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大作业1)-林娟
语文大单元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作业设计2023年秋上册一年级八单元
语文大单元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作业设计——2023年秋上册一年级八单元01大单元大主题统编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观察"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训练要素是借助图画阅读;表达教学训练能与人交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口语交际、语文园地、课后思考题,本单元的学习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在单元课文学习中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借助拼音在读准、读通、读顺课文中,学习根据问题,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文中提取信息的学习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逐步形成学生喜欢大自然、观察自然、勤于动动脑思考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围绕这个总体要求,拟定本单元的跨学科学习大主题为:我爱大自然,我会观察自然02大主题大目标本单元以“观察”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主要写了小鸡、小鸭、小马来雪地里留下了美丽的图画的欢乐场景以及渗透青蛙冬眠的科学小常识,意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和科学小秘密;《乌鸦喝水》主要写了乌鸦喝不到水,想办法喝水,最后喝到水的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多观察、多思考;《小蜗牛》主要以小蜗牛和妈妈之间的对话来一步步去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意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根据本单元的总体要求及课文内容的学习要求,将本单元的目标拟定为:【识字与写字】1.认识33个生字,1个偏旁和2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和1个笔画2.正确朗读、流利课文、读准字音。
3.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风》。
【阅读与鉴赏】1.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2.借助图画,看图猜字,阅读课文。
3.了解自然常识,体会观察自然和生活的趣味.【表达与交流】1.与人交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学习写新年贺卡,能给家人和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
【梳理与探究】1.观察字形,掌握熟字组新字的识字方法,学会归类整理。
2.整理搜集新年习俗,了解春节的习俗,体会过年的快乐。
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102-2019年第23期(总第171期)摘 要:小学数学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基础科目,立足于解决方法的多样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创新性。
同时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构建数学思维以及学生的未来的能力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文章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探究,旨在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多样化的认知,并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性与发散性思维,阐明在小学数学中解决问题多样化的意义,为小学数学发展与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性;多样性中图分类号:G623.5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3-0102-01一、教师加强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能一味地教学,而要把课堂交还给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要关注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而不是只在意答案的正确与否与分数的高低。
小学生心智还未发展成熟,多多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促进他们心智发展。
在平常的教学中要采用让学生先自学然后再教的模式,不局限和打压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营造和谐共赢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自我思索与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刚开始教学加减乘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来小算盘或者数指头加深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图形时,教师可让学生多动手画图测量长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善于动手的能力。
同时教师在学生遇见瓶颈时,要适当给予提示,采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教师要听取多种方法集思广益再集中讲解,鼓励学生不要单一地思考。
二、立足教材,联系生活实际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问题,教师教导学生只着眼教材知识,显得太过片面空洞没有说服力,所以在立足教材的同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数学问题放在实际生活中看,有利于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解决方法,也让数学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化。
用心与爱心,事业与教育(仓山小学林娟).doc
用心与爱心,事业与教育福州市仓山小学林娟用心与爱心,事业与教育【内容提要】班主任的职责,给予了其监督、驾驭、评判他人的独特意位,也练就了对咱们所管班级“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火眼金睛”。
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
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贵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但是这种爱却有一种庞大的力量,总能阻碍着一些小孩。
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理论诠释我的价值;我不是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赞美我的职业;我不是歌手,不能用悦耳的歌喉咏唱我的职位。
我只是一名一般的小学班主任,我用雪白的粉笔书写着一般的人一辈子。
在走上三尺讲台前,我的导师就对我说:“教师是光荣的,班主任更是神圣的,你将面对的是一群小孩,一群活生生的人。
在你弹指一挥间,但对他们的阻碍可能是一生。
”我牢牢记住导师的话,用求实的心,用坚实的步伐,大大地书写着“班主任”。
一、用心,就能够让职业成为事业,就能够走近学生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
班主任的职责,给予了其监督、驾驭、评判他人的独特意位,也练就了对咱们所管班级“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火眼金睛”。
每次接到新的班级,我老是尽最快的速度摸清小孩们的性格特点。
有的内向,有的活泼,有的爱体面,有的无所谓。
针对不同小孩的性格,咱们得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记得去年这时,我带的是一年级,一年级的小孩对校园里的事物还很新鲜。
下课时有个男生想摘喷水池边上的花,被辅导师发觉了,想叫他过来把情形了解一下,没想到你叫他,他跑远些,你再叫,他跑得更远些,好象在跟你玩跑跑捉。
上课铃声响后,那位导辅师教师来到教室找我说明情形,看到那个男生坐得端端正正,确实是勤学生的样子,感到很奇怪:“他此刻怎么表现的如此好?与适才完满是两个人。
”我就顺水推舟,看了他一眼,他是一个十分爱体面的人,于是我确信地、高声地对导辅师说:“他本来就表现得专门好,本来确实是勤学生,适才只是露出他天真的一面罢了。
”我看着他的背脊梁越发绷直,我给足他体面。
《第一单元 歌唱祖国 多情的土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多情的土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作业内容:1. 听歌识曲:学生通过反复聆听《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熟悉歌曲旋律和节奏,并尝试通过哼唱、拍打节奏等方式进行记忆和巩固。
2. 歌词理解:学生仔细阅读歌词,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 创作感悟: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自己对《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的感悟和启示,字数不少于200字。
4. 音乐知识拓展: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创作手法,以及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三、作业要求:1. 作业提交形式:作业以电子版文档形式提交,包括听歌识曲的哼唱和拍打节奏、歌词理解的文字表述、创作感悟的电子文档以及音乐知识的相关资料。
2. 提交时间:作业应在课程结束后一周内提交,逾期不候。
3. 作业质量:学生应认真完成作业,确保提交的作业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抄袭或敷衍了事。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质量、参与度和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优秀作业将获得额外的平时成绩加分。
2. 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分数和评语,并挑选出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
3. 反馈机制: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将在课堂上或通过私下交流的方式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指导,对于不理解或有异议的地方及时提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评价和指导,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学生可以通过课程群组、论坛等途径,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作业感悟和收获,共同学习和进步。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曲,还能拓展自己的音乐知识和鉴赏能力,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论文
二等奖
12篇
以提升能力为径,追求散文教学实效
建功中学
周精炼
小舟撑出绿阴来
昌安实验学校
杜文岚
网络——写作教学的新空间
昌安实验学校
姚虹
语文课,我们直面爱情
建功中学
朱红
一个都不能落下——策划初二语文的有效教学
元培中学分部
俞玲珍
打开作文教学的另一扇窗
袍江中学
赵小红
教师在对话型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锡麟中学
竺莲君
镜湖小学
谢调娟
二等奖
3篇
体育课堂张扬个性
柯灵小学
吴建立
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的新教学理念
群贤小学
李根
飘洒阳光共享快乐
秀水小学
杨亚芬
三等奖
5篇
让阳光洒满校园
马山小学
范金冲
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运动技能的教与学
袍江小学
王小芳
浅析体育教学中团队合作的建构作用
柯灵小学
王泉林
张扬传统体育文化
稽山小学
叶华刚
“探究性学习”走进新课程体育课堂
锡麟中学
戴洪彪
音乐,让语文流光溢彩
元培中学分部
倪蕴影
厚积才能薄发——浅谈作文素材的积累
马山镇中学
金娟伟
妙用课本资源,提升学生作文素养
袍江中学
金碧瑶
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袍江中学
徐建英
诗歌鉴赏:放飞学生的想象
文理学院附中
高彩娟
对话教学的引入与实践
建功中学
孙剑
奖项:教学论文学科:初中数学获奖总数:44(篇)
妙手捻来花千朵,人间万物皆入画
锡麟中学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及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及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一、教学设计优秀案例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五十音图中的基本字母及其发音。
•能力目标:能够辨认五十音图中的基本字母,并正确书写。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字的热爱。
2. 教学过程安排:•导入:通过唱歌、游戏等活动引起学生对五十音图的兴趣。
•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展示五十音图,讲解字母发音规则,并进行示范书写。
•练习:学生进行识字练习,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和引导。
•巩固:设计小组活动或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通过小结,梳理当天所学内容,强化学生记忆。
3. 教学评估:•个别测验:通过个别测验,检查学生对五十音图的掌握情况。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进行互评,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优秀作业设计案例1. 绘制五十音图•任务要求:学生用彩色画笔在纸上绘制五十音图,保证每个字母的大小、横竖笔画的正确性。
•评价标准:字母书写正确、清晰;横竖笔画、字形比例正确;色彩搭配协调。
•指导性问题:你能准确画出五十音图吗?你知道每个字母的发音吗?2. 字母配对游戏•任务要求:设计一款字母配对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的字母和发音。
•评价标准:游戏规则清晰;游戏难度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性问题:你觉得怎样的游戏更有趣?如何设计游戏规则让学生更容易掌握?3. 五十音图折纸书•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折纸技巧制作五十音图折纸书,每一折对应一个字母。
•评价标准:折纸书整洁美观;折纸技巧熟练;每个字母对应的折纸内容与字母特点相符合。
•指导性问题:你会利用折纸技巧制作五十音图折纸书吗?如何选择材料使折纸书更生动?以上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及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职中初中英语教学案例设计(林娟)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设计设计主题Unit3 our hobbies Topic 3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 Section A( The first period)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中应体现交际性,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创设交际情景,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英语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针对初中英语新教材容量大的特点,为了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仁爱教材的课程理念,本section 分为两个课时,课堂采用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本单元第三话题的第一二课时,是在学生学会谈论自己现在和过去爱好的基础之上展开。
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本课的重点表行为的单词和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 ?句型。
本单元的话题是学生都很熟悉,很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的语言项目提出What was your mother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以此提出对父母的关爱。
新教材重视以人为本,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材分析”和“教材整合”,调整教学内容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学情分析笔者教学的对象是初二学生(以后进生为主),他们学习英语没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也没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而且大部分学生存在不自信,羞于表现等思想顾虑,但又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
因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更多的机会来说英语,减少他们的恐惧感;有一些学习困难生由于基础薄弱,缺少丰富的语言基础,对某些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采取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鼓励小组中的优秀成员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生,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林红娟
四、学生背诵课文(5分钟)
1.完成课文相关内容填空
2.自由背诵
3.展示背诵
【在背诵中感悟文章,体会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五.画太阳,表达心愿。(8分钟)
【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完成情感目标】
板书设计
绿绿的太阳夏天一片清凉
金黄的太阳秋天水果香甜
红红的太阳冬天温暖
多彩的太阳春天色彩
作业情况预习
自由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教学后记
优点:
1.以歌曲形式导入牢牢抓住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我设计的活动极少,只是出示了火红的太阳让学生想像一下“这样的夏天你有什么感觉?”我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及时予以引导、肯定、赞扬。再出示书中的绿太阳图,让学生体会绿太阳给人们带来的清凉。通过这一热一冷的对比,孩子们体会到小画家画绿太阳表达的心愿,并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在自悟自得中感受到朗读乐趣。
5.整节课在不断地阅读中进行,再读中理解、读中感悟,直至可以熟读成诵。
缺点:1.在2、3段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是由于学生要解决的问题不够明朗,学生的学习目的比较模糊,这一方面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导学是学生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
2.板书设计虽一目了然但是不够简洁仍需加强。
教材分析
过去:学生学习重点在识字和阅读上。
现在:利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在阅读中也能知识迁移。
将来:更多的掌握生字,更好的阅读理解。
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简单的阅读理解。
劣势:识字方法运用识记不够好,阅读理解肤浅。
重、难点:
重点:1、认识“熟”“季”等13个生字。
《第一单元唱歌大雨和小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唱歌大雨和小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歌唱活动《大雨和小雨》的实践,使学生能够:1. 掌握歌曲《大雨和小雨》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2. 感受和表达歌曲中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乐节奏和情绪。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听歌识谱:学生需在家中反复聆听《大雨和小雨》歌曲,尝试辨识歌曲的旋律走向及节拍,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
2. 学习歌词:学生需熟练掌握并准确朗读歌曲的歌词,了解歌词中描述的大雨和小雨的不同景象及情感。
3. 节奏练习:学生需根据歌曲的节奏,练习拍打节拍或用其他方式(如拍手、跺脚等)模拟不同雨声的节奏变化。
4. 小组合作演唱:学生将进行小组练习,每个小组需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并尝试通过不同的声音和表情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差异。
5. 创作表现:鼓励学生根据对歌曲的理解,尝试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或用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手工等)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场景。
三、作业要求1. 听歌识谱:学生需在家长的陪同下完成听歌识谱任务,并记录下对歌曲旋律和节拍的感受。
2. 学习歌词:学生需自行朗读并熟记歌词,理解歌词的含义及情感表达。
3. 节奏练习:学生在家可利用节拍器或其他工具辅助练习,注意把握不同雨声的节奏变化。
4. 小组合作演唱:小组内成员需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并确保每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
5. 创作表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大雨和小雨的场景。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 对歌曲旋律和节拍的识别与理解程度。
2. 歌词的熟记与理解情况。
3. 节奏练习的准确性与表现力。
4. 小组合唱时的协作能力与表现力。
5. 创作表现的创意与艺术性。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2.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将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
《第一单元唱歌大雨和小雨》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唱歌大雨和小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歌唱《大雨和小雨》这首歌曲,使学生能够:1.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能独立或合作完成演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理解并感受不同自然现象与音乐节奏之间的关系。
3. 提升学生的音准与表现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协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1. 唱歌技能:练习并熟悉歌曲《大雨和小雨》的歌词及旋律,能够在琴的伴奏下基本唱准节奏,清晰发声。
学生需要在作业中掌握正确的大气和低吟小雨的音效差异表现,尽量使音高、节拍及歌唱的情感更加符合歌曲表现需要。
2. 节奏练习:利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如手拍或橡皮筋等)模仿大雨和小雨的节奏,练习和感受不同节拍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学生需尝试将歌曲的节奏感融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
3. 歌词记忆:背诵并理解歌词内容,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的方式,尝试表达自己对大雨和小雨的感受和想象。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歌曲中未提及的情景。
4. 视频学习:观看与歌曲《大雨和小雨》相关的视频资料,了解歌曲背景及演唱技巧,并尝试模仿视频中的演唱方式。
三、作业要求1. 唱歌技能:学生需在家长的陪伴下完成歌曲的练习,并录音保存提交成果,以保证作品的完整性。
歌唱时要以小组为单位配合,表现明显的自然天气效果(如力度上的差异、不同节拍之间的衔接)。
2. 节奏练习:每个学生需要独立操作乐器进行练习,确保每个孩子都能熟练掌握。
可自行选择伴奏乐器,并将节奏练习的音频文件上传至作业平台。
3. 歌词记忆:家长应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歌词讨论,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想法和情感的歌词诠释方式。
并以文字或绘图形式将理解与想象呈现出来。
4. 视频学习: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观看完视频并提交观后感,以及至少一段模仿视频中演唱方式的音频或视频片段。
四、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在小组中展现出来的歌声和团队协作精神进行评价,给予每节课不同的目标指标如旋律记忆程度、声音大小掌握以及协作状态等设定具体的评价指标。
《第五单元依内妈妈》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依内妈妈》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依内妈妈》这一音乐作品,初步了解并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作业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学生需掌握歌曲《依内妈妈》的歌词、曲调、节奏等基本音乐元素,并能准确演唱歌曲。
2. 歌曲情感体验:学生需通过听歌、跟唱、理解歌词等方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母爱情感,并尝试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3. 音乐创作尝试:学生可以尝试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改编,如改变部分歌词或节奏,或者为歌曲增加简单的伴奏等,以体现自己的音乐创意。
4. 小组合唱排练:学生需与小组内同学合作,共同排练歌曲《依内妈妈》,要求在保证音准和节奏的基础上,展现出良好的合唱效果。
三、作业要求1. 基础音乐知识学习要求准确无误,能流利演唱整首歌曲。
2. 情感体验部分需有深度,能够准确表达出对母爱的理解和感悟。
3. 音乐创作尝试需在原曲基础上进行,不得完全颠覆原曲风格和主题。
4. 小组合唱排练需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需承担一定的任务,如领唱、伴唱、伴奏等。
5. 作业提交时需附上对歌曲演唱的自我评价以及小组合作排练的过程记录。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基础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感体验的深度、音乐创作的创意性以及小组合唱的协作能力等方面。
评价将采用综合评分的方式,以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2. 对于在音乐创作和小组合作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和展示。
3. 通过本次作业的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在后续的学习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提升。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加深学生对《依内妈妈》歌曲的理解与感受,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作能力,通过作业实践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歌唱祖国多情的土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
《多情的土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加深学生对《多情的土地》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受,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与节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兴趣。
3. 通过作业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听歌识谱:学生需在家中反复聆听《多情的土地》歌曲,并尝试记录下歌曲的旋律与节奏,将听到的音符、节拍等信息整理成谱,加深对歌曲旋律与结构的理解。
2. 歌词朗诵:学生需认真阅读歌词,理解歌词中的意境与情感,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主题。
3. 创意编舞:学生可以以《多情的土地》音乐为背景,自由创作舞蹈动作,展现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力。
可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简短的舞蹈作品。
4. 创作歌词:鼓励学生根据《多情的土地》的音乐风格与主题,创作一段新的歌词,表达自己对家乡或某片土地的热爱与情感。
5. 录制演唱:学生可以自行录制一段歌曲演唱视频,注意音准、节奏与情感的表达,并上传至班级音乐共享平台,供同学们互相学习与交流。
三、作业要求1. 听歌识谱部分:要求学生在谱子上准确记录下所听到的音符、节拍等信息,并能够流畅地哼唱出歌曲的基本旋律。
2. 歌词朗诵部分:要求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并能够理解歌词中的意境与情感。
3. 创意编舞部分:舞蹈动作需与音乐节奏相协调,能够展现学生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力。
4. 创作歌词部分:歌词内容需紧扣《多情的土地》的主题,表达出对家乡或某片土地的热爱与情感。
5. 录制演唱部分:要求学生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2. 对于听歌识谱、歌词朗诵等作业,教师将评价学生的准确性与表现力。
3. 对于创意编舞、创作歌词和录制演唱等作业,教师将评价学生的创意性、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4.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重要参考,也将作为学生音乐素养和能力的体现。
课堂教学的精巧设问
课堂教学的精巧设问
林娟琴
【期刊名称】《读写算(教研版)》
【年(卷),期】2012(000)016
【摘要】提问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师要以大语文教学观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活用教材,真实的指向学生的需要,精巧设计问题,不断给学生新鲜的刺激,让务实·趋活·求新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主动思考,让课堂成为具有灵动生命力的课堂,具有张扬个性的课堂.
【总页数】1页(P112)
【作者】林娟琴
【作者单位】福州市马尾区福建师大二附小福建福州 35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2
【相关文献】
1.整体把握精巧设问教授方法培养能力——“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2.精巧设问,让语文课堂扬帆起航
3.精巧设问以点带面——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五种策略
4.精巧设问题,营造好课堂
5.精巧设问拓展思维——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2段。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二、教学重点 学习1、2段。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不易懂的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爬山虎吗?爬山虎是动物还是植物呢?学习这篇课 文后,你就明白了。 大家看投影: 爬山虎是什么样儿?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它茎能附着在岩石或墙壁 上,它怎么会长脚呢?有什么特点呢? (二)自学课文。 • 1.读生字表,划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 2.读通课文。
• (三)总结全文。 • 1.作者是怎样具体清楚地写出爬山虎脚的特点的? • (先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再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最后写爬山虎脚的特点,写爬山虎脚的特点时,先写 脚的样子,再写怎样爬,然后写脚的变化。) •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哪些启发?引导学生 从作者观察仔细,边观察边思考等地方去考虑。 • 3.你觉得课文在遣词造句上有哪些地方特别值得 你学习? • 引导学生(从作者)重点赏析2、3、4自然段,从词语 的运用和句式的表达上认识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为背 诵打下基础。 • 4.指导背诵。
• (六)讲读第二段: •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 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 2.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 这一段共四句话:第一句写叶子颜色的变化;第二句写长大的叶子引 人注意;第三句讲叶子颜色美,排列整齐、均匀;第四句讲风吹过时的景 象。 • 3.叶子颜色美表现在哪里? • 红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理解新鲜、舒服的词义。说爬山虎的叶 子绿的醒目,叶子生长旺盛,充满生机,所以看上去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 4.叶子的均匀,整齐表现在哪里? • 整齐:“叶尖一顺儿朝下”。 • 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 5.边读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 拂:轻轻擦过 • 漾:原指水面微微动荡,这里指墙上的爬山虎叶子轻轻波动。 • 6.齐读课文,个别读。 • 7.归纳段意: • 第二段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 (七)布置作业。 • 抄生字,熟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 1.指名个别学生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句; • 2.检查生字认读及部分词语理解情况。 • 萎:干枯,衰落的意思。 • 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 1.默读课文,思考: •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3~5) • 2.第1、2两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五)讲读第1段。 • 1.个别读课文,思考:第1自然段写什么? • 写作者在哪两处地方看到爬山虎。 • 2.这两处地方有什么共同点? • 都在墙上。 • 3.你如果看到这两处景象你会怎么想? • 爬山虎大概是长在墙上吧,爬山虎大概是靠墙生长吧?…… • 4.教师小结: • 作者这样写,也正是以这两处的爬山虎生长的情况,告诉我们爬山虎长在什么 地方。 • 5.齐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这两处的爬山虎的。同时思考: 这两句话除了告诉我们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外,你还能从句中看出爬山虎的什 么特点? • 从满是,一大片看出爬山虎长得很茂盛。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方案
• 教学目标:
• 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 3.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难点: • 学习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 第二课时 • 一、教学目标 • 学习课文3、4、5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 的。 • 二、教学重点 • 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 三、教学难点 • 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写清楚的。 • 四、教学过程 • (一)复习检查。 • 上节课我们知道爬山虎叶子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爬 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 • (二)讲读第3自然段。 •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 思考: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 • 2.导读: •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呢?(齐读) •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呢?(齐读)