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自治州

合集下载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回族自治州
全州种植结构调整面积为86.7万亩,占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8.76万亩的36.3%。其中,百合种植3.6万亩, 金银花种植2.0万亩,藜麦种植1.4万亩,草莓种植0.6万亩,西瓜种植0.5万亩,赤松茸种植0.4万亩,其它(薯、 药、菜、菌)78.2万亩。
全州大牲畜存栏34.2万头,同比增长9.8%;牛存栏32.8万头,同比增长10.3%;猪存栏27.9万头,同比增长 67.1%;羊存栏160.1万只,同比增长10.9%。肉类总产量达6.7万吨,同比增长19.1%;牛奶产量5.2万吨,同比 增长16.0%,蛋类产量0.9万吨,同比增长11.1%。
社会事业
0 1
教育事业
0 2
科学技术
0 3
文化事业
0 4
体育事业
0 6
社会保障
0 5
医疗卫生
孩子们在临夏市折桥镇中心幼儿园玩耍截至2018年底,临夏州有各级各类学校2019所,在校学生43万人,专 任教师2.5万人,学校数是1950年的11倍、学生数是39倍、教师数是47倍。全州适龄儿童入学率99.96%、适龄少 年入学率98.5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2.1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2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8.75%,人均受 教育年限8.1年。
临夏州和政县大南岔河截至2013年,临夏州境内水资源总量336亿立方米。其中过境水324亿立方米,多年平 均自产地表水资源总量12.15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516毫米。河流落差集中,水能理论蕴藏量225.5万千瓦, 可开发装机容量264.32万千瓦。
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2019年末,临夏州常住人口为 207.14万人,比上年净增 1.2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73万人。人口出生 率为15.5‰,人口死亡率为7.8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61‰,城镇化率为37.04%,比上年提高1.02个百分 点。

临夏简介

临夏简介

临夏简介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濒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海东地区毗邻,南濒,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黄河湟水与省城兰州,青海民和县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这里,古称河州,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必经要道,也是,古茶马互市地之一,素有西北旱码头之称。

临夏州辖7县1市,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是个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地方,境内有22个民族共196万人口。

其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等,占全州人口的56.4%,土族、藏族和部分汉族信仰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天主教。

其中保安族、东乡族是临夏州独有的两个民族。

临夏为回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影响最深的地区。

也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景点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景点

临夏回族自治州旅游景点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和独特民族风情的地方。

以下是该地区的一些旅游景点。

1. 康巴藏寨:康巴藏寨被誉为“临夏的小布达拉宫”,是一个
宏伟壮观的藏式建筑群落,其中气势恢宏的大雄宝殿是该地区最为著
名的建筑之一。

2. 大柴旦沙漠:大柴旦沙漠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沙漠之一,
位于临夏与青海交界处。

这里沙丘连绵起伏,奇峰怪石,是远足、沙
漠探险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3. 广河县县城:广河县建于明代,是中国现存民间明清建筑最
为完整的区域之一。

走在这里,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历
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4. 郭沫若纪念馆:郭沫若是中国著名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
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

郭沫若纪念馆位于临夏市区,
展示了郭沫若先生的生平、创作和艺术成就,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5. 狼塔:狼塔位于康巴藏寨附近,是一座千年古塔,是临夏地
区的文化遗产之一。

这座塔高十多米,内部保存着大量历史文物,是
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宝库。

家乡的文化遗产临夏回族自治州作文

家乡的文化遗产临夏回族自治州作文

家乡的文化遗产临夏回族自治州作文
《我的家乡临夏》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我的家乡——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可美啦!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文化遗产。

就说那精美的砖雕吧,在好多房子的墙上都能看到。

那些砖雕啊,刻着漂亮的花、鸟、人物,活灵活现的,就像真的一样。

我家附近的那座大院子,墙上的砖雕可好看了,每次路过我都要看上好一会儿。

还有花儿,这可是我们临夏独有的民歌。

大人们在山坡上、在田野里,放开嗓子唱着花儿,歌声悠扬动听。

我记得有一次,村里举办花儿会,好多人都来参加,大家穿着漂亮的衣服,唱着欢快的歌,那场面热闹极了!
临夏的美食也是一种文化遗产哦!像手抓羊肉,那肉又嫩又香,咬一口满嘴都是香味。

还有河州包子,皮薄馅大,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我爱我的家乡临夏,爱它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临夏的宝贝》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的家乡临夏回族自治州有好多宝贝呢!
先说临夏的彩陶,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和漂亮的图案。

有的上面画着小鱼,有的画着花朵,可好看啦!我在博物馆里看到过,那些彩陶就像是从很久很久以前穿越过来的小精灵。

还有古建筑,比如东公馆。

那里的房子可气派了,门窗上都刻着精美的图案。

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参观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的故事里。

临夏的刺绣也很棒哦!奶奶会做刺绣,她绣的花朵就跟真的开在布上一样。

她说这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手艺。

这些都是临夏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我要好好学习,以后把这些宝贝介绍给更多的人!。

临夏回族自治州一日游总结文案

临夏回族自治州一日游总结文案

临夏回族自治州一日游总结文案
1、临夏回族自治州一日游,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许多道理。

也许生命中需要一段特殊的时光。

2、临夏回族自治州一日游体会到山河烂漫,生活点滴温暖,都值得我们向前。

3、不开心的时候吧,总想做点什么事,比如临夏回族自治州一日游。

4、一日游结束感慨世界最简单也是最伟大的理想,是希望能一家人整整齐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幸幸福福的在一起就好了。

5、旅行最大的意义,不是见过多少人,看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机遇下,突然又重新认识了自己。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介绍作文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介绍作文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介绍作文在祖国辽阔的大西北,有一个充满魅力与风情的地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

说起康乐啊,那可真是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好地方。

康乐的风景,美得就像一幅天然的画卷。

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有着独特的韵味。

你看那太子山,高耸入云,雄伟壮观。

山上绿树成荫,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山顶,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山脉,那景色简直让人陶醉。

山下的药水峡,更是别有一番风情。

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就像大自然在演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溪边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芬芳。

走在峡谷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温柔,那种惬意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康乐的美食,那也是一绝。

先说这手抓羊肉,选用当地鲜嫩的羊肉,经过精心的烹制,肉质鲜嫩多汁,入口即化。

吃的时候,再配上一碟椒盐,那味道,啧啧啧,简直绝了!还有那康乐酿皮,爽滑劲道的面皮,配上香辣可口的调料,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满足感。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吃酿皮,老板端上来那一大碗,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我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边吃边不停地夸赞:“这也太好吃了吧!”不一会儿,一碗酿皮就被我们消灭得干干净净,连汤汁都没剩下。

康乐的人们,更是热情好客,淳朴善良。

有一次我在村子里迷路了,一位大叔看到我迷茫的样子,主动过来询问。

他那亲切的笑容,让我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大叔不仅给我指明了方向,还邀请我去他家坐坐,喝杯茶。

虽然我婉言谢绝了,但他的热情让我心里暖暖的。

在康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融洽,让人感受到真正的人间真情。

康乐的民俗文化也是丰富多彩。

每逢节日,人们都会穿上鲜艳的传统服饰,载歌载舞。

那欢快的旋律,优美的舞姿,让人忍不住也想加入其中。

尤其是花儿会,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男女老少齐聚一堂,用歌声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的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让人听了为之动容。

宁夏回族自治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区别

宁夏回族自治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区别

宁夏回族自治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区别摘要: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二、民族构成与宗教信仰三、文化特色与风俗习惯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五、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正文: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北部的甘肃省,全州总面积约为1.1万平方公里。

这里地貌多样,山川秀丽,被誉为“西北民族走廊”。

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省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

自治州的设立,旨在保障回族等少数民族的自主管理地方事务的权利。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陆河山地三大地貌类型的交汇处,具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行政区划上,临夏回族自治州下辖1个市、6个县、1个自治县,共计8个县市区。

二、民族构成与宗教信仰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主要民族为回族,占总人口的约36%。

此外,还有汉族、藏族、东乡族、土族等多个民族居住于此。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对当地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州内有许多著名的清真寺,如临夏大寺、积石山清真寺等。

三、文化特色与风俗习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文化特色鲜明,各民族间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回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花灯、社火、秦腔等。

当地民间工艺品有葫芦雕刻、烫画、刺绣等。

风俗习惯方面,回族重视伊斯兰教教义,遵循五功(信仰、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等宗教礼仪。

此外,婚丧嫁娶等习俗也颇具特色。

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类繁多。

近年来,州政府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如中药材、马铃薯、油菜等。

州内还有一定规模的畜牧业和林业。

工业方面,主要以石油、煤炭、化工、建材等为主。

五、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临夏回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良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州内有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松鸣岩景区,还有炳灵寺、刘家峡、八角城等著名景点。

此外,临夏回族自治州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打造美丽回乡。

综上所述,临夏回族自治州地理位置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优美。

临夏回族自治州供热用热条例

临夏回族自治州供热用热条例

临夏回族自治州供热用热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夏回族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4.19•【字号】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施行日期】2024.05.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正文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临夏回族自治州供热用热条例》经临夏回族自治州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6日审议通过,已由甘肃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1月28日批准。

现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临夏回族自治州供热用热条例(2023年10月26日临夏回族自治州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23年11月28日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供热服务与管理第四章用热和热费管理第五章设施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供热用热是一项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和重要民生保障工程。

为了规范供热用热行为,维护供热用热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民生和促进供热事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州行政区域内供热规划、建设、运营和用热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供热用热应当遵循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合理布局、节能环保、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自治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供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供热保障体系和供热用热管理协调机制,加强供热基础设施建设。

自治州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全州供热用热工作。

县(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供热用热监督管理工作,供热用热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日常供热用热工作。

自治州、县(市)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应急管理、供水、供电、供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供热用热相关工作。

谈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劳务

谈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劳务

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劳务简介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穆斯林聚居区之一。

该地区的穆斯林群体对劳务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就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在劳务方面的贡献进行探讨。

穆斯林群体的特点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穆斯林群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 宗教信仰:穆斯林群体以伊斯兰教为信仰,遵循伊斯兰教教义,这决定了他们在劳务活动中的一些特殊要求和习惯。

- 文化传统:穆斯林群体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宗教仪式、风俗习惯等,这也为他们在劳务活动中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 语言沟通:穆斯林群体通常使用宗教语言阿拉伯语,并且更加习惯使用回族语言进行日常交流。

这在劳务活动中需要特别关注。

穆斯林群体在劳务中的角色农业劳务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穆斯林群体在农业劳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通常以自己的土地为基础进行农耕生产,并且熟悉当地的耕作方式和技术。

由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干旱地区,穆斯林群体掌握了一定的水利灌溉技术,为当地的农业带来了较好的保障。

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农田的整理和农作物的收获工作,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有力的劳动力支持。

建筑施工劳务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穆斯林群体在建筑施工劳务方面也有较大的参与。

他们通常拥有一定的技艺,擅长木工、泥工等手工艺术,尤其擅长建筑装修和雕塑工作。

在当地的建筑工地中,穆斯林群体经常承担起细致工作,如拼砖、石雕等,对于建筑的装饰和细节处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旅游服务劳务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迹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穆斯林群体在旅游服务劳务方面有着独特的需求和优势。

他们作为当地的文化代表,为游客提供着临夏回族自治州独特的旅游服务体验。

穆斯林群体中的一些人还具备导游业务的能力,为游客提供了专业的导游服务,进一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劳务面临的挑战虽然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穆斯林群体在劳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 宗教信仰限制:穆斯林群体在劳务活动中需要特殊的合餐要求,并且需要保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祈祷。

第十二讲 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及其主要景点

第十二讲 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及其主要景点
EXIT
EXIT
2、永靖炳灵寺石窟中最大的佛
永靖炳灵寺石窟中,以171窟大 佛最大,佛高27米,上半身系利用 山崖岩石刻成,下半身为泥塑,右 手扶膝,左手置于腹前,坐在方台 上,为唐代佛像,建于德宗贞观十 九年(公元803年)。
EXIT
4、永靖炳灵寺石窟的显著特点
与国内其它石窟相比,炳灵寺石窟有 其显著的特点: 一是这里有很多石雕、浮雕佛塔,塔 内绝大多数藏有骨灰、是佛 弟子在其师 傅生前或死后凿雕的。 二是洞窟门顶上方内再开洞窟,雕、 塑有卧佛。 三是密宗壁画较多。
甘肃导游实务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第十二讲
临夏州概况及其主要景点
一、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主要旅游景点
EXIT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主要旅游景点
(一) 人民红园
(二) 永靖炳灵寺石窟
(三) 黄河三峡风景名胜
EXIT
一、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
(一)临夏州的地理位置、辖区、面积、 人口及民族 (二)气候概况、地貌概况 (三)临夏州的历史沿革、“临夏” 名 称的由来 (四)临夏州的回族特色和风物特产
1、永靖炳灵寺石窟的位置、初名、含义、初建 年代、历经朝代、规模和组成
2、永靖炳灵寺石窟中最大的佛
3、永靖炳灵寺石窟中最高的窟—169窟 4、永靖炳灵寺石窟的显著特点 5、总体认识永靖炳灵寺石窟
图1、2、3、4、5、6
EXIT
1、永靖炳灵寺石窟的位置、初名、含义、 初建年代、历经朝代、规模和组成
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km处的小积石山中的 红色砂砾岩上。初名“唐述窟”,羌语“鬼窟” 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北宋称“灵岩寺”。 公元1403年后改称“炳灵寺”或“冰灵寺”。 “炳灵”是藏语“千佛”或“十万佛”之意。 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历经北 纬、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扩 建,规模庞大。全窟分为上寺、洞沟、下寺三 处。甘肃三大石窟、中国十大石窟之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区别 -回复

宁夏回族自治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区别 -回复

宁夏回族自治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区别-回复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两个自治区级行政区域,均位于河西走廊,拥有丰富的回族文化和历史背景。

尽管它们都属于回族自治区,但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在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区别。

首先,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其行政首府为银川市。

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之间,毗邻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国内地与西北地区的交通要道。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境内最早成立的回族自治区,也是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除了回族之外,还有汉族、蒙古族、满族、藏族等多个民族。

它的经济以农业、能源和旅游业为主,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和煤炭资源,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相比之下,临夏回族自治州是甘肃省的一个自治州,它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端,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

临夏回族自治州的行政首府是临夏市。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理位置独特,处于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著名的“黄土高原”地区。

由于地势较高,气候干旱,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经济主要依靠农牧业,其中以畜牧业和水果产业最为发达。

此外,临夏回族自治州也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回族文化和历史遗迹。

在宗教信仰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临夏回族自治州都是回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回族是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民族。

然而,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两个地区的伊斯兰教思想和传承方式有一定区别。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伊斯兰教影响主要来自东方的中国古代伊斯兰教文化,同时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而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伊斯兰教影响主要来自西方的中亚和阿拉伯地区,更加接近传统的伊斯兰教教义和风俗习惯。

此外,宁夏回族自治区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在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方面也有一些差异。

宁夏回族自治区拥有包括西夏王陵、沙湖、镇北堡、银川城墙、贺兰山等在内的多个旅游景点,同时也以回族的演艺和文化活动闻名。

临夏回族自治州则以峡谷风光和宗教文化景点著称,如世界文化遗产临夏建功寺,以及悬崖寺、连通寺等历史悠久的寺庙。

关于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劳务

关于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劳务

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劳务引言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东部,是中国重要的穆斯林聚居地之一。

这一地区的穆斯林群体在劳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在劳务方面的情况。

劳务形势1.就业情况–临夏回族自治州穆斯林群体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穆斯林群体成员从事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如农业和建筑业等。

同时,一些穆斯林也在零售、服务和旅游等领域找到了就业机会。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劳务市场相对较小,穆斯林群体在就业方面面临一定的挑战。

政府积极推动创业和就业培训,以增加穆斯林群体的就业机会。

2.劳务输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穆斯林群体也积极参与劳务输出。

一些具备一定技能的穆斯林群体成员通过劳务输出,为其他地区提供劳动力支持。

他们主要在建筑、服务和制造业等领域从事劳务工作。

–劳务输出不仅为穆斯林群体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也促进了临夏回族自治州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问题与挑战1.就业歧视–由于宗教和民族差异,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穆斯林群体可能面临就业歧视。

一些雇主可能更倾向于雇佣非穆斯林群体,这给穆斯林群体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政府应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监管,提供公平就业环境,同时推动公众和企业对穆斯林群体的理解和包容。

2.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为了提高穆斯林群体就业竞争力,政府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这可通过开设培训课程、设立职业培训中心和提供资金支持等方式实现。

–同时,政府还应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政策和举措1.就业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并实施相关就业政策,为穆斯林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税收减免、提供扶持资金和创业支持,鼓励穆斯林群体创业和就业。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为穆斯林群体提供职业咨询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劳务市场。

2.宗教和文化尊重–政府应加强对宗教和文化尊重的宣传和教育。

临夏简介——精选推荐

临夏简介——精选推荐

临夏临夏作为一个地理行政区划名词,它可能指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也可能指临夏州的临夏市,还有可能是临夏州的临夏县。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相望,西倚巍峨雄壮的积石山与青海省毗邻,南靠奇峻翠秀的太子山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省城兰州接壤,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介于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 36′12之间,东西长136公里,南北长183.6公里,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

临夏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辖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总人口190万,其中,回、东乡、保安、撒拉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56.4%,东乡族和保安族是我州独有的两个民族。

临夏历史悠久,秦汉王朝时就在此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河州、导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镇”之称。

临夏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6.3℃,降雨量537毫米,无霜期157天,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物产丰富,资源富蕴,气候温和,风景优美。

伊斯兰书法临夏,历史文化灿烂,境内出土的彩陶是中国早期历史代表,被誉为“中国的彩陶之乡”。

临夏,穆斯林群众集中,民族风情和宗教建筑特色鲜明,被誉为“民族建筑的博览园”“中国的小麦加”。

临夏,自然遗存丰厚,恐龙足印化石群和古生物化石群震惊中外,被誉为“古生物的伊甸园”。

临夏,民间艺术绚丽,每年在莲花山、松鸣岩等旅游胜地举行的“花儿”演唱比赛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被誉为“花儿之乡”。

临夏,地处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东西经济文化交融,善于经商的临夏人激活了繁荣的市场,被誉为“中国西部的旱码头”。

临夏,是大禹治水的源头,《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

”被誉为“大禹治水的源头”。

行政区划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夏回族自治州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87.08.29•【字号】•【施行日期】1987.08.29•【效力等级】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自治条例(1987年6月30日临夏回族自治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87年8月29日甘肃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第三章自治州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自治州的经济建设和财政管理第五章自治州的教育文化事业第六章自治州的干部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管理第七章自治州的民族关系和宗教事务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结合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制定。

第二条临夏回族自治州是聚居于临夏的回族实行自治的地方,属甘肃省管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自治州的辖区为:临夏市、临夏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永靖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自治州的首府设在临夏市。

第三条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州人民政府。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行使下设区、县的市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

第四条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总布局,从本州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把自治州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经济繁荣、人民富裕、文明昌盛的民族自治地方。

第五条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州内的遵守和执行。

临夏自治州旅游景点

临夏自治州旅游景点

临夏自治州旅游景点摘要:一、引言二、临夏自治州简介三、临夏自治州旅游景点概述1.炳灵寺2.甘南草原3.腊子口4.莲花山5.松鸣岩四、旅游景点详细介绍1.炳灵寺1.历史背景2.景点特色3.旅游攻略2.甘南草原1.自然风光2.民族文化3.旅游活动3.腊子口1.地理位置2.红色旅游资源3.旅游线路4.莲花山1.山水景观2.动植物资源3.登山徒步线路5.松鸣岩1.风景名胜2.民俗风情3.旅游度假村五、conclusion正文:一、引言临夏自治州,位于我国甘肃省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

这里既有古老的寺庙,又有壮丽的草原,更有革命历史的红色景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片土地的魅力,探索临夏自治州的旅游景点。

二、临夏自治州简介临夏自治州地处黄河上游,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

这里地貌多样,气候宜人,风光秀丽。

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回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三、临夏自治州旅游景点概述1.炳灵寺炳灵寺位于临夏自治州永靖县,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

炳灵寺石窟有大小洞窟70多个,雕塑2000多尊。

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壁画、雕塑和古老的建筑。

2.甘南草原甘南草原位于临夏自治州南部,是我国四大草原之一。

这里地势辽阔,水草丰美,风光旖旎。

游客可以在这里骑马、草原滑翔伞、参观牧民家庭,体验独特的民族风情。

3.腊子口腊子口位于临夏自治州南部,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重要战役遗址。

这里山势险峻,峡谷幽深,具有很高的红色旅游价值。

游客可以在这里了解长征历史,感受革命精神。

4.莲花山莲花山位于临夏自治州东部,海拔3600米。

这里有独特的山水景观,动植物资源丰富。

游客可以登山徒步,观赏高山草甸、森林湖泊,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5.松鸣岩松鸣岩位于临夏自治州中部,是一处集山水、民俗、宗教于一体的风景名胜。

这里有古老的寺庙、美丽的瀑布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临夏的八大景区介绍

临夏的八大景区介绍

临夏的八大景区介绍临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

这里有着壮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以下是临夏的八大景区介绍。

一、夏河景区夏河景区位于临夏市区南部,是一个以夏河为主题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夏河是黄河的支流,河水清澈见底,沿岸景色秀美。

景区内有夏河湿地公园、夏河国家森林公园、夏河温泉等景点,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大柴旦景区大柴旦景区位于临夏市区西南部,是一个以草原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有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奇特的地貌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景区内有大柴旦草原、大柴旦湖、大柴旦石林等景点,是体验草原风情的好去处。

三、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临夏市区西北部,是一个以藏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有壮丽的雪山、清澈的湖泊、神秘的寺庙和独特的藏族文化。

景区内有拉卜楞寺、郎木寺、夏河藏寨等景点,是了解藏族文化的好去处。

四、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临夏市区东北部,是一个以回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有古老的回民街、精美的清真寺、独特的回族文化和风味美食。

景区内有回民街、清真寺、回族民俗博物馆等景点,是了解回族文化的好去处。

五、黄河石林景区黄河石林景区位于临夏市区东南部,是一个以石林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有奇特的石林地貌、清澈的河水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景区内有黄河石林、黄河湿地公园、黄河漂流等景点,是体验石林风情的好去处。

六、临夏古城景区临夏古城景区位于临夏市区中心,是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有古老的城墙、精美的古建筑和独特的历史文化。

景区内有临夏古城、临夏文化广场、临夏博物馆等景点,是了解临夏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七、临夏草原景区临夏草原景区位于临夏市区北部,是一个以草原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这里有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奇特的地貌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景区内有临夏草原、临夏湖、临夏牧民文化村等景点,是体验草原风情的好去处。

八、临夏大峡谷景区临夏大峡谷景区位于临夏市区西部,是一个以峡谷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我的家乡作文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我的家乡作文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我的家乡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我的家乡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家乡——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是个非常漂亮的地方,到处都是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树木和金黄色的稻田。

我们家就住在一个小山村里,村子不大,但是房子都很整洁漂亮。

每个早上,妈妈都会拉开窗帘,阳光就会照进我们的小屋子。

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窗外那片金黄色的稻田,稻穗随风摇曳,真是太美了!妈妈会做好香喷喷的早饭,有烤馕、牛肉馅儿的饺子和香浓的奶茶。

吃完饭后,我就和村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我们最喜欢玩捉迷藏,在稻田里和树林里藏来藏去超级好玩!中午的时候,妈妈会喊我回家吃午饭。

午饭后的时光是最惬意的,大人们会坐在树荫下乘凉聊天,小朋友们也能在旁边尽情嬉戏。

冬天的时候,周围就会变成一片白茫茫的雪景。

我和朋友们会堆雪人、打雪仗,实在太开心了!到了晚上,全家人就会围坐在炉火旁,妈妈给我们讲解着神秘有趣的回族传统故事。

除了我们的小山村,临夏还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地方。

比如黄河峡谷,那里的风景太美了!峡谷两边是高高的悬崖峭壁,下面是汹涌的黄河奔流而过。

再比如天生桥,那是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桥,会不会非常神奇呢?当然,临夏最出名的就是伊斯兰教文化了。

临夏是全国伊斯兰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到处都能看到威严宏伟的清真寺。

大家都信奉伊斯兰教,每年都会隆重庆祝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节日期间,大人们会做各种美味的回族拿手好菜,我最爱吃掌嘴儿和灰里馍啦!虽然我的家乡临夏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这里有迷人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纯朴善良的人们。

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将来长大后,我一定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努力工作、勤劳节俭,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那么,你们的家乡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快给我分享一下吧!篇2【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我的家乡作文】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我的家乡-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

临夏

组员:蒋 涛
赵 巧 戚桃桃

临夏简介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11月,是全国 两个回族自治州和全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全 州国土总面积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200.01万人,辖1 市7县,即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和政县、广河县、 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 自治县,124个乡镇、6个街道办、1150个行政村。 临夏区位优势明显,地域类型多样。位于黄河上游、 甘肃省中部西南面,紧靠兰州、毗邻藏区,地处青藏 高原与黄土高原、西部牧区向东部农区的过渡地带。 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倾斜盆地状,平均海拔2000米, 高寒阴湿区、干旱山区和川塬区大体各占三分之一。 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7.6℃,年均 降水量440毫米,无霜期150天,森林覆盖率16.3%,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松鸣岩景区(AAAA)位于临夏回族自治 州和政县南部景区内山色陡峭秀丽, 山间树木茂密,还有流水穿行其间, 每年春夏季节花朵盛开,秋季则红叶 遍山色彩斑斓,自然风光非常优美。 山间有一座修建于明代的寺院,可以 访古祈福,山下则有开阔的草坪,适 合野餐放松
蝴蝶楼整个建筑风格独特,雕梁画栋, 集传统木质建筑之大成,聚园林工艺之 精华。建筑结构中,没有使用一枚铁钉, 设计新颖,工艺精湛,保存完好,既富 有民族特色又别具一格。一直被视为建 筑艺术之精品,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现 为临夏市文物保护单位。
药水峡像一颗碧玉翡翠,镶嵌在青 山绿树深处。峡谷幽静、山风习习; 野花飘香,杜鹃声声;潺潺溪流, 叮咚有声;山峰耸峙,错落有致; 苍松挺拔、青翠欲滴;飞禽走兽, 栖戏山间,呈现出一幅优美的高原 峡谷风光。随着药水峡水库的建成, 这里高峡出平湖,碧波荡漾,泛舟 水上,湖光山色,鸳鸯戏水,别有 一番情趣。

家乡的文化遗产临夏回族自治州作文

家乡的文化遗产临夏回族自治州作文

家乡的文化遗产临夏回族自治州作文在我家乡临夏回族自治州,那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

山是黄土坡连着黄土坡,水是黄河绕着家乡流。

这里的人们,说话都是唱出来的,走路都是跳着的。

你说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里有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把日子过得跟戏似的。

比如那个老李头,他是个唱秦腔的。

七十多了,嗓子还跟年轻小伙子似的。

每次村里有红白喜事,老李头总是第一个站出来唱。

他那嗓门一开,连山上的野兔都停下来听。

有一回,老李头在村头大树下唱得正欢,突然一阵风把他的帽子给吹没了。

老李头也不慌,唱道:“帽子飞了不要紧,只要秦腔传下去!”村里人都笑,笑得比听见喜鹊叫还高兴。

再说说那临夏的砖雕,那可是手艺人的活儿。

老王家祖传的手艺,从他爷爷的爷爷那辈就开始雕了。

老王雕的东西,连鸟看了都以为是真石头。

有一次,老王雕了个狮子头,放在院子里晒太阳。

结果有只小猫跑来,往狮子头上蹭痒痒,蹭了半天才发现是假的。

这事村里人传开了,都说老王的砖雕比真狮子还威风。

还有那个马家窑文化遗址,那可是我们临夏的宝贝。

早些年,村里有个小年轻,不爱读书,天天想着发财。

他听说马家窑的陶罐能卖钱,就偷偷跑去挖。

结果挖了半天,挖出来的全是破瓦片。

村里老人看见了,笑着说:“娃啊,文化遗产不是这么玩的。

你得学着尊重它,它才会给你带来福气。

”小年轻听后,脸红得跟柿子似的,从此改邪归正,还成了村里文化保护的积极分子。

这就是我们临夏,一个充满文化遗产的地方。

在这里,每个人都是故事的讲述者,每个石头都是历史的见证者。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把文化传承得有声有色。

这就是家乡的魅力,这就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夏县
• 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回族自治州 西南部,黄河南部,面积约1212平方千米, 人口38万。辖27个乡镇,219个村民委员会, 特产有花椒、大红蒜,辖区内有莲花山渡 假村、林家河滩等景点。
积石山县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甘 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位于黄河上游,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土地面积 909.97平方公里,人口22.65万人,辖2个 镇,16个乡,145个村民委员会。
行政区划
• 临夏回族自治州(又名临夏州)是全国两个 回族自治州之一(另一个是新疆昌吉回族 自治州)。共辖五县两民族自治县一县级 市,,即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康乐 县、和政县、广河县、东乡族自治县、积 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共139个 乡(镇、街道办事处)。自治州首府设在 临夏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土地面积为 8169平方公里,总人口207万,人口密度为 每平方公里253.4人。
临夏回族自治州 乡土地理
10级地理教育(2)班 冉克玉
目录
• • • • • • • 区域概况 人口与经济 临夏资源 行政区划 河洲文化 旅游资源 风俗民情
第一
区域概况
• 1 地理位置 •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 部西南面,东临洮河与本省定西市相望, 西倚积石山与青海省相毗邻,南靠太子山 与甘南藏族自治州搭界,北濒湟水与甘肃 省会兰州接壤,临夏历史悠久,是远古人 类生息繁衍地之一。
临夏市
• 临夏市地处黄河上游,平均海拔1800米,距省会 兰州150公里,为甘肃省西南部中心城市,是临 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全州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史称枹罕、河州,素有“茶马互市”、 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享有“花 儿之乡”、“彩陶之乡”和“牡丹之乡”的美誉。 区域总面积88.6平方公里,辖4个镇41个行政村, 6个街道办事处27个社区;总人口25万,其中以 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4%;城镇人 口占总人口的58.4%。
松鸣岩公园
崇 山 骏 林
涓涓流水
高原明珠——刘家峡水电站
• 刘家峡水电站位于永靖县境内的黄河干流上,它是由中国自行勘测、 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是黄河上的一颗明 珠,是黄河干流规划中的第七个梯级水电站,设计总装机容量为 122.5万千瓦,年发电57亿度。1958年正式动工建设,1974年全部建 成,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参加过水电站建设。刘家峡水电站把陕西、甘 肃、青海三省的电网连接在一起。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殖、航 运、旅游等多种功能。刘家峡水电站的建成,在祖国黄土高原形成了 罕见的高峡平湖,令游人惊叹不已。1971年,伟大的文学家郭沫若来 刘家峡视察时,写下了著名的《满江红· 游览刘家峡水电站》:"成绩 辉煌,叹人力,真正伟大。回忆处,新安பைடு நூலகம்绿,都成次亚。自力更生 遵教导,施工设计凭华夏。使黄河驯服成电流,兆千瓦。绿水库,高 大坝,龙门吊,千钧闸。看奔腾泄水,何殊万马。一艇风驰过洮口, 千岩壁立疑巫峡。想将来,高峡出平湖,更惊讶!"随着库区绿化和 游览项目的不断完善,库区周围山岭塬台,绿树成荫,游人如织,已 成为西北著名的旅游胜地。
2、矿产资源
• 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黄河上游, 著名的矿藏宝库 ━━祁连山和西秦岭山脉的交汇部位,成矿地质条 件较好。已发现矿物计七大类35种,占全省已知矿 种的40%。主要有:黑色金属:铁、锰、铬、钒、 钛。有色金属:铜、铅、锌、钨、钼、锑。贵金属: 金、银、铂。冶金辅助原料:耐火粘土、白云岩、 石灰岩、硅石、萤石。燃料矿产:煤、泥炭。化工 原料:磷、盐、钾长石、方解石、蛇纹岩、重晶石。 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石膏、水泥原料、 砖瓦粘土、 饰面大理石、花岗岩铸石原料:(玄武岩、辉绿石)、 沸石、硅灰石。
美丽的莲花山
山清水秀
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松鸣岩森林 公园
• 松鸣岩,位于和政县境内,面积达33平方公里, 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内建有豪华宾馆,其间 山峰叠嶂,清泉飞瀑,松涛合鸣,牛羊成群,一 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 松鸣岩有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每逢农历四月 初八,“开化龙会,朝拜寺者,累聚万千,香火 其盛”。龙华会是佛教的传统节日,寺院要举行 用香汤洗佛像的活动,因此,也叫“浴佛节”。 • 松鸣岩也是“花儿”会的盛地。每年农历四 月二十四日到四月二十八日,这里都要举行规模 宏大的“花儿”盛会,美景欢歌,吸引了数以万 计的中外游客来这里观光采风。
东乡族自治县
• 东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 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土地面积1510平方公 里,人口26.39万人,辖5镇20乡,229个村 民委员会。东乡族自治县成立于1955年, 世代生活繁衍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东乡人, 是临夏独有的少数民族
文化
• 临夏是东西文化交融的代表地之一,建筑艺术特 色鲜明。走进临夏,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鳞次栉 比、风格迥异的民族建筑。绿色茵茵的清真寺, 直耸云霄的唤醒阁,独特的阿拉伯建筑风格,使 你恍然走进“天方夜谭”中的神话世界;红园、 东公馆、蝴蝶楼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于一身,独 具江南水乡风格。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 绘艺术的完美结合,阿拉伯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 艺术的巧妙运用,使临夏成为领略民族建筑艺术、 了解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胜地。
刘家峡
刘家峡水电站
饮食
• 独具特色的清真饮食是临夏穆斯林风情的 又一体现。不论是三泡台盖碗茶、发子面 肠、酿皮子、甜麦子和油炸食品等风味小 吃,还是扣牛肉、东乡手抓羊肉、糊羊肉、 粉丝鸽蛋、羊肉葫茄等传统菜肴都做工考 究、色香味美。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 放后,随着走南闯北临夏人的足迹,临夏 清真饮食在祖国各地广泛传播。
牡丹园
牡 丹
河州彩陶
• 彩陶是人类应生产、生活而产生的用具,它的出现是人类 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河州彩陶的密集出土,既使 临夏享有“中国彩陶之乡”的美誉,又见证了临夏为人类 发祥地之一,把临夏的历史提前了5000年。 • 河州彩陶多姿多彩,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半山 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和寺洼文化四个 文化类型各具风韵。各种陶器造型迥异,有瓶、盆、壶、 钵、瓮、罐、碗等,表面饰以精美的花纹,纹饰多以黑、 橙、褐、红、灰色为主的平行线、曲线、交叉线、同心圆、 涡形纹组成。河州彩陶最负盛名的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 型的陶器,其代表作为1954年出土于积石山县三坪村、被 郭沫若先生称为“彩陶王”的双耳四鋬彩陶瓮,为国家一 级文物,现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永靖县
• 永靖县位于甘肃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北, 素称“河州北乡”。土地面积1863.6平方公里, 人口19.98万人, 辖10个镇,9个乡,139个村民 委员会,12个居委会。永靖县水资源十分丰富, 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能水电基地,境内有被誉为 “黄河明珠”的中国最早修建的刘家峡、盐锅峡 水电站。国家级重点风景区“黄河三峡”名声鹊 起,全国十大石窟之一的炳灵寺石窟驰名中外, 距今1.6亿年前的恐龙足印化石群堪称世界之最。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强力实施 “旅游强县”战略,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业推动经 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特色之路。
2 地形
• 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州内山谷 多,平地少,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 北递降,呈倾斜盆地状态,平均海拔2000米。自 治州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西南部山区 高寒阴湿,东北部干旱,河谷平川温和。冬无严 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年平均气 温6.3℃,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零下27.8℃, 年平均降雨量 537毫米,蒸发量1198至1745毫米, 日照时数2572.3小时,无霜期137天。
第二 人口与经济
• 在8169平方公里的秀美山川,生活着回族、汉族、 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22个民 族200多万各族人民。其中,东乡族、保安族是 以临夏为主聚居地的全国独有少数民族。 • 穆斯林民族109.76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56.2%。 伊斯兰教在临夏有着悠久的传播历史和深远影响, 早在唐代,伴随着丝绸之路的悠悠驼铃声,伊斯 兰教在这里开始扎根,历经宋、元、明、清广泛 传播,这里逐渐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的繁盛之地, 这里还被称为是:“中国的小麦加”呢,可见这 里伊斯兰教的昌盛程度。
临夏清真寺
红园
夏天的红园
冬天的红园
河洲牡丹
• 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 • 河州牡丹,历史悠久。早在800年前, 牡丹已绽放于临夏大地,植牡丹、赏牡丹、 唱牡丹、“浪牡丹”之风盛行,经久不衰。 在花乡歌海的临夏,对牡丹的钟爱,已经 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作画、刺 绣、吟唱到砖雕、木刻、彩绘,无不以牡 丹为题材。今日的河州牡丹,已成为临夏 市市花,象征着临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
水利资源
• 。 自治州境内河流纵横,有黄河、洮河、湟水及 其支流大夏河、牛津河、广通河、三岔河、冶木 河等30多条。黄河自西入境横贯北部,流长102 公 里,平均最大流量1027立方米/秒;洮河流经州界东 部边沿92公里, 平均最大流量162立方米/秒; 大夏 河自西南流经临夏盆地58公里,平均最大流量34.3 立方米/秒, 还有其它河流和季节性山溪,年过境经 流量332.5亿立方米。全州水利理论蕴藏量为 32.81万千瓦, 现有28.81万千瓦的水利资源尚待开 发利用。
三 临夏资源 1、土地资源
• 自治州有耕地215.3万亩,荒地285万亩,林地 252.8 万亩,水面108.6万亩。农村人均占地五亩,其中耕 地1.4亩,分为川塬、山阴、干旱三类地区,大体各 占三分之一。川塬山阴地区降水多,雨热同季,利于 农作物、牧草和林木生长;干旱地区光照丰富,雨量 稀少。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蚕豆、 青稞五大类, 经济作物主要 有大麻、甜菜、瓜果、 花椒、药材类。蚕豆是临夏的传统优势作物,粒大 味美,营养丰富, 是外贸出口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一; 临夏大麻色白质柔,为陇上名产; 唐汪大接杏久负 盛名,远销香港等地。
河 洲 彩 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