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文件解读及编制

合集下载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8)加油站、加气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法[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5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2.2标准、技术规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747-2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 523-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190-2013);《水体污染事故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运行管理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310-2010);《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2.3其他参考资料《环境应急响应实用手册》(2013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8.01.30
•【文号】环办应急〔2018〕8号
•【施行日期】2018.01.3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污染事故与应急管理
正文
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
南(试行)》的通知
环办应急〔201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指导企业事业单位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我部组织编制了《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评审工作指南》),现印发给你们。

《评审工作指南》规定了企业组织评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评审程序,供企业自行组织评审时参照使用。

请各地结合实际,加强宣传、培训、指导,切实发挥评审作用,推动企业不断提升预案质量。

附件: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2018年1月30日。

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附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规范性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环境保护法》;—3—《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含评估报告编制大纲来源:| 作者:| 日期:2015-03-04 11:05:52 | 浏览2733 次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 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 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 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 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 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 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 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 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 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 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DOCX 39页)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DOCX 39页)

目录1 前言 (1)2 总则 (1)2.1 编制原则 (1)2.2 编制依据 (1)2.2.1 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1)2.2.3 相关技术文件 (3)3 企业基本信息与环境风险识别 (3)3.1 企业基本信息 (3)3.1.1企业简介 (4)3.1.2地理位置及气候情况 (4)3.1.3地形、地貌与地质 (5)3.1.4环境质量现状 (5)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6)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6)3.3.1主要物质理化性质 (7)3.3.2废气 (8)3.3.3废水 (8)I我的页脚3.3.4固体废弃物 (8)3.4生产工艺 (9)3.5安全生产管理 (11)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12)3.6.1 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12)3.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12)4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17)4.1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17)4.2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18)4.3每种情景源强分析 (21)4.3.1源强物质类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源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21)4.5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衍生后果分析 (22)5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23)5.1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23)5.2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23)II我的页脚6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4)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4)7.1环境事件风险源评估 (24)7.2环境事件风险级别确定 (26)7.1 .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26)7.1.2 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 (26)7.1.3 环境风险受体类型(E) (30)7.1.4 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33)8 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8)加油站、加气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法[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5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2.2标准、技术规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747-2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 523-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190-2013);《水体污染事故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运行管理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310-2010);《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2.3其他参考资料《环境应急响应实用手册》(2013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一、前言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是重要的环境风险管理工作,强调“预防
为主,防污染更节约”的理念,以及“危害优先管控”的原则,旨在企业
采取有效的管控和处置措施,防治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本文依据相关
法律法规,结合实际,编制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旨在
指导企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工作。

二、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类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三、定义
1、突发环境事件:指由于外界因素对企业的生产活动造成的、可能
对环境造成的突发性、动态的污染和其他影响。

2、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通过评价环境污染、植物检测结果、
综合水质检测数据以及其它环境污染源的实时信息,对环境污染源进行分级、定量分析,确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评估环境污染风险的一种方法。

四、基本步骤
1、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企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环境事件的
特点和发生可能性,编制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环境事故应急训练。

2、环境风险评估:企业应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
行环境风险评估。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解读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解读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解读《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指南(试行)》解读一、制定《评审工作指南》的背景是什么?2015年我部印发实施《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备案管理办法》),要求企业在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环境应急预案”)过程中要组织开展评审,备案时要把“评审意见”也提交环保部门,确保环境应急预案质量。

但实践中一些企业存在不关心、走形式、不按评审意见修改完善环境应急预案的现象。

有些评审人员行为也比较随意、主观性过强。

地方环保部门对于如何指导企业评审也存在一些困惑。

评审作用发挥不充分,环境应急预案质量虽有提高但还难以满足企业先期处置要求。

这也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占整体数量的比例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

而评审工作又比较复杂,要对预案、风险评估、资源调查多项内容进行评审,涉及环保部门、企业及技术服务机构、专家、公众等多方。

虽然浙江省等一些地方出台了相关文件规范评审,但大部分地方没有类似文件。

因此,有必要出台文件指导相关方面开展评审,充分发挥评审作用。

二、制定评审工作指南的主要依据有哪些?《评审工作指南》是一份指导性的工作指南。

其主要依据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还包括各类评审的一般程序、内容和事件案例、优秀预案的典型做法。

在制订过程中,编制人员对地方环保部门推荐的110份环境应急预案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完善评审指标,以事件案例、优秀预案对评审指标进行说明。

编制人员还参考了欧美国家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机构有关环境应急预案的技术要求。

三、评审工作指南主要有哪些内容?《指南》包括正文7节和3个附表。

正文7节,除了说明适用范围、依据、术语和定义,重点说明了评审基本要求、评审内容、评审方法、评审程序。

3个附表,包括评审表、评审意见表、修改说明表。

四、关于重点问题的说明(一)评审工作的定位?《备案管理办法》明确,“评审和演练预案”是企业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五步”之一。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8)加油站、加气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法[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5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标准、技术规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747-2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 523-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卫监督发[2005]272号);《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190-2013);《水体污染事故风险预防与控制措施运行管理要求》(中国石油企业标准Q/SY1310-2010);《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中国石化安环[2006]10号);其他参考资料《环境应急响应实用手册》(2013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旨在帮助企业评估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

突发环境事件可能是自然灾害、事故、污染等,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和声誉造成重大损失。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评估指南,以帮助企业全面评估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

1. 确定潜在的突发环境事件:首先,企业应识别其所处地区的潜在突发环境事件。

这可能包括地震、台风、洪灾、火灾、爆炸、化学品泄漏等。

企业应通过研究当地历史数据、相关报告和统计信息来了解潜在风险。

2. 评估可能的影响:确定潜在的突发环境事件后,企业需要评估这些事件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这可能包括生产中断、设备损坏、生产成本上升、员工安全风险、声誉损失等。

评估应该基于事件发生的概率、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持续时间等因素。

3. 评估现有应对能力:企业应评估其现有的应对能力,包括紧急响应计划、处理设备和技术、员工培训等。

这将有助于确定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资源来应对潜在的突发环境事件。

4. 制定应对策略:根据评估结果,企业应制定应对潜在突发环境事件的策略。

这可能包括改善紧急响应计划、增加备用设备、加强员工培训等。

策略应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来确定优先级,并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调。

5. 实施和监控:一旦确定了应对策略,企业应立即开始实施,并确保对策略的执行进行监控和评估。

公司应在重大变化发生时更新策略,并将其作为持续改进的一部分。

6. 寻求专业建议:在评估和处理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时,企业可能需要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和建议。

这些机构可以提供有关预防措施、应急计划、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总而言之,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是帮助企业评估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的重要工具。

通过采取综合的评估和应对措施,企业可以有效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可能带来的损失,并保护企业的经营和声誉。

持续撰写加上1500字内容就超过了当前限制。

如果你希望我继续写作,请变更所需字数。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04.03•【文号】环办[2014]34号•【施行日期】2014.04.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企业正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4]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为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我部组织编制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各地实际,参照执行。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应急办张龙毛剑英电话:(010)6655698966556461传真:(010)66556988附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4年4月3日附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附件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浅析企业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评估

浅析企业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评估
浅析企业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评估
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周世 良
[ 摘 要] 该文 对企 业突 发性环 境 事件应 急 预案 的编 制和评 估 过程 中的 若干 重要 问题进 行 分析 和探 讨 ,提 出突发 性环 境事 件应 急预 案编 制 的重点 是应 急人 员 、应急 物资 的储 备 、应急 队伍 的组 织和 落实 。 [ 关键 词] 突 发环 境事件 应急 预案 编 制 评估 也 不 同于竣 工环保 验 收 ,因为 竣工 环保 验 收是在 某 种工 况下 进 行监 测 ,是“ 实” 的 ;而突 发性 环境 事 件应 急 预案是 不 可能
中规 定企业 事业 单 位环境 应急 预案 评估 工作 由企 业 自行组 织
企业应急预案的一部分 , 各有各的主管单位 , 各负各 的责任 ,
“ 谁 主管 、谁 负责 ” ,环境 应 急预案 编制 时不应 重复 其 它部 门 主管 的预 案 ,应 以环境 事故 应 急为 主体 ,针对 可 能发 生 的突 发环 境事 件类 别进 行编 制 。 企业 的环 境 突发性 应急 预案 要 针对 企业 的环境 风 险 ,不 是突发 性环 境 风险 的 问题 , 如 一般 的非 正常 排放 ( 跑、 冒、 滴、
文 ),全 面 、系统 地规定 了环境应 急 预案 的管 理 、编制 、评
在风险发生时验收 ,是“ 虚” 的 ;但应急预案中的人、物 、组 织 等是具 体存 在 可 以检查 的 ,是 “ 实” 的 。 因此 ,应 急 预案 的
评 审要 虚实 结合 。
估 、备案等相关工作内容 。在有关工作要求 中,企业 的环境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 ,经过专家评审 ,报有关主管环保局备 案管理。本文就企业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评估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文件解读及编制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文件解读及编制

40
58000m2
注册资金
500万
输送泵、循环泵、灌装线、软水机等
乙二醇、助剂、食用色素等
主要污染源分析表
分类 废水
污染物名称 软水制备废水
生活污水
主要污染因子 COD、盐等
处置方式 通入宿舍应急水箱用于冲厕、 保洁
COD、SS、氨氮、总P、总N等 纳管排入青浦区第二污水厂
废气 储罐呼吸废气
乙二醇
影响因素: 泄漏口形状 泄漏口位置 泄漏介质的状态
取值: 薄壁(壁厚≤孔半径)小孔泄漏,其值约为0.62; 厚壁(孔半径<壁厚≤8倍孔半径)小孔或通过 一短管泄漏,其值约为0.81; 通过修圆小孔排放,则排放系数为1.0。 保守估计,取1.0。
液体泄漏速率
雷诺数Re
>100 ≤100
三、现有应急资源情况
公司内应急物资表(总表) 应急物资清单(主要环境风险源场所) 应急物资清单(监控摄像头/消防栓/灭
火器等); 主要应急救治医院药品储备(办公室) 厂区污水、雨水管网图(截止阀、应急
池位置) 厂区平面布置图及应急逃生图
四、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 果情景分析
收集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列表说明下列内容 年份日期,地点,装置规模,引发原因,物料泄漏量,影响 范围,采取的应急措施,事件损失,事件对环境及人造成的 影响等。提出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表3-1 企业基本概况
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建厂时间 占地面积 主要生产装置 生产原料
紫荆花制漆(上海)有限公司
所在镇、开发区 青浦区重固镇
青浦区重固镇北青公路6511号
邮编
201706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环境保护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环保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

环保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行)》

环保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试
行)》
环保部:《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
(试行)》
从环境保护部官网获悉,为贯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环保部制订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指南(试行)》,并予以发布。

具体内容如下: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指南
(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企业为防范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直接导致或次生突发环境事件而自行组织的突发环境事件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排查和治理。

本指南未作规定事宜,应符合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或规定。

2 依据
2.1 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公安部令第39 号);
《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2 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风险事件分析

(1)火灾风险源包括乙二醇储罐区和泵房生产操作过 程。这些场所使用、装卸和储存化学品的过程中,
由于员工操作不当、使用非防爆工具,或设备、 管道、法兰密封性差,或容器破损,会造成这些 乙二醇泄露,遇明火等点火源可引起火灾事故。

(2)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材料除了乙二醇可燃外,其他 都为不燃原料。乙二醇在使用、装卸和储存过程中, 由于员工操作不当、设备、管道、法兰密封性差,或 容器破损,造成这些物料泄露事故。 (3)公司所在区域属于青浦区,主要自然灾害为暴雨 及台风气候,可能导致大雨积水、或台风吹倒广告牌 等影响正常生产,并造成化学品泄漏二次事故影响水 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表4-6 泄漏挥发源项计算结果
液池蒸发模式参数
稳定度条件 不稳定(A,B) n 0.2 a 3.846×10-3
中性(D) 稳定(E,F)
大气稳定 条件
0.25 0.3
贮存温 度
4.685×10-3 5.285×10-3 泄漏
孔径 mm 挥发时间 min
质量蒸发
速率 (kg/s) 1.43*10-5 5.70*10-5
通过建筑隔声,绿化降噪
自然环境
1).周边情况(最近气环境、水环境、 声环境敏感源) 2).雨水排放口所排放的水体环境; 3).气候(年平均降雨量、降雨天数、 风速、

全年主导风向为SE风,其出现频率为9.8%,次主导风向为ESE风, 其出现频率为9.2%,SSW风出现频率最小为1.9%,全年静风(U10 <0.5m/s)出现频度为4.6%,平均风速为2.7m/s。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 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 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 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 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 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 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 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许多气体的绝热指数在1.1到1.4之间, 则相应的临界压力只有约1.7到1.9个大 气压,因此多数事故的气体泄漏是声速 流
丙烷 1.13
1.73
物 质 γ
PC
丁烷 1.10
1.71
二氧化 硫 1.29
1.83
甲烷 1.31
1.84
氨 1.31
1.84
氯 1.36
1.87
一氧化 碳 1.40
1.90

气体泄漏
◦ 临界压力:泄漏气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声速时
的压力。
1 1 Pc P0 2

◦ 声速流:压力高于临界压力
Q C d PA
M 2 RT 1
1 1
◦ 亚声速流:压力低于临界压力。用原公式计算。
气体泄漏
主要生产装置
生产原料
输送泵、循环泵、灌装线、软水机等
乙二醇、助剂、食用色素等
主要污染源分析表
分类 污染物名称 软水制备废水 废水 生活污水 废气 储罐呼吸废气 一般固废 固体废 弃物 危险废弃物 COD、SS、氨氮、总P、总N等 乙二醇 废纸板 废助剂桶 色素废包装 废包装材料 噪声 噪声(公司夜间 不生产) 空压机、循环泵、输送泵、灌装 机等 主要污染因子 COD、盐等 处置方式 通入宿舍应急水箱用于冲厕、 保洁 纳管排入青浦区第二污水厂 通过活性炭吸附后排放 出售 委托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上 海安亭环保有限公司运出后 处置
表3-1 企业基本概况
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建厂时间 占地面积 紫荆花制漆(上海)有限公司 青浦区重固镇北青公路6511号 叶均 39786291 2002年 58000m2 所在镇、开发区 邮编 主要负责人 传真 职工人数: 注册资金 青浦区重固镇 201706 王峰 59789521 40 500万
2 x,eff y ,eff z ,eff
3/ 2
exp(
2 2 x ,eff
H e2
i 2 i 2 ( x xw ) ( y yw ) ) exp 2 2 2 2 x , eff y , eff
液体泄漏速率
排放系数Cd : 实际流量与理想理论流量的比,用于补偿公式推 导中忽略了的摩擦损失、因惯性引起的截面收缩 等因素。 影响因素: 泄漏口形状 泄漏口位置 泄漏介质的状态 取值: 薄壁(壁厚≤孔半径)小孔泄漏,其值约为0.62; 厚壁(孔半径<壁厚≤8倍孔半径)小孔或通过 一短管泄漏,其值约为0.81; 通过修圆小孔排放,则排放系数为1.0。 保守估计,取1.0。
源项
风速(m/s)
B
乙二醇储 罐
0.5 2.7 0.5 2.7 0.5 2.7 常温 50 30
D
1.69*10-5 6.28*10-5 1.85*10-5 6.43*10-5
F
气相毒物危害预测

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最大可信风险类型分 别进行预测。所采取的模式如下:
2Q
C
i w
x, y, o, tw
三、现有应急资源情况
公司内应急物资表(总表) 应急物资清单(主要环境风险源场所) 应急物资清单(监控摄像头/消防栓/灭 火器等); 主要应急救治医院药品储备(办公室) 厂区污水、雨水管网图(截止阀、应急 池位置) 厂区平面布置图及应急逃生图

四、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 果情景分析






收集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列表说明下列内容 年份日期,地点,装置规模,引发原因,物料泄漏量,影响 范围,采取的应急措施,事件损失,事件对环境及人造成的 影响等。提出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A 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及可能引起的次生、衍 生厂外环境污染及人员伤亡事故 B 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 C 非正常工况(如开、停车等); D 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 E 违法排污; F 停电、断水、停气等; G 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 H 各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 I 其他可能的情景。
表3-1 企业基本概况
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

一. 企业基本信息 1)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单 位所在地、中心经度、中心纬度、所属行业类别、 建厂年月、最新改扩建年月、主要联系方式、企 业规模、厂区面积、从业人数等(如为子公司, 还需列明上级公司名称和所属集团公司名称); 2)地形、地貌(如在泄洪区、河边、坡地)、 气候类型、年风向玫瑰图、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 极端天气情况和自然灾害情况(如地震、台风、 泥石流、洪水等); 3)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以及最近一年地表水、地 下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企业雨水排口(含泄洪渠)、清净下水排口、 废水总排口下游10公里范围内水环境风险受 体(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来水厂取水 口、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特殊生态系统、 水产养殖区、鱼虾产卵场、天然渔场等)情 况,以及按最大流速计,水体24 小时流经 范围内涉及国界、省界、市界等情况,并列 表说明下列内容:名称、规模(级别或面 积)、中心经度、中心纬度、据企业距离 (米)、相对企业方位、服务范围(取水口 填写)、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液体泄漏速率
雷诺数Re >100 ≤100
泄漏口形状 圆形(多边形) 0.65 0.50 三角形 0.60 0.45 长条形 0.55 0.40
雷诺数Re是流体力学里面的一个参数,是流体 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性力比值的量度。
液池半径计算
r = [ 32 g m t3/(ρπ)]1/4 式中 r-液池半径,m; m-泄漏液体量,kg; t -泄漏时间,s; 根据计算得到30.8m,实际泄漏后所有泄漏物 质都在围堰内,泄漏的半径受围堰内面积影响, 故计算围堰剩余面积即能得到实际液池半径。 储罐区设有围堰,该区域面积为1620㎡,4个 200m³乙二醇储罐占地面积为133m³,另外6 个50m³卧式储罐占地面积151㎡,实际围堰 内剩余面积为1336㎡,所能形成液池半径为 20.6m。

质量蒸发速度Q


液体蒸发——包括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 蒸发三种。乙二醇泄漏后在周围形成液池,表 面气流运动使液体蒸发造成大气污染。依据风 险评价导则,质量蒸发速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3-质量蒸发速率,kg/s; u-风速,m/s; P-物品蒸汽压,Pa; R-气体常数,本项目取8.31; T0-环境温度,K; r-等效半径,m; M-分子量。 乙二醇分子量62.068,蒸汽压=6.21kPa
氢 1.41
1.90
注意:泄漏流量仍然随容器中介质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闪蒸量计算
C P T Tb FV HV
如果液体的沸点低于周围环境温度,泄漏后一部 分液体将立即闪蒸为蒸气。假设闪蒸过程绝热, 则很容易确定闪蒸部分的比例,即闪蒸液体分数 为:
FV—闪蒸液体分数;直接蒸发的液体与原液体的比 例 Cp—液体恒压热容,J/(kg· K) Tb—液体常压沸点,K; 化 T—液体温度,K; HV—常压沸点下的汽 热,J/kg。
生产工艺 生产设备 产品种类 原辅材料年使用量、最大储存量 化学品MSDS(包括产品) 注:产品为化学品,如不是易燃易爆化 学品,最好有化学品监测证明文件。

二、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环境风险受体:指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危害 的企业外部人群、具有一定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 功能的单位或区域等。 以企业厂区边界计,周边5 公里范围内大气环境 风险受体(包括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 研、行政办公、重要基础设施、企业等主要功能 区域内的人群、保护单位、植被等)和土壤环境 风险受体(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居住商用地) 情况,并列表说明下列内容:名称、规模(人口 数、级别或面积)、中心经度、中心纬度、距企 业距离(米)、相对企业方位、服务范围(取水 口填写)、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