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作业报告-12.19

云计算作业报告-12.19
云计算作业报告-12.19

云安全报告

1.引言

云计算的目标是将各种共享的计算资源以服务的方式通过互联网交付给用户。云计算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步赢得了信息技术市场的认可,也在不知不觉中掀起一场IT 技术革命。云计算的显著优势包括:按需服务、高带宽网络接口、共享资源池、快速可伸缩性和服务可测量。

云计算通常涉及到动态可扩展性和虚拟化资源配置,同时还包括计算、软件、数据访问和存储服务等。在云计算这种服务模式下,终端用户甚至不知道为其提供服务的系统的物理地点或者系统的配置情况。云计算技术的复杂性以及与传统服务模式的巨大区别,导致安全问题成为云计算推广过程中受到关注的首要问题。

2.云安全概述

2.1云计算的演进

云计算是计算技术的逻辑演进。图2-1 展示了云计算和由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s)延伸成云服务提供商(CSPs)的模型。

图2-1云计算的演进

在开始阶段(ISP1.0),ISPs 对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因特网的访问,这些早期的ISPs 仅仅对用户和小型商户提供因特网连接,且一般是通过电话拨号服务的方式。随着连接到因特网逐渐变为一种商品,ISPs 寻求着有其他附加价值的服务,比如对邮箱服务器的连接(ISP2.0)。随着支持这种服务方式的基础设施和基于其服务的增多,迅速导致了专业设施的出现,我们称这些设施为搭配设施(ISP3.0)。

这些设施是电信和其他网络提供商以最低的花费及复杂性进行连接的一类数据中心[8]。它定位于使用网络、服务器及储存设施的用户。随着搭配设施的增多并变为一种商品,应用服务商(ASPs)随之产生(ISP4.0)。ASPs 主要对企业提供具有高附加价值的应用服务,且其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设施。

2.2 云计算概念

2007年底,IBM公司在其云计算计划中最早提出了云计算定义:按用户的需求建立可动态的部署、配置、取消服务的云计算平台,平台中的服务是可伸缩的,其可以是具体的服务器机群,也可以是另外一个云计算平台,通常一个通用的云计算平台包含存储设备、网络设备、计算设备、安全设备等,云计算平台提供“云应用”,用户通过租借和购买等方式,借助Internet 网络使用这些应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人们普遍把云计算理解为是由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发展而来的一种动态的易于扩展的通过高速互联网把数据处理过程传送给虚拟的计算机集群的计算方式。云计算基本原理是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拆分成无数个较小的程序,再交给由多台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云计算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大的安全可靠的数据储存能力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轻松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共享,同时它对用户终端设备的要求更低。云计算平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软件即服务(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将软件作为一种服务,为用户提供完整、可直接使用的应用程序,Google的Google Docs就是SaaS的典型应用;数据即服务(DaaS–Data as a Service):提供数据的存储和使用,典型的例子包括Amazon的S3 ;平台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通常指提供云应用的软件开发平台服务,Face2 book的应用平台功能和Salesforce的https://www.360docs.net/doc/0811763255.html,平台就是这种云计算的典型例子;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提供云应用使用的计算资源、内存资源和数据存储资源等;通信即服务(CaaS–Commu-nication as a Service),提供云应用使用的的电信、VPN 服务等;硬件即服务(HaaS–Hardware as a Service),提供云应用使用的具体不同类型硬件或者是虚拟主机等,典型的例子包括Amazon的EC2。目前,常见的云计算描述框架可缩写为“SPI”,这种缩写代表了云计算所提供的三种主要服务: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2.3 云计算关键组件

云计算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很多既存技术的结合。虽然这些技术都处于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为创造云计算系统而结合起来。处理器技术、虚拟技术、桌面储存及因特网宽带连接技术都推动了云计算的发展。1. 接入设备

云接入设备的范围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扩展,如今个人电脑、企业电脑、移动电话、定制手机设备、定制静态设备(比如冰箱)等都可以连接网络,这使得云接入的方式不断增加。

2. 浏览器和客户端

多设备用户现在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浏览器来使用信息。浏览器会变得越来越尖端,一些企业的应用软件比如SAP、Oracle,可以直接通过一个浏览器界面进行登录,这些界面应用程序简单、直观,大多数人对其非常熟悉且进行简单的引导就可以上手使用。

3. 高速的宽带连接

云计算设备的一个关键组件是宽带服务器,它是云计算连接组件的一种。宽带连接现如今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全球化大都市中。无孔不入的无线连接(如无线,蓝牙,WIMAX)都可作为云计算的连接资源。

4. 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组

基于云计算的服务需要数据中心和服务器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而且这些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要能够横跨多区域,并能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分布计算及服务运输。如今很多企业都显示出了计算能力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比如Google 连接了大量的便宜的服务器来进行强大的运算;亚马逊弹性云计算(EC2)通过为数据中心提供虚拟化来为所要求的服务提供虚拟应用;https://www.360docs.net/doc/0811763255.html, 将它的客户归为一个集群来为他们提供SaaS。

5. 储存设备

逐渐减少的费用和可灵活部署的特性改变了储存领域。混合-直接连接设备(DASA)已经被储存区域网络(SANs)代替,因为SANs 费用更低且允许更多的用户数量和更灵活的储存方式。

6. 虚拟化

虚拟化是云计算的基础技术平台,它改变了现代数据中心的外貌。这些虚拟化技术涉及到应用客体和终端用户的计算资源的抽象化(CPU,储存,网络,内存,应用程序组及数据库)。虚拟化技术提供一个可伸缩、共享的资源平台给用户们,使得多用户的商业云模式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他们为用户提供专供资源。站在企业的角度,虚拟化使数据中心的操作效率更高。如今,云企业在数据中心内以各种形式部署了虚拟化技术,包括OS(VMWare,Xen),储存虚拟平台(NAS,SAN),数据库虚拟平台,虚拟应用软件(Apache,tomcat,JBoss,Oracle App Sever,WebSphere)。从公共云的观点,虚拟化在虚拟服务的各层以共享资源出现(如OS,储存,数据库,应用程序)。Iaas 的提供者包括Amazon(EC2),ServePath (GoGrid),他们使得用户在公共云中运行各种操作系统的程序成为可能。Sun 公司为此雇佣了此类的虚拟厂家。

7. APIs

合适的应用程序接口(API)的发展是推动云计算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API通过启用能够进行自我配置的云计算资源和服务来授权用户,一个API 可表现为多种形式,从简单的URL 操作到高级的类SOA 程序模式。API 的发展有助于开发云计算的潜力和隐藏扩展现存IT 管理程序和云服务方面的复杂操作,比如AmazonEC2,Sun cloud,GoGrid 这些IaaS 云服务提供商(CSPs)提供的APIs 允许用户创建和管理云资源,如图2-3,这些资源包括计算、储存及网络资源,这种情况下,API 通过HTTP 来使用,GET,POST,PUT,DELETE 等指令也被调用。所有SaaS 开发者都需要熟悉具体的APIs 来扩展和管理SaaS 平台的软件模块,SaaS 不能提供除使用HTTP 和Web URL 的浏览器、脚本的基础接口外的APIs。如今,云用户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是每一个服务商只能有唯一的API,因此,云中的任何程序都很难进行移植,并且这些程序很难进行互操作(包括私有云),由于云中API 的唯一性,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数据库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其所进行研发和操作的平台。虽然现在并没有云API 标准,然而云服务商和用户团体正在推动其标准化的进程,其中一个成果是通用云接口(UCI),它试图创建一个开放、标准的云接口体系来统一各式各样的云APIs。UCI 论坛宣称他们的目标是设计一套独特的接口系统,它包括整个基础设施层。

3. 云安全需求分析

3.1 云安全视角

云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云计算中的安全需求散布在云计算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从单一的视角很难对云计算以及云计算中的安全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在调研国内外关于云计算的论述之后,我们认为,在分析评估一个云计算系统的安全需求和安全等级时,至少应当从以下几个维度的视角来进行考量,力求评价结果的全面客观。

角色划分

在一个典型的云计算安全模型中,至少具有以下三种必要角色:

1)云服务提供商:各种层次的云服务的提供者;

2)云用户:云服务的使用者,可以是个人或者机构,包括云中的开发者。

3)第三方审计者:可以对云计算中的云服务、信息系统的运维、云环境和运行安全等进行独立审计的实体。

在该种角色划分下,云计算中的涉及安全问题的事务依据其发生的位置归类如图3-1。

图3-1 云中角色与安全事务

3.2 系统架构

为了合理地组织、协调和管理云中的运算资源以向云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云服务提供商必须维护相应的系统组件。从云服务提供商对云的运维的角度,其所维护的云端可划分为从底向上的三个层次:物理资源层、资源抽象和控制层以及服务层。

图3- 2 从上述三个层次出发,以云提供商系统运维的视角,对云计算的安全需求进行归纳。

图3-2 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安全模型

3.3 服务层次

在SaaS 层,用户使用的服务主要是应用软件,这些应用软件通常以托管服务的形式发布,用户通过与云提供商之间的网络连接接入服务。典型的应用如谷歌文档(Google Docs)。在这一层次,用户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登录安全、访问控制、数据与隐私保护等等。

在PaaS 层,用户使用云提供商提供的开发工具和运行资源,开发、测试、部署和管理应用软件,用户开发的应用软件运行在云中。典型的PaaS 平台如Salesforce 公司的https://www.360docs.net/doc/0811763255.html,平台。PaaS 的用户主要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安全设计、安全编程、安全测试和安全发布。

用户在IaaS 层可以使用云提供商提供的各种基础计算资源,例如虚拟机、支持网络接口的存储器、网络架构等等。典型的IaaS 如Amazon 公司的S3 和EC2。IaaS 用户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包括:存储安全、数据完整性、冗余备份和审计计费安全等等。

4. 云安全具体策略

4.1基础设施安全

(1)基础设施安全:云计算中一些与基础设备相关的安全,包含由硬件设备实现的安全以及由相关的软件系统实现的安全。

(2)系统安全:主要包括系统用户身份管理,密钥管理。

(3)网络安全:网络是整个云计算体系的通信基础。采用入侵检测和DOS防御等技术保护网络安全。

4.2虚拟化安全

(1)虚拟防火墙:主要对应用系统间流量进行限制。

(2)虚拟机安全管理:对虚拟机本身安全进行管理。

(3)虚拟机隔离:防止虚拟机间的信息泄露,还包括内存,共享存储空间,共享数据间的隔离。

(4)虚拟机漏洞管理:对虚拟机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有统一的管理措施。

4.3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主要为云计算中存储的数据提供安全保证,由于IaaS平台以基础设施的形式提供服务,主要由用户管理数据,涉及公共存储的数据较少,数据安全主要集中在PaaS平台和SaaS平台。

(1)加密解密: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加解密服务,并在速度方面加以考虑。(2)密钥管理:随着加密解密而产生的密钥面临着管理和保密等问题。

(3)传输安全:可采用SSL等方式保证。

(4)访问控制:用户信息等数据的访问控制。

4.4服务安全

云计算以服务的方式向用户提供资源,服务安全成为最主要的安全问题,同数据安全一样,服务安全在PaaS平台和SaaS平台更为明显

(1)安全单点登录(SSO):单点登录能有效解决不重新认证情况下访问多个服务的问题,但其安全也是服务安全所必需考虑的。

(2)数字签名:利用数字签名,特别是XML数字签名来保证服务消息的完整性。

(3)信任模型:根据云计算用户的操作历史,借鉴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信任关系,建立服务能够安全地进行互操作的信任模型。

(4)身份认证:对云计算的用户采用静态密码、动态密码、证书等身份认证技术。

4.5其他安全

云计算应用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涉及到种类繁多,与应用相关的其他安全因应用不同而可能不同,但大体上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程序安全:部署在云计算中的各类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或系统可能存

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类安全问题在SaaS平台中可能广泛存在。

(2)安全API接口:包含API自身漏洞、超级API导致非法访问资源、以及警惕API上的第三方插件等。在PaaS和SaaS平台中都可能广泛存在此类安全隐患。(3)安全开发环境:在PaaS和SaaS平台,特别是PaaS平台,可能存在开发环境自身的安全漏洞,由开发环境暴露的虚拟机安全等导致。

5. 结语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数据流量的爆炸式上升,传统网络储存中心的成本直线上升,再加之对高速运算的需求,如今已经由以设备为主的时代过渡为以网络为主的时代,这给了以一系列相互关联且进行虚拟化的计算机组成云计算系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缺乏标准和技术不成熟给云计算发来了相当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分别从从IaaS、SaaS和PaaS构架中讨论了云计算认证、数据、储存、应用、虚拟技术、访问、安全补丁和事后响应等方面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分别从服务商和用户的角度对云框架安全责任进行了分析。具体工作如下:

1. 详细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发展和关键技术。

2. 从各个层次总结了云计算所面临的主流安全问题,并研究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当前,信息安全技术已被美国等发达国家所垄断,全球真正有实力研发、提

供“云计算”,并对其制定安全策略的企业只有微软、IBM、亚马逊、雅虎、歌谷等少数IT巨头,我国在技术上缺乏主导权。为提升我国在此方面的影响力,本

文跟随导师课题,分别从IaaS、SaaS和PaaS三种模型和服务商、用户的角度,分析了云计算服务网络、数据和管理等方面的各种风险,并对传统的分布式计算和专门针对云威胁而产生的安全工具和策略做了总结,研发了一套动态加密认证系统,可有效的防治黑客窃取和破解用户证书信息。对于云专业研究者来说,本文对规划设计云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云计算的可用性和稳定性,提高企业采用云计算框架时原有IT设施的利用率具有很大参考价值。

6. 参考文献

[1] John Gantz and David Reinsel, Extracting Value from Chaos Sponsored by EMC Corporation, June 2011

[2] Jean Bozman, As Cloud Computing Matures, Customers Focus on Security, Availability and Management, July 02, 2012

[3] Mahima Joshi, Yudhveer Singh Moudgil, SECURE CLOUD STORAGE, Oct-Nov 2011

[4] Phil Hochmuth, Christian A. Christiansen, Sally Hudson, Charles J. Kolodgy, John Grady, Worldwide Cloud Security 2011–2015 Forecast: A Comprehensive Look at the Cloud/Security Ecosystem, 2011 IDC

[5] Assessing the Security Risks of Cloud ComputingJay Heiser and Mark Nicolett 3 June 2008.

[6].浅谈云计算的安全隐患及防护策略薄明霞2011 信息安全与技术

[7].基于云的安全防御端系统研究与实现刘可2011 计算机安全

[8]云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策略李振汕2012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9]云计算时代的信息安全防护方案设计研究李彦宾2011 信息网络安全

[10]浅析云计算时代的云安全林文涛2010 商情

[11]Reference deployment models for eliminating user concerns on cloud security. Zhao, Gansen;Rong, Chunming;Jaatun, Martin;Sandnes, Frode 2012 Journal of Supercomputing

[12]Qualys Stock Pops As Cloud Security Firm Makes IPO. PETE BARLAS 2012

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13]Cloud security registry slow to catch on. Butler, Brandon 2012 Network World

[14]Don't Trust cloud security. Davis, Michael A. 2012 Informationweek

[15]What's Special about Cloud Security? Mell, Peter 2012 IT Professional

[16]褚诚云. 云安全:云计算的安全风险、模型和策略[J]. 程序员,2010,(5).

[17]趋势―云安全‖为电力用户提供从内到外的安全——趋势科技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护方案使网络更加稳定、更加安全[J]. 电力信息化,2009,(3).

[18] 如何保障―企业私有云―系统? 云管理与云安全[N]. 计算机世界,2011-07-25(014).

[19]电脑商报记者张戈. 从云安全到安全云[N]. 电脑商报,2011-02-28(026).

[20]小谢. 云系统、云平台和云安全是焦点[N]. 电脑报,2010-01-11(001).

[21]Geambasu R ,Gribbles S ,Levy H ,Washington U . CloudViews :Communal Data Sharing in Public Clouds .Retrieved October 15 ,2009 .Hot Cloud;

[22]Shubhashis Sengupta ,Vikrant Kaulgud ,Vibhu Saujanya Sharma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 Tren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2011 .IEEE;

[23]Gartner Data Quest Forecast on Public Cloud Services DocID G0*******, June 2, 2010;

[24]Gellman R .Privacy in the Cloud :Risks to Privacy and Confidentiality in Cloud Computing .Technical Report prepared for World Privacy Forum .2009;

[25]L Wang et al ,Scientific Cloud Computing :Early Definition and Experience .2008 .IEEE;

[26]马晓亭,陈臣. 云安全2.0技术体系下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安全威胁与对策研究[J]. 现代情报,2011,(3).

[27]祝国辉. 云安全:从―杀毒‖向―安全防御‖转型[J].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24).

[28]王汝林:发展云计算必须高度重视―云安全‖[J]. 信息系统工程,2011,(3).

[29]袁伟伟. ―云安全‖为数字化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保驾护航[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3).

[30]徐刚. 云计算与云安全[J].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Z1).

[31]J Urquhart .The Biggest Cloud Computing Issue of 2009 is Trust .C-Net News ,7 Jan 2009 ;

[32]J B Horrigan .Cloud Computing Gains in Currency .12 Spet 2008;

[33]S Singh .Different Cloud Computing Standards a Huge Challenge .The Economictimes .4 June 2009;

[34]Jensheng Wang ,Chehung Liu ,Grace TR Lin .How to Manage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Cloud Computing .2011 .IEEE;

[35]Micah Sherr ,William R.Marczak ,Zhuoyao Zhang .Towards a Data-centricView of Cloud Security ;

[36]李新苗. 大云计划即将推出新版云安全仍是最大落地障碍[J]. 通信世界,2010,(14).

[37]陈运红. 软件与服务行业:云安全,无处不在的信息安全[J]. 股市动态分析,2010,(16).

[38]张春红,王军,肖庆,赵庆明. 云安全对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影响[J]. 四

川图书馆学报,2010,(3).

[39]张艾斌. 云计算模式与云安全问题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6).

[40]黄海峰. 云安全两方面保障企业内网安全[J]. 通信世界,2010,(31).

[41]江民打造―云安全‖+―沙盒‖双重安全保障体系[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1).

[42]李伟,李成坤. 透过―云安全‖看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J]. 硅谷,2009,(3).

[43]从云计算到云安全[J]. 信息系统工程,2009,(1).

[44]―云安全‖真的安全吗[J]. 中国传媒科技,2009,(2).

[45]王盘岗. 互联网安全危机下的云安全[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2).

[46]Minqi Zhou ,Rong Zhang ,Wei Xie ,Weining Qian ,Aoying Zhou .Security and Privacy in Cloud Computing :A Survey .2010.IEEE;

[47]Wang Junjie ,Mu Sen .Security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loud Computing. 2011.IEEE;

[48]Ramgovind S ,Eloff MM ,Smith E.The Management of Security in Cloud Computing. 2010.IEEE;

[49]Wenchao Zhou ,Micah Sherr ,William R.Marczak ,Zhuoyao Zhang .Towards a Data-centricView of Cloud Security ;

[50] Vikrant Kaulgud ,Vibhu Saujanya Sharma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 Tren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2011 .IEEE;

有关云计算的发展调研报告

有关云计算的发展调研报告 题目:有关云计算的发展调研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 2014年6月26日

目录 一、摘要 (3) 二、云计算引言 (3) 1.1云计算定义 (3) 1.2云计算的特点 (4) 1.3云计算的分类 (5) 1.4云计算的产生背景 (6) 三、云计算发展现状 2.1计算机模式的发展 (6) 2.2云计算发展现状 (8)

4、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3.1云物联 ······························· (9) 3.2云游戏 ······························· (9) 3.3云教育 ······························· (9) 3.4云会议 ······························· (10) 3.5云安全 ······························· (10) 3.6云存储 ······························· (11) 五、调研小结 (11)

云计算的发展调研报告 摘要 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作是第三次IT浪潮,是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的研究将带来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目前,我国的云计算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有关云计算的相关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这种计算技术使得在后端规模庞大和高自动化的云计算中心的支持下,每一个人,只要接入互联网,就能方便的访问各种基于云的应用和信息。 本报告主要对云计算技术在云计算平台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开展研究,阐述了云计算的基本原理、诞生背景、发展过程、相关云技术以及其发展趋势等;概括分析了云计算中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的概念、技术层次、储存服务、安全性等,并在最后进行了总结。 第一章引言 云计算是当前较为热门的词汇,各大IT业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云计 算的发展,从而为企业提供便捷的“云服务”,那么什么是云计算呢? 1.1云计算定义 云就是Internet,人们将提供资源的网络称为“云”,云计算是一种通过Internet用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的可伸缩的虚拟化的资源的计算模式,是一种

教育云平台测试报告

教育云平台测试报告 国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6月

目录

1.概要 1.1. 编写目的 为了使虚拟实验室系统的功能、性能符合用户相关需求,确保项目竣工后,系统能够达到正常运行而进行的测试。通过此报告,读者可以了解到此系统在实验环境下的功能、性能情况。 1.2. 项目背景 教育云虚拟实验室,由国腾实业集团云计算研究中心创智云提供虚拟硬件支持,由云应用开发小组负责开发,其目的在于解决上机实验中遇到的环境、数据管理等各种问题。 本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1. 老师管理实验及学生参与实验; 2. 创智云平台对镜像及虚拟机的管理; 1.3. 测试对象 ●教育云平台虚拟实验室系统 1.4. 测试阶段 ●系统测试 1.5. 测试依据 ●虚拟实验室用户需求 ●虚拟实验室概要设计 ●虚拟实验室详细设计

2.测试概要 2.1. 总体评价 本次测试共发现BUG数25个,无致命级BUG。系统目前未关闭的BUG共2个,严重级别缺陷,总体评价:良好。 ?功能评价 虚拟实验室管理系统功能实现情况:良好。 本系统完成了人员、班级、课程管理;实现了实验环境自动、批量创建、删除功能;老师可以通过此系统轻松地完成实验创建、分配、监控,实时查看每个参与实验的同学的实验状况,并予以及时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参与实验同学可以登录虚拟实验管理系统轻松获取到实验所需资料。经过测试人员多轮测试,目前虚拟实验室管理系统各个功能正常,符合用户需求和软件设计要求。 ?可靠性测试 系统长时间运行时表现良好,资源消耗情况合理。没有出现资源竞争和资源枯竭的现象。 10个用户并发执行各种操作,系统持续运行12小时,系统运行依旧正常。 ?易用性测试 虚拟实验管理系统易用性良好,此系统界面布局合理、文字描述清晰、准确、易理解。 2.2. 缺陷分析 ?虚拟实验室系统缺陷统计

文献检索报告

检索报告 2012级信工院系专业学号 姓名 成绩

一检索课题概况 (一)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题名) 计算机元数据的数据清洗 Cleanning data for the metadata of computer (二)检索课题研究现状 在构建机构知识库时,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将收割的临时元数据仓储中的DC(Dublin core)元数据进行规范化,并将规范后的元数据写入DC元数据中心。由于这些元数据来自不同的加工单位,存在录入错误、语义表示不一致、拼写错误和记录重复等情况,数据质量差异大,尤其是重复记录信息严重,影响查全率和查准率,所以,在元数据导入数据中心前,需要对元数据进行清洗。国外对数据清洗的研究最早出现在美国,是从对全 美的社会保险号错误的纠正开始口]。美国信息业和商业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对数据清洗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检测并消除数据异常、检测并消除近似重复记录、数据的集成、特定领域的数据清洗四个方面。国内对数据清洗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直接针对数据清洗,特别是针对中文数据清洗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大多是在数据仓库、决策支持、数据挖掘研究中,对其作一些比较简单的阐述。银行、保险和证券等对客户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的行业,都在做各自的客户数据的清洗工作,针对各自具体应用而开发软件,而很少有理论性的成果见诸于报道。 (三)总体检索思路 计算机元数据的数据清洗工作是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的课题,许多行业和领域如保险、证券、银行、图书馆都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本课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文件检索、情报学等等。国内外数据清洗技术发展都很迅速,所以需要检索的文献包括国内外从2001-2012年的各种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会议论文、国内外专利文献等等,文献语种主要是中文和英文。

云计算调研报告

云计算调研报告

目录 1 概述 (5) 1.1 编写目的 (5) 1.2 研究方法 (5) 1.3 内容概述 (5) 2 云计算的产生 (5) 2.1 云计算的由来 (5) 2.2 云计算的发展动因 (6) 2.2.1 经济驱动 (6) 2.2.2 技术驱动 (8) 2.3 不同视角下的云计算 (9) 2.3.1 用户视角 (9) 2.3.2 业务视角 (9) 2.3.3 技术视角 (10) 3 云计算的现状 (10) 3.1 云计算参与者 (10) 3.1.1 政府 (10) 3.1.2 组织机构 (11) 3.1.3 服务提供商 (12) 3.1.4 软件提供商 (14) 3.1.5 设备提供商 (15) 3.1.6 系统集成商 (16)

3.1.7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16) 3.2 云计算产品 (17) 4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20) 4.1 云计算的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21) 4.2 云计算将形成统一的平台和标准 (21) 4.3 市场规模预测 (22) 4.4 云计算时代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趋势 (23) 4.5 云计算推动瘦客户机市场高速发展 (24) 4.6 中国软件即服务市场规模预测 (26) 4.7 云计算技术应用前景 (28) 4.7.1 公用/效用计算 (28) 4.7.2 海量数据挖掘 (29) 4.7.3 云计算与物联网 (29) 4.8 云计算的机遇和挑战 (30) 5 云计算关键技术 (32) 5.1 编程模型 (32) 5.2 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 (32) 5.3 海量数据管理技术 (33) 5.4 虚拟化技术 (34) 5.5 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 (34) 5.6 分布式文件系统 (35) 5.7 分布式数据库 (35)

2018年云计算之PaaS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云计算之PaaS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目录 一、PaaS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6) 二、PaaS的概念、分类和技术演进 (8) 1、PaaS的概念和分类 (8) 2、从云计算技术看高控制PaaS的发展 (11) 3、企业向云架构升级促进PaaS发展 (14) 三、PaaS的需求侧分析 (18) 1、从企业规模看PaaS需求 (19) 2、从云计算的渗透阶段看PaaS的需求 (21) 3、从服务对象看PaaS的需求变化 (24) 四、PaaS的供给侧分析 (26) 1、公有云PaaS:IaaS和SaaS公司的战略重点 (26) IaaS→PaaS:多云时代,PaaS是IaaS提升客户粘性的主要方式27 SaaS→PaaS:由点及面,突破客户瓶颈31 公有云PaaS竞争力的评判指标34 2、混合云PaaS: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36) 混合云的发展背景36 PaaS助力应用上云37 3、专业型PaaS或行业PaaS:服务于应用 (39) 五、国内PaaS的发展现状 (40) 1、国内企业的PaaS平台介绍 (40) 用友Iuap平台:逐步构建生态41 金蝶云苍穹:助力公司走向大客户市场43 广联达BIMFACE·:打造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平台商43 科大讯飞:开发平台分发AI能力45 2、投资建议 (46) 风险提示 (46)

图表目录 表1:PaaS厂商的分布情况 (8) 表2:PaaS解决的问题 (8) 表3:高效能PaaS和高控制PaaS的比较 (10) 表4:云计算技术和模式不断升级,以应用为基础提供能力服务 (12) 表5:用友定义的企业前中后台 (17) 表6:不同规模的企业对PaaS产品的需求特点 (19) 表7:美国企业分布:中小型企业员工规模占比54%,大型企业占比46% (20) 表8:全球云计算渗透分成两个阶段,第二阶段核心价值点发生变化 (21) 表9:Salesforce的大客户收入占比提升 (23) 表10:微软的主要PaaS平台汇总 (30) 表11:仅IaaS层的全球市场份额 (30) 表12:Salesforce的PaaS产品 (32) 表13:Salesforce的PaaS平台为合作伙伴带来新增效率和新增收入 (35) 表14:部门PaaS平台的部分数据展示 (35) 表15:混合云IaaS层参与方 (36) 表16:专业型和行业型PaaS (39) 表17:国内具备PaaS业务的上市公司汇总 (40) 表18:用友网络云平台的数据情况 (42) 表19:讯飞开放平台的数据情况 (45) 图1:PaaS提供各类支撑平台,属于应用开发环境 (6) 图2:Gartner对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的预测(单位:十亿美元) (6) 图3:统一的开发PaaS架构和平台可以管理底层云资源和上层应用 (7) 图4:PaaS战略地位高,厂商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7) 图5:PaaS大幅提升IT生产力 (9) 图6:高效能PaaS大幅节省开发时间 (10) 图7:高效能PaaS更接近SaaS层,高控制PaaS更接近IaaS层 (11) 图8:云计算技术不断演化 (12) 图9:虚拟化和容器比较 (13) 图10:广义的PaaS是IaaS和SaaS的中间层,狭义的PaaS包括容器、应用平台和FaaS (14) 图11:根据抽样调查,Serverless和容器的采用率增速较快 (14) 图12:云计算时代,企业IT架构发生深刻变化 (14) 图13:软件开发模式逐步变化 (15)

全球和中国云计算市场分析报告

全球和中国云计算市场分析报告 分析爱好者 百家号18-12-0813:31 一直对云计算市场比较感兴趣,正好有时间从网上搜集了一些资料,整理成一份PPT,内容主要包含:云计算发展史,全球和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与分类,公有云分析——IaaS、PaaS、SaaS与细分行业。对于厂家的分析略显薄弱,后续有时间会重点把每个厂家的优劣势对比出来。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按是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机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要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它设备。云计算依赖资源的共享以达成规模经济,类似基础设施(如电力站网)。 ——————维基百科

根据美国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的云计算市场份额报告,2017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达到2,602亿美金,其中公有云市场1,535亿美金,占比59%;预计2018年突破3,000亿达到3,058亿美金,其中共有云市场达1,864亿美金,占比61%。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18年云计算白皮书》,2018年中国云计算市场预计达到907亿人民币,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383亿人民币,占比42%,预计2021年云计算市场将达到1,858亿人民币,公有云903亿人民币占比49%,公有云三年复合增长率33%。 IDC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公有云市场总体保持高达41.0%的增速,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将是PaaS,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55.7%;

云计算专业调研报告精编版

云计算专业调研报告精 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计算机系专业调研报告 题目:云计算专业调研报告 调研单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专业:云计算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06 月 05日 目录

云计算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信息 1. 调研目的 对云计算行业进行初步的了解 2. 调研时间 2015年6月3日 3. 调研对象 云计算行业 4. 调研方法 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二. 当前应用情况 1. 应用领域 云计算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协作工具:个人、家庭、组织、社会通过“云”进行协同工作,实现同步处理或接续。例如:科研:地震监测、海洋信息监控、天文信息计算处理等;医学:DNA信息分析、海量病历存储分析、医疗影像处理等;网络安全:病毒库存储、垃圾邮件屏蔽等;图形和图像处理:动画素材存储分析、高仿真动画制作、图片检索等;互联网:Email服务、在线实时翻译、网络检索服务等;服务平台:为需要大规模计算或存储时的各种应用或开发提供虚拟化的资源服务,不同的使用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创新基地:为用户提供API,鼓励用户进行创新尝试,不断涌现新的应用或服务。 2. 产业现状 自亚马逊EC2产品和Google-IBM并行计算项目提出云计算以来,从技术供应商到软件服务提供商纷纷推出披着“云计算”外衣的各式产品与服务,其中不乏炒作概念、混水摸鱼之辈。总的来看,云计算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业务种类还比较单一。目前,提供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的公司主要来自北美特别是美国。 Amazon:最早提供远程云计算平台服务的公司,云计算平台称为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用户租用的是虚拟的计算能力,简化了计费方式。在弹性计算云中,提供了三种不同能力的虚拟机实例,

2015年度云计算使用调查报告

2015年度云计算使用调查报告 2015年度云计算使用调查报告 1 摘要 2015年1月,RightScale调查了930个来自不同行业和组织的专业人员,对他们关于采用云计算的观点作了汇总。2015年度云计算使用调查报告的关键发现有: Cloud是即成事实,并且混合云是一个用户首选的策略93%调查的组织已经在IaaS上运行应用或者正在评估IaaS 相对于2014年74%的比例,82%的企业已经有了混合云的策略 公有云的使用比例领先,但私有云承载了更多的应用 88%的组织正在使用公有云,而63%在使用私有云13%的企业在公有云上运行了超过1000个VM,而22%的企业在私有云上云心过了超过1000个VM; 企业向云端迁移还有更大的空间 68%的企业仅仅在云上运行不到1/5的应用;55%的企业证实很大部分关键业务并没有运行在云上,但是这些应用都已经采用了Cloud-Friendly的架构 企业的核心IT团队是云服务的关键力量 62%的企业证实他们的核心IT团队是做出云端采购决定的主要力量;43%的IT团队在提供一个自服务门户来提供对云端服务的访问,而41%的企业正在考虑开发一个门户;

DevOps在上升;Docker开始起飞 66%的被访者已经采用了DevOps,而采用的企业达到了71%;Chef和Puppet的使用分别为28%和24%;Docker,在第一年,已经有13%的组织在使用,35%的组织在考虑使用; AWS继续领跑公有云,Azure则在企业得到了不错的进展57%的被访者采用了AWS,而Azure比例从2014年的6%增长到12%;企业受访者中,相对于AWS的50%采用比例,有19%采用了Azure IaaS;紧接AWS和Azure之后,有10%的企业采用了vCloud Air(译者注:VMWare的混合云); 2015年私有云进展缓慢 VMWare vSphere继续领跑,有53%的企业受访者用其作为私有云;2015年企业使用OpenStack得到了3%的增长(已经是最大的增长了);Azure Pack在推出的第一年取得了11%企业的有力支持; 2 方法介绍 2015 年1月,RightScale进行了每年一度的云计算使用情况的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领域的组织的专业人员,对他们采用云基础架构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930个受访者级别从技术主管、经理到实践者,代表的组织也涵盖了不同的规模以及不同的行业。受访者代表的公司来自不同的云领域,包括 RightScale的用户(24%)和非用户(76%)。他们的回答为当前云的使用状况提供了详尽的信息。

云计算实验报告

云计算原理课程 期末实践报告 题目:Linux集群、MapReduce和 CloudSim实践 成绩: 学号: 姓名:罗滔 登录邮箱: 任课老师:许娟 2016年11月12日 目录 实验一:AWS身份与访问管理(P2~P11)实验二:AmazonRelationalDatabaseService(P11~P20)实验三:Hadoop实验报告(P21~)

AWS管理控制台 使用qwikLABS登录AWS管理控制台 6.在AWS管理控制台中,单击【服务/Services】,然后单击【IAM或身份与访问管理/ IAMorIdentity&AccessManagement】。 7.在IAM控制台的左侧面板中,单击【用户/Users】。 8.找到“userone”,然后单击其名称以显示有关该用户的详细信息。在用户详细信息中,找到有关该用户的以下三方面的信息: a.已向该用户分配了一个密码 b.该用户不属于任何组 c.目前没有任何策略与该用户关联(“附加到”该用户)

9.现在,单击左侧导航窗格中的【组/Groups】。 本实验的CloudFormation模板还创建了三个组。在IAM控制台中的【用户/Users】仪表板中可以看到, 自动化CloudFormation脚本在创建这些组时为其提供了唯一的名称。这些唯一名称包含以下字符串: “EC2support” “EC2admin” “S3admin” 完整组名的格式如下所示: EC2support--GA9LGREA7X4S 从现在开始,我们在本实验中将使用上面这些简写名称来指代这些组。您可以在【组/Groups】仪表板中搜 索子字符串,以便为后续实验操作确定正确的组。 10.单击“EC2support”对应的组名。其格式应与上面的类似。

云计算安全挑战与实践

引言 云计算作为一种计算模式,其核心理念是资源租用、应用托管和服务外包。在云计算环境下,IT领域的按需服务得到了真正的体现。高德纳(Gartner)公司在2011年1月发布的《IT行业十大战略技术报告》中将云计算技术列为十大战略技术之首。最近,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需要促进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云计算在提供方便易用与低成本特性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安全问题首当其冲。高德纳公司于2010年4月给出的调查报告指出:安全与隐私成为人们对云计算最为担心的问题。然而,目前主流云提供商为租户提供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手段还非常有限。例如,著名的亚马逊云服务AWS(Amazon web services)的2010年租户协议就明确指出亚马逊并不能保证租户数据的安全性。 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云计算本身以下5个特征引起的: 服务外包和基础设施公有化在云计算环境下,租户的应用模式是服务外包,数据交由云端管理。这种基础设施公有化特征使得租户无法对云端资源像在本地一样直接进行管理。 超大规模、多租户资源共享平台中实体数量庞大,实体间关系复杂,不同租户乃至竞争对手的数据经常存放于云端同一存储设备或在同一主机上进行处理。云平台的这种多租户资源共享特征增加了安全控制的难度。 云计算环境的动态复杂性多层次服务模式,如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和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以及租户执行环境的动态定制和更新带来了云计算环境中服务组件的多样性和动态性,其可信程度难以预计,使得云平台的安全很难保证; 云平台资源的高度集中性云计算模式使得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少数服务提供商手中,平台中聚集了更多有价值的租户私有信息,从而使得云平台成为了众多攻击者的众矢之的,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风险; 云平台的开放性云平台常采用流行的虚拟化管理软件,如VMWare、Xen、KVM等进行构建,这些软件常有安全漏洞被发布;另外,在IaaS模式下,云平台的开放性允许用户部署自己的软件,众多存在不可预计的安全漏洞的软件使得云平台的安全风险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云计算环境的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根据木桶原理,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整个系统中最弱的一环。针对一个方面、采取单一手段开展研究,无法真正解决云计算环境的安全问题。云计算的安全需要从整个系统的安全出发进行考虑。 国内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云计算安全邹德清 金 海 羌卫中 徐 鹏 华中科技大学 云计算安全挑战与实践关键词:云计算 安全 可信执行环境 服务容错

Hadoop云计算平台实验报告V1.1

Hadoop云计算平台实验报告V1.1

目录 1实验目标 (3) 2实验原理 (4) 2.1H ADOOP工作原理 (4) 2.2实验设计 (6) 2.2.1可扩展性 (6) 2.2.2稳定性 (7) 2.2.3可靠性 (7) 3实验过程 (9) 3.1实验环境 (9) 3.1.1安装Linux操作系统 (10) 3.1.2安装Java开发环境 (14) 3.1.3安装SSH (15) 3.1.4配置网络 (15) 3.1.5创建SSH密钥安全联机 (19) 3.1.6配置Hadoop云计算系统 (19) 3.1.7配置Slaves节点 (23) 3.1.8格式化Hadoop系统 (23) 3.1.9启动Hadoop集群 (23) 3.22.实验过程 (25) 3.2.1可扩展性 (25) 3.2.1.1动态扩展 (25) 3.2.1.2动态缩减 (27) 3.2.2稳定性 (28) 3.2.3可靠性 (31) 3.2.4MapReduce词频统计测试 (32) 4实验总结 (35)

1. 掌握Hadoop安装过程 2. 理解Hadoop工作原理 3. 测试Hadoop系统的可扩展性 4. 测试Hadoop系统的稳定性 5. 测试Hadoop系统的可靠性

2.1Hadoop工作原理 Hadoop是Apache开源组织的一个分布式计算框架,可以在大量廉价的硬件设备组成集群上运行应用程序,为应用程序提供一组稳定可靠的接口,旨在构建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扩展性的分布式系统。Hadoop框架中最核心的设计就是:MapReduce和HDFS。MapReduce 的思想是由Google的一篇论文所提及而被广为流传的,简单的一句话解释MapReduce就是“任务的分解与结果的汇总”。HDFS是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的缩写,为分布式计算、存储提供了底层支持。 HDFS采用C/S架构,对外部客户机而言,HDFS就像一个传统的分级文件系统。可以对文件执行创建、删除、重命名或者移动等操作。HDFS中有三种角色:客户端、NameNode和DataNode。HDFS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 NameNode是一个中心服务器,存放着文件的元数据信息,它负责管理文件系统的名字空间以及客户端对文件的访问。DataNode节点负责管理它所在节点上的存储。NameNode对外暴露了文件系统的名字空间,用户能够以文件的形式在上面存储数据。从内部看,文件被分成一个或多个数据块,这些块存储在一组DataNode上,HDFS通过块的划分降低了文件存储的粒度,通过多副本技术和数据校验技术提高了数据的高可靠性。NameNode执行文件系统的名字空间操作,比如打开、关闭、重命名文件或目录。它也负责确定数据块到具体DataNode节点的映射。DataNode负责存放数据块和处理文件系统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在NameNode的统一调度下进行数据块的创建、删除和复制。

云计算 云基地调研报告

北京云基地调研报告 云计算简史 著名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Turing Award) 得主麦卡锡(John McCarthy,1927-) 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思考过这 个问题。1961 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MIT) 的百年纪念活动中做了一个演讲。在那次演讲中,他提出了象使用其它资源一样使用计算资源的想法,这就是时下IT 界的时髦术语“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的核心想法。云计算中的这个“云”字虽然是后人所用的词汇,但却颇有历史渊源。早年的电信技术人员在画电话网络的示意图时,一涉及到不必交待细节的部分,就会画一团“云”来搪塞。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人员将这一偷懒的传统发扬光大,就成为了云计算中的这个“云”字,它泛指互联网上的某些“云深不知处”的部分,是云计算中“计算”的实现场所。而云计算中的这个“计算”也是泛指,它几乎涵盖了计算机所能提供的一切资源。麦卡锡的这种想法在提出之初曾经风靡过一阵,但真正的实现却是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上世纪末。这其中一家具有先驱意义的公司是甲骨文(Oracle) 前执行官贝尼奥夫(Marc Benioff, 1964-) 创立的Salesforce公司。1999 年,这家公司开始将一种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很多用户在使用这项服务后提出了购买软件的意向,该公司却死活

不干,坚持只作为服务提供,这是云计算的一种典型模式,叫做“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简称SaaS)。这种模式的另一个例子,是我们熟悉的网络电子邮箱(因此读者哪怕是第一次听到“云计算”这个术语,也不必有陌生感,因为您多半已是它的老客户了)。除了“软件即服务”外,云计算还有其它几种典型模式,比如向用户提供开发平台的“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简称PaaS),其典型例子是谷歌公司(Google) 的应用程序引擎(Google App Engine),它能让用户创建自己的网络程序。还有一种模式更彻底,干脆向用户提供虚拟硬件,叫做“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简称IaaS),其典型例子是亚马逊公司(Amazon) 的弹性计算云(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简称EC2),它向用户提供虚拟主机,用户具有管理员权限,爱干啥就干啥,跟使用自家机器一样。 云计算的概念 狭义云计算是指计算机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硬件、平台、软件)。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

2018年云计算行业AWS分析报告

2018年云计算行业AWS分析报告 2018年8月

目录 一、AWS厚积薄发迎来增长期,成就全球云计算龙头 (3) 二、AWS基础设施遍布全球,携手光环、西云进军中国公有云市场 (5) 三、AWS产品丰富多样,客户粘性大具有先发优势 (9) 1、亚马逊弹性计算云服务(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Amazon EC2) (11) 2、亚马逊简易存储服务(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Amazon S3) (11) 3、亚马逊弹性块存储(Amazon Elastic Block Store,Amazon EBS) (12) 4、Amazon Elastic Map Reduce(Amazon EMR) (12) 四、AWS跨越投入期,营收利润双增长 (17) 五、群雄争霸:AWS的同业比较 (20) 1、AWS在海外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微软Azure和谷歌 (20) 2、AWS在国内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阿里云 (22)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行业蓬勃发展,对上游基础设施领域的需求持续旺盛。据IDC圈统计,2017年中国IDC市场总规模达到946.1亿元,同比增长32.4%,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200亿元,市场将保持高景气。 为了让投资者对全球云计算及IDC 等互联网基础设施市场格局有个更清晰的了解,从而更有利于把握行业投资机会,国信证券通信小组对海外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云计算企业及云计算基础设施企业基本情况进行梳理。本文将简要介绍全球云计算龙头AWS的基本情况,供各位参考。 一、AWS厚积薄发迎来增长期,成就全球云计算龙头 亚马逊公司于1994年在华盛顿州注册成立,并于1996年在特拉华州重新注册。1997年5月在纳斯达克上市,代号为“AMZN”。亚马逊公司旗下的Amazon Web Services(AWS)在2002年正式推出。自2006年以来,AWS开始以网络服务的形式向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亚马逊AWS现在是全球云服务第一大巨头,在全球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据Gartner 预测,全球公有云市场将从2017年的153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302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5%。其中,IaaS 服务市场规模增速最快,将从2017年300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8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9.1%。 2017年,亚马逊AWS在公有云IaaS 市场占比为47.1%,位居全球第一位,远超其他竞争对手。

云计算调研报告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课程号:IEPA40460P 云计算课程论文 院系:信息学院 专业:计科物联 班级:10级计科物联1班 姓名:周陈安 学号:2010211486 任课教师:李俊韬 题目:云计算关键模式调查研究提交论文(报告)时间:2013 年6 月23 日

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采用打印的方式提交,请学生按照本文件的相关要求提交论 文。 2.为了便于装订材料,均采用A4纸,且前2页为本文档的前2页。 3.请务必于第17周准时上交论文并参加答辩(超时拒收,本部分成 绩记零分)。 4.论文选题范围: 云计算技术相关内容均可。 5.评分标准:

云计算关键模式调查研究 计科物联专业学生周陈安学号2010211486 一、摘要 近年来,云计算已不仅是国际IT业界热炒的概念,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不仅国际公司在中国开始推动云计算模式,我国企业也开始利用此次机遇进行转型。然而云计算概念繁多,形式多变,标准不清。为了进一步摸清产业格局,在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引导产业发展方面做到战略明细,手段得力。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是一种新型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创建巨大的虚拟化资源池,以便为用户提供各种计算服务。云计算具有虚拟化、动态可扩展、按需部署、灵活性高、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受到业内诸多知名厂商和科研机构的重视。云计算代表网络计算价值的一个新的临界点。 云计算被视为科技业的下一次革命,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对于云计算,李开复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钱庄。最早人们只是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后来有了钱庄,很安全,不过兑现起来比较麻烦。现在发展到银行可以到任何一个网点取钱,甚至通过ATM,或者国外的渠道。就像用电不需要家家装备发电机,直接从电力公司购买一样。云计算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变革——由谷歌、IBM这样的专业网络公司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运算中心,用户通过一根网线借助浏览器就可以很方便的访问,把云做为资料存储以及应用服务的中心。本研究报告将对云计算方面的IAAS、PAAS、SAAS模式进行简要的描述介绍,并对各项有关的厂家、产品进行调查与讨论。 关键字:云计算,IAAS,PAAS,SAAS 二、IAAS模式的调查研究 1、IAAS模式发展现状

2019年大数据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大数据云计算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8月

目录 一、流量数据爆发,大数据时代正式来临 (6) 1、移动设备加速普及,移动流量正值爆发 (6) (1)移动设备渗透率持续提升 (6) (2)高速网络用户群体不断扩大,移动流量爆发可期 (7) (3)分地区来看,西部地区流量需求巨大 (7) 2、固定宽带纵向横向同步发展 (8) (1)固定宽带逐渐普及,农村宽带用户增长明显 (8) (2)网络提速加快,高速宽带渗透率提升 (9) (3)大数据时代正式来临 (10) (4)大数据分析挖掘商机决定企业未来 (11) 二、摩尔定律或将失效,云计算成有力支撑 (11) 1、摩尔定律出现与失效 (11) 2、云计算成优秀解决方案 (12) 3、云计算优势明显,政府大力推动 (14) (1)云计算在商业应用上优势明显 (14) (2)云计算对社会发展贡献不可忽略 (16) (3)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助力云计算产业高速发展 (16) 三、云计算市场空间广阔,IaaS领域快速成长 (18) 1、公有云市场仍是主力军,混合云有望快速增长 (18) (1)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长趋于稳定 (19) (2)公有云市场仍是主力军 (19) (3)混合云有望异军突起 (20) 2、SaaS占据主要份额,IaaS快速增长 (21) (1)根据云计算服务类型可分为三种:IaaS、PaaS、SaaS (21)

(2)全球范围内SaaS占比最大,IaaS增速最快 (22) (3)IaaS成我国公有云主力军,云主机需求旺盛 (23) 四、西学东渐看我国发展趋势,并购外延时代拉开序幕 (24) 1、我国与美国云计算产业存在差距 (24) 2、并购持续活跃,补齐短板抢占份额 (26) (1)领先集团加速扩张布局 (26) (2)云计算领域并购活动持续活跃 (27) (3)场内场外并购抢占云计算市场 (27) 3、IDC设备需求增加,IDC成云计算公司竞争热点 (28) (1)IT巨头介入云计算产业拉动数据中心设备需求上升 (28) (2)基础设施服务价格战出现 (29) (3)数据中心资源成云计算公司竞争焦点 (29) 4、企业生态形成数字产业竞争力 (30) (1)企业生态形成数字产业竞争力 (30) (2)应用生态形成 (31) (3)业务拓展与整合 (31) (4)合作伙伴形成 (31) 五、透析云计算产业链 (32) 1、上游产业 (33) (1)通信网络运营 (33) (2)通信设备制造 (34) (3)数据运维产业 (34) 2、中游产业 (35) (1)IaaS:从全球的市场份额看,亚马逊排名第一 (35) (2)PaaS:微软的市场份额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二 (35) (3)SaaS:SAP是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信息管理体制解决方案提供商 (36) 3、下游产业 (36)

云计算实验报告

期末实践报告 题目:Linux集群、MapReduce和 CloudSim实践 成绩: 学号:161440119 姓名:罗滔 登录邮箱:750785185@https://www.360docs.net/doc/0811763255.html, 任课老师:许娟 2016年11月12日 目录 实验一:AWS身份与访问管理(P2~P11)实验二:Amazon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P11~P20) 实验三:Hadoop实验报告(P21~)

AWS 管理控制台 使用 qwikLABS 登录 AWS 管理控制台 6. 在 AWS 管理控制台中,单击【服务/Services】,然后单击【IAM 或身份与访问管理/ IAM or Identity & Access Management】。 7. 在 IAM 控制台的左侧面板中,单击【用户/Users】。

8. 找到“userone”,然后单击其名称以显示有关该用户的详细信息。在用户详细信息中,找到有关该用户的以下三方面的信息: a. 已向该用户分配了一个密码 b. 该用户不属于任何组 c. 目前没有任何策略与该用户关联(“附加到”该用户)

9. 现在,单击左侧导航窗格中的【组/Groups】。 本实验的 CloudFormation 模板还创建了三个组。在 IAM 控制台中的【用户/Users】仪表板中可以看到, 自动化 CloudFormation 脚本在创建这些组时为其提供了唯一的名称。这些唯一名称包含以下字符串: “EC2support” “EC2admin” “S3admin” 完整组名的格式如下所示: arn:aws:iam::596123517671:group/spl66/qlstack2--labinstance--47090--666286a4--f8c--EC2support--GA9LGREA 7X4S 从现在开始,我们在本实验中将使用上面这些简写名称来指代这些组。您可以在【组/Groups】仪表板中搜 索子字符串,以便为后续实验操作确定正确的组。 10. 单击“EC2support”对应的组名。其格式应与上面的类似。 11. 向下滚动至组详细信息页面中的【权限/Permissions】部分后,在【内联策略/Inline Policies】部分, 可以看到一个名称为“EC2supportpolicy”的策略与该组关联。 在策略中,您可以规定将允许或拒绝对特定 AWS 资源执行哪些操作。您可以使用自定义策略,或通过 选择 AWS 托管策略来使用一组预定义的权限。 12. 虽然我们不会更改此策略,但请单击【编辑策略/Edit Policy】,使其显示在一个窗口中,以便您进行查 看和滚动。 请留意 IAM 策略中语句的基本结构。“Action”部分指定了该服务内的 AWS 服务和功能。“Resource”部 分定义了该策略规则所涵盖的实体范围,而“Effect”部分则定义了所需结果。更多有关定义 IAM 策略的 信息,请访问“AWS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权限和策略”文档页面。

云计算报告

从云计算到云生产 摘要 由于动态扩展性和虚拟资源作为一种网络服务,云计算正在改变工业和企业的商业模式。对企业来说,这种模式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机会。本文考虑到最终用户、使用云作为平台的企业以及云提供者自身,简要讨论了云计算的某些基本特征。云计算是制造业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它能够转换传统制造业的模式,帮助它以企业战略思想调整产品创新,并建立智能工厂网络从而鼓励有效的合作。制造业领域已经提出两种云计算收养策略,直接采用云计算技术的制造业和云制造——云计算的制造版本。云计算已经在制造业的某些关键领域出现,比如IT,随收随付的商业模式,生产规模扩大和需求回落以及部署和定制解决方案的灵活性。在云制造中,分布式资源封装成云服务,并进行集中式管理。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云服务。云用户可以从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进行云服务的请求。 1.引言 合作,物联网和云已经被确定为关键业务技术趋势,它将重塑全球的企业。制造业正在经历由IT以及相关智能技术推动的重要转型。云计算正是这种智能技术之一。云计算的主要重点在于,在分布式环境中按需提供具有很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用性的云服务。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把云计算定义为“一种可以使无处不在、方便、按需的网络访问到可配置的计算资源(例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器,应用程序和服务),这些资源可以快速配置并且以最小的管理工作或服务提供者间的互动发布”。 在云计算中,所有事物都被认定为一种服务(即XaaS),比如SaaS(软件服务),PaaS(平台服务)以及IaaS(基础设施服务)。这些服务为云计算定义一个分层的系统结构,如图1。在基础设施层,把处理,存储,网络和其他基础的运资源定义为标准的网络服务。云提供商的客户能够部署、运行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底层基础架构。中间层,即PaaS在集成开发环境中,为开发,测试,部署,托管以及维护应用程序提供抽象和服务。应用层提供SaaS的完整的应用程序及。顶部的用户界面层实现所有与底层XaaS层无缝交互。

《科技文献检索》报告课题、要求及范例

提交一份《科技文献检索报告》 利用所学文献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自选课题,使用不同的检索方法和手段,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每人提交一份文献检索报告,报告(A4纸打印)格式严格按照要求排版可参照模板,禁止抄袭,一经发现取消成绩。 《科技文献检索报告》课题

检索说明及要求 一、按照自选课题,逐个数据库进行检索,分别写出: 1、检索策略(包括检索词、检索工具); 2、检索步骤(包括检索式、检索途径及因检索结果不理想而调整检索策略的过程) 3、检索结果页面截图,列出检索结果总条数和结果举例(按据照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列出至少5条检索结果),无结果请注明原因。 二、检索工具(数据库)要求如下: 三、检索年限自定 四、“检索报告”格式 1. 封面如模版所示。 2. 正文部分字体颜色一律为“黑色”,中文为宋体、西文和数字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5倍行距。 3. 一级标题“小三,加粗”;二级标题“四号,加粗”;三级标题“小四,加粗”;正文“小四”; 4.页码编制说明:封面不编页码;目录页码编为Ⅰ、Ⅱ等;报告正文部分页码从数字1开始排序。

参考文献标准著录格式 期刊类[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1]袁庆龙,候文义.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专著类 [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论文集[序号]作者.文献题名[C] .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6]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例:[7]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报告[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9]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报纸类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1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专利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11]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1]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21]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EB/OL].https://www.360docs.net/doc/0811763255.html,/pub/wml.txt/9808 10-2.html,1998-08-16/1998-1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