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5.7事故学习记录
2020.05.7安全教育记录(4.29山东济宁工地塔吊倒塌)
![2020.05.7安全教育记录(4.29山东济宁工地塔吊倒塌)](https://img.taocdn.com/s3/m/049814eac77da26925c5b0b0.png)
安全教育记录安3-2教育类别:经常性教育教育课时:2小时年月日单位名称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主讲单位(部门)项目部(安全综合办)主讲人王鹏飞工程名称嘉定城北大型经济适用房(南块)5#地块受教育单位(部门)人数教育内容:2020年4月29日,山东济宁泗水一建筑工地突发一起安全事故,该工地的一塔吊突然折断,导致正在塔吊上工作的3名工人摔下,其中有1人不幸身亡,另外2人受伤。
事故发生之后,相关部门对此也是高度重视,4月30日,泗水县应急管理局执法大队回应表示,2名伤者之所以大难不死,是因为受到了施工安全网的阻拦,目前2位伤者还尚在医院接受救治中。
总结全国各地常年不断的塔吊倒塌事故原因,从大的方面看不外乎三个:一是塔吊安装与拆卸方面的问题,二是使用方面的问题,三是塔吊本身的质量问题。
一. 安装与拆卸方面问题造成事故的原因1. 安装与拆卸队伍无资质,无证承揽拆装任务。
安装与拆卸单位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均不具备条件的要求,是导致事故重要原因。
2. 安装与拆卸无方案、无安全技术交底,凭经验。
拆装单位不编制拆装方案,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凭经验违章蛮干,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3. 安装与拆卸施工中违反拆装程序。
拆装单位在拆装过程中不按塔吊使用说明书中关于拆装的先后顺序进行拆装,不按拆装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作业,图省事,凭想象。
4. 不办理拆装申请和验收手续。
塔吊使用单位和拆装单位不按规定办理拆装申请和验收手续,失去了政府主管部门把关的机会。
二. 使用方面问题造成事故的原因1. 操作和指挥人员无证上岗。
塔吊司机和指挥人员未按规定经过专业培训取得资格证书上岗作业,不具备相应专业技能和知识。
2. 操作和指挥人员违章操作,违章指挥。
如超载起吊、斜吊,在施工现场用塔吊吊住砼泵输送管打砼且随意回转等等。
3. 操作人员对设备日常检查、保养不够,致使塔吊存在机械方面的安全隐患。
如对塔吊力矩限制器性能了解不够,对其是否真正起作用不清楚,致使在其失效的情况下,误以为其工作正常而导致事故。
安全事故警示教育记录
![安全事故警示教育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01ceb3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7d.png)
安全事故警示教育记录
会议日期
2023.3.15
地点
办公室
主持人
记录人
会议主题:转发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XXXXXXXXXXX的文件
会议内容:
1、由安全科科长XXX宣读了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XXXXX的文件。
2、吸取事故案例教训:生产科人员结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吸取经验教训。
3、提出防范措施:
a认真学习案例经验教训,结合工作实际,极进行反思,查找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不足,落实隐患整改,有效防范安全事故。
b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气瓶充装作业。管理人员加强现场安全隐患排查,对不规范的操作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
c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汇报,坚定防止弄虚作假,加强巡查力度。
d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员工个人自保互保意识提升个人素养,加强班前会排查,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事故回顾学习记录及效果评价(打印,留空表)
![事故回顾学习记录及效果评价(打印,留空表)](https://img.taocdn.com/s3/m/67a751a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3.png)
事故回顾学习记录及效果评价(打印,留空表)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管理人员学习资料一、我国标准分类1、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质标准标准法规定:保证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执行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标准。
2、强制性标准限制在以下8大范围①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②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③产品及产品生产、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技术要求;④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他要求;⑤污染物排放限制和环境质量要求;⑥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⑦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⑧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3、GB8408-20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与其他游乐设施标准的关系GB8408-20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涉及到人体健康和人生安全,是游乐设施方面的安全标准。
其他游乐设施标准当涉及到人身健康和安全时,都需遵照GB8408-20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标准的要求。
二、游乐设施安全监察的法规标准体系1、目前分四个层次: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2、目前,我国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督管理的最高层次的法规是《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
3、我国进行的大型游乐设施的全过程安全监督管理的依据是《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条例》。
三、需要掌握的知识1、大型游乐设施分级的原则和级别大型游乐设施分级的原则是:速度、高度、摆角和乘人数量。
大型游乐设施分为:A、B、C三级。
2、目前游乐设施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分成多少类?每类的名称是什么?目前我过游乐设施的分类主要是依据其结构及运动形式划分的。
根据当前游乐设施的品种,将其分为五十类,即:转马类、滑行类、陀螺类、飞行塔类、赛车类、自控飞机类、观览车类、小火车类、架空游览车类、光电打靶类、水上游乐设施、碰碰车类、电池车类、无动力类游乐设施及其他类。
如海盗船即属于观览车类游乐设施。
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记录(3篇)
![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03203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1.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水域活动增多,溺水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
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我校特开展了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
以下是本次安全教育的记录。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学生对溺水事故的认识,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
2. 增强学生的防溺水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方法。
3. 培养学生遵守水域安全规则,确保自身安全。
三、活动时间2022年6月1日四、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五、活动对象全校师生六、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由学校安全主任主持,邀请专业人士进行防溺水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1)溺水事故的危害及原因分析;(2)常见溺水急救方法;(3)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4)水域安全规则及注意事项。
2. 观看防溺水宣传片组织全体师生观看防溺水宣传片,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严重性,提高防溺水意识。
3. 学生互动环节(1)知识问答: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讲座内容,加深印象;(2)情景模拟:模拟溺水现场,让学生学会自救、互救方法;(3)宣誓活动:全体学生宣誓,坚决遵守水域安全规则,确保自身安全。
七、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全体师生对溺水事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提高了防溺水意识。
2. 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自救、互救方法,为应对突发溺水事故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全体师生纷纷表示,将严格遵守水域安全规则,确保自身安全。
八、后续工作1. 学校将继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定期组织观看防溺水宣传片,开展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们的防溺水意识。
2.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及时发现并制止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等危险行为。
3. 加强校园周边水域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通过本次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我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溺水事故的发生率将会得到有效降低,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第2篇一、活动背景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学习签到记录文本
![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学习签到记录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8e7ead62102de2bd960588df.png)
“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学习签到记录日期地点内容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学习主持人记录人学习内容:【爆炸新闻】凯里一咖啡厅液化气罐泄漏爆炸,临街玻璃散落一地,幸无人员伤亡。
2017年3月6日下午14时许,贵州省凯里市韶山南路一咖啡厅液化气罐发生泄漏爆炸,震碎玻璃门窗。
事发后消防部门迅速赶往处置,现场未造成人员伤亡。
14时39分,消防官兵到达事故现场,经外部侦察发现二楼咖啡厅窗户玻璃全部震碎散落一地,侦查组深入内部侦察发现厨房有4个94公斤型液化气罐,其中2个正在发生泄漏,一旦遇到火星极易造成爆炸,现场情况万分紧急。
中队指挥员即刻组建5个救援小组有序展开救援:战斗小组单干线出2支水枪、1台移动水炮对现场进行控制,进一步冷却罐体、稀释可燃气体浓度。
侦检小组携带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探测仪检测周围可燃气体浓度及毒害成份,同时侦查有无人员伤亡情况;保障小组由中队指挥员立即联系支队指挥中心,联系公安、交警、供电、燃气等部门到场维持秩序,实施交通管制和切断电源。
警戒疏散小组与现场执勤民警迅速扩大警戒范围,有序疏散过往车辆、人员;供水组从附近市政消火栓向主战消防车不间断供水。
15时40分,燃气公司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侦测无爆炸危险,4名消防官兵迅速关闭泄漏气罐阀门并转移至空旷地带,再次利用水枪进行持续性冷却。
记者及时赶到事发现场,现场两岸咖啡的外装玻璃大部分都被震碎散落在路边,导致停放在两岸咖啡的两辆车辆受到了一定的损坏,其中包括一辆保时捷。
在两岸咖啡楼下上班的陈女士告诉记者,爆炸发生时,她听见“嘣”的一声巨响,陈女士在和自己的同事跑出店面时发现楼上的“两岸咖啡厅”还冒着烟……16时20分,消防官兵确定现场无安全隐患后撤离现场。
根据凯里公安最新信息显示,该事故无人员伤亡,经初步勘察,系该餐厅液化气罐泄漏造成气体膨胀引发冲击波导致玻璃门窗破裂,目前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安全警示:1、该起事故初步判断是操作人员不当造成液化气气瓶发生泄漏,泄漏发生闪爆;2、发生液化气泄漏后,人员撤离迅速,未造成人员重大伤亡;3、泄漏放生后,报警及时,消防出警迅速;4、此起事故发生后了解,供气单位是凯里常乐液化气公司;5、此起事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起燃气爆炸事故,为起到安全警示效应,各单位、门市部要立即组织学习,举一反三,要通过此起事故安全警示教育学习、分析事故原因,查找自身短板,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门市部要扎实有序开展“入户安全检查和用户安全操作培训”,消除用户家中液化气使用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完整版)事故回顾学习记录表(12.2.3)
![(完整版)事故回顾学习记录表(12.2.3)](https://img.taocdn.com/s3/m/4a802d371a37f111f0855b7f.png)
(1)洗气塔煤气出口阀内有煤渣,关闭不严。
(2)水封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水封中无水。
(3)有关领导违反化工部颁发的有关规定,计划不当,劳动组织混乱,未安排人员关闭洗气塔进水阀,也未打开洗汽塔放空阀,致使煤气从气柜经水封、洗气塔煤气出口、洗气塔进水管线反串到冻破的消火栓而逸散至消防并内。
(4)作业人员判断处理失误,在洗气塔已由二次用水改为一次用水后,仍按用二次用水的方法切断煤气源。
(2)存在应力腐蚀。由于返修、整形和焊缝过高而引起焊缝局部受力过大,在静拉力和介质作用下,破坏了表面保护膜,产生了应力腐蚀。
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由于这起事故主要是制造质量问题,要求制造厂认真贯彻有关制造方面特别是焊接质量方面的规定,以保证质量,此外,投用后,使用单位应定期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忌盲目蛮干,不按科学办事。
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1)加强液氨充装管理,严格执行充装规定;
(2)指定专人进行充装,对金属软管定期检验,及时做好充装记录;
(3)改造现有充装平台,岗位操作人员配备氧气呼吸器等防护用具。
事故回顾学习记录表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部门/
参加人员
学习内容
指挥失误、吊钩碰人坠落
事故经过:
事故简要经过:
起重班副班长胡某,指挥吊吊小瓶车间一件十字形天窗架上弦水平支撑到轴之间。起重工韩某等四人在天窗架上各把一角,安装(标高。支撑就位。穿好螺栓后,胡某指挥吊车落钩。在转臂过程中,吊钩碰在韩的背上,韩(男,32岁,三级起重工,本工种工龄五年)身体失去平衡,头朝下坠落到混凝土楼面上,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回顾学习记录表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部门/
停工整顿学习记录
![停工整顿学习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45ed7aea6c30c2259019ef4.png)
主送单位
抄送单位
发文单位
学习记录
工程名称: 编号:
会议地点
施工人员驻地
会议时间
207”事故、“5.14”事故教训
本次学习内容:
2017年5月18日,施工项目部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队施工负责人及主要管理人员(见签到表)在施工人员驻地组织深入学习吸取“5.7”事故、“5.14”事故教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1、本次学习会议会上向所有参会人员首先宣贯了江西省送变电建设公司“5.7”分包人身死亡事故的报告和国网青岛供电公司“5.14”分包人身死亡事故情况报告,此次人员伤亡事件为每个工地敲响警钟。
2、在会议上参会人员进行了讨论,“江西送变电5.7分包伤亡事故”刚刚发生,山东青岛公司恒源送变电工程公司未吸取事故教训,依旧我行我素,盲目施工。盲目施工是可怕的,对安全风险点不清楚,对安全预控措施不落实,漫无目的,随意施工,这就是事故之源。
发文时间
3、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要避免野蛮施工和盲目施工等危险的施工方式。首先项目部要求施工人员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本次事故教训学习并不是“做做样子”,要真正落实下去,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班组人员内部进行二次学习。另外,项目部将不定期对现场、驻地进行安全巡查,对现场分包人员进行身份核实,杜绝工人未进行培训交底考试便私自上岗工作的行为。同时,对登高作业人员进行核查,保证登高人员均持证上岗,严禁没有登高作业证的人员进行登高作业。本着“安全工作无小事”的工作态度,从细节抓起,任何小小的隐患都不放过,采取针对性果断措施,确保电网建设安全、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交通安全教育记录事故(3篇)
![交通安全教育记录事故(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c4e07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6.png)
第1篇一、事故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逐年增加,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然而,尽管如此,交通事故依然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一起发生在我国某市的交通事故为例,记录事故经过,分析事故原因,以警示广大交通参与者。
二、事故经过2021年6月15日,我国某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
当天下午5点左右,一辆小型轿车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在交叉路口发生碰撞,事故导致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当场死亡,轿车驾驶员受伤,两车不同程度受损。
事故发生时,轿车驾驶员张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沿东西方向行驶,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李某沿南北方向行驶。
在交叉路口,张某驾驶的轿车与李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发生了碰撞。
事故发生后,张某和李某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三、事故原因分析1. 电动车驾驶员违规行驶经调查,事故发生时,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李某未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且在通过交叉路口时未遵守“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原则。
李某在行驶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及时发现前方来车,导致事故发生。
2. 轿车驾驶员操作失误轿车驾驶员张某在通过交叉路口时,未能及时发现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李某的违规行为,且在发现险情后,未能及时采取制动措施,导致事故发生。
3. 道路设施不完善事故发生地点的道路设施不够完善,交叉路口没有安装明显的交通信号灯,给驾驶员带来了安全隐患。
4.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足尽管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但部分驾驶员对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导致事故发生。
四、事故警示1.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我们要时刻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遵守交通规则在道路上行驶时,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确保行车安全。
3. 加强道路设施建设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道路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道路信号灯、标志标线等设施,提高道路通行安全。
办公楼火灾事故教训记录
![办公楼火灾事故教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d3b623d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7.png)
办公楼火灾事故教训记录1. 事故概况在某一天的清晨,一场突发火灾发生在某办公楼的六楼。
起火原因初步判断为电线老化导致短路引发火灾。
由于事发时间较早,大部分员工尚未到岗,因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办公楼内部以及一些办公设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
2. 事故原因分析1)电线老化问题经过初步调查,办公楼六楼的配电线路存在老化问题,导致电线绝缘性能下降,易发生短路或火灾。
这也提示我们,在办公楼使用电线和设备时,一定要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设备。
2)消防设施疏于维护发现,在火灾发生时,部分消防设施出现了故障,例如灭火器用尽、喷淋系统未作定期检查维护等。
这说明,办公楼的管理部门在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巡查上存在疏忽,应该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3. 教训与反思1)加强设备维护办公楼的电线设备和消防设施是预防火灾的关键环节,本次事故的发生提醒我们要加强对这些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状况,避免老化设备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员工也应该具备相应的设备维护知识,随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加强应急预案演练虽然本次事故未引发人员伤亡,但存在一些疏漏。
在火灾发生时,部分员工并不清楚应该如何疏散,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也不甚明了。
这说明我们的应急预案演练需要加强,全体员工应该定期参加针对火灾的应急演练,掌握疏散途径和使用消防设备的方法,提高员工自救和互救能力。
3)建立安全意识办公楼内部的安全意识还需提高,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更注重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管理部门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共同维护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4)定期检查维护对建筑的消防设施,电线设备和消防通道应该定期检查维护。
确保各种设施的正常使用,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记录。
同时,在事故发生后,还需对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进行重新的审查和修改,根据实际情况修订预案。
“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学习签到记录
![“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学习签到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2361eb894a7302768f99391f.png)
“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学习签到记录爆炸的原因,除了用户大意忘关阀门外,液化气罐在长期充装、运输、使用过程中受到碰撞、曝晒、介质腐蚀的伤害,会产生疲劳裂纹、凹坑、变型、腐蚀减薄等缺陷,这些缺陷是导致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哪些做法导致暴炸?●钢瓶超量充灌:这是钢瓶发生爆炸最主要的原因。
民用液化气罐有多种规格,如5公斤、15公斤,但钢瓶的灌装量绝对不可超过其容积85%。
超量充灌的钢瓶即便正常使用,也具有爆炸危险。
而当“超重”钢瓶受到太阳高温曝晒、火炉或暖气片的烘烤、室内外温差的陡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加大爆炸的可能性。
●钢瓶倒卧燃烧:钢瓶体是圆柱形,装有减压阀会产生偏重,如倒卧会使减压阀出气口朝向地面燃烧,若地面是水泥、沥青、石板等,燃烧的温度会辐射到瓶体上,使钢瓶局部受到火焰的直接烧灼,钢瓶内的液化石油受热后迅速膨胀,便会发生爆炸。
●用热水烫瓶底:这种情况在冬季发生得比较多。
为了使液化气火烧旺起来,有的用户用热水浇烫、火烤钢瓶的方法,尤其是用火烤钢瓶,会使钢瓶失去应有的强度,很容易导致钢瓶爆炸。
●钢瓶带病工作:钢瓶是压力容器,必须在“体格结实、没有毛病”的情况下工作。
如果长期使用,缺乏检查、保养和维修,钢瓶就会出现锈蚀穿孔、裂纹,以致丧失耐压强度,稍遇高温、挤压或碰撞就会发生爆炸。
遇液化气罐着火或爆炸时怎么办●家中液化气罐起火时,尽快拨打电话报警,并及时疏散屋内人群。
如果液化气罐受热时间较短时,应立即关闭液化气罐阀门,并及时切断电源;如果受热时间较长,不要马上关闭阀门或使用冷水浇灭,以免引起爆炸。
●要在安全场所等待消防人员赶到,对液化气罐进行均匀冷却,再进行灭火,切不可将着火的液化气罐倒在地上。
因为液化气罐立在地面燃烧,无论出口是否装减压阀,一般不会发生爆炸,而横卧的液化气罐内的液化石油气会经瓶口流出,膨胀250~300倍,燃烧时产生高温,导致气瓶爆炸伤人。
●如果慌乱中不慎把液化气罐碰倒,一定要及时把它竖起来。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与学习记录(样例5)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与学习记录(样例5)](https://img.taocdn.com/s3/m/c41c1eb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1d.png)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与学习记录(样例5)第一篇: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与学习记录“5·23”车辆爆炸学习记录2017年5月23日,河北省张石高速公路涞源段浮图峪隧道发生了一起运输危险化学用品货车燃烧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3人重伤,并造成高速公路坡下43户民房受损、12民村民轻伤,经调查该事故时由于持续下坡过程中,驾驶员连续采取制动措施,导致高温自燃,使运输的氯酸钠发生燃烧后引发爆炸。
伤害及其恶劣。
作为一个危货运输公司我们应该认真从中吸取教训,严禁类似的事故发生。
这起事故暴露出涉世企业在危险货物运输管理中没有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违反国家法规标准规定运营、安全应急处置不当等突出问题。
所以本次学习主要强调以下几方面:1、严格落实公司车辆联网联控安全监管,监控中心发现驾驶员在运输过程中多次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动态监控频繁报警,监管人员应该立即警告行驶的驾驶员采取措施予以提示、制止。
2、危货运输所有人员要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红线,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针对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深入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并做出相关的整改。
加强对车辆及驾驶员的安全管理。
3、严格落实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学习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必须熟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了解所装运危险货物的性质、危害特性。
严格执行《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等标准,不得违章作业。
4、严格公司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
按照规定定期维护、检测、使用和管理专用车辆。
禁止公司职员使用报废的、擅自改装的、检测不合格的车辆进行运输。
第二篇:交通事故案例分析撞车之后被告李伟(化名,19岁)驾驶被告李成(化名,44岁)名下一辆轿车行至人行道,适逢原告赵莉(化名,77岁)在人行横道内横过马路,人车相碰,致事故发生原告受伤。
原告受伤后立即被送至医院治疗,但一度昏迷,无法脱离危险。
交警支队作出的事故责任认定:被告李伟驾驶机动车经人行道时未停车让行,该过错行为与本起事故之间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事故警示教育班会记录(3篇)
![事故警示教育班会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91fe5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4.png)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我校决定于2023年X月X日召开一次事故警示教育班会,通过学习事故案例,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能力。
二、班会目的1. 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 学习事故案例,吸取教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同学们的安全习惯,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规范。
三、班会时间2023年X月X日四、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班会主持班主任:张老师六、参会人员1. 全体同学2. 班级家长代表3. 学校安全管理人员七、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2. 安全教育讲座3. 案例分析4. 同学讨论与分享5. 班主任总结6. 家长代表发言7. 班会结束八、班会内容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事故警示教育班会,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大家能够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2. 安全教育讲座张老师:首先,我给大家讲几个近期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一:某地一辆客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导致车辆失控,造成多人伤亡。
案例二:某学校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慎引发火灾,造成实验室被烧毁。
案例三:某小区居民在使用电暖器时,因电暖器短路引发火灾,造成一人死亡。
张老师: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安全无小事,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事故发生。
3. 案例分析张老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案例。
(1)案例一:疲劳驾驶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驾驶员在连续驾驶过程中,由于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失误,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2)案例二:实验操作不规范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否则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案例三:电器使用不当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使用电器时,要确保电器完好无损,防止短路引发火灾。
小学生班会安全事故记录(3篇)
![小学生班会安全事故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c20fa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a.png)
第1篇日期:2023年4月15日地点:XX小学多功能厅参与人员:五年级全体师生事故概述:在2023年4月15日举行的五年级班会中,由于安全意识不足和应急处理不当,发生了一起轻微的安全事故。
以下是事故的详细记录:一、事故发生经过1. 班会主题:安全教育2. 时间:上午第二节课3. 地点:多功能厅4. 事故原因:学生在班会过程中,由于对安全知识掌握不足,在互动环节中发生碰撞。
二、事故具体经过1. 班会开始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强调了课堂纪律和活动安全。
2. 班会过程中,班主任组织了互动环节,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安全知识,并上台分享。
3. 在互动环节中,一名学生(以下简称A)在分享过程中,由于站姿不稳,不小心撞到了另一名学生(以下简称B)。
4. B学生受到撞击后,感到腰部疼痛,立即向班主任报告。
三、事故处理情况1. 班主任立即停止班会,组织学生将B学生扶到座位上。
2. 班主任对A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提醒其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3. 班主任对B学生进行了检查,确认其腰部疼痛情况并不严重,无大碍。
4. 班主任安排B学生休息,并对其他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强调活动安全的重要性。
四、事故反思与整改措施1. 反思:本次事故暴露出学生在安全意识、应急处理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班主任在安全教育方面还需加强。
2. 整改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班主任将定期组织班会,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强化课堂纪律:班主任将加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确保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纪律,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开展应急演练:学校将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4)完善安全设施:学校将对教室、活动场地等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设施完善,消除安全隐患。
五、事故总结本次班会安全事故虽然属于轻微事故,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吸取教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以下是本次事故的详细记录:1. 事故发生时间:2023年4月15日2. 事故发生地点:XX小学多功能厅3. 事故原因:学生在班会互动环节中发生碰撞4. 受伤学生:B学生(腰部疼痛)5. 事故处理情况:班主任及时处理,B学生无大碍6. 整改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课堂纪律、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安全设施通过本次事故的记录和反思,我们希望全体师生引以为戒,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深刻汲取特殊作业案例事故教训记录
![深刻汲取特殊作业案例事故教训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70cad2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8.png)
深刻汲取特殊作业案例事故教训记录
【实用版】
目录
一、前言
二、特殊作业案例事故概述
三、事故教训
四、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五、总结
正文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特殊作业日益增多,如何确保特殊作业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深刻汲取特殊作业案例事故教训,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避免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
【特殊作业案例事故概述】
本文以某化工厂特殊作业案例事故为例,详细阐述事故的发生过程、原因及后果。
事故发生在 2019 年某月,当时化工厂在进行一项特殊作业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有毒气体泄漏,造成 3 人中毒,其中 1 人死亡。
【事故教训】
通过对事故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教训:
1.管理不善:事故发生前,化工厂未对特殊作业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也没有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使得作业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2.操作不当: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导致有毒气体泄漏。
3.应急措施不足: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导
致事故扩大。
【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特殊作业管理制度,确保特殊作业的安全进行。
2.加强培训: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确保应急措施到位: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定期演练,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总结】
通过汲取特殊作业案例事故教训,我们认识到确保特殊作业安全的重要性。
事故反思记录模板
![事故反思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4958ed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8.png)
一、基本信息1. 事故发生时间:____年__月__日__时__分2. 事故发生地点:____单位/部门____车间/科室____岗位3. 事故涉及人员:____人4. 事故原因初步判断:____二、事故经过1. 事故发生前的工作环境和设备状况:- 工作环境:____- 设备状况:____- 人员操作情况:____2. 事故发生过程:- 事故发生前的工作流程:____- 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操作:____- 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措施:____3. 事故造成的损失:- 人员伤亡情况:____- 设备损坏情况:____- 直接经济损失:____元- 间接经济损失:____元三、事故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 操作人员违规操作:____- 安全意识淡薄:____- 应急处置不当:____2. 设备因素:- 设备老化:____- 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____- 设备设计缺陷:____3. 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____-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____- 安全检查流于形式:____四、事故教训1. 针对人为因素:-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
- 完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 加强现场监督,杜绝违规操作。
2. 针对设备因素:-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 优化设备设计,提高设备安全性能。
3. 针对管理因素:-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
-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 严格执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五、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
2. 完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5. 优化设备设计,提高设备安全性能。
6.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
7.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8. 严格执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生产。
5.7事故学习记录
![5.7事故学习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8b0be9baf1ffc4fff47ac7c.png)
学习记录要严格把关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坚决源头把控,防范事故发生。
工程开工后组织开展现场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加强项目施工作业重大风险的辨识和评价,并制定严格的控制措施,完善相应安全防范措施,预防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刚性执行施工计划,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开展各项作业,认真履行转序、验收等工作流程.进一步修订完善施工方案,并严格履行编审批手续,加强学习宣贯,严格施工人员的现场交底,做到掌握到位、执行到位。
加大现场安全纠察,强化到岗到位,加强现场安全监督职责,切实落实“同进同出”管理制度,在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没有在现场的情况下不得擅自开展施工作业,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水平。
三、会议总结深入吸取事故教训,认真落实公司年初以来部署的强化基建安全责任落实、抓好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五严格五做到”、提升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等重点基建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继续强化分包管理,加强重大施工安全风险防控,高度重视工程建设防灾避险工作,持续强化安全常态化检查,防止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重点针对施工安全风险预判和控制、现场施工方案执行、现场施工安全措施落实,分包“同进同出”、分包安全管控等重点环节,以及安全防护设施、安全工器具等进行全面排查;2、结合《进一步加强输变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7〕35号)的要求,深入开展分包管理.重点对分包“同进同出”人员配备和现场工作落实。
加强教育,注重效果。
要针对现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严格把关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坚决源头把控,防范事故发生.3、工程开工后组织开展现场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加强项目施工作业重大风险的辨识和评价,并制定严格的控制措施,完善相应安全防范措施,预防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4、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刚性执行施工计划,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开展各项作业,认真履行转序、验收等工作流程。
事故事件回顾记录
![事故事件回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3b4e2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7.png)
事故事件回顾记录根据要求,我将记录一起发生在我所在旅行团中的事故和事件。
这起事故发生在我们前往山区旅行的过程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事故发生在早晨,当时我们正驱车前往山区的一个景点。
天气良好,团队的气氛也非常愉快。
然而,一辆突然冲出国道的小型轿车迅速靠近我们的车队。
司机试图躲避,但还是与轿车发生了碰撞,造成两辆车都严重受损。
几分钟后,救护车和警车赶到现场。
警察询问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并进行了交通管制以确保现场的安全。
救护人员对受伤的人员进行了初步的检查,并将他们送往附近的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在事故中,我们学到了许多重要的教训。
首先,我们意识到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和果断至关重要。
导游在这个时候展示出了非常出色的表现,他的行动也给了我们其他成员很好的榜样。
其次,我们明白了及时报警和与相关当局沟通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没有立即采取行动,伤者的情况可能会更加恶化。
最后,这次事故也让我们意识到了安全措施的必要性。
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并在旅途中遵守交通规则,以确保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虽然这次事故对我们的行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决定继续行程,并将这次事故看作是一次重要的教训。
我们的导游向我们介绍了该地区的其他景点,并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旅行路线。
我们对前往山区的剩余部分感到兴奋,同时也更加意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
总体来说,这次事故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
我们将以这次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能力,以确保我们未来的旅行更加安全和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记录
工作,要严格把关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坚决源头把控,防范事故发生。
工程开工后组织开展现场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加强项目施工作业重大风险的辨识和评价,并制定严格的控制措施,完善相应安全防范措施,预防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刚性执行施工计划,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开展各项作业,认真履行转序、验收等工作流程。
进一步修订完善施工方案,并严格履行编审批手续,加强学习宣贯,严格施工人员的现场交底,做到掌握到位、执行到位。
加大现场安全纠察,强化到岗到位,加强现场安全监督职责,切实落实“同进同出”管理制度,在项目部施工管理人员没有在现场的情况下不得擅自开展施工作业,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控水平。
三、会议总结
深入吸取事故教训,认真落实公司年初以来部署的强化基建安全责任落实、抓好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五严格五做到”、提升安全工作管理绩效、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等重点基建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继续强化分包管理,加强重大施工安全风险防控,高度重视工程建设防灾避险工作,持续强化安全常态化检查,防止安全事故再次发生。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重点针对施工安全风险预判和控制、现场施工方案执行、现场施工安全措施落实,分包“同进同出”、分包安全管控等重点环节,以及安全防护设施、安全工器具等进行全面排查;
2、结合《进一步加强输变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家电网基建〔2017〕35号)的要求,深入开展分包管理。
重点对分包“同进同出”人员配备和现场工作落实。
加强教育,注重效果。
要针对现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严格把关一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坚决源头把控,防范事故发生。
3、工程开工后组织开展现场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加强项目施工作业重大风险的辨识和评价,并制定严格的控制措施,完善相应安全防范措施,预防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4、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刚性执行施工计划,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开展各项作业,认真履行转序、验收等工作流程。
5、进一步修订完善施工方案,并严格履行编审批手续,加强学习宣贯,严格施工人员的现场交底,做到掌握到位、执行到位。
加大现场安全纠察,强化到岗到位,加强现场安全监督职责,切实落实“同进同出”管理制度,。
会议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