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教学文稿
2024版《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
学前教育学概述学前教育学的定义研究0-6岁儿童教育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儿童发展、教育原理、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
学前教育学的重要性为儿童提供全面、科学、有效的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01知识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0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学前教育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儿童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0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儿童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教学目标与要求03本课程共分为导论、儿童发展、教育原理、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五个部分。
课程安排本课程共计36学时,每周3学时,共12周。
课程时间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课程形式课程安排与时间心理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心理发展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
他们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掌握语言,发展思维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生理发展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发展是首要的基础。
这包括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逐渐成熟,以及运动技能、感知觉和协调能力的不断提高。
社会性发展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逐渐学会与他人建立关系、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
他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社交技能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育心理学原理学习理论01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探讨了儿童如何获取、处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这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多种理论流派,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动机与激励02动机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在力量,而激励则是外部因素对儿童学习的促进作用。
了解儿童的动机类型和激励方式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认知发展03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指他们在思维、记忆、理解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理论为教师提供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首要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民主、平等、尊重和鼓励等积极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第一篇:《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期教育专业1、前言1.1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
本课程以《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为理论基础,系统阐明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现代化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为后续学习《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等课程打下理论和观念的基础。
1.2设计思路1.2.1关于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意三个方面明确课程的总目标和各章节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着眼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育理论;能力目标主要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高阶思维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意目标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信念。
1.2.2关于学习内容(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容应有全面且深入的介绍,除此之外的其他内容作为学生课外的拓展学习,做到突出重点、扩大信息量。
(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并不是教学的所有内容。
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应该以教材为主,但又不受教材的束缚,不照本宣科,大胆突破教材的限制。
(三)学习内容的来源应更为广泛,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内容应紧跟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使学生所学与岗位需求紧密接轨。
2、课程目标本课程适应现代幼教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子啊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管理实用性人才。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专业基础课,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专业理论课。
也是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重要必考课程。
它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前导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后续课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游戏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设计依据: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融入幼儿教师资格标准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地方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课程基本理念:(1)突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实施模式,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特点。
以拓宽学生的理论根基和视野为原则,以增进学生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宗旨,大量提供学生参与课程、开发课程、改进课程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随时把握课程实施过程中学前教育形势的新发展。
以教材为依据,联系当前教育大环境下的新情况、新动态,增强学生对学科发展趋向的敏感性,和研究问题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应对复杂教育现象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3)课程实施中着力培养学生大教育的观念,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身边的教育现象、社会问题,增进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积极的责任意识的教育专业人才。
逐步形成课程结构立体化、课程目标整体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建构化、实施途径多元化、课程效果最优化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程。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背景和目的学前教育是指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旨在培养儿童的认知、情感、语言、社交和运动等方面的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实践和管理的全面认识,使其能够从事学前教育相关工作。
二、课程内容1. 学前教育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 学前教育教学原理- 儿童游戏与学习理论- 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2. 学前教育实践- 儿童习惯养成与生活能力培养- 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培养- 儿童认知与创造能力培养- 儿童社交与情感能力培养- 儿童运动与协调能力培养3. 学前教育管理-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学前教育机构组织与管理- 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 学前教育资源管理三、课程目标通过《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 运用学前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 设计并实施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学前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综合能力发展。
- 了解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和管理原则,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学前教育机构。
- 进行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提出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四、教学方法《学前教育学》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讲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学前教育有全面的了解。
- 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展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五、考核方式《学前教育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课堂参与: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 作业:学生需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包括理论分析、实践报告等。
- 考试:学生需参加期末考试,测试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
六、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 《学前教育学导论》-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 《学前教育管理与评估》参考书目:- 《儿童发展心理学导论》- 《新编学前教育游戏与创造》-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指南》七、备注本课程标准仅为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学前教育学说课稿
《学前教育学》说课稿一、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作用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门课程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基础性。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教育学》等基本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全面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
本课程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观察、沟通等基本能力外,还要具有创造性地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教育教学的专业技能技巧以及创设环境与设计、组织开展教育活动的能力。
3.素质目标。
热爱幼儿、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形成自己的学前教育思想;丰富的教育艺术、科学的教育理念;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
4.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科学的评价课程方案、幼儿发展水平和自身的各项工作。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教材。
本课程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陈幸军主编的《幼儿教育学》第三版。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内容基础化。
《学前教育学》以3-6岁儿童的教育为研究对象,教学内容是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具备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意义、任务与功能。
(2)了解幼儿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知晓各种幼儿教育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3)掌握体、智、德、美各育的概念、目标、任务、内容和实施。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3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建议课时数:48课时先修相关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卫生与保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它主要阐明有关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如学前教育的含义、功能、性质、发展历史,学前教育理论的演进,儿童观与教师观,学前教育的目的、内容与基本原则,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等。
是学前教育专业同学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前提性、基础性理论课程。
本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入门必修课程,遵循学前教育学科发展和学前教育实践变革的双重逻辑,课程内容既要反映学前教育学科各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成果,也耍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以及专科毕业生在后续学习中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的需求。
课程内容的编排遵从以下逻辑:从学前教育理论的一般问题,到学前教育活动各组成要素、幼儿园保教活动核心环节,再到学前教育机构同外部要素的衔接与合作。
内容共分以下8章:第一章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6课时)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4课时)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2课时)第四章幼儿园教师(8课时)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8课时)第六章幼儿园生活活动、教学和游戏的组织(9课时)第七章幼儿园环境(5课时)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6课时)二、课程目标通过《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规范,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等,主要从观念层面为他们进一步从事专业学习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并逐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激发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兴趣与热情。
・知识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类型、特点、原则、发展历史;知晓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线索;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社会的一般关系,儿童观的内涵、基本观点;理解幼儿园教师的含义、角色素质结构与要求;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基本观点;掌握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作用与创设方法;了解幼儿园生活活动、游戏与教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衔接的意义与方法。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108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功能和社会效益、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环境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工作等问题,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学前心理学》和《学前卫生学》,后续课程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学前儿童游戏》等。
依据学前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及工作任务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开设该门课程。
学前教师的工作任务包括一日生活管理、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等,这些任务都属于学前教育范畴,要完成这些任务,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是必须的。
依据学生未来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及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领会和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联系运用,提高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及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和热爱。
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将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教育情境的能力;●设计实施各种活动的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能力;●对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常规的组织与安排能力;●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行为的能力;●听课评课的能力;●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与同事沟通合作的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教材选用与编写应体现五年一贯制专科学生的特点,既要体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要考虑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可接受性。
考虑选用梁志燊主编的教材《学前教育学》。
另外,以下四本书可作为参考教材:1.《教育教育学》李生兰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004年版2.《学前教育学》黄人颂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3.《学前教育学》郑健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4.《学前教育学》牟映雪主编2012年版(二)教学建议1.将教师的讲授、辅导和学生的自学、讨论、幼儿园见习与实习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把书本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2024年度-《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x
8
心理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认知能力提高
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 等方面的提高。
语言能力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语 言能力逐渐提高,词汇量增加, 语法结构更加复杂。
01 02 03 04
提高。
26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Chapter
27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学前教育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指针对3-6岁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
发展,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02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包括以儿童为中心、游戏化教学、综合性教育等,旨在激发儿童的学习
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丰富的环境刺激,激发儿童的好奇心、 探索欲和创造力,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
既要注重环境的美观性,又要确保设施设备 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为儿童提供舒适、便捷 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16
幼儿园资源管理策略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
根据幼儿园的规模、教育理念和课程 需求,合理规划室内外空间布局,提 高空间利用率。
人身安全。
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方法
学习目标明确
学习内容选择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 水平,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确保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 合其认知发展规律的学习内 容,如故事、儿歌、手工制 作等。
学习方法多样
学习过程互动
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讲解、 示范、操作、游戏等,激发 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科技的发展将为学前教育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如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等技术将为儿童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儿童进行系统教育,培养其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合适的教育方法、内容和环境帮助儿童全面发展,为他们奠定良好的心理、认知、社交和身体基础。
为了规范学前教育的实施和提高教育质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学前教育课程标准。
本文将着重介绍《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目标。
一、课程标准的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政府也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学前教育的发展存在着不少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势在必行。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意义在于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指导,并规范了教学内容和方法。
课程标准可以帮助幼儿园和教师确定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课程标准还可以为家长提供参考,帮助家长在选择幼儿园和监督教育实施时更具依据。
二、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教育目标:明确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包括幼儿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目标。
2. 教学内容:确立适合幼儿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内容,涵盖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3. 教学方法:明确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游戏、互动、观察、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
4. 教育评价:确定适合幼儿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指标,旨在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 教育环境:规定适合幼儿学习和成长的教育环境要求,包括场所、设施、安全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三、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的目标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的目标:1. 儿童的身体发展: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课程总学时:36周学时数: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专业:学前教育系一、教育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一般发展,理解和掌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具有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
因此,本门课程强调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强调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新问题的探讨,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够了解托儿所、幼儿园的实际,进行或参加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帮助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科学地对儿童进行教育。
因此本门课程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三、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含义、任务。
3.领会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教学内容:1.学前教育的含义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意义4.本书结构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的类型。
2.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3.运用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要素、类型与发展趋势1.学前教育的含义2.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3.学前教育的类型4.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和任务1.学前教育的特点2.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3.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特点;儿童观的演变过程。
2.理解儿童发展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3.分析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和儿童关系概述1.儿童发展概述2.学前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3.学前教育要受学前儿童发展的制约第二节儿童观的演变与建构1.儿童观概述2.儿童观的演变3.科学儿童观的内涵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含义。
2.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互影响。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学前教育学》是一门针对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学生未来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涵盖了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方法、教学策略以及幼儿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二、课程目标1.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2.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3.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4.培养良好的教学态度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1.幼儿教育基本概念:介绍幼儿教育的定义、目的、意义和特点等基本知识;2.教育目标:讨论幼儿教育的目标体系,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3.教育内容:分析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健康等;4.教育方法:介绍多种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故事化教学、小组合作等;5.教学策略:介绍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学策略,包括一对一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6.幼儿心理发展:介绍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提供参考。
四、教学方法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2.定期组织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教学技能;3.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评价,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践考核: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效果;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幼儿教育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课程特色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未来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2.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3.团队协作: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持续改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是儿童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和探讨幼儿教育的原理、方法、策略以及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并为学前教育的实践和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一、学前教育学绪论
1. 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二、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
1. 儿童的身体发展
2. 儿童的认知发展
3. 儿童的语言发展
4. 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
5. 儿童的艺术发展
6. 儿童的道德发展与性别认同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 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与特点
2.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
3. 学前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评价
4. 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5. 学前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化
四、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
1. 学前教育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2. 学前教育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3. 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机制
4. 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育伦理
五、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前沿问题
1.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2. 学前教育学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
3. 学前教育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学前教育学与实践结合的案例分析
1. 学前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研究
2. 学前教育学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与影响
结语: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旨在为学前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指导,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前教育学可以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学前教育学》教案
03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管 理
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及实践
安全性原则
确保环境安全,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幼儿 身心健康。
美观性原则
注重环境美观和色彩搭配,营造舒适、愉 悦的氛围。
教育性原则
环境创设应与教育目标相一致,有利于幼 儿全面发展。
多样性原则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活动空间,满足 幼儿不同需求。
参与性原则
案例分析:成功家园共育模式探讨
案例一
某幼儿园通过定期举办“家长进课堂”活动,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 动,同时鼓励家长分享自己的职业经验和技能,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这种模式 有效促进了家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了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
案例二
某幼儿园积极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公园、图书馆等资源,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探索、 阅读等活动。同时,邀请社区志愿者来园为幼儿提供各类特色课程的指导。这种模 式有效整合了社区资源,为幼儿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04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课程设计理念及流程
以儿童为中心
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 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以儿童的生 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出发点设计
课程。
综合性
注重儿童知识、技能、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打破学 科界限,实现课程的综合化。
实践性
强调儿童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活 动获得经验和知识,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培养其动手能力 和创造力。
幼儿园资源管理策略
资源分类与整理
资源更新与维护
资源共享与合作
对各类资源进行分类和 整理,方便查找和使用。
定期更新和维护资源, 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鼓励资源共享和合作,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最新版
《学前教育学》教案完整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学前教育学》第五章“幼儿认知发展”和第六章“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内容。
重点分析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发展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设计出既具趣味性又富教育意义的课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发展特点。
2. 培养学生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特点进行课程设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将幼儿认知发展特点与课程设计有效结合。
教学重点: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发展特点及相应的课程设计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幼儿认知发展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a. 讲解第五章“幼儿认知发展”的内容,分析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发展特点。
b. 讲解第六章“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内容,介绍如何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特点进行课程设计。
3. 实践情景引入:a. 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某一特定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一堂课程。
b. 各组展示课程设计,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堂针对某一年龄段幼儿的课程。
六、板书设计1. 《学前教育学》教案——幼儿认知发展与课程设计2. 内容:a. 第五章:幼儿认知发展年龄阶段划分认知能力发展特点b.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原则课程设计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针对34岁的幼儿设计一堂关于“春天”的主题活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课程设计和实践操作中存在哪些问题?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关于幼儿认知发展和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建议课时数:48课时先修相关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卫生与保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它主要阐明有关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如学前教育的含义、功能、性质、发展历史,学前教育理论的演进,儿童观与教师观,学前教育的目的、内容与基本原则,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等。
是学前教育专业同学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前提性、基础性理论课程。
本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入门必修课程,遵循学前教育学科发展和学前教育实践变革的双重逻辑,课程内容既要反映学前教育学科各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成果,也要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以及专科毕业生在后续学习中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的需求。
课程内容的编排遵从以下逻辑:从学前教育理论的一般问题,到学前教育活动各组成要素、幼儿园保教活动核心环节,再到学前教育机构同外部要素的衔接与合作。
内容共分以下8章:第一章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6课时)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4课时)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2课时)第四章幼儿园教师(8课时)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8课时)第六章幼儿园生活活动、教学和游戏的组织(9课时)第七章幼儿园环境(5课时)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6课时)二、课程目标通过《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规范,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等,主要从观念层面为他们进一步从事专业学习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并逐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激发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兴趣与热情。
●知识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类型、特点、原则、发展历史;知晓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线索;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社会的一般关系,儿童观的内涵、基本观点;理解幼儿园教师的含义、角色素质结构与要求;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基本观点;掌握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作用与创设方法;了解幼儿园生活活动、游戏与教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衔接的意义与方法。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5)能独立完成幼儿游戏设计;
(6)能在实际幼儿教师岗位授课。
4.素质目标
(1)关爱儿童,尊重儿童的权利,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儿童。
(2)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注重保教结合。
(3)尊重其他教师和家长,愿意与他们进行沟通和合作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意愿。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3.学生在较好把握现代学前教育机构的性质、任务的前提下,掌握实施学前教育的素养,使学生能较好地适应多种类型学前教育机构工作的需要。
2.了解幼儿教育机构最新发展趋势,了解幼儿园教学、管理情况。
3.具备指导学生幼儿园实习见习能力。
经过幼儿园长期的实践锻炼,对幼儿教育有深入的理解,能够掌握幼儿教育学的理论知识
1.向学生讲解并使之了解该课程的研究方向、任务和体系。
2.使学生必须全面领会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形成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进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之形成全新的学前教育理论素养。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学前教育学是幼儿教师走向成熟的必修课程。根据我院高职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基本原则,通过《学前教育学》,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 作者: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引言: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
为了规范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和认同:学前教育学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对象、任务和原则,培养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学前教育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学前教育学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2. 掌握学前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如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环境理论等,并能够正确运用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3. 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学生具备基本的学前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制定、实施和评估学前教育课程,能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创设适宜的学前教育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学生需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如学前教育的定义、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等。
2. 儿童发展理论:学生需学习儿童发展理论,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包括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3. 学前教育的环境:学生需了解学前教育环境的概念、特点和设计原则,明白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4. 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各种适用于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游戏教学等,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儿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5. 学前教育机构与管理:学生需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了解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评估标准。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学前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提供学生必要的背景知识。
2. 研究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实际的学前教育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其应用。
3. 教学实践: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提供学生机会运用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___
学前教育学原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以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融合了先进学前教育理念,参照幼儿教师行业要求,以专业知识+现代化教育技能+职业素养构建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为实现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理论与实践基础。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未来教师充分认识幼儿阶段的特性和价值,理解“保教结合”的重要性,学会把教育寓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保护欲发展幼儿探究、创造的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幼儿园生活中健康的成长。
因此,本课程是一门既突出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活动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定位于知识、技能与能力、情感态度三大领域,以幼儿教师的岗位能力需求与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完善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引领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践性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手段将培养职业信念贯穿于课程教学中,最终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锻炼创新思维、问题求解、决策制定、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为学生的职后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参考课时
本课程开设3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学前教育学原理》课程的学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联系幼教的实际运用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原理,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将来的实际工作“接轨”。
1.知识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雏势;掌握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我国幼教工作的政策和法规,熟悉关于儿童权利的内容以及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的途径。
2.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观察了解幼儿和与幼儿以及家长、社区沟通的技能,并且能根据幼教基本原则去选择、利用与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
3. 情感态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的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的应对能力,树立现代化的儿童观、教师观及教育观,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情感及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品质。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三)考核标准
1.工作任务评价(平时成绩)
(1)能力目标(简称、报告、综合实训的评价)50%;
(2)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课堂发言、讨论、作业等)30%;
(3)其他(出勤、表现)20%
2.综合评价
(1)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中成绩(20%)+期末成绩(40%);(2)平时成绩(100%)=课程练习成绩(50%)+项目训练成绩(50%);(3)期末成绩(100%)为期末闭卷书面笔试成绩
四、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设计
教学围绕“教育”这个核心能力来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侧重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力,并且注重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爱心、细心、耐心、吃苦精神、责任感等职业情感和职业品质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生职业核心能力形成。
(二) 教学方法建议
采取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录像)分析、模拟教学、微格实验教学、课外实践、见习、小调查、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 评价方法建议
1、搭建多方评价平台,实现评价多元化。
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见习成绩、实
习成绩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建立“幼儿园、学校、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2、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在实践训练项目中综合评价。
改原
有的单一理论教学模式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与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的工作环节、环境和典型工作任务或活动对接的“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学以致用,最大限度缩短“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差距。
(五)教学设备与学习场景基本要求
1、建设校内幼儿园仿真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迅速提
高专业素质和能力提供了充分条件和有力保障。
2、完善多媒体教学设备,建立了网络教学网站供学生课外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