 (28)3.7 钻孔抽、提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9)3.8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30)3.9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30)3.10 线路工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 (30)附录: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B 工程地质剖面图C钻孔柱状图D探井展示图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1、总则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市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2.1地质年代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2s(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1(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一段)2.2土的图例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2.4.12.5 地层代号2.5.1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需要注写地层代号,岩石的地层代号由地质时代、岩石符号组成,两者用“-”相连,地质年代应符合图例2.1.2。
岩土勘察报告
岩土勘察报告
一、项目背景。
本次岩土勘察报告针对某某工程项目的岩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工程设计、施工和安全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勘察范围。
本次岩土勘察范围包括工程项目周边地质环境、地表和地下水情况、土壤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内容。
三、勘察方法。
我们采用了现场勘查、实地取样、室内试验等多种方法,结合地质雷达、钻孔等技术手段,全面了解了工程区域的岩土情况。
四、勘察结果。
1. 地质环境,工程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断裂带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需要加强监测和防范措施。
2. 地表和地下水情况,地表水位变化较大,需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地下水位较浅,需采取防渗措施。
3. 土壤和岩石性质,土壤为黏土和砂土的混合层,岩石为花岗岩和片麻岩,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五、勘察建议。
1. 对地质灾害隐患区域进行详细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确保工程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
3. 根据土壤和岩石性质,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六、总结。
本次岩土勘察报告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工程区域的岩土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七、附录。
1. 勘察地点示意图。
2. 勘察样品实验数据。
3. 监测报告和评估分析。
以上为本次岩土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施工起到积极的作用。
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及有关规定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等有关规定目录1、总则 (1)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 (1)2.1地质年代 (1)2.2土的图例 (2)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 (3)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 (6)2.5 地层代号 (6)2.6 勘察工作图例 (7)2.7 地质图例 (9)2.8 常用地形图图例(1:500、1:1000、1:2000) (11)2.9 工程建(构)筑物及常用建筑总图图例 (13)3、岩土工程勘察图示 (14)3.1 一般规定 (14)3.2 图例图示 (16)3.3 平面图图示 (16)3.4工程地质剖面图图示 (19)3.5、柱状图图示 (22)3.6动力触探成果图表图示 (24)3.7 钻孔抽、提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5)3.8钻孔压水试验成果图表图示 (26)3.9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 (26)3.10 线路工程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 (26)附录:A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B 工程地质剖面图C钻孔柱状图D探井展示图E动力触探成果图表F抽水试验成果图表G压水试验成果图表H 线路工程纵断面图I 桥工程地质纵断面图J 隧道工程地质纵断面图1、总则1.0.1 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质量,统一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制图,其它工程勘察可参考使用。
1.0.3 本规定适用于绘制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以及其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图表。
1.0.4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除应符合本规定以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本规定以外的图例图示可在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手册中查找采用。
2、岩土工程勘察图例2.1地质年代2.1.1 在岩土工程勘察图件中地质年代应表示到组或段,系的第一个字母使用正体大写,其下标数字表示统,其后小写斜体字母表示组,组后的数字上标表示段,如:J3n(侏罗系下统南园组组)、J2s1(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第一段)2.2土的图例2.3 岩石的图例及符号2.4、第四系分层及成因符号2.4.12.5 地层代号2.5.1在平面图、剖面图及柱状图需要注写地层代号,岩石的地层代号由地质时代、岩石符号组成,两者用“-”相连,地质年代应符合图例2.1.2。
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
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任务书工程名称:工程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场地位置:西靠人民路,北临富康路
委托单位:(盖章)
勘察单位:(盖章)
年月日
附注:
1、在此任务书交勘察企业的同时,须附有下列资料:
初勘时:须附有比例尺1:500-1:2000的(并附有初步设计总平面图或建筑场地轮廓线)地形图二张。
详勘时:须附有所委托勘察的拟建筑物位置(应注明室外平面设计标高)的比例尺1:500或1:1000的地形图二张。
2、表中关于场地及附近已有勘察资料包括工程勘察资料、水文地质资料、水井资料等,应注明资料名称、日期及资料来源。
地质勘查项目野外资料验收
地质勘查项目野外资料验收地质勘查项目野外资料验收管理办法一、目的及范围在前期地质勘查项目成果报告审查中,由于野外资料不完整、不准确,以及未满足勘查设计(方案)要求,导致成果报告质量较差,影响外部审查的合格率。
为保证和提高地质勘查项目野外工作及最终成果报告的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地质勘查项目野外资料验收管理办法适用的范围:公司、队承担的地质灾害勘查、地质矿产勘查、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查、地形测绘等。
二、验收工作程序与组织1、野外资料验收应在项目野外工作全部完成,并对原始资料进行必要的综合整理和项目自检合格后进行。
2、野外验收由项目及所属实体技术负责人向公司总工办提出申请,并具备以下条件:⑴全面完成设计书(方案)规定的野外工作;⑵原始资料齐全、准确;⑶原始资料(含实物资料)已进行整理,并进行了质量自检和归类造册;⑷进行了必要的综合整理,编写了分类及项目工作总结;⑸项目勘查单位在野外工作结束前10日,向总工办提出野外⑹测量技术报告(总结);⑺测绘仪器鉴定证书及主要测量技术人员技术资格证复印件。
2、工程地质勘查(含地质灾害勘查、岩土勘察)⑴《勘查设计书》;⑵反映各类调查点、实测工程地质剖面、勘探工作位置及工作量等的勘查工作实际材料图(不同比例尺应单独成图);⑶各类调查点卡片及对应的现场照片;⑷实测工程地质剖面记录表及剖面图;⑸钻孔设计书(单孔)、钻探班报表、钻孔岩芯编录表、综合钻孔柱状图、每个钻孔施工现场照片及岩芯照片;⑹浅井设计书(单井)、浅井地质编录表、浅井展示图(柱状图)、每个浅井施工现场照片及井壁地层照片;⑺槽探地质编录表、槽探展示图及照片;⑻各类原位测试、现场试验原始记录表及现场照片;⑼试验样品采集取样单、送样单及现场照片;⑽各类收集资料。
⑾勘查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⑿勘查工作总结。
3、水文地质勘查⑴《勘查设计书》;⑵反映各类调查点、实测工程地质剖面、勘探工作位置及工作量等的勘查工作实际材料图(不同比例尺应单独成图);⑶各类调查点卡片及对应的现场照片;⑷实测水文地质剖面记录表及剖面图;⑸钻孔设计书(单孔)、钻探班报表、钻孔岩芯编录表、综合钻孔柱状图、每个钻孔施工现场照片及岩芯照片;⑹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原始记录表及现场照片;⑺试验样品采集取样单、送样单及现场照片;⑻各类收集资料。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准备工作的步骤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准备工作的步骤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概况,对岩土工程勘察要准备的哪些问题分析,对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准备工作提出几点建议进行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准备工作内容准备工作的关键一、思考的问题目前随着工程业务拓展,一些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缺乏研究,没有建筑经验的新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增多,工程复杂程度加大,需要事先准备的工作量也加大,准备工作量已占其工作总量相当的份额。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在野外现场进行,为使现场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避免窝工、返工,必须在出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前提和内容。
准备工作做的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进度,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如何做好准备工作,怎样才能保证准备工作既充分、又具体,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准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准备工作的关键一支勘察队伍,在从事勘察项目之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好坏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这支队伍的人员素质,设备配备,经济实力等等,这是必备的。
但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把准备工作做得既具体、又充分,避免疏忽、遗漏,关键还是对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问题,要明确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就是使现场勘察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避免窝工、返工,就是保证工程勘察质量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无准备的工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容易造成工程费用的浪费。
三、准备工作的内容岩土工程勘察按不同的勘察阶段分为选择场址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其准备工作的内容是根据不同的勘察阶段的勘察任务决定的,不同的勘察阶段的勘察任务不同,其勘察准备工作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可按不同的勘察阶段由粗到细的进行。
总体上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收集资料,第二是布置钻孔,第三是现场踏勘定位。
3.1 收集资料的工作十分重要,不可忽视,某支勘察队伍在济宁市某小区勘察一个工程,当地以河流冲洪积地貌为主,人工的坑塘较多,经过多年堆填后成为平地,勘察单位没有认真收集当地原有地形、地貌资料,也不向附近居民访问,仅根据钻探成果推断了天然地基,施工开挖发现实际情况与勘察报告大相径庭,原来建筑物的所有钻孔均布置在坑塘堤上,致使业主不得不进行基础变更,为此和勘察单位引起纠纷。
岩土工程勘察认识实习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认识实习报告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岩土工程勘察认识实习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级:学号:姓名:一、实习目的在学习完《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以后,对工程地质勘察有一定的了解,能熟悉并掌握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
通过两周的实习使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xx年5月9日---5月15日三、实习内容(1)5月9日-5月12日搜集整理资料,查《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等相关资料,了解如何进行勘探点布及深度的确定。
(2)5月13日野外实习,在柳树塘附近的施工工地观看用BT5107TZJDPP1005F1型钻机车对勘探点进行钻孔取土试样和静里触探试验。
(3)5月14日5月15日整理前几天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并撰写实习报告和记录册。
其中,最充实的就是野外实习,在这1天的实习中,通过老师的讲解,施工人员的示范,我们明确了,钻机的工作流程、一根钻杆的标准长度、工程地质钻孔现场记录表的编录方法,具备野外鉴定土的能力以及钻进深度的确定,也加深了老师、同学之间的感情。
更重要的是解决了钻孔布及深度确定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老师的现场指导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的示范,我们了解了钻孔布的基本原则,知道了取土式样钻孔、标准贯入钻孔、静力触探孔等几种钻孔种类,并认识到:1.钻孔布: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对无特殊要求的其他建筑物可按建筑物或建筑群的范围布: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勘探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与触探相配合,在复杂地质条件、湿陷性土、膨胀岩土、风化岩和残积土地区、宜布适量探井。
2.钻孔深度确定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时,勘探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倍,且不应小于5m;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在上述规定深度内当遇基岩或厚层碎石土等稳定地层时,勘探孔深度应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HBDB岩土工程勘察常用资料摘录版目录1工程、场地、地基、岩土勘察等级标准 (1)2 岩土的分类 (3)3 碎石土、砂土、粉土的密实度 (6)4 建筑抗震 (7)5 岩土层、标贯、静力触探与剪切波速的关系 (8)6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 (9)7 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指标 (10)8 岩土的承载力压缩性指标 (17)9 岩土指标统计精度表 (19)10 原位测试 (20)11 统计方法及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5)12 野外工作量的布置 (26)13场地和地基 (28)1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32)15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37)工程重要性等级标准工程类型破坏效果工程重要性等级说 明重要工程 很严重 一级工程 规范条文说明:住宅和一般公用建筑30层以上定为一级;7~30可定为二级;6及以下可定为三级一般工程 严重 二级工程 次要工程不严重三级工程GB 50021-2001 3.1.1条款场地等级(复杂程度)标准场地等级等级标准说明 一级场地(复杂场地)①建筑抗震危险地段②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强烈破坏④地形地貌复杂⑤多层地下水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题研究。
1、第⑤条为新增,2、从一级开始推,3、抗震有利、不利按GB50011规定确定。
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①建筑抗震不利阶段②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③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一般破坏④地形地貌较复杂⑤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三级场地 (简单场地) ①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小于6度②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③地质环境基本未受破坏④地形地貌简单⑤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GB50021-2001 3.1.2条款地基等级(复杂程度)标准地基等级等级标准 说明一级地基(复杂地基)①岩土种类多很不均匀、性质变化大、需特殊处理②严重失陷、膨胀、盐滞、污染的特殊岩土,需作专门处理的岩土。
将原规范的地下水影响去掉了,强调了岩性的均匀性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①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性质变化较大②一般地基规定以外的特殊岩土 三级地基(简单地基) ①沿土种类单一、均匀、性质变化不大②无特殊性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