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内容简介

合集下载

《弟子规》全文简释整理

《弟子规》全文简释整理

《弟子规》全文简释整理《弟子规》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它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来,经过清朝贾存仁的修订与改编,并且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

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易解:对父母的呼唤,应该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答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和教诫的时候,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易解: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帮助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弟子规百科

弟子规百科

弟子规百科1. 弟子规简介《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本教育经典,也是中国儿童学习道德和礼仪的重要读物之一。

它是清代朱熹所编纂,总结了古代儿童教育的经验和智慧,被誉为“小学之宝”。

2. 弟子规的来源和历史《弟子规》最早出自《论语·述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这句话对应着《弟子规》中的第一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 清代朱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和扩充,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弟子规》。

3. 弟子规的内容《弟子规》共分为三十六条,每条都涵盖了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以下是其中几条重要内容:第一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这条教导孩子们对待父母要尊敬、顺从。

无论父母呼唤还是给予指令,孩子都应该迅速回应并积极行动。

第二条:“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条规定孩子们应该虚心倾听父母的教导,并且接受他们的批评和责备。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不断进步。

第三条:“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这条教导孩子们要学会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

在冬天保持适当的温暖,在夏天保持凉爽。

早上起床时要节约时间和精力,在晚上睡觉前要安排好次日的计划。

第四条:“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这条规定孩子们外出时要向家长告知去向和归来时间。

回到家后要主动与家人打招呼,并面对家人。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规律,不轻易改变自己的行为。

4. 弟子规的意义和影响《弟子规》对中国儿童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教导孩子们尊重长辈、遵守规则、节约资源等重要价值观。

这些道德准则在中国社会中被广泛传承和应用,塑造了中国人民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

5. 弟子规的现代价值虽然《弟子规》诞生于古代,但它所传达的道德观念和生活准则依然具有现代意义。

在当今社会,孩子们面临着各种诱惑和困惑,而《弟子规》所教导的道德准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互联网时代,孩子们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忽视家庭和学业。

弟子规全文带及注解详解

弟子规全文带及注解详解

弟子规全文带及注解详解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经典著作,由清代朱熹所编纂。

全文共120首,是作为教育下一代子弟的根本性文化教材之一。

下面将对弟子规全文逐一进行详解。

第一首,弟子规第一章:弟子的修养《弟子规》的第一首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弟子应该具备的品质。

首先,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是儿女应尽的责任;其次,要善于和其他人相处,要有礼貌、待人真诚;最后,要保持身心的纯洁,从小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

第二首,弟子规第二章:弟子的行为在《弟子规》的第二首中,我们学到了如何正确地行为。

首先是“起”“躬”,早起要勤奋工作,不怠慢而不懒散;其次是“着”“谨”,注重衣着整洁,并且要三思而行;最后是“戒”“躁”,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不骄傲自满。

第三首,弟子规第三章:弟子的学习在《弟子规》的第三首中,我们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要有恒心,要勤奋地学习;其次,要有诚心,对待知识要真实地渴求和尊重;最后,要有耐心,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毅力去坚持下去。

第四首,弟子规第四章:弟子的思考在弟子规的第四首中,我们学到了思考的重要性。

首先,应该谨慎思考,不要轻易下结论;其次,要慎独思考,发自内心地思考问题;最后,要持久思考,做到持续不断地思考问题。

第五首,弟子规第五章:弟子的规劝在《弟子规》的第五首中,我们学到了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首先要帮助朋友和同学,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次要帮助老师,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最后要帮助家人,共同分担家务。

第六首,弟子规第六章:弟子的修身在弟子规的第六首中,我们学到了如何修身养性。

首先要保持言行一致,言行要一致;其次要保持守时,不要拖延;最后要保持节制,要量力而行,不要过度消费。

第七首,弟子规第七章:弟子的要求在《弟子规》的第七首中,我们学到了对自己的要求。

首先要自律,要严格要求自己;其次要尽力而为,不怕困难;最后要反省,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和思维。

第八首,弟子规第八章:弟子的言谈在弟子规的第八首中,我们学到了言行的重要性。

弟子规总纲

弟子规总纲

弟子规总纲
弟子规总纲是对《弟子规》内容的整体概括,旨在指导弟子们的修养和行为准则。

以下是弟子规总纲的主要内容:
一、敬父母:
1. 孝顺父母,心存感恩。

2. 尊敬父母,言行有礼。

3. 父母之命,行之以恭。

二、爱兄弟:
1. 和睦相处,兄友弟恭。

2. 分争之事,以和为贵。

3. 忍让退让,维护家庭和睦。

三、爱师长:
1. 师长教诲,如皓月之光。

2. 顺从尊重,师长有方。

3. 感恩师恩,永远怀念。

四、友爱同学:
1. 和睦友爱,同学如手足。

2. 分争之事,以和为贵。

3. 彼之恩德,莫忘其志。

五、敬老尊贤:
1. 尊敬长者,学习他们的智慧和品质。

2. 尊重贤德,追求道德的卓越。

六、守时节约:
1. 守时守约,珍惜时间。

2. 节约节俭,不浪费资源。

七、言语有节:
1. 言语有度,避免冲突和争吵。

2. 不传谣言,不讲伤人的话。

八、行为规范:
1. 站立端正,步行不乱。

2. 不打闹,不捉弄他人。

3. 吃饭有序,不挑食、浪费。

4. 长大后,勤劳才能富有。

弟子规总纲要求弟子们尊重家长、师长和长者,友爱同学、守时节约,言行有礼,行为规范。

以此为基础,培养优秀的品德和自律的生活习惯。

这些准则旨在引导弟子们合理生活,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弟子规》全文、内容简介及作者简介

《弟子规》全文、内容简介及作者简介

《弟子规》全文、内容简介及作者简介《弟子规》全文、内容简介及作者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下文是小编整理的弟子规全文、内容简介与作者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内容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

很多名人都推崇《弟子规》,是优良传统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现在人特别需要注重和学习的!《弟子规》其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它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孝经全鉴》:《弟子规》讲的是社会行为规范,让孩子知道应有的规矩,在孝顺父母、兄友弟恭中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

其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诚敬的态度。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刘经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弟子规》的语言风格简明而不失文学意蕴,语言形式易懂而不失深刻内涵。

李毓秀(1647年—1729年),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弟子规》的作者祖籍辽宁铁岭,出生于山东潍县(即潍坊市寒亭区)李家营村,青年时,离开老家去了山西(即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教书、育人、治学、报国,直至去世。

其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

他以《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全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

《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

《弟子规》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章为总纲,分为五部分,各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辑而成。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一本古代的儿童教育读物,也是儿童修身养性的重要手册。

它以简练的语言,直接明了的表述了儿童应该具备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下面是《弟子规》的全文及解释。

一、弟子规:听话、尊敬师长、行为得体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作为弟子,首先要遵守孝悌之道,尊敬和顺从师长,举止得体。

同时,要保持谨慎和诚信的品格。

对待他人,要以广泛的爱心,亲近仁善的人。

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二、孝悌: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关心亲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当父母呼唤你时,要立即响应,当他们吩咐你时,要立刻行动,不要懒散。

孝敬父母,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教导,接受他们的责备。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要照顾好父母的生活。

早晨要起床时节省时间,晚上要按时上床睡觉。

外出时必须告知,回来时要与父母见面。

在生活中要有规律,做事不可变卦。

哪怕是小事,也不要擅自行动,否则会失去做子女的道德准则。

三、言语:说话文明、不乱扔垃圾、尊重他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解释:在言语表达方面,要遵循良好的礼仪,不随便发脾气。

在家中教养,要遵循父母的期望和教导,以诚挚的心听从他们的责备。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我们要对待父母像冬天温暖他们一样,给予关怀,对待他人要像夏天凉爽一样,让人感受到友善。

早晨起床要节省时间,晚上上床睡觉要按时,不要拖延。

外出时要告知,回来要与父母见面。

在家中要保持常规的生活,不要频繁改变,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虽然是小事,也要承担责任,不要擅自行动,否则会影响做子女的道德准则。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道德启蒙读物。

本文将为您呈现弟子规的全文,并提供相关解释。

第一章: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解释:这一章首先教导弟子要尊敬父母,孝顺慈爱;其次要谨慎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让弟子明白,只有修身齐家,才能为治理国家、平定天下奠定基础。

第二章:弟子的行为宗庙社稷,言必信,行必果。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解释:这一章强调了在祭祀王室神社和国家神社时,一定要言行一致,兑现承诺。

再次重申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三章:父母的教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这一章教导弟子,当父母呼唤时要迅速回应,当父母吩咐时要立即行动,父母的教诲要虚心听取,父母责备时要虚心接受。

第四章:友与己朋友远,兄弟少,明以修身,愿以养德。

解释:这一章教导弟子,朋友要慎选,人生真正能相信的朋友寥寥无几,因此要注重修身养德,让自己成为值得交往的人。

第五章:言行慎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解释:这一章提醒弟子,对于不礼貌的行为不要看、听、说和做。

第六章:节制饮食饮食有度,饱而避饥。

解释:这一章教导弟子,要有节制的饮食习惯,饭要吃得饱,但不要贪婪,避免饥饿肚子。

第七章:守身有节孝则顺,友则信,守身有节,言语有序。

解释:这一章强调,孝顺要顺从父母,友谊要忠诚守信,守身要有节制,言语要有秩序。

第八章:心灵修养衣貌足恭,所以动容。

容止端正,所以动容。

解释:这一章教导弟子,要端庄恭敬地穿着,以此来调整内心,展现大方得体的容貌和姿态。

第九章:读书学习凡让之道,得众之道。

解释:这一章告诉弟子,学习时要懂得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章:守约守时执约以信,亲戚所序,勿解以己,亲戚所亲。

解释:这一章教导弟子,要信守承诺,按照与亲戚朋友所定的规定行事,不要凭个人意愿去解释、违背他人的要求。

第十一章:整洁自律若内信谦,外敬问让。

弟子规全八章

弟子规全八章

弟子规全八章摘要:一、弟子规的简介1.弟子规的起源2.弟子规的内容与结构二、弟子规的主要内容1.孝道2.悌道3.谨言慎行4.诚信待人5.仁爱之心6.努力学习7.敬畏天地8.生活礼仪三、弟子规的教育意义1.培养道德品质2.塑造良好行为习惯3.提升个人修养4.增进人际关系四、弟子规在现代社会的价值1.传承传统文化2.提升国民素质3.促进家庭和谐4.培养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正文:《弟子规》全名《弟子规全八章》,是一部源自我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启蒙读物。

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为人子弟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全文分为八个章节,从孝道、悌道、谨言慎行、诚信待人、仁爱之心、努力学习、敬畏天地到生活礼仪,全方位地教育弟子如何做好人、做好事。

弟子规的起源可追溯至明朝,由李时中所著。

这部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成为了家家户户教育子女的重要教材。

弟子规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传统孝道、悌道等美德的强调,也有对个人言行举止、生活礼仪的规定,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行为规范。

在孝道方面,弟子规强调敬爱父母、长辈,听从他们的教诲,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分担忧虑。

在悌道方面,弟子规教育弟子要关心兄弟姊妹,互相扶持,友爱相处。

谨言慎行则是要求弟子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说损害他人的言语,不做冲动失礼的行为。

诚信待人是弟子规中关于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要求弟子以真诚之心对待他人,守信用,不说谎言。

仁爱之心是弟子规的核心理念之一,提倡弟子对万物都要抱有关怀之心,爱护生命,不伤害自然。

努力学习是弟子规对弟子的基本要求,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充实自己,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敬畏天地是弟子规对弟子对待自然的态度,要求他们尊敬天地,遵循自然规律,珍惜资源。

生活礼仪则是弟子规对弟子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的礼仪规定,如尊敬师长、待客之道等。

弟子规的教育意义深远,对于培养弟子的道德品质、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个人修养以及增进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弟子规全文概述

弟子规全文概述

弟子规全文概述《弟子规》是一本中国古代教育经典,旨在教导儿童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全书共分为三十六个章节,每个章节都包含了一条道德原则。

以下是《弟子规》的全文概述。

第一章:父母本章主要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倡导孩子应该尊敬父母,听从他们的教诲。

第二章:兄道本章讲述了兄弟之间应该和睦相处的道理,包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不争吵等内容。

第三章:友道本章介绍了朋友之间应该互相信任、互相善待的原则,以及不背叛朋友的道德规范。

第四章:师道本章阐述了孩子应该尊敬师长、恭敬师长的观念,以及要遵守师长的教导。

第五章:尊长本章讲述了孩子应当尊重老人的道理,包括照顾老人、孝敬老人和不嘲笑老人等方面。

第六章:宾客本章介绍了孩子接待宾客应有的礼貌和待客之道,包括热情款待、尊重客人和懂得感恩等内容。

第七章:行止本章详细规定了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准则,包括不嬉笑打闹、不随地乱扔垃圾和不争吵等要求。

第八章:言语本章讲述了孩子在言谈举止上应该遵守的规范,包括不说脏话、不说谎话和不嘲笑他人等内容。

第九章:动静本章强调了孩子在活动和安静时的行为准则,包括不乱跑乱跳、不大声喧哗和不抢夺玩具等要求。

第十章:分别本章阐述了孩子要善于辨别是非,正确对待同学和朋友之间的琐事,培养正确的判断力。

第十一章:饮食本章规定了孩子在饮食上应该遵循的健康饮食规范,包括不挑食、不吃太多零食和不浪费食物等内容。

第十二章:起居本章讲述了孩子要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包括早睡早起、不赖床和保持个人卫生等要求。

第十三章:身体本章针对孩子的健康问题,强调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和饮食习惯,以及远离疾病的预防措施。

第十四章:财物本章教导孩子要珍惜财物,不浪费和不将别人的东西弄坏等内容,培养正确的物质观念和尊重他人财物的意识。

第十五章:学问本章规定了孩子在学习上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包括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偷懒和不抄袭等要求。

第十六章:问孔本章鼓励孩子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向前辈学习道德修养,提倡学习互相交流和分享。

弟子规百科

弟子规百科

弟子规百科
【最新版】
目录
1.弟子规的简介
2.弟子规的内容
3.弟子规的影响
正文
【弟子规的简介】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读物,是儒家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它的作者是南宋的朱熹,他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编写了这部书。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是教导儿童如何做人、如何处事,以及如何与家人、朋友、社会相处。

【弟子规的内容】
弟子规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孝”、“悌”、“谨”、“信”和“爱众”。

“孝”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包括敬重父母、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情、不违背父母的意愿等内容。

“悌”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尊敬和照顾兄弟姐妹,包括尊重兄弟姐妹、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不与他们争吵等内容。

“谨”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谨慎和自律,包括遵守社会规范、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等内容。

“信”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做到诚实守信,包括说话算数、不欺骗他人、尊重他人的隐私等内容。

“爱众”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与他人相处,包括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的困难、乐于助人等内容。

【弟子规的影响】
弟子规自问世以来,对中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儿童的必读书,也成为许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指南。

它所倡导的孝、悌、谨、信、爱众等价值观念,对于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起到了重要作用。

弟子规主要内容

弟子规主要内容

弟子规主要内容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之一,《弟子规》是根据儒家思想编写的一本著名的儿童教育读本。

这本书主要由一些教导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诗句组成。

以下将详细介绍《弟子规》的主要内容。

一、引言《弟子规》以引言的形式开篇,旨在告诫儿童要谦虚谨慎、尊敬师长、勤奋学习。

引言中提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谦以温,敬以恭”,强调了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二、具体行为规范《弟子规》具体规定了儿童在各个方面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主要涉及到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友善待人、勤奋学习等方面。

1. 孝顺父母孝顺父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弟子规》的重要内容之一。

书中要求儿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强调了儿童应该恭敬思顺父母的重要性。

2. 尊敬师长《弟子规》认为师长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依托。

书中教导儿童要“师(父母)友、友(兄弟姐妹)、先(长辈)正,病(小孩)必相告”,要求儿童尊敬师长、友善待人。

3. 友善待人友善待人是《弟子规》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书中教导儿童“看别人,要心善;闻别人,要耳正”,告诫儿童要对待他人时,要以友善的态度看待,用正派的言行对待。

4. 勤奋学习勤奋学习是《弟子规》的重点内容之一。

书中要求儿童“读书识字,有识得字;为人上人,要多用心”,强调了儿童应当勤奋学习,提倡努力成为有知识、有品德的人。

三、对儿童性格养成的指导《弟子规》不仅规范了儿童的行为和道德准则,还对儿童性格养成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它教导儿童要谦虚温和、正直宽容、有恒心,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

四、实际教学方法的运用《弟子规》在教育儿童方面提供了许多实际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的教学游戏、情景化的教学案例,以及德育与智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五、总结《弟子规》是中国古代教育经典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以及对儿童性格养成的指导。

这本书具体规定了儿童在各个方面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如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善待人、勤奋学习等。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

《弟子规》全文《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

全文共 360 句、1080 个字,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这部分是《弟子规》的总纲,开宗明义地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学习的先后顺序。

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然后要谨言慎行、诚实守信。

要关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当把这些基本的品德修养做好之后,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学习文化知识了。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这部分着重讲述了子女在家中应如何孝顺父母。

当父母呼唤时,要及时回应,不能拖延;父母吩咐做事,要立刻行动,不能偷懒。

对于父母的教导,要恭敬聆听;父母的责备,要虚心接受。

要关心父母的冷暖,早晚向父母请安。

出门要告知父母去向,回来要面见父母。

居住要固定,职业不要随意变更。

即使是小事,也不能擅自做主;即使是小东西,也不能私自藏匿。

父母喜好的东西,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避免。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担忧;要注重品德修养,不让父母蒙羞。

当父母有过错时,要委婉劝谏;劝谏不听,要等到父母心情好时再劝。

如果父母仍然不听,就算哭泣哀求,甚至挨打,也不能有怨言。

弟子规全八章

弟子规全八章

弟子规全八章第一章:弟子规概述《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读物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立人之本”。

它由明朝儒学家李毓秀所编写,共分为八章,每一章都涵盖了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修养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弟子规具体内容1. 身体力行第一条强调了身体力行的重要性。

它告诉孩子们要亲自做到而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教。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并内化所学的道德准则。

2. 诚实守信第二条要求孩子们要诚实守信。

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的基础。

只有诚实守信,人们才会愿意与你合作,并对你产生信任感。

3. 尊敬长辈第三条教导孩子们要尊敬长辈。

尊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家庭和谐的基石。

尊敬长辈不仅表现在言语上,更需要在行为上体现出来。

4. 爱护兄弟第四条要求孩子们要爱护兄弟。

兄弟之间应该互相关心、帮助和支持。

只有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中,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并培养出团队合作的精神。

5. 敬畏神明第五条提出了敬畏神明的重要性。

它教导孩子们要虔诚地崇拜和尊敬神明,相信善恶有报,追求良善行为。

这种信仰可以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6. 爱护动植物第六条告诉孩子们要爱护动植物。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并保护其他生命形式。

这样做不仅是对自然界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的负责。

7. 关心环境卫生第七条强调了关心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保持环境整洁,并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

只有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我们才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质量。

8. 学习努力第八条要求孩子们要努力学习。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坚持和毅力。

第三章:弟子规教育意义《弟子规》作为古代儿童读物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它不仅教导孩子们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修养。

首先,《弟子规》通过身体力行来教育孩子们将道德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真正理解道德规范,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弟子规简介及主要内容

弟子规简介及主要内容

弟子规简介及主要内容弟子规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的著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共有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个字,三字一句,二句或四句连意,和仄押韵,朗朗上口。

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七个大段落。

《弟子规》根据《论语》这些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圣贤道德教育的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的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最佳的读物,不能不重视。

弟子规主要内容:总叙写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做事一定要严谨,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文化知识。

入则孝的主要意思是孝顺父母,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倾听,要把话听到心里去。

感觉我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比如说父母叫我的时候我总会说:“等一会儿。

”我嫌他们烦,没有做到“父母呼,应勿缓。

”出则悌的主要讲是尊老爱幼,与人和睦相处,不斤斤计较。

在这方面,我感觉做地还行。

谨和信的意思是做人做事要以诚相待,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确保身体健康,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和健康同时进步。

泛爱众,则亲仁的主要内容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和爱护。

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个地球上。

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

同时也要提高自已品德、修养,要亲近品德高尚的人。

余力学文的意思是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根本,只读死书,即使有一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那读书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地做,而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做事有偏见,违背真理。

同时,也要掌握好学习方法,因为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会有事半工倍的效果。

弟子规多少字

弟子规多少字

弟子规多少字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经典儿童读物,用于教育孩子们学习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它共计3000字,每篇1500字。

下面是完整的《弟子规》内容:第一章弟子规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第二章弟子规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祭如神,实陵苴,朝夕侍,洒扫几。

房室内,毋吝绽(人),人命关,重如山。

捧贝俎,如捧玉,如报期,如登春。

迈矣吾,岁且阑,将不终,学余贯。

乐只君子,讲究格物致知,行事有度,待人有礼,守身有节,修养有素。

弟子规不仅是一本启蒙读物,更是教导人们如何做一个品行端正、精神丰富的人的指南。

弟子规的内容包括了行为规范、待人接物和对父母的孝道,以及在各种情况下要遵循的道德原则。

它教导我们要尊敬父母,孝顺尊长,遵从父母的命令和教诲。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勇敢坚持,不抱怨,积极面对。

同时,弟子规也强调了人们要善待他人,对待朋友、亲人和每一个人都要有真诚宽容的心态,不随意伤害他人。

弟子规文章简短明了,容易理解。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们能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品德和素养,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自律和自爱。

总之,弟子规是一本有益于培养儿童良好品行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优秀书籍。

每个人,不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学习和尊崇弟子规的道德规范,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弟子规百科

弟子规百科

弟子规百科摘要:1.弟子规的概述2.弟子规的内容3.弟子规的影响4.弟子规的现代价值正文:【弟子规的概述】《弟子规》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弟子规礼仪为核心的启蒙教育读物。

它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这部书旨在教育人们如何做好弟子、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尊敬师长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弟子规的内容】《弟子规》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孝、悌、谨、信、爱、仁、义、和、平”这十个字。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孝: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这是《弟子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2.悌:友爱兄弟,和睦邻里。

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如何处理兄弟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与邻居相处。

3.谨:谨慎行事,诚实守信。

这一部分强调做人应该严谨、诚实,遵守诺言,不欺骗他人。

4.爱:仁爱待人,关爱万物。

仁爱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最高境界,这一部分教导我们要善待他人,关爱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义:坚守道义,主持公道。

这一部分讲述了如何在社会中坚守正义,维护公平,为弱者仗义执言。

【弟子规的影响】《弟子规》自问世以来,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它被作为启蒙教育的必读书籍,家家户户都会让孩子背诵和遵循。

即使在现代社会,它的许多观念和价值观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弟子规的现代价值】在当今社会,虽然科技日新月异,但《弟子规》中的许多观念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例如,尊重长辈、友爱兄弟、诚实守信等美德,都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石。

此外,《弟子规》中倡导的环保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环境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总之,《弟子规》作为一部古代启蒙教育读物,不仅传承了儒家优秀的伦理思想,还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弟子规》全文及解说

《弟子规》全文及解说

《弟子规》全文及解说《弟子规》全文及解说由于《千字文》、《三字经》等启蒙读物不利于清政府的愚民统治,一本极力宣扬封建等级观念,以方便清朝统治者的工具性读物《弟子规》应运而生。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弟子规全文及解说,欢迎阅读。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中国传统弟子规

中国传统弟子规

《弟⼦规》简介及内容《弟⼦规》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蒙学经典,以三字⼀句、两句⼀韵编撰⽽成,主要内容如下:总叙弟⼦规,圣⼈训。

⾸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亲仁。

有余⼒,则学⽂。

入则孝⽗母呼,应勿缓。

⽗母命,⾏勿懒。

⽗母教,须敬听。

⽗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

居有常,业⽆变。

事虽⼩,勿擅为。

苟擅为,⼦道亏。

物虽⼩,勿私藏。

苟私藏,亲⼼伤。

亲所好,⼒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柔吾声。

谏不⼊,悦复谏。

号泣随,挞⽆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

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

⾔语忍,忿⾃泯。

或饮⾷,或坐⾛。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即代叫。

⼈不在,⼰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退恭⽴。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如事⽗。

事诸兄,如事兄。

谨朝起早,夜眠迟。

⽼易⾄,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

便溺回,辄净⼿。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

⾐贵洁,不贵华。

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勿拣择。

⾷适可,勿过则。

年⽅少,勿饮酒。

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端正。

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

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

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

⼊虚室,如有⼈。

事勿忙,忙多错。

勿畏难,勿轻略。

⽃闹场,绝勿近。

邪僻事,绝勿问。

将⼊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问谁,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物,须明求。

倘不问,即为偷。

借⼈物,及时还。

后有急,借不难。

信凡出⾔,信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

市井⽓,切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道德风范的启蒙读物——《弟子规》该书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所撰写的青少年道德启蒙读物。

每三字一句,通俗易懂,内容合乎我国古代礼仪道德和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又合辙押韵,便于诵读,虽然已经过去了300多年,流传至今,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熏陶以及现代社会人际和谐交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古为今用,学者古敏对原有古文采用了现代文编译,现经本人删减摘要整理出来以利读者理解和学习。

( 兴国注)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ti 替),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 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青少年的训示和学子处事的规范。

作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要对自己谨慎的约束, 对人诚实可信,博爱民众, 并亲近有德行的人。

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 就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原文:一. 入则孝在家要孝顺父母、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译文: 父母呼唤时,应当立即答应,不能迟缓。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要求做的事,应尽快去做,不要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听明白。

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冬则温,夏则清(jing静);晨则省(xing 醒),昏则定。

冬天寒冷的时候要照料父母,使其温暖,夏天炎热的时候要让父母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要照料父母安眠休息。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出外办事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也要面告父母,以免父母挂念。

居住要在固定的地方,职业要稳定不能经常变化。

事虽小,勿擅(shan善)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不要因为小事情不好就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就不符合做儿女的道德。

东西虽小,不应拿的不要拿取和占用,如果你私自藏起来占用,父母知道会伤心生气。

亲所好( hao浩),力为具;亲所恶(wu 物),谨为去。

父母所喜欢的事,要努力去办好,父母所厌恶的,要小心地去回避。

身有伤,贻(yi宜)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如果身体受伤,会让父母忧愁。

如果品行上有什么缺点,会让父母感到羞耻。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父母爱我关心我,我孝敬父母又有什么困难呢。

父母厌恶我的,我仍然孝顺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亲有过,谏(jian见)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hao豪)泣随,挞(ta踏)无怨。

父母如果有过错,做子女的应该多次规劝使其改正,规劝时要和和气气,说话时声音要轻柔。

如果父母不听子女的规劝,那就等父母情绪好时再劝,如果父母仍然不听,要学会宽容,不要有怨气。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父母生病,煎熬好的汤药,作子女的先品尝一下烫不烫,苦不苦。

照料生病的父母要日夜伺候在床前。

丧三年,常悲咽(ye叶);居处辨,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父母去世后要守丧三年,经常伤心悲痛,在守丧期间,要夫妻分居,还要不吃肉不喝酒。

为父母守丧要完全按照礼节的规定去办,举办祭礼时要表现出极大的诚恳。

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像父母在世时一样恭敬。

二.出则弟对兄弟姊妹要相敬相爱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mu目),孝在中。

作为兄长对弟妹要友爱,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

兄弟(姊妹)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就包含其中了。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fen奋)自泯(min敏)。

彼此把财物看得很轻,兄弟之间的的怨恨又从何而生呢?说话时要相互忍让,忿恨就自然消失了。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吃饭的时候,应当让年长者先开始;入座时, 应当让年长者先坐下;走路时让年长者走在前面,年幼的跟在后面。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如果听见年长者呼唤人, 就立即代替他去呼叫,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

称尊长(zhang掌), 勿呼名;对尊长,勿见(xian现)能。

称呼尊长,不可以直呼其名。

在尊长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敬,不要自我表现才能。

路遇长,疾趋揖(yi依);长无言,退恭立。

走在路上如果遇见了长者,要快步迎上前去行礼问候。

如果尊长不说话,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

骑下马, 乘下车(ju居); 过犹待,百步余。

如果自己骑着马行路时遇见长者要下马,坐着车行路时要下车,长辈走后,自己还要在原地待会儿, 等到长者走出百步之外,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敬的人和长辈还没有就座以前,自己不要抢先坐下。

如果尊长就座后,让坐时,自己再入座。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在长辈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些,但是也不要太低,要是低到别人听不清楚,那也是不适宜的。

进必趋(qu曲),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在见尊长的时候,走路要快些,见到尊长告退的时候,动作一定要缓慢。

长辈问话时要站起来回答,双目望着长辈,不要左顾右盼。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服侍叔伯等父辈,要想服侍自己的父母一样恭敬。

对待堂兄弟,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恭敬。

三.谨而信谨慎而讲信义朝(zhao招)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

一个人很容易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此刻的宝贵时光。

晨必盥(guan冠),兼漱(shu树)口;便溺(niao尿)回,辄(zhe哲)洗手。

早晨起床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在洗脸洗手的时候,还要刷牙漱口。

每次大小便完毕,都要把手洗干净。

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hui会)。

戴帽子一定要带端正,穿衣服时要把纽扣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

脱下的帽子和衣服,应当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以免把衣帽弄脏。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xun寻)分(fen份),下称家。

衣服的穿着贵在整洁干净,而不在于华贵漂亮。

见长辈时穿的衣服要符合自己的名份,平时在家里穿的衣服要和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

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对于食物不要挑挑拣拣。

吃饭时要适可而止,不要超过平常的饭量。

年方少(shao绍),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在自己正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

步从容,立方正;揖深圆,拜恭敬。

走路时要不紧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要端庄直立。

作揖行礼时要把身子弓下去,叩头的时候要表现得恭恭敬敬。

勿践阈(yu玉),勿跛倚;勿箕(ji及)踞,勿摇髀(bi毕)。

在家门口站立时不要把脚踩在门槛上,不要瘸腿斜靠着,坐时不要把两腿叉开,不要摇晃大腿。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leng楞)。

进门时要缓慢地揭开门帘,不能弄出声响。

走路拐弯时角度要大些, 以免碰到棱角。

执虚器,如执盈。

入虚室,如有人。

手里拿着未盛东西的器具,就像拿着装满了东西的器具一样小心,走进没人的房间,就像走进有人的房间一样谨慎。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做事不能匆匆忙忙,匆忙时最容易发生差错。

做事时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地看待看似简单的事。

斗闹场,绝勿进;邪僻(pi匹)事,绝勿问。

凡是打架闹事的场合,绝对不能走近。

凡是不正经的事情,绝对不要去过问。

将(jiang江)入堂,问谁在;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我,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准备进入别人的家门时,首先要问一声:有人在家吗?准备上堂屋时,声音要更高一些。

当别人问是谁时,就将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如果只是回答“是我”,对方就弄不清究竟是谁。

用人物, 须明求。

倘(tiang汤)不问,即为偷。

使用别人的东西,必须明确的提出请求,以征得别人的同意。

假如不问一声就拿去用,这就是偷窃。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qian千),后有急, 借不难。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里归还。

别人向你借东西,如果自己有的话就应当答应,不要小气不借。

有借有还,再求不难。

四. 信做人要讲信用。

凡出言, 信为先;诈(zha诈)与妄,奚(xi西)可焉。

凡是说出的话,首先要讲求信用。

欺骗蒙混,胡言乱语,这怎么可以呢?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ning宁)巧。

说话多,不如少说,因为言多必有失,说的话只要能切题恰当就行,不要花言巧语。

刻薄语,秽(hui卉)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尖酸刻薄的话,和下流不干净的话,千万不能说。

粗俗的市侩习气,都要彻底戒掉。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di帝),勿轻传。

对于自己没有完全看清楚的事,不要随便乱说,对于自己没有明确了解的事,不要轻易传言。

事非宜,勿轻诺;苟(gou够)轻诺,进退错。

事情没有考虑妥善,不能随便答应别人,假如你轻易许诺,你就会进退两难,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凡是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流畅。

说话时不要讲得太快,不能讲的含糊不清。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那个说东家长,这个说西家短,如果这些事情于己无关,就不要去多管闲事。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ji吉)。

看见别人的善行,就要向他看齐,即使相差得很远,如果自己努力地去做,也会渐渐赶上他。

见人恶,即内省(xing 醒);有则改,无则警。

看见别人做了坏事,就要自我检讨。

如果自己有错就要加以改正,如果自己没有做错事也要自我警惕。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li力)。

自己的品德、学问、才能、技艺不如别人的时候,应当自我勉励,赶上别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qi期)。

如果自己的穿着不如别人漂亮,如果自己的饮食不如别人的美味可口,用不着心里难过悲伤。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就生气,听到别人恭维自己就高兴。

如果这样,不好的朋友就回来与你交往,有益的朋友就会与你断交。

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如果无意中做了坏事,这就叫“错”。

如果是故意地为非作歹,这就叫“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gu咕)。

犯了错误能够改正错误,就等于没有做过错事一样。

假如犯了错误反而加以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

五.泛爱众博爱,仁者爱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fu富),地同载(zai仔)。

无论什么人都必须互相关心和爱护,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高。

人们所重视的,并不是相貌的漂亮。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一个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声望自然会大。

人们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

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zi訾)。

自己有才能,不能自私自利只为自己谋利。

别人有才能,不能轻视诋毁别人。

勿谄(chan忏)富,勿骄贫。

勿厌故,勿喜新。

不要曲意巴结有钱人,不要对穷人和弱者高傲无礼,不要厌弃过去的老朋友,不要只喜欢新交的朋友。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当别人忙碌的时候,不要用事去打搅。

当别人心情不安的时候,不要找他说话而打搅他。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