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课程与批判性思维

批评课程与批判性思维
批评课程与批判性思维

媒介批评课程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清华大学的教学案例王君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084)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批评媒介文本和现象为主要宗旨的综合性课程。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应综合运用媒介素养测评、课堂展示、工作坊、媒介事件讨论媒介批评文章写作、评报等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批判素质的提高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文章编号:1001 4519(2009) 05 、授课宗旨:培养批判性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 年通过的《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明确提出必须教育大学生成为学识渊博且有远大抱负的公民,能够以批判精神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美国批判性思维的权威人士恩尼斯1987 年给批判性思维下过一个定义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在确定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时所进行的合理而成熟的思考”。美国佛罗斯堡州立大学的本斯利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的功能定义,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成熟的思考过程,它包括对其观点的相关证据进行评估。批判性思维之所以重要,用美国学者保罗和埃尔德的说法就是而拥有了能控制自己思想、经常自我反省的思考能力能逐渐决定我们工作、生活的质量,乃至决定我们最为重要的生存”。谈及批判性思维的作用,美国哲学学会“德尔菲”批判性思维研究项目主持人、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哲学教授费希万甚至认为我们坚信我们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是靠这个。我们还相信,自从本杰明〃富兰克林时代和约翰杜威的成就出现起,如果我们的公民更见多识广,更会思考,多些警惕,那我们的民主社会将持久不衰,更加强。费希万等人认为,美国大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教育中的一股解放力量,在个人和公民生活中,它是一种强大的资源25作者简介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EB/OL http cps/site/ NJ njuc/ 985/ YiL cont ueZhe/ ueZhe_1_2 html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理查德〃保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作为普遍人类现象的批判性思维---中国和美国的视角媒介批评课程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115 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加强媒介教育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大众传媒时代,媒介教育被赋予更好地实现言论自由和维系民主的重任。早在1999 ,33个国家的41 位受邀代表在维也纳举行会谈,并制定了声明与建议为了言论自由、知悉权利、促进建立及维系民主确保人们学到如何:分析、批判地反省和创建媒介文本;识别媒介文本来源,它们的政治、社会、经济和/ 或文化倾向及背景;了解媒介传达的信息及价值观;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个人信息传递并影响预设受众作为大学通识课程的媒介教育,旨在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启蒙和初步培养媒介批评课程的目的则在于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发展和运用。从授课宗旨上看,媒介批评课程贯穿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运用。例如,美国罗格斯大学(即新泽西州立大学) 新闻系的媒介批评课程宗旨是“提供一套批评的概念和理论体系以促进学生对媒体如何形成文化与社会的机理达致深刻的理解”“, 帮助你成为一个批判性的大众媒介产品的消费者”。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媒介批评课程强调“这门课程的宗旨在于培养批判性思维,促进学术或业务领域的原创批评和研究技巧我们将阅读各种批判性的文本,研究批判性的方法,讨论它们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媒介批评课程是一门开给高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其宗旨是《媒介文化与批评》课程是一门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技能为主的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一个学期的讲授,使本科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审视媒介现象,评析新闻与传播作品”。、教学手段:重在促进批判性思维的运用根据陈国明对传播领域的界定,新兴的媒介批评学科应该属于“公众传播学”的范畴该学科既整合了演说、修辞与说服等理论与技巧,同时也融合了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文学、政治经济学等跨学科知识,在理论架构上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与探索色彩,因此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强化教学效果。为此,授课教师需要用不少于的课时,让学生做分组展示、组织课堂讨论或参与工作坊美国罗格斯大学的授课方式就是由“教师讲授、小组讨论、新闻片段和教育性录像放映、小组展示”四个环节组成清华大学新闻

与传播学院的媒介批评课程,除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还充分利用了清华大学开发的“网络学堂”等在线资源,教师在课后及时在网上回答学生的问题,实现教与学的网络互动。具体来说了解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尽管媒介批评课程有先修要求,但是因为选课学生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也多有不同,因此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应对其批判性思维的现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可以使用罗清旭2001年修订的《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 CC TD 和彭美慈等人制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测量表》( TDI2CV 因为信度和效果问题,这两个量表在选课人数不多的课堂上采用较难,但是教师仍可以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在课前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所了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问卷,对学生的媒介接触习惯以及对广告等媒介文本的态度进行预先了解。笔者曾于2008 年春季学期对选修课程的72 名大三学Famil iterac ”http ntme dia/ up oad/Ke iterac 译自罗格斯大学媒介批评授课教师Deep Kumar 博士提供的2007 年秋季学期媒介批评课程说明~tafli nge/ yllabi/co m460 html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资料来源于作者2007 年秋季的听课记录及该校教师Deep Kumar 博士提供的媒介批评课程说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 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仅有%的学生平时浏览报纸,绝大多数学生是通过网络来获取新闻的2006年的历年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性暗示广告”、“虚假广告”和“低俗广告”的鉴别力较低一些学生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商品广告较有创意为由,提出“能吸引人的广告就是好广告”的观点经询问发现,这一观点来自他们之前选修的广告课内容。经过简单的测试了解了以上问题,教师就可以针对以上问题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利用形象化的手段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利用形象化的教学工具(如图片和视频) 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媒介批评课教学的一个有效方。例如,网上曾有一张“从夜空的世界版图看各地发展水平”的贴图,引起许多网友的关注,大多回帖是从该图上灯光的明暗程度判断世界各地的贫富悬殊情况。在媒介批评课上,教师可以用“知沟”“( 信息同时还可以用“依附”理论来阐述媒介帝国主义的策略及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当然,还可以用播放世界经典电影的片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媒介批评概念的理解。例如,法国名片《王中王》中有一个片段,描写男主角加瓦利耶在一次聚会上发表“拒绝向希特勒行纳粹礼”的发言黎南方报》女记者伽比作为头版头条刊登出来。伽比声称记者的职责就是“如实记录公共场所听到的言通过这一段几分钟的视频片段,可以对“刻板成见”、“有闻必录”、“新闻价值”等几个与新闻传播有关的概念,对该影视文本进行批判性的解读利用课堂展示、讨论和工作坊等教学方法分析媒介事件美国的媒介批评课程以研讨课的形式居多,比如华盛顿州立大学、密歇根大学的相关课程。后者更以“阅读讨论”为主,即主要围绕教师开列的书目,讨论阅读中的问题;也有一些高校以课堂讲授和展示为,如乔治城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罗格斯大学等相对于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讨论课的方式更为适合媒介批评课程的教学,因为在实证的判的和阐释的这三种主要的传播学研究范式中,媒介批评的研究属于后两种范式的交集,但主要从属于批判研究的范式。为了避免批判研究最为学界诟病的主观、随意性,就需要结合理论的阐释和现实的事件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取得共识或形成多元的观点阅读讨论”主要针对的是媒介批评著作中的问题,多涉及理论的阐发和演进,并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现实问题。“虽然全美的教育系统被要求教授批判思维,如果学校没有把这种技巧与学生每天有一半时间沉浸其中的媒介世界联系起来,他们便忽略了一个潜在的金矿”“; 如果学校希望学生在批判性思维上花更多的时间,并练习批判性的技巧,而并不把媒介素养和使用媒介作为一种批判分析方式来讲授,那么他们正在坐失良机这一观点说明,脱离实际的教学是无法实现媒介批评课程的授课宗旨的比较起来,发动学生围绕当前的媒介事件来做资料和观点的展示和进行小组讨论,则是一种比较的理想的教学模式。“研究表明,教授批判性思维就像教授其他东西一样,既需要技能也需要心智习性除了默记和演讲,让学生反思性地分析那些密切反映生活中真正挑战和

问题的那种丰富而真实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新兴媒体和网络媒体的长足发展,媒介生态和媒介文化也呈现出虚假、低俗、暴力和社会责任缺失的倾向。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媒介事件,不断地丰富着媒介批评课堂讨“Famil iterac ”http ntme dia/ up oad/Ke iterac diaEve nts”的概念作为普遍人类现象的批判性思维---中国和美国的视角媒介批评课程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117 论和展示的内容。比如仅在2007 2008年之间,网上就有美国重量级博客写手受到死亡威胁事件、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事件等。在课堂上讨论这些事件,有利于学生深刻认识网络媒介“双刃剑”的特性使他们理性地接触和使用媒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媒介批评课程所布臵的展示题目,几乎都是当前媒体上的热门事件,比如媒体与谎言,媒体科技批评,当今媒介文化的问题与思考等对于一些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参与观察或深入研究的话题,则需要采取“工作坊”的形式。最早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实践教学模式的“工作坊”,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由组成若干小组,各自领取与课程有关的研究性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任务;之后在课堂上分享本组的观点与成果,并回答听众的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形成较为正式的观点此外,在媒介批评的教学中还可以引入“评报”和对其他种类的媒介内容进行评鉴的方法。所谓“评报”,即对报纸的稿件内容、策划水平、版面设计、编校质量、社会效果等进行综合的评价。评报不但可以帮助读者辨别报纸内容的良莠,同时还可以提高阅评人的批判能力。通过两家或数家报纸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处理,更可以折射出不同立场下的媒体编辑的新闻框架及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媒介课上让学生轮流做“一周媒介分析”,可以透彻了解平面媒体的编排手法与版面语言所蕴涵的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笔者曾在课堂上用过的例子包括我国2005 年发射“神六”时中国和海外报纸的不同处理手法及判然有别的评论;以及中共十六大召开时《,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与《人民日报》使用的不同报道框架通过媒介批评文章和论文的写作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国外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一般包括批判性思考、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写作。除了展示、讨论课堂活动,通过媒介批评文章或论文的写作练习,也可以促使学生用学到的批判理论对媒介事件、媒介现象和媒介文化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评点和阐述,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进行社会批判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对学生来说,媒介批评文章与媒介批评论文相比写作难度更大,写作标准更难以把握。因为学生对学术论文的写作并不陌生,但对媒介批评文章这一新题裁的写作方法则缺少应有的了解。对此,教师有必要确立以下标准:一是题裁必须是时评,即要符合新闻评论的写作规范;二是必须有合适的媒介事件作为议论的由头;三是要运用一定的修辞、逻辑和论证技巧媒介现象或媒介文化进行分析,而不能写成“新闻评析”。后者是指对某一新闻文本本身的写作手法和得失进行评鉴和分析,虽然该项技巧也是媒介批评课程的内容之一,但在写作要求上有着根本的区别闻评析往往从写作学的角度对新闻作品做出审美角度的评价;而媒介批评文章则要求运用传播批判的理,对具体的媒介事件、媒介现象和媒介文化做出评价媒介批评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繁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媒介批评课程以法兰克福的批判理论和英国文化研究理论为主线,融合了女性主义、消费主义、精神分析理论、意识形态理论、文化霸权理论媒介帝国主义、鲍德里亚的后现代理论和乔姆斯基的宣传模式等内容为了发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还可以采取教学和媒体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7 年春季学期与人民网共建了媒介批评网。作为内地“第一个综合性的媒介批评专业站点”和媒介批评课程的公开交流平台,该网发表了大量的学生作业,并在2008 月底与人民网联合举办了“首届媒介批评有奖征文活动”,激发了学生写作媒介批评文章的热情。在这次征文的20 名获奖者中有10 名是在校学生,其中的、讨论:如何检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效果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复杂过程,仅仅通过一个学期的媒介批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 一是看“学生评教”的意见。在媒介批评课程结束后,多数中美高校的授课教

师都可以通过密码直接查询学生的评教意见,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授课效果,也可以看到学生所反馈的思维方式方面的收获与对课程的建议二是可以跟踪学生在选修课程后所发表的作品。高校学生一般都开设有自己的博客,通过对学生选修媒介批评课程前后博客内容的对比,可以具体获知学生批判性思维变化的情况。另外,一些学生在毕业后由于走上了媒体业者的工作岗位,得以直接从事报刊、电视或网络评论的制作和写作。通过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抽样和内容分析,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其批判性思维的状况三是做问卷调查。这是一个最为简单并且有效的方法。美国乔治城大学传播、文化与技术系的一些课程,比如“宣传学”和“传播运动”,往往利用一个简单的问卷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认知测试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什么要进行批判性思维,或者说,为什么要审查我们自己的思维过程从进化的角度看,思维已成为人的一种本能,当我们遇到问题,都会本能地开始思考问题,只不过思考的方式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而已。这种思维习惯基于一种预设,就是认定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是正确的、所了解的信息材料是准确和全面的、所掌握的方法是正确的。这是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思维态度,是对于自己思维能力的“本能自信”。但是,这种预设不是必然成立的,事实上,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中可能存在错误的或过时的成份,所了解的信息材料中可能有不准确、不全面的成份,所运用的方法中也可能有不恰当或错误的方法,思维过程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因此,我们的思维活动并不是必然科学合理的,得出的结论不是必然正确的,而是存在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对我们的思维过程进行审查,发现并排除可能存在的错误。思维过程中存在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这就是需要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基本依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要从对自己思维的“本能自信”,转向对自己思维的“自觉质疑”和“仔细审查”。 批判性思维是通过完成一套思维审查程序来进行的。审查从质疑开始,就是提出一系列问题并逐步有序回答问题的过程。从一般意义

上看,批判性思维的基本审查程序由五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包含一个问题清单。 1.问题审查 问题清单: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否恰当合理问题表述是否准确、清晰对问题是否具有共同一致的理解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批判性思维从“审题”开始。人们思维活动中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问题没有搞清楚,就急于思考问题,就像目标不明确就开始行动一样。有效思维的基本前提,就是首先要弄清楚问题,问题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问题是否表述清楚、是否清晰,这些内容必须搞清楚,否则,思维从一开始就会产生错误。特别是在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时,大家都把问题搞清楚,形成对问题一致的理解,是进行有效讨论、争论的前提。 2.内容审查 问题清单: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是否正确、是否陈旧过时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材料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是否过时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与问题相关的数据是否真实、合理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思考问题要运用有关的知识和经验。每个人的头脑里都储存着知识、积累着经验,没有知识和经验,是无法思考问题的。但是,知识在发展和更新,经验也在不断变化,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可能存在错误的或陈旧的内容,应用这些内容思考新问题,会导致思维错误。因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论文 对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对论证的有效性分析:莫让权力腐败在校门封闭中滋生 高校校园开放与否,从公共资源的角度上看,开放应该是主流,封闭应该是例外。不过,纵观国内的高校,几乎清一色采取了封闭校门的做法。清华大学只是著名高校而被广泛关注罢了。不过,根据记者的调查,如果真正实行封闭校门政策,只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外开放,如此政策也不会引起社会的讨论。但如果这样的封闭校门形同虚设,让保安在这个过程中借助仅有的那点权力中饱私囊和外界商贩合谋的话,这显然就走到了政策的背面。不仅校门的封闭政策大打折扣,清华大学所谓的“保证学生上课”的初衷也无果而终。 我去过很多高校,都有保安检查证件,是该校的学生就放行,不是该校的学生不允许进入。比如苏州大学,无论是本部校区还是独墅湖校区,每次去都会由保安盘问和检查。但都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况,保安往往只是“抽查”,并非全部检查。那些看起来特别像学生的人,即使不是该校的学生也同样畅通无阻。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既然保安的职责是确保学校的安全,缘何从“检查”变成“抽查”了呢?清华大学也是如此,校门口的保安对行人“抽查”证件,而当行人租借到20元一辆的“清华大学”自行车却被放行,难免让人想到这背后的生意经。不过,到底有没有生意,只是一种猜测。却让我们看到了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则,凡是稀缺的地方都会滋生权力的腐败;凡是管制的领域,都是权力的泛滥领域。 那么,保安如何才能够一个不漏地进行检查呢?这不仅需要保安一个一个调查,甚至会造成拥堵。对于清华学子来说,如此盘查会浪费时间;对于保安来说,也是一种浪费时间。这完全属于双输的政策。让学生们主动将证件亮出来是一种措施,也能够减少其中的检查时间,但同时也能够带来新的问题。即如果有头脑的学生将自己的证件拿出去出租呢?这个到底如何检查呢?可见,考验的就是保安的眼力。但谁都知道,不是每个保安都会尽职尽责。

浅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是个体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作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一种个性品质。它包括批判性思维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批判性思维的个性倾向性反映个性的批判精神,批判性思维的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个体的批判性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在于有能力评价解题思路选择是否正确以及对种思路可能导致的结果加以判断。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表现为具有一种趱和能力,即自觉地运用各种检验得到的初步结果,以及对归纳、分析和直接的推理天字第一号进行检验后作出适当的调整。 批判性思维较强的中学生还表现为善于订正和发现运算中的失误之处,找到症结所在,重新进行计算与思考。因此,批判性思维较强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和正确率(从而得分率)都比一般同学高。 批判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为思维的论证性。论证性较强的同学不迷信书本,不盲从老师,而是耐心地和精心地探求足以进行某种判断的事实。,追踪每一步根据,去伪存真,最终正确揭示假设与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 遗憾的是,批判性思维的反面—无批判性却是目前大多数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表现在“老师布臵什么就做什么,书上怎么写就照着做”,发现书上的错误就无所适从。作业或测验时不认真检查,作业上的错处不认真订正,以至于由轻信别人的结论而抄袭作业者触目皆是。这些都形成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严重障碍。 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既会当“学生”,也会当“老师”。 一、让学生明确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批判性精神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化,要求我们的学生充分认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首先,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知识产生和传播的都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进行。信息高速公路、国际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一方面增加了知识产生和传递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使知识的良莠不齐现象更为严重。即使互联网能快速地对人们生活中和工作中遇到的任何一个问题提供无数的答案,但是如果人们不知道答案的确切含义,无数的答案只会是一种学生的负担。缺乏足够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就会被信息时代浩如烟海般的知识所淹没。 其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密切。要创造,就要求众善于发现问题,善于从普遍认为是定论、真理、不可更改的事实中找出不合理的因素,善于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遇到的一切事物。这要求人们要有批判性精神,还要进行批判所必备的心理素质。 第三,在现代社会里,众接受的大多是间接知识。即便是众的直接知识,也普遍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日积月累,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盲信。由于科学不可能一下子解决人们的所有问题,就为迷信留下了生存空间,加上现代迷信不断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概念与术语进行诠释,使得比以往任何迷信都更具迷惑力或煽动力,要一下识破它们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人们缺乏应有的批判性思维就容易上当受骗,有时甚至引发不同程度的社会危机、动荡和不安。法轮功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说明。 批判性精神,需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认知的成熟性;批判性精神,要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 在被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的思想被各种来源的信息影响甚至左右。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络上说、专家们说、亲友们说··· 面对如此多的信息轰炸和信息陷阱,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保持人格的独立,坚守自己的底线。做一个善于思考和怀疑的人,拨开云雾,追求真理。要知道,眼见不一定为真,耳听不一定为实。我们要用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这样才能活得更明白。 截至目前,批判性思维仍然只是少数人的武器。批判性思维似乎是业界精英和政客们才拥有的特质。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往往具备精英意识的优越感。自信,思想独立,敢于挑战和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条件。 中国要真正进入现代文明,必须培养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公民,会依据理性和程序解决问题,知道什么时候问问题,知道怎样问问题才能确定相信什么,知道提出批判性问题是维权的必须能力。而不合格的公民,听话时是顺民,不听话时是刁民,受到伤害时就被煽动成暴民。 受到教育的人民应该理性地看待问题。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作为现代文明人,我们不能头脑空空任人摆布,我们不能依赖别人的思想生存,我们不能总像愤青一样活着,我们需要靠自己去问为什么,探究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要主动形成自己的观点,不要一直被动接受别人的观点。 我们要有对书籍文章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我们要判断报告者或演说者的水平,我们要公正地评价历史。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这个世界到底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他们为什么说假话? 别把拥有批判性思维当作是赶时髦,拥有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有头脑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而且,批判性思维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改变思维,克服情感,关注价值,自我批判并反复练习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学会问问题的要素。 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绵式思维,另一种是淘金式思维。海绵式思维是选择性获取信息。阅读时问自己:这个句子的意思是?这个段落的意思是?通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要求记住作者的观点及推理。淘金式思维是主动与信息提供者互动。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产生问题: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推导过程合乎逻辑吗?这个论据的可信度高吗?目的是发现有意义的论点。 1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期末论文

数据的诱惑 汤慧2012151472002 建环学院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误用统计数据来作为行事的准则,或者一些人会试图用数据来动摇或误导我们。我们需要批判的思考数据和结果。 关键词:数据、批判性分析与思考 正文:本杰明?迪斯雷利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统计数据。”虽然他有些夸张但毫无疑问人们常常会误用数据或被数据误导。 例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看到广告商的数据:61%的受访者都用**洗衣液!90%的人都选对了爽身粉**!诸如此类的带有“科学性”数据的强有力的广告词,通常会让我们相信这款商品值得购买或诱导我们认为商品的质量值得信赖。那么,你是否像我一样曾想知道这61%的受访者是谁?受访的对象又是谁?这时,我们需批判性的接受这些数据: ①‘61%的受访者都用这款洗衣液’这个事实是否存在? ②这个事实的针对人群和区域是哪些?是适用于受访区域还是普遍适用? ③61%的人因为什么都选择了这款洗衣液,因为价格公道还是质量上乘还是包装新颖? ④61%的人都选择意味着我也要选择? 当然,针对此例中数据的片面性,诱导性,作为理智的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消费者思考的问题远不止这些,我们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对数据的影响,以及数据能带来的推论。这样才能有效利用数据进一步指导我们的行为。例如,为了使我们对洗衣液有信心,接受调查的人群应该随机挑选,而不能系统的排除一些人,如果我们发现被调查的人都在参加**洗衣液的股东会议,我们就会觉得受到了欺骗! 例2:我们通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市或某社区的人群平均收入达到多少多少,因此这个地方的人们生活普遍达到了小康水平!然而,当我们接收到这些信息的时候,我们心里会不会问问自己:是真的吗?是哪种平均? 当这个小区想要评选进步奖想要显示自己的繁荣等等时,想象一下,仅仅调查一下社区的富人的“平均”收入,平均数就会被富人的收入夸大了;如果为了使社区符合低收入人群援助条件,我们可以选择收入的“中位数”。这些都代表了“平均数”。这也是为什么体育赛事的计分时去掉最高和最低的避免平均数受极端数据的影响的原因。因此,在使用数据时,既不能将其忽略掉,更不能不假思索的加以使用。报告统计数据的人告诉你这些数据是否具有显著性,但在现实生活中该数据的是否重要是否有意义却是由你来决定。 前面两个例子都是和“事情本身”有关或者数据和结果互为因果。例如,91%的人都选择(在91%这个数据不片面不刻意时)某件商品和这件商品较受欢迎是有因果关系的,或者是有相关性的。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一些人为了使我们相信他们的立场往往会在我们面前使用与之不相关的数据来试图证明他们对待数据的态度是科学的是严谨的。 例3:阿司匹林的商业广告,吹捧其产品进入血液能很快的被吸收,然后我们被阿司匹林的吸收率所诱惑,而忘记问这款商品是否真的有效!阿司匹林如果不能缓解疼痛的话,那么及时瞬间被吸收也没有意义,这种数据看起来让人对商品对事情印象深刻且觉得真实可信,可是这时候,我们已经被数据带离了问题本身,它并不是在阐述真正的问题,而只是在转移我们的注意和吸引我们的眼球。 总结:根据以上分析我想强调,数据不是可以用来证明任何东西,但是,数据也不是不能证明任何东西,数据本身并没有错,而是我们在使用数据时,需要运用自己的批判性分析能力来判断它是否重要和有意义。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考得能力 什么要进行批判性思维,或者说,为什么要审查我们自己得思维过程?从进化得角度瞧,思维已成为人得一种本能,当我们遇到问题,都会本能地开始思考问题,只不过思考得方式方法不同、得出得结论不同而已。这种思维习惯基于一种预设,就就就是认定自己得知识与经验就就是正确得、所了解得信息材料就就是准确与全面得、所掌握得方法就就是正确得。这就就是人们普遍具有得一种思维态度,就就是对于自己思维能力得“本能自信”。但就就是,这种预设不就就是必然成立得,事实上,我们得知识与经验中可能存在错误得或过时得成份,所了解得信息材料中可能有不准确、不全面得成份,所运用得方法中也可能有不恰当或错误得方法,思维过程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得干扰。因此,我们得思维活动并不就就是必然科学合理得,得出得结论不就就是必然正确得,而就就是存在发生错误得可能性。因此,需要对我们得思维过程进行审查,发现并排除可能存在得错误。思维过程中存在发生错误得可能性,这就就就是需要进行批判性思维得基本依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就就就是要从对自己思维得“本能自信”,转向对自己思维得“自觉质疑”与“仔细审查”。 批判性思维就就是通过完成一套思维审查程序来进行得。审查从质疑开始,就就就是提出一系列问题并逐步有序回答问题得过程。从一

般意义上瞧,批判性思维得基本审查程序由五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包含一个问题清单。 1、问题审查 问题清单:问题就就是什么?问题就就是否恰当合理?问题表述就就是否准确、清晰?对问题就就是否具有共同一致得理解? 问题就就是思维得起点,批判性思维从“审题”开始。人们思维活动中常犯得一个错误,就就就是问题没有搞清楚,就急于思考问题,就像目标不明确就开始行动一样。有效思维得基本前提,就就就是首先要弄清楚问题,问题得含义与实质就就是什么,问题就就是否表述清楚、就就是否清晰,这些内容必须搞清楚,否则,思维从一开始就会产生错误。特别就就是在对问题进行讨论、争论时,大家都把问题搞清楚,形成对问题一致得理解,就就是进行有效讨论、争论得前提。 2、内容审查 问题清单:与问题相关得知识与经验就就是否正确、就就是否陈旧过时?与问题相关得信息材料就就是否真实、准确、全面,就就是否过时?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与问题相关得数据就就是否真实、合理?统计数据就就是否具有欺骗性? 思考问题要运用有关得知识与经验。每个人得头脑里都储存着知识、积累着经验,没有知识与经验,就就是无法思考问题得。但就就是,知识在发展与更新,经验也在不断变化,已有得知识与经验中可能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义和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义和策略 摘要: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能够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应采取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倡导过程评价等策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策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世纪,也是以创新为主旋律的世纪,迫切需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批判才能创新,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部分[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曾指出,“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来自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和校正的自我意识;这种批判性思维品质,在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2]。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和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3 ],进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4]。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一种“扬弃” 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审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布朗教授在《批判性思维指南》一书中所说:“批判性思维体现的是这样一种精神——对他人智慧及见识的探索和宽容。”[5]发展批判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1.批判性思维为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奠定基础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动力和基础,批判性思维重在“破”,而创新性思维重在“立”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6]。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激励学生打破传统思想和思维模式的禁锢,树立标新立异的信心,以大胆怀疑的精神评判传统或权威的知识结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反省自我认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发现与创造,在“ 破”与“立”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步形成主动的、独立的、审慎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为开发创新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人格奠定思想基础。 2.批判性思维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夯实了基础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和开拓精神的一代新人。在个体发展这个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对立统一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在个体内化社会文化的进程中,面对大千世界中纷繁复杂的各

批判性思维论文: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

成绩论文题目: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 课程名称:批判性思维 授课教师:? 院系:?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这个学期我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批判性思维这一课程。 由于在小学和中学教育之中养成了较为被动的思维学习习惯,从课本、书籍、刊物、电视、舆论、电影中听到的我常常都不假思索的接受,甚至有时对一些非科学照常吸收。 这节课让我清醒的看到了一些事情,武装了自己的头脑,并且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对于身边的事物有了一个更为清醒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而不再一味的去遵从和模仿。 一、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Critical)一词源于希腊文kritikos(Critic),意思是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 对于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到目前,已有众多学者提出各自的观点。 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 Ennis)1962年提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 这个定义由伯林(Sharon Bailin)发展为:批判性思维是“对相信什么或如何行动的问题情景的透彻思考,思维者想要形成理由充分地批断并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这种具体化为优质思维者的品质”。 到了20世纪90年代,批判性思维存在严重分歧,美国哲学学会运用Delphi方法(反复询问调查+专家意见+直观结果的方法)得出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综述:“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估、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探究工具。由于这个原因,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的解放力量,是一个人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强大资源。虽然批判性思维不等同于好思维,但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自我校准的现象。 最新的批判性思维定义由菲舒(Alec Fisher)和斯克里文(Michale Scriven)提出(1997):批判性思维是“熟练地、能动地解释和评估、观察、交流、信息和论辩”。 从这些我们能看到,批判性思维的含义一种是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其中包含着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亦即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阶段教师应教会学生合作与交流、分析与归纳、抽象与概括,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思想的浪漫;分析、思考问 题精确;对信息和和所学知识综合运用.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谈批判性思维能力;谈批判性思维能力,则必谈教学方法的改革.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学生的学术素养关系密 切,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 思维”.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认知方面往往具有如下能力:一是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评估证据的能力;二是鉴别事实与个人主张和逻辑判断之间差异的能力;三是能够发现普遍规律,并评价其逻辑严密程度的能力;四是正确、清晰地进行推理,并有效解 释结论的能力.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思维方面也会有很多特点,比如不草率、不盲从,对问题深思熟虑;保持好奇和质疑的态度;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歧视的存在,注意克服这些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理性地看待各种观点,理解他人,愿意修正自己的观点. 二、如何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

1.知识被问题“揪”出来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集中在”批判”二字上.一个事实或者现象一旦被我们的感官接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第一步.而这个“问”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批判性思维的效果:一针见血抑或隔靴搔痒, 差别只在一问. 现今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那就是将教师作为课堂提问的主体,片面地认为教师需要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去“启发”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力,导致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过度依赖于显式的问题而非问题的源头——实践,也导致学生批 判性思维的缺失. 2.答案由讨论“争”出来 学生对外部知识进行高效接收、合理分析、全面总结的能力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方面.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理应从尽可能多的渠道与角度为学生创造获得信息的条件,并为学生提供多 样化的思维环境. 小组合作活动以其实施方式的简单、有效而被教师广泛应用.一方面,小组活动使教师的课堂主导权移至学生,增加了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机会;另一方面,待吸收的知识也经由学生间的深入互动,得以细节化和系统化.同时,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构架也更加充

批判性思维论文

批判性思维论文 ——悖论的产生与思考 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刘可馨 1142900113 为什么会产生悖论呢?这是与人类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的。从哲学的高度看 由“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严密无误的逻辑推导”和“可以建立矛盾等价式”这三要素所决定,悖论是一种“理论事实”“理论状况”。 所谓“理论事实或状况”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悖论并不存在于纯客观对象世界,而存在或内蕴于人类已有的知识系统之中;其二,悖论是一种系统性存在物,再简单的悖论也是从具有主体间性的背景知识经逻辑推导构造而来,任何孤立的语句本身都不可能构成悖论。”既然悖论是只存在或内蕴于人类“知识”体系之中的矛盾,那它就只能是一种逻辑矛盾。“同一属性属于某一对象同时又不属于这一对象”是逻辑矛盾所“断言”的内容。“断言”词在这里非常关键,因为任何断言都会是认知主体的断言,使用该词旨在表明,逻辑矛盾属于认知”范畴,只能作为一种认知上的结果存在于认知主体的认知系统当中,因而是一种“理论”事实或状况。更具体地讲,悖论的出现是认知主体在以思维把握客观对象中存在的对立面统一的辩证结构或辩证过程这一过程中犯错的结果。既然悖论是经由逻辑推导构造出来的,而逻辑推导所连接的是背景知识与矛盾结果,那就说明悖论所由以导出的行程也就是一个论证的过程;如果将这个论证整理出来,其如上三要素也就分别对应着该论证的论据、论证方式和论点。不过,这种论证有其特殊性:其一,由以推导的背景知识既可以是人们公认的明晰知识,也可以是认知共同体不自觉地使用的预设,在相关理论中往往居于重要位置或隐藏在理论深处,不易引起怀疑;其二,作为推导结果的矛盾等价式及其变种,并不是论证者从一开始就想论证得出的,而是“意外”推出的;其三,正是出于清理这种矛盾的现实需要,才促使我们回过头去考察另外两个要素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从而展示批判性思维在逻辑悖论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 悖论(paradox)来自希腊语“para+dokein”,意思是“多想一想”。这个词的意义比较丰富,它包括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数学结论,那些结论会使我们惊异无比。悖论是自相矛盾的命题。 悖论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比如:“没有绝对的事物”,但仔细想想就知道,“没有”就是绝对的事物,认同它对的同时,恰恰也说明它是错的。悖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正确。悖论的成因极为复杂且深刻,但深入研究有助于数学、逻辑学、语义学、形而上学等等理论学科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意义。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 发生则推导出A。 我认为悖论的产生与人类思维的局限性是有关的,人类思维只能在概念,范畴中进行,

批判性思维论文

批判性思维论文用动物做药物实验时是可以接受的 班级:管理学创新实验班 学号:U201010818 姓名:梅诗进

用动物做药物实验时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应对各种难以治愈的新奇疾病,为了使生产的药物对人类产生较小的副作用甚至没用副作用,现在许多新药在给人类服用之前都必须在动物身上做实验。针对这一现象,不同人持有不同的观点。那么我们到底应不应该用动物做药物试验呢?以我之见,用动物做药物实验是可以接受的。 首先,用于做实验的动物不是来自于大自然。(1)他们都是研究人员通过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获得的。因此他们对这些动物拥有所有权。在法律中,如果人对动物拥有所有权,那他有权决定如何处置这些动物。反对用动物做药物实验的人可能就会反驳道:“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人虽然是 高级动物,但是也是一种动物。而且,动物也有感觉,也有情感,也有自己的语言……从这些发面看,动物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那么依照你的说法,你是你的父母生育和抚养的,那么他们是否有权决定你的生死?”但是我应该承认动物的智力相对较为低下,没有理性,没有思维,没有伦理道德。因此动物和人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不能把动物和人进行比较。 针对这一点,反对者又可能提出:“法律是有人来制定的,它含有人类的主观观点。而在这我们讨论的是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我们不能参照人类的标准,因为那对动物不公平。”但是,即使是从自然法则来看,用动物做药物实验时是可以

接受的。(2)大自然的法则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而在这场大自然的竞争中,人类是强者,是胜者。所以,用动物做药物实验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看,(3)猴、猿、小白鼠等动物的基因和人有90%以上是相似的。所以用他们来做实验所获得的信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科学家们研制新药有很重大的意义。对此,反对者极有可能提出的观点是:“长期关在狭小的笼子里且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实验动物大多会出现精神异常。而用这样的的动物做科学实验,其价值值得怀疑,至少会影响所得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4)而真实情况是:实验动物必须饲喂质量合格的全价饲料;实验动物的饮水都符合卫生标准;实验动物的垫料应当按照不同等级实验动物的需要,进行相应处理,达到清洁、干燥、吸水、元素、无虫、无感染源、无污染。 依照法律来看,人类对实验动物有所有权,所以他们有权决定如何处置这些动物;从自然法则来看,人类是自然竞争中的强者,所以,用动物做药物实验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从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来看,猴、猿、小白鼠等动物的基因和人有90%以上是相似的,所以用动物做药物实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综上所述,用动物做药物实验时是可以接受的。 参考文献: (1)《实验动物之来源、适用范围及管理方法》第一点

批判性思维中常见谬误的探析

丨文史纵横E5本文为包头师范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I S E C理念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教学案例研究》(B S J G16Q003)阶段性成果 批判性思维中常见谬误的探析 马媛媛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00 ) 【摘要】本文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不仅要求恰当的提问、合理的论证、清晰的思考,还要求会辨 别思维中的谬谡,警惕他人主张中的非智力因素,剔除自己思维中的不理性因素.谬误是批判性思维中最常见的障碍,文章 对诉诸人身的谬说、假两难推理、错置举证责任、诉诸情感的谬误四类常见谬f t进行了阐释与探讨.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谬误;探析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考“思考”的思维方式,它要求 人们能够对自己的思考做出理性的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不 仅要有恰当的提问、合理的论证、清晰的思考,更要能够有 承认错误的勇气以及发现错误的能力。在这些错误中,批判 性思维常常用“谬误” 一词。 谬误(fallacy)—词源于拉丁词falkx (欺編的)和 fallere (欺骗)。由此可见,欺骗的两个方面都体现在其中,一是“欺骗他人”,另外是“欺骗自己”。正因如此,你是 否有勇气承认自己内心的自我欺骗,成为你是否能够理性思 考的关键,在用这种方式去思考别人的思维方式,也成为评 估别人思维方式的关键。 在《牛津英语大辞典》中,对谬误有以下五种解释:(1)欺骗,欺诈,诡计。(2)欺骗的,擅长误导的,不可信的。(3) 欺骗性或误导性言辞〇( 4 )误导性观点、错误。也只被欺骗。 (5)诡辩性的,不合理的,错误的,错觉。(6)不合理的、诡辩性的、错觉。 谬误的种类数不胜数,若详细划分,恐成百上千。本 文对诉诸人身的谬误、假两难推理、错置举证责任、诉诸情 感的谬误四类常见谬误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 诉诸人身的谬误(人身攻击谬误) 诉诸人身的谬误(the ad hominem fallacy)是众多谬误 中最常见的一种。概括来说,这种谬误就是把把提出论证的 主体与该论证本身的特征混淆。提出论证的主体,一般为某 人,论证本身为这个人提出的论证。在拉丁文中,“诉诸人身”的意思是“针对这个人”。举例来说,“小明这个人很有创 意的人,小明提出的所有观点都很有创意”,这种论证显然 是错误的。也就是说,这种论证方式,并没有指向论证本身,而是指向了提出论证的人。 “小明正在主张A,小明是个笨蛋,所以A不真。”一 个人身上可能有很多缺点,比如愚笨、自私、冷漠、残暴,但是,这个人身上的缺点并不等于这个人的观点、论证中有 这样的缺点。譬如我们会听过类似话语“那个贼眉鼠眼的人,肯定不是好人。”这个说法不但攻击这个人的相貌,还企图 以此推论这个人不是好人。相貌与好人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 系。企图以相貌推断人的好坏,也是犯了人身攻击谬误。 二、 假两难推理 假两难推理(false dilemma/False dichotomy)也是推 理谬误中最常见的一种谬误。逻辑结构是“要么X,要么Y”和“如果非X,那么Y”。 现实生活中关于虚假两难的案例,最著名的就是“我 和你妈同时掉水里,只能救一个,你会救谁?”回复一:“肯 定救你,我妈同事我又不认识。”回复二:“救我妈,她给 了我生命。然后和你一起死,没有你,生命对我没有意义。”这个问题,看上去有趣,实际上是虚假两难的典型例子。因 为不仅仅是救一个,放弃一个的问题,而是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比如,两个都能救起来,或者两个都救不起来。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经常说:“同学们,你们必须每 节课都到课,否则,你们将通不过考试”,老师给学生的选 择只有两个,一是每节课到课,通过考试;二是有一次不到 课,通不过考试。而实际上,还有其他选择,例如,缺课一 次,也能有补救的办法,通过考试。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也 知道了,假两难看似只有两种选择,而实际上还有其他选择。 三、 错置举证责任 错置举证责任(misplacing the burden p ro o f)是另一■个常见的谬误。简单的说,这一谬误就是将举证责任放错位 置,举证责任这一概念经常用在法律层面,但是在论证过程 中,不恰当地将举证责任分配给争议的另一方的现象屡见不 鲜。这种论证谬误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技巧,作为独立的思考 者,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以免被误导。 举证责任一般情况在是在主张者一方,即谁主张谁举 证。 例如,学生甲:我要买一张学生票。 售票员:请出示学生证。 学生甲:我忘记了带学生证。 售票员:那就不能买学生票,因为你没有办法证明你 是学生。 学生甲:那你如何证明我不是学生? 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主张一方需要提供举 证责任,在这段对话中,学生甲先提出的主张,主张要购买 学生票,因此举证责任应该在学生甲,但是学生甲没有携带 身份证,他让售票员举证,证明他不是学生,这就犯了错置 举证责任的错误。 在论证过程中,举证责任在主张方的原因有以下两方 面:第一,初信度。当某主张与我们的背景信息越一致,其 初信度就越高。提出主张的人,在对其主张应有相应的背景 信息,其背景信息能支撑其主张,当需要主张人举证时,往 往代表其他人对其主张有一定的怀疑,对其主张的相关背景 信息缺失,因此,主张人的举证责任就越大。第二,先肯定 后否定。在其他条件一致时,举证责任应该置于对问题肯定 的一方,而不是否定的一方。换句话说,在要求提供“为何 并非如此”的理由前,要先证明“为何如此”(某些特定法 律案件除外)。 四、 诉诸情感的谬误 诉诸情感的谬误(the ad emotion fallacy)是谬误的一 大类,其中情感包括很多种,因此,这一谬误下,还有许多 细小的分类,如诉诸愤怒的谬误、诉诸同情的谬误、诉诸恐 惧的谬误、诉诸谄媚的谬误等。本文主要探讨前三种。 1、诉诸愤怒的谬误(argumentum ad iram) 是诉诸情感论证中的一种,这种谬误是指在论证中用 愤怒、狂躁、仇恨代替论证中的证据。例如,(下转第98页) 新西部NEW WEST 2019年01月下旬刊|91

二语写作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估及其启示_郑玉琪

中国大学教学 2010年第1期 78 二语写作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估及其启示 郑玉琪 摘 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有助于汲取知识、自我调节和正确判断。我国的高等教育对批判性思维研究不够,在教学中也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潜能,因而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培养。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定量和定性(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二语写作中的批判性思维状况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中国学生具备正性批判性思维倾向,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和判断,运用证据支撑个人的观点,愿意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这一结论与传统的对亚洲学生的评价很不相同,对写作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特质;二语写作;评估;启示 一、批判性思维 大学生是否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衡量其基本素养 的重要参数之一,而评估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倾向以及培养他们的相关能力已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界所关注的重要论题。批判性思维的性质是什么?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作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思维过程[1]。其实,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批判性思维可以应用于思维过程中对认知和判断产生重大影响。现有的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判断、推理等逻辑层面上,较少与语言技能或课程结合起来,显得有点抽象和空泛。在二语写作中,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综合考虑各方观点,不随波逐流,擅长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使用足够的论据加以证明。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写作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学者杜威提出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进一步指向的结论”[2]。Robber 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个体以后天的客观经验为基础,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性的思维[3]。比较权威而且全面的是美国哲学学会1990年运用Delphi方法得出的关于批判性思维和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的综述:“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探究工具。 虽然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各不相同,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批判性思维是对个人和他人的观点做出质疑、反思和判断。具备批判性思维的人具有探究精神,善于思考,看问题透彻,说服力强,在语言技能,尤其是写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悟性,因而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二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二语写作是一项重要的产出性语言技能,在读听说写四项技能中被认为是最难的。传统的写作教学不太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师倾向于演绎型灌输式教学,向学生系统介绍写作技巧和常识,并提供一些范文供学生阅读模仿。教师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作文练习,有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有时则可作为课外作业。学生一般不能自由选择题目,也很少有机会在一起集思广益,探讨如何就某个专题进行写作。教师收到作文后进行批改,如果班级太大或学生人数较多则可能批改部分练习,批改时以指出语言错误为主,并给出作文成绩。教师在讲评时重点讲解句子和词汇层面的错误,而学生关注的主要是得分。以上这种较为普遍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应用,学生充其量只是被动地吸收,没有机会对老师的讲课、别人和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和进行评判。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学生本来就不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特质呢?其实不然,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源自于西方的“语法—翻 郑玉琪,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批判性思维论文

辩证地看待张悬国旗事件 2013年11月2日,张悬前往曼彻斯特大学演出,她看到第一排的台湾学生手持青天白日旗,张悬把旗子接过来介绍说“是从我家乡来的‘国旗’”,此举引发现场大陆学生歌迷的不满。部分歌迷为了缓解气氛提出“No politics today ”,张悬回应“我不知道你这句话哪里学来的,我觉得一点都不酷,我很自豪介绍我的国家,这不是政治,这只是一面旗子。”这一些列的事件引起在场大陆留学生不满,留学生随后在网上发文,直指张悬有“台独”思想,此文一出,引起激烈讨论。众多的网友不断地对张悬进行人身攻击,并呛“婊×有种就不要来大陆开演唱会”。 张悬随后在网上回应道“给亲爱的大家与各界,昨夜凌晨抵达台北,各界已有传达给我此次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演出风波,请容我简单说明目前的状况,对于版面管理,我与管理员此次不会将任何激烈的字眼与言论删除,我的声明和针对个别问题的回复分作两篇, 内容所言我诚心写下并对它们负责,希望以此与各界交流。 当天演出多以华人学生为听众,我在演出进行中,看见前排的台湾学生带来了“国旗”还有写我名字的灯牌,两者我在演出中都有拿上台,并非刻意预谋或有心拿出来定义这场演出。因为见到台下的英文听众,所以说到了这是从我的家乡来的“国旗”,话还没有说完,即有观众以英文发言“no politics today”,我相信我的发言被误解,所以停下来对话,尝试说明 “it's just flag presenting where these students and i are from, and it's not politics.” 我知道我在与华人学生对话,但仅以英文发言,我当时无从得知她是何地而来的学生,我并不是因其身分而回复我的看法。 因为我的发言被打断,在现场大家都听得到的情况下,我希望能完成这个对话, 期间我是诚心在说明“我从来不会因为看到任何地方来的旗子而觉得被冒犯或不开心”。

浅析批判性思维 结课论文

西南大学沈娇 222012310011048 2012级外院英(师)10班 浅析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其中包含着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亦即通常所说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此意义上,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独立人格的基础。其次,它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能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可选择的解释,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创造力的基础。离开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审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然批判性思维往往不是指断言的真假本身,而是指批判性思维的主旨是关于思维的的思维——当我们考量某个主意好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在进行批判性思维。由于思想决定行动,我们如何考量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往往就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是不明智。 批判性思维包括三个部分:首先,需要提出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指向事情的本质;其次,需要努力用推理来回答这些问题;第三,需要我们相信我们推理的结果。一个问题是否有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问问题的态度。尽管问问题对开始批判性思维很重要,但仅仅问问题是不够的;问题需要回答(或者至少是解决它)。通常,我们提出问题后只是担心,或是折磨自己,甚至推迟行动,而不是通过思

考去试着解决它们,培养批判思维,做到不迷信权威,不囿于以往的结论,敢于提出质疑,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 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分为:识别论题,识别论据,识别论证,形成判断。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思维方面会有很多特点,比如不草率、不盲从,对问题深思熟虑;保持好奇和质疑的态度;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歧视的存在,注意克服这些偏见对判断的影响;能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理性地看待各种观点,理解他人,愿意修正自己的观点。批判性思维的含义一种是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其中包含着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亦即通常所说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此意义上,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独立人格的基础。其次,它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能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可选择的解释,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创造力的基础。离开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以批判性思维推进高中议论文写作

以批判性思维推进高中议论文写作 面对公众话题或公众现象,我们的大多数高中生患上了“集体失语症”。在核心素养被大声疾呼的当下,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在公众说理场域,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思维倾向和人格气质,既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人文精神。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关涉现代公民的批判精神和理性美德的培育。 一、以质疑审视观点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说理文。观点是议论文的统帅,是全篇的灵魂。就某个问题或某件事面向公众说理,要预设其他立场尤其是反方立场,站在其他方立场上质疑自己的观点,因为在理性和逻辑面前,任何人或思想都没有对于质疑、批判的豁免权,任何思想和观点都要经过理性的质疑和批判。面对材料作文,脑海中冒出的观点也许不止一个,比较鉴别这些观点,从中筛选出最佳观点,但所谓的最佳观点一定是最佳的吗?如何界定自己观点中的关键词?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有无界定清楚?有无边界模糊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否有漏洞?有无普遍的意义?需要补充和完善吗?别人会支持我这个观点吗?如果不支持甚至

反对,可能会有哪些理由? 以高考模拟考作文为例:“1796年,英国天文学家马斯基林发现助手测定的星体运行时间总是比自己测定的慢0.8秒,便以缺乏责任心为由辞退了助手。此事引起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的关注,经深入研究,他发现人与人的反应时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与责任心无关,而与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存在个体差异有关。” 这则材料的核心事件:马斯基林发现助手比自己测时慢,以缺乏责任心为由辞退助手,贝塞尔经研究发现人与人的反应时间的差异,发现了科学规律。关键词“差异”很容易捕捉,部分学生经由“差异”联想到“换位思考”“包容”“尊重”“理解”“合作交流”“差异为美”等,这种思维偏差主要是与思维的跳跃与不严谨有关,与缺少相应的思维训练有关。对此,不妨尝试如下思维训练: 观点核心词:换位思考 己方预判:因为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待人处事要换位思考。 他方质疑:第一位天文学家是因为没有换位思考所以误伤助手的吗?第二位天文学家是因为换位思考所以发现规 律的吗? 自我校准:上述因果关系成立吗?回到核心事件的起点:两位天文学家面对助手测时慢(人与人的反应时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