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物理命题探析
新课标体系下中考物理命题探讨 PPT课件
二、今年我市中考物理命题背景分析
◆考生情况分析 ◆2006年我市课改实验区物理试题的反馈意见。 ◆近两年试题难度分析 ◆今年试题难度的设置
◆
考生情况分析
今年是我市课改实验区高中招生考试命题的第三年。 2005年,我市只有市直属中学、涪城区、科学城、高新 区及游仙城区考生参加实验区考试,其余大部分的学生都 是参加非实验区的考试,实验区考生的整体水平较非实验 区考生的整体水平要高。2006年,我市除平武、北川、 梓潼等少数县外,大部分考生都已是实验区考生,因此, 2006年实验区考生的整体水平较2005年实验区考生的整 体水平有所下降。今年我市全部考生均已成为实验区考生, 且今年考生是在省教厅“双八条”出台背景下学习物理的, 我市许多学校在省教厅“双八条”出台后,大多取消了早 晚自习、周末补课,调整减少了物理课时。因此,我市今 年考生整体水平较去年又有所下降。
新课标体系下 中考(物理)命题探讨
一、新课标体系下中考(物理)命题依据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②本届学生使用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验教科书·物理》 ③绵阳市教育局文件(绵教办发[2007]30号) 《绵阳市教育局关于2007年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有关事项的通知》(附件:绵阳市2007年普通 高中招生考试范围)。 ④《四川省二OO七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考试说明·物理》 ⑤2005年、2006年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区《初中毕业生物理学业考试评价报告》
2.稳中有变 在求稳的前提下,力争今年中考物理命题在 以下几个方面有更好的改进: (1)进一步降低试题的整体难度 通过较多增加容易题、基本维持中等难度题、 适当减少较难题,努力做到试题难度分布基本符 合省《考试说明》要求的容易题为60%,中等难 度题为30%,较难题为10%,使物理试题整体难度 系数由去年0.58上升到0.63左右。
关于新课程下中考物理复习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新课程下中考物理复习的探索与思考杨建湖北省长阳乐园中学(443522)e-mail:yangjianzhaodongxi@新课程下,中考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应对中考的复习如果不跟上时代的节拍,束缚在应试教育的牢笼中,将会一败涂地。
只有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复习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己任,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才能如愿意以偿。
下面作者就如何做好新课程下的中考物理复习作一些探讨,与同行共勉。
1认清形势,把握中考动态,为复习提供决策依据1.1考试功能呈现多元化格局考试的功能是命题人进行命题的依据,同时也是师生进行复习备考的依据。
新课程的实施给现行中考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中考发挥的作用将更大更全面,主要有:(1)水平测试功能,或者叫验收功能。
即测试学生学完初中课程内容后,是否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否达到了初中毕业的水平,对物理课程来说,就是学生是否具有了一定的科学素养。
(2)选拔功能。
即通过考试把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别开来,为高一级学校招生提供知识与能力依据。
(3)导向功能。
即中考对初中教学所起的指挥棒的作用,中考的内容、结构和形式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对于平时的教学和教改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
(4)评价功能。
即通过考试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它是提高教师和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1.2考试命题的趋势和特点(1)命题呈现“导向”服从“选拔”的态势。
即把中考的导向作用放到了首要位置。
命题严格以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素质,注重基础,突出能力,以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力求在发挥中考的正确导向作用下搞好选拔录取工作。
(2)内容全面。
考试的内容在注重知识技能评价的同时,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有利于中考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命题研究
分析:题干开始先定义凸镜,即使教材没有的内容,也可 以采用这种形式来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做这道题, 学生也感受到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和根本方法。第二问的像 的大小问题,可以反映出学生平常的注意能力、观察能力。 最后一问通过对凹镜的推测,反映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 表现情况。〕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个故事写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 意选做以下两个填空:
〔1〕两小儿辩斗中,用了物理学中
知识;
〔2〕他们探索自然现象时采用的方法是
;
〔3〕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态度是
;
〔4〕他们在辩斗中,各抒己见,不接纳对方的观点,表现了
他们
;
〔5〕他们对孔子的议论,说明两小儿
因此,课堂教学的实施关键是要紧紧抓住“过程与方法 目标〞的实现,也即紧紧抓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掌握方 法这一点。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探究〞与“创造〞 的过程,这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质内容,也是新课程 改革的核心。所以,新课程对应的教学目标下,对“科学探 究〞和“科学内容〞的考查就应该成为笔试命题的中心内容。
例:高速公路上一辆“东风〞牌载重卡车以20m/s的车速行驶, 这时一辆质量相等的辆“解放〞牌卡车从它后面超过,此时小 轿车的车速为108km/h,那么 的车速大, 车动能较大。
分析:此题考查速度的单位换算、动能大小的比较。如果学生 仅仅知道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而不会进行实际情景下 的问题解决,两车的动能大小的比较是不易得出的。
〔二〕新?课程标准?下笔试命题的 考查功能
在新课标下,由于课程从三个维度来划分课程 的目标,因此,某一具体的试题就可能同时具有 三个方面的功能,即涉及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对于某一具 体的题目而言,就会成为三维空间中的一个交叉 点,如以下图中的A题。其中,Ax、A、、Az分别 是A题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等方面的考查要求。这样的笔试命题考查的 范围、领域和广度就远远高于传统笔试的习题功 能。
新课标下中考物理试题的特点浅析
中学生数理亿. 掌研版
新理念 , 试 题 都 有 共 同 的 发展 趋 势 , 引 导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精 神 及实践能力 , 注 重 试 题 素 材 的科 学 教 育 功 能 等 . 真 正 将 知 识 与 技能 、 过 程 与方 法 、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三 维 培 养 目标 的 考 查 渗
图 1
、
应 用 基 础 解 决 问题 的 试 题 的特 点
( 3 ) 存 放 6个 月 的 该 蓄 电 池 最 多 可 给 此 灯 提 供 多 少 焦 的
电能?
不 管教 材 如何 改 革 , 学 科 的知 识 结 构 是 基 本 不 变 的 , 双 基
知 识 仍 是一 个重 要 的 考 查 部 分 , 在 考 查 方 式 上 加 强 了 课 程 内
2 . 注意学科渗透 , 关 心科 技 前 沿 .
3 . 关注物质材料 、 能源 、 信息 、 环保. 4 . 改 变 学 科 本位 , 杜绝偏题怪题 , 注 重 对 知 识 的 应 用 能 力. 5 . 渗透 地 方 文化 , 拉 近 试 题 与 考 生 的距 离 .
量法 、 类 比、 猜 想推理等 , 是 初 中 物理 常 用 的 研 究 方 法 . 近 几 年
信息、 分 析和 处理 问题 的 能 力 , 引 导 教 学 联 系 学 生 生 活 实 际和社 会 实际 、 关 注科 学 技 术 的发 展 . 在 课 程 改 革 的 具 体 目标 中 也 明 确 提 出 要 “ 培养 学 生 收 集 和 处 理 信 息 的 能力 ,
获 取 新 知 识 的能 力 , 分 析 和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以 及 交 流 与 合
・
试 题 研 究
新课程中考物理命题
因此,要实施真正的探究式学习,就不能省掉猜想或假说这一环。通过科学性问题,考查学生提出猜想的能力,能导向教学真正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机会体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
例题: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从各地中考试题的命题呈现方式的变化、内容的变化两方面简单分析了近几年中考试题中是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各种新理念的。
二、试题内容的变化
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定位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物理课程标准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强调学科综合,关注前沿”的基本理念。
5.突出“STS”理念,注意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扩大试题的取材面。
例如:3G(即第三代移动通信,开通后,人们可以使用手机进行视频通话,通话时是依靠 来传递信息的。
6.关注科学探究的能力
(1)考查学生针对科学性问题提出猜想的能力
随着对科学本质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猜想或假说的重要性。但在不少的理科课堂上,学生可能没少忙碌于数据的收集,也进行了解释和求证的活动,但如何根据有限的线索确定研究资料收集的方向,如何在不止一个可能合理的解释面前做出决策呢?这些对于探究至关重要的内容则多由教科书或教师所包办,留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很小。例如,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多少是有关的,如果把物体排开的液体收集起来称量一下,就会发现它的重量刚好等于浮力的大小,这样的结果无疑可以作为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的实验事实基础。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人们一开始怎么会想到要设法去收集由于物体的浸入而被排开的那一部分液体呢?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这才是最奥妙、最有魅力的一环。这种最终能得到实验证据支持的猜想或假说才是通向发现的桥梁。而在谜底揭开之前,人们能够想到的、能够选择的猜想或假说肯定不止一两个(事实上由于一个好的假说的线索往往深藏在各种现象的迷雾之中而常常使人与之擦肩而过)。在向科学进军的道路上,大多数的人和大多数的时间实际上是耗费在那些最终没能得到实验证据支持的假说上。但这就是真真切切的科学上的探究,没有任何一位科学家会否定这种探索的价值。
探析新课程标准下中考物理试题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 析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中 考 物 理 试 题 特 点
蒋 惠 芳
( 厦 门大 同 中 学 , 福建 厦 门 3 6 1 0 0 0 )
摘 要: 本 文通 过 对 物 理 中考 试 题 进行 探 析 , 探 究新 课 程 标 准 下 物 理 中考 试 题 所 具 有 的 主 要 特 点 , 对 新 的课 程 标 准 及 新 教 材 有 了更 深 刻 的 认识 , 从 而更 好 地把 握 今 后 的教 学方 向。 关键词 : 新 课 程 标 准 中考 物 理 试题 特 点 初 中 物 理 中 考 是 对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的 物 理 教 学 工 作 进 行 评价 与反馈 的重要手 段之 一 , 每年 中考过 后 , 试 题 总 是 引 起 社 会 的广 泛 关 注 和 评 价 , 作 为 与 之 密 切 相 关 的 考 生 和 教 师 更 是如此 , 常 常 引 发 师 生 对 教 与 学 的 种 种 反 思 。 试 题 分 析 对 教 师 来 说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是 教 师 提 高 教 学 水 平 的 重 要 方 法 之 可 以通 过 对 试 题 的 分 析 。 对 新 课 程 标 准 和 新 教 材 有 更 深
一
匿
图1
、
( 2 ) 小 红纠正所有 错误后 , 在水 温到达 8 9 ℃ 时 开 始 每 隔2 分 钟 做 一次 温度 记 录 , 并 描 绘 出如 图2 所 示 的 图像 。 根 据 图 像 可 以 知 道 水 在 沸 腾 时 的温 度 是 ℃ ,说 明这 时该 处 大 气 压是 ( 请选填“ 大于 ” 或“ 小 于” 或者“ 等于” ) 一 个 标 准 大 气 压。
新课程标准下中考物理命题的趋势分析.doc
初中物理试卷编制的原则与方法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测量与评价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状况。
因此,初中物理试卷编制是初中物理教学评价的一项基础、重要的工作。
试卷的编制与其测量、评价目标相对应,根据测量目标与指导思想进行命题是物理试卷编制的基本策略。
以通过对试卷的编制的原则的剖析来谈谈初中物理试卷的编制。
%1.初中物理试卷编制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编制试卷需遵循的首要原则。
试卷中的任何一道试题,不能有科学性、知识性缺陷, 不能与实际相矛盾,不能把几种毫不相关的现象、过程等拼凑成一种特殊的情境,不能主观想象和无根据的臆造试题。
试题的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的根木,关系到试卷编制的成败。
2.时代性原则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
试题必须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联系科学技术的前沿,联系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等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对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发展性原贝g随着课程改革与考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不再是过于单一的甄别选拔功能,而是逐渐向甄别选拔和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相结含发展。
试题的难度不宜过大,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准。
4.开放性原则试题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度。
试题的结论或条件、试题的情景或过程、试卷的策略或形式等都可以开放。
在编制试题时:要有一定数量的试题,其解答思路不要过于模式化、单一化; 部分试题,其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少数试题,允许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不同的意见。
试题的编制应具有开放性的时代气息,不要过于严肃呆板。
5.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试题内容要与学生生活实践和社会实际紧密相连,避免那种从理论到理论的试题,减少人为编造、故意绕弯设障、没有实际意义的试题。
以自然、社会、科技、生产和生活中的直接问题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下物理中考命题分析及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下物理中考命题分析及教学策略德州市同济中学九年级物理教学组一.细辩命题思想明确教学方向近年来,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随着各地中考模式的不断改革,中考物理试卷中具有选拔功能的试题特点愈显明朗,已近成熟定型.选拔功能题俗称“拉分题”,常混杂放置在填空、选择作图、实验、计算等类型的题目中,实为试题中的陷阱,题目相对新颖、难度较大,素质一般的学生容易错解失分,丧失考试选拔的竞争力.试题体现:“立足教材,强调应用,重视实验,突出能力”的命题思想。
(一)、立足教材,注重双基的考查-----注重理解考查的重点主要放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上,摒弃死记硬背教材内容的试题,注重考查基本概念的建立,基本规律的引出,以教材为基准的“双基”知识教学一定要重视,只有首先做到“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中考试题虽然有不少内容情景性强,涉及面广,但是处理问题所需要的物理知识始终是最基础的,所以在教学中把有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行系统分类,归纳,使学生在整体上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来认识物理问题,形成能力。
(二)、贴近生活实际、注重从单一知识向知识能力并举的转化物理知识来源于人们对生活实际的体验、观察、实验、总结,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无处不涉及到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大家所司空见惯的衣、食、住、行、用、医的事例中,有许多貌似稀奇罕见实则习以为常的问题,是可以运用初中现有的知识去解决的.试题的情景化素材的选取,体现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特色,去粗取精,结合生活实际的各种命题形式,在中考物理试题中早已是屡见不鲜,新课标中的考试要求对此特别强调.例一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加速,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参照下面的事例,根据这个过程中的现象,说出用到的三个相应的物理知识.示例:汽车匀速运动时,牵引力等于阻力.(1)(2)(3)分析:这是一道物理知识联系实际的开放题,答案具有多向性.可以从多个角度全面认真的去考虑.参考答案: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时,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汽车加速运动时,牵引力大于阻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汽车具有惯性;汽车匀速运动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能量守恒);汽车加速运动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等等.(三)、关注社会时尚聚焦时事热点—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建立和谐发展的社会,环保、节约、安全、文明、团结、进步、富强是主旋律.新课标统领下的物理中考,不无例外地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社会时尚中的物理问题,特别注重对当前所发生的关系到国计民生地大事要事进行讨论,试图联系到物理知识,是命题者匠心良苦的期盼,大事小情要做些物理文章.神七飞天、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北京奥运、南极科考、海啸地震、天灾人祸、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试题不乏其例.例如.科学家们乘坐科考船去南极科考,他们乘坐的科考船满载时排水的体积为3m 3,船及工作人员总重为1.7×104N ,假设每位科学家的质量为55kg ,求:(1)船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2)为保证安全,这条船至多可承载科学家多少人?(设南极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取g=10N/kg )分析:安全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大事,利国利民. 南极科考、海啸地震、天灾人祸、学生在校、外出旅游,时时、处处、事事都要讲安全.本题中的船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最大浮力大于(或等于)船自重与所载人员总重之和时,才不至于出现危险.参考答案:(1)F 浮=ρ水gV 排=1.0×103kg/m 3×10N/kg×3m 3=3×104N(2)漂浮时,F 浮=G 艇+G 人、 G 人=F 浮-G 艇=3×104N -1.7×104N=1.3×104N 、m 人=G 人 /g=1.3×104N/10N/kg=1.3×103kg 、 n=1.3×103kg /55kg≈23.6 (注意:不能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值)所以,这条船至多可承载.科学家23人.(四)、跟踪前沿科技激发科学兴趣、开始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是基础,科技为先导。
评析新课程物理试题探索中考命题新动向
评析新课程物理试题探索中考命题新动向关键词:中考;物理;命题;评析;新动向物理知识在人们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物理学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物理课程中加强科学、技术和社会(STS)教育,使学生了解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以及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关注科学素养与实验操作技能(淮安2022)意大利的比萨斜塔600多年来“斜而不倒”。
300多年前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塔上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使其更加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斜塔究竟有多高呢?图1为比萨斜塔的正面照片,请仔细观察图片,利用图片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测算出斜塔实际高度,并简单说出推测理由。
评析试题的背景是比萨斜塔,考查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题目首先通过比萨斜塔的介绍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图片中提取信息。
要求学生能正确的选取图片中的游客作为推测斜塔实际高度的着眼点,接着能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测量游客的高度、斜塔的高度,估算游客的高度后,利用数学的比例知识,求得斜塔的实际高度。
本题的考查,一是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较高,通过观察、判断,准确选取游客作为标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是在纸笔测试中通过长度的实际测量,考查学生运用刻度尺的实验操作、读数等能力。
而以往用图示的方法仅能考查学生的长度读数能力,对实验操作能力考查不足。
关于在纸笔考试中体现实验实际操作能力的理念,2002年淮安市中考试卷中就首次出现过(可能在全国也是首创),如下题:(淮安2002)2002年5月31日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在韩日隆重开幕。
如图2所示,是本届比赛所用的足球图片,请用一把三角尺(板)测量出图片中的足球直径。
写出主要测量步骤或方法(可结合画图说明)。
浅谈新课标下中考物理命题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浅谈新课标下中考物理命题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新课标下中考物理命题是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物理教学指导纲要和国
家规定的中考模态来构建的,它指引了考生理解知识内容、综合运用
知识、归纳提炼知识和沿着历史文化内涵探究物理发展知识的全过程。
其指导思想主要有三点:
一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新课标在课堂教学
上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来提高学生的创新
思维。
新一轮物理课程中要求学生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时,有较强
的批判性和分析性思维,以及物理原理的紧密联系和合理的推理能力。
二是强调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与把握。
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
的物理知识,而且要真正理解物理原理,掌握物理规律。
同时,要求
学生熟练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物理
实验的基本技能,以便正确地分析物理问题,有效地运用物理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
三是强调发展学生物理素养。
新课标要求中考物理命题学生不仅要掌
握学科知识,而且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与非物理领域的知识进行整合、
拓展,从而发展物理素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积极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新课标下中考物理命题的指导思想及原则包括强调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强调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与把握,以及发
展学生物理素养。
它为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发展物理素养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和指导。
只有学生按照这些原则来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浅谈新课标下中考物理命题的指导思想及原则-精品文档
浅谈新课标下中考物理命题的指导思想及原则-精品文档浅谈新课标下中考物理命题的指导思想及原则物理这门学科对中学生来说,总觉得比较难学,纵观各地中考试题,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往往在深度和难度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下面我对中考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及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都能得到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的评价。
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以教育测量学为理论指导,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推进初中物理新课程的实施。
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整个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在全面反映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基础上,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二、中考命题的导向及基本原则命题应立足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践,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景,体现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通过中考命题的导向作用,促进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物理学科的中考命题,一定要全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1.导向性原则考试应对初中物理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因此,中考物理命题要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的同时,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意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实验与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查。
试题应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2.科学性原则物理命题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实施,做到科学、公平、准确和规范,要避免和杜绝出现政治性、科学性和技术性错误。
对新课标下物理中考试题的分析与思考
对新课标下物理中考试题的分析与思考:近几年,从各地中考试卷可以看出,试题普遍体现了由知识向能力的过渡,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融物理知识于具体事物中;落实双基、贴近生活、注重探究、考查全面是它的基本准则,对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仍将是重点,其中最明显的是在试卷中大量采用了教材中的插图或生活场景,说明命题者注重了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注重考查学生将物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能力。
标签::物理试题中考分析思考中考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中考试题本身的质量如何,更是备受师生和学校的关注,它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各级教育部门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初中物理中考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科目标方面所达成的水平,它既是衡量学生物理学习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同时中考也承载着“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的重任,因此中考还对初中物理教学有一定的观念引领和导向作用。
一、中考试题应发挥物理教学引领性作用。
每年呈现的中考试题,是师生改革教与学方式的载体,它会促使教师反思平时的教学,寻找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不良倾向和不足。
反映学生对知识是否真正的理解,从另一侧面引导我们老师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真正理解,注重通过创设情景来呈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升华到理性认识;要关注知识的迁移,把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与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结合起来,逐步引导学生在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增长能力。
如重力的方向是重力概念中的基础知识,教学中,有的老师通过实验让学生感悟、认识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以及该方法的特点垂直水平面向下,并通过生活实例体验重力方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对重力方向的理解得到提升,启示我们教师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试题特点探究
新课标下物理试题特点探究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找到一条比考试更好的检验和选拔人才的形式和途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考试制度将存在,即使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习(试)题也是必须完成和设计的,也是巩固和检验学习的较好的方式和方法。
编者手头有四十多本新课程的物理习题集,但发现习题、试题大都大同小异。
根据编者对新课程的理解,同时认真分析了近年来首批新课程实验区物理中考试题,认为新课程下物理习题应具有如下特点:一、探究性:例1.(福建福州)如图所示,嘴巴对着两张平行拿着的纸吹气,你猜想两张纸会如何运动?请写出你的猜想及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
依据是:。
点评:《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它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科学探究包括7大要素,在试题中,不可能将7个要素都拿来考查,一般只会考查其中的几个要素,如本题只考查学生“猜想”的能力。
二、学习性:例2.(北京海淀)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被封闭的液体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加在被封闭液体上的压强能被液体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原理。
帕斯卡原理是液压机的工作基础。
(1)下图是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图,小活塞和大活塞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当用力F1向下压小活塞时,小活塞下方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为F1/S1,此时大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强为多大?大活塞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多大?(2)在不增加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使大活塞一端举起更重物体的目的?(至少答出两种具体的方法)点评: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同时也还原考试的本来面目,考试仅仅是教育教学的一部分,考试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过程。
在习题中,出现这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态度的强化和形成的习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伏笔和基础。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中考命题趋势探析
新课程背景下物理中考命题趋势探析金茂峰(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 , 江苏苏州 215129)引言关于如何把握物理中考命题走向,如何提高物理复习的针对性这是我们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都要面对的课题。
笔者近几年来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物理教学工作,多次参加了中考阅卷,因此对新课程实施以来物理中考命题趋势进行了深入思考。
本文笔者从理论层面和试题分析两个角度进行论述。
我们知道,中考具有学生学业评价和课程改革导向两大功能。
学生学业评价功能,要求中考试题要具有适当的难度、必要的区分度和较高的效度,将那些具有进一步学习潜能的合格毕业生输送到高一级学校。
课程改革导向,亦即所谓的“指挥棒”,要求中考命题要对初中物理教学及物理教学改革具有指导作用。
所以中考试题必然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促进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转变。
国家、地方对中学教育的要求和教改指导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等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中。
教材是中考对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内容,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
因此,课标、考试说明和教材之间必然有内在的联系,揭示他们之间的联系并结合中考的功能与特点,我们就可以揭示中考的命题规律、趋势;同时通过对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的分析,就能对新的中考进行合理的预测,以便能更好的拟定科学、合理的复习策略。
1 理论层面的分析1 . 1驾驭“新课标”——把握好命题导向1 . 1. 1“新课标”的课改理念是教学改革的指南,是中考命题改革的重要方向“新课标”的课改理念主要有:“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等内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是近年来中考所刻意追求的方向,如一元硬币的质量、安全用电的要求、白汽的形成、近视眼成因及矫正、高压输电、家庭轿车和太阳能热水器的计算等等,无不渗透着生活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物理命题探析吕红英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东广州电邮︰ctdxs1979@吴先球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东广州电邮︰xqwu@收稿日期︰二零零四年七月七日(八月十二日再修定)内容摘要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新课程标准2 中考物理命题中体现的新理念2.1 联系生活、社会实际2.2 考查科学探究能力2.3 关心科技发展和社会问题2.4 注意不同学科间的渗透3 中考物理试题编制的建议4 结束语参考文献作者简介摘要在中考物理命题中,整合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注重联系生活、社会实际问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注意学科渗透,引入物理科学的新成就,符合建构主义学习观,能够促进新的课程标准的实行,推动课堂教学过程的改革,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新课程标准;中考;物理;科学探究建构主义学习观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冲击,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使得新的课程标准以崭新的理念出现。
中考物理试题对于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在中考物理试题中,注重对生活、社会中的物理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物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的融合,对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课堂教学过程的改革,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新课程标准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认为除最简单的反射外,一切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过程而后天习得的,学习就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牢固的刺激—反应(S—R)联结。
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是对刺激做出反应,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行为主义学习观逐渐被建构主义学习观所取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认为:学习不应该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代替的。
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深化、改造或重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为学生创设意义建构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和会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体现在新的课程标准中。
课程标准要求将科学与现代科技、与社会相结合(STS),突出人与自然、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过程中培养学生基本的探究能力;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3]。
2 中考物理命题中体现的新理念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三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由于考试“指挥棒”具有对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中考命题应与课程标准的内容和平时的教学要求保持一致,以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4]。
2.1 联系生活、社会实际新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在课程中整合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
物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命题应该注意向联系实际的方向引导,注重理解和应用,以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社会密切联系的意识。
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探索其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例1.(湖北省宜昌市,2003年)开展物理实践活动能使我们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请根据你开展物理实践活动的情况,从下列项目中,任意选择两个项目作答。
(1)人类的一些活动可以形成城镇中的热岛效应,请你举出三个实例。
(2)你家里使用的主要能源有哪些?请写出具体能源的名称,并提出两条节能措施。
(3)你的家庭、学校或社区有哪些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地方,请举出三个实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4)自行车在构造和使用方面用到了哪些物理学知识?请举出三个实例。
点评:题目中选用的事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家庭所用能源和自行车等都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表述这些问题,并利用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这些问题,这同时也是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
从这些熟悉的现象中,可以比较容易得出其中的物理知识,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兴趣;热岛效应的形成则使学生了解到人类活动对自然带来的影响。
2.2 考查科学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物理课程中的内容。
这种学习方式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
同时,它又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求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学习评价时对应于“过程和方法”的课程目标,要求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交流的能力。
对此,不少省市作了有益的探索。
甲 乙b c d点评:题目要求学生能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实验现象,提取有关的信息。
根据三种不同的猜想,确定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选用不同的实验设计。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比较,进行因果推理,对猜想进行验证,得出结论。
2.3 关心科技发展和社会问题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引入试题,重视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社会问题认识的评价,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使学生认识物理学和社会文明进程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关注。
例3.(福州市,2003年)2002年12月,磁悬浮列车示范线路在上海通车。
全程30km,运行时间约8min,平均速度约为 km/h。
磁悬浮列车中有一种是利用同名磁极的原理,使列车与导轨脱离接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从而突破了以往列车的速度极限。
例4.(福建省龙岩市,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动用了巨型航母、坦克、阿帕奇直升机、精确制导导弹等先进武器。
交战期间,巴格达等城市的夜晚常常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给伊拉克生态环境、平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请你根据上述文字提供的信息,提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不同问题。
(只要求提出问题,不要求解答问题。
每个问题的文字不超过20个。
)点评:例3引入磁悬浮列车,使学生从先进的科技中找出简单的物理原理,认识到物理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例4则说明了科技应用不当时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其中的物理问题,了解战争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2.4 注意不同学科间的渗透结合国际科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课程体系,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和渗透、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交融,有利于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培养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例5.(2003年,南京市)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A. 镜花水月B. 坐井观天C. 海市蜃楼D. 立竿见影例6.(2003年,南京市)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和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利用电解水可以制取H2和O2B. 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C. 白天,植物吸收大量的水,主要用来满足蒸腾作用D. 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干泥土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气温温差比内陆地区大的主要原因点评:在例5中,学生必须理解这几个常用的成语的意义,才能得出正确的物理结论。
例6的题目分别融合了化学和生物的有关知识,学生必须将所学的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开阔思路,才能正确解答问题。
3 中考物理试题编制的建议物理中考试题的编制可根据表1进行,全面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将课程目标和考试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覆盖“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
在题型的设计上可遵照传统的题型,将各题号填入对应的位置,通过统计各个主题和课程目标的分数,使试题的考查方面均衡分布。
表1 中考物理试题编制细目表另外,开放性试题的设置,可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考查学生的思维潜质和创新精神,其答案也应为多元化的,在评阅试卷时,突破以往的“标准答案”原则,学生的答案只要合理就可得分,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4 结束语总之,改革中考物理命题方式,使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命题时,避免让学生死记教科书中的条文,避免在概念的严密性上做文章,避免故意设置“陷阱”引导学生犯错,避免繁琐的数学计算。
学生不再是用死记硬背获得的知识和题海战术中的技巧来答题,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容易,还能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畏惧:通过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考试的过程也变成了发挥创造力、进行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
考试不再让学生头痛,反而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因此,中考命题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1] /users/teacher/qever/mysite/jiaoxuelilun/jiangouxuexi.htm[On Line][2] /users/teacher/qever/mysite/jiaoxuelilun/jiangouxuexi.htm[On Line][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4] 熊春玲.开展教学评价改革,促进物理新课程的实施. 物理教师[J],2003:24(3);1-4作者简介吕红英(1979–),女,山东成武人,华南师范大学2002级硕士研究生。
吴先球(1968–),男,广东平远人,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