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地质描述培训资料
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员培训教材
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员培训教材(内部使用请勿外传)收集整理:涂文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勘察设计研究院2011年3月目录第一章培训安排第二章相关法律法规摘录第三章规范用词说明第四章影响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控制第五章野外记录的基本要求第六章岩石和土的形成第七章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的技术要求第一节岩土的定名与分类第二节岩土的野外鉴定与描述第三节钻探与取样第四节原位测试第五节地下水第六节记录格式第一章培训安排1、培训目的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质量,提高记录员的水平和质量意识,统一记录要求,对本单位、外协单位记录员进行野外钻探记录培训。
2、培训目标(1)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对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的要求;(2)熟悉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本单位对记录的管理要求;(3)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对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的技术要求;(4)掌握岩土的分类、描述的实际操作技能。
2、培训时间共2天,其中1天半集中授课,半天实际鉴别。
3、培训方式(1)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部分以讲解为主,课堂提问为辅;(2)职业健康安全、环境部分以提示、提问方式为主,通过讨论识别影响安全和环境的因素并了解一般的控制措施;(3)土样鉴别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方式,实践采用先自我鉴别,再与室内试验相对照的方式。
4、培训有效性评价方式以技能考核为主,内容为土样鉴别。
5、考核及格准则(1)总分100分,70以上(含)为及格;(2)土样鉴别的技能考核以试验室的试验结果为准,允许一级误差,完全正确此项为满分,误差一级得分为满分的80%;1/30第二章相关法律法规摘录岩土工程勘察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主要有两部分,相关的条文摘录如下。
第一部分《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建设部115令号2003年2月1日实施)第三条工程勘察企业应当按照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勘察合同进行勘察工作,并对勘察质量负责。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记录培训(ppt格式).pptx
体
积——10820×108Km3
一、地球的形态
地球的外部形态
2、地球的表面特征
大陆表面形态:
低山(海拔500-1000m) 山地(高程大于500m)中山(海拔1000-3500m )
高山(3500-5000m) 最高山(>5000m) 丘陵(高程低于500m,相对高差在200m以下) 平原(面积较大的地势平坦或略具起伏的地区,一般内部高差 不超过数十米) 高原(海拔在600m以上,表面较为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广阔 地区)
罗盘的构造 1、磁针 2、度盘 3、照准设备 4、圆水准器、管水准器和测斜水准指示器
罗盘的基本知识 1、磁北方向 2、真北方向 3、方位角
1、磁北方向(MN)
在某一测点上,当罗盘仪的磁针静止时,磁针北端所指的方 向即为磁北方向或磁子午线方向。
2、真北方向(N)
通过地球表面上的某一点,指向地球北极的方向即为真北方 向,或称子午线方向。
一、地球的形态
地质的构造
水平构造与倾斜构造
1)水平构造 习惯上将倾角小于5°的岩层称为水平构造,又称为水平岩层。 2)倾斜构造 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定夹角的岩层为倾斜构造。 按倾角的大小又分为缓倾岩层(≤ 30°)
陡倾岩层( 30° <α ≤ 60°) 陡立岩层( ≥60°)
一、地球的形态
地质的构造
一、地球的形态
地球的外部形态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
形状。而大地水准面是平均海平面并通过大陆延伸 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地球形状的主要数据:
赤道半径——6378.160Km 极 半 径——6356.755km 扁 平 率——1/298.25
表 面 积——51×108Km2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培训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培训宁夏海辉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10月目录第一章培训安排第二章野外钻探流程第三章野外记录的基本要求第四章岩石和土的形成第五章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的技术要求第一节岩土的定名与分类第二节岩土的野外鉴定与描述第三节钻探与取样第四节原位测试第五节地下水第六节记录格式第一章培训安排1、培训目的为保证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质量和人员安全,提高记录员的水平和安全意识,统一记录要求,对本单位记录员进行野外钻探培训。
2、培训目标(1)熟悉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单位对记录的管理要求;(2)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对岩土工程勘察野外钻探记录的技术要求;(3)掌握岩土的分类、描述的实际操作技能。
第二章野外钻探流程1、放点按照平面图布置,使用RTK或者全站仪放点,把塑料袋或者竹签放在对应的点位,进行标示,标明孔号,孔深,钻孔性质,如取土孔,标贯孔等。
2、进场进场前确认场地道路的通畅,进场后,确认场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是否有高压线,地下管道,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光缆,高空坠物等。
3、钻探如有以上安全隐患,需要移孔,移孔后在原始记录标明移孔方向和距离,用水准仪测量标高的变化方可开孔。
开孔前必须带安全帽。
开孔后,初见水位之前尽量干钻,测量水位深度,水位之后可以用泥浆护壁钻进。
按照平面图要求,取样,标贯,动探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确保孔深达到设计要求。
钻探结束后,泥浆坑进行回填,孔口封闭,第二天进行水位测量。
第三章野外钻探记录的基本要求1、记录应按要求真实、准确、完整,满足规程、规范和相关的管理要求。
2、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并应妥善保存,不得丢失、损坏或损毁。
3、记录应采用黑色铅笔,硬度一般应采用H、HB、B。
4、记录不得涂改;必要时可以更正,更正应采用划改法,划改后应能识别原有内容和更正后内容;更正一般由记录员进行,其他人员更正时或更正后应与记录员进行确认,防止发生错误。
岩土工程野外描述 (1) 2
岩土工程野外描述培训教材前言近年来勘察市场的竞争从初期的价格竞争到目前价格、质量竞争,市场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企业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做保证,只有高素质的作业层才会有高质量的技术资料。
钻探记录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为公司的发展培养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特意编写了本教材,旨在用最简洁的方式,使我公司记录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短期内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公司记录员上岗资格化,野外记录格式规范化,减少技术人员在后续的资料整理过程中的盲目性。
本教材共分九章,简要地介绍了岩土的成因类型,各类土的一般特性和肉眼观测特征,野外记录所要描述的内容以及钻探、取土及孔内原位测试的一般要求。
学习结束,要求各记录员掌握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类土及软土的野外基本鉴定方法,选择合理钻具,正确进行原状样的采集和钻孔内原位测试,并进行准确记录。
了解三类岩石的基本特征掌握岩石采取率、RQD的计算方法、地下水位的观测和水样的采集,基本掌握特殊土的特征和描述内容,了解其钻探、取样方法等。
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 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 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岩土勘察编录土描述
H.1 一般规定H.1.1 岩石的描述应包括地质年代、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和岩石质量指标RQD。
对沉积岩应着重描述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形状、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程度;对岩浆岩和变质岩应着重描述矿物结晶大小和结晶程度。
根据岩石质量指标RQD,可分为好的(RQD>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
H.1.2 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
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H.1.2执行。
岩石厚度分类表表H.1.2层厚分类单层厚度h(m) 层厚分类单层厚度h(m)巨厚层厚层h> 1.01.0≥h>0.5 中厚层薄层0. 5≥h>0.1h≤0.1H.1.3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塑性指数定名;3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4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5 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
H.1.4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电子教案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
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岩土工程勘察中野外编录及岩土的野外鉴别1.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2.土的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3.一般性土的野外鉴别4.岩石风化程度的野外鉴别5.钻探编录注意事项6.取水样注意事项连云港市建院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23年12月一、野外编录中描述内容:1.土的描述⑴粘土(粉质粘土):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
⑵砂土: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
⑶粉土: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
⑷淤泥:颜色,状态,包含物,有无臭味(可初判有机质含量),结构性,有无层理等。
互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夹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10—1/3夹薄层: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小于1/10且多次出现,2.岩石的描述:地质名称,风化程度,颜色,主要矿物,结构构造,岩石的质量指标RQD。
RQD:75mm金刚石钻头,双层岩芯管取芯,每回次大于10cm 的岩芯段之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
RQD大于90好的,75—90较好,50—75较差,25—50差的,小于25极差。
二、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和韧性的目力鉴别。
(1)光泽反应:1.方法:用刀切土并抹过土面,观察其切面。
2.评价:光滑程度,粗糙程度,光泽反应。
3.一般土的情况:粘土:光滑,有油脂光泽,颗粒越细光泽越明显,粉质粘土:切面稍有光泽。
粉土:无光泽,粗糙。
(2)摇震反应⑴方法:把土搓成小球,(天然含水量接近饱和的土)放在手掌上左右摇晃,另一手震击该手,如土球表面有水渗出,并呈现光泽,但用手指捏土球时,水分与光泽很快消失。
⑵评价:迅速,中等,缓慢,无。
⑶一般土情况:粘土:无,粉质粘土:缓慢,粉土:中等—迅速。
⒊韧性:⑴方法:把土搓成约3mm的土条,(天然含水量略高于塑限)再搓成土团二次搓条⑵评价:低,中,高⑶一般情况:粘土:能再次搓条,指压不碎。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描述【范本模板】
岩土工程野外描述培训教材前言近年来勘察市场的竞争从初期的价格竞争到目前价格、质量竞争,市场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企业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做保证,只有高素质的作业层才会有高质量的技术资料。
钻探记录员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在为公司的发展培养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的思想指导下,我们特意编写了本教材,旨在用最简洁的方式,使我公司记录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短期内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公司记录员上岗资格化,野外记录格式规范化,减少技术人员在后续的资料整理过程中的盲目性.本教材共分九章,简要地介绍了岩土的成因类型,各类土的一般特性和肉眼观测特征,野外记录所要描述的内容以及钻探、取土及孔内原位测试的一般要求.学习结束,要求各记录员掌握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类土及软土的野外基本鉴定方法,选择合理钻具,正确进行原状样的采集和钻孔内原位测试,并进行准确记录。
了解三类岩石的基本特征掌握岩石采取率、RQD的计算方法、地下水位的观测和水样的采集,基本掌握特殊土的特征和描述内容,了解其钻探、取样方法等。
第一章粘性土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
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
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记录指导培训
一、地球的形态
地质的构造
3、地层的接触关系
地层间的接触关系是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地质历史发展的 记录。沉积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 度不整合接触;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有沉积接触和侵入接触;岩 浆岩之间有穿插接触。 整合接触:
平行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
不整合接触
侵入接触
角度不整合接触
磁北方向偏离真北方向的角度为磁偏角,以磁北针为准,偏东取正,称为东偏; 偏西取负,称为西偏。
武汉磁偏角为2°54′西偏
调整方法:西偏东调,东偏西调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记录指导培训
罗盘的应用 3、方位角 自标准方向的北端起转向某一直线的水平角度,称为该直线 的方位角。以真北方向起始的叫真方位角;以磁北方向为起 始的称为磁方位角。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记录指导培训
一、地球的形态
地球的外部形态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通常所说的地球形状是指大地水准面所圈闭的 形状。而大地水准面是平均海平面并通过大陆延伸 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地球形状的主要数据:
赤道半径——6378.160Km
极 半 径——6356.755km
扁 平 率——1/298.25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记录指导培训
一、地球的形态
地球的构造
1、地球外部圈层及其主要特征
大气圈:包围在固体地球外面的各种气体构成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电离层) 逸散层
水圈:由地球表层的水体组成
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记录指导培训
岩土工程勘察描述记录指导培训
表 面 积——51×108Km2
体
积——10820×108Km3
岩土工程勘察编录-学习培训资料
岩⼟⼯程勘察编录-学习培训资料6 ⼟分类和鉴定与钻孔野外记录6.1 GB50021-2001 ⼟地质成因分类⼟按地质成因分类不同的规范不同的学者各有不同,有的分类还相差较⼤《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根据地质成因,把⼟分为残积⼟、坡积⼟、洪积⼟、冲积⼟、淤积⼟、冰积⼟和风积⼟等。
综合诸多辞典、规范、书报和编者现场观察,上述种类成因⼟的堆积⽅式、形成条件和特征如下:6.1.1 残积⼟残积⼟是岩⽯经风化作⽤⽽不易溶解、分解被带⾛的物质残留下来的碎屑堆积物,其物质成分与原母岩相同或相似。
碎屑堆积物从地表往深处由细到粗,没有层理杂乱⽆章。
没有经过⽔平位移(搬运),颗粒(碎块)呈明显的棱⾓状,⼀般有较⼤的孔隙。
残积物颗粒的粗细决定于母岩的岩性,因此,有些地区残积物是粗⼤的岩块,⽽另⼀些地区可能是细⼩的碎屑。
残积⼟的厚度⼀⽅⾯决定于其形成的地形地貌,在⼭丘顶部常被侵蚀⽽厚度较⼩,⼭⾕低洼处则厚度较⼤。
残积⼟的厚度另⼀⽅⾯决定于其母岩性质和风化的程度,⼀般岩浆岩地区残积⼟较厚,如花岗岩区常⼤于10m;⽽沉积岩地区残积⼟较薄,如砂岩区常⼩于5m。
花岗岩风化残积⼟的物质成分与母岩关系密切,长⽯常分解成粘⼟矿物,⽯英常被分离成砂粒。
⽯灰岩区红粘⼟的物质成分与母岩截然不同,所以不少⼈认为红粘⼟不是⽯灰岩直接的风化残积物。
坡积⼟成分决定于⾼处坡地下部母岩成分,成分混杂,分选性和磨圆度很差,多呈亚⾓形。
在⾼⼤的⼭坡,坡积物多呈坡积裙形态,⾃裙顶到裙前缘颗粒由粗变细,逐渐由碎⽯、含碎⽯的粗粒相变为细砂、粉砂和粉质粘⼟、粘⼟。
由于⽚流反复作⽤(搬运),在垂直剖⾯上可看到具有韵律性成层堆积,成层的坡积物具有与斜坡⼀致的层理。
韵律结构在坡积裙的不同部位也不相同,裙顶部分以粗粒相为主,间夹含碎屑的粉⼟、粉质粘⼟透镜体薄层,此带宽度⼩、厚度不⼤;在裙的中部韵律清晰,成层性好,每个韵律层的底部为断续的⾓砾、碎⽯或粗砂透镜体,向上逐渐变细为含少量碎屑的粉⼟及粉质粘⼟,此带最宽,厚度最⼤;在坡积裙的边缘部分,主要由层理级不明显的粉质粘⼟组成,沉积厚度不⼤。
岩土工程勘察编录-学习培训资料
6 土分类和鉴定与钻孔野外记录6.1 GB50021-2001 土地质成因分类土按地质成因分类不同的规范不同的学者各有不同,有的分类还相差较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根据地质成因,把土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
综合诸多辞典、规范、书报和编者现场观察,上述种类成因土的堆积方式、形成条件和特征如下:6.1.1 残积土残积土是岩石经风化作用而不易溶解、分解被带走的物质残留下来的碎屑堆积物,其物质成分与原母岩相同或相似。
碎屑堆积物从地表往深处由细到粗,没有层理杂乱无章。
没有经过水平位移(搬运),颗粒(碎块)呈明显的棱角状,一般有较大的孔隙。
残积物颗粒的粗细决定于母岩的岩性,因此,有些地区残积物是粗大的岩块,而另一些地区可能是细小的碎屑。
残积土的厚度一方面决定于其形成的地形地貌,在山丘顶部常被侵蚀而厚度较小,山谷低洼处则厚度较大。
残积土的厚度另一方面决定于其母岩性质和风化的程度,一般岩浆岩地区残积土较厚,如花岗岩区常大于10m;而沉积岩地区残积土较薄,如砂岩区常小于5m。
花岗岩风化残积土的物质成分与母岩关系密切,长石常分解成粘土矿物,石英常被分离成砂粒。
石灰岩区红粘土的物质成分与母岩截然不同,所以不少人认为红粘土不是石灰岩直接的风化残积物。
坡积土成分决定于高处坡地下部母岩成分,成分混杂,分选性和磨圆度很差,多呈亚角形。
在高大的山坡,坡积物多呈坡积裙形态,自裙顶到裙前缘颗粒由粗变细,逐渐由碎石、含碎石的粗粒相变为细砂、粉砂和粉质粘土、粘土。
由于片流反复作用(搬运),在垂直剖面上可看到具有韵律性成层堆积,成层的坡积物具有与斜坡一致的层理。
韵律结构在坡积裙的不同部位也不相同,裙顶部分以粗粒相为主,间夹含碎屑的粉土、粉质粘土透镜体薄层,此带宽度小、厚度不大;在裙的中部韵律清晰,成层性好,每个韵律层的底部为断续的角砾、碎石或粗砂透镜体,向上逐渐变细为含少量碎屑的粉土及粉质粘土,此带最宽,厚度最大;在坡积裙的边缘部分,主要由层理级不明显的粉质粘土组成,沉积厚度不大。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岩土描述野外土名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层的描述:
素填土:褐黄色,主要有粘性土新近回填,回填时间小于1年,未经专门压实处理,均匀性、密实性较差。
杂填土:杂色,由粘性土、碎砾石及其他杂物组成,局部见少量生活(建筑)垃圾,粗硬质约占25%,呈松散状。
耕植土:颜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呈松散状,均匀性、密实性较差。
淤泥:颜色……,饱和,流塑~软塑,成分均匀,含有机质,具有腐臭味,刀切面光滑,摇震反应慢,韧性低,干强度高。
含粉细砂淤泥:颜色……,饱和,软塑,成分均匀,富含有机质及少量腐殖质,具有水平层理,层间夹有薄层粉细砂,含量约15~30%,刀切面光滑,韧性低,干强度高。
淤泥质土:颜色……,塘积成因,主要由粘、粉颗粒组成,含少量有机物,略臭,切面光滑,韧性一般,干强度中等,摇震无反应,流塑状。
粉质粘土:灰黄色,主要由粘粉粒和砂砾粒组成,砂砾含量约8~10%,切面光滑,韧性一般,干强度高,摇震无反应,可~硬塑。
砂质粘土:颜色……,冲洪积成因,主要由粘粉粒和砂砾粒组成,砂砾含量约20~40%,夹含少量卵石及砾石,切面稍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高,摇震无反应,可~硬塑。
中(粗)砂:颜色……,冲洪积成因,颗粒成分主要为石英,亚圆形,级配一般,含泥约10~20%,饱和,稍密(根据标贯击数定,小于等于10击为松散,11~15击为稍密,15~30击为中密,大于30击为密实)。
卵石:颜色……,成分主要为火山岩和花岗岩,粒径以……cm为主,局部粒径大于……cm,多呈亚圆状,局部为次棱角状,磨圆度一般,骨架充填物为中粗砂,级配一般,饱和,松散~稍密。
残积土:灰黄色,主要由长石风化的粘粉粒及石英砂砾组成,砾粒含量约10%,原岩结构特征可辨,母岩为花岗岩,切面稍光滑,韧性差,干强度低,摇震无反应,可~硬塑。
岩层描述:
全风化花岗岩:颜色……,主要由剧烈风化的长石、石英、云母及暗色矿物组成,除石英及部分未尽风化的长石外,其余矿物均已风化成粘土矿物,岩芯呈土状,结构完全破坏。
砂砾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主要由强烈风化的长石、石英、云母及暗色矿物组成,岩芯呈砂砾状,手捏即散,结构基本破坏,RQD=0
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灰白色,主要由未尽风化的长石、石英、云母及暗色矿物组成,结构大部分破坏,岩芯呈碎块状,手折可断,敲击声哑,合金钻进时有拔钻声,RQD=0。
中(微)风化花岗岩:灰白色,主要由未尽风化的长石、石英、云母及暗色矿物组成,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敲击声脆,RQD=32.7。
全风化泥岩:灰黄色,全风化,原岩已完全风化,岩芯呈土状,局部夹有强风化碎块。
强风化泥岩:灰黄、灰黑色,强风化,泥质结构,岩体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面有铁锰质附着,岩芯呈碎块状,块径?~?cm。
弱风化化泥岩:深灰色,弱风化,泥质结构,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面钙质充填,岩芯短柱状为主,少量中长柱状,节长?~?cm。
强风化砂岩:灰黄色,强风化,砂质结构,岩体较破碎,节理发育,沿节理面有铁锰质附着,岩芯以碎块状为主,块径?~?cm。
弱风化砂岩:青灰色,弱风化,砂质结构,岩体完整,岩石较坚硬,敲击声脆,岩芯以柱状为主,节长?~?cm。
素填土:杂色,主要少量残积土和全、强风化凝灰熔岩回填而成,未经专门压实处理,松散。
残积土:灰黄、灰白色,主要由长石风化的粘粉粒及石英砂砾组成,砾粒含量约10%,原岩结构特征可辨,母岩为凝灰熔岩,切面稍光滑,韧性差,干强度低,摇震无反应,可~硬塑。
全风化凝灰熔岩:灰黄、灰白色,主要由剧烈风化的长石、石英、及暗色矿物组成,除石英及部分未尽风化的长石外,其余矿物均已风化成粘土矿物,岩芯呈土状,结构完全破坏。
散体状强风化凝灰熔岩:灰黄、灰白色,主要由强烈风化的长石、石英及暗色矿物组成,岩芯呈砂砾状,手捏即散,结构基本破坏。
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灰白色,熔岩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强烈风化的长石、石英及暗色矿物组成,岩芯呈块状,岩石较坚硬。
中风化凝灰熔岩:灰白色,熔岩结构,块状构造。
熔岩胶结,晶屑玻屑含量小于10%,晶屑以石英、长石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
岩石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