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多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多媒体技术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
因此,多媒体日臻融入现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带来了昂然的生机。
它为把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越性。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造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自身较强的理论性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
因此,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求,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有利于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具时代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内容新、时代性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局限于教材,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
而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更多的切合学生实际又能触动学生“灵魂”的资源,这样就更能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
1.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拓宽师生互动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在新课标理念下,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互动。
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相互交流,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
二、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应用首先要遵循政治教学本身的规律,其次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精心设计、巧妙运用,多媒体才能让你的课堂如虎添翼,达到最佳效果。
多媒体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问题与对策
多媒体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真实性、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多媒体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多媒体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运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
在搜索引擎、社交媒体上,存在大量不实信息,尤其是和法治相关的信息,很难保证其真实性,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教学内容选择困难。
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讲解的内容繁多,涉及到众多案例与事件,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展示效果受限,很难将所有内容都展现出来,容易导致片面性或者不全面性。
3.学生对多媒体的过度依赖。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学生对多媒体的依赖性增强,导致他们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1.强调信息真实性。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对所使用的资料进行筛选和验证,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来加强学生对于真实案例的认识。
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针对教学内容选择困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案例和事件进行讲解。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源整合,如幻灯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展现多角度的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除了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教师还需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案例背后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多媒体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固然能够增加教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信息真实性、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而道德与法治教育则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的灌输,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成为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提高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成为了当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媒体在道德教育中的应用1.宣传道德理念新媒体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形式,如视频、文章、图片等,传递道德理念,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的锻炼。
通过漫画、卡通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并引导学生思考,使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2.提升道德意识新媒体可以通过展示社会中的典型案例、发表道德文章等方式,引导学生熟悉道德法则,提高道德意识。
在学校内设置学生的微信公众号或贴吧等社交平台,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良好的道德典型,以此更广泛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3.培养社会责任感利用新媒体可以组织一些社会活动或帮助别人的行动,沟通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心和参与感。
1.法律知识宣传新媒体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播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质。
如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法律知识,并加入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不断的学习中进行自我完善。
2.学法用法新媒体可以通过创造互动式的情景,促进学生学习法律的能力、知识与技能。
如开设在线辩论社区,使学生在虚拟的法庭上进行模拟辩论,提高其法律问题的处理能力与态度。
3.防范法律风险新媒体可以及时提醒学生注意一些身处数字时代的法律风险,如网络欺凌、泄露隐私等。
同时在日常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网络等新媒体手段,规避与防范网络空间中潜在的法律风险。
总之,新媒体给道德与法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挑战。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关于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相对匮乏。
教师们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案例,学生们对于新媒体教学的接受程度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有必要对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学生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这也是本研究的背景和动机所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效果,分析其对学生法治意识和道德情感的影响,探讨如何借助新媒体促进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对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和总结,旨在为教育教学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对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旨在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可行性建议和方法,为推进初中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0字】2. 正文2.1 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使用新媒体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新媒体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
通过互动性强的新媒体教学工具,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丰富了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新媒体在增强学生法治意识中的作用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方面,其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1. 引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新媒体以其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新媒体能够生动形象地呈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 拓宽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内容新媒体具有多媒体融合的特点,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内容呈现,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利用新媒体,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并使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 提升互动性,促进学生思辨新媒体教学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可以使学生参与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辨和探究。
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讨论、在线答疑、互动问答等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教育视频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教育视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潜移默化地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
3. 利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资源,进行网络学习、网络讨论等活动,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互动性。
4. 开展互动教学利用新媒体工具(如微信公众号、在线课堂等),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组织讨论、问答等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1. 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避免学生个人信息泄露,建立健全的信息保护机制。
2. 注意信息真实性教师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选择真实可靠的教育资源,避免传播错误信息,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3. 注意合理控制学生上网时间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合理控制学生上网时间,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
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运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
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运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使用延续了千年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这样,即使教学内容很丰富,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但长此以往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了。
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
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
一旦平淡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下面就多媒体在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新课导入,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效果定然不佳。
若能较好地运用音像媒体导入新课,即能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例如,如在讲述《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可先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每年“3·15”晚会的节目片段。
我在讲述这一课时,选用了前几年“3·15”晚会上韩红演唱的一曲《天亮了》并配以故事讲解,介绍歌曲的由来和当时“缆车事故”的情况时,学生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起来。
歌曲结束,故事讲完,学生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
我乘机提问学生“缆车事故”中的旅游者的什么权益被侵犯?受害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韩红的这种行为又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文。
然后再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到了教学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在双边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首先分析了新媒体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中的作用,比较了新媒体与传统教育方式的差异。
接着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新媒体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探讨了新媒体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对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效果的建议,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媒体应用、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新媒体作用、传统教育方式、实际案例、教学模式、优缺点、应用前景、教育效果、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自律自律、守法守规的必修课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普及和深入。
新媒体如互联网、手机APP、社交媒体等,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新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运用新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创造出更加多元化、互动性更强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新媒体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和资源,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
研究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新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互动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媒体、动画、游戏等形式传达道德法治知识,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提高学习效果。
新媒体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全球互联。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手机应用等渠道随时随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学习。
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
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本文从新媒体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立德树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通过利用新媒体资源、建设网络平台、定制化课程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促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推动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也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立德树人更加迫切,需要通过新媒体手段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有道德情怀的人才。
【关键词】新媒体, 中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挑战, 资源利用, 网络平台, 定制化课程, 师资队伍建设, 意义, 根本任务.1. 引言1.1 新媒体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中学生生活中接触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和便捷化,新媒体的兴起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媒体平台是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他们通过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渠道获取各种信息,其中包括涉及思想政治的内容。
这种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立体的资源,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广泛的思想观点和政治理念。
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极大地拓展了中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express 主张、交流看法、参与讨论,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新媒体的时效性和即时性使中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热点、政治动态,增强了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和认识,有助于提升他们对国家、社会、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新媒体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更为丰富的资源,对他们的思维发展和价值观塑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2 立德树人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重要性立德树人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尤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其重要性更加凸显。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普及和重要。
特别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提高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工具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它能够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案例分析、法律知识、道德问题等内容,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接受。
多媒体教学工具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整理,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展在线互动学习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利用在线互动学习平台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在线互动学习平台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和交流,扩大课堂教学的范围和形式,提高课堂实效性。
通过在线互动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学习和讨论,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
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互动学习平台进行课后作业、答疑解惑、考试测评等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利用教育软件辅助教学教育软件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它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功能,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课堂实效性。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教育软件进行教学辅助,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体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育软件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和评估机制,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媒体的出现为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新媒体,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新媒体可以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资源。
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轻松获取到各种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优质资料,如案例、故事、视频等。
这些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生动地了解与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内涵。
新媒体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平台,让他们将自己的作品或想法通过博客、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展示出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创造力。
新媒体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学生们可以轻松地与他人交流思想、分享观点,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开展在线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学生可以交流自己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看法,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新媒体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
通过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提高信息的有效利用能力。
新媒体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如何合理应用新媒体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新媒体运用技能,能够灵活使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教学。
教师需对新媒体内容进行筛选与评估,避免不当内容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意识。
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是具有巨大潜力的。
通过合理运用新媒体,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
教师应加强自身技能的培养,并注意对新媒体内容的筛选与评估,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媒体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最大化价值。
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
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中学生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
新媒体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同时也给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和便利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的需求。
教育者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制作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短视频,创作富有时代特色的网络文章,借助互联网资源打造寓教于乐的网络课堂,以此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正确获取有益的思想政治信息。
教育者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线上讲座、互动直播等形式,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授优秀的思想政治知识,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新媒体平台虽然给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沉迷网络、追求虚荣心理、盲目追随潮流等问题。
教育者需要开展新媒体素养教育,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新媒体。
教育者可以组织中学生开展线上讨论、撰写博客等活动,引导他们理性思考,批判性地分析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增强辨别是非、拒绝低俗信息的能力。
教育者还可以通过班会、家长会、课堂教育等形式,向中学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提醒他们注意线上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网络伦理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注重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引导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公共事务新媒体在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学生了解时事、参与讨论、表达观点。
教育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引导中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政治议题、国家大事,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公共事务的热情。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本文将围绕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进行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吸引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枯燥乏味,学生难以保持集中注意力,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更好地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宪法》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展现国家法律的重要性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讲解《道德与法治》中的具体案例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视频片段或图片,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案例的背景和细节,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
二、引入互动式教学工具促进学生参与除了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工具也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
可以利用投影仪将课件投影在教室的大屏幕上,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课件内容;还可以利用教学软件进行互动式教学,设计一些小测验或者问答环节,让学生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参与其中。
通过这些互动式教学工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利用这些工具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合网络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可以结合网络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搜索引擎寻找相关的案例资料、法律法规和道德理论,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够进行深入学习。
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研究,开展一些有关公民道德、法律意识等方面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应用研究当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社会生活、经济发展还是教育教学,都离不开新媒体的影响与应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的重要环节,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新媒体的应用可以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是通过教科书和纸质资料进行传授,内容相对单一,达到的效果也有限。
而利用新媒体,可以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可以通过新媒体制作教学视频,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形象、具体地展示给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讨论中,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新媒体的应用可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的获取信息的途径愈发广泛,如果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而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新媒体拥有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差异化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辅导资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新媒体的应用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的能力。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学生越来越容易接触到各种信息和媒体,但是对于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辨别能力却相对较弱。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网络素材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
可以通过分析虚假新闻的案例,教导学生如何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还可以教育学生网络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和道德意识。
新媒体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对于教师而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需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教学经验,不少教师存在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教学环境中,部分学生过度沉迷于新媒体,无法正确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
1.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通过网络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供学生在线学习、在线交流。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为学生提供真实案例的分析、故事概述、道德思考等资源,通过让学生浏览这些网页,完成在线测试、互动汇报等任务,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
2.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技术、制作技术和传播技术的支持下,把多种媒体语言融合起来运用在教学中的一种教育方式。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的表现、较强的说服力和易于理解的特点,可以将道德教育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从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3.社交媒体社交媒体也可以用于道德教育中,例如:微信、 QQ 等社交软件可以用来传播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博客和论坛可以用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前沿道德观念和价值逻辑的发展趋势。
1.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是一种以法庭辩论为主要形式的真实模拟活动,它是大力推行法治教育并普及法律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
学生可以扮演法官、检察官、辩护律师、被告人等角色,模拟不同的案件,通过辩论来锻炼学生的审判能力和法律素养。
信息技术可以为模拟法庭提供更为真实的背景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子书和新闻资料等方式来了解案件相关信息,全面理解案件的情况逐步提高其辩论水平。
多媒体教学在法治教育领域也同样适用。
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法律体系及其构建、各类法律案例、法律场景动画等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多媒体实现法律的可视化教学以及单元测试。
3.信息查询与分析在法治教育中,学生需要通过信息查询和分析方式来了解案件情况以及法律法规,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关键词:课程思政;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学改革引言: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当今信息化社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仅仅关注技术知识的传授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因此,思政教育在该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变得十分必要。
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其特点在于结合了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旨在让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概念、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在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多媒体数据的表示、处理、传输和展示等。
二是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实例,包括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图像处理、网络多媒体、游戏设计等。
三是掌握多媒体开发工具和技术,包括图像处理工具、音频编辑工具、视频编辑工具等。
四是提高学生在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融入思政教学的必要性(一)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思政教学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思政教学融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和人文素养。
(三)推进课程建设和发展将思政教学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相结合,可以促进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媒体应用
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媒体应用作者:张晓楠来源:《数码设计》2017年第15期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设备的普及,使新媒体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在短短几年内就步入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为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内涵,创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带来了契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5-0196-02Abstract: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mobile phones, tablets and other communication devices have made new media fully integrated into all fields of social life, and people have stepped into the new media era in just a few years.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 brings opportunity to fully explore the mor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course and to innovat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education.Key words:morality and rule of law;Teaching;Junior high school1 新媒体概述1.1新媒体的概念。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的创意应用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的创意应用摘要: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需要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若只是单纯的纸上谈兵,不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地应用这门学科的知识。
在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情景”,并且通过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教学过程,帮助教师突破教材的限制,用丰富的新媒体资源更好地把握教材、运用教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媒体;应用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涵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主要依据课本教材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教师要引入一些契合学生生活元素的教学主题,提升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知识资源。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讲解道德法律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对于课堂知识的记忆效果。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人专注力的时长通常在10分钟左右,所以教师要控制好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时长,确保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让课堂展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人性化,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平台。
多媒体课件中涉及到图片、视频、音乐等多样化的教学元素,教师要保证每次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尽量控制在10分钟左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2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意义以人为本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也是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的教学理念。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明白他们的兴趣点,将教学内容加以科学分类。
多媒体教学具有方便操作、实施有效等特点,能为学生清晰地展现出知识框架,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
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处于叛逆期,不愿意服从教师和家长的引导,觉得课堂是枯燥乏味的。
而多媒体教学能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通过对图像、音乐、视频的学习,增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方便教师整理教学计划。
以“依法保护自己”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营造现实情境,给学生播放一些违法案例,使道德与法治教育得到延伸,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法治观念,促进他们理解和运用。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的创意应用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的创意应用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社会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在落实育人的教学目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就是德,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把学生培养成国家未来的栋梁,为祖国发展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社会、学校、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新媒体的创意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新媒体;创意应用引言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需要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若只是单纯的纸上谈兵,不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地应用这门学科的知识。
在合理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情景”,并且通过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教学过程,帮助教师突破教材的限制,用丰富的新媒体资源更好地把握教材、运用教材。
一、应用微课突破教学难点在运用微课资源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聚焦每一个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升微课资源的靶向度与效用水平。
例如,在教学《责任与角色同在》时,教师可引入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具体场景,从正反两个角度讲述他人对我负责任、我不对他人负责的身边故事,把责任主体从“某一个”上升到“你我他”,启发学生思考有责任担当的现实意义。
同时,区分医生、警察、教师等不同社会角色,以及女儿、父亲、舅舅等家庭角色,或点或面诠释责任的内涵。
通过使用微课资源,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角色伴随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
想要履行好各个角色对应的责任和义务,还必须有端正的态度和足够的能力,否则“责任与角色同在”将沦为一句空话。
借此,也可以教育学生好好学习知识,磨砺自身本领,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担当、有过硬本领的有用之才。
二、运用网络收集资料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性,应当更好的关注学生生活和收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钻研热点。
在互联网环境下构建统摄课上课下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性有重要价值。
巧用多媒体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巧用多媒体打造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作者:杨苏寿来源:《新课程》2024年第02期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如何有效发挥多媒体的价值和作用,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将枯燥乏味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富有趣味性?如何促进学生吸收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深入感受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魅力?这是教师在上课前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初中是其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导,将会对学生后期的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文章以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十课“感受生命的意义”为例,在多媒体的有效辅助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深化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
在新的内容讲解完之后,我还拓展了课后练习,以此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命的意义,为高质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创设奠定基础。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生命的意义多媒体集图片、视频、音频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在新课讲解中,我先分享课前任务,随后以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感知生命的意义。
教师:同学们,前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课前小任务,不知道你们还记得吗?我让大家去采访身边最重要的三个人,以小记者的身份询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现在哪位同学愿意简单说一下?学生:老师,我采访的是语文老师,他说活着的意义就是将自身所学全部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学生:老师,我采访的是我的好朋友晶晶,她说活着的意义就是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他人带来更多欢乐,让别人感受到幸福。
学生:老师,我采访的是我的爸爸,他说活着的意义就是让自己的父母身体健康,让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
教师:非常好,看来大家前期的采访都很认真,收获很大。
现在请大家看视频——《人生的意义》。
在观看视频之前,老师想問大家一个问题:生命对你而言有何意义?学生: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能将生命当成儿戏。
学生:只要人活着,就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就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
浅析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多媒体网络的运用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在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学德育发展的过程中,多媒体网络也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分别从多媒体网络的特点、中学德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等方面来对其进行浅析。
一、多媒体网络的特点多媒体网络是在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多种途径传输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
它具有信息传输速度快、数据量大、媒体形式多样等特点。
通过多媒体网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语言,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中学德育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道德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懂得如何做人、积累健康的心理素质,培育优秀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从而为未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而中学德育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道德品质,提升对好的道德习惯的重视和认识,让学生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人物,注重自身的道德品格和行为,积极发挥个人作用,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实践中。
中学德育的开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对发展和完善人的个性也有很大的作用。
三、多媒体网络促进中学德育的发展1.多媒体途径的精彩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加的深入了解道德知识,形成对好的道德习惯的认识和理解。
多媒体技术将知识信息的处理和呈现逐渐从书本、黑板等传统模式向电子数字模式转移。
通过多媒体网络呈现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将德育知识知识进行有效的呈现,可以把平时难以亲身体验和直观感受的道德教育概念通过动画视频、案例分析等多媒体手段呈现,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了解道德权益,从而形成更加全面且正确的道德观念认识。
2.多媒体网络为进行德育实践提供更为便利的途径。
多媒体网络学习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进行德育实践的平台,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周围发生的事情,并在网络平台上与他人进行多方交流,这些多媒体网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德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实践道德品质,从而为其道德成长提供更完备和完整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
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
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以抽象、理论性强为特点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配合教学,其作用更为明显。
由此可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研究结果证明,要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设法刺激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制造更多的讨论、交流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见解。
而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就具有直观、形象、生动、逼真、感染力强等特点,可以运用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影像等直观媒体使学生在听、看和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受到多种感官刺激,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推动思维、丰富想象、促进记忆、积累知识,有助于增强课堂容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符合新形势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技术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其在教学过程的运用,发挥其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手段,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新课改的主导精神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一切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多媒体教学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要求,能够更多地实现师生互动,能够更直接更现实地呈现情境,让学生看到实际发生的人和事,变枯燥空洞的理论说教为灵活多样的呈现形式,能够更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文字、图片、漫画、音乐、录音、视频,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各种感知,促使学生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动脑,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去领悟去感受,对强化学生思想意识,提高认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1、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学,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
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
然而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
而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多媒体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手段,在深化教学改革中为我们开辟了新思路、新途径。
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在讲《正视现实的压力》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本地人才招聘市场、今年我国北方雾霾、我市干旱导致土地干裂的几组图片,学生看到直观、形象的图片,立即感受到我国面临人口、环境、资源压力;通过展示图表、数据对比,学生很容易得出我国人口的特点,总结出我国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播放歌曲雾霾版《北京北京》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优点。
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无法达到的。
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在讲《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时,我以小品《打工奇遇》为新课导入,学生在幽默、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快速进入对本课的学习,而后展示录音“吃人的糖”、图片“吃了假冒减肥药掉光头发”,使学生感受到生产者、销售者的违法行为对消费者权利的侵害,学生较容易就掌握了消费者应受法律保护的几项权利及如何维权。
2、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增加课堂容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单凭课堂上教师讲,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而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易于学生接受;同时借助多媒体传递信息,可以节约教师讲解、板书、做图的时间,大大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信息量,使学生能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功效。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
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存储,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
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
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是知识的向导和顾问,是与学生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
《实施科教兴国》是理论性很强、比较枯燥的一课,如果老师一味地讲整堂课会很沉闷,学生不易接受理解。
而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图像、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我市的科技成果,就能使学生比较容易自主学习,产生兴趣,掌握知识。
3、能更广泛地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创造思维必须培养。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教决不能束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相反,要去鼓励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即创新思维。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而其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教材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走到学生中间,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作简要评述,对回答的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回答的不好的学生也不批评,而是鼓励并不断引导其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师生之间变为“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情感交流、心灵交流。
通过多媒体展示的一些小栏目,如“说一说”、“想一想”、“各抒己见”、“社会观察”等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
学生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从更多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应注意的问题1、多媒体材料使用应适度,不是越多越好。
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展示功能,它使学生对思想品德现象、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但它优越性的发挥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
使用多媒体教学要讲究实际,还需要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如何使用,这个知识点是不是适合用多媒体来展示。
从教学内容上看,并不是所有学习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也就谈不上比传统教学的新与优。
因此,不能离开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来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只追求形式,而忽略学习的对象和主体。
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媒体与教材的最佳作用点,进行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但往往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是重知识的讲解而是重如何使课件精美。
从封面到主页再到每个主题页,特别是要上公开课时,更是将课件制作得美不胜收。
在课堂上展示时,给学生的感觉是漂亮精美,耳目一新。
整个课堂显得十分热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但整堂课下来,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课件中漂亮的画面,而知识点却掌握得很不理想。
像这样的肯定不能算是成功的,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者在制作和展示课件时,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所以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果。
紧抓教学的主题,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喧宾夺主。
多媒体材料内容要符合新课标要求,力求准确到位,课件制作讲求精益求精,以达到最佳视听效果为标准,展示过程中教师既要熟悉多媒体操作,又要准确把握教材;既要细心观察,逐步引导学生,还要通过多媒体控制教学活动,并能灵活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以使多媒体优势在思想品德课中得到充分发挥。
课件设计要体现思想品德教材的教学目标,要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符合科学性和客观实际,同时要围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面面俱到,平铺直叙。
在图像的处理上要简洁,大量的讲解和分析应让老师去完成。
2、注意师生的互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多媒体电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电脑制作各种多媒体课件,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字、图片、漫画、动画、视频、声音相配合来阐释课本的内容,使“静”态的课本知识和内容“动”起来,这就使课本的内容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但是在多媒体电化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和课文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师生互动往往会变成教师单方面的教,学生单方面的学,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反而会造成事倍功半。
因此,在多媒体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十分必要。
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像有些教师所理解就是制作几张幻灯片。
有的教师上课,整个课堂教学形成了由教师操作、计算机演示、学生“洗耳恭听”的新的“填鸭式”模式,这样更加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