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试讲稿
初中信息技术教资面试试讲逐字稿26篇
初中信息技术第1课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课题]: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特征的认识。
难点:信息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1:老师是短发。
学生2:老师今天穿的白色衣服。
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
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
那么,究竞什么是信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二、新课讲授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
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
(板书: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那么什么是对人们有用的信息呢?比如经济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等等。
最直接的就是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张中的微观世界。
那么有哪些同学可以列举一些信息的例子呢?学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学生2: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老师:同学们举得例子都非常好。
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
但是在我们周围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
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老师:刚刚听到有学生讨论说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那么同学们在思考一下,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的呢?老师:我看到同学们都在摇头。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白 然 1
A
语言
文字
印刷术
电
计算机
1
2
3
4
5五次信息技术革命ຫໍສະໝຸດ 2A语言 1
大约在后巴别塔时代,语言产生。
成为人类社会化信息活动的首要条件。
3
A
文字 2
公元前14世纪,文字产生。信息的存储和
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4
A
印刷术 3
中国隋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近代印刷术产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
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9
A
计算机 5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
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10
A
生。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5
A
电 电报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
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6
A
电
电话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
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7
A
电 广播
4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进一步突
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8
A
电 电视
第三节课信息技术
相关术语:
PC: PC: 个人计算机 IT: IT: 信息技术 WWW: WWW: 万维网 GGG: 网格 GGG:
五、信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 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 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 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 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 用化。 用化。
第一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 语言的形成 第二次信息革命: 第二次信息革命: 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信息革命: 造纸术、 第三次信息革命: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 第四次信息革命: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 第四次信息革命: 电报、电话、广播、 第五次信息革命: 第五次信息革命: 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A、 ① ② ③ 、 C、 ② ③ ④ 、
B、 ① ② ④ 、 片选项中搜索“ 火箭” 片时, 火箭”图 片时,点击确定后出现的页面是 ( ) A、中国运载火箭全部信息 、 B、中国运载火箭的链接地址 、 C、中国运载火箭的相关图片 、 D、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网站 、
1.掌握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客观 的认识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3.建立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价值观。
一、信息技术的含义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 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成之为 信息技术 。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
)
4.小华利用Microsoft Excel对校运动会中的各项比 4.小华利用Microsoft Excel对校运动会中的各项比 小华利用 赛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名。 赛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名。这属于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阶段。 的( )阶段。 A、收集信息 C、发布信息 B、加工信息 D、存储信息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体会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望信息技术的未来。
教学过程: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形成、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使用、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和印刷术的应用、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阅读教材P_-_。
第一节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回顾
第一节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回顾【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信息技术课大多是在机房上,但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部分更适合在教室上。
如何把讲授课讲得更精彩,提高课堂效率,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
八中的信息技术组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库,以视频为主,也有图片、文字等。
将资源库与教材有机整合,既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脱离教材,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体现了教师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教材的加工处理和延伸的能力。
具体到《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回顾》这个题目,选自于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基础”,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中的内容。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并不是教材中主要的内容,仅出现在“知识链接”中。
教材中提及的不多,正好为教师加工整理提供了发挥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分析本节课有两条主线。
一是知识主线,以传递信息为线索,按前后顺序讲解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如果仅按时间为序,课堂很容易变得枯燥,像是流水账一样,因此渗透了德育主线。
传递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造纸术、印刷术是中国的骄傲,古代中国信息技术远远领先,只是近代时慢慢落后了,可是当代中国正奋发努力、迎头赶上。
银河、天河等巨型机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但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从而引出要把“中国制造”上升到“中国创造”,这时课堂也在此高潮时结束。
三、教学过程分析1. 导入以 1999 年拍摄的《黑客帝国》电影的图片,引出现在信息化社会不再是个传说。
然后复习了什么是信息技术?纵观历史,正因为人类在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管理信息和表达信息方面的信息技术一次一次的进步,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滚滚向前。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回顾一下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相关情况,以及对于现在的信息技术应该如何处理。
2.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发生在三万五千年——五万年前,时间对学生来说太久远,如果没有视频,学生是无法想象出远古的情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试讲稿[推荐5篇]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试讲稿[推荐5篇]第一篇:《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试讲稿《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试讲稿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初中信息技术组的01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回答,在当今社会是如何获取信息呢?师:对,是通过计算机网络。
那自从有了人类,信息是如何被感知、接收、传递、分析和处理的呢?师:同学们的答案有很多,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二、新课教学师:老师播放一段信息技术发展的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如下问题:信息技术发展经过了几次革命,以及每次革命的作用都有哪些?视频播放完毕后,给大家5分钟时间,前后左右四人为一小组,讨论问题。
时间到后,请小组代表回答。
师:时间到,请第一组的代表回答信息技术发展经过了几次革命。
师:非常正确,信息技术发展经过了五次革命,分别是语言的形成、文字的产生与应用、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电话电报的发明与应用、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那哪一小组讨论出了每一次革命的作用?师:同学们都不举手,看来,这个问题把你们给难住了。
没关系,我们先做两个游戏,放松一下,说不定你们马上就想到答案了。
师:第一个游戏是“你来比划,我来猜”,题板上有一个成语,需要两个人为一组参与。
其中一个同学不能说话,只能通过手和身体的比划的形式来描述题板的内容,另一个同学来猜成语。
老师共准备了10个题板,一共需要10组同学参与,每组参与者一道题,发出声音则游戏失败。
请参加游戏的同学自由结合,依次上台。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师:这位女同学,你请说。
哦,这位同学说,通过这个游戏,她发现了语言的作用———语言可以快速准确地表达信息。
师:下面,再请两组同学参加一个游戏:两组同学都分开,一个站在教室的最前面,一个站在教室的最后面。
其中一组前面的同学用最小的声音说一句话,后面的同学认真听,把听到的话说出来。
信息技术基础
晶体管
十万
三 1965~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四
1972~现在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
百万 千万
第二节 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一.信息的数字化 二.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三.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核心——中央处理器 四.计算机中的信息存储 五.计算机中信息的输入输出
一、信息的数字化
1.模拟信号 特点:用实物或电压、电流等连续变化着的物理 量来表示相应的不断变化的实际信息。 缺点:信息容易失真。
1.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名称:ENIA中C(爱国尼第埃克一) 台计算机
时间:1946年
地点:美国 诞生于什么时候?
基本用途:科学计1算958年
应用领域:国防事业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计算机的发展(以电子元件来划分发展阶段)
时代 年 份
逻辑元件
速度(次/秒)
一 1946~1957
电子管
万
二 1958~1964
2.模拟信号 特点:把实际信息编成以0或1表示的二进制代码。 优点:传输受外界影响小,便于借助网络传输。
二、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结构
控制器
输入设备
主存储器 运算器
输出设备
冯·诺依曼结构的特点
• 采用二进制 • 程序和数据统一存储并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工作
鉴于冯· 诺依曼对计算机发展 所作出的突出的贡献,人们 把他尊称为“计算机之父”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五次信息革命 2.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五次信息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形成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信息革命: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 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的发明 第五次信息革命:微电子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 的应用和发展
第二课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
地震仪
√
驿站
√
……
信息处理技术
超高速化、智能化、微型化、更加方便
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与方法,有 效地实现信息的获取、存储、传递、处理等功能 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 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
为什么是计算机 技术和现代通信 技术呢?
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 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哦!
超高速化智能化微型化更加方便现代信息技术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与方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获取存储传递处理等功能的技术
七年级信息技术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
学习任务
1、了解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及其发展趋势; 2、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内容; 3、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 4、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分类.
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 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其中计算机技术和通信 技术是核心.
3、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处理环节上分为信息采 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
课后作业
1、请按信息处理环节不同分类列出从古至今你所熟 悉的各种信息技术应用或工具.样表如下:
技术或工具名称 信息采集技术 信息传递技术
计算机是重要的信息处理工具,它使信息处理技 术有了质的变化.
计算机用于辅助教学
计算机用于军事
计算机应用十 分广泛哦!
计算机用于农业
信息产业在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支柱产业;
随着纳米技术、光技术、量子技术、生物基因技术 等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技术将产生新的飞跃;
课堂小结
1、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语言的产生,文字的 出现,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等的发明与 普及,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重点:近代中外新闻史、黄色新闻、辛亥革命后中国报刊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p14、p21):优劣势、打破什么局限1.语言的产生——口头新闻时代(口语传播)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初期前提:语言的形成(参考教材P.3-5)形式:人际交谈、公众谈论、行政会议、民间传闻…… 行吟诗人、传令兵、云游和尚、传教士与朝圣者……意义:(1)音讯传播的长度、深度、广度及精细程度长足进步,使人类经验得以相传(2)加快信息交流的传输和接收速度局限:(参见教材P.17)生理上、时间与空间上2.文字的发明——手书新闻时代(文字传播)前提:(1)文字的产生(2)书写材料的改进形式(参见教材P.12-17)(1)古罗马公告式(每日纪事、每日纪闻)私信式(手书新闻信……)(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手抄新闻书(商品)(3)中国(甲骨卜辞、钟鼎铭文)(汉)邸报→(唐)进奏院状等→(宋)进奏院状& 民间小报其它:露布、游记、旗报、牌报《每日纪闻》(Acta Diurna)公告式的官方公报意义:(1)标志人类传播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到来(2)突破口头传播受时空限制的束缚,使信息可以流传于异时异地,保存永久(3)促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局限:传播广度受限、接受效果受限、辅助手段(参见教材P.17-20)邸报p21 (主要考宋代、定本、小报)“邸报”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是中国古代报纸的总称。
“邸报”是世界上现存年份最古老、最早的报纸唐代进奏院状的特点:①没有报头②发报方式是进奏官直接发给地方主官③提供的信息是进奏官自行采集的,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或从朝廷采集到的重大政事消息。
唐时出现宋时发达明时独立清时完备3.印刷术的发明—印刷传播前提:印刷新闻传播萌芽15世纪末叶,印刷商开始印刷某些记事性的小册子,记述近期发生的重大战役、自然灾害、节日庆典等如何评价?(参考教材P.25)印刷传播的产生印刷新闻传播的雏形——不定期的新闻印刷品16世纪,手抄小报流行的同时较之于记事性小册子,新闻性明显增强4.无线电的发明—电子传播(形象性、传真性、丰富受众的广泛性、快速性)5.计算机的发明—国际互联网传播(海量、互动)传媒发展的过程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试讲稿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初中信息技术组的01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回答,在当今社会是如何获取信息呢?
师:对,是通过计算机网络。
那自从有了人类,信息是如何被感知、接收、传递、分析和处理的呢?
师:同学们的答案有很多,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二、新课教学
师:老师播放一段信息技术发展的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如下问题:信息技术发展经过了几次革命,以及每次革命的作用都有哪些?视频播放完毕后,给大家5分钟时
间,前后左右四人为一小组,讨论问题。
时间到后,请小组代表回答。
师:时间到,请第一组的代表回答信息技术发展经过了几次革命。
师:非常正确,信息技术发展经过了五次革命,分别是语言的形成、文字的产生与应用、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电话电报的发明与应用、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那哪一小组讨论出了每一次革命的作用?
师:同学们都不举手,看来,这个问题把你们给难住了。
没关系,我们先做两个游戏,放松一下,说不定你们马上就想到答案了。
师:第一个游戏是“你来比划,我来猜”,题板上有一个成语,需要两个人为一组参与。
其中一个同学不能说话,只能通过手和身体的比划的形式来描述题板的内容,另一个同学来猜成语。
老师共准备了10个题板,一共需要10组同学参与,每组参与者一道题,发出声音则游戏失败。
请参加游戏的同学自由结合,依次上台。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
师:这位女同学,你请说。
哦,这位同学说,通过这个游戏,她发现了语言的作用———语言可以快速准确地表达信息。
师:下面,再请两组同学参加一个游戏:两组同学都分开,一个站在教室的最前面,一个站在教室的最后面。
其中一组前面的同学用最小的声音说一句话,后面的同学认真听,把听到的话说出来。
另外一组前面的同学把想说的话写在纸条上,然后传递给后面的同学,后面的同学看到后把他所表达的信息读出来。
其他同学保持安静。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师:这次好多同学都有发现,请A同学来说。
A同学发现了文字产生的作用———扩大信息传播的距离。
师:同学们通过游戏有不少发现,现在休息一下,看几个视频,看你们还有没有发现。
视频1: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作的过程。
看完后请同学们总结造纸和印刷术发明的作用。
师:B同学,请你来说。
师:B同学说,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使信息得以很好的保存,不错,请坐。
我们再观看视频2:电报、电话发明的过程
及其影响。
看完后,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尝试总结电报、电话发明的作用。
师:好,请同学们一起告诉我你们的发现。
对,电报、电话的发明,使人类能够利用电能传递信息。
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结合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实例,进行讨论并体会计算机的出现带来的影响。
师:好,讨论结束。
刚刚你们讨论的时候,老师听到不少同学都说,计算机的出现加快了信息数字化的进程,由此我们的活动形式、内容和范围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巩固提高
师:通过游戏和视频,同学们对信息技术五次革命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同学们总结得不错,但不完整。
有没有同学进行补充?请C同学来说一下吧。
师:C同学说,语言的形成还可以传递信息。
不错,补充得很好。
还有吗?靠边的这位男同学,请你说一说。
师:这位男同学总结得很好,文字的产生与应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信息传播的距离。
请坐,还有人补充吗?
四、课堂小结
师:既然同学们没有人补充了,那老师总结一下,你们对照之前的答案,看漏了哪些内容?语言的形成,可以简单快速的表达和传递信息;文字的产生与应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信息传播的距离;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使信息广泛地传播,使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有更为可靠的保证;电话、电报的发明与应用,使人类能够利用电能传递信息,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计算机的出现加快了信息数字化的进程,由此人类活动的形式、内容和范围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略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