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浙科版)
高二生物浙科版选修3课件1.2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高二生物浙科版选修3课件1.2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6441cf4b8f67c1cfad6b8ce.png)
3. 水母发光蛋白由 236 个氨基酸构成,其 中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构成发光环, 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 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 作用是( )C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B.促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3变性
PCR原理
3复性
PC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 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 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称为基因文 库(因,这种基因叫做部分基因。 如cDNA巩固练习
1.为了培育节水高产品种,科学家将大麦中 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入小麦,得到转基 因小麦,其水分利用率提高了20%。这项技 术的遗传学原理是( A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基因复制 D.基因分离
2.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培育的 抗虫棉是否成功,最好检测( C ) A.是否有抗生素产生 B.是否有目的基因表达 C.是否有抗虫的性状出现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Kary B. Mullis
(1)反应体系
• 模板
• 耐热的DNA聚合酶
• dNTP:dATP、dGTP、dCTP、dTTP(浓度越高, 则酶促反应速度越快,但同时也增加了碱基的 错误掺入率和实验成本。)
• 引物:引物决定PCR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和长度
• 缓冲液 • Mg2+(稳定核苷酸和提高聚合酶的活性有直接 影响)
PCR反应曲线
理论上,PCR反应产物呈指数增长,但这种增长形式 在扩增25-30个循环以后便放慢直至停止,达到反应平 台。此时扩增产物量不再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呈指数 增长。
PCR原理
PCR原理
1变性
PCR原理
1退火
高中生物第一章基因工程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素材浙科版选修3(new)
![高中生物第一章基因工程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素材浙科版选修3(new)](https://img.taocdn.com/s3/m/f7ed21fd59eef8c75ebfb36a.png)
第一章基因工程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一、生物的变异1.基因重组: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________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
包括________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与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
2.基因突变:指基因中________发生的改变。
3.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和________的变化。
二、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外源基因)转移到________中,出现原物种中不具有的新性状的技术,打破了物种间的界线,实现了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转基因技术产生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又是________的。
三、基因治疗是为细胞补上丢失或________的基因,达到治疗遗传疾病的目的。
是一种人工改变________的基因治疗手段。
一、1。
不同性状非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2.特定核苷酸序列3.数目二、另一种生物(其他物种) 定向三、病变遗传物质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版课堂讲义同步系列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三课件:312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版课堂讲义同步系列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三课件:312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c02cbb62b160b4e777fcf5c.png)
解析 (1)基因工程的变异来源是基因重组。(2)本操作中目的基 因是LTP1基因,获得目的基因的途方法合成目的基因或PCR扩增该目的基因。(3)本操作中所用 的载体是来自大肠杆菌细胞的质粒(B);构建重组DNA分子C时, 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4)质粒中含有青霉素抗 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但是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在四环素 抗性基因内部,如果重组DNA分子形成,则四环素抗性基因被 破坏。如果重组DNA分子成功导入受体细胞,重组酵母菌在有 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存活,但不能在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存活。 (5)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通过检测特定的性状或者目的基因 是否合成相应的蛋白质进行确定。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1.获得目的基因 (1)目的基因;人们所___需__要__的__基__因____,如人的胰岛素基因、 植物的抗病基因等。 (2)获取方法 ①如果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可用__化__学__方__法___合成目的 基因,或者用__聚__合__酶__链__式__反__应___ (PCR)扩增目的基因。 ②如果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未知的,可以从_基__因__文__库__中 获取。
答案 (1)基因重组 (2)LTP1基因 化学合成或PCR扩增 (3)质粒 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4)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存活,但不能在含有四环素的培 养基上存活 (5)检验转基因啤酒酵母菌能否产生LTP1蛋白
1.获取目的基因方法的比较
前提条 件
获得方法
过程
优点
缺点
目的基 因
解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染色体畸变是以染
色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化;基因工程
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得到人们所需要的产物,属于
基因工程的应用(浙科版)ppt课件
![基因工程的应用(浙科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637fa9d0d233d4b04e691c.png)
2.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A.基因治疗需要将正常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C.一种基因探针只能检测水体中的一种病毒 D.原核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研发成功后,膀胱生物 反应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最近,科学家培 育出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 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请回答: (1)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体细胞中,常用方 法是 显微注射 。 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 (2)进行基因转移时,通常要将外源基因转入 细胞 受精卵具有全能性,可使外源基因在相应组织细胞中表达 中,原因是 。 (3)通常采用 DNA分子杂交 技术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插 入了小鼠的基因组。 (4)在研制膀胱生物反应器时,应使外源基因在小 膀胱上皮 鼠的 细胞中特异表达。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病原体的某个或某几 个抗原基因转入适当的宿主细胞,进行表达, 获得的表达产物就可以作为疫苗使用。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的生产方法: 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 转移到酵母细胞中,构建 工程菌 在发酵罐中 大规模培养
分离纯化得到 表面抗原蛋白
用福尔马林和Al(OH)3 吸附,即制成疫苗
基因诊断
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 分子做探针(一般为单链) ,利用DNA分子杂 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上遗传信息,达到检 测疾病的目的。
DNA杂交原理:
不同的DNA探针具有不同的核苷酸序列,用其 与被测样品杂交,根据杂合分子双链的程度确定 被测样品与探针碱基序列的相似程度
诊断步骤:
是由病毒侵入细胞后,刺激细胞产生的一种 糖蛋白。 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 干扰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 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繁殖,提高 免疫功能,包括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 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天然杀伤性细胞 的功能。
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教学案浙科版选修3
![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教学案浙科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07ac9d6e2bd960591c67797.png)
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1.基因工程的基本源理是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 )在宿主细胞中牢固和高效地表达。
2.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①若是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可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也许用聚合酶链式反响 (PCR) 扩增目的基因。
②若是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未知的,能够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3.操作步骤:①获得目的基因;②形成重组 DNA 分子;③重组 DNA 分子导入受体体细胞;④精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⑤目的基因表达。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源理1.基本源理: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 即目的基因 ) 在宿主细胞中牢固和高效地表达。
2.基因工程的变异种类:基因工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
3.变异特点:实现性状定向改造。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1.获得目的基因(1)目的基因:人们所需要的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植物的抗病基因等。
(2)获得方法:①若是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可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也许用聚合酶链式反响 (PCR) 扩增目的基因。
②若是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未知的,能够成立一个包括目的基因在内的基因文库,从基因文库中找到目的基因。
2.形成重组DNA分子(1) 平时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DNA(如质粒 ) ,形成相同的粘性尾端。
(2)用 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 DNA连接在一起,形成重组 DNA分子。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1)常用的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2)导入方法举例:用质粒作为载体,宿主细胞应入选择大肠杆菌,用氯化钙办理大肠杆菌,增加其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宿主细胞。
4.精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1) 精选原因:其实不是全部的细胞都采纳了重组DNA分子。
(2)精选方法举例:质粒上有抗生素如四环素的抗性基因,因此含有这种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就能够在有四环素的培育基中生长,而没有采纳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则不能够生长,这样就能筛选出含有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
高中生物1.2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学案浙科版选修
![高中生物1.2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学案浙科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57af7a62f12d2af90242e6bb.png)
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学习目标】1.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2.描述基因工程基本步骤的几个步骤3.举例说出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的原理【学习过程】1.总结基因工程的五个步骤。
2.阅读课文,归纳总结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和过程。
3.阅读课文,总结形成重组DNA分子的过程。
4.阅读课文,总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5.阅读课文,总结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6.阅读课文,总结目的基因的表达的鉴定方法。
【知识梳理】1、目的基因的获取2、形成重组DNA分子(基因工程的核心)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5、目的基因的表达【典题解悟】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答案:C解析:基因操作的工具有限制酶、连接酶,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运载体是基因的运输工具,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基因工程的结果是让目的基因完成表达,生产出目的基因的产物,选择受体细胞的重要条件就是能够快速繁殖。
2.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A.人工合成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答案:C解析:人工合成基因时,不管是化学方法合成还是反转录法合成,都要涉及到双链的互补;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过程中,黏性末端的黏合就是通过互补的碱基配对完成的;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阶段肯定有互补现象发生。
而C选项中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是将重组DNA分子从细胞外转移到细胞内的过程,不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
【当堂检测】1.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的胰岛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B.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菌- 1 -页- 2 -页C .通常通过检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测重组DNA 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D .重组DNA 必须能在受体细菌内进行复制与转录,并合成人的胰岛素2.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C.质粒都可作运载体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3.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多种,下列不属于目的基因获取方法的是( )A.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B.利用反转录法获取C.从含目的基因生物细胞中获取D.利用PCR 技术获取4.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460个)放入DNA 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A.540个B.8100个C.17280个D.7560个5.下图是将人类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B 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所用的运载体为质粒A 。
高中生物 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辅导教案 浙科版
![高中生物 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辅导教案 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a56531a2161479171128bb.png)
辅导教案基础链接·温故知新一、生物的变异1.基因重组: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________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
包括________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与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
2.基因突变:指基因中________发生的改变。
3.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和________的变化。
二、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外源基因)转移到________中,出现原物种中不具有的新性状的技术,打破了物种间的界线,实现了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转基因技术产生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又是________的。
三、基因治疗是为细胞补上丢失或________的基因,达到治疗遗传疾病的目的。
是一种人工改变________的基因治疗手段。
一、1.不同性状非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2.特定核苷酸序列3.数目二、另一种生物(其他物种) 定向三、病变遗传物质聚焦科技·扫描知识为了实现基因工程的目标,通常要具备多种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宿主细胞等基本要素,并按一定程序操作。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得、重组DNA分子的形成、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宿主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及目的基因的表达。
一、获得目的基因1.什么是目的基因人们所感兴趣的(需要的)特定基因,如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还有植物的抗病(抗病毒、抗细菌)基因以及人的胰岛素基因、干扰素基因等,都是目的基因。
2.获取方法(1)人工合成:根据已知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相应的信使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出它的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通过化学的方法,以单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目的基因。
如人的胰岛素基因等就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获得,或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2)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包含目的基因在内的基因文库,根据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以及基因翻译产物蛋白质的特性等来获取目的基因。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件:1.2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浙科版选修三)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课件:1.2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浙科版选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9025f3c4f8c75fbfc77db261.png)
浙科版选修3高三生物第二节复习课件: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浙科版选修3高三生物第二节复习课件: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caaf80a767f5acfa0c7cd04.png)
浙科版选修3高三生物第二节复习课件:基因工程
的原理和技术
导读:本文浙科版选修3高三生物第二节复习课件: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浙科版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ppt 近年引种的转基因抗虫棉,不仅具有抗害虫的特点,而且省药省工,节省投资,减轻环境污染,减少人畜中毒;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
思考:(1)抗虫基因怎样获得?
(2)如何把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
【提示】(1)化学合成法和扩增。
(2)将抗虫基因和载体结合,组成重组DNA分子,导入棉花细胞。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教案浙科版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教案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2a7ad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3.png)
第二节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1.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2.描述基因工程基本步骤的几个步骤3.举例说出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的原理过程与方法方面:运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提出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方案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关注基因工程的发展,体会S、T、S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教学难点】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运载体或载体)提出问题)﹙先解决为什么要分五个步骤的问题,然后解决每一步骤的技术方法问题。
﹚1.为什么要有“目的基因的获取”这一步?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看本专题题图中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可以说这既是概念,也是原理。
这里所说的“更符合人们需要”,就是目的,那么更符合人们需要的那个基因就是目的基因了。
有了目的基因,我们才能赋予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特性。
2.为什么要有“表达载体的构建”这一步?学生活动)思考:单独的DNA片段──目的基因是不能稳定遗传的。
课文中谈到构建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为了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表达和发挥作用。
3为什么要有“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这一步?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教材指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只有进入受体细胞,并且维持稳定和表达,才能实现一种生物的基因在另一种生物中的转化。
4为什么要有“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这是因为目的基因是否真正插入受体细胞的DNA中,是否能够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只有通过检测、鉴定才能得知。
5为什么要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这一步?学生活动)思考讨论: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的表达与否,决定了基因工程是否最终成功,必须进行鉴定,确定其是否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表达产物
无表达产物
有表达产物
无表达产物
多细胞生物的检测: 多细胞生物的检测: 将每个受体细胞单独培养并诱导发育成完 整个体,检测这些个体是否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是否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整个体,检测这些个体是否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例:抗虫棉检测 用棉铃饲喂棉铃虫, 用棉铃饲喂棉铃虫, 如虫吃后不出现中毒症状, 如虫吃后不出现中毒症状, 说明未摄入目的基因或摄 入目的基因未表达。 入目的基因未表达。 如虫吃后中毒死亡, 如虫吃后中毒死亡, 则说明摄入了抗虫基因并 得到表达。 得到表达。
载体 质粒) (质粒) DNA分子 DNA分子 含目的基因) (含目的基因)
同种 限制酶切割 带有粘性末 端的切口 带有相同粘性末 端的目的基因 DNA连接酶 DNA连接酶 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DNA分子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结果可能有几种情况?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结果可能有几种情况?
1.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1.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常用: 常用:大肠杆菌
CaCl2处理受体细胞 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2.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双子叶植物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农杆菌转化法
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单子叶植物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基因枪法
1.2 .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二、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1. 获取目的基因 形成重组DNA DNA分子 2. 形成重组DNA分子 将重组DNA 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3. 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4.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4.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5.目的基因的表达 5.目的基因的表达
受体细胞? 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
体外显微注射入受精卵 主要原理:利用显微操作系统将外源目的基因直接注 主要原理: 入到受精卵的原核中。 入到受精卵的原核中。 再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将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受精卵移 植到受体动物的子宫内发育,从而获得转基因动物。 植到受体动物的子宫内发育,从而获得转基因动物
第五步: 第五步:目的基因的表达
表达成功的标志:是否有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 表达成功的标志:是否有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
细菌的检测: 细菌的检测: 将每个受体细胞单独培养形成菌落, 将每个受体细胞单独培养形成菌落,检测菌落 是否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 中是否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淘汰无表达产物的 菌落,保留有表达产物的进一步培养、研究。 菌落,保留有表达产物的进一步培养、研究。
(多选)某DNA分子中含有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一个 多选) DNA分子中含有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一个 识别序列,用该限制酶切割该DNA分子, DNA分子 识别序列,用该限制酶切割该DNA分子,可能形成的两 DNA片段是 片段是( 个DNA片段是( CD )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 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ATCC— 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 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ATC—
化学方法合成 (1)反(逆)转录法 (2)根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人工合成 根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 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推测
mRNA的核苷酸序列 mRNA的核苷酸序列
推测
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化学合成
目的基因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PCR 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在生物体 , 聚合酶链式反应, 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可以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外复制特定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第五步: 第五步:目的基因的表达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 需要的产品。 需要的产品。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 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 D)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NA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注意: 注意: 一般情况下,在形成重组DNA分子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在形成重组DNA分子过程中, DNA分子过程中 需要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 同一种或同两种) 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 需要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同一种或同两种) 来酶切目的基因和质粒。 来酶切目的基因和质粒。
根据上图情况, 质粒和目的基因应该如何切割? 根据上图情况 , 质粒和目的基因应该如何切割 ? 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 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通过动力系统将带有基因的金属颗粒 金粒或钨粒),以一定的速度射进植物细胞。 ),以一定的速度射进植物细胞 (金粒或钨粒),以一定的速度射进植物细胞。 具有一次处理多个细胞的优点,但转化效率较低。 具有一次处理多个细胞的优点,但转化效率较低。
4.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4.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花粉管通道法
主要原理: DNA沿着形成的花粉管通 主要原理:授粉后使外源 DNA沿着形成的花粉管通 进入并整合到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的基因组中。 道,进入并整合到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细胞的基因组中。 可以应用于任何开花植物。 可以应用于任何开花植物。
5.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5.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显微注射技术
第四步: 第四步: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DNA上的 (1)筛选、检测的依据:重组DNA上的标记基因 )筛选、检测的依据:重组DNA上的标记基因 (2)筛选的方法: )筛选的方法: 1.利用抗生素抗性基因: 1.利用抗生素抗性基因: 利用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抗生素“选择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2.利用荧光基因: 2.利用荧光基因: 利用
最大的缺点: 最大的缺点: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工 作量大,成功率低。 作量大,成功率低。
下列属于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的是( 下列属于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的是 利用mRNA术扩增 ④利用 技术扩增 利用DNA转录 ⑤利用 转录 ⑥人工合成 A.①②③⑤ B.①②⑤⑥ . .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 .
D)
下列获取 B.利用 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利用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C.反转录法 反转录法 D.通过 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通过 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B、C
第二步:形成重组 分子( 第二步:形成重组DNA分子(核心) 分子 核心)
载体-载体连接物 载体-载体连接物
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载体连接物 重组DNA DNA) (重组DNA) 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连接物
一个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 一个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获得一 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 个目的基因。有几个磷酸二酯键被水解( 个目的基因。有几个磷酸二酯键被水解( D ) A .1 B. B .2 C. C .3 D. D .4
模板、 模板、引物 原料、 原料、酶
目的基因 的扩增呈 指数形式 指数形式 扩增( 扩增(2n)
循环 细胞中的DNA酶切为许多片段, DNA酶切为许多片段 将供体生物细胞中的DNA酶切为许多片段,再用运 载体分别将这些片段运载到受体细胞中。 载体分别将这些片段运载到受体细胞中。 许多细胞一起包含了该生物全部基因组序列, 许多细胞一起包含了该生物全部基因组序列,这样 一个集合体叫做基因。 一个集合体叫做基因。 基因
第三步: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常用的受体细胞: 常用的受体细胞: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 细胞等。 细胞等。
• 细菌质粒 — — • • • •
细菌 酵母质粒 — — 酵母 噬菌体 — — 细菌 动物病毒 — — 动物细胞 植物病毒 — — 植物细胞
第一步: 第一步:获取目的基因
1.目的基因: 1.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基因 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的获取途径: 2.目的基因的获取途径: 目的基因的获取途径
1、目的基因序列已知: 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目的基因术 、 技术 (目的基因的扩增,获取大量目的基因的方法) 目的基因的扩增,获取大量目的基因的方法)
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胰岛素基因 与大肠杆菌的质粒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 分子重组, 与大肠杆菌的质粒 分子重组 肠杆菌体内获得成功表达, 肠杆菌体内获得成功表达,它们彼此能结合 的依据是 D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 B.半保留复制原则 . C.基因分离定律 .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y) DNA分子, 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y)的DNA分子,用限制 1000碱基对(by 分子 性核酸内切酶Eco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y Eco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y。 性核酸内切酶EcoR1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y。 Kpn1单独酶切得到4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 单独酶切得到400by 两种长度的DNA分子。 用Kpn1单独酶切得到4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DNA分子。 EcoRI,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 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 用EcoRI,Kpnl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y和600by两种长度的 DNA分子 分子。 DNA分子。 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D ) 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