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杜甫研究答案
杜甫研究课后练习题总结
填空题1、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表现为生命忧患(忧生)和政治忧患(忧世)。
2、在杜甫的忧患意识中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预见性。
3、从杜甫的作品中可以感到,他认为远古和当代有可供当代和后世统治者效法的德治典范。
一个是以尧舜为代表的三代之治,一个是本朝的贞观之治及开元之治。
4、杜甫的忧患意识与自己的经历密切相关,《望岳》和《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这两首诗最能表现出随着他历世的深入逐渐忧患意识加深。
5、杜甫作为“社会良知”,其思想渊源无疑是儒家的“仁学”。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
8、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9、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10、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1、杜甫的人道主义精神精神是他成为“诗圣”的一个重要因素。
2、杜甫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中国古代诗人中是最突出的。
3、“人溺己溺,人饥己饥”语出《孟子•离娄下》,原文为“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4、杜甫的推己及人的情怀,从哲学思想看,属于“民胞物与”的思想。
5、杜甫的人道主义精神还表现为他独具的宽容,这种品质可以用儒家思想中的“恕”来解释。
6、“民胞物与”这个思想出自宋代儒学家张载的《西铭》。
7、杜甫的人道精神不仅局限于孔孟的“恕道“,还吸取了墨家思想,当上层统治者违背民意时,杜甫便写出批判现实的作品,但是同时也流露出对统治者自食其果的恻隐之心,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丽人行》、《咏怀五百字》、《哀江头》8、杜甫的推己及人的精神,主要根源于他自身悲剧性境遇。
9、关于《哀江头》的主旨有两种意见。
一是讽鉴说,一是词婉而雅。
10、杜甫的“病物诗”把这种由己及人的悲悯化为具体的实物,《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中破败的茅屋实为一象征性意象,它是诗人贫困、潦倒、漂泊的写照。
1、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2、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西南大学《杜甫研究》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单选题]气�屈贾垒,目短__墙。
(《壮游》)A:阮嵇B:徐庾C:曹刘D:陶谢参考答案:C2:[单选题]即防远客虽多事,_______。
(《又呈吴郎》)A:便与先生成永诀B:便插疏篱却甚真C:对君疑是泛虚舟D:便教莺语太丁宁参考答案:B3:[单选题]会当临绝顶,_____。
(《望岳》)A:一览群山小B:野客茅茨小C:一览众山小D:塞上传光小参考答案:C4:[单选题]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A:朱衣只在殿中间B:安得广厦千万间C:岂可久在王侯间D:诗卷长流天地间=================================================================================================== 参考答案:B5:[单选题]_______,独立苍茫自咏诗。
(《乐游园歌》)A:报答春光知有处B:此身饮罢无归处C:九江日落醒何处D:床头屋漏无干处参考答案:B6:[单选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A: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B: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C: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D:赠韦左丞丈济参考答案:A7:[单选题]后来鞍马何巡逡,当轩下马入锦茵。
(《___》)A:醉歌行B:兵车行C:今夕行D:丽人行参考答案:D8:[单选题]百年歌自苦,_____。
(《南征》)A:未遇犹视今B:未见有知音C:君听空外音D:百丈有哀音===================================================================================================参考答案:B9:[单选题]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西南大学2020年秋季中国古代诗歌大作业答案0022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梅村体
答:梅村体”指明清之际著名诗人吴伟业(号梅村)的七言歌行体叙事诗。以明清易代之际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具“诗史”风格。
2、公安派
答: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其次是袁中道,袁宗道又次之。
3、简述与前期散曲创作相比,后期散曲创作风貌的变化。
答:与前期散曲创作相比,后期散曲创作风貌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首先,散曲的题材内容被不断开拓,举凡写景、言情、赠别、怀古、谈禅、咏物、赠答、抒怀等等,几乎无所不涉,无所不能,其表现领域得到极大扩张,从而使诗坛呈现并确立了诗、词、曲鼎足而立的诗体格局。其次,在思想情调方面,前期散曲创作中大量的那种对现实强烈不满和激情喷发的作品大为减少,哀婉蕴藉的感伤情调渐渐成为散曲创作的主流。第三,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追求形式美的倾向。无论是韵律平仄的严谨、语言的典丽,还是对仗的工稳、典故的运用等形式美诸因素,都较前期有所强化。就总体而言,元代后期散曲创作的风格,从前期以豪放为主转变为以清丽为主。
三、多种形式的交互为用。
从句式上来说,《离骚》所用的就是“骚体诗”的基本句式,即六言长句,但又掺合了五、七言甚至八言,使之参差多变,在节奏上比较舒徐,适合于抒发诗人那沈郁顿挫、悱恻缠绵的感情,表现出回肠荡气的情韵。
从体式上说,屈原不仅有“长篇抒情体”《离骚》,表现他那时间上跨度较大、空间上又无往而不及的身世遭际和浪漫主义神游;并在情节结构上创造了客主诂难、问答的形式(“女嬃”劝告、“灵氛占卜”等),使之在“铺叙中有峰峦起伏”、“长而不漫”,有如“黄河百里一曲、千里一直”。
2016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附答案
1.1 孙悟空的母体——花果山和仙石西域有花果山,山下有水帘洞,洞前有铁板桥,桥下有万丈涧,涧边有万个小洞,洞里有许多猴子,有老猴精号称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其实孙悟空就是由一块石头造化出来的孩子,他本身是个猴子,所以他极端好动,永不安份;而作为一个人,他又“一生受不得气”,受不得势强凛弱;再作为一个神,他更不愿意受任何得束缚。
总之一句话,孙悟空所追求的是就是个性的解放,随性而为。
而《西游记》,开篇就独出心裁地构思了孕育孙悟空的母体——花果山,这是没有任何束缚和污染的、绝对自由的大自然。
作者还构思了孕育孙悟空的仙石,这是绝对的自然物,用玉帝的话说:“乃天地精华所生。
”由此产生的孙悟空必定不会服从任何宗法制度和礼教桎梏的。
1.2 赋予自然人的形象与特点世德堂本《西游记》改定者说孙悟空的出生是:其母是“石”。
其己是“猴”,并以“灵根育孕源流出”标其目。
这实际上也就是把孙悟空写成大自然的儿子,一个活脱脱的自然人的形象。
孙悟空是天生石猴,长得尖嘴猴腮、一张毛脸、螺旋腿、红屁股、长尾巴,走起路来是歪歪扭扭的样子、但他机智聪明,灵敏好动、攀树爬枝,采食花果等习性;他得身上体现了猴子的外部特征和生理特征。
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本身是以动物的形象出现的,但是他的言谈举止又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儿童的情趣和语言,可以这样说,孙悟空完全是根据据少年儿童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来展开想象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西游记》当中的很多想象都是动物的形象动作特征和儿童的语言心理特征的有机统一。
从孙悟空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作为猴子的形象和动作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上蹿下跳,一刻也不得安宁,这是猴子的本性,而这种好动不定的特征也正契合了儿童的天性;第二,孙悟空又不是一般的自然界的普通猴子,他有独特非凡的本领,还会七十二般奇特的变化。
同时他还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明白人情世态,善于观察思考、积极乐观,无私无畏。
古代英雄人物的美好品质和思想感情都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中国古代诗歌答案
一、简答题1、简述离骚的思想特色答:离骚是屈原充满爱国热情的抒忧发愤之作;全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表达了诗人革新的要求和对"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的追求;二是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生疾苦的强烈爱国热情;三是展示了诗人坚持正义、反对奸邪的高尚情操和九死未悔的斗争精神;离骚的思想特色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屈原的自我形象;其二,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将喻体和本体水乳交融,创造出了优美、奇丽、新颖、灿烂的艺术境界,甚至出现了由一系列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组成的象征体系;其三,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其四,大量运用了楚国的地名、物称、方言、口语等,使全诗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其五,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汲取南地楚歌的韵调和句式,采用散文化的长句,以六言为主,长短相间,灵活多变,创造出一种比较自由灵活的新诗体,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在结构形式上,它把诗经整齐短小的重章迭句扩大为长篇巨制,幻想与现实交织,抒情与叙事结合,大气磅礴,完美生动地反映了丰富复杂地社会生活;2、韩愈诗歌的特点答: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一,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大历、贞元以来,诗人局限于抒写个人狭小的伤感与惆怅,他们笔下的自然景物也多染上了这种情感色彩;他们观察细致、体验入微,但想象力不足,气势单薄;而韩愈的诗则以宏大的气魄、丰富的想象,改变了诗坛上的这种纤巧卑弱现象;他的诗大都气势磅礴;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二,是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数,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三,是把过去逐渐变得规范整齐、追求节奏和谐、句式工稳的诗歌外在形式加以破坏,使之松动变形;他常常把散文、骈赋的句法引进诗歌,使诗句可长可短、跌宕跳跃、变化多端;从另一方面说,韩愈诗歌也给后世开启了弊端;一是他逞奇矜博,喜用生僻字和冷涩词,虽有其出奇制胜的效果,但过分使用则会破坏诗歌阅读的连贯性,造成整体意境的割裂支离;当然,韩愈的诗中也有自然流畅、平易明白的,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但这不是韩诗的主要特色,韩愈诗歌的主要特色就是气势宏大,尚险好奇,瑰丽奇崛,在这一方面,他使唐诗乃至宋以后的诗歌发生了很大变化;3、谈谈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及其成因;答: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主要体现在其"无题诗”一类,其境界和情思朦胧,在内涵上可以有多种解读,如锦瑟;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1诗人将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而且其心境又非常复杂,各种情绪互相牵连渗透,难辨难分;2;与其诗歌意象的独特有一定的联系,其诗歌意象多富非现实的色彩,被心灵化了;3大量用典,又擅长对典故的内涵加以增殖改造,用典的方式也别开生面;4与其诗歌独特的意象组合也很有关系,其意象往往错综跳跃,不受现实生活中的时空和因果顺序限制4、元代散曲的分类及特点答:元代散曲的分类与特点: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散曲作为继诗、词之后出现的新诗体,在它身上显然流动着诗、词等韵文文体的血脉,继承了它们的优秀传统;然而,它更有着不同于传统诗、词的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散曲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句式,但句式更加灵活多变;例如,词牌句数的规定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随意增损;而散曲则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突破规定曲牌的句数,进行增句;又如,词的句式短则一两字,最长不超过11字;而散曲的句式短的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十字,伸缩变化极大;这主要是由于散曲采用了特有的"衬字”方式;所谓衬字,指的是曲中句子本格以外的字;第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传统的抒情文学诗、词的语言以典雅为尚,讲究庄雅工整,精骛细腻,一般来讲,是排斥通俗的;散曲的语言虽也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却是以俗为美;披阅散曲,俗语、蛮语少数民族之语、谑语戏谑调侃之语、嗑语唠叨琐屑之语、市语行话、隐语、谜语、方言常语纷至沓来,比比皆是,使人一下子就沉浸到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氛围之中;散曲的句法讲求完整连贯,省略语法关系,直接以意象平列和句与句之间跳跃接续等诗、词中常见的写法,在散曲中却较少见,因而,散曲的语言明显地具有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明凌蒙初谭曲杂札评散曲的语言"方言常语,沓而成章,着不得一毫故实”;清黄周星制曲枝语云:"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都是对散曲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语言风格的精辟概括;第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在我国古代抒情性文学的创作中,尽管存在着各种风格争奇斗妍各逞风骚的情况,但含蓄蕴藉始终是抒情性文学审美取向的主流,这一点在诗、词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散曲在审美取向上当然也不排斥含蓄蕴藉一格,这在小令一体中表现得还比较突出,但从总体上说,它崇尚的是明快显豁、自然酣畅之美,与诗、词大异其趣;任讷对散曲的这一审美取向作过精彩论述:"曲以说得急切透辟、极情尽至为尚,不但不宽弛、不令蓄,且多冲口而出,若不能待者;用意则全然暴露于辞面,用比兴者并所比所兴亦说明无隐;此其态度为迫切、为坦率,恰与词处相反地位;”散曲往往非但不"含蓄”其意,"蕴藉”其情,反而唯恐其意不显,其情不畅,直待极情尽致酣畅淋漓而后止,上举关汉卿不伏老套数〔黄钟尾〕一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时,由于散曲多借用"赋”的铺陈白描的表达方式,可以随意增句和增加衬字,可以有顶针、叠字、短柱对、鼎足对等多种手法,也对这一审美取向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之效;从上述散曲的特点可见,比之传统的抒情文学样式诗、词,散曲身上刻有较多的俗文学的印记;它是金元之际民族大融合所带来的乐曲的变化;传统思想、观念的相对松弛;知识分子由于地位的下降更加接近民间,以及市民阶层的壮大,他们的欣赏趣味反馈于文学创作等一系列因素合力的产物;散曲以其散发着土气息、泥滋味的清新形象,迅速风靡了元代文坛,也使得中国文学的百花园里又增添了一朵艳丽的奇葩;二、名词解释题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四人都出生于太宗时,才高位下,高宗时以文词齐名天下;四人从理论和实践上与"上官体”对立,体现出诗风的转变;并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推动了律诗的发展;2、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3、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是对杜甫诗歌创作主要风格特征的概括,所谓沉郁,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指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4、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三、论述题1、论述陈子昂诗歌革新主张及其意义答:1陈子昂在修竹篇序指出南朝诗歌“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弊端,认为其缺乏现实内容,专注形式;因此,他提出了“兴寄”、“风骨”的要求,主张诗歌应该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和人生课题,表现新的精神风貌和人格理想;2陈子昂的诗歌主张是指导其诗歌创作的旗帜;他以其诗歌理论和大量的创作纠正了南朝以来浮艳的不良诗风,重新端正了诗歌发展的现实主义方向,这就为盛唐诗歌的全面繁荣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准备,意义深远;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李白乐府诗的创新;答:①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有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他的诗歌绝句多清新隽永,明快自然,歌行多纵横飘逸、流畅自然,可谓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②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彩,充分得表现着生活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是我们时时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 ③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想、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④李白能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绝句的成就也就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3、苏轼诗歌在艺术上有个特色答:1“以文为诗”是苏诗的显著特色之一,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以文为诗”实际上靠以才气为诗而获得成功;2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如百步洪;3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4以才学为诗,体现为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苏诗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6苏诗的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20年6月西南大学[0066]《杜甫研究》大作业(参考答案)
二、杜甫忧患意识的预见性的具体表现。
(50分)答:杜甫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
对后人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动荡和人间苦难,阅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公正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与最底层人民一起颠沛流离,休戚与共。
他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
对后人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时至今日,仍然滋养着华夏儿女的精神世界。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儒家“入世”、“有为”的进取精神从小便对他产生影响,并终其一生。
“忠君”、“爱民”的爱国思想也深入骨髓,成为其诗歌中体现的忧患意识的内在动因,也成为诗人漂泊艰辛的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这时唐王朝还算强盛,仓廪相当充实,可是玄宗开始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已经隐伏着不安定的危机。
年轻的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并未正视。
他过着登山涉水、高歌游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浪漫生活,但也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其时诗作虽有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天宝五载(746),杜甫到长安,想求得一官半职,有所建树。
次年,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中书令李林甫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
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
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没有下文。
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
被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过着“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穷愁潦倒生活。
最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也未能改变“尝困于衣食”的处境。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中国古代诗歌考试题答案
1、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辛词艺术上的独特成就首先表现在雄奇阔大的意境的创造上。决定于辛弃疾战斗的经历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他词里所表现的常是阔大的场景,战斗的雄 姿,以及那些具有坚强性格的事物。他爱不怕霜欺雪压的梅花,而不喜欢那经不起风雨的桃李;爱磊落的长松,堂堂直节的劲竹,而不喜欢那瑟缩在寒风里的秋瓜与冻芋。生动而夸张的描绘与想象,构成辛词豪放风格的特征。比之苏轼,辛词是更生动,更突兀,有时笔酣墨饱,气势飞舞,那是苏词里所没有的意境。而由于他一直处在南北分 裂时期,又经常受到妥协投 降 派的排挤和打击,辛词里也不可能有苏轼那种空旷、洒脱的表现。
3、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是《古诗十九首》,它是抒情文学复苏的产物。
4、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
5、王维的赠别、怀友诗中,以《送元二使安西》最负盛名,此诗被谱入乐,称为“阳关三叠”。
6、王昌龄的诗歌被称赞为“中兴高作”,又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夫)子”之称。
7、白居易认为刘禹锡的诗歌有熊豪之气,誉其为“诗豪”。
8、与欧阳修并称“晏欧”,被视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词人是晏殊。
9、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其中“一祖”是指杜甫,“三宗”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
10、“永嘉四灵”指四位浙江永嘉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四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4、欧阳修词的特点。
词风婉转而抑扬顿挫,风度雍容华贵,但个性不甚分明,词风与冯延巳、晏殊极相似,不脱花间派的风格。有些词吸收民歌腔调与辞汇,也有新意。欧阳修对词作的革新表现在:一是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二是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而与柳永词相互呼应。欧阳修词朝着通俗化方向开拓的表现为:一是写作了一些带“世俗之气”的艳词;二是借鉴吸收民歌的“定格联章”等表现手法,
2021西南大学[0066]《杜甫研究》
58.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59.民胞物与“民胞物与”出自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意即人民(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万物都是我的朋友60、论述题: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评述要求:①从本诗的体制、层次结构特点,诗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杜甫“诗圣”的关系,杜甫诗歌“诗史”特征,诗在杜甫诗作中的地位几点展开论述①自拟题目写作为一篇小论文。
结合诗作内容展开具体论述。
①写作要求:观点明确,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论述要需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语言表达要流畅,层次清晰;符合论文格式规范。
①字数1500字左右。
答案要点:①这首长篇叙事诗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即至德二年(757)秋天,杜甫从肃宗所在的凤翔县奉命回?州探亲,到家以后写的。
全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作题材,叙述了安史之乱中民生凋敝、国家混乱的情景,陈述了自己对时事的见解。
在诗中诗人把国家大事与个人遭遇紧密结合,笔调朴实而深沉,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怀抱中兴国家的希望,极为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忧民感情,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②全诗共分五大段:第一段写奉诏探亲,动身之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第二段写归家途中的见闻及感受。
第三段写到家以后的情况。
第四段纵论时政,分析形势,对向回纥借兵表示忧虑。
第五段,是全诗总结,激励肃家重振王朝。
全诗按照“北征”即从朝廷所在的凤翔到杜甫家小所在的?州的历程,依次叙述了蒙恩放归探亲、辞别朝廷登程时的忧虑情怀;归途所见景象和引起的感慨;到家后与妻子儿女团聚的悲喜交集情景;在家中关切国家形势和提出如何借用回纥兵力的建议;最后回顾了朝廷在安禄山叛乱后的可喜变化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对肃宗中兴的期望。
它象上表奏章一样,写明年月日,谨称“臣甫”,恪守臣节,忠悃陈情,先说离职的的不安,次叙征途的观感,再述家室的情形,更论国策的得失,而归结到歌功颂德。
(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答案
(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答案(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8分,每小题6分)1、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2、社会良知三要素:忧患意识、批判意识、重建意识3、盛唐之音:林庚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说:“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
”“一种青春的旋律,无限的展望,就是盛唐诗歌普遍的特征。
”盛唐之音具体表现有三:一是崇尚风骨,在作品中表现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大的气势大量。
二是追求兴象,向往一种兴象玲珑的完美的诗歌境界。
三是追求自然的美。
4、杜甫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的思想意识。
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时,这种意识往往表现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生命忧患(忧生)。
在杜甫的忧患意识中,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而壮志难酬的遭遇使得诗人心灵时时蒙上时不我待的阴影,其忧生之嗟便带上了迥异于其他忧生诗人的紧迫感。
5、民胞物与:“民胞物与”出自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意即人民(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6、社会良知: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
他们一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
他们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7、文章憎命达:(好)文章不喜欢命运通达的人。
(意即生活的磨难和坎坷会产生思想深刻的文章)8、反诛求:诛求,责求,需索,一般指过分的索取。
政府对百姓的索取。
杜甫在批判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时,常常把“诛求”作为与战争有关的一个社会弊端加以批判,从而体现了诗人批判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2019年12月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大作业答案-0066杜甫研究.doc
类别:网教2019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杜甫研究【0066】B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大作业题目(学生选择其中至少两个题目作答,每题50分,共100分)
一、杜甫对自然界的吟咏主要有哪些内容?(50分)
二、谈谈杜甫用典与生命悲感的表达。(50分)
三、结合作品《哀江头》和《哀王孙》理解杜甫的宽容精神。(50分)
对杨贵妃如此,对其他王孙公子亦然。写于同时期的《哀王孙》也颇见杜甫的宽恕之道。此诗流露出的正统观念不少。杜甫面对流落街头的王孙,同样是涌起一阵悲悯之情,这种态度和安史乱前诗人对皇亲国戚,王子公孙的奢侈淫靡生活的批判形成鲜明对照,固然,时局的变化使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因而,各个阶层的人都因为战争而同仇敌忾,增强了亲和力。但也正因为变局使昔日的王孙沦落为街头的乞丐,这大起大落的变化使王孙遭受了不幸。而不幸的人毕竟是值得同情的。何况,王孙总还是王孙。他们遭受如此灾难,似乎比平民百姓更值得同情。所以,杜甫便宽容了他们过去的劣行,也为今日的王孙乞丐们洒上同情之泪了。
答:《哀江头》一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味并不是没有。不过,诗人“哀”于江头,哀于贵妃之惨死,是面对已死这一既成事实的。诗人悄悄行走在春日的曲江,吞声而哭,他在哭江山易主,哭君主蒙难,哀贵妃不测。诗篇对“霓旌下南苑”的回忆,突出表现的是“昭阳殿里第一人”的娇宠,而那尽情欢乐的场面,又未尝不是对盛世的反映。“南苑”即“芙蓉园”,位于曲江之南,是长安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唐太宗的游乐之处。杜甫曾经目睹过皇帝游幸的盛况:“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阊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拂水低回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乐
四、试论杜甫的悲剧命运及其启示。(50分)
0022《中国古代诗歌》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2秋作业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1、《》是汉乐府叙事诗的高峰,也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成就。
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F.陌上桑.「艳歌罗敷行,「孔雀东南飞歹.「木兰诗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春江花月夜》于.「《代悲白头翁》.「《长安古意》,「《在狱咏蝉》3、《登幽州台歌》是()的作品.「骆宾王.「陈子昂/.□李白.「杜审言4、“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作者().「周邦彦温庭筠.「杜甫曾说:“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咏怀古迹》);又云“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对其后期创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力, r庾信前期诗文的思想内容轻浅薄弱,多是奉和、应制之作,不出花鸟风月、醇酒美人、歌声舞影、闺房器物的范围,并未超越萧纲及周围诗人。
守38、以下属于“江西诗派”的诗人有().F陈与义守・「贺铸.「黄庭坚H.「陈师道/判断题3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高适。
,「A N.「B.x V40、“元诗四大家”指虞集、杨载、范椁、揭傻斯四人,作为馆阁文臣,以长于写朝廷典册和碑版而享有盛名。
.「A.V 7.「B.x41、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也是“奇崛险怪”诗风的创立者。
r・J5.X42、“桐城三祖”是指姚鼐,方苞和刘大概。
B.x43、李白曾以“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誉王维的人格。
,A.d.「B.x V44、明中期的文学复古思潮发物于前七子的文学活动。
前七子主要活动于弘治、正德年间, 他们以王世贞为核心,包括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王廷相等人,先后中进士,在京不时聚会,诗酒酬唱,倡导复古,意气风发。
.「A.q.「B.x U45、在晚明文学中,“公安派”是一个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袁宗道(字伯修)、袁宏道(字中郎)、袁中道(字小修)兄弟,时称“三袁”,因是湖北公安人,故名“公安派”。
.R A N2.C B.x46、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是朱彝尊.R A W2.C B.x47、“初唐四杰”中没有杨炯,「A W.「B.x V48、《九章》共有九篇文章。
18春西南大学[1093]《中国古代文学上》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1、《咏怀五百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主要反映了杜甫的()思想。
1.反诛求2.反淫佚3.反战争4.反奢华2、“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的作者是()。
1.薛道衡2.杨广3.卢思道4.杨素3、李商隐的“无题诗”被称为()的鼻祖。
1.意象诗2.比兴诗3.象征诗4.朦胧诗4、被视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
1.谢朓2.陶渊明3.谢灵运4.王粲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1.幽婉深沉2.缠绵悱恻3.俊逸秀美4.平淡自然6、杨衒之的著名散文作品是()。
1.《小石城山记》2.《大唐西域记》3.《始得西山宴游记》4.《洛阳伽蓝记》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的评价。
1. F. 欧阳修2.范仲淹3.苏东坡4.王安石8、标志着七言古诗的成熟的是()。
1.《短歌行》2.《咏怀》3.《饮马长城窟行》4.《燕歌行》9、被誉为“太康之英”的诗人是()。
1.潘岳2.张华3.左思4.陆机10、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所用的修辞是()。
1.象征2.拟人3.比兴4.双关11、中唐作家中写边塞诗最为出色的是()。
1. E. 韩翃2.孟郊3.李益4.钱起12、第一个大力创作七言诗的诗人是()。
1. A. 江淹2. B. 鲍照3.谢脁4.曹丕13、“干卿底事”的成语典故出自南唐文人()。
1.韩熙载2.冯延巳3.李煜4.李璟14、被誉为“七绝圣手”诗人是()。
1.杜甫2.王昌龄3.崔颢4.王翰15、张籍《节妇吟》所用的最主要艺术手法是()。
1.拟人2.比兴3.互文4.通感多项选择题16、柳宗元《三戒》中的寓言是()。
1.《永某氏之鼠》2.《黔之驴》3.《临江之麋》4.《罴说》17、长于五律的初唐四杰诗人是()。
1.王勃2.骆宾王3.卢照邻4.杨炯18、南朝乐府民歌以大体可分为三类:1.神弦歌2.西曲3.黄梅调4.吴声歌19、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包括()1.元结2.张籍3.王建4.顾况20、白居易把自己的作品分为()等类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句出自杜甫诗(《》).登楼.登高.登兖州城楼.同诸公登慈恩寺塔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句出自杜甫诗(《》).赠韦左丞丈济.奉赠王中允维.客至.夏日李公见访3、杜甫大历二年创作《登高》时,杜甫的所在地是().梓州.秦州.夔州.阆州4、在杜甫生活和创作的四个时期中,创作量最大的是()时期。
.漂泊荆湘.漂泊西南.困居长安.漫游齐赵5、下列人物中,杜甫《咏怀古迹》五首没有咏到的古人有().司马迁.宋玉.庾信.诸葛亮6、《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的体裁是().五古.五排.七排.七古7、《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体裁是().五古.五律.五绝.五排8、“三吏”、“三别”作于().陷贼长安时.任左拾遗时.任华州司功参军时.寓居同谷县时9、《兵车行》作于().读书漫游艺机时期.困守长安时期.陷贼为官时期.漂泊西南时期10、高帝子孙皆隆准,_______。
《哀王孙》.始知神龙别有种.龙种自与常人殊.密奉贤旨恩宜殊.王孙善保千金躯11、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____(忧生)。
.命运忧患.生命忧患.社会忧患.时光忧患12、大道之行也,____。
.天下大同.天下为公.天下为私.天下公私分明13、忧患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的思想意识。
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时,这种.历史使命感.社会危机感.社会忧患意识.民族忧患意识14、杜甫属于谏诤而不任怨----谏过匡邪而扬善不隐恶的“__”.良臣.忠臣.贰臣.佞臣15、_____,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黄冠归故乡.冠盖日云积.冠盖满京华.冠冕通南极16、关于《哀江头》的主旨有两种意见。
一是____,一是词婉而雅。
.风雅说.讽鉴说.比兴说.讽刺说17、百余年间未灾变,_______。
……(《忆昔》).叔孙礼乐萧何律.朝廷故旧礼数绝.虽同君臣有旧礼.诸生颇尽新知乐18、君不见管鲍贫时交,_______!《贫交行》.固知贫病人须弃.此道今人弃如土.先生有道出羲皇.委弃非汝能周防19、_______,血污游魂归不得。
《哀江头》.微躯此外更何求.明眸皓齿今何在.何由却出横门道.道甫问讯今何如20、尔曹身与名俱灭,_______。
《戏为六绝句》.天生江水向东流.不废江河万古流.名垂万古知何用.诗卷长流天地间21、_______,簿书何来急相仍。
《早秋苦热堆案相仍》.长歌激夜梢林莽.束带发狂欲大叫.羞带羽翮伤形愚.痛饮狂歌空度日22、_____,明我长相忆。
《梦李白二首一》.见我故人遇.故人入我梦.三夜频梦君.故人官就此23、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
《____》.戏作花卿歌.天育骠骑歌.醉时歌.乐游园歌24、窃笑贡公喜,难甘__贫。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管鲍.陶公.原宪.庞公25、赋料杨雄敌,诗看__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子建.曹植.王翰.子云26、文章千古事,_____。
《偶题》.人实不易知.得失寸心知.论文笑自知.合昏尚知时27、国破山河在,_____。
《春望》.孤云到来深.神伤山行深.城春草木深.山深苦多风28、不作河西尉,_____。
《官定后戏赠》.凄凉馀部曲.凄凉汉苑春.凄凉为折腰.今我独凄凉29、边庭流血成海水,_______。
《兵车行》.三城守边皆可图.兵戈阻绝老江边.武皇开边意未已.归来头白还戍边30、从杜甫的作品中可以感到,他认为远古和当代有可供当代和后世统治者效法的德治典范。
一个是以__为代治。
.唐尧.虞舜.尧舜.帝舜31、杜甫作为“社会良知”,其思想渊源无疑是儒家的“__”。
.仁学.儒学.仁义.礼义32、__意识源自对社会人生的真诚。
.忧患.批判.重建.生命33、“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______也欤”这是苏轼在《王.一饭未尝忘君.一饭之恩.永世不忘君.一饭不忘君34、“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______也欤”这是苏轼在《王.一饭未尝忘君.一饭之恩.永世不忘君.一饭不忘君35、以兹悟生理,_____。
(《咏怀五百字》).生涯独转蓬.独耻事干谒.独步才超古.独立万端忧36、风林纤月落,_______。
(《夜宴左氏庄》).天骨森开张.雨露之所濡.草露亦多湿.衣露净琴张37、为人性僻耽佳句,_______。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轻薄为文哂未休.语不惊人死不休.名位岂肯悲微休.拔剑欲斩且复休38、自非旷士怀,_____。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登临未销忧.登危聚麋鹿.登临忆侍郎.登兹翻百忧39、忆昔开元全盛日,_______。
(《忆昔》).稻米流脂粟米白.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廩俱丰实.远行不劳吉日出40、万里伤心严谴日,_______。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百年垂死中兴时.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粗粝腐儒餐.百年垂死嗟已半41、气劘屈贾垒,目短__墙。
(《壮游》).阮嵇.徐庾.曹刘.陶谢42、即防远客虽多事,_______。
(《又呈吴郎》).便与先生成永诀.便插疏篱却甚真.对君疑是泛虚舟.便教莺语太丁宁43、会当临绝顶,_____。
(《望岳》).一览群山小.野客茅茨小.一览众山小.塞上传光小44、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朱衣只在殿中间.安得广厦千万间.岂可久在王侯间.诗卷长流天地间45、_______,独立苍茫自咏诗。
(《乐游园歌》).报答春光知有处.此身饮罢无归处.九江日落醒何处.床头屋漏无干处4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赠韦左丞丈济47、后来鞍马何巡逡,当轩下马入锦茵。
(《___》).醉歌行.兵车行.今夕行.丽人行48、百年歌自苦,_____。
(《南征》).未遇犹视今.未见有知音.君听空外音.百丈有哀音49、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____》). E. 题张氏隐居二首. F. 秋雨叹三首.秋兴八首.羌村三首50、______,寂寞身后事!(《梦李白二首》). A. 千秋万岁名. B. 哀丝千古心. C. 千官列雁行. D. 千载得鲍叔主观题51、三吏三别参考答案: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52、民胞物与参考答案:“民胞物与”出自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意即人民(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有53、秋兴八首。
参考答案:秋兴八首是杜甫诗代表作,代表七言律诗的杰出成就。
54、文章憎命达。
参考答案:(好)文章不喜欢命运通达的人。
(意即生活的磨难和坎坷会产生思想深刻的文章)55、社会良知三要素参考答案:忧患意识、批判意识、重建意识56、盛唐之音参考答案:林庚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说:“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
”“一种青春的旋之音具体表现有三:一是崇尚风骨,在作品中表现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大的气势大量。
二是追求兴象,向往一种兴57、文章憎命达参考答案:好)文章不喜欢命运通达的人。
(意即生活的磨难和坎坷会产生思想深刻的文章)5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精神参考答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此时,寓居成都草堂。
这是他饱经战乱,历尽艰辛之后的一个短暂旅居时期。
茅屋实为一象征性意象,它是诗人贫困、不可能让诗人的身心得到安宁,它抵抗不住苦风凄雨的侵扰。
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杜甫想到的不是用青砖黑瓦的温暖的小陋室,而是想到天下的寒士此时的艰难处境。
秋雨茫茫,长夜难眠,诗人辗转反侧,突发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幻想有那么一天,天下的寒士能住进温暖如春的大厦,欢颜渡日,自己也免遭这饥理想化了,不付出代价就过上如此安宁幸福的生活,只能是一种奢望。
因而,他愿为这一理想的实现作出牺牲,颇有一点“诗人的人性的光辉。
由自己的不幸,想到天下人的不幸;为了解脱天下人的不幸,而宁愿自己承担不幸,就是杜甫之所以成为杜甫的重要一主要原因。
59、杜甫民胞物与情怀的思想渊源。
参考答案:杜甫作为“社会良知”,其思想渊源无疑是儒家的“仁学”。
仁学,实分为内、外二路。
从自身修养的完善看,它要求提高为理想参与政治。
其理想境界就是儒家倡导的“内圣外王”。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则以仁之内核“恕”为准则行事,推而广成宋儒所总结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博大胸怀。
60、论述题: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评述要求:①从本诗的体制、层次结构特点,诗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杜甫“诗圣”的关系,杜甫诗歌“诗史”特征,诗在杜甫诗作中的地位几点展开论述②自拟题目写作为一篇小论文。
结合诗作内容展开具体论述。
③写作要求:观点明确,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论述要需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语言表达要流畅,层次清晰;符合论文格式规范。
④字数1500字左右。
①这首长篇叙事诗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即至德二年(757)秋天,杜甫从肃宗所在的凤翔县奉命回州探亲,到家以后写的。
全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作题材,叙述了安史之乱中民生凋敝、国家混乱的情景,陈述了自己对时事的见解。
在诗中诗人把国家大事与个人遭遇紧密结合,笔调朴实而深沉,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怀抱中兴国家的希望,极为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忧民感情,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②全诗共分五大段:第一段写奉诏探亲,动身之前的复杂矛盾心情。
第二段写归家途中的见闻及感受。
第三段写到家以后的情况。
第四段纵论时政,分析形势,对向回纥借兵表示忧虑。
第五段,是全诗总结,激励肃家重振王朝。
全诗按照“北征”即从朝廷所在的凤翔到杜甫家小所在的州的历程,依次叙述了蒙恩放归探亲、辞别朝廷登程时的忧虑情怀;归途所见景象和引起的感慨;到家后与妻子儿女团聚的悲喜交集情景;在家中关切国家形势和提出如何借用回纥兵力的建议;最后回顾了朝廷在安禄山叛乱后的可喜变化和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信心、对肃宗中兴的期望。
它象上表奏章一样,写明年月日,谨称“臣甫”,恪守臣节,忠悃陈情,先说离职的的不安,次叙征途的观感,再述家室的情形,更论国策的得失,而归结到歌功颂德。
这一结构合乎礼数,尽其谏职,顺理成章,而见美刺。
诗人采用这样的陈情表的构思,显然出于他“奉儒守官”的思想修养和“别裁伪体”的创作要求,更凝聚着他与国家、人民休戚与共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