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试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哲学
![大学毕业论文-—试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91f1ca230912a216147929b7.png)
试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异化是被马克思一直使用且在不同的时期赋予了不同的理论内涵的一个哲学概念。
在早期以劳动异化,在成熟时期则以拜物教的概念存在,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并贯穿马克思的哲学体系始终的哲学概念,因此在马克思的全部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异化是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社会现象,遍布各个领域,它具有普遍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产生异化的根源在于社会职业的固定化分工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影响等等。
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以及其他相关的哲学家的异化理论与现实相观照,主要就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中现实存在的异化现象进行比较粗浅的分析和阐述,以期尝试探索现时代社会生活中的异化现象的扬弃路径,对于我们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社会、人与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理论;现实问题;扬弃路径Analysis on Marx's alienation theory and its realisticsignificanceAbstractMarx gave the theory of alienation several different meanings at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early it was to labor alienation, and in the mature period it was the concept of fetishism. It was developing, deepening and running through Marx's philosophy system. It was very important in Marx's theoretical system. Alienation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n our daily life, it is a kind of social phenomenon, and it has widespread and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It results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immobilization division, private ownership economy and the values of the market main body. Based on the Marx and other’s theory of alienation and reality reflection, this paper try to analyze the alienation in the economy, political, culture, educ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aily life. I am going to try to explore the way of develop the useful and discard the useles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It is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build up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person and society, person and natural.Key words: Marx; Theory of alienation; Realistic problems; The way of sublation.目录前言 (1)一、异化理论的历史发展与理论内涵 (4)(一)马克思前的异化理论 (4)(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6)(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 (9)二、异化现象的现实存在 (12)(一)科技异化 (12)(二)权力异化 (13)(三)经济异化 (15)(四)教育异化 (20)(五)社会关系异化 (22)三、异化产生的成因分析 (24)(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经济的存在 (24)(二)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26)(三)市场经济的运行原则 (27)(四)人们的价值观的转变 (28)四、扬弃异化的探索与尝试 (30)(一)生产力的极高发展是消除异化的首要前提 (30)(二)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消除异化的最佳选择 (31)(三)深化体制改革是消除异化的有力保障 (33)(四)适宜、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消除异化的有益尝试 (34)结语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一、著作类 (39)二、论文类 (40)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情况 (42)前言异化问题不但是一个哲学问题,还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
浅谈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24743165f0e7cd184253652.png)
浅谈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和谐社会论文摘要:本文从异化劳动出发,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产生原因及其理论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评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同时分析了异化劳动理论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导向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
“异化”~词在德国古典哲学以前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哲学术语。
直到191t~纪哲学家黑格尔才把“异化”当作哲学概念引进哲学领域。
从哲学角度界定,所谓异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主体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是一个用以表达本质的存在,主体向客体转化关系的概念…。
劳动是人类的社会属性,通过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才能称其为人,也才能蜉从事多方面的活动,从而在各个方面发展和完善自己,但是劳动不仅有其积极的一面还有其消极的一面。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和资本家极端对立,劳动发生了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而财富却为资本家所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
因此,这种财富及财富的占有、工人的劳动本身皆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
这就是劳动异化。
1 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1.1 异化劳动产生的原因在《手稿》中,马克思正确指出了异化劳动是私有制运动的结果。
正是由私有制造成的劳动与劳动条件的分裂,才使劳动者和他的产品、劳动本身、类本质以及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上发生异化。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由分工产生的,分工本身又造成了劳动的异化,所以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结果。
缺乏劳动条件的人,为了生活,就得把自己的劳动能力交给拥有劳动条件的人去支配,同时把自己劳动的成果也一并交给人家去占有。
因此,劳动本身也就越来越脱离劳动者,成为反对劳动者的异己力量。
这样,私有制的产生就进一步加剧了由分工造成的异化劳动,反过来也成了异化劳动形成的动力。
异化只是短暂的历史现象.它必然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灭亡。
大学毕业论文-—试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哲学
![大学毕业论文-—试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哲学](https://img.taocdn.com/s3/m/2b664c4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3.png)
大学毕业论文-—试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哲学大学毕业论文——试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哲学一、前言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现代社会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将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详细的解析和分析,并且将其应用于当今社会的实际情况,以探究其现实价值。
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解析1. 原理性解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是探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的处境。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使得工人的劳动被分割和协作化,而这种劳动使得工人逐渐失去了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掌控权和创造力,这种状态被称为“劳动异化”。
此外,马克思还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是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不是为了自我实现,这种现象被称作“自我异化”,而社会中的资本家则通过从工人的剩余价值中获取大量利润,从而形成了“异化的财富”。
最后,马克思还指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是“私有制”,这种私有制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工人的异化。
2. 历史性解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不仅仅是对工人阶级的处境进行分析,更是对人类历史上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总结。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都是在不断剥夺人类的自由和创造力,形成了“人的异化”。
3. 现实性解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也具有实际的现实性。
在当今社会,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仍然存在。
比如,劳动者因为自身的劣势而无法获得对自己的劳动时间、劳动产品、工作环境等的掌控权,而企业通过利润获取的方式进一步加大了财富的差距。
三、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现实意义哲学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首先,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工人的劳动异化和自我异化。
其次,我们需要不断推进生产方式的变革,让生产过程更加人性化,以便实现工人的创造力和自我实现。
最后,我们需要赋予劳动者更多的权利和自由,从而缩小富裕和贫困的差距。
这部分内容不宜过多展开,否则会影响篇幅。
浅谈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OC
![浅谈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OC](https://img.taocdn.com/s3/m/3b1f0ae26c85ec3a86c2c51b.png)
浅谈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摘要:“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
马克思在批判研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化劳动观。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及其四个表现,并且指出扬弃异化的根本道路是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观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劳动异化现象的理论武器。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强迫性分工和私有制依然存在,所以劳动异化现象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因而,在当前经济背景下,重读马克思异化劳动观,对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异化劳动现实意义和谐社会指导作用Marx's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Wu XichaoLaw and Politics School,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Abstract: "alienation labor" theory is Marx in his book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a very important theory proposed by. Marx criticized the bourgeois classical economics research,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alectics of Hegel's idealism, view on the basis of feuerbach's humanism alien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labor. Marx's alienation labor view of comprehensive system reveals the root causes of alienation labor and its four performanc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fundamental way of sublating alienation is to realize communism. The view of Marx's alienated Labour guide our correct recognition of the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 phenomena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China. I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in our country, implements the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a variety of ownership economy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economic system, compulsive division of labor and private ownership still exist, so the labor alienation phenomenon will exist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for a long time to come. 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economic, reread Marx alienation labor,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has the reality guiding sense.Key words:Alienation of labor Realistic significance Harmonious society Guiding role一、前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lientio和alienate,表示脱离、转让、出卖、疏远等义;哲学上指从主体本身中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这种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并转过来支配主体的现象。
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异化概念研究
![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异化概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8444fc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a.png)
两南,:学硕十学伊论文摘耍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异化概念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金永升指导教师王贵明教授摘要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之后,并没有放弃使用异化概念。
在扬弃了劳动异化理论及剔除了人本主义色彩后,马克思在其唯物史观著作中赋予了异化概念全新的内涵。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异化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并不是不相适的,而是一种相得益彰。
本文本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试从以下四个部分对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野中的异化概念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异化概念。
该部分主要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及异化概念的历史发展作一个概述。
第二部分:从异化理论到异化概念。
该部分主要是运用马克思历史发展的观点,论述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异化理论到唯物史观视野下的异化概念发展演变过程。
第三部分:马克思唯物史观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分析。
该部分对在马克思唯物史观著作中出现的异化概念作了一个相对全面的概述,论述了唯物史观视野中异化概念的新内涵。
第四部分: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的演变情况对现实的启示。
该部分通过考证马克思对异化概念态度的变化引起我们对现实的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唯物史观异化概念I。
I曼曼曼舅皇曼篡曼詈曼曼烹曼曼曼曼曼曼曼曼!!皇曼曼曼曼寰皇曼曼曼曼舅皇曼曼曼皇曼曼曼曼曼曼曼曼曹皇曼曼II—I两南人学硕十学伊论文Abstract On conception of alienation in historicalmaterialism of MarxMajor:Theory of Marxis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pecialty:Marxism theory education and practice Tutor:Professor Wang Guim ingAuthor:Jin YongshengAbstract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 e historical materialism,Marx did no t give up th e usage of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Marx endued a new meani ng of t 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in his book of historical mater ialism b y ab an do ni ng th e theory of lab or alienation and b yMarxist elim in ati ng th e hu man ism.Th e concept of alienation from the pe rspe cti ve of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deology a r e not unbefitting t o eachmate rialism of Marx’S other,but bring o u t the bes t in eac h other.Based o n historicalbasic posi tion,viewpoi nt an d methods,the author attempts to study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from t he pe rspe ctiv e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f test from the following fo ur parts in this pap er:Marxist historical Part1:Th e concept of alie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m at e r i al i s m.A ge neral de scr ipt io n of th e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 nd th 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 are mainly given in this part.Par t2:F r o m th e th eory to the concept of alienation.In this part,by using th e view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 opm en t of Marxism,it is m ai n ly discussed that th e formation of th e concept of alienation has passed a dev el opm en t pr ocess.Par t3:The analysis of the alienation in Marx’S book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AMarx’S book of historical relatively comp re he ns iv e overview of t he al ien at io n inmaterialism is presen ted in this part,and the new meaning of alienation from thema terialism iS discussed.persp ecti ve of historicalPar t4:T he inspiration t o the reality by the ev olutio n of Marx’S usage of th eU-两南,:学硕十学伊论文Abstractali ena tio n.Ou r t hinkin g of t he reality is demonstrated in th e part through the changes of Marx’s attitude t o alienatio n.Key words:Marx,The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Historical mater ial ism,Conce ptio n of alien ationIII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题目:墨直!垦堕塑史塑史鲍昱丝拯金婴究本人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及其现实性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及其现实性](https://img.taocdn.com/s3/m/6d6e5e09a6c30c2259019e79.png)
、
马克思 异化 思想 的理 解
异化 在卢 梭 、霍布 斯那 里 是作 为社会 问题而 提 出来 的 ,德 国 古 典哲 学把它 纳 入到 思想领 域 ,变 成 了抽象 的哲 学 问题 。黑 格尔 是 从唯心 主义 的 角度辩 证 的看 待异 化 问题 ,整个 异化 和异 化 的扬 弃 无非 是绝对 观 念 “ 自身 内部 的纯 粹 的 ,不 停 息 的旋转 ”。… 在 而 费尔 巴哈是 用这 个概 念来 解释 宗 教的 ,他 说人 要克 服异 化就 要 崇 拜 自己 ,人 是最 高 的本质 ,人 应 该把 异化 为上 帝 的本性 收 回来 还给 人 ,可见 费 尔 巴哈异化 观 点是 唯物 主义 的人 本主 义异 化 观 , 是抽 象 的人性 的 异化 。而 马克 思 的异化 思想 的形 成是 从接 受 费尔 巴哈开始 ,转 向改造 黑格 尔的 异化观 念 , 即在唯 物主 义 的基 础上 重 新估价 黑格 尔 的辩证 法 ,从 而大 大超越 了黑格 尔和 费 尔 巴哈 , 创 立 了 自己 的新的世 界观 。 马 克 思 认 为在 资本 主 义 条 件 下 ,个 人 生 产 的 产 品 与 工 人相 脱 离 ,变成 与工 人相 对立 的东 西 ,工人 生产 的财 富越 多他 的产 品 的力量 和数 量越 大 ,他就 越贫 穷 。这就 是工 人 的产 品与 工人 的异 化 ;而 工人在 生 产产 品 的劳动 和 生产活 动 中 ,不是 肯定 自己,感
二 、我国现 实 中异化 的原 因及表 现
第 一 ,经 济上 的异 化 。马 克思 分析 了资本主 义 生产 条件 下劳 动异 化 ,认 为异化 的 根源 在于 生产 资料 的私 有制 ,而工 人没 有生 产 资料 。但 问题 是我 国建 立 了 以公有制 为 主体 的所 有制 形式 和 以 按劳 分 配为 主体 的分 配制 度后 ,不 是所 有 面 临的 问题都 没有 了, 因为 我们 还 没有对 社 会发 展规 律 ,尤其 是在 当今 经 济一 体化 条件 下经 济运 行 的规律 有 完全 的认 识 。当然 我 国经 济发 展 中出现 的异 化和 资本 主义 国家 不 同 ,主 要 不是 由 于剥 削造成 的 ,而 是 由于不 认识 客观 经 济规律 造 成 的。 当然造 成异 化 的还 又其 他 因素 , 比如 有些 地方 官好大 喜功 ,好搞 形 式主义 ,劳 民伤财 ,等 等 。 第 二 ,政 治 上 的异 化 。按 理来 说 ,我 们 建 立 了社会 主 义 制 度 ,实现 了人 民当家 作主 ,人 民是 国 家 的主人 ,我 国建 立 了人 民 代表 大会 制度 ,选 举 人 民代 表 代表 广大 人 民来 管理 国家 , 出发点 和本 意 都是 好的 。但 在我 们 这样 一个 生产 力 发展水 平不 高 的人 口 大 国 ,再加 上部 分官 员 素质 不高 、制度 的不完 善和 总体 文化 水平 较低 的现实 ,难 免会 出现 与 我们 人 民当家 作主 相违 背 的现象 ,即 政 治上 的异 化 。 比如 :有 些 地方 选举 时暗 箱操 作 、拉选 票 ,使 广大 群众 的选举 权流 于形 式 。因此 ,有 了好制 度还 要好 坚持 好 , 还要 不 断完 善 。否则 ,会 出现 将 “ 人代 会 ”搞 成 时官代 会或 是 出 现 官员 从人 民公 仆变 成 人 民的主 人等 现象 ,将 会 引起人 民群 众 的 不满 ,进 而 出现 政 治上 的异化 趋势 。 第 三 , 文化 上 的异 化 。文 化 是 一个 很大 很宽 泛 的 概 念 ,我 们在 使 用文 化概 念 的时候 ,往往 是从 狭义 上 ,即从 精神 层面 上来 讲 。我们 都 知道 社会 意 识一旦 产 生,就 具有 相 当独 立性 ,有 时就 会落 后 于社 会存 在 。我们 消 灭 了剥削 制度 , 却不 能一下 子消 除遗 留和 新 增长 的落 后思 想和 腐化 享 乐思 想 ,再加 上这 几年 我们 忽视 了人 们 精神 和道 德方 面 的引 导、 教育 和建 设 。出现 了许 多与 我们 社会 主 义文 化和 时代 要求 不相 符 的文 化现 象 。比如 : 时下 的封建 迷信 、对 明星 的盲 目崇拜 、 极端 的 自私 自利 、年轻 人信 念 、理想 和价 值观 的缺 失等 ,都 是文化 上 的异化表 现 。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思想的深化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思想的深化](https://img.taocdn.com/s3/m/ebc9967bf242336c1eb95eef.png)
他亲手创造 出来反对 自身的、异 己的对象世界 的力量就越
强 大 , 自身 、 的 内部 世 界 就 越 贫 乏 , 他 所 有 的东 西 就 他 他 归
越少。”嗍 “ [ 劳动产生 了智慧 。 1 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
呆 。 [ 工 人 “ 自己的劳 动 中不 是 肯定 自己 . ”脚 , 在 而是 否定 自 己 , 是 感 到 幸 福 , 是 感 到 不 幸 , 是 自由地 发 挥 自己 的 不 而 不
在 大量 论 述 劳 动 者或 工 人 的异 化 现 象 以及 完 整 阐述 异化 劳 动 的 四个 规 定 性之 后 。 克思 马
劳动 的对象化。 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 中, 劳动的这种现
实 化 表 现 为 工 人 的 非现 实 化 。对 象化 表现 为 对 象 的 丧失 和
被对 象奴役 , 占有表现为异化、 外化 。”1 由此可见 , [ 脚 由于 契入 了对 国民经济学的研究 。马克思 的异化概念显示出 自
的 认 识 呈 现 一 个 不 断 深 化 的趋 势 :把 异 化 从 经 济 事 实 当 中推 导 出来 并 持 彻 底 否 定 态 度— — 认 识 到 异 化 的 客 观 性— — 肯 定 异 化 的 扬 弃 对 共 产 主 义 建 立 的 积极 作 用 。 种 对 异 化 理 论 的认 识 深 化 过程 反 映 了马 克 思 思 想从 费 尔 巴哈 影 响 到 黑格 尔影 响 的转 变 , 时也 展 现 了 这 同
对 掩 盖 异 化现 象 的 国 民经济 学进 行 了无情 的批 判 。
Hale Waihona Puke 由于 受 国 民经 济 学 研 究 和人 道 情 绪 的 影 响 。马 克 思 一 开 始 对 异 化 持 一 种坚 决 批 判 和极 度 痛 恨 的 态 度 .因而 从 其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9cd9602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c.png)
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异化思想一、科技异化加速了劳动异化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集中体现在《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在这部著作里,他深刻系统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统治下工人非人化的、异化的劳动。
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我们便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统治下科技在加速劳动异化中的催化作用。
(一)科技异化快速了“物的异化”按照马克思在《年经济学手稿》中的逻辑顺序,异化首先表现在劳动产品的异化,即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产品本应该是劳动者(工人)劳动的现实化、对象化,是劳动者本质力量的展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52 这种状态下,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他越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他创造出来反对自己的力量就越强大,他失去的就越多,归他所有的就越少,他自己就越渺小。
然而,工人对于劳动产品的缔造并非凭空捏造,也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从自然界获得的,“它就是工人的劳动以求同时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和借此生产出来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从这个意义上谈,自然界为工人提供更多了必要的劳动场所和全部的物质生产资料,就是工人以求存有的物质基础。
因此,没自然界就没工人,就没工人的缔造,对自然界的重新认识越充份,人在其中的活动就越民主自由,可供他挑选的生活资料就越多样。
这样,工人的劳动能力越强,他的外部世界(自然界)就越广,他能占有的生活资料就越多。
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越是想占有,就越是失去,因为他的劳动产品是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他在自然界中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归他所有的生活资料就越少。
最后,异化的劳动产品仅仅给工人提供确保其肉体不至死亡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并且这些生活资料的获得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首先成为工人。
然而,劳动产品的减少除了通过缩短工人的劳动时间之外,更关键的就是通过科学技术运用小机器去提升劳动生产率。
马克思与席勒的异化的思想探讨论文
![马克思与席勒的异化的思想探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6c1f7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75.png)
马克思与席勒的异化的思想探讨论文摘要:克服人的异化,返回自由的人的本质,是席勒《美育书简》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同关注的问题。
席勒认为通过审美游戏,建立审美王国才能走出人的异化的现实。
而马克思则认为,通过对私有制和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关键词:异化审美游戏私有制共产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进行分析,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思想。
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发展,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他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希望正是寄托在无产阶级身上。
为争取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最主要的是争取无产阶级的解放。
“因为劳动者的解放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的奴役制就包含在劳动者同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性的关系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各种变形和结果罢了。
”①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事实就表现在劳动者的异化劳动中。
劳动的异化首先表现在劳动者与他的劳动产品的关系上。
正是劳动实践人才把自己看作是类存在物。
通过劳动,人将感性的自然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作品和现实存在,从而在其创造中能直观到其自身的本质力量。
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的主体即劳动者却成为了商品劳动力,这种劳动力为资本家所占有和使用,而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也最终归资本家所有,在其随后的经济活动中被消费、增强并且重新转化为资本而与劳动者对立。
这样,“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
”②劳动者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而“劳动者耗费在劳动中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便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便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
”③马克思将这称之为物的异化。
异化不仅表现在生产的结果上,而且也表现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
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35e574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a.png)
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本文概述《再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异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为我们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矛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本文首先回顾了异化理论的历史渊源和马克思对其的继承与发展,以明确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起源和演变。
接着,文章将详细分析异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异化概念的内涵、异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异化的社会根源等,以展现异化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分析其与马克思其他理论如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讨论异化理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发展和运用异化理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认识和理解现代社会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异化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异化理论,作为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基本概念与内涵的理解对于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至关重要。
异化,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指的是主体在特定社会条件下,通过劳动或实践活动,把自己的力量转化为对象世界的力量,但这些力量反过来又成为支配和统治主体的异己力量。
这一概念揭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
异化理论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它揭示了劳动的双重性质:一方面,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基础;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却成为了一种剥削和压迫的工具,工人通过劳动生产了产品,但这些产品却成为了资本家的私有财产,工人自己则陷入贫困和奴役。
这种劳动的异化导致了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以及类本质的疏远和异化。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2e2a54eacf84b9d528ea7ad1.png)
世纪桥2019·5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的异化思想黄焕汉,郭雅玲(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要】本文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探讨了马克思提出异化思想的缘由、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马克思与黑格尔等哲学家在异化理论上的联系和区别。
笔者认为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突破了把其异化思想过度集中在工人阶级的局限,在结合其新唯物主义论的基础上释放了异化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异化的特点,揭露了平等和自由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幻灭,指出了克服异化的出路在于实践而不是思想批判。
【关键词】异化;历史唯物主义;分工;实践【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5-0044-02【收稿日期】2018-11-10【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gxun-chxp 201744)。
【作者简介】黄焕汉(1976-),男,广西岑溪市人,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领域或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郭雅玲(1981-),女,广西钦州市人,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较为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详细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
本文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中的整体思想作为论述的基础。
在此章中,马克思批判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还指出了异化的根源,体现了其异化思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区别,形成了马克思独特的异化思想。
本文在分析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对其异化思想的几个特点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再次提出异化论题的原因康德说人的想法、所拥有的概念是自为之物,并不能反映和恰如其分地描述我们所处的世界,他认为当人们试图理解或者认识某事物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有用的词语或概念。
对马克思异化问题的理论探析
![对马克思异化问题的理论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138966365ce050877321310.png)
对马克思异化问题的理论探析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其哲学中占有根本地位,异化或者说是劳动的异化这一问题贯穿马克思哲学的始终,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解决异化问题在于废除私有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从社会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这一角度出发,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社会合作,在于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公平原则,资本主义对于工人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违反了公平原则,因此导致了异化问题的产生,只有将公平原则作为发展政治和经济的基本原则,人的异化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标签:异化;劳动;生产力;公平关于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性和基本地位,国内外的学者都有过相关论述,例如国内的学者俞吾金先生曾两次撰文对异化理论的重要性进行过专门的阐述,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便将所有相关研究一一列举,本文对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性和基本地位将不再赘述,而是以此为基本前提,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问题进行探析。
一、异化与劳动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来看,马克思对于人的异化问题的关注早在他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中就已经开始,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问题的论述,则是学界公认的马克思对于异化理论最为全面的论述,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问题的关注点主要是在异化劳动方面,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人类的本质,异化就是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或者说劳动与人的对立。
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只有不受自然需要影响的生产才是真正的生产[1]53,劳动不仅是人维持生存的手段,还是人通过改造世界认识自身的一种途径,人在劳动中认识到了自己的类本质,异化的劳动使劳动仅沦为人维持生存的手段,使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根据马克思的看法,劳动是人与动物之间最为重要的区别,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人类的所有财富和文明都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也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之源。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是导致劳动异化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劳动、资本、土地的相互分离,工资、资本利润、地租的相互分离导致了劳动的分解,马克思说“劳动分解为自身和工资”[1]69,工人成了一种商品或一种资本。
马克思异化概念变论文异化劳动论文
![马克思异化概念变论文异化劳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4c7b34915f804d2b16c1ae.png)
马克思异化概念变论文异化劳动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武器和工具,他以“劳动”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异化问题,随着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理解的加深,逐渐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异化理论,并分析了这种异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决定的,所以通过对马克思对异化概念不断深入的认识和研究,我们在分析其异化理论时一定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关系,不能抽象地认识异化,而要带入到具体实际中来。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不仅是人的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还包含了人自身的异化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异化等,所以我们就要用发展的视角研究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而探讨对当今社会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不成熟逐渐发展至成熟的过程,与之对应的异化理论,也在其哲学中存在一个演变的过程。
随着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态度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
一、提出和使用时期在《关于伊壁鸠鲁的哲学笔记》和《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第一次使用“异化”这一词汇,他写到“对自然的任何关系本身同时也就是自然的异化。
”【1】其中,他借用了当时黑格尔表外化含义的异化一词的术语来描述,而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又写到:“正如原子不外是抽象的、个别的自我意识的自然形式,同样感性的自然只是对象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而这就是感性的自我意识。
”由于黑格尔认为异化是正源的客观化和对象化或物化,只是绝对观念的异化,而人则是异化的结果和产物,马克子在这里也引用了“对象化”,由此看出,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还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立场上的“异化”。
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提出政治制度和国家“一直是宗教的领域”,是一种类的内容,即一种“类”的异化,从此观点中可看出马克思受到了费尔巴哈宗教异化思想的影响。
但随后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批判了二者的异化观,他在后者写到:“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
试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
![试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c1aaaf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60.png)
试论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先驱,他提出了第一个世界观,也确立了一种劳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其中可以得到启发和创新想法。
更重要的是,对许多学者和思想家而言,马克思把其“技术异化”思想带入政治经济学,在全球备受重视。
马克思认为,一切技术的进步都会将人的意识和社会行为解决在其自身的勾结之下,最终使人失去他们的强大独立性。
在其理论中,马克思提出这种技术异化对人类思想有负面影响,他认为技术的发展有潜在的可能性将人们与他们的社会本质分开,是人类在反思自己命运时所面临的一种挑战。
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生活被日益先进的技术所淹没,学习、工作和生活已经被机械化,以至于许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许多自动化来完成。
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在诸多学科和事业领域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例如,在当今的教育变革中,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软件被传入使用,甚至企图替代传统的教学工具,并有助于将知识和文化注入人们的思想中。
此外,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在高校及其学术机构中也受到广泛重视,其原则和方法也被一再运用,以促进更为高效的研究和教学活动。
这一思想在高校参与的国际学术合作和其准备实现学术发展时也有著极大的体现,其中突出的主要是:以最新的技术和措施促进教学计划的实施,加重知识的灌输;更好地使用不同的信息技术,增加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意识;以及提高技术异化理论,使教育改革紧贴当代发展的步伐。
因此,可以说,马克思提出的技术异化思想深化了理解当今社会进步性改变的现实意义,并且在高校及其学术机构中受到广泛重视,并对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积极建议和指导,为学术机构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体异化思想差异论文
![马克思主体异化思想差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ae80c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9.png)
马克思主体异化思想差异论文人类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主体的缺失,本应身为自身主人的人反而成为自己的奴仆,也就是说主体对自身的异化。
卢卡奇对异化问题的研究大多是从马克思本人那里吸取理论和方法上的启蒙,但二人的思想发展逻辑不同,卢卡奇早期以《历史和阶级意识》为代表的异化思想,很大程度上继承马克思晚期异化理论的内容,并且受黑格尔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人本主义倾向;以《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为代表作,则充分体现了卢卡奇更为成熟的异化思想,将马克思的早期与晚期思想结合起来,更侧重马克思早年的思想。
这样,卢卡奇关于异化问题的思想就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许多异同点,下面就其异同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四个结论,是立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来阐述的,它的特点是视野开阔,代表了他这个时期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这个成果是过渡性的。
马克思此时还未把个性的自由、人类的最终解放纳入到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加以科学的考察和分析。
因此马克思早期的异化观还不很成熟,异化是抽象的人的本质的异化,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哲学范畴,在现实中是很难操作和实现。
二这样就形成商品形式的普遍化,从主客观上是制约着人类劳动的抽象。
劳动成为一种按必要劳动时间来计算的可以测量的劳动,可计算性破坏了客体的统一性,也破坏了主体的自主性。
无产阶级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主体,就已经不是作为主体自主地进行创造历史的活动,而是沦为商品,降低为物的世界的一个因素。
卢卡奇认为,要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就首先必须从观念上瓦解“商品拜物教”。
当下的关键是抢救已沉沦的无产阶级主体意识。
只要无产阶级恢复了主体意识,无产阶级就摆脱了物对人的统治,从而成为历史的真正主体。
这样无产阶级的解放,不是获得物质利益的解放,而是享受自我意识的精神胜利。
卢卡奇晚年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一书中,关于异化问题的认识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
首先,卢卡奇克服了《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的不足,将物化、异化、对象化加以区分。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15513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5.png)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重要工具。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的产生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沿着这条线索,对异化理论或提出综述,或提出阐释,或提出新的见解,极大地丰富了异化理论,也给异化理论带来了新的思考点。
我们要通过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来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并正确认识中国在改革开放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标签: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异化理论;资本主义一、异化的概念分析及异化理论的发展1.异化的概念分析“异化”作为一个成熟的概念最终定型,脱离不了其发展过程的贡献。
在“异化”概念的前期经历了“对象化”和“物化”的阶段。
因此,提到“异化”,不得不提的当然是与之相近的且易相混淆的两个概念——“对象化”和“物化”。
从词源上看,异化的英文单词是:alienation,它来自于拉丁文:alienatio,在神学和经院哲学中包含着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指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分离,精神上升到上帝的层面;其二是指圣灵在肉体化时,神性与人性的分离。
由此可见,异化从来源来说就包含着分离、对立的涵义。
这种对立与分离必然派生出主体的概念。
因为只有先设定了主体,才有相对主体而言的客体与之对立。
这个主体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人”,即指人自身。
因此,考察异化,还必须从人的角度来展开。
我们知道,异化概念的雏形实际上就是“对象化”,这种对象化是浅层次的、中性的,不包含任何感情色彩和哲学色彩,是简单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物理学上的客观实在。
对象化的直接含义就是,本质在自我发展过程中成为异于自身的对象的过程。
随着人们对这种异于自身的对象的认识加深,以及这种对象化的自在之物对人的影响和制约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象对于自身的奴役。
尤其是进入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时期,简单机械的劳动过程使人丧失了自身的意识。
人成了非人,人变成了一种物品,一种商品。
主体原来所具有的创造力、情趣、知识都被机械化所泯灭了。
浅析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51a48c9b14e852458fb57e0.png)
( ( 1 8 4 4 年经济 学哲学 手稿 冲 马 克思 发现 了劳动 异化 这一现 象 , 并 对 资本主 义的 生 产过 程 , 黑 格尔 的精 神 异化 思 想 、 费 尔巴哈 的 人
2 . 2 马尔库 塞的虚假 需求理论
马 尔 库塞 认 为虚 假需 求与 异化 消 费紧密相 关 , 同时 认 为 导致 异
这 三个方 面, 与 劳 动异 化的 现象有 共 同之 处 , 第一 , 现 在 人们 可
但 对 其所 获得 的 商品 却 一无 所 知 。 第 火通 明 的大工 其 实只是 一 个又一个 的麻 木 的、 无 感 情 的、 每天 简 以 用钱买 到 任何 想要 的 东西 ,
以前人们买商品是为了满足 自己的某种需求, 而现在出现了很多 单重复 着 同一个 动 作的 “ 机 器 ’ , 都 是剥 削人们 的 剩余 劳 动力 , 因 二,
是 一种 自愿 的需求 , 而 成为个人谋生 的手段 。
2 . 4本 - 阿格 尔的消费异化 理论
阿格尔 的 理论 主 要 来 自马 尔 库塞 的 思想 , 但 也 有不 同, 马尔 库
而阿 格尔 把消 费异 这 种 与 自身 相分离 的劳 动 , 其 实并 不是 他们 自愿 的需 求 , 这 就 塞 主要 从人 道 主义 的角度 来 思考 异 化消 费问 题, 化 与 生态 危机 结 合起 来 了' 认为 消费 异 化现 象将 加 深生 态 的负 担 , 使 劳动 活动 发生了异化 。 工 厂里的 工人 日 复一 日 地 重复 同样 的工作 , 又没有什么实 际效 用, 他们 大多为了生计, 而被 迫去工 厂打工 。
一
人与商品 关 系的异化 ; 消费行 为本身 的异 化 ; 在消 费过 程 辈的 人们通过 自己的技 艺完 成的一 整项 工作是 他们 本质 力量的 确 消 费现 象 ,
从马克思“异化”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论文
![从马克思“异化”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9c230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f.png)
从马克思“异化”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论文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变革,但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站在这种变革的起点上,相反,他们在“进入”理论时还深刻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的起点,就如他们后来揭示的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创造历史的条件一样,但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看到了实践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这使得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同样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从马克思“异化”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相关论文。
仅供大家参考!从马克思“异化”到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全文如下:异化消费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产物,这种消费形式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本质相悖离,它是对“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第二发展阶段下的人的否定。
消费行为由原本的需求消费变成了一种符号消费,人们消费不是真正地为了满足物质上的匮乏,而是为了消费而消费,人成为商品的奴隶和工具。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重要一环,在今后都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内生动力,尤其在我国逐步建立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的过程中,异化消费形式作为前进中的绊脚石,必须将其摒弃在经济发展的洪流中,推动我国消费领域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从“异化”到“异化消费”“异化”一词最早可追溯到霍布斯的作品《利维坦》中,后来的黑格尔将异化理论进一步发展,但他将劳动看成是纯粹的精神活动使他并未探寻出劳动的真正本质。
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引申出异化,并将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相结合,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指出异化劳动是造成社会中的压迫及阶级斗争的根源,并系统阐述了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条件,使异化理论在发展上迈出了更为重要的一步。
“异化”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摘要:“异化”一词本来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在黑格尔哲学里才成为哲学概念。
文中分析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程,指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异化思想的高峰, 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发端、根源以及原始推动力。
同时,也为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成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马克思主义一、“异化”成为哲学畴要研究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我们有必要先探讨一下“异化”这个概念的历史。
“异化”这个词, 英文翻译为alienation,其意主要有两点,即“离间、使不和、使疏远”和“转移(财产的)所有权、让渡”。
“异化”一词先出现在经济学的文献中,意义为财产权的转移和让渡,后来出现在政治学文献中,则转变为人的自然权利即自由的转移和让渡。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异化”的含义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
“异化”这个畴,马克思并不是最先使用的人。
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 早在17,18世纪英法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卢梭等都论及过异化问题。
包括霍布斯、卢梭、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以及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都曾运用这个畴来阐述自己的理论。
霍布斯在运用社会契约论来论证“利维坦”时,是在权昨转让的意义上使用异化的。
异化概念在卢梭那里则引申出“反对”、“否定”等对抗性含义,这正是哲学异化概念的实质涵。
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首先使用异化概念的费希特,费希特认为,“自我”规定“非我”,而“非我”又反作用于“自我”,二者正是一种异化关系:“自我”创造“非我”,“非我”是自我”的异化。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异化概念。
他认为,“绝对观念”是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异化为自然界,然后又在发展中扬弃了异化,回归到“绝对观念”自身。
在他看来,精神或意识的辩证运动,就是把“自己变成他物,变成自己的对象和扬弃这个他物的运动”,即“先将自己予以异化,然后从这个异化返回自身。
”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显然包含着辩证法的因素。
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把费希特的能动性的原则和卢梭的否定性思想结合起来,把绝对精神的自我异化及其扬弃当作绝对精神自我创造和自我生成的否定之否定的辨证过程来理解。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异化学说,成为批判神学的锐利武器。
费尔巴哈在批判否认上帝时,使用了异化概念,他认为,异化的主体是感性存在的人,理性、意志、感情是人的本质,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理性迷误的产物。
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却让上帝支配、统治自己。
因此,必须批判和否定,把人的本质归还给人,也就是人道主义的实现。
但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赫斯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
把异化理论从和哲学的围推广到了社会历史领域。
他认为资本主义罪恶之源就在于异化,而要消灭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
他看到了从天国到尘世的道路,但他没有找到通往这条道路的途径,而是像费尔巴哈一样求助于空泛的“爱”,因而再次陷入唯心史观。
可见,异化畴的发展演化中,其意义和用法也随着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霍布斯和卢梭那里,异化是一个政治学概念。
霍布斯是在本义上使用异化这个概念。
异化的客体并不与主体对立,更不是束缚、压制、敌视主体。
相反,它是为主体服务,为主体效劳,是主体利益的集中体现。
异化概念在卢梭那里则引申出“反对、否定”等对抗性含义,而这正是哲学异化概念的实质涵,因此这一转变意义十分重大。
异化概念在费希特哲学中已经具有较浓的哲学意味,但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哲学畴。
只有到了黑格尔那里,异化概念才获得完全哲学意义上的呈现。
黑格尔用异化畴来建立和推演他的全部哲学体系。
费尔巴哈和赫斯则把异化概念运用到了批判和社会历史领域。
综观异化畴演化史,可以看出,从使用领域上,有从经济学、政治学向哲学的转变;从语义的流变上,有从基本义“让渡、转让”向“否定、反对”的转变;从其使用功能上,有从说明具体事实、现象到试图说明世界、人类社会等形而上学问题的转变;在哲学部,则有唯心主义的使用到唯物主义的使用这样的转变。
这一概念用于社会历史的批判,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而达到顶峰。
马克思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在其早期著作《手稿》中使用了异化概念,但却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汲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观的合理成分,赋予了异化完全崭新的容。
马克思在领悟黑格尔劳动辩证法的前提下,对于黑格尔异化理论的思辨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扬弃。
同时也没有停留在费尔巴哈所讲的意义上的自我异化,而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当时的经济事实的分析,将异化理论的研究与当时的经济状况联系起来,在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实现了从异化到异化劳动的转折,创造性地提出异化劳动理论。
他的异化劳动理论中孕育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些天才萌芽。
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我们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外化的生命)这一概念。
”①“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
”②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总的批判,为他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确定了出发点,从这一意义上说,“异化劳动”在这里起着经济畴的作用;马克思运用这一畴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
首先,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一个规定。
马克思从上述展示的工人的生活现实出发揭示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而且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的东西就越少。
其次,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二个规定。
马克思从人本学主体辩证法和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理论的双重思维向度阐发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这种异化劳动是一种使自己外在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
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活动,而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人便沦为动物。
再次,从人的类本质看,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理论的第三个规定。
在异化劳动状态下,人对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完全发生了变化,异化劳动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人的自己的活动机能、人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使类同人相异化。
最后,从人与人的关系看,人同人相异化,这是异化劳动理论的最后一个规定。
通过异化劳动,工人生产出一种站在劳动之外的劳动关系,即生产出资本家同这种劳动的关系,从而,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和必然结果。
马克思进而指出,工资和私有财产是同一的,因为用劳动产品、劳动对象来偿付劳动本身的工资,不过是劳动异化的必然后果,而且在工资中,劳动本身不表现为目的本身,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即使是强制提高工资无非是给奴隶较多的报酬,但既不会①熊子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也就是说,仍然不会改变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关系。
三、异化劳动理论在《手稿》以及在整个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地位《手稿》是马克思形成自己世界观时期的一部关键性作品,是马克思哲学的起源,是哲学中革命变革思想的起源。
“在《手稿》里,马克思以分析异化劳动的方式集中全面地论述了异化问题。
由于马克思试图通过分析异化劳动这一经济事实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奥妙,因而马克思在《手稿》里无论是对经济学、哲学,还是对共产主义的研究,都同他的异化劳动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
异化劳动理论是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也可以说,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核心概念,是他全部论述的出发点。
”③它无论是在哲学史上还是在经济学史上都是一个转折,它标志着马克思进一步摆脱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纯思辨和抽象性的枷锁,逐步转到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轨道上来,在理论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一,《手稿》对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的论述,是马克思形成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科学界定的重要环节。
手稿将人的本质界定为劳动,将异化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的异化,这一界定不仅超越了将自我意识、理性作为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人本论,而且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将感性、自然作为人的本质的人本主义。
劳动是一切社会关系生成的基础,社会关系不过是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相关要素的连接方式和衍生物,因此,人的本质是“劳动”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也因此,一年后马克思就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这就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其二,异化劳动与劳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畴提出的概念母体。
《手稿》指出“全部所谓世界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的诞生。
” 用劳动去揭示历史,将历史置于物质活动的基础之上;再用异化劳动来解析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一个重大飞跃,他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畴的提出做了理论上的准备。
生产力概念一方面从质上把劳动规定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指出它是人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又从量上使生产发展的水平、状况得以表达,反映了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不断变化性,显示了人们改③熊子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与水平。
而生产关系概念则显示了劳动中的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揭示了生产劳动得以展开的在结构方式。
正是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连接和辩证运动的分析中马克思揭示了“历史之谜”。
因此,劳动思想可以说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前提和发源地,是其形成中的一个重大飞跃和决定性环节。
最后,在异化劳动思想中已经包含了资本主义产生与灭亡的历史必然性思想。
《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与批判,逐渐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灭亡与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形成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
《手稿》明确指出:“从现实的发展进程中,必然的产生出资本家及发达的私有财产对不发达的不彻底的私有财产,即土地所有者的胜利”,企图阻止“地产的资本化”是完全白费力气。
但由于异化劳动的不合理性,“劳动与资本的这种对立一旦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整个(私有财产)关系的高峰、顶点和灭亡。
”④四.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首先,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当时的经济事实出发,分析异化劳动,阐述他的异化观,并由此而探究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倡导人性全面复归,最后提出崭新的共产主义观,无处不折射出马克思深刻的人本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