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题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题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________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闲暇之际,铺一张纸,磨一盒墨,拿一支笔,yùn一下神,挥一句词,读一篇文字、昨日散发醉人香,今日倦旧香如故。

于是,古往今来无数人在宣纸上留下的唯美文守,让我永久动了心。

一笔而下,观之若脱僵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来自空无,又归于虚旷,这近乎癫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冲动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灵气。

(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改正文中一个错别字。

________yùn腾挪________一下神________改正________(2)文中横线处应填的标点和“绝尘而去”中的“绝”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冒号;断绝。

B.分号;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C.破折号;独一无二,好极的。

D.可不用标点;绝对,无论如何。

【答案】(1)nuó;酝;僵;缰(2)A【解析】【分析】(1)根据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挪”和“哪”的区别,“酝”左边是一个“酉”,不要写成“西”。

“僵”是“僵硬”的意思,“缰绳”的“缰”左边应该是绞丝旁。

(2)横线上应填的标点符合是冒号,这里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结合语境分析,“观之若脱僵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这里是表示所写的文字就像脱缰的骏马,故“绝尘而去”的“绝”应该是断绝。

故答案为:⑴ nuó ;酝;僵;缰⑵ A【点评】⑴本题既考查字音也考查字形。

辨析字形,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词语的意思。

而辨析字音则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⑵本题考查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以及理解词义的能力。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处,加以修改。

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

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

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

【答案】①“然而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句中,“然而”改为“所以(因此)”;“瑾”应改为“谨”;“细心瑾慎”与“小心翼翼”重复,删去其一。

②“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欠通顺,改通即可;“有时”后可加“,”;“一个”调到“无法”前。

③“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句中,“:”改为“,”;“珍重”改为“慎重”;“吊”改为“掉”。

【解析】【分析】答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标点符号、关联词、字形、语句表达的通顺等。

本题难度较小,语段中错误较多,要求只要找出修改四处,学生很容易做出正确答案。

①“然而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句中,“然而”改为“所以(因此)”;“瑾”应改为“谨”;“细心瑾慎”与“小心翼翼”重复,删去其一。

②“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欠通顺,改通即可;“有时”后可加“,”;“一个”调到“无法”前。

③“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句中,“:”改为“,”;“珍重”改为“慎重”;“吊”改为“掉”。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不断推进,西湖区将开展新一轮污水“零直排”小区创建工作,以改正污水入河情况。

所谓“零直排”,指的是将原先的雨水立管进行顶部割接后作为废水管纳入污水管网,同时新增一根雨水立管,接入城市雨水管网。

②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废水里的氮,磷成分引发河水富营养化,进而造成水体污染为目的。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中考 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名作犹如缕缕春风,时常叩响我一颗文学爱好者驿动的心弦,名作犹如滴滴甘霖,时常滋润着我一个业余文学创作者干涸的心田。

②我又好像一位嗷嗷待哺的婴儿贪婪地吮吸这名作的乳汁,又好像一头初生的牛犊咀嚼着名作的萋萋芳草。

③我不停地阅呀读呀,抄呀写呀,写下数以万计的阅读笔记。

④我,,,由一个文学爱好者,蹒跚着走向业余文学创作者。

⑤是名作激励和启迪着我把在日常生活中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欣然付诸于笔端,形成拙文……(1)句①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2)句②中“咀嚼”一词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把下面这三个成语的序号依次填入句④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A.铢积寸累 B.厚积薄发 C.聚沙成塔(4)句⑤是一个病句,请修改这个句子。

【答案】(1)逗号;分号(2)比喻对文章反复琢磨体会。

(3)A;C;B(4)改成启迪和激励【解析】【分析】(1)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这里分句间停顿应用分号。

(2)了解词语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3)这里按照语义由轻到重排列,应是ACB 。

(4)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

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这里语序不合理,应调整为“启迪和激励”。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A】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________之间,三年初中生活即将结束。

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隆重举行毕业典礼。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心潮澎湃________ ,感慨万千。

今天,我有幸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首先我代表2016届的全体毕业生,向为了同学们成长倾注了无数心血、无穷智慧和伟大爱心的老师们表示深深的敬意!【B】正是有了老师们的辛勤耕芸,无私奉献,【C】我们才会在这流淌着温馨________,溢满着关怀的校园里拙壮成长:正是有了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诲人不倦,我们才会从懵________懂学童渐变成敢于追梦的少年。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个片断,仔细阅读后,请选择4处,加以修改。

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

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

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

【答案】①“然而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句中,“然而”改为“所以(因此)”;“瑾”应改为“谨”;“细心瑾慎”与“小心翼翼”重复,删去其一。

②“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欠通顺,改通即可;“有时”后可加“,”;“一个”调到“无法”前。

③“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句中,“:”改为“,”;“珍重”改为“慎重”;“吊”改为“掉”。

【解析】【分析】答题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标点符号、关联词、字形、语句表达的通顺等。

本题难度较小,语段中错误较多,要求只要找出修改四处,学生很容易做出正确答案。

①“然而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句中,“然而”改为“所以(因此)”;“瑾”应改为“谨”;“细心瑾慎”与“小心翼翼”重复,删去其一。

②“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欠通顺,改通即可;“有时”后可加“,”;“一个”调到“无法”前。

③“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句中,“:”改为“,”;“珍重”改为“慎重”;“吊”改为“掉”。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2.端午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端午季·家国情”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准备作为展板的序言。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年一度又端阳,汨水悠悠屈子殇。

”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河畔,面对国破家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悲愤交加,纵身一跃,化作了汨罗河畔的一缕诗魂。

他就是屈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精品】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标点符号及使用阅读训练及解析

【精品】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标点符号及使用阅读训练及解析

【精品】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阅读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按要求完成文后1-3题。

①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

②它有很多种类,在春节期间张贴的,称为春联。

③如“一元复始,听爆竹声声辞旧岁,万象更新,看梅花点点迎新春”,就是一副年味儿浓郁的春联。

④春联在寥寥数语中寄托着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可谓寓意吉祥、语言简洁。

(1)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改写第②句画线部分,使表达更生动。

(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3)第④句中的语句前后不呼应,请写出修改建议。

【答案】(1)春节期间为大家送来祝福的,是春联。

(2)上下联中间的“,”改为“;“。

(3)示例:把“语言简洁”“寓意吉祥”互换位置。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根据要求改为拟人句,即把春联当作人来写。

“春联”表达的是人们美好的祝愿,据此可以写出春联是送美好祝福的。

2.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标点符号的掌握,一般情况下上下联的中间需用“分号“。

3.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本句是前后对应出现了错误。

把“语言简洁”“寓意吉样”互换位置。

2.端午节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端午季·家国情”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准备作为展板的序言。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年一度又端阳,汨水悠悠屈子殇。

”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河畔,面对国破家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悲愤交加,纵身一跃,化作了汨罗河畔的一缕诗魂。

他就是屈原。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豪情满怀(甲)竭忠尽智。

他提倡“美政”,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却痴心不改,体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借以表达内心集聚的深挚悲痛和深切忧患。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叙述过太平盛世,描绘过烽火战争,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

汉字有着与西方文字迥然不同的特点,它是祖先灵性的________,是构筑中华文化的________,是中国精神文明的________。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精巧符号,创生至今,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

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

不仅如此,汉字还是充满活力的文字系统,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的发展,在书写材料上也不断演变,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焕发出新的活力,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

(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结晶旗帜核心B.旗帜核心结晶C.结晶核心旗帜D.核心结晶旗帜(2)下列对语段中划线词和划线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断演变”“积极进取”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B.“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

”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C.“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一句的主干是“汉字是媒介”。

D.“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焕发出新的活力”中顿号的使用是错误的。

(3)请任选一种字体临写下面的文字。

【答案】(1)C(2)B(3)略【解析】【分析】(1)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旗帜:比喻榜样或模范。

核心:中心,主要部分。

结合以语境分析,因为汉字是祖先的智慧创造的,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故应选用“结晶”;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故应选用“核心”。

故选:C。

(2)ACD解说正确;B“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一句中的不管……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而不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3)最上面一行是楷体,下面一行是行书,答题时任选一种字体临摹即可,要求正确、规范、美观,并注意字体的相似度要高。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解析(Word版)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解析(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一道经古通今的时空走廊,一部知往鉴今的历史典籍【A】廊桥。

桥下弯弯的流水,流淌着一段廊桥遗梦。

被遗忘的细节,静止在时间深处。

古朴________(A.清寂B.清纯)的廊桥,既有大气恢宏,亦有小巧玲珑,如星星点zhuì________ ,闪闪烁烁。

在葱茏与xiāo________索之间,廊桥是始终不变的身影,它们与山水和谐相映,显出一派长者的风范。

风姿绰约的闽北廊桥,(A.散落B.零落)________在青山绿水间。

这些廊桥虽然姿态各异,神韵不同,但是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它们是中国桥梁史上的活化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选择题只填序号)①点zhuì________②xiāo________索③风姿绰约________(A.zhuō B.chuò)④风范________(A.fàn B.huàn)(2)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

(只填序号)①古朴________(A.清寂B.清纯)的廊桥②________(A.散落B.零落)在青山绿水间(3)文段中【A】处的标点符号应填________。

【答案】(1)缀;萧;B;A(2)A;A(3)破折号(——)【解析】【分析】(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注意“缀”不能写成“辍”。

(2)此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学生要注意近义词的不同词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学生要掌握好各种标点的作用及用法,结合语句正确使用。

【点评】(1)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正确使用词语。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及解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及解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

②它有很多种类,在春节期间张贴的,称为春联。

③如“一元复始,听爆竹声声辞旧岁,万象更新,看梅花点点迎新春”,就是一副年味儿浓郁的春联。

④春联在寥寥数语中寄托着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可谓寓意吉祥、语言简洁。

(1)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改写第②句画线部分,使表达更生动。

(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3)第④句中的语句前后不呼应,请写出修改建议。

【答案】(1)在春节期间为大家送来祝福的,是春联。

(2)上下联中间的“,”改为“;”(3)把“语言简洁”“寓意吉祥”互换位置。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题根据要求改为拟人句,即把春联当作人来写,“春联”表达的是人们美好的祝愿,据此可以写出春联是送美好祝福的。

(2)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标点符号的掌握。

一般情况下上下联的中间需用“分号”。

(3)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

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本句是前后对应出现了错误,把“语言简洁”“寓意吉祥”互换位置。

答案:(1)示例:在春节期间为大家送来祝福的,是春联。

(2)上下联中间的“,”改为“;”(3)示例:把“语言简洁”“寓意吉祥”互换位置。

【点评】材料阐述了对联方面的知识,其中既有病句,也有标点错误,还有需要改写的句子,学生解答时要注意把握。

本题从语言表达能力、常用标点符号、语病类型等三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解答时需要有病句、标点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②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有可能自觉地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③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试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风景是水光山色,也是一种精神。

三峡的神女峰,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小和尚拜月……每一处景点无论其大小都有个传说。

那(A.对立B.矗立)的奇峰怪石本是鬼fǔ神工,而那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的故事则是人类的情结。

很难想象,没有传说的风景会是怎样的黯然!也很难想像,见了灵动的景物不去寄托情思的人是何等木然!风景因人的(A.创造 B.改造)而变得神奇,人因风景的陶冶而变得zī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选择题只填序号)fǔzī(A.héng B.hén)(A.jì B.qí)鬼________ 神工________ 润妙趣横生________ 寄托________(2)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填空。

(只填序号)①那________的奇峰(A.对立 B.矗立)②风景因人的________(A.创造 B.改造)(3)文段中□处的标点符号应填________。

【答案】(1)斧;滋;A;A(2)B;A(3),(或“逗号)【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

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也可查字典。

第一字写作斧,第二字写作滋。

第三个字读héng,第四个字读jì。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第一个空,对立常用来形容人,矗立一般用来形容山。

第二个空,人们把自己的情思寄托在山水上,这是创造,不是改造。

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掌握。

因为“神女峰”的后面是一个逗号,所以方框处也要是一个逗号。

【点评】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

第二小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第三小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的掌握。

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各种常用工具书使用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也一定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所谓中国对美发动网络攻击,这完全是臆测想象。

②中国是黑客攻击等网络威胁的主要受害国之一,也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一贯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

③美国对全球各地的监听活动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甚至包括自己的盟友。

④看来,美国不光在银幕上成功虚构了一个《黑客帝国》,也想在现实中制造一个。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找出第③中关联词语,并判断其复句类型。

(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1)中国是黑客攻击等网络威胁的主要受害国之一,也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一贯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窃密活动。

(2)甚至,递进关系。

(3)看来,美国不光在银幕上成功虚构了一个“黑客帝国”,也想在现实中制造一个。

【解析】【分析】(1)第②句“一贯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成分残缺,应是:一贯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窃密活动。

(2)第③中关联词语“甚至”,其复句类型为递进关系。

(3)第④句“《黑客帝国》”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故答案为:⑴中国是黑客攻击等网络威胁的主要受害国之一,也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一贯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窃密活动。

⑵甚至,递进关系。

⑶看来,美国不光在银幕上成功虚构了一个“黑客帝国”,也想在现实中制造一个。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和修改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注意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⑵本题考查的是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并且要会运用。

⑶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节目赫赫扬扬,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

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宝藏》播出的时机,无疑是非常合适的。

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①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历史的冰冷,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

但其实博物院文化的流行早有端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也曾风靡一时。

而《国家宝藏》以历史文化的内核,②综艺的外壳,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的“纪录式综艺”。

③节目组请来的演员影响力能辐射到各个年龄阶层,节目组在表演上精准要求演员,让其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④文物。

格物致知,以物载情,咏风调雨顺,颂国泰民安。

它能燃起你对中华文化的热情,拉起你的手守护历史,守护世界的记忆。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赫赫扬扬B.辐射C.精准D.格物致知(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A(2)B【解析】【分析】(1)A“赫赫扬扬”,①光明盛大的样子。

②形容兴旺显赫。

这里不合语境。

B“辐射”,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这里符合语境。

C“精准”,非常准确;精确。

这里符合语境。

D“格物致知”,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这里符合语境。

故选A。

(2)ACD使用正确。

B“历史文化的内核”和“综艺的外壳”属于并列短语,并列词语和短语之间应该用顿号。

故答案为:⑴ A;⑵ B【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

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

⑵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要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答题时,要结合语句内容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最近,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满屏喧嚣浮躁的泛娱乐化包围中,一鸣惊人。

此档栏目,和诗以歌,让诗文与音乐“金风玉露一相逢”,①将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为古雅的字句注入时尚新鲜的旋律血液。

②在音乐竞演节目大行其道,③传统文化节目屡遇瓶颈之时,这种结合的尝试无疑是一次颇具巧思的突破。

传统文化因与时俱进的创意融入,发挥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当某些传统文化走入困境,陷入迷惘,我们不必束手无策,只需要一双创意的翅膀,便能飞跃阻挡的高墙,④奔向新的远方。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喧嚣B.一鸣惊人C.束手无策D.创意(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B(2)C【解析】【分析】(1)B运用不正确。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应改为“脱颖而出”。

(2)C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

“在音乐竞演节目大行其道”与“传统文化节目屡遇瓶颈之时”中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顿号是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的停顿,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句,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

答此题,还要结合下文标点(逗号)的使用情况。

故答案为:⑴B。

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这样的题,命题点往往落在词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解答时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⑵本题考查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标点符号是平时学习和考试中经常涉及到的,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考试时一般会以填空和选择两种形式出现,答题时,要结合语境内容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诗歌。

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②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弦。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③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

徘徊在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以求中变得深邃。

三岁读《静夜思》和16岁读《静夜思》④感触是那么不同。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下列词语可以替换的是()A.迂回B.徜徉C.彷徨D.踌躇(2)文段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B(2)C【解析】【分析】(1)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常比喻犹豫不决。

A.迂回:指绕向敌侧或敌后进攻敌人。

与语境不合。

B.徜徉:陶醉于某事物当中。

符合语境。

C.彷徨: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或犹疑不决。

与语境不合。

D.踌躇:犹疑不决。

不合语境。

据此,答案为B。

(2)“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与“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构成并列,中间应该用分号,而不是逗号。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⑴B;⑵C【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使用。

考生要结合语境,注意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使用范围等进行辨析。

⑵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注意分号的使用要求,注意词语、句子间的关系,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富。

两季《中国诗词大会》①冠军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惊艳了无数人。

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

三毛曾说:②“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许多时候,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为了昙花一现,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③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④(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丰富B.从容C.滋养D.昙花一现(2)文段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D(2)D【解析】【分析】(1)D昙花一现: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不合语境。

应为“过眼云烟”。

(2)D句号应在后引号里边。

故答案为:⑴ D;⑵ D【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这样的题,与其说是考查词语运用的,其实最根本的是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辨析近义词与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范围、词语搭配等方面的差别,因此答题时首先要从这几个方面辨析词语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据语境做出选择。

⑵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要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答题时,要结合语句内容判断标点符合使用是否恰当。

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________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闲暇之际,铺一张纸,磨一盒墨,拿一支笔,yùn一下神,挥一句词,读一篇文字、昨日散发醉人香,今日倦旧香如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