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径计算公式
电缆线径计算公式

直流电缆线径计算直流电缆线径由线路压降决定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为:S=(If * L)/(r* ΔV)If:导线中最大电流(安); L:导线长度(米),等于距离的2倍;r: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铜取57,铝取34 ΔV:导线设定压降(伏),-48V时取3.2V;S:导线截面积(平方毫米)。
因此只要计算出负载电流,测算出所需导线距离,就可计算出所需线径了,然后查电缆规格表,选择对应电缆。
楼下的谁有常用电缆的规格程式表贴出来吧。
交流电源线选择(交流保护地线)保护地线(PE)最小截面应根据相线的截面积而定:1、相线截面积S≤16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S;2、相线截面积16<S≤35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16mm2;3、相线截面积S>35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0.5S;4、当相线截面大于120mm2时,保护地线截面不小于下式计算值:[attach]244[/attach]式中Sp-----PE线的截面,mm2;I-----流过接地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均方根值,A;K-----计算系数,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取114;t-----保护装置跳闸时间(适合t≤5s)本节着重介绍根据允许压降选择电力线的计算方法。
1. 直流供电回路电力线的截面计算根据允许电压降计算选择直流供电回路电力线的截面,一般有三种方法,即电流矩法、固定分配压降法和最小金属用量法。
2. 电流矩法采用电流矩法计算导体截面,是按容许电压降来选择导线的方法。
它以欧姆定律为依据。
在直流供电回路中,某段导线通过最大电流I时,根据欧姆定律,该段导线上由于直流电阻造成的压降可按下式计算:ΔU=IR=IρL/S=IL/γS式中:ΔU──导线上的电压降(V);I──流过导线的电流(A);R──导体的直流电阻(Ω);ρ──导体的电阻率(Ω·mm2/m);L──导线长度(m);S──导体截面面积(mm2)r──导体的电导率(m/Ω·mm2)。
电缆线径计算

电缆线径计算电缆线径计算知用电设备的功率要怎样说它的电流是多少?有没有公式呀???补充问题三相設備又怎樣計算的呢?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揪错┆评论昆老师[学长]电流I=功率P/电压U*功率因数cosФ.三相设备电流I=功率P/(电压U*功率因数cosФ*根号3).你可从公式P=IUcosФ得出结果.(三相是P=IUcosФ*根号3)回答:2006-08-03 18:49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其他回答共7条回答评论xiaonan[新手]家庭电压220v,用功率除以电压,考虑功率因数的话再除0。
9(不是常数,一般在这个范围)流过导线的电流与线径对应关系(2009-02-21 16:49:20)标签:大功率杂谈分类:学习交流工作中遇到大负载问题,对电流与导线的线径的关系不是很清楚(如:2A电流需要线径是多少的导线),翻了不少资料,现将整理的相关资料共享,希望对在此方面也有困难的朋友有所帮助!导线的阻抗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其线径成反比。
请在使用电源时,特别注意输入与输出导线的线材与线径问题。
以防止电流过大使导线过热而造成事故。
建议:大电流用高温导线,防止导线过热而着火或烧毁包线层发生短路!下面是铜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线径和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表格。
线径(大约值)(平方毫米)铜线温度(摄氏度)60o C75o C85o C90o C 电流(A)2.520202525 4.025253030 6.030354040 8.040505555 1455657075 2270859595 3085100100110 3895115125130 50110130145150 60125150165170 70145175190195 80165200215225100195230250260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铜线:S= IL / 54.4*U`铝线:S= IL / 34*U`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L——导线的长度(M)U`——允许的电源降(V)S——导线的截面积(MM2)说明:1、U`电压降可由整个系统中所用的设备(如探测器)范围分给系统供电用的电源电压额定值综合起来考虑选用。
电线、电缆线径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线径计算方法技术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重量=截面积×比重S=截面积(mm2)1. 铜线W=9S W=重量(kg)2. 铝线W=3S d=线径(mm)3. 铁丝W=8S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1. 铜线W=6.98d2≈7d22. 铝线W=2.12d2≈2d23. 铁丝W=6.12d2≈6d2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S=0.785d2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负荷距=功率×长度=PL P=功率(kw)L=长度(km)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先计算负荷距=200×0.2=40kw/km 因为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 铜线40×2.5=100mm2 实际选用120mm2。
铝线40×4=160mm2 实际选用185mm2。
铝线计算截面公式实际选用185mm2Δu是电压损失百分数(允许电压损失是额定电压的4%)一般是5%。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1、用途:各种导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的载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度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10 下五,1 0 0 上二。
2 5 ,3 5 ,四三界。
7 0 ,95 ,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4.说明: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 度的条件为准。
若条件不同, 口诀另有说明。
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结构计算、材耗计算、试验计算)附:编织屏蔽电缆编织铜丝定额计算公式推导附、常用材料的密度附:中压电缆结构尺寸计算备忘录三、电线电缆检验试验计算公式1体积电阻率计算公式:ρ—体积电阻率,Ω·cm R —测量得到的绝缘电阻,ΩL —电缆长度,cm D —绝缘外径,mm d —绝缘内径,mm2编织密度计算公式:K f =(mnd )÷(2πD )×[1+(π2D 2÷L 2)]1/2K=(2K f -K f 2)×100%式中:K —编织密度, K f —单向覆盖系数; L —节距,d —屏蔽用金属圆单线直径,D —屏蔽层直径, m —锭子总数 n —每锭根数 3导体直流电阻计算公式:R 20=R t ×K t ×1000/LLt Rx R 1000)20(120⨯-+=αR20—20℃时电阻,Ω/km; Rt —t℃时L 米长电缆实测电阻, Kt —温度为t℃时的电阻温度校正系数45欧姆定律:R=IVI 为电路中流过的电流,V 为两端的电压 6电桥平衡的公式, R021x ⨯=R R R 7 绝缘电阻常数,ρ367.010Lg(D/d)10i 1111⨯=⨯=--LR K R-绝缘电阻测量值Ω, L-试样长度cm d-绝缘内径mm D-绝缘外径mm 8绝缘电阻计算公式,L Rx Rt ⨯=Rt-测量温度为t 时的绝缘电阻,若t 为20℃,那么就是该温度下的绝缘电阻。
Rx-实测绝缘电阻(M Ω), L-样品长度(km )附:产品长期载流量计算书使用条件及必要参数(YJV22-8.7/15、26/35 计算举例):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其中:I—载流量(A);△θ—导体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R—90℃时导体交流电阻(Ω/m);n—电缆中载流导体数量;W d—绝缘介质损耗;λ1 —金属护套的损耗系数;λ2 —铠装层的损耗系数;T1—绝缘热阻(k·m/W);T2—衬垫热阻(k·m/W);T3—电缆外护层热阻(k·m/W);T4—电缆表面与周围媒介之间热阻(k·m/W);导体交流电阻R 的计算:R ′=R 0[1+σ20(Q -20)]()()ps p s sp p p c c p p p s s s p s X X k k k R f X X X s d s d X X Y X X Y Y Y R R ===⨯'=⎥⎥⎥⎥⎥⎦⎤⎢⎢⎢⎢⎢⎣⎡+++⎪⎭⎫ ⎝⎛⎪⎭⎫ ⎝⎛+=+÷=++'=-110827.08.019218.1312.08.01928.019217444224444π其中:R ′—最高运行温度下导体直流电阻(Ω/m );Y s —集肤效应因数; Y p —邻近效应因数;R 0—20℃时导体直流电阻(Ω/m ); Q —最高运行温度,90℃; σ20—20℃时导体温度系数。
电缆线径计算公式

电缆线径计算公式
电缆线径就是导线的直径,用来表示导线抗热能力、允许电流、电阻等因素。
根据电缆线径计算公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电缆线径:
一、根据所需的抗热能力:
1、准备必要的参数:有效半径(r)、绝缘层厚度(t)、空芯绝缘材料的热阻系数(K)、所需的抗热能力(R)。
2、计算电缆线径:用下列公式计算电缆线径,其中参数单位为mm:d=R*π*K/〖ln(2*r/(r+2t))〗
二、根据允许电流来计算:
1、准备必要参数:单相导线电阻(R)、三相导线电阻(Rn)、电阻系数(α)、允许电流(Ia)
2、计算电缆线径:根据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出单相/三相导线电缆线径,其中参数单位为mm:
单相:d=Ia*α*R
三相:d=Ia*α*Rn
三、根据电阻值来计算:
1、准备必要的参数:电阻系数(α)、额定电流(I)、额定电压(U)、线芯长度(L)
2、计算电缆线径:根据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出电缆线径,其中参数单位
为mm:
d=〖(2*U*L)/〗(α*I*R)。
电线电缆线径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线径计算方法一、估算铜、铁、铝线的重量(kg/km)重量=截面积×比重 S=截面积(mm2)1. 铜线 W=9S W=重量(kg)2. 铝线 W=3S d=线径(mm)3. 铁丝 W=8S实际铜的比重8.9g/cm3、铝的比重2.7g/cm3、铁的比重7.8g/cm3二、按线径估算重量(kg/km)1. 铜线W=6.98d2≈7d22. 铝线W=2.12d2≈2d23. 铁丝W=6.12d2≈6d2三、估算线径和截面积S=0.785d2怎样选取导体截面首先计算负荷距(架空线)负荷距=功率×长度=PL P=功率(kw) L=长度(km)例:xx车间与配电房变压器相距200m,动力负荷200kw,问需要铜芯线多大平方?如改成铝芯线,需要多大平方?先计算负荷距=200×0.2=40kw/km因为根据“铜线:每千瓦公里用2.5mm2,铝线:每千瓦公里用4mm2”铜线40×2.5=100mm2 实际选用120mm2。
铝线 40×4=160mm2 实际选用185mm2。
铝线计算截面公式实际选用185mm2Δu是电压损失百分数(允许电压损失是额定电压的4%)一般是5%。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1、用途:各种导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的载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度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10 下五,1 0 0 上二。
2 5 ,3 5 ,四三界。
7 0 ,95 ,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4.说明: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 度的条件为准。
若条件不同, 口诀另有说明。
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
线径计算公式

线径计算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线径计算公式”的文章: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各种工程领域中,线径这个概念可太重要啦!比如说,家里装修布置电线,工厂里制造机器设备,都离不开对线径的准确计算。
那到底啥是线径计算公式呢?咱们一起来瞅瞅。
线径,简单来说就是导线的直径。
可别小瞧这直径,它直接关系到电流的通过能力、电阻大小等等。
而线径的计算公式呢,通常和电阻、电流以及材料的电阻率这些因素紧密相关。
咱们先来说说电阻和线径的关系。
电阻就像是道路上的阻碍,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就越困难。
电阻的计算公式是 R = ρ * L / S ,这里的 R 表示电阻,ρ 是材料的电阻率,L 是导线的长度,S 是导线的横截面积。
而导线的横截面积呢,和线径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圆的面积公式大家都熟悉吧,S = π * (d/2)^2 ,这里的 d 就是线径。
所以把这个面积公式代入电阻公式,经过一番推导,就可以得到线径和电阻的关系啦。
电流和线径也有很大的关联。
电流越大,通常就需要更粗的线径来承载,不然导线可能会因为过热而出现问题。
比如说,我曾经在一个小型电子厂帮忙,当时他们在生产一批充电器的数据线。
按照设计要求,电流是 2 安培,但负责采购的同事不小心买错了线,线径比要求的细了一些。
结果在测试的时候,那些数据线发热特别严重,甚至有的都冒烟了!这可把大家急坏了,不得不重新采购合适线径的导线,耽误了不少时间和成本。
从那以后,大家对线径的计算和选择可重视多了。
再来说说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对线径计算的影响。
常见的导线材料有铜、铝等等,它们的电阻率是不一样的。
铜的电阻率比较小,导电性能好,所以在相同条件下,如果用铜做导线,线径可以相对小一些;而铝的电阻率大一些,要达到相同的导电效果,线径就得更粗。
那具体的线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呢?如果已知电流 I 、导线长度 L 、材料的电阻率ρ ,以及允许的电阻 R ,就可以先通过R = ρ * L / S 求出横截面积 S ,然后再由S = π * (d/2)^2 求出线径 d 。
电缆线计算公式范文

电缆线计算公式范文电缆线计算公式是通过计算电缆线的电流负载、电压降低、电线长度等参数来确定电缆线的尺寸和规格的公式。
根据电流负载和导线材料,可以计算出电缆线的截面积。
根据电压降低和线路长度,可以计算出电线的截面积。
下面介绍几种计算电缆线尺寸的常用公式。
1.电流负载计算公式电流负载(A)=电力负载(W)/(电压(V)×功率因数)其中,电力负载为所需要的电功率,电压为电网的电压,功率因数为负载的功率因数。
2.电线长度和电压降低计算公式电线长度(m)=√(电线水平长度(m)²+电线垂直长度(m)²)电压降低(V)=电阻(Ω/m)×电流(A)×电线长度(m)3.电线长度和环境温度计算公式电线长度(m)=线路总长度(m)-默认长度(m)+安装长度(m)默认长度为一定的长度,例如100米。
安装长度根据电线的具体安装情况确定。
4.电缆线最大允许电流计算公式电线截面积(mm²) = (电流容量(A) × √ 3 × 1000) / (电线导体的导电率(A/mm²) × 电线电导率 (A/mm))5.电线电导率计算公式电导率(A/mm²)= 电导性(t) × 电导性计算公式其中,电导性(%IACS)是导体的电导性指标,电导性计算公式根据导体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上述公式是最常用的电缆线尺寸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不同载荷、电压、尺寸的电缆线。
举个例子,如果要计算一条电力负载为2000W,负载功率因数为0.8,电压为220V的电缆线的尺寸。
首先可以用公式1计算出电流负载为:电流负载=2000W/(220V×0.8)=11.36A接下来可以通过公式2计算出电线长度,假设电线水平长度为100m,垂直长度为10m:电线长度=√(100m²+10m²)=100.5m然后,可以通过公式3计算出最终的电线长度,假设线路总长度为120m,默认长度为100m,安装长度为10m:电线长度=120m-100m+10m=30m接下来可以通过公式4计算出电线的最大允许电流,假设导线导电率为58,电线电导率为0.034:电线截面积= (11.36A × √3 × 1000) / (58A/mm² × 0.034A/mm) = 525.51mm²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到电缆线的尺寸为525.51mm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线径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20KVA UPS 功率为 18KW 15.至21KW电缆线径为6平方至10平方
30KVA UPS 功率为 27KW 21至30KW电缆线径为10平方至16平方
40KVA UPS 功率为 36KW 30至39KW电缆线径为16平方至25平方
50KVA UPS 功率为 45KW 39至49KW电缆线径为25平方至35平方
60KVA UPS 功率为 54KW 49至61KW电缆线径为35平方至50平方
三相电路“用功率除以电压得到电流”是不正确的,“用电流除以每平方毫米载流大约4-6A的常数”也是不准确的。
你计算得到的就是线缆的线径是一根(一相)线缆的线径,不是三相电缆线径的总和。
正确的线径的选择是首先要计算负载的线电流,再根据线电流大小按照导线安全载流量表选择合适的线径。
负载的线电流计算公式:对于单相电路而言,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IUcos φ;对于三相平衡电路而言,三相电机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φ。
由三相电机功率公式可推出线电流公式:I=P/φ 式中: P为负载功率 U为线电压,单相:2 20V;三相:380V cosφ是电机功率因素,一般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