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

合集下载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后进生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后进生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后进生摘要: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其优势地位是别的学科不可取代的。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应在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的前提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性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浅析措施本文对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内涵、后进生在地理课堂合作学习中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提出了后进生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意义,重点分析了影响后进生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五大因素,结合地理教学实例论证了后进生地理课堂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教学建议。

一、地理课堂合作学习的内涵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

”由此可见,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二、后进生在地理课堂合作学习中的现状从多种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是以普通水平、高水平的学习者或初学者作为研究对象,很少有把低于普通水平的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的。

这些低于普通水平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称之为后进生。

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他们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是最值得研究的。

因为就我的观察,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学生往往是被遗忘、忽略不计的,如果关注,往往会让许多教师感到束手无策,因为关注再多仍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连教师都会有一种失败感,所以长期以来很少有教师关注他们。

后进生在地理课堂合作学习中的现状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1.没有构建合作学习的模式。

2.后进生的合作学习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3.部分地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地理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优势。

三、后进生地理课堂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教学建议1.目前后进生在地理课堂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在地理课堂合作学习实施中,应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或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

初中地理知识点核心内容整理

初中地理知识点核心内容整理

初中地理知识点核心内容整理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关注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以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要素。

初中地理作为中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的基本认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下面将对初中地理的核心内容进行整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地理学的分支:1.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的知识。

2.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活动和对环境的影响。

地球的构造和地球表面的变动:1.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

2. 地球的地表变动:包括构造运动、风化、侵蚀和沉积等。

地球的气候和气候带:1.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累积下来的天气状况的统计特征。

2. 不同的气候带分布在不同的纬度上,如寒带、温带和热带。

地球的水资源和水循环:1. 地球的水资源包括地下水、河流湖泊和海洋等。

2.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地壳、大气和生物圈之间循环的过程。

地球上的生物资源和保护:1. 地球的生物资源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等。

2. 人类需要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发展:1. 人口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居住的人的总数。

2. 城市发展是指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和演变。

地理与环境问题:1. 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问题。

2. 地球上的环境问题包括土地沙漠化、气候变化和水污染等。

地理与可持续发展:1. 地理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

2.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环境,保障后代子孙的发展。

以上是初中地理的核心内容整理,涵盖了地理学的基本分支、地球的构造和变动、气候和气候带、水资源和水循环、生物资源和保护、人口与城市发展、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点。

学生可以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内容,提高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对地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这份整理能帮助到你,祝你学业进步!。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摘要:当前地理教师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课程设置、课程目标、教学手段等诸多变化,要求地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要随之改变;地理学科普遍被学生和家长看作为副科,从课上到课下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时间不足,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所以,我认为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只有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实施有效教学则成为我们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

初中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诸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将以上方法落实到教学实践,要特别注意追求其有效性。

笔者认为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培养学科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

初中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如发挥文理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时事政治、数理知识等;发挥图文结合优势,展示地形图、政区图、绘制各种示意图、趣味读图等;发挥学用结合优势,制作地球仪、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天气现象等。

二、正确认识教材,合理使用教材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

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随之变化:“一标多本”取代“一纲多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

如八年级上下册讲授中国自然及分区地理,教材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学中则应有意识的充实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

初中地理新八年级上册学科课程标准与要求

初中地理新八年级上册学科课程标准与要求

初中地理新八年级上册学科课程标准与要求一、前言地理课程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以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提高地理素养为主要目标。

新八年级上册地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地理环境、地理特征和地理现象,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标准2.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地理现象。

- 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培养地图阅读、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基本地理技能。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 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展示地理信息。

-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 培养学生关心地球、关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课程要求3.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地理知识,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培养地理实践能力,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绘制与阅读。

- 中国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水系、植被、动物。

- 中国的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 中国的行政区划与城市:省级行政区划、城市化与城市规划。

- 人类活动与环境:农业生产、工业布局、交通与通信、人口与民族、资源利用与保护。

3.3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 组织实地考察、实验、模拟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教学中的创新与改进

地理教学中的创新与改进

地理教学中的创新与改进摘要:目前,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教师素质显著提高,教材建设不断加强,教学设备渐臻完善,教学改革也逐步深入,这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在不少地区,产生了学生偏科厌“地”、家长冷眼看“地”、教师改行离“地”、领导投资易“地”的“地危机”,从而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不利于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为了克服这一不良倾向,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理教育取得的成果,努力完成世纪之交中学地理教改的重大课题,笔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诸方面的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改进课堂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结合,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非智力因素当前,由于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厌学地理的倾向,这直接影响着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要克服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很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并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注意教学艺术,以努力捕捉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一教学环节能紧扣学生的心弦,磁石般地吸引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总之,使学生变“静听”为“动学”,有效地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续性。

其次,教师要密切结合课堂教学,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个性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深入钻研大纲、教材,加强教研工作的力度地理教学的实践必须有理论作指导,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

目前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都是在新的教育理论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教研活动应注意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教学时能够力求选择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和总体控制,把握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平衡,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初中地理与信息技术整合

初中地理与信息技术整合

初中地理与信息技术整合初探【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兴起,给21世纪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的使用多媒体cai课件,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学科整合;多媒体信息技术;地理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5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

初中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新编各个版本的初中地理教科书,编写体系科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提高。

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正在大力推广。

它的过程可以说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

然而我们应该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多角度审视它们、思考它们!通过近一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一、什么是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这是教育部官员关于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与内容的一个基本定义。

因此,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初中地理课程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所谓”通过课程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教师与学生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进行一种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这种新的认知手段的全新的教学与学习过程,而这种全新的教学要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驾御和支撑。

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态度等多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凭借经验或主观臆断来判断事物。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观察和实验能力学生要学会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并利用课外时间把自己学到的地理知识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系统思维地理学科是一门组成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系统思维,即能够把复杂的知识点看成整体并形成体系。

3.逻辑思维学生需要从各个角度考虑问题,并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它们的影响。

这需要学生具备逻辑思维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逐层分析和思考。

二、地理知识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课程的主题,包含了地球形态、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地理知识的掌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初中阶段地理学科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概念,促进其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生物的理解,培养对于这个星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地理技能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有很多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的地理技能,例如地形图解、地理现象分析、数据解读等。

需要在课堂上针对这些技能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地理态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我们需要培养地理学科相关的态度,包括:1.热爱地球通过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自然环境的珍贵性和脆弱性,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保护活动,热爱地球。

2.关心地球资源初中地理学科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到地球资源的匮乏问题,引导学生具有珍视地球资源的观念和意识。

3.尊重多元文化初中地理学科的内容涵盖了世界各地的文化、生活方式、语言和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包容不同的思想和观念。

浅谈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意义

浅谈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意义

浅谈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开展与意义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对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国情、省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及正确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基本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时代.科技兴国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而地理学科又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这是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因此普及地理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1.地理素质教育的开展开展地理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自身修养;自古以来,人们把“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作为一个人知识渊博的标志。

可见,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认识。

作为培养和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地理工作者,加强自身地理素养责无旁贷。

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应面对现实,首先从提高自身的能力着手,广采博收,适应社会,并且在大力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地理教育重要性的宣传。

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让学生感知环境,接触社会,以达到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地理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尽管我国地理教育历史曲折,但无疑其前途充满光明。

因为世界经济的纵深联系,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需要地理教育、地理教育者跟上时代的步伐。

地理教育的振兴关键在教师,提高地理教师的素质教育,这是由地理知识的综合性特点所定的。

提高个人素养,勇挑重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对地理教师提出的要求。

开展地理素质教育,不断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著名观点:“中学应该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中学开始,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对思维的兴趣,并强化思维能力的训练。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地理教育的主要方式,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才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得地理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将自己作为学生智慧的引导者。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教育家第斯 多 惠说 : 育 的奥秘不 在于 传授 , “ 教 而在 激
励、 唤起和鼓 舞。教学 过程 中, 师应该 不失 时机地 激励学 ” 教 生, 认真聆听学生的 回答 , 对学生 的表达 , 给予期待 或鼓励式
为, 正视现状, 实施地理 课堂的有效教学 , 堂四十分钟要 向课 效益 , 出 是走 这一困境 的现实出路 。那么 , 如何实现地理课堂
到生活之中去, 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
设情境。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 请他们描述 自 己最喜欢的天气;
为归纳出天气 的特点 , 适时地播放多媒 体录像 , 把沙尘暴 、 冰
雹等天气如临其境 的展示 在大家的面前 ; 在引导和强化学生 记忆天气预报标示符号 时, 让学生观看录像 , 自己学做气象预 报员 ; 在学看卫星云图时 , 让他们 自己来做气象 分析师 , 对云 图进行简单的 自 我判断。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 怎样 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获得 良好 无论
中教师要善于灵活变换评价语言 和评价方 式 , 励性评价 让鼓 面向全体学生 , 而不是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 。课堂教学 中, 直
接地称赞、 复述学生的精彩话语,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追问
等 , 够让 学生 获得 被尊 重 的积 极情 感 , 时穿 插 使 用 都能 有
与深入 。 总之 , 的课堂教学策 略 , 有效 是与学生 的实际 紧密相 连 的, 以调动学生为原则。
哪个方向变大 , 就是该方向上的经度” 。每一种方法老师都给
[ 责任编辑 : 张胜广】

, 9 ・ 2
的教学效果。教学 中营造 良好课堂气氛 , 是促进学生积极 主 动参与课堂教学 的有效保证 。 在学习“ 经度变化规律” , 时 我们鼓励 学生 自己观察经度 图, 试着总结判断东 、 西经度的小 窍门。学生 的好胜心一下被 激发起来 , —个个点子从他们 的头脑 中进发 出来 。有的说先 找零度经线; 有的说在度数最小的那根经线上画“ ” , 十 字 再利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24年版)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24年版)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24年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24年版)前言地理课程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地理素养,提高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基本知识,了解地理基本规律,提高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进行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增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基本结构、地图的阅读与制作。

2. 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

3. 人文地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人文环境要素。

4.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跨区域地理现象和问题。

5. 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政治等可持续发展要素。

三、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网络、模型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观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

四、课程资源1. 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地理教科书,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地理知识。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丰富地理信息资源,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

3. 图书资源:引导学生阅读地理方面的书籍,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4. 实践活动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等场所,为学生提供地理实践活动机会。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1. 课程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本课程标准,确保地理课程的有效实施。

初中地理课程任务驱动设计

初中地理课程任务驱动设计

初中地理课程任务驱动设计本文档旨在详细规划第三方主体学生对于初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技巧等相关内容,以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解和掌握。

学好重要性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我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掌握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地理课程主要包括地理基础知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技能四个方面。

其中,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包括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地理技能包括地图阅读、观察、调查等。

学习注意事项学习地理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观察周围环境,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2.培养地图阅读和绘制的能力,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

3.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地理与数学、科学、历史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巧:1.案例分析法:通过研究具体的地理案例,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

例如,可以选择一个城市,从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2.比较学习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可以比较两个不同气候类型的地区,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差异。

3.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手段。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亲身感受地理环境,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中考备考技巧为了备考中考地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技巧:1.系统复习:系统地复习地理基础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模拟测试:进行模拟测试,熟悉中考地理的题型和考试要求。

3.重点突破:针对中考地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为了提升地理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互动学习:与同学进行地理知识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2.利用资源: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拓宽地理知识的学习渠道。

2024最新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最新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24最新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前言根据教育部《中学地理课程标准(2024年版)》,本课程标准旨在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课程性质1. 地理课程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时限性的特点。

2. 地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了解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增强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

三、课程内容1. 地球与地图:包括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地图阅读等知识。

2. 自然地理: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知识。

3.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知识。

4. 区域地理:包括国内、国外主要地理区域和地理单元的特征和差异。

5.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GPS、GIS等技术的应用。

四、教学建议1. 重视地理知识的教学,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应用。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实地考察等,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

5. 强化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五、评价与检测1. 地理课程评价应全面、多元,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2.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考查、作业、表现性评价等。

3. 注重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将地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纳入评价范畴。

4. 定期进行课程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六、实施与保障1. 加强地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中学地理教学导与记

中学地理教学导与记

浅谈中学地理教学的导与记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的地理学科,它以地理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其地位是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

为了使地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究教学艺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导语是新授的起点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新课的开路先锋。

因此上课时应重视导语,在初中地理序言“学习地理,认识人类之家”时,根据初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一些地理知识(或是社会中的地理内容),对地理知识并不陌生,但又有局限的特点,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脚踏大地,头顶蓝天,生活在地球上,你知道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为什么有月圆月缺?为什么我们这里冬天穿棉衣,而夏天穿单衣?美国、英国也是这样吗?这些问题都是在地理课上给大家讲述的。

我们地理还要讲很多有趣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知识。

”这样一开始学生对地理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效果较好。

在讲初中地理第七章《世界政区地图及分区》时,用的导语是:“同学们都爱看电视,爱看新闻联播,新闻联播时经常有一些国家领导人来我们国访问,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去世界上许多国家,我们国家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国际朋友?我们在电视里看到一些地方总是战火不熄,甚至发生流血,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这节课里我就告诉大家这些问题”。

2.地图是信息的载体在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

地图是一种信息载体,也是信息传递的工具,它可以把广大地区的地理事件呈现在人们眼前,使人一目了然,地理教学中地图运用十分广泛,地图与地理教学密不可分。

因此从初一开始,就有意识的教学生读图。

在讲第四章“气温和气温分布”这一节里,为了使学生达到能理解世界气温规律的教学目的,运用幻灯片告诉学生什么是等温线后,让学生勾出30℃、20℃、0℃、-10℃、-50℃等温线,从而总结出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摘要:课程教材改革,带动了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转变,也使地理教学多元化、创新化融入现代教育教学当中。

关键词:课程改革地理教学地理思维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地理原理中的规律性的知识来武装学生、学生掌握了规律,既可以发展智力,又可以提高能力。

这是因为智力的发展是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核心,思维能力的发展又突出表现在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上,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又以思维的条理性为依据,而思维的条理性又以规律性的知识为基础。

纵观近年高考文综试卷地理试题总体上看,地理试题基本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命题原则,注重对地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尤其突出对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如关于等值线问题、地形剖面图、地方时换算和昼夜长短时间的计算、大气层及气温变化、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行星风系模式、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理想大陆”自然带的模式、能源结构问题、世界著名海峡空间位置、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影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区位选择、文化扩散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或基本方法、技能。

突出以图表系统为背景,强调地理思维能力考查。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图表系统本身就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地理图表,不仅数量较多、信息量较大,同时还具有多数图像新颖、信息隐蔽的特点。

图表类型常见的如:坐标图、统计图表、示意图、日照图、区域图、等值线图、地形剖面图等,这些地理图表突出反映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显著特点,同时所设计问题的解答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的层次差异。

围绕现实问题,情境设置新颖,显现创新能力。

围绕某个中心问题(尤其社会生产或生活现实问题),以地理知识为载体和依托,以新情境为切入点展开设问,试题情境设置新颖独特,立意深刻,时代感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803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803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803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地理课程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地理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地球和人类社会的空间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从地理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和实施。

地理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地理实践应用。

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地球形状与结构、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地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地理实践应用部分包括地理信息技术、地理观测与实地考察、地理问题与决策等内容。

地理课程的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又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地理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

例如,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小组合作研究、教材阅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和主动参与度;采用地图阅读、实地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探究、游戏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主导者。

地理课程的评价体系应注意科学性和综合性。

评价体系既要注重知识的考查,又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可以采用传统的考试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情况、地理学科方法运用情况和地理实践能力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报告、地理论文写作、地理实践报告等方式,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评价体系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和学习的习惯。

总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实施,对于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注意地理课程的内容的实际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

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地理教学

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地理教学

浅议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地理教学我国的中学地理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教师队伍日益壮大,教师素质显著提高,教材建设不断加强,教学设备渐臻完善,教学改革也逐步深入,这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不少地区,产生了学生偏科厌“地”、家长冷眼看“地”、教师改行离“地”、领导投资易“地”的“地危机”,从而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不利于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为力图克服这一不良倾向,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理教育取得的成果,努力完成世纪之交中学地理教改的重大课题,笔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诸方面的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确保中学地理教学的正常进行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其宗旨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在我国目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作为非高考科目的地理教学,能否经受住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冲击,坚定努力地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彻于教学始终,这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是一场考验。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其优势地位是别的学科不可取代的。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应在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的前提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方面存在的突出性问题。

要督促学校严格按照中学课程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坚决制止有些学校滥砍、滥占、滥挤地理课时和压缩地理教学投入的不良倾向;要有效地制止中学地理教师的流失,稳定教师队伍;应迅速纠正少数学校对地理教师的不公正待遇,不得在评职、晋级、奖金、住房等方面人为地压低地理教师,而妨害他们的切身利益,也不能在业务进修、教学研讨、外出学习考察等方面,剥夺地理教师正当的工作权利。

作为直接耕耘于中学地理教育阵地的每一位成员,在目前“转轨”阶段地理教育所面临的困境面前,再不能永无休止地怨天尤人、消极悲观和无视现实地盲目抗争,也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所涉及的教育本身和社会各方面深层次的问题都完满解决后,来自然而然地走出困境,而是应当积极、理智且勇敢地闯出一条新路,首当其冲地从困境中“突围”出去。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特点教法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特点教法

浅谈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特点与教法摘要: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市场上出现了多个版本的初中地理教材。

本文主要探讨了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特点及在利用这个教材时所应采用的教法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湘教版特点教法一、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特点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无论是在内容编排还是形式结构方面都与以往所使用的教材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1.教材重新调整了初中地理的知识体系和编排结构(1)教材在知识体系上更加突出重点。

如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在进行知识内容的编排时,将国家地理放在第三章分7个小节做重点表述,而前面两章内容(大洲和地区)用了8个小节来表述。

这样的编排重点突出,条理清楚。

(2)从整体的编排结构来看,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大体是按“先总后分”的原则来编写的。

如初一上册讲的是全球地理知识,下册则是讲分区地理知识。

初二课本同样是按照这个原则编写的。

上册讲的是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及中国的区域差异,下册除了第一章讲述中国的主要产业外,以后各章都主要在讲述各省的地理知识。

2.小标题紧扣教材,突出醒目教材中的小标题紧扣教材,突出醒目,既抓住了课文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澳大利亚》一节,该节小标题“拥有一个大陆”“低平的地形”“古老的动物”……这些简短的小标题既高度概括了澳大利亚的地理状况,又有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丰富的图像内容,有助于教学读图是学生学习地理必备的技能,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增加了图表、漫画等内容,真正做到了图文并茂。

这些图表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培养识图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明显作用。

同时,地理漫画形象生动,进一步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与旧教材的地图内容相比,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地图内容更加突出教学重点,简化了地图信息,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

深入浅出初中地理教学

深入浅出初中地理教学

深入浅出初中地理教学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好重要性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知识面、提高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地理,学生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对地球的认识和关爱,培养正确的地理观念和科学的世界观。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地理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基本知识、地图的识别与使用、地形地貌、气候类型等。

2.自然地理: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

3.人文地理: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区域发展等。

4.世界地理: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国家地理特征。

5.中国地理:我国各省区的地理特征、民族团结、边疆地区等。

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2.培养地图意识,善于从地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如地理与数学、生物、历史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复习,巩固知识点。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地图学习法:通过绘制、分析地图,增强对地理空间概念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中国地形时,可以绘制地形分布图,标注各大山脉、河流的走向,加深记忆。

2.案例分析法:针对地理知识点,选择典型的地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如在学习农业地理时,可以选择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其区位因素。

3.联系实际法: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气候类型时,可以关注当地的气候特点,了解其对生活的影响。

中考备考技巧1.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2.做好笔记,整理易错题、典型题。

3.模拟考试,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节奏。

4.关注时事热点,联系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时间。

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疑问,增强理解。

八年级上下两册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下两册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上下两册地理知识点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是以现代地理学为基础,系统地研究地球表层及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地关系等内容的一门科学,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科的两个重要分支。

在八年级上下两册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大量的地理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综合梳理和总结。

一、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重点探究气候、水文、地貌、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1. 气候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天气的统计描述,包括温度、降水、风等多个方面。

其中,温度与纬度、海拔高度等密切相关,热带、温带、寒带是常见的气候带。

气候带之间的边界和气候区分在某些情况下难以确定,需要通过对风向、湿度、云量、降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合理的气候区划。

2. 水文水文是指研究地球上各种形式的水在空中、陆地和海洋中的循环、分配和影响的科学。

水循环是水文的重要内容,包括蒸发、降水、径流、渗透、蓄水等各个环节。

在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是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地貌地貌研究的是地球表层的形态和构造,土地利用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都与地貌形态有密切的关系。

常见的地貌类型有高山、平原、盆地、丘陵、河谷等多种形态,地貌形态和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4. 生态生态研究的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自然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是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

物种是指在自然界中具有特定形态、生态学习和基因构成的一群生物;群落是具有共同生态条件下的相互依存和协同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

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地理环境问题,重点探究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内容。

1. 人口人口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流动等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是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地理技能以及地理情感四个方面。

一、地理知识地理知识是地理素养的基础,包括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地理事实和地理原理等内容。

初中地理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使他们能够了解地球的构成、地貌特征、气候变化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地理思维地理思维是指学生通过研究地理知识,培养和发展地理思考、地理分析和地理判断等思维能力。

初中地理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问题解决和综合分析。

三、地理技能地理技能是指学生通过地理实践活动,掌握并运用地图阅读、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等技能。

初中地理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和地理报告等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四、地理情感地理情感是指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尊重和情感认同等方面的素质。

初中地理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关心、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欣赏、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培养良好的地理价值观和地理情感。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全面推进地理教育改革,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当代地理问题和发展趋势,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地理人才。

总之,中学地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思维、地理技能和地理情感四个方面。

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可以培养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地理基础。

参考文献:- (待添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

初中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新编各个版本的初中地理教科书,编写体系科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然而,作为非中考科目的初中地理,在教学实践中处境尴尬。

长期以来,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因此,如何进行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课题就摆到了每个地理教师的面前。

笔者认为,正视地理学科,进而转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有效地理学习的途径;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所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是关键。

本文将立足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有效地理教学。

一、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培养学科兴趣
现代地理学从德国“洪堡时代”到现在,只有两百年,学科研究范畴却变化很大,无论在自然还是人文方面,处处都有地理学。

它以各学科为基础,更在各学科之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诸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维系着全社会的发展。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到处是地理知识”,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再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五彩缤纷的生活方式有它特定的地理背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再到全球性的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这些关系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将在初中地理课上探讨。

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问题,解释困惑,这就是兴趣和动力的源泉。

二、正确认识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

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随之变化:“一标多本”取代“一纲多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

如八年级上下册讲授中国自然及分区地理,教材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学中则应有意识的充实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地理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改进地理教学效果是中学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教,“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校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美国一位教育家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诸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将以上方法落实到教学实践,要特别注意追求其有效性。

笔者认为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

古人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初中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如发挥文理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时事政治、数理知识等;发挥图文结合优势,展示地形图、政区图、绘制各种示意图、趣味读图等;发挥学用结合优势,制作地球仪、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天气现象等。

在地理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

课堂刚开始,教师如果运用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则很快被吸引,注意力将集中于课堂,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洞察学生心理,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适时引入课堂,并作适当铺开,并予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有助于其兴趣的维持;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回顾总结,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更持久。

当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

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是一种智慧,教师应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更要适时适度。

2.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

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启动思维,进而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

《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之以容,然后尽其声。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

探究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收集信息、寻求问题结论等一系列环节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学生则是探究的主体。

问题情境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强的心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的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想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

如在学习“太阳高度”时,设计如下问题:①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猜想)②一天中什么时段最热?(验证)③冷热取决于什么因素?(结论)上述三个问题从生活现象入手,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

学生经过猜想、验证过程,获得新知。

3.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所谓课堂气氛,主要是师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和社会氛围。

课堂气氛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态度。

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创设有利条件。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

芝加哥大学教授莱恩·艾斯奎斯认为,教学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边活动,不仅要看重结果,更要看重过程。

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无论怎样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

”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部驱动力。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期待或鼓励,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另外,开放性的答案能使学生人人都觉得“我能行”“我愿意尝试”,使学生感到教师对其信任与尊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经度变化规律”时,教师鼓励学生观察经度图,总结判断东、西经的方法。

有的学生说找零度经线;有的同学说在度数最小的那根经线上画“十”字,再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也有的同学观察得到:经度越向哪个方向变大,就是该方向上的经度。

每一种方法教师都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学生受到鼓舞,士气很高,学习效果好。

四、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古语说:“授
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

”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1.自学导读,有目的的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先阅读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做到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框架。

学生亦可针对疑难提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

2.图文结合,善用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

课堂上,教师运用地图教学,并且指导学生识图,将课文落实到图上,培养学生用图技能,使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地理知识更易理解掌握,也就更持久。

如在学习地图时,引导学生将启东市交通图、汇龙镇图进行比较,得出比例尺不同,内容详略不同的结论。

4.科学记忆
重要的地理知识,如名词、概念、规律和原理等,需要记忆。

教师引导学生科学记忆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

如谐音记忆、口诀记忆、歌诀记忆、首字记忆等等。

总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其探究问题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并且注重学法指导,促进其有效学习,直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党昉民《发挥主体作用改进地理学习》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4)
2.王彦丽《素质教育下的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