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6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2016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
太阳能发电
- 1 -
- 2 -
2016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一览表(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2016年 642389 28254 12300 1336 12977 1640 614135 7366 17478 165992 28336 394962 341564 21313 4902 16411 320251 10800 12710 114163 9844 172734 12061 1174 374 4836 3812 262 720 1873 3459 2015年 607643 25429 10580 1336 11872 1640 582213 3114 15665 157984 26811 378639 315408 18383 3180 15203 297025 5700 10850 106857 9364 164254 13184 1375 92 6678 5402 696 612 3139 1380 同比 (±、%、个百分点) 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 其中:直流部分 其中:±800千伏 ±660千伏 ±500千伏 ±400千伏 其中:交流部分 其中:1000千伏 750千伏 500千伏 330千伏 220千伏 220千伏及以上公用变设备容量 其中:直流部分 其中:±800千伏 ±500千伏 其中:交流部分 其中:1000千伏 750千伏 500千伏 330千伏 220千伏 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水 电 其中:抽水蓄能 火 电 其中:燃煤(含煤矸石) 燃气 核 风 电 电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万千伏安 万千伏安 万千伏安 万千伏安 万千伏安 万千伏安 万千伏安 万千伏安 万千伏安 万千伏安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5.7 11.1 16.3 0.0 9.3 0.0 5.5 136.6 11.6 5.1 5.7 4.3 8.3 15.9 54.2 7.9 7.8 89.5 17.1 6.8 5.1 5.2 -8.5 -14.6 306.5 -27.6 -29.4 -62.4 17.7 -40.3 150.6
2016年度全国电力价格情况监管通报
2016年度全国电力价格情况监管通报为全面反映全国各地电力成本、价格信息及变化情况,更好地实施成本与价格监管,切实维护好电力市场秩序,国家能源局组织对全国主要电力企业2016年度价格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形成本报告。
一、综合厂用电率2016年,全国发电企业平均综合厂用电率为5.57%,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
其中,生物质发电最高,为11.88%,水力发电最低,为0.97%。
(一)燃煤机组从全国(不含西藏,下同)看,2016年燃煤发电平均综合厂用电率为6.74%,同比增长0.02个百分点。
其中内蒙古东部地区最高,为9.96%,江苏最低,为4.31%。
详见附表1-1。
从山东、山西、江苏、河南、广东五个重点省份1看,2016年平均综合厂用电率为6.25%,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其中山西最高,为8.67%,江苏最低,为4.31%。
见图1-1。
1重点省份选取纳入此次统计范围的该类型机组发电量排序前5名省份,下同。
图1-1 重点省份燃煤机组综合厂用电率(二)水电机组从全国看,2016年水力发电平均综合厂用电率为0.97%,同比减少0.09个百分点。
其中,河南最高,为2.94%,福建最低,为0.36%。
详见附表1-1。
从青海、湖北、四川、云南、贵州五个重点省份看,2016年平均综合厂用电率均为0.90%,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其中青海最高,为1.62%,湖北最低,为0.75%。
见图1-2。
图1-2 重点省份水电机组综合厂用电率(三)风电机组从全国看,2016年风力发电平均综合厂用电率为2.9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其中湖北最高,为4.45%,陕西最低,为0.95%。
详见附表1-2。
从山东、山西、蒙西、新疆、云南五个重点省份(地区)看,2016年为2.84%,同比增长0.02个百分点。
其中新疆最高,为2.95%,山东最低,为2.33%。
见图1-3。
图1-3 重点省份(地区)风电机组综合厂用电率(四)其他机组从全国看,2016年燃气、光伏、生物质发电平均综合厂用电率分别为2.20%、1.62%、11.88%,同比分别下降0.01、0.02、0.24个百分点,核电发电平均综合厂用电率为6.97%,同比增长0.36个百分点。
2014年1-11月份电力行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4487 746 3455 121 156 4632 72 3531 3469 565 2904 516 513
0.6 23.1 -4.2 26.4 12.2 3.3 -6.5 2.7 2.7 3.6 2.6 7.0 5.2
49746 8873 38066 1186 1378 50116 925 36744 36094 6060 30033 6071 6376 128385 25924 89725 1878 8931 318 6.2 271043 15811 44156 41407
全国线损电量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 其中:水电 火电 核电 风电 全国发电累计厂用电率 其中:水电 火电 电源工程投资完成 其中:水电 火电 核电 电网基本建设工程投资完成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其中:水电 火电
亿千瓦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 % %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3.9 22.4 -0.3 18.3 10.0 3.7 0.4 3.8 3.7 4.2 3.6 6.1 2.0 8.8 9.1 5.8 28.6 24.7 -3.0 -0.2 -1.3 -1.5 1.7 1.9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 第二产业用电量 其中:工业用电量 其中:轻工业用电量 重工业用电量 第三产业用电量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 其中:水 电 火 电 核 电 风 电 全国供电煤耗率 全国线路损失率 全国供热量 全国供热耗用原煤 全国供电量 全国售电量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交流) 万千伏安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 千米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能4 4272 6795 1685 5.0 0.4 6.0 2887 785 783 470 3460 6706 1821 3405 19403 32026
2014年1-6月全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2014年1-6月全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1-6月份,全国电力供需平衡。
6月份,在国家微刺激政策等因素带动下,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轻、重工业用电量增长相对均衡,制造业日均用电量比上月增加较多,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速比上年同期明显提高,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同比略有放缓。
6月份,云南、四川水电带动全国水电发电量保持增长;火电生产形势略有好转,但仍有9个省份出现负增长;全国风电发电量同比环比负增长。
1-6月份,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需求增长缓慢,导致各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均有所减少,其中风电利用小时下降较多。
电网投资与上年基本持平,电源投资大幅下降。
全国基建新增同比略有增加,6月底7月初,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已经实现全部投产发电,月底水电在建规模大幅缩小。
6月份,全国跨省区送电量、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快速增长,三峡电厂送出电量连续两个月同比下降。
一、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华北、东北区域大部分省份用电量微弱增长1-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6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2百分点。
分产业看,1-6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43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7%;第二产业用电量193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3.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70.6%;第三产业用电量31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1.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3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2.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5.8%。
分地区看,1-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的省份有16个,其中增速高于10%的省份有新疆(19.6%)和重庆(10.0%)。
2016年1-6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
2016年1-6月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汇报2016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州工信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工业大县、富民强县”的目标,抓住云南省建设滇中经济圈、桥头堡建设和云南北大门建设的机遇,突出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细化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上半年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2016年1-6月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6月,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万元,同比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产值万元,同比增长 %;工业增加值7450万元,同比增长%,增幅居全州第六位。
州上下达新增规上企业任务1户,上半年完成2户(**县钒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盛源钛业有限公司)。
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完成考核任务的%;园区税收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园区完成标准厂房建设8500平方米,完成考核任务的%。
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43225万元,同比增长22%,完成州下达任务的%。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增幅居全州第二位。
二、主要工作措施(一)抓好工业园区规划。
**工业园区于2016年年底开始谋划,2016年2月开始规划建设,2016年、2016年两次通过州级评审,2016年根据“工业上山”要求进行修编,将规划面积从现在的平方公里扩大至平方公里,形成工业循环经济片区、生物加工产业片区、苴却石艺加工片区、羊旧乍新型工业片区、机械加工片区(含冯家山片区和白马坪片区)“一园五片区”发展格局。
近年来,园区紧紧依托攀枝花、昆明两个大市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先后整合5100万元资金投入到工业园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使园区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产业园区集聚,取得明显成效。
初步形成了冶金矿产、建材、苴却石艺石材、机械配件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
2018年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
2018年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1-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第二产业用电较快增长;工业用电量较快增长,制造业日均用电量连续两个月创历史新高;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均实现正增长,合计用电增速低于工业;发电装机容量增速同比回落,新能源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速;除水电外的其它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均同比增加;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快速增长;新增发电生产能力同比增加,其中太阳能发电占比近一半。
一、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第二产业用电较快增长1-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2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注,1-6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3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1%;第二产业用电量22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69.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6.5%;第三产业用电量50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5.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23.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4.1%,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9.0%。
图1 2017、2018年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分省份看,1-6月份,全国各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均实现正增长。
其中,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的省份有17个,依次为:广西(19.9%)、内蒙古(14.1%)、福建(13.6%)、甘肃(13.5%)、重庆(13.4%)、云南(13.4%)、安徽(13.0%)、湖南(12.9%)、四川(11.1%)、湖北(11.1%)、江西(11.0%)、浙江(10.9%)、西藏(10.8%)、辽宁(10.7%)、山西(10.2%)、陕西(10.1%)和青海(9.5%)。
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
2016年中国大陆全口径发电量5.99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16.5亿千瓦
2016年中国大陆全口径发电量5.99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16.5亿千瓦中电联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全口径发电量5.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为5.9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785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
2016年,全国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2亿千瓦、比上年减少2186万千瓦,其中净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7200万千瓦、接近上年水平,而煤电净增规模同比减少1154万千瓦。
截至2016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6.5亿千瓦,同比增长8.2%,其中非化石能源6.0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2016年底,全国全口径火电装机10.5亿千瓦,同比增长5.3%。
2016年底,全国全口径水电装机3.3亿千瓦,同比增长3.9%。
2016年底,全国并网风电装机1.5亿千瓦,同比增长13.2%,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9.0%。
2016年底,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绝大部分为光伏发电),同比增长81.6%。
2016年底,全国核电装机3364万千瓦,同比增长23.8%。
2016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9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各季度同比分别增长3.2%(扣除闰年因素增长2.1%)、2.1%、7.8%和6.5%。
从用电增长动力看,2016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1、1.4和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四大高耗能行业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拉动为零,当前,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主要动力从前些年的传统高耗能行业,持续向服务业、生活用电、新兴技术行业及大众消费品业转换。
从电力消费结构看,2016年,一、二、三产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8%、71.1%、13.4%和13.6%。
与上年相比,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比均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降低1.5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降低1.5个百分点,可见,第二产业用电占比下降全部因高耗能行业下降所致。
(完整版)历年工业增加值数据最新2016
工业增加值轻工业重工业工业增加值轻工业重工业2016年3月 6.80%-- 5.80%--2015年12月 5.90%-- 6.10%--2015年11月 6.20%-- 6.10%--2015年10月 5.60%-- 6.10%--2015年9月 5.70%-- 6.20%--2015年8月 6.10%-- 6.30%--2015年7月 6.00%-- 6.30%--2015年6月 6.80%-- 6.30%--2015年5月 6.10%-- 6.20%--2015年4月 5.90%-- 6.20%--2015年3月 5.60%-- 6.40%--2014年12月7.90%--8.30%--2014年11月7.20%--8.30%--2014年10月7.70%--8.40%--2014年9月8.00%--8.50%--2014年8月 6.90%--8.50%--2014年7月9.00%--8.80%--2014年6月9.20%--8.80%--2014年5月8.80%--8.70%--2014年4月8.70%--8.70%--2014年3月8.80%--8.70%--2013年12月9.70%--9.70%--2013年11月10.00%--9.70%--2013年10月10.30%--9.70%--2013年9月10.20%--9.60%--2013年8月10.40%9.20%10.80%9.50%8.50%9.80%2013年7月9.70%8.20%10.30%9.40%8.40%9.70%2013年6月8.90%7.90%9.30%9.30%8.40%9.60%2013年5月9.20%8.00%9.80%9.40%8.50%9.70%2013年4月9.30%8.50%9.60%9.40%8.60%9.70%2013年3月8.90%8.20%9.10%9.50%8.70%9.80%2012年12月10.30%9.60%10.60%10.00%10.10%9.90%2012年11月10.10%9.20%10.50%10.00%10.20%9.80%2012年10月9.60%9.10%9.70%10.00%10.30%9.70%2012年9月9.20%9.00%9.30%10.00%10.40%9.70%2012年8月8.90%8.60%9.00%10.10%10.50%9.80%2012年7月9.20%10.10%8.80%10.30%10.80%9.90%2012年6月9.50%9.00%9.60%10.50%11.10%10.10%2012年5月9.60%9.10%9.80%10.70%11.50%10.30%2012年4月9.30%10.30%8.90%11.00%12.30%10.50%数据日期去年同月增长去年同期增长2012年2月21.30%23.60%20.40%11.40%12.70%10.90% 2011年12月12.80%12.60%13.00%13.90%13.00%14.30% 2011年11月12.40%12.40%12.40%14.00%13.00%14.40% 2011年10月13.20%12.10%13.70%14.10%13.00%14.50% 2011年9月13.80%12.80%14.30%14.20%13.10%14.60% 2011年8月13.50%13.40%13.50%14.20%13.10%14.60% 2011年7月14.00%12.80%14.50%14.30%13.10%14.70% 2011年6月15.10%13.90%15.60%14.30%13.10%14.70% 2011年5月13.30%12.90%13.50%14.00%12.90%14.40% 2011年4月13.40%11.90%14.00%14.20%12.90%14.70% 2011年3月14.80%12.80%15.60%14.40%13.10%14.90% 2011年2月14.90%13.10%15.60%14.10%13.30%14.40% 2010年12月13.50%13.00%13.70%15.70%13.60%16.50% 2010年11月13.30%12.70%13.60%15.80%13.60%16.70% 2010年10月13.10%12.90%13.20%16.10%13.60%17.10% 2010年9月13.30%13.00%13.40%16.30%13.60%17.50% 2010年8月13.90%13.10%14.20%16.60%13.60%17.90% 2010年7月13.40%13.50%13.30%17.00%13.60%18.40% 2010年6月13.70%12.00%14.50%17.60%13.60%19.40% 2010年5月16.50%13.60%17.80%18.50%14.00%20.50% 2010年4月17.80%14.10%19.40%19.10%14.10%21.40% 2010年3月18.10%13.40%20.00%19.60%14.10%22.10% 2010年2月12.80%7.50%15.20%20.70%14.50%23.70% 2009年12月18.50%12.10%21.40%11.00%9.70%11.50% 2009年11月19.20%12.60%22.20%10.30%9.30%10.70% 2009年10月16.10%11.30%18.10%9.40%9.00%9.60% 2009年9月13.90%11.80%14.80%8.70%8.70%8.70% 2009年8月12.30%9.80%13.20%8.10%8.40%8.00% 2009年7月10.80%9.20%11.30%7.50%8.10%7.20% 2009年6月10.70%10.20%10.90%7.00%8.20% 6.60% 2009年5月8.90%9.70%8.60% 6.30%7.80% 5.70% 2009年4月7.30%8.20% 6.90% 5.50%7.00% 4.90% 2009年3月8.30%8.50%8.30% 5.10% 6.80% 4.50% 2009年2月11.00%14.40%9.60% 3.80% 6.50% 2.70% 2008年12月 5.70%8.10% 4.70%12.90%12.30%13.20% 2008年11月 5.40%10.10% 3.40%13.70%12.70%14.10% 2008年10月8.20%10.30%7.30%14.40%12.80%15.10% 2008年9月11.40%11.20%11.50%15.20%13.10%16.00% 2008年8月12.80%11.70%13.20%15.70%13.30%16.80% 2008年7月14.70%12.20%15.70%16.10%13.50%17.20% 2008年6月16.00%13.30%17.10%16.30%13.80%17.30% 2008年5月16.00%13.50%17.00%16.30%13.90%17.30% 2008年4月15.70%12.10%17.20%16.30%14.00%17.30% 2008年3月17.80%15.70%18.70%16.40%14.70%17.30%2007年12月17.40%15.20%18.40%18.50%16.30%19.60% 2007年11月17.30%14.30%18.60%18.50%16.00%19.50% 2007年10月17.90%14.40%19.40%18.50%15.90%19.60% 2007年9月18.90%16.40%20.00%18.50%16.10%19.60% 2007年8月17.50%14.60%18.80%18.40%16.00%19.40% 2007年7月18.00%15.90%18.90%18.50%16.20%19.50% 2007年6月19.40%17.50%20.20%18.50%16.40%19.50% 2007年5月18.10%16.40%18.90%18.10%15.90%19.10% 2007年4月17.40%15.40%18.30%18.00%15.60%19.20% 2007年3月17.60%16.00%18.30%18.30%15.60%19.60% 2007年2月12.60%10.20%13.60%18.50%15.20%20.00% 2006年12月14.70%9.80%17.00%16.60%13.80%17.90% 2006年11月14.90%11.20%16.60%16.80%14.20%17.90% 2006年10月14.70%10.70%16.60%16.90%14.50%18.00% 2006年9月16.10%13.00%17.60%17.20%14.90%18.20% 2006年8月15.70%12.70%17.10%17.30%15.30%18.30% 2006年7月16.70%14.00%18.00%17.60%15.70%18.50% 2006年6月19.50%16.80%20.80%17.70%15.80%18.50% 2006年5月17.90%15.70%18.80%17.00%15.40%17.70% 2006年3月17.80%16.10%18.60%16.70%14.70%17.60% 2006年2月20.10%18.00%21.10%16.20%14.20%17.10% 2005年12月16.50%16.40%16.50%16.40%15.20%17.00% 2005年11月16.60%16.20%16.80%16.40%15.20%17.00% 2005年10月16.10%15.40%16.50%16.30%14.80%17.00% 2005年9月16.50%15.60%17.00%16.30%14.90%16.90% 2005年8月16.00%15.10%16.40%16.30%14.90%16.90% 2005年7月16.10%13.90%17.20%16.30%14.90%16.90% 2005年6月16.80%16.00%17.20%16.40%15.40%16.90% 2005年5月16.60%14.90%17.40%16.30%15.30%16.70% 2005年4月16.00%14.90%16.50%16.20%15.70%16.50% 2005年3月15.10%14.30%15.40%16.20%16.00%16.30% 2005年2月7.60%7.20%7.70%16.90%17.00%16.90% 2005年1月20.90%19.90%21.10%20.90%19.90%21.10% 2004年12月14.40%13.00%15.70%16.70%14.70%18.20% 2004年11月14.80%13.00%16.40%16.80%15.30%18.30% 2004年10月15.70%15.10%16.60%16.90%15.50%18.40% 2004年9月16.10%15.10%17.20%17.00%15.40%18.50% 2004年8月15.90%15.60%16.30%17.10%15.40%18.60% 2004年7月15.50%14.40%17.20%17.30%15.20%19.40% 2004年6月16.20%15.30%17.40%17.70%15.60%19.70% 2004年5月17.50%16.00%18.90%18.10%15.60%20.20% 2004年4月19.10%16.60%21.40%18.20%15.40%20.60% 2004年3月19.40%16.60%21.90%17.70%14.90%20.10% 2004年2月23.20%19.90%26.30%16.60%13.80%19.00%2003年12月18.10%16.80%19.00%17.00%14.60%18.60% 2003年11月17.90%16.70%18.60%16.80%14.40%18.60% 2003年10月17.20%15.30%18.40%16.70%14.10%18.50% 2003年9月16.30%13.10%18.40%16.50%13.90%18.40% 2003年8月17.10%13.70%19.40%16.50%13.90%18.30% 2003年7月16.50%12.70%19.10%16.40%13.90%18.10% 2003年6月16.90%14.90%18.20%16.20%13.90%17.80% 2003年5月13.70%12.50%14.50%15.90%13.70%17.50% 2003年4月14.90%13.30%15.90%16.40%13.90%18.20% 2003年3月16.90%13.90%18.80%17.20%14.10%19.20% 2003年2月19.80%15.90%22.60%17.50%14.40%19.70% 2003年1月14.80%13.10%16.00%14.80%13.10%16.00% 2002年12月14.90%12.80%16.80%12.60%12.10%13.10% 2002年11月14.50%12.90%15.70%12.40%12.10%12.80% 2002年10月14.20%12.30%15.80%12.30%12.00%12.60% 2002年9月13.80%13.20%14.30%12.20%12.00%12.30% 2002年8月12.70%12.30%13.10%12.00%11.80%12.10% 2002年7月12.80%12.10%13.30%11.80%11.80%11.80% 2002年6月12.40%12.60%12.20%11.70%11.80%11.60% 2002年5月12.90%12.60%13.20%11.60%11.60%11.50% 2002年4月12.10%11.50%12.50%11.20%11.40%11.10% 2002年3月10.90%11.40%10.50%10.90%11.30%10.60% 2002年2月 2.70% 3.70% 1.90%10.90%10.90%11.00% 2002年1月18.60%17.40%19.60%18.60%17.40%19.60% 2001年12月8.70%7.00%10.00%9.90%8.60%11.10% 2001年11月7.90% 6.80%8.80%10.00%8.70%11.20% 2001年10月8.80%7.50%9.70%10.20%8.80%11.40% 2001年9月9.50%9.40%9.50%10.30%8.90%11.40% 2001年8月8.10%7.80%8.30%10.40%8.80%11.60% 2001年7月8.10%7.10%8.80%10.70%8.90%12.10% 2001年6月10.10%9.30%10.70%11.00%9.20%12.70% 2001年5月10.20%8.70%11.30%10.20%8.70%11.30% 2001年4月11.50%9.00%13.50%11.50%9.00%13.50% 2001年3月12.10%9.20%14.40%11.20%8.60%13.40% 2001年2月19.00%15.80%21.70%19.00%15.80%21.70% 2001年1月 2.30%0.50% 3.80% 2.30%0.50% 3.80% 2000年12月10.40%8.00%12.40%11.40%9.50%13.00% 2000年11月10.60%7.50%13.20%11.50%9.60%13.00% 2000年10月11.40%8.90%13.40%11.60%9.80%13.00% 2000年9月12.00%8.80%14.40%11.60%9.90%13.00% 2000年8月12.80%10.30%14.90%11.60%10.00%12.90% 2000年7月12.80%10.60%14.70%11.40%10.00%12.60% 2000年6月12.20%10.40%13.50%11.20%9.90%12.20% 2000年5月11.50%9.60%12.90%11.00%9.80%11.90%2000年3月11.90%10.00%13.40%10.70%9.80%11.50% 2000年2月12.00%11.60%12.40%10.40%10.10%10.60% 2000年1月8.90%8.70%9.00%8.90%8.70%9.00% 1999年12月7.40% 5.60%9.10%---1999年11月7.60%7.40%7.80%---1999年10月7.00% 6.20%7.60%9.10%8.50%9.50% 1999年9月8.20% 6.80%9.30%9.30%8.80%9.70% 1999年8月9.50%9.30%9.60%9.40%9.10%9.80% 1999年7月9.30%9.10%9.40%9.40%9.10%9.80% 1999年6月9.10%8.80%9.40%9.40%9.10%9.90% 1999年5月8.90%7.90%9.70%9.50%9.10%10.00% 1999年4月9.10%8.60%9.40%9.70%9.40%10.00% 1999年3月9.00%9.70%8.40%10.10%9.80%10.50% 1999年2月 2.10% 1.20% 3.10%10.60%9.50%11.70% 1999年1月17.90%16.60%19.10%17.90%16.60%19.10% 1998年12月11.50%10.90%11.90%---1998年11月11.00%11.00%11.00%---1998年10月10.60%10.90%10.30%---1998年9月10.20%10.90%9.60%---1998年8月7.90%7.80%7.90%---1998年7月7.60%8.70% 6.70%---1998年6月7.90%7.60%8.10%---1998年5月8.00%8.30%7.70%---1998年4月7.20% 6.70%7.70%---1998年3月9.00%11.30%7.20%---1998年2月9.50%-----1998年1月 1.80% 2.90%0.80% 1.80%--1997年12月9.20%-----1997年11月11.60%-----1997年10月11.80%-----1997年9月11.10%-----1997年8月10.90%-----1997年7月8.40%-----1997年6月12.10%-----1997年5月11.90%-----1997年4月11.90%-----1997年3月13.50%-----1997年2月10.40%-----1997年1月10.30%--10.30%--1996年12月14.00%-----1996年11月13.40%-----1996年10月13.30%-----1996年9月13.70%-----1996年8月10.60%-----1996年6月13.80%-----1996年5月13.10%-----1996年4月13.70%-----1996年3月12.20%-----1996年2月12.20%-----1996年1月16.90%--16.90%--1995年12月14.90%-----1995年11月12.10%-----1995年10月12.90%-----1995年9月11.40%-----1995年8月11.80%-----1995年7月13.60%-----1995年6月13.90%-----1995年5月13.10%-----1995年4月15.40%-----1995年3月16.40%-----1995年2月15.50%-----1995年1月11.40%--11.40%--1994年12月18.50%-----1994年11月23.50%-----1994年10月24.40%-----1994年9月21.80%-----1994年8月29.40%-----1994年7月15.10%-----1994年6月15.10%-----1994年5月17.60%-----1994年4月16.80%-----1994年3月16.00%-----1994年2月 3.40%-----1994年1月27.70%--27.70%--1993年12月25.20%-----1993年11月16.00%-----1993年10月13.40%-----1993年9月16.00%-----1993年8月19.30%-----1993年7月21.00%-----1993年6月25.20%-----1993年5月22.70%-----1993年4月21.00%-----1993年3月21.80%-----1993年2月27.70%-----1993年1月8.40%--8.40%--1992年12月26.90%-----1992年11月21.80%-----1992年9月17.60%-----1992年8月17.60%-----1992年7月19.30%-----1992年6月16.80%-----1992年5月14.30%-----1992年4月15.10%-----1992年3月16.80%-----1992年2月18.50%-----1992年1月10.90%--10.90%--1991年12月 5.00%-----1991年11月7.60%-----1991年10月11.80%-----1991年9月12.60%-----1991年8月11.80%-----1991年7月10.90%-----1991年6月9.20%-----1991年5月10.90%-----1991年4月10.90%-----1991年3月10.90%-----1991年2月9.20%-----1991年1月23.50%--23.50%--1990年12月12.60%-----1990年11月12.60%-----1990年10月10.90%-----1990年9月 6.70%-----1990年8月 4.20%-----1990年7月 2.50%-----1990年6月 5.00%-----1990年5月 3.30%-----1990年4月 1.70%-----1990年3月0.80%-----1990年2月 5.00%-----1990年1月------。
2016年中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分析(1-8月)
2016年1-8月中国电力工业运行情况分析2016年1-8月,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高速增长;工业和制造业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高载能行业单月用电量连续两个月正增长,钢铁和化工行业当月用电量同比下降;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火电单月发电量连续3个月正增长;水电设备利用小时为近十年来同期最高水平,火电利用小时降幅继续扩大;基建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加。
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高速增长1-8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89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2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1-8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7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9%;第二产业用电量275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0.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4.5%;第三产业用电量52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3.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3.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3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3.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0.2%。
分省份看,1-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3个,依次为:西藏、新疆、江西、安徽、陕西、浙江、北京、上海、江苏、湖北、福建、海南和广东;全社会用电量负增长的省份有4个,其中增速低于-5%的省份为:甘肃、青海和云南。
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第二产业用电量37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用电量8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9%。
2016年1-6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1-6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三产用电量稳定增长;工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制造业当月用电量连续四个月正增长;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用电量持续负增长,拖累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增速同比回落;发电装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大幅高于发电量增速;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低迷,仅5个省份同比增加;基建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加,火电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增加。
一、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提高,三产用电量稳定增长1-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77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1-6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4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7%;第二产业用电量197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1.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4.4%;第三产业用电量37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3.4%,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3.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3.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7.6%。
图1: 2014年以来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分省份看,1-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的省份有16个,依次为:西藏(18.0%)、新疆(12.0%)、江西(7.7%)、陕西(7.0%)、安徽(6.2%)、海南(5.6%)、北京(5.5%)、浙江(5.3%)、内蒙古(4.6%)、广东(4.2%)、福建(4.2%)、湖北(4.1%)、江苏(4.1%)、河南(4.0%)、山东(3.0%)和上海(2.7%);全社会用电量负增长的省份有6个,其中增速低于-5%的省份为:云南(-7.4%)、甘肃(-9.2%)和青海(-10.1%)。
2013年1-6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
2013年1-6月份电力工业运行简况1-6月份,全国电力供需总体保持平衡,全国用电市场延续上年以来中速增长态势,增速较上年同期小幅回落;水电发电量同比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水电利用小时提高较多,火电发电量低速增长,火电大省利用小时数同比均有所下降。
电网工程完成投资同比快速增长,电源投资同比略有下降,其中核电投资同比减速较大。
基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两成,火电在建规模同比大幅减少。
全国跨省区送电量保持平稳增长。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比上月略有上升,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同比、环比均明显提高;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小幅增长,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速同比增速较上月有所回落。
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全国跨区送电量同比快速增长,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同比出现负增长,但电量环比上月仍增加较多。
一、6月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明显提高1-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49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1-6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46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8%;第二产业用电量184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73.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70.3%;第三产业用电量29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1.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1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8.8个百分点,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12.6%,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9.7%。
图1: 2012年以来分月全社会用电量及其增速分地区看,1-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的省份有16个,其中增速高于10%的省份为:新疆(31.1%)、云南(13.1%)、青海(11.3%)和海南(10.9%);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最低的省份为上海(0.2%)。
6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3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月提高1.3个百分点。
深度分析2016年全国电力运行数据
深度分析2016年全国电力运行数据1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文取消了1.28亿kW的火电装机,这对光伏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东部电力不足地区,光伏需要火电进行调峰,在火电不增加的情况下,光伏、风电迅速增加,必然会出现季节性、短时间的限电情况。
在西部电力富余地区,光伏的远距离输送也需要与火电打捆。
取消火电的新增装机,则未来风电、光伏的新增装机也必然受到影响。
2017年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16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从这组数据中可以发现。
1、服务业、居民用电量快速增长表1:2016年用电量增长情况(单位:亿kWh)从上表可以看出,2016年“第二产业”(工业)的用电量绝对量增加最大,但增长率最低。
“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和“城乡居民生活”明显增长。
大用户的用电量增速放缓,未来,如果社会经济没有大的变化,随着全国性节能降耗工作的升入,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有可能会进一步放缓。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居民的用电量快速增加。
2、光伏装机量增长异军突起将各种类型电源的装机量进行对比,如下表所示。
表 2:2016年全国各种类型电源装机量统计(单位:万kW)装机量总体增速仍然高于用电量增速。
毫无疑问,如果用电量不出现明显增长,全国性、各种类型机组的限电将进一步加剧。
其中: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的绝对增长量仅次于火电,约等于水电、核电、风电新增装机之和,增长率更是达到83.5%!然而,在所有电源类型中的占比仅为4.7%,仍然是小比例电源。
风电、太阳能发电(非水可再生鞥能源)的累计装机已经占到总装机的13.7%。
3、火电利用小时数继续快速降低2011~2016年火电利用小时数如下表所示。
表3:最近6年火电的平均利用小时数(单位:h)全国范围内,火电已经出现富余,发电小时数持续降低。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规模控制在11亿kW以内的目标。
从表2可以看出,截止2016年底,全国煤电装机规模已经达到10.54亿kW。
产业2016年中国电力行业情况【详细数据+解析】
产业2016年中国电力行业情况【详细数据+解析】导读近日,中国产业信息网就电力行业社会发电量、电力行业社会用电量情况、电力行业装机情况以及全国电力行业主要发电企业完成投资情况对2016年中国电力行业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具体数据如下。
一、电力行业社会发电量2016年 9 月份全国发电量 4913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8%;其中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占73.5%、19.4%、3.7%、2.7%和 0.7%。
9 月全社会用电量 496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9%;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占 2.1%、65.7%、15.0%和17.2%。
从来源上看,各类能源发电量有增有降。
9 月火力发电量361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水力发电量952 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11.4%;核能发电量 18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风力发电量 13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2%;太阳能发电量 33.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1.9%。
9 月全国各地发电情况来看,西藏基数小,增长速度最快,江西、湖南发电量增速较快;而北京、黑龙江、湖北、广西、四川、青海和宁夏等地发电量则出现一定回落。
二、电力行业社会用电量情况分析9 月第一产业用电量10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用电量 326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5%;第三产业用电量 74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53 亿千瓦时,同比大幅增长24.9%。
三、电力行业装机情况分析截至 9 月底,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 15.5 亿千瓦,同比增长10.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 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2.84 亿千瓦、火电 10.29 亿千瓦、核电 3135 万千瓦、并网风电 1.39 亿千瓦。
1–9 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 2818 小时,同比降低179 小时。
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指标名称
计算单位
本月
本月止累计
绝对量
增长
绝对量
增长
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设备容量
万千瓦
84078
10.8
其中:水电
万千瓦
16476
14.2
火电
万千瓦
64760
8.7
核电
万千瓦
908
全国供电煤耗率
克/千瓦时
332
-7
全国线路损失率
%
4.99
3.58
全国供热量
万百万千焦
36128
26.60
全国供热耗用原煤
万吨
2259
30.70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3531
40.14
3531
40.14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
亿千瓦时
70
23.50
70
23.50
第二产业用电量
亿千瓦时
2624
45.99
2624
45.99
工业用电量
亿千瓦时
2582
46.15
2582
46.15
轻工业用电量
亿千瓦时
445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
小时
416
90
其中:水电
小时
176
-26
火电
小时
479
126
全国发电累计厂用电率
%
5.68
-0.30
其中:水电
%
0.64
0.15
火电
%
6.11
-0.61
注:全社会用电量指标是全口径数据。
28.45
2016全国电力版图:数据丰富、图表清晰
2016全国电力版图:数据丰富、图表清晰截至201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5亿千瓦,同比增长8.2%。
为了便于读者直观了解我国电力工业的伟大成就,整理如下:装机容量(单位:万千瓦)截至2016年底,全国火电装机105388万千瓦、水电33211万千瓦、风电1486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7742万千瓦、核电3364万千瓦。
装机容量(单位:万千瓦)截至2016年底,全国电力装机的十大省份分别是:内蒙古11044万千瓦、山东10942万千瓦、广东10452万千瓦、江苏10160万千瓦、四川9108万千瓦、云南8442万千瓦、浙江8331万千瓦、新疆7751万千瓦、山西7640万千瓦、河南7218万千瓦。
装机容量(单位:万千瓦)截至2016年底,全国火电装机十大省份分别是:山东9540万千瓦、江苏8727万千瓦、广东7742万千瓦、内蒙古7609万千瓦、河南6431万千瓦、山西6329万千瓦、浙江6062万千瓦、安徽4915万千瓦、河北4510万千瓦、新疆4376万千瓦装机容量(单位:万千瓦)截至2016年底,全国核电装机3364万千瓦,全国六大核电省份:其中广东938万千瓦、福建762万千瓦、浙江657万千瓦、辽宁448万千瓦、广西217万千瓦、江苏212万千瓦、海南130万千瓦。
装机容量(单位:万千瓦)截至2016年底,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7742万千瓦,十大太阳能发电大省分别是,新疆934万千瓦、甘肃686万千瓦、青海682万千瓦、内蒙古638万千瓦、江苏546万千瓦、宁夏526万千瓦、山东455万千瓦、河北443万千瓦、安徽345万千瓦、浙江338万千瓦。
装机容量(单位:万千瓦)截至2016年底,全国并网风电1.5亿千瓦,全国十大风电大省分别是:内蒙古2557万千瓦、新疆1776万千瓦、甘肃1277万千瓦、河北1188万千瓦、宁夏942万千瓦、山东839万千瓦、山西771万千瓦、云南737万千瓦、辽宁695万千瓦、江苏561万千瓦。
2016年全国电力工业基本情况
一、2016年全国电力工业基本情况2016年,全国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9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比上年增加4.1个百分点。
截至201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46亿千瓦,同比增长8.20%。
其中全国火电装机容量10.54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64.04%;水电装机容量3.32亿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0.18%;全国核电装机3364万千瓦;全国风电装机1.49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742万千瓦。
2016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全国总装机的36.7%,较2015年提高1.7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3亿千瓦、1.5亿千瓦、0.8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位。
2016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2.7%,占全年发电量的29.4%,较201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2016年,人均装机和年人均用电量分别达到1.2千瓦、4281千瓦时,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
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64.24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公用变电设备容量34.16亿千伏安,分别同比增长5.7%、8.3%2016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5.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
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785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全国火电机组供电标准煤耗降至312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3克/千瓦时。
(一)发电机组基本情况近五年,全国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发电量及其增长情况见表1-1。
表1-1 近五年全国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及发电量情况(二)电网输变电设施基本情况近五年,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长度、变电设备容量情况见表1-2。
表1-2 近五年全国输电线路长度及变电设备容量情况* 部分数据摘自中电联规划与统计信息部2015年全国电力生产统计指标快报。
201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其中:水电 火电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伏安 千米
9400 2993 3650 19631 39534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
本月止累计
同比(±、%、百分点)
7.5 0.7 7.0 6.9 6.3 7.0 10.3 9.2 9.2 12.3 5.7 16.2 24.5 -4 -0.1 -68 -273 30 151
201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本月止累计 指 标 名 称 计算单位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 第二产业用电量 其中:工业用电量 其中:轻工业用电量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 其中:水 电 火 电 核 电 风 电 全国供电煤耗率 全国线路损失率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 其中:水电 火电 风电 电源工程投资完成 其中:水电 火电 核电 电网基本建设工程投资完成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克/千瓦时 %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53223 1014 39143 38471 6379 32092 6273 6793 124738 28002 86238 1461 7548 321 6.67 4511 3318 5012 2080 3717 1246 928 609 389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13.4 -3.1 24.9 24.4 2.7 7.7 0.5 0.5 3.3 0.0 9.2 7.7 11.3 4.7 7.9 33.8 30.7 -2.9 0.3 10.3 8.3 1.6 1.3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 第二产业用电量 其中:工业用电量 其中:轻工业用电量 重工业用电量 第三产业用电量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容量 其中:水 电 火 电 核 电 风 电 全国供电煤耗率 全国线路损失率 全国供热量 全国供热耗用原煤 全国供电量 全国售电量
1436 1797 1658 1964 3347 917 4.9 0.3 6.0 1210 227 379 218 2180 5699 437 2711 11496 14801
6.5 -138 146 -194 -109 -85 -0.2 -0.1 -0.1 -8.7 -17.9 -6.4 5.1 33.2 1360 -68 367 -2006 -3135
2016年1-6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
本月 指 标 名 称 计算单位
同比(±、%) 同比(±、%、百分点)
本月止累计
全 电 电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克/千瓦时 % 万百万千焦 万吨 亿千瓦时 亿千瓦时
4908 1065 3457 180 174 4925 108 3627 3570 623 2947 632 558
2.1 3.5 0.6 13.4 15.4 2.6 2.0 1.4 1.4 2.9 1.1 8.0 5.4
27595 4811 20579 965 1232 27759 475 19759 19420 3291 16129 3709 3816 152482 28077 101935 2961 13708 311 6.1 207967 11897 23499 22063
全国线损电量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 其中:水电 火电 核电 风电 全国发电累计厂用电率 其中:水电 火电 电源工程投资完成 其中:水电 火电 核电 电网基本建设工程投资完成 发电新增设备容量 其中:水电 火电
亿千瓦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 % %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万千瓦 万千瓦 万千瓦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交流) 万千伏安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 千米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